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第七”是中国


2014/9/5    热度:237   

  “如果21世纪能够实现文化现代化,那么,中华文化将回归世界前沿地位,并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贡献。”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1月17日在北京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研究》。报告依据2005年世界各国的各项指标数据,认为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指数在全世界排名第7位,居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之后。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课题组负责人、中科院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告诉《了望》新闻周刊记者,“中国文化影响力虽然排世界第7位,亚洲第1位,但文化影响力指数数值还只相当于占据世界文化影响力第一位的美国的一半。”

  报告认为:虽然一个国家文化现代化的整体水平是难以定量评价的,但是,文化现代化的若干方面是可以进行国际比较的。报告选用了3个综合文化指数--文化生活的现代化指数、文化竞争力指数与文化影响力指数,来反映文化现代化的主要成就。以2005年的统计数字计算,在131个国家中,中国文化生活现代化指数排第58位,属于初等发达国家;文化竞争力指数排第24位,属于世界中等强国;而文化影响力指数排第7位,属于世界强国。

  何传启认为,依据木桶原理,假如文化现代化是由三块木板组成的水桶,那么要提高中国文化现代化水平,最优先应该提高的是被视为“短板”--文化生活现代化的水平。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通过对世界文化现代化的300年分析和131个国家15年定量分析,归纳出文化现代化的54个事实和14条历史经验,阐述了文化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并提出21世纪中国现代化的路径图和政策建议。报告提出:未来50年的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文化生活现代化是重中之重,文化内容现代化是关键所在,提高文化竞争力是长期任务。

  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第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现代化研究的国家科研机构。至今,它以每年一期的频率完成了七期《中国现代化报告》。

文化现代化的定量评价

  1月17日,中国现代化研究报告的专家座谈会上,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玉川说,对文化产业和文化经济进行定量描述,国际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方案,标准没有统一。同时,他认为中国文化缺乏创新性,比如一位德国汉学家认为,从世界范围来讲,中国的当代文学并没有产生可以称为优秀的作品。

  何传启说,“影响现代化的因素很多,评价结果更多地是反映一种趋势。”他认为,文化现代化的定量评价,是对现代化过程的文化变迁的一种科学评价,是对一个国家文化现代化的可以跨国比较的若干方面的主要成就的一种评价。文化现代化过程的文化变迁有许多类型,有些类型可以定量评价,有些类型无法定量评价。文化现代化的定量评价,只可在可以定量评价和跨国比较的方面进行。本期报告完成了世界131个国家1990~2005年期间的3个综合文化指数的定量评价。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提出,中国将在2050年前完成第一次文化现代化,文化生活现代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水平,文化竞争力跨入世界强国行列;在2100年前,完成第二次文化现代化,文化生活现代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文化竞争力跃居世界前列。

  何传启说,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设想,中国2050年的国家目标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由此推论,中国21世纪末的国家目标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面实现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文化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应服从于国家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所以据此提出了两次文化现代化的实现时间表。

  第一次文化现代化是指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从农业文化向工业文化的转型。它包括从专制文化向民主文化、封建文化向公民文化、迷信文化向科学文化、附庸文化向职业文化、家族文化向福利文化、农村文化向城市文化的转型等。第二次文化现代化是从现代文化向后现代文化、从工业文化向知识文化的转型,它包括从物质文化向生态文化、实体文化向网络文化、权威文化向平民文化、机械文化向人性文化、国家文化向全球文化、文化汇聚向文化多元的转型等。

  “从19世纪算起,中国文化现代化将是一个持续300年的历史过程(19~21世纪)。如果21世纪能够实现文化现代化,那么,中华文化将回归世界前沿地位,并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贡献。”何传启告诉本刊记者。

  报告对文化现代化的路径选择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文化现代化不能简单跟踪追赶先进国家,而是可以采用“运河路径”。何传启介绍,“运河路径”是综合现代化路径的一种形象表述,它相当于在工业文明与知识文明、工业社会与知识社会、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之间,发掘一条“现代化运河”,沿着这条运河前进,就意味着瞄准未来世界前沿,协调推进两次现代化,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世界文化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所讲的文化现代化,指文化领域的现代化。文化领域是与文化的创造、生产、传播、服务、保存和消费活动相关的领域。

