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与茅山道的诞生
2014/9/5   热度:3445
陶弘景是南北朝道教改革的集大成者,他不仅吸收了葛洪、寇谦之、陆修静在教义、教仪方面改革的成果,融儒、佛、道为一体,而且继承和发展了东晋以来的炼丹理论,编写了道教的神仙谱系和仙真传道历史,使早期道教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加完善,更加成熟,从而促成了茅山道的诞生。
一、弃官辞禄 归隐茅山 陶弘景出身于世族地主家庭,一生经历宋、齐、梁三个朝代。父祖的熏陶,使陶弘景幼儿时期就开始诵读《论语》、《五经》。青年时期曾一度于仕宦中出人头地。18岁时,他开始担任下级官吏,“未弱寇,齐高帝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齐武帝拜为左殿中将军。后“求县宰不遂”,使其深感失望,于是于永明十年(公元492年),上表辞禄,隐遁山林,开始修道的生涯。 陶弘景幼年就钦仰道教。他10岁时得葛洪《神仙传》,爱不释手,昼夜研读,有养生之志。15岁时作《寻山志》,倾慕隐逸修道。他隐入茅山之后,一方面从孙游岳受符图经法,“遍历名山,寻访仙药”,另方面仍不忘政治,积极为封建统治者出谋划策。在萧衍准备篡夺齐政权尚存犹豫时,他“上观天象,知时运之变;俯察人心,悯涂炭之苦。乃亟陈图谶,贻书赞奖”。当萧衍兵至新林时,又遣弟子戴猛之假道奉表,表示支持。当萧衍平建康,论议禅代时,他又“援行图谶,数处皆成‘梁’字,令弟子进之”。后萧衍依陶弘景建议,定国号为梁。衍即位后,对陶弘景甚为亲近。“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之“山中宰相”。后梁武帝舍道事佛,但对陶弘景仍是恩礼如旧,陶炼丹苦无药物,武帝专派人送去黄金、朱砂、霜毒、雄黄等物。丹成,帝服之有验,“益敬重之,每得其书,烧香虔受”。直到陶弘景死去,梁代统治者一直对陶恩宠不衰。《三洞珠囊》说:“梁高祖太子从而受道,梁简文、邵陵诸王、谢览、沈约、阮忻、虞权、并服膺师事之。”陶弘景这个原来在仕宦途中郁郁不得志的无名闲曹,后竟成为朝野尊重、举世闻名的“山中宰相”,其因何在呢?这里面固然有其学识渊博而受人敬仰的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他归隐之后,不忘政治,积极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并集南北天师道改革的成果,把道教彻底变为适应统治阶级需要的官方道教。 陶弘景从36岁栖隐至81岁离世,计从事修道45年。在此45年当中,他不仅为梁武帝安邦定国出谋献计,而且编著许多道教经典,为南北朝道教的发展与完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著述立说 立炉炼丹 陶弘景是一个博学多才的道教学者。史称他“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隐处之后,他不仅潜心著述,总结和吸收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道教改革的成果,补充和完善南朝道教的教义、教仪,而且亲自立炉炼丹,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神仙道教的炼丹理论,为茅山道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制定道教神仙谱系。长生久视、飞升化羽是道教的最高信仰,为了吸引道徒,影响群众,道教学者编造了许许多多的神仙传记。起初,道教开创时,太平道与五斗米道均只崇仰老子,视老子为至上神,以《老子》五千文为经典。但由于老子生平史载不一,故各种传说便油然而生。葛洪说:“老子无世无出,数易姓名,出于黄帝时号广成子;周文王时号变邑子,为守藏史;武王时号育成子,为柱下史。康王时号郭淑子。汉初为黄石公。”老子地位既崇,老子一气化三清(玉清、太清、上清)之说,亦随之流布。葛洪在《枕中书》中说:“《真记》曰:玄都玉京七宝山,周回九万里,在大罗之上,城上七宝宫,宫内七宝台,有上中下,三宫如一。