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善奉行”思想在和谐企业建设中的意义


2014/9/5    热度:131   

第五世多智钦·龙洋

中国佛教协会理事、青海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

内容摘要: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文化日趋多元的当代中国,企业家持有某种宗教信仰日益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普遍现象。企业家精神的形成与宗教信仰的持有之间究竟存在着何种关系,既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改革开放浪潮下,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佛教信仰与构建和塑造企业家精神之间的密切关系。现代中国企业家精神与中国佛教信仰具有内在的契合性,揭示了佛教思想对于构建企业家精神以及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引导和推广佛教信仰来培育和构铸现代中国企业家精神,由此促成大批优秀企业家的成长,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繁荣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正可以成为建立和健全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市场经济改革所可资借鉴的重要途径,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佛教信仰 企业家精神 有佛教信仰的企业家

龙钦然绛尊者说:“自心无念清净光明,他心等六种神通悉可得,眼能见盖障所碍之外境,无量清净佛刹亦皆能见,心现分和空分皆清净故,可得自在无量智慧和三摩地”[1]。回首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藉由“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进而实现“新六和”的愿景,提出“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第二届世界届论坛本着智慧、中道、慈悲、宽容、和合、平等、圆融的精神,汇众缘于一处,聚和合为一心,提出以“和谐世界,众缘和合”为主题,反映了时代的呼声,探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体现了佛教界关爱众生、关注社会的理念,对包括宗教界在内的社会各界共同建设和谐世界,必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当今世界进入以信息全球化、资本全球化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社会经济格局,连同中国的传统佛教信仰,都遭受着洗礼,面临着诸多契机和挑战。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发展,需要一个优秀的企业家阶层,而优秀企业家阶层的形成,需要培育和弘扬一种健全的企业家精神。作为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实践主体的现代企业家,他们的灵魂与品格亦即企业家精神,是市场经济中现代精神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亦是近现代以来社会制度变迁和历史文化嬗变相交融的产物。

党和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成为佛教思想的虔诚信奉者和实践者。具有佛教信仰背景的中国企业家是一个具有鲜明企业家精神的群体,是中国现代企业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梳理佛教信仰与企业家精神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企业家积极性,对于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佛教信仰成为企业家精神源泉的可能

1、佛教信仰与早期经济活动主体的历史渊源

从佛教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佛教与商业、僧团与商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据《过去现在因果经》记载,商人是佛陀最早的皈依弟子。释迎牟尼刚成佛,从菩提树下站起来,即授二位商人三皈依:

尔时世尊,咒愿讫己,即便受食,食既毕竟,澡漱洗钵即授商人三皈。[2]相对吠陀时代的农牧业社会[3],佛陀时期的印度社会出现了以金属货币作为交易的媒介、庞大的商队、借贷频繁、储蓄与投资等活络的商业经济现象[4],商人阶级成为新兴的社会力量。

释迦牟尼敏锐地觉察到这一社会基础的变化,肯定商人作为职业的如法性。经商是过好世俗生活的正当职业之一:

何等为方便具足,谓善男子种种工巧业处以自营生,谓种田、商贾,或以王事,或以书、疏、算、画。[5]

另外,指导商人如法求财,为商人的经营活动设立了伦理规范。“戏求财物、非时行求财物、饮酒放逸求财物、亲近恶知识求财物、常喜妓乐求财物、懒惰求财物者为非法”[6],否则,未得财物则不能得,本有财物便转消耗”[7]。其次,为商人提供经营技巧,如:货卖速售,大得财利”[8]、“贩卖市易,教令依平,无贪小利,共相中欺”[9]。

2、佛教信仰成为企业家精神源泉的可能

佛教僧团发展至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其规模从最初仅在恒河流域布道的六人(懦陈如等五人加上释迦牟尼本人),发展至今成为由遍及全世界几亿信徒组成的无数僧团。相对于悠久历史、规模庞大的僧团,同样作为社会组织之一的企业,是否可以从佛教的发展中破析到成功的基因密码呢?