  何传启说,“18世纪以来,文化生活和文化内容持续变化,文化制度和文化观念持续变化,文化变迁不是线性的,文化变迁是多元的和多途径的,部分传统文化持续存在和得到传承。20世纪末部分国家文化产业增加值比例和文化产业就业比例超过农业。”他说,世界文化现代化的300年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提供历史借鉴:

  --文化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先导作用。文化现代化的起步早于世界现代化。一般而言,文化现代化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文化现代化的起点,是欧洲现代化的先导,也是世界现代化的先导。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先有思想解放,后有现代化。先有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后有英国工业革命、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等。

  --文化创新是文化现代化的根本来源。如果没有文化创新,文化现代化就成为无源之水。在人类文化前沿,文化现代化更多是一种自然演化,但自然演化不是天体自转,而是由创新和创新扩散等推动的。事实上,文化现代化的每一次革命性进步,都是重大创新和创新扩散的结果。

  --文化现代化不能闭门造车。文化现代化不是孤立的,而是一种国际文化互动,包括文化的国际合作、国际交流、国际竞争和国际冲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现代化,不从其他国家吸收文化要素;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现代化,会拒绝国际文化交流与文化合作。不同国家的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存在差异,文化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具有较强的文化竞争力。

  --文化现代化的动力因素包括创新、竞争、适应、交流、国家利益和市场需求等。其中,创新是文化现代化的根本来源,竞争是文化变迁的激励机制,适应是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文化调适,交流是文化变迁的促进因素,国家利益是文化发展的引导因子,市场需求是文化产业的决定因素。

  何传启说,“文化现代化没有现成模式可以照搬,但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文化现代化没有通行的最佳模式,只有理性选择和路径依赖性。文化现代化的实质是相同的,但形式是多样的。文化现代化的目标是相同的,但路径是多样的。文化现代化的要求是相同的,但模式是多样的。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法律、文化体系和文化传统是不同的,文化政策和文化选择具有很大差异,不能简单模仿。文化现代化的先行国家创造了历史经验,后进国家可以获得诸多国际借鉴。”

重铸中华文化的辉煌时代

  何传启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伟大民族没有自己的独特文化,没有一个发达国家没有吸纳外来文化。中华民族是世界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善于学习和富于创造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尊重历史和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起步,大致比世界文化现代化晚了100多年。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基本一致的,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文化现代化起步(1840/60~1911)、局部文化现代化(1912~1949)和全面文化现代化(1949年至今)。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起步和发展,都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过程,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复合互动过程。

  在过去100多年里,中国文化变迁主要是从农业文化向工业文化的转变,属于第一次文化现代化的范畴。在20世纪末,中国大力推进信息化和生态化。目前,中国文化已经包含第二次文化现代化的内涵,属于两次文化现代化并存的局面。

  哲学学者张岱年曾撰文: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五千年,创造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虽然经历了盛衰变迁,但始终延续不绝。这就足以说明,中国文化必然有其优秀传统。从16、17世纪以来,中国的科学技术落后了,中国没有能够自己创造出近代科学。这也足以证明,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缺点。中国文化在近代的落后有其经济、政治的原因,也必然有其思想根源。

  何传启告诉本刊记者,“中华文化的优秀因素,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中华文化的缺陷因素,是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华文化的落后因素,是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一个重要内因。”

  “21世纪中国文化现代化,需要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优秀元素,海纳和融合世界文化的先进元素,创造知识时代的先进文化;并使全体中国人民享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文化生活质量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方式。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精心选择我们的发展战略。”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相能转;如果一切相是真实的,你就没办法转了。用什么转?佛在经上常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就知道了,“心想”能转。我们为什么不去想善法?我们一般凡夫看到别人造罪业,看到别人做不善事,都会气愤,这是凡人的常情!我们想想自己,在没有学佛之前,还不是如此吗?你的心平,你看事情就能看得清楚、看得真。别人就是造了滔天的大罪孽,你不会动一念嗔恨心,也不会现出厌恶的相,你会跟佛菩萨一样默然受之,就是一句话不说,一丝毫表情也没有,来接受这事实。为什么?这里面业因果报,尤其是因果通三世,你清楚明白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