宫城一面二百四十门,方生八行宝林,绿叶朱实,五色芝英,上有万千种芝,沼中莲花,经度十丈。上宫是盘古真人、元始天王、太元圣母所治;中宫太上真人、金阙老君所治;下宫九天真皇,三天真王所治。” 《枕中书》中列举的神仙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四类:(一)历代皇帝。如夏启、汉高祖、光武帝、孙权等。(二)著名道士,如张道陵、左元放、许穆、许映、鲍靓、郑思远、魏华存、孙登等。(三)历代大思想家。如周公旦,孔丘、庄周、墨翟、王弼等。(四)贤士名流。如孤竹、伯夷、叔齐、屈原等。这众多神仙在葛洪书中漫无统序,互不联属,不能构成一个有秩序的神仙世界,因而削弱了它的诱惑力。陶弘景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充分发挥神仙道教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作用,将这些神仙按照神价的高低编造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名之曰《真灵位业图》。《真灵位业图》把天神、地祗、人鬼及诸仙真列为七个等级,同一等级以中位为至尊,其次为中位之左诸神,再次为中位之右诸神。整个系统以第一等级的中位元始天尊为最高神。从整个《真灵位业图》排列次序来看,尽管零乱颠倒,且一人多位,重复出现,但它反映了陶弘景道教思想的真谛。他认为:人世既有君臣士庶之分,神间也应有尊卑高低之别。所以他在《真灵位业图·序》中说:“夫仰镜玄精,睹景耀之巨细;俯眄平区,见岩海之崇深;搜访人纲,究朝班之品序;研综天经,测真灵之阶业。今正当比类经正,雠校仪服,埒其高卑,区其宫域。”由此可见,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实际上是两晋南北朝门阀世族等级制度在神仙世界的缩影。马克思说:“宗教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元始天尊至上神地位的确立,为茅山道创立奠定了神仙组织基础。 其次,编造仙真传经的故事。把道经托之神授,这是道教的一贯做法。但是在齐梁之前,仅有授书神人的说法,尚无叙述神人授经故事的专著。南齐顾欢为了扩大上清经的宣传效果,根据杨羲、许谧等人得神人真迹的传说,编写了《真迹》一书,标榜上清经乃为仙真手迹。陶弘景在隐迹茅山期间,根据《真迹》的部分内容和自己寻访的记录重新编造了上清派仙真历代传授的历史故事,名曰《真诰》。何谓真诰?陶弘景在《真诰·叙》中解释说:“真诰者,真人口授之诰也。”这就是说,《真诰》一书所记录的内容都是真人的口诰。《真诰》全书共七篇,即《运象篇》、《甄命篇》、《协昌期》、《稽神枢》、《阐幽微》、《握真辅》、《翼真检》。后人析为十卷,《正统道藏》析为二十卷。《真诰》一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是研究道教史的重要资料之一。第一,陶弘景在编造仙真授经故事时,提到了许多上清经书。如《大洞真经》、《黄庭内景经》、《九真中经》、《八素真经》、《大丹隐书》、《灵书紫文》、《大智慧经》等,连同其他经书和传记,共约150余种。这些记述,对我们考证上清经和研究上清派历史,有着极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二,提及许多关于道教修炼的方术,如存神、行气、胎息、辟谷、食药、针灸、按摩等,这对研究早期道教的方术很有帮助。第三,旁及了汉魏以来许多道士、道徒和其他历史人物的事迹,特别明确地叙述了上清派传授的历史,为研究上清派提供了可靠资料。 复次,丰富和发展三教合一的理论。寇谦之和陆修静在进行道教改革时,大量吸收儒、佛的思想和理论,融儒、佛入道,使改革后的道教成为儒、佛、道融而为一的宗教。刘宋以后,三教合一的思潮逐渐流行。许多文人学士都是三者并修。《南齐书·张融传》载:张融临终前曾嘱咐他的家人说:“建白旌无旒,不设祭,令人捉麈尾登屋复魂。曰:‘吾生平所善,自当凌云一笑’。三千买棺,无制新衾,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法华经》……”在张融看来,道和佛归根到底是一致的,所以愿死后用儒家的《孝经》、道家的《老子》,佛教的《法华经》陪葬。又如马枢6岁就诵读《孝经》、《论语》、《老子》。