在佛教经典《六十华严》中揭示了其发展的奥秘所在:

菩萨摩诃萨,教化众生发菩提心,是故能令佛宝不断;开示甚深诸妙法藏,是故能令法宝不断,具足受持威仪教法,是故能令僧宝不断;复次悉能赞叹一切大愿,是故能令佛宝不断,分别解说十二缘起,是故能令法宝不断;行六和敬,是故能令僧宝不断;复次下佛种子于众生田,生正觉芽,是故能令佛宝不断;不惜身命护持正法,是故能令法宝不断;善御大众心无忧恼,是故能令僧宝不断,去来今佛所说正法不违其教,是故能令三宝不断。[10]

佛教信仰在发展过程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点的伦理道德标准和以五戒十善六度四摄为中心行为规范体系,内容极为丰富。其中 “缘起实相”、“业因果报”、“自利利他”的伦理观更是蕴涵着深刻的经济伦理思想,所谓“一切世间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11]

二、佛教信仰与企业家精神的内在关系

企业家精神,主要是指具有与市场经济要求相符合的现代职业型企业家所特有的文化质量,包括企业家的价值取向、企业家的经营理念、企业家的管理思想三个方面。

1、“自利利他”与企业家的价值取向

“自利利他”的思想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思想,它贯穿于全部佛教教义之中,尤为大乘佛教所倡导,并集中体现于佛教慈悲心、菩提心[12]的论述中。大乘佛教要求佛教徒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即在“自利”的同时要“利他”,并把“利他”作为修行的出发点和目的。“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自度度他”的菩萨行成为大乘佛教修行的宗旨。大乘佛教“自利利他”思想的实践,则集中体现在“六波罗密”[13]、“四摄法”[14]和“四无量法” [15]中。

大乘佛教强调“自利利他”,反对违背菩萨道的“纯自利”和“纯他利”。《菩萨地持经》说:“违菩萨道者,应知应断;顺菩萨道者,应当修学。”[16]违背菩萨道的自利是“为己乐故,求财自用……是名纯自利,应知应断”[17]。完全为了自己的享乐和名利而求取钱财和修持佛法,而不是为众生,这种自利是纯粹的自私自利,是违背菩萨道的自利,应该断除。佛经说惟菩萨行者得成佛,而修独觉禅永不得成佛。违背菩萨道的利他,如“无因无果邪见布施,犯戒违背道为他说法”是“纯他利”,“应知应断”[18]。所以从“自利利他”思想我们看到佛教信仰根本上是兼济天下而非独善其身。如果企业家坚定“自利利他”的理念,把企业的愿景实现建立在每个人的努力并引导众人的共同努力基础上,企业家的价值追求便会由追求“利润至上”转化成为追求“使命至上”。

自度度他、自济济人,这是佛教中“自利利他”的基本精神。作为社会组织构成之一的企业,其生产经营活动与社会大众的利益息息相关。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该自觉树立“自利利他”的精神,把造福社会作为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事实上,只有企业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实现了社会效益最大化,其自身利益才能够得到可靠保证。不仅如此,树立“自利利他”的企业家精神,真诚为社会大众服务,还有利于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的发挥,提高企业的内在效率。企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不仅取决于资金和技术,从另一个角度讲,更取决于掌握技能的人们的劳动态度、奋斗精神和崇高的价值取向。所以,“自利利他”的价值观是企业发展的内动力,是人们做好各项工作和行为选择的重要动力源。

总体来说,企业的成功依赖于企业特有的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的支撑因素之一就是企业家精神。一种优质产品的上市,某种商业服务承诺的兑现,固然是企业追求“自利”的行为,但“自利”的效果却完全取决于其受众的满意程度——即企业自身所获利益的大小取决于“利他”的效果。现代企业的成功靠的就是合乎“自利利他”的经营理念及实践。优秀的企业家精神,必然是“自利利他”精神的延伸,也是人间真善美精神的体现。因此,弘扬“自利利他”的企业家精神,有利于形成社会团结奋斗的凝聚力,有利于激发和引导人们积极的经济创造行为,有利于建立一种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伦理秩序,从而保障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2、“因果报应”与企业家的经营理念

经营理念(或称经济伦理精神[19])为企业家精神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伦理精神上承企业家的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形而上内容,下接企业家的实际功能、经营能力、管理方法等形而下内容,在整个企业家精神构成中具有中轴和桥梁的意义。

佛教主张世界是一个伦理报应的完美整体。业力因果,善恶报应[20],是佛教的基础理论之一,其意旨被总摄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21]。最简洁的表达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22],业有一种不导致果报决不消失的神秘力量,这叫作“业力”。[23]依照佛理而言,业虽然说是刹那灭了,但并非说等于没有,而只是从现实存在而转化为另一种形态,这种形态与存在于现在的不同,如物质的东西从质而转化为能。故业力的刹那灭去,仍然一样存在,只要遇到因缘会合,就会招感果报。如果因缘不和合,则果报不生,但业力则永久存在,这叫“业力不失”。

