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低龄化:谁偷走了小学生美丽的童年


2014/9/5    热度:187   

近日一网友在网易论坛贴出的一组小学生之间传情递爱的纸条打破了网友对小学生的传统观念,并在网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早恋呈低龄化的趋势让越来越多的网友感到担忧。(新闻晨报3月2日)

用“藏头诗”、英文创作情书,并向女友索吻,这种本属于成年人的浪漫专利竟然蔓延到了小学的校园,六年级的小朋友的情书和浪漫让我们忍俊不禁的同时,似乎更多的是担忧: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不成熟的小学同学竟然对感情生活如此轻车熟驾,如此大胆地玩起了暧昧,有浪漫的情书、还有有“第三者”,这显然不是他们这个年龄该做的事情。

“隔壁班的那个男孩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一首《童年》让我似乎看到了玲珑少年的那种朦胧的初开的情窦,但那只是少年的懵懂,是对“王子和公主”美丽故事的向往,但在这种年龄,这种懵懂的情愫仅仅是童话在内心的复制,他们只懂得美好,不懂得感情和暧昧。

动画片、芭比娃娃、游戏、故事、童话,这些才是孩子们成长乐园里应该有的东西,尽管环境让很多孩子过早的成熟,但是感情却是他们这个年龄所不能承受的,小学生写情书、索吻,这不是童话故事的复制,而是青年男女追求男欢女爱的翻版,作为成年人,我们都知道谈感情要付出时间、付出精力,还要承受感情所带来的伤害,孩子们的心理还不成熟,这一切都是他们所不能承受的,过早地涉入感情生活,只能导致美好童年的夭折。

是谁偷走了孩子们快乐的童年,这个社会、家庭、学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庭教育的缺失让孩子们更加的自由和不羁,对于思想的接受,他们少了家庭这样一个过滤器,孩子们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没有过滤很容易被一些他们这个年龄所不能接受的思想感染。

其次,社会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也是偷走孩子们美好童年的帮凶之一,上梁不正下梁歪,关于情爱的电视剧、电影或者信息充斥着孩子们成长的空间,通过互联网、电视等传播,孩子们被动地忍受着这一切,进而变成了主动地接受和模仿,社会信息的泛滥和“井喷”,冲击孩子们稚嫩的心理。为孩子们在接受信息的渠道上设立一道防线,这是社会的责任,也是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再次,性教育盲目走进小学课堂,我认为也有很大的问题,小学生不需要去了解什么是性,等到青春期再讲这些内容也不会太迟,学校这种不负责任的盲目的跟风很容易更加加剧孩子们的好奇心理。学校应该把该有的教育还给孩子、把快乐还给孩子。

孩子们的童年是美丽的,但而今孩子们这种快乐的空间正在渐渐地缩小,被动的早熟让他们失去了童年的快乐,平添了许多不该有的压力,希望整个社会能够引起重视,还孩子们一个属于孩子们应该拥有的美好的童年。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佛门讲功德,“功”是功夫,“德”是果报。譬如我们持戒有功,心安清净就是德;清净心安,这又是功夫,你的心愈清净,你的身心愈安稳,智慧开了,智慧就是德。大家要知道,福德可以与人共享,功德不能给人。譬如我有财富,我的财富可以分给人,我可以送房子给人,我可以送汽车给人,人家可以得到享受,唯独功德没有办法送人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