及长,博极经史“,尤善佛经及《周易》、《老子》义”。南梁武帝虽三次舍身佛寺,但他对儒、道并不禁绝。他在《述三教诗》中真实叙说了他信奉儒、释、道的经过。诗云:“少时学周孔,弱冠穷六经;孝义连方册,仁恕满丹青,践言贵去伐,为善在好生。中复观道书,有名与无名;妙术镂金版,真言隐上清;密行贵阴德,显证表长龄。晚年开释卷,犹月映众星;苦集始觉知,因果方昭明;示教惟阴德,至理归无生。”“少时学周孔,弱冠穷六经”说的是学儒阶段,“中复观道书,有名与无名”说的是学道阶段“,晚年开释卷,至理归无生”说的学佛阶段。这说明梁武帝也是儒、道、佛兼修。只是到后来才舍儒、道事佛,笃信佛法。陶弘景作为道教改革的集大成者,对儒、释、道采取的是“崇教唯善,法无偏执”的态度。他在所著的道书中,一方面将儒家的封建等级思想和礼制引入道教教理之中,同时将佛教轮回转世之说引入道教,他在《真诰》一书中大量吸收了佛教的教理。他在《甄命授》中曰:“人为道亦苦,不为道亦苦,惟人自生至老,自老至病,护身至死,其苦无量。”显而易见,这完全是佛教生老病死苦的思想。所以,宋人朱熹曾说:“《甄命授》却是窃佛家《四十二章经》为之。”在《真灵位业图》中,他把儒家的代表孔丘、颜回排在第三级左位说明了对儒家的推崇。 陶弘景不仅在著述中大量吸收佛家的思想和理论,而且在实践中身体力行。他在茅山修行时,设有佛、道二堂,佛堂有像,道堂无像。每逢众僧,莫不礼拜。《梁书·陶弘景传》云:他“曾梦佛授其菩提记,名为胜力菩萨,乃诣县阿育王塔自誓,受大戒”。《南史》本传说:弘景既殁,遗令“因所著旧衣,上加生绒及臂衣袜冠巾法服,左肘录铃,右肘药铃,佩符络左腋下。绕腰穿环结于前,钗符于髻上,通以大袈裟复衾蒙首足。明器有车马,道人道士,并在门中,道人左,道士右”。儒佛道三教合一弥补了道教在理论上的贫乏,使道教的教义更加充实完善。这样就使道教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 再次,充实和完善道教修炼理论。道教的最高信仰是修炼成仙。因此,历来道教学者都非常重视道教修炼理论的完善。早在东晋时,葛洪就创立了神仙道教的修炼理论体系。寇谦之改革北朝道教时,也提出“专以礼度为首,再加以服气闭炼”。陆修静把斋戒与修炼融为一体,提出”以禁戒闲内寇、威仪防外贼”,“拱默幽室,制伏性情,闭固神关,使外累不入”。陶弘景集前人之大成,提出了一整套道教修炼理论和方法。他的《养性延命录》和《登真隐诀》则是关于道教修炼理论的专著。陶弘景认为,道教修炼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养神、二是炼形。他说:“人所贵者,盖贵为生。生者,神之本。形者,神之具。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毙。若能游心虚静,息虑无为,服元气于子午后,导引于闲室,摄养无亏,兼饵良药,则百年耆寿,是常分也。如恣意以耽声色,役智而图富贵,得丧恒切于怀,躁挠未能自遣,不拘礼度,饮食无节,如斯之流,宁免夭伤之患也!”养神主要包括守静、守一、服气、行气等内容;炼形包括服食、导引、辟谷、房中等。针对许多不同的内容,陶弘景分别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方法: (一)守静。所谓守静,即是游心虚静、息虑无为,使神不外游。陶弘景认为,修道不应为秽欲所惑,众邪所诳,而应该清心寡欲,精进不疑。他说:“能洞寂者,则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死生之根易解,久长之年易寻,寻之可得,解之可久。”他认为人的七情六欲即喜怒哀乐都是伤神之物,必须加以控制。因此他提出: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因为多思则神怠,多念则态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多语则气争,多笑则多藏,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治,多恶则焦煎无欢。因此,他主张眼不要看不正之色,耳不听丑秽之言,鼻不要闻膻腥之气,口不要尝毒辣之味,心不要谋欺诈之事。而应当和心、少念、静虑、去乱神犯性之事。 (二)守一。守一是道教内丹修炼的主要方法之一。