在《中阿含经·善生经》中,佛陀列举了六种非法求财的方式:戏求财物、非时行求财物、饮酒放逸求财物、亲近恶知识求财物、常喜妓乐求财物、懒惰求财物者为非法。在严格的意义上,个人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命运,共同体的作为则造就了社会盛衰的价值观。企业在为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的时候,也必然对社会产生影响,这是不可避免的。佛教信仰的“因果报应”观正可以成为企业家开展经济活动的精神动力和伦理规则。在 “因果报应”的理念指导下,企业家必然要采用敬业精神、竞争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诚信精神等经营理念(经济伦理)去指导经济活动的开展。企业家的经营理念都与佛教意识形态中的超越性和神圣性密切相关,出于佛教超越性精神、理想的指引。

佛教因果报应思想给人们这样的伦理承诺:善的品德行为必将能够得到奖赏以及与它相应的福乐,而恶的品德行为必将尝受恶果。佛教伦理的因果律认为一切事物皆有因果法则支配,善因必产生善果,恶因必产生恶果,即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强调德行与幸福的一致性,“善自获福,恶自受殃”[24]。在经济伦理意义上,告诉人们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必定要担承一切身心行为的后果,以警示人们的道德自律。

3、“慈悲平等”与企业家的管理思想

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要造就高素质队伍,要生产高质量产品,要创造高水平效益,就需要用一种积极的伦理精神,将大家团结在一起,凝聚在一起,形成有机的整体,形成强大的合力,激发企业员工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同时也会使社会对企业本身给予更多的信赖,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

慈悲,按照佛教通常的解说,慈是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悲是悲悯众生并拔除其痛苦,二者合称为慈悲[25]。慈悲实际上就是怜悯,就是同情,就是爱,就是爱的纯粹化。《大日经》云菩萨行要以“大菩提为因,慈悲为根本,以方便而至究竟。”“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26]。佛教认为,慈悲是由自爱出发最后归结为纯粹的爱。由于对众生的强烈的渴爱,而产生出怜悯之心,不仅能感受自己的痛苦,也能感受他人的痛苦,由此能够以亲切的友爱关怀众生。 “自大悲无生之母,生一切诸如来。以是佛道修行之最初,以五停心治诸乱心,立慈悲观对治嗔恚,修行渐进。或以四无量,或以信等十行等,皆不离此慈悲怜愍之念。复立悲智二门,表佛法之觉德,并以观音象征弥陀之慈悲门、普贤象征释迦之慈悲门。”[27] “此慈悲诸善中王,一切众生所归依处,如日照昼,如月照夜,为人眼目,为人导师,为人父母,为人兄弟,同归道场,为真知识,慈悲之亲,重于血肉,世世相随,虽死不离。”[28]

慈悲平等观,要求这些有佛教信仰的企业家行四摄法[29],四摄在行为上的摄化企业的员工,让员工和企业保持共同的愿景、价值观、使命;行四摄时尚须以四无量心为根本,这四无量心是:慈无量心,与人以乐;悲无量心,拔人之苦;喜无量心,见人离苦得乐而生欢喜心;舍无量心,怨亲平等,舍憎舍爱,无有执着。有佛教信仰的企业家管理最理想的管理境界就是在慈悲平等观理念的基础上,以菩提心为因、慈悲心为怀、以般若智为导,结合“四摄法”和“四无量法”的管理。

佛教信仰的慈悲平等观自然要求企业家在经营活动中具备合作、诚信的精神,有社会责任感,关注人们的切实生活,不凌驾和孤立于社会大众之上,真实为社会大众服务;在企业内部则应以上下平等的理念调动和团结员工激发他们积极性、创造性。这些都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和企业效益、社会效益这二重效益的实现。佛教信仰的慈悲平等理念无疑是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并转化为一个企业经营行为的进而管理的重大理念支撑。

三、结

具有佛教信仰的企业家在经营实践中,“以菩提心为因”,“以慈悲心为怀”,“以般若智为导”, 发“四无量心”,胸怀 “四弘誓愿”,去恶修善,坚忍精进,践行“四摄法”和 “六波罗密法”,绽放出了卓越的“佛教特色”企业家精神,体现了“自利利他”的大乘菩萨精神。而这种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现代经济社会特质的企业家精神,正是中国企业家群体学习的共同财富,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值得珍视的宝贵财富。

