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它”的超然智慧
2014/9/5   热度:384
圣严法师圆寂了,他在生前、身后,留下潇洒的身影,许多智能法语,言浅意深,字短情长,对芸芸众生,更是受用。尤其这句“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堪称处事应对的宝典。 这四个境界,看似容易,却难做到。许多人连前两关都过不了,但知逃避现实,遑论正面处理。有些人以大无畏的精神,正视困境,直接迎敌,好不容易处理好了,却在心里留着疙瘩,郁郁难解。放下,是最难的课题。 放下,指的是心境上“船过水无痕”的洒脱与看开,不是表面的姿态。外表要表现得若无其事不难,内在要随意自在,其难无比。 书空咄咄的殷浩 底下要从一个成语说起。这句成语叫做“书空咄咄”,说的是殷浩的故事。 殷浩是晋朝的玄学家。当时流行虚无玄妙的清谈,殷浩是此中高手,一张嘴,一种姿态,名士风范,风靡很多人。 当时流传很多他的事迹。有人问殷浩说:“为什么将要得到官位,就会梦见棺材;将要得到财富,就会梦见粪土?”殷浩回答:“官位本来就是腐臭的东西,所以即将当官就会梦见棺材;钱财本来就是粪土,所以即将得到财富就会梦见粪土。” 殷浩经常随口说出这类至理名言,当时人为之倾心。 殷浩不爱当官,但后来朝廷重用他,让他统领5个州的军事。朝廷的目的是要利用他牵制另一位权高势重的将军桓温。 后来殷浩出征,不幸败北。桓温乘机上疏,说殷浩的坏话,殷浩因此被废为庶人,流放到南方。 殷浩被贬,仍然维持原来的风格,保有既定的风采,生活平静,没有怨言,没有被流放的悲愤,但内在情绪真的像外表那样吗? 不,殷浩的肢体语言泄了底,他每天以手指对空写字。邻居和家人顺着他的笔画看去,发现他写着“咄咄怪事”4个字。 咄咄是感叹声、惊怪声。咄咄怪事,指的是令人惊奇,不可思议的事情。“书空咄咄”因此被后人用来比喻失意、激愤的状态。 嘴里不怨,心里愤恨不平 由此可见,殷浩虽然看似潇洒,嘴里不怨,心里其实愤恨不平,这样难免会出事。某日桓温推举殷浩到中央政府任职,并写信给殷浩告知此事。殷浩受宠若惊,回信同意并致谢意。因为过度患得患失,担心信里答复不得体,封信后又拆开来看,反反复复数十回,最后竟然漏了信件,就寄出去了。桓温收到空函,大为愤怒,以为在羞辱他,就和殷浩断绝来往,这个人事案也就破局了。不久,殷浩过世。 “放下它”不能只是表面功夫。殷浩看似一派潇洒,居然寄出空信封,可见心事之重。 放下执着,心无罣碍 还有个故事很有趣:老和尚带着小沙弥要过河,在河边遇见一位少女,过不了河,老和尚大发慈悲,背着少女渡河。过了岸,放下少女,继续向前走。走了一阵子,小沙弥说:“师父啊!佛门不近女色,您怎么可以背着少女呢?”老和尚听了,笑着答说:“我都放下了,你怎么还背着呢?” 老师父身体背着少女,但心无罣碍,小沙弥却一直想着这事,结果背着少女的反而是小沙弥啊。 和这故事异曲同工的是:宋朝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同为理学家,平日道貌岸然,远离声色。有一天,兄弟赴宴,主人请来娼妓作陪。程颢神色自若,不受影响,程颐却紧张严肃。事后程颐问:“吾道中人不与娼妓为伍,吾兄怎么视若无睹?”程颢笑道:“当时座中有妓而我心中无妓,如今,座中无妓而你心中有妓。” 有妓无妓,全在乎心。程颢超脱了,娼妓在侧,却不在他心里;而程颐的娼妓长存在他心中,宴会结束后,还放不下,他被道德束缚绑架了。 睡觉照样睡觉,吃饭照样吃饭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与其逃避抱怨不如积极处理,而处理结果不管能否尽如人意,最后都得放下,别扰了心头,乱了步伐,这不只是宗教修养而已,实则放诸四海皆准,职场更是受用无穷。 圣严法师说:“如果真是无法避免的倒霉事,那只有面对它、接受它;能够面对它、接受它,就等于是在处理它,既然已经处理了,也就不必再为它担心,应该放下它了,不要老是想着:‘我怎么办?’而是睡觉时照样睡觉,吃饭时照样吃饭,该怎么生活就怎样生活。”这是处事最高境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学佛,如果是真干,一定得三宝加持!因为佛所发的愿,没有一个愿是空愿,一定都兑现。佛门里面有一句话说:“佛氏门中,不舍一人”,如果你真的想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佛一定不会舍弃你。佛度众生,这个众生无论在哪一道,无论在什么情况之下,佛眼看得清清楚楚。什么时候你真正觉悟了,真正需要佛帮忙,他就来了,感应道交,绝对不会空过。佛是从哪来的?自性变现的。我求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来了,自性弥陀;我求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来了,自性观音,那怎么会求不到?他怎么会不现前? 就怕你求的心不真,或者夹杂着自私,夹杂着名利,感应就没有,要不然,没有不感应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