早在东晋时,葛洪就曾提出过守一的理论。陶弘景吸收了葛洪的这一理论,并有所发展。他详尽地论述了“守一”的具体做法。他说;“至于丹田宫中,常有帝君,守寸常有大神。不复问,须守乃见在宫耳。修之者神仙,不修者以寿死矣。雄雌一神,男女并可兼修之。”又说:“守寸为始,守一之法,以立春之日,夜半之时,正坐东向,(经后云:立夏南向,立秋西向,立冬北向。诀曰:此是守三元真一之法,俱用四立大夜,亥时后便可就行事,各向月建,四立则四,非正方也。五斗分至,乃四仲耳。各平坐闭气,临目握固两膝上,乃生存守寸如法。)两眉间上,其里有黄阙、紫户、绛台、青房,共构立守寸之中、左、右耳。守寸左面有绛台,右面有黄阙,其九宫真人出入皆从黄阙、绛台中间为道,故以道之左右置台阙者,以司非常之气,伺迎真人往来也(九宫皆各有前户后户以相通,洞上四宫从天庭前出,仍下守寸台阙里面,出于外,唯泥丸宫有下门,以通喉中与中下两宫相联也)。紫户大神名平静,字法王,青房大神名正心,字切方,形并如婴孩(如婴孩始生之状,玉色而坐,常相向也),各服衣如其房户之色,手执流金铃,无质无赤光,暮卧及存思之时,先存二大神,仿佛在见,仍三呼其名字⋯⋯如此乃通气。”陶弘景把人体脉络、穴位与道教修炼结合在一起,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道教的修炼理论,而且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医学。 (三)服气。亦称吐纳、食气,即吸收天地间之生气。陶弘景认为,“道者,气也,保气则得道,得道则长存;神者,精也,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精者,血脉之川流,守骨之灵神也,精去则骨枯,骨枯则死矣,是以为道务宝其精”。所以他提出食气之术。即当生气时(笔者按,夜半至日中为生气,日中至夜半为死气),正偃卧瞑目,握固,闭气不息,于心中数至二百乃口吐气出之。日增息,如此,身神具,五脏安,能闭气至二百五十息,华盖明,(华盖,眉也。)则耳目聪明,举身无病邪。 陶弘景不仅注重养神,还十分注意炼形。他在《养性延命录》中指出:“人生而命有长短者,非自然也,皆由将身不谨,饮食过差,YIN无度,忤逆阴阳,魂神不守,精竭命衰,百病萌生,故不终其寿。”因此,他提出了许多炼形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节制生活。即“饮食有节,起居有度”,劳逸适当。他认为,“百病横夭,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因为“声色可绝之逾年,饮食不可废之一日。”因此,注意饮食卫生十分重要。要做到饮食卫生,首要的是饮食有节,不暴食暴饮,即使是最喜欢吃的食物也要适可而止。其次还要提倡用素食和淡食。“去肥浓,节咸酸”。食毕,“当行步踌躇”,即饭后散步。不吃生冷的食物等等。 起居有度,即起居要有规律。他引前人的话说:“重衣厚褥,体不堪苦,以致风寒之疾;厚味脯腊,醉饱厌饫,以致聚结之病;美色妖丽,嫔妾盈房,以致虚损之祸;YIN声哀音,怡心悦耳,以致荒耽之惑;驰骋游观,弋猎原野,以致发狂之疾⋯⋯”总之一句话,姣妻美妾,声色犬马,只会戕身,减寿缩年。因此他提出要做有益的活动,包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不要久行久坐,久卧久听,而要有劳有逸,劳逸适当。 (二)服食。服食即服食丹药和草木药。服食是道教外养炼形的基本方法之一。早在秦汉时期,神仙方士就很注重练养食药。王充《论衡·道虚篇》云:“闻为道者,服金玉之精,食紫芝之英。”葛洪《抱朴子》专有《仙药》篇论述服食问题。陶弘景继承并发展了前人的服食理论和炼丹方法。他说:“摄养无亏,兼饵良药,则百年耆寿,是常分也。”“子欲长生,当服山精,子欲轻翔,当服山”。他还说:“食谷者,智慧聪明;食石者,肥泽不老;食芝者,延年不死;食元气者,地不能埋,天不能杀。是故食药者与天地相毙。日月并列。”在他所著的《本草集注》一书中列举了七八百种中药草和丹药,这不仅丰富了我国的医学知识的宝库,而且为道徒炼养指示了门径。 (三)辟谷。辟谷就是一段时间内不食五谷和肉类,以断谷气,灭除三尸。道教认为,人体内有三虫(又名三尸),即居脑宫的上虫,居明堂宫的中虫,居腹胃的下虫。三虫是产生欲望的根源,是毒害人体的邪恶,辟谷即可清除三尸。