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美在哪里?
2014/9/5   热度:386
中国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也是中国特有的一门艺术。在以毛笔为书写工具的时代,参与书法活动的人非常广泛,凡是读书人自幼就得开始习字,由此学习书法的基本技巧(也是最初的审美训练),此后相伴终身,所以书法又是中国最实用、最普及的艺术。 书法的历史很悠远,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那时的甲骨文和金文(青铜器铭文)是今天所能见到的最古的汉字,也是中国最古的书法“作品”。金文书法带有美化装饰的倾向,体现了整肃端庄的标准美。后来的秦朝的小篆刻石、汉朝的隶书碑刻、唐朝的楷书碑刻,还有那些装饰性的瓦当文、美术化的花样字,都接续了殷商金文书法的这一传统。甲骨文书法是当时日常的书写样式,显示出当时手写体的生动活泼。后来的楚简、汉简、名家尺牍,都是日常文字书写活动留下的遗迹,饶有随机变化的书写笔趣。我们还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书法史上最动人的作品,如东晋王羲之行书《兰亭序》以及他的行草书尺牍,唐朝颜真卿行书《祭侄稿》、宋朝苏轼《黄州寒食诗》,都出自日常的书写活动。这类随手而成的书作,仿佛大自然的造化,具有天然本真的美感。 书法这门艺术的显著特征是由“汉字”与“书写”所决定。汉字是书法艺术的造型依据,而书写是书法的魂魄,书法的美感亦可从这两个方面来体察。 书法的外在形式美来自汉字形态。汉字的方块式结构由点画穿插而成,经历过多次演变,形成了篆、隶、草、行、楷五种字体,每种字体都有形式上的美感特征。篆书是匀净的线条组织,结构类似图案。隶书笔画变篆书的婉转为方折,横平竖直、撇捺翻挑,结构仿佛“崇台重宇”。楷书的笔画形状最丰富,结体欹侧而端庄。行书也是欹侧的体态,但是笔画牵连映带,具有流利的美韵。草书线条连绵盘曲,特别是狂草,舍弃了一切外在的装饰,结构简略,放逸生奇。 书法的内在美韵来自书写的笔力、笔势。王羲之的行草书,笔力遒劲,有虎踞龙盘之势。米芾写行书,笔力外露,四面得势。虞世南写楷书,笔力含蓄,笔势温和。颜真卿的楷书,笔势内敛,却有一掣万钧之力。怀素写草书,尽显怒张之势。书法的“力”和“势”呈现书写的旺盛活力,是书家流于笔端的“气质”。 古人早就说过,“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书则一字已见其心。”我们欣赏书法美,还须超越书法的外在状貌和书写的“笔力”、“笔势”,深入到书法家的内心世界,所谓“玩迹探情”。所以欣赏书法美的最高境界是“惟观神采,不见字形”,犹如庄子所谓“得鱼忘筌”。“神采”是书家在书作中显示的精神风采,因其生于用笔,只有“深识书者”才能感知。 ■ 殷商甲骨文《祭祀狩猎涂硃牛骨刻辞》 这是今天所见最早的中国文字,却晚到19世纪末才重见天日。这块完整的牛胛骨版上刻的文字,排列整齐,结构匀称。其中还有一些象形字:“囚”字是一侧身站立的人置于方框形的囚笼中;“马”字是勾勒马的轮廓,马腿是用直线表示,马头、马的躯干、马的尾巴则是用曲线摹状;两个“车”字都是从俯视的角度看到的车辆形状,但是结构有所不同。 契刻者的刀法十分娴熟,横画、竖画、斜笔,都很直挺,是用明快的冲刀法刻就,有爽利、挺劲的力感。在坚硬的甲骨上契刻笔画,刻曲线,非一刀能奏效,刀要随着笔画圆曲而转换方向,需分几刀完成,只有工夫深湛的刻手才能把曲线刻得婉转流畅。 ■ 西周《墙盘铭》(《史墙盘》),古篆 1976年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地窖中,现藏陕西省周原扶风文物管理所。 商周时代,青铜器是王公贵族拥有的贵重物品,象征权力和地位。器物里面往往铸有文字,称为铭文,又称“金文”。殷商青铜器金文书法,方折劲直,描摹的痕迹很重,带有强烈的装饰性;西周中期以后的金文,淡化了书法的装饰性,富有书写意味。 《墙盘》是西周金文书法成熟形态的代表作。全文18行,中间空一行,形成两组,各九行。文字排列整齐划一,纵成行,横成列。笔画无论长短纵横,都有向背的弧势,宛转圆融,有着浓郁的书写意味。作者又注意笔画间的穿插呼应,结字方整,呈现一副精巧秀雅的姿态。 ■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353年),行书 《兰亭序》是王羲之五十一岁那年为“兰亭雅集”写的序文,据说真迹殉葬唐太宗。现在所见临摹本和刻本,当数钤有神龙年号印的“神龙本”名气最大,据说是宫廷搨书人冯承素所摹。这件摹本复制得非常逼真,墨色的燥润浓淡,映带与飞白,添字与涂抹,以至锋芒贼毫,都毫厘不爽地再现出来。