通过引导和推广中国佛教信仰来培育和构铸现代中国企业家精神,由此促成大批优秀企业家的成长,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繁荣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正可以成为建立和健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可资借鉴的重要途径,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AbstractThis paper conducts a sociological study on the market economy and the religious faith, with the aim to study the latent inf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religious faith upon the market economy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ith in China’s Buddhism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entrepreneurship.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require the formation of an outstanding class of entrepreneurs. To achieve this, we need to nurture and carry forward sound entrepreneurship. As the soul and character of the modern entrepreneurs, the most important players in the practice of modernization, the entrepreneurship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nd integral part of the modern spirit since the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Entrepreneurship is also the combined product of the social system changes and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nsmutations in the modern times.

Since China took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the society has involved in a wav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aracterized by the information and capital globalization. In this context, the traditional faith in China’s Buddhism has also undergone severe tests and faces a lot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t the same time, more and more Chinese entrepreneurs have been deeply influenced by Buddhism and become pious believers and followers of it. Based on the study and analysis, the author maintains that the Chinese entrpreneurs believing in Buddhism are an excellent and integral entreprenerial group in China, with distinguished entrepreneurial spirit. In their business operation and practice, they exterminate the evil and follow the goo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Buddhist tenets and the merciful spirit of Bodhisattva.By giving donation,speaking love language, doing good to people and working together, the entrepreneurs have shown their outstanding entrepreneurial spirit and the spirit of Mahayana, which benefit both the self and others. Integrating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rn economic society, such entrepreneurship is the common wealth shared by the Chinese entrepreneurial group as well as the wealth worth prizing in our time.

In short, we can cultivate and establish the modern Chinese entrepreneurship by expounding the faith in Buddhism, which will mature a great number of outstanding entrepreneurs. In turn, they will prompt the social economy to enjoy a sound and prosperous growth and the society as a whol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In a word, this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we can learn from it.

Key words: Buddhist Faith Entrepreneurial Spirit Buddhist Faith Entrepreneurs



[1] 龙钦然绛着:《词义宝藏论》,第230页,喜林苑了义文化出版社(台湾)1998年版。

[2] 《过去现在因果经》第三卷,《大正藏》第三册,第642页中-643页下。

[3] 早期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前1000年)以游牧经济为主,晚期吠陀时代(公元前1000~前600年)则以农业经济为上。

[4] (1)、金属货币:“尔时东方弗于逮诸工,以金钵盛满银粟,银钵盛满金粟,其往至转轮王所白言,天王

来大善,东方诸城国界,宣乐炽盛安隐,五谷丰熟,人民众多,珍宝众多,工巧者饶,明月珠玉琉璃、白象马牛羊奴牌米谷丰饶,仓库储满。”(《大正藏》,第1册,第281页上);(2)、商队:“二城中间道侧树下静默而坐,时有五百乘车经过其边,车声轰轰觉而不闻。(《大正藏》,第1册,第19页上)”;(3)、借贷“若有欲人贫穷,举贷他家财物,世中举贷他家财物为大苦耶……若有欲人举贷财物,不得时还曰长息,世中长息为大苦耶……若有欲人长息不还,财主责索,世中财主责索为大苦耳卜……若有欲人财主责索,不能得偿,财主教往至彼求索,世中财主数往至彼求索为大苦耶……若有欲人,财主数往至彼,求索彼故不还,便为财主之所收缚,世中为财主收缚为大苦耶……彼虽多有金银琉璃水精摩尼白坷螺壁珊瑚耽拍玛瑙娥谓碎碟碧玉赤石珑珠,然彼故贫穷无有力势”(《大正藏》,第1册,第614页上);(4)、储蓄与投资:“后求财物己,分别作四分:一分作饮食,一分作田业,一分举藏置,急时赴所须,耕作商人给,一分出息利。”(《大正藏》,第1册,第642页上)。