陶弘景在《真诰》中提出:“子不断谷,则大洞未可得闻。”他还指出:辟谷应该循序渐进,不应急于求成。他说:“饮食不可卒断,但当渐减之耳,十日令减 (四)导引。导引是我国古代相传的一种以行气、按摩、漱咽、肢体运动相配合的一种健身术。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援引了《道引经》上的导引方法,他说:“清旦未起,啄齿二十七,闭目握固,漱漏三咽,气寻闭而不息,自极,极乃徐徐出气,满三止;便起,狼踞鸱顾,左右自摇曳不息,自极复三,便起下床,握固不息,顿踵三,还上一手,下一手,亦不息,自极,又叉手项上,左右自了戾不息,复三又伸足叉手前却,自极复三,皆当朝暮为之。能数尤善。平旦以两掌相摩,令热熨眼,三过,次又以指按目四,皆令人目明。”有名的五禽戏亦是导引术的一种方式。陶弘景也把它收进了《养性延命录》书中。 (五)房中术。“房中”亦称“男女合气”,或“黄赤之道”,指讲求房中节欲,“还精补脑”的修炼方法。道教认为。男女交合是阴阳合和之常,但行房事一是要注意交合方法,二是要注意房中节欲,三要实行房中禁忌。 从以上四个方面的论述可以看出,陶弘景作为士族道教的集大成者,他不仅继承和发扬了葛洪、寇谦之、陆修静的道教理论和思想,而且纠正了葛洪重外丹轻内丹的修炼理论和寇谦之重儒轻佛的思想,提出三教合一的理论体系,这样就使南朝道教在教神、教理、教仪、教规、修炼诸方面更加臻于完善,在此基础上,茅山道终于在南朝后期诞生了。 三、开宫观传道创茅山新宗 南北朝道教经寇谦之、陆修静和陶弘景的改造和发展之后,至南朝后期已基本成熟。在教神方面,陶弘景继承葛洪的思想,确立了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太微天帝君、后圣金阙帝君、太上老君等为最高神。在教理上,道教吸收了儒家和佛教的许多思想,使道、儒、佛融为一体,从而使道教在理论上更加完备。在教义方面,为了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建立了形神双修的修炼理论。陶弘景不仅总结吸收了前人内丹修炼的方法,而且提出了许多炼形的外丹理论,守一、行气、内视、辟谷、服食、导引等修炼术都已十分完备。教仪方面,陆修静提出了斋戒、灯烛、授度等等方面的科仪规定,细致而明确,此外还制定了戒律,特别是寇谦之将佛教的戒律内容引入道教,道教的教规更加健全。在道教日益完善的基础上,陶弘景正式开宫观授徒,并创建了茅山道。 茅山宗是以茅山为祖庭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道教宗派。茅山原为句曲山。相传西汉时,大茅君盈得道来此。后诱二弟成仙,乘白鹤各据一峰,号三茅君,后人遂改句曲山曰茅山。汉代以前,道教尚未形成,故句曲山虽有神仙传说,但仅是传说而已。魏晋以降,道教不断发展,茅山道士日益崭露头角,《茅山志》云:“方外之士慕道闻风而来者,亦莫可胜数”。晋修武县令刘幼彦之妻魏华存诡称其从茅山青童道君等“神仙”处,得“仙经”研读得道。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魏华存将上清经(即仙经)授于弟子杨羲,后杨羲传于许谧、许岁羽,许岁羽子许黄民避兵乱,携上清经至剡,部分经箓为马朗、马罕所得。后许黄民又将上清经传于钱塘杜道鞠。这些传授上清经的道士后形成为上清派。陶弘景修道茅山时,上清派更加兴盛,他一方面搜集上清经箓,编纂宣扬上清派历史和思想的《真诰》及《登真隐诀》等二百余卷,另方面大力招授道徒,组织教团组织,建立宫观。由于陶弘景的努力,上清派在理论和组织上逐渐成熟,至南朝后期,一个新的道教宗派——茅山宗终于诞生了。茅山宗尊三茅君为祖师,以上清、灵宝经为经典,奉元始天王、太上老君等为最高神,主张思神、诵经、修功德,兼修辟谷、服食、导引和斋醮。茅山宗的诞生标志着南北朝道教的成熟和完善,陶弘景亦被梁武帝誉为“力扶宗教”的“百代”之名师。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无量的方法统统是修定,定了就开智慧,这叫佛法。可是修定,你必须远离贪嗔痴慢,贪嗔痴慢不断,你的戒定慧怎么会成就 ?所以舍就非常重要了,舍就是布施,就是放下。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