人们几乎把它当作王羲之的真迹对待。 《兰亭》是王羲之的即兴之作,用笔灵活,笔势连贯,笔力遒劲。王羲之笔下的字,曲笔直笔,转笔折笔,长短肥瘦,方圆刚柔,都是应手而出,随机变化。字的姿态,个个欹侧生动,自然遒媚。特别是二十个“之”字,居然无一雷同,更是令人称奇。 ■ 秦朝《泰山刻石》(公元前219),小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小篆统一全国文字。正规的小篆作品,是秦始皇巡游时,在泰山、峄山、芝罘、琅邪、碣石、会稽等地的立石刻辞,是当时的大字书法。其中《泰山刻石》最著名,传为李斯所书。小篆线条圆匀婉转,结字严谨工整,字形修长,结构简明整肃,在对称中呈上部收缩、下部开张的对比,既参差变化,又显高耸之势。 ■ 元朝赵孟頫《玄妙观重修三门记》(1302年- 1306年),楷书 赵孟頫是元朝书坛的教化主,对明清书风产生深远影响。大字楷书碑铭《三门记》是一篇碑文的墨本。赵写大楷起笔不藏锋,多顺锋直写,因为笔势连贯,笔画间有承接的映带,增添了生动的笔意。他的大字,笔画厚实,结体宽博,有横张之势。 ■ 东汉《礼器碑》(一五六年),隶书 东汉时代,隶书是正体字,往往由官府的书吏书写碑文。 《礼器碑》立于东汉后期,一直立在曲阜孔庙内,是著名汉碑。碑文写在碑的阳面,写得极其精致。笔画纤细舒展,却十分挺劲。俯仰翻飞的隶波,有的轻柔婀娜,有的方峻劲直。字的形状,有长有扁还有方,或开张,或紧敛,因字而异,各有生动的体态。而碑阴,书写者写得轻松随意,风格不及碑文那样精严,有一种活泼的洒脱。 ■ 明朝董其昌《项墨林墓志铭卷》(1635年),行书 这篇墓志铭是董其昌逝世前一年的书作,秀劲萧散,自然多姿。虽是八十一岁的老人,书法上见不到一丝衰弱之态。用笔有劲利之势,直率而不流滑;体态有遒媚之韵,虚和而不空疏。由于书作中淡墨的运用,不仅显出墨色变化,而且烘托出淡雅的气韵。 ■ 北宋米芾《蜀素帖》(1088年),行书 米芾早年学唐人书,32岁得到苏轼的指点,专学晋人。米芾行书成就最高。他的行书,结体耸峙,字形欹侧,法度整然,却又活泼生动,神采飞扬。米芾形成自己风格的标志性作品是《蜀素帖》。蜀素是蜀地制造的一种丝织品,在上面书写方寸大小的行书,运笔慢则容易洇为墨猪,运笔快则点画枯槁。米芾在蜀素上写行书,运笔能侧能正,时纵时敛,笔势仍然振迅有力,与纸上作书一样挥洒自如。 ■ 清朝邓石如《唐诗集句》,篆书 邓石如的篆书,变古朴为流丽,更见书写的笔致,为清朝的篆书开启了一条新路。 ■ 唐朝颜真卿《颜氏家庙碑》(780年),楷书 这是颜真卿72岁书写的碑刻,显示了颜真卿楷书的两个特点:一是笔画沉着浑厚,曲张有力而笔力内敛。二是结字宽博平正,稳重雄强,大气磅礴。 ■ 唐朝释怀素《自叙帖》(777年),草书 怀素擅长狂草书,流传的作品首推《自叙帖》。运笔速度极快,风驰电掣,往往是一笔贯穿一行,有骤雨旋风之势。枯笔渴墨处,依然气脉贯通,令观者感受摇撼心旌的狂势。 ■ 宋朝苏轼《黄州寒食诗帖》(1082年),行书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贬到黄州后所作的两首诗,生活的感受化为诗句,书写的时候,字迹形态随着内心的波动而变化。 出版著作:《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书法谈丛》(中华书局简体版,1999年;台湾蕙风堂繁体本,2001年)、《书法鉴赏》(台湾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字里千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中国书法》(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版,2006年)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08年12月4日 第 07 版)
作者简介:刘涛,1953年生于武汉市。1977年考入武汉大学历史系,1982年留校任教。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主要从事中国书法史、书法技法的教学和研究。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像阿罗汉那些人,他不随缘,他也不变。他是不变不随缘,他证到偏真涅盘了。菩萨是在随缘里面学不变,在练功夫。诸佛如来是不变随缘,菩萨是随缘不变,随缘里头求不变。而我们凡夫就很差劲,随缘随变。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