[5] 《杂阿含经》第4卷,《大正藏》第2册,第23页上-23页中。

[6] 《中阿含经》第33卷,《大正藏》第1册,第639页中。佛陀说明了六种非法求财的方式。

[7] 《中阿含经》第33卷,《大正藏》第1册,第639页中一640.页上。

[8] 《中阿含经》第60卷,《大正藏》第1册,第802页上。

[9] 《优婆塞戒经》第5卷,《大正藏》第24册,第1061页。

[10] 《六十华严》,《大正藏》,第9册,第461页中—461页下。

[11] 《妙法莲华经玄义》第1卷,《大正藏》,第33册,第683页。

[12] 菩提心的内容主要有:①、愿菩提心。首先要发大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如发四弘誓愿,阿弥陀佛在因地时发有四十八大愿,药师佛发有十二大愿,普贤菩萨发有十大愿等皆属发上求下化的愿菩提心。这说明具有伟大的抱负,弘深的誓愿,是行菩萨道的先决条件;②、行菩提心。愿菩提心还只是发心,还没有落实到实践中去,必须要和六度四摄密切结合才能达到上求下化的目的,此即行菩提心。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愿菩提心侧重于起信发愿,行菩提心侧重于深悲利他。

[13] “六波罗密”又称六度,是指六项度脱诸恶,使自己到达佛果彼岸的德行,客观上也是利益众生的。布施度悭吝,持戒度犯恶,忍辱度嗔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般若度愚痴。菩萨利他之法主要是学习五明,广行四摄。五明是内明、声明、因明、医方明和工巧明。

[14] 四摄法即:布施以资财饶益众生,令生欢喜;爱语是慈爱说法,导其向善;利行是施设方便,利济其行;同事是和光同尘,以身作则。

[15] 简称“慈、悲、喜、舍”,是佛菩萨为普度无量众生,令离苦得乐,所应具有之四种精神和情怀。《大般涅盘经》解释说:“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大正藏》,第12册,第454页。

[16] 《菩萨地持经》第1卷,《大正藏》第30册,第890、891页。

[17] 《菩萨地持经》第1卷,《大正藏》第30册,第890、891页。

[18] 《菩萨地持经》第1卷,《大正藏》第30册,第890、891页。

[19] 从社会生活的一般意义而言,经济伦理是指在社会发展中产生并约束和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及其伦理规范和道德精神的总和。经济伦理既是调节人们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也是主体把握社会生活的实践精神。

[20]“业”,古代释为“造作”,现在可以解释为活动或实践。“报”指报应。佛陀认为业力是众生所受果报的前因,是众生生死流转的动力。众生的行为和支配行为的意志,从本质上说是业力。做一件事情,一般是先有心理活动,是意业;后发之于口,是口业;表现于身体上的行动,为身业。任何思想行为,都会给行为者本人带来一定的后果,这后果叫作“报应”或者“果报”。

[21]《杂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第67、551、353页。

[22]《菩萨璎珞经》,《大正藏》第16册,第78页。

[23] 业力是连接因果报应的纽带。业,体现着力量和作用、功德和过失。佛经中把业力比喻为种子,如草木的开花结果,虽然凋谢枯萎了,但种子还会生芽生枝而发叶结果;或比喻为如香熏“习”,像藏过名香的盒子,香虽已取出,但盒子里还有香气一样,因此以后大乘佛学有以此成立为“种子说”或“习气说”。

[24]《长阿含经》第1卷,《大正藏》第1册,第181页。

[25] 佛教宣扬“三缘慈悲”的思想,把慈悲的物件定为三种,进而归结为三类慈悲。慈有三种:一、众生缘悲,缘苦众生,欲为济拔。……观诸众生十二因缘生死流转,而起悲心。……二、法缘悲,观诸众生俱是五阴因缘法数,无我无人,而起悲心。……三、无缘悲,观诸众生五阴法数毕竟空寂,而起悲心。……慈亦有三:一、众生缘慈,缘诸众生,欲与其乐。二、法缘慈,缘诸众生但是五阴因缘法数,无我无人,而起慈心。三、无缘慈,观一切法毕竟空寂,而起慈心。

[26] 《十地经论》,《大正藏》,第26册,第134页。

[27] 《十住毗婆沙论》第1卷,《大正藏》,第26册。

[28] 《慈悲道场忏法》第1卷,《大正藏》45册,第922页。

[29] 四摄,详称“四摄法”、“四摄事”、“四事摄法”。为菩萨摄引众生归向佛道德四种方法,因此四法能摄化众生,故名四摄法。“摄”有引导、摄受之义。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菩萨摄受众生时所坚持的四种方便法门。所谓“巧把尘劳作佛事,善知方便度众生”,即是此意。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在《八大人觉经》里面教导我们,“不念旧恶,不憎恶人”,我们想想佛的开示,“旧恶”是过去,过去人家有对不起我的、毁谤我的、侮辱我的、陷害我的,过去了,算了,不要放在心上;“不念”就是不要放在心上,看到别人作恶,就像马路上看到那些行人一样,不放在心上。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