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宫壁画非凡意境


2014/9/5    热度:305   

敦煌壁画,这穿越千年的文明奇观,以她梦幻的色彩、圣洁的沉淀,让无数人为之心驰神往。而今,当这原本遗留在沙漠与戈壁间的艺术瑰宝,在灵山梵宫穹顶以其独特的形态、非凡的意境再现敦煌艺术的传世魅力之时,带着太多的期待,怀着无比的崇敬,让我们跟随敦煌美术研究所所长、梵宫穹顶壁画《天象图》的主创——侯黎明,走进梵宫壁画的非凡意境……


  提及灵山梵宫的穹顶壁画《天象图》,侯黎明感慨良多。此次为灵山梵宫绘制穹顶装饰画是他们迄今承担的体量最大的绘图任务,绘制过程几乎汇集了代表当前敦煌壁画创作最高水平的数十名画家。即便如此,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梵宫门厅走廊6个直径近10米的穹顶及侧边拱券的壁画绘制工作、并把敦煌壁画的精气神融入佛教艺术中神秘“天象图”的创作,难度可想而知。从前期素材的采集,到创作前图案的构思,再到创作中的画面构图与色彩运用,尤其是整项工程的创作过程,从闷热难当的黄梅天到汗如雨下的“桑拿天”,侯黎明和他团队的每一位画师,在狭小、闷热的平台上,每天举着画笔、仰着头至少工作8小时,一台鼓风机就是他们全部的降温工具,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正是这群从敦煌走来的壁画人,用心血和汗水绘就着一幅幅飞扬流动、绚烂夺目的壁画,用沉静而辽阔的心默默诠释着艺术的崇高和美丽……正如侯黎明所说:这个过程走的是一条非常艰辛的探索创新之路。

为了展现更具神韵的敦煌艺术,最终呈现出一部精美绝伦的传世之作,创作组走访了很多地方,翻阅了大量资料,听取了许多专家的意见,把所采集到的唐代、元代、明代、清代等历朝历代的素材归纳成型,然后在风格统一的基础上通过电脑精确绘制草图后,再由画家将画稿绘制到高大的穹顶上,最终形成目前比较完整且风格统一和谐的《天象图》。“天象图”历朝历代有之,始终伴随着神秘色彩,直到今天,还都在不断地加减、变衍和发展。此次灵山梵宫穹顶壁画《天象图》创意可以说是结合、借鉴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元素,是九星十二宫全图的首次完整的呈现。

  
位于灵山梵宫穹顶的壁画《天象图》,结合穹顶的独特建筑形态,依据唐代不空法师所译《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以炽盛光佛、九曜星全图、十二宫等为主要元素构成。圆心是祈福消灾的炽盛光佛,内圈是九曜星,外圈是十二宫,分三个层次一次排布与整个穹顶之中。二十八宿的图案散布其间,并将佛教文化特有的飞天、莲花、葡萄纹等图形与整个画面有机结合,每个穹顶四角各有一飞天,守护四方。整幅作品呈现出四方天宇、高朗明丽,飞天腾跃,云气缥缈,天花旋转的图景,突出了天象图的动感意向,展现了佛教曼陀罗意味的天象幻境。

考虑到壁画在灵山梵宫整体的装饰作用,以及所要展现的文化内涵,天象图不过分强调天文学的意义,而是注重佛教意味和艺术表现,利用圆阔的画面空间,在稳定中追求动势,形成一幅凝固而不滞重,流动而不散漫的画面。为了展现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并与周边环境色调相呼应,壁画选取了唐代为主的风格,画面以金黄褐色为主调,运用了宝像花,绕枝莲花等元素。为了更好地把佛国的空灵与天象的幻境完美地融合,天象图的创作在继承发扬敦煌壁画特色的同时,又从图案、色彩上做了相应简化,令各图形之间既独立又有联系,使穹顶富有起伏变化的建筑美感,营造出庄严华贵、圆融明丽、舒展大气的佛教艺术气息,以彰显东方佛教文化之魅力。就风格的选择,侯黎明解释:之所以突显唐代风格,是因为敦煌唐代艺术代表了中国佛教艺术最璨烂的时代,也是中西文化艺术水乳交融的重要时代。经继承、发扬、创新后的唐代壁画艺术可谓艺苑中的一支奇葩,结合这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创作《天象图》,才能够体现出华贵圆满、和谐大气的完美风格,才能最终呈现出一部精美绝伦的传世之作。
  
而今,完美呈现在梵宫穹顶之上的梵宫壁画,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场独特的视觉盛宴,更多的一种是穿越时空,感触千年文化艺术的心灵震撼……

进入世界佛教论坛专题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说人家坏话,是破坏自己的纯净纯善。你爱说人家坏话,也让别人对自已提高了警觉,吃亏的还是自己。你不说别人过失,别人都尊重你、别人都欢喜你,都愿意跟你做朋友。而且别人纵然有过失,与你有什么关系?不但不要谈论,而且最好不一要把它放在心上,否则我们的心就被污染了,这个实在是非常冤枉、非常愚痴!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