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2014/9/5   热度:199
冬至点准确测定是产生二十四节气的基础。似乎把两冬至之间的时日二十四等分之,就可以得出二十四节气。事实上,先民认识节气,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国是农耕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先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视天时的作用。《韩非子》说:“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 “天”是什么?天并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苟子认为,“天”是自然界,而自然界的变化是有它的客观规律的,“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它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 按现代的说法,“天”指的是宇宙和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大气层中出现的种种气象现象,阴晴冷暖,雨雪风霜,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今年五谷丰收,我们说“老天爷帮了忙”;要是减产歉收,我们就说“老天不开眼”。从农业生产角度看,天指的是气象条件,说得确切些,指的是农业气象条件。天时的“时”,农业活动的“时”,不是简单地指时间历程,它要求能反映出农业气象条件,反映四季冷暖及阴晴雨雪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的节气,是表示一年四季天气变化与农业生产关系的。我国古代,节气简称气,这个“气”,实际是天气、气候的意思。 从根本上说,二十四节气是由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决定的。现代天文学把地球公转一周即一年分为四段,划周天为360度。自春分开始,夏至为90度,秋分为180度,冬至为270度,再至春分合成360度。每一段即每相距90度又分为六个小段。这样,一年便分为二十四个小段,每段的交接点就是二十四节气。西方至今还只有两分、两至,仅具有天文意义。可以说,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特有的表达农业气象条件的一套完整的时令系统。 二十四节气始于何时?一般认为,《尚书·尧典》中的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就是指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气。果真这样,应该看成是二十四节气形成的初始阶段。《左传·昭公十七年》提到传说中的少昊氏设置历官:“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一般都认为,分指春分、秋分,至指夏至、冬至,启指立春、立夏,闭指立秋、立冬。少昊氏时代,以鸟为图腾,物象与时令已密切相关。玄鸟即燕子,春分来秋分去,标志着春分、秋分的到来。伯赵,鸟名,一名,夏至鸣冬至止,标志着夏至、冬至的到来。青鸟、丹鸟均鸟名,分别标志着立春、立夏和立秋、立冬的到来。二分二至和四立,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八气,也是最先产生的八气。当然不必追溯到传说的少昊时代。 两分两至虽然能定岁时,但分一年为四个时段,各长九十余天,各段的天气、气候有显著的差异,就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上每一环节所要求掌握的天时。所以,必须加以细分。《左传》中多次提到分、至、启、闭,可见四立也产生得很早。分、至加四立,恰好把一年分为八个基本相等的时段,从而把春、夏、秋、冬四季的时间范围确定了下来。这就基本上能够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吕氏春秋》十二纪中就只记载了这八个节气——立春、春分(日夜分)、立夏、夏至(日长至)、立秋、秋分(日夜分)、立冬、冬至(日短至)。看起来,分、至加四立,有一个较长的稳定时期。在此基础上发展,才形成二十四节气。 西汉初期的《淮南子》记载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这可能是目前见到的完整二十四节气的最早文字记载。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也和现代的完全一致,并确定十五日为一节,以北斗星定节气。《淮南子》说:“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斗指子,则冬至……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 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最早见于《周髀算经》,而《周髀》成书于何时,历来的看法也不一样。李长年认为《周髀算经》是战国前期的书籍,钱宝琮认为《周髀》是公元前100年前后(汉武帝时代)的作品。李俨在《中算史论丛》第一集中认为二十四节气大约是战国前的成果。《逸周书》是从战国魏安王墓中发现的,其《时训解》中已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不仅如此,每气还分三候,五日为一候,而且物象的描写又十分细致。怎么解释《逸周书·时训解》中细致的物象描写?《左传·僖公五年》载:“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就是说,每逢两分、两至、四立时,必须把当时的天气和物象记录下来,作为准备各项农事活动的依据。详细地记录物象、气象,是先民长期形成的传统。是重视农业生产的必要手段。《吕氏春秋》除了记载二十四气中最重要的八气外,还记载了许多关于温度、降水变化以及由此影响的自然、物候现象。这也是先民记录物象、气象的优良习俗的文字遗迹,与《左传·僖公五年》所载是吻合的。但这并不能说明《吕氏春秋》这部书产生的时代二十四气尚未形成。 《逸周书》虽有人疑为后人伪托,但战国时代二十四节气已全部形成还是可信的。我们以为,《汉书·次度》所记二十四节气,其顺次与《淮南子》所记汉代节气顺次小有差异,并定“冬至点在牵牛初度”,应看做是战国初期的记载。明确些说,二十四节气在战国之前已经形成。
》,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天,天时,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何以会看到善知识过失?善知识教化众生不是对我一个人说的,他教化的许许多多众生,根性不相同、嗜好欲望不相同,他接触那些众生要用种种方便、种种示现。我们愚痴,我们把他种种示现当作过失,误以为他的烦恼习气不断,不知道那是人家教化众生的手段方法。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