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一)
2014/9/5   热度:171
今年以来,佛教界有许多法师、居士相继示寂。 春天的时候,我们失去了世寿95岁的广钦老和尚,及九十七岁的李炳南老居士。 夏天,86岁的慧三长老在树林福慧寺合掌坐化,84岁的贤顿老和尚在台北临济禅寺安详圆寂,68岁的煮云大法师在凤山佛教莲社念佛而逝。 这几位都是对佛教有重大贡献,个人修行也严谨超拔的上人,他们的示寂固然是台湾佛界的损失,但从佛教生死无常、人命短促的观点来看,无非是一种自然的过程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位高僧大德都是预知时至,在极安详的情况下离开了他们示现度化的人间。煮云大法师在圆寂前20天就预知自己死的时辰;慧三长老是在两天前预知时至,嘱咐弟子今后应该合作共修,圆寂当天仍作经行,沐浴后在沙发上合掌坐化。 广钦老和尚和李炳南老居士更是除了预知时至,还留了偈语,为人所传诵,广钦老和尚圆寂前对弟子说偈:“无来亦无去,没有什么事。”(后面这一句要用台语来念为无什么大记)李炳南老居士的偈更简单,是“一心不乱”。 七佛的遗偈 有一些知识分子在报纸上看到报导,问我:“为什么他们修持了几十年,只留下这么简单的话呢?” 是呀!这样的偈多么简单,是小孩子都能念的,一代高僧大德毕生研习修行,到最后要留下的一句话时,为何没有留下高深的话语,而留下了如此简单的偈呢? 不仅高僧大德遗下来的偈,我们看起来好像不太高深,就是佛所留下的偈也貌似简单,我们现在就来看以前的佛灭后所留下的偈语: 毗婆尸佛: 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象; 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人无怕住。 尸弃佛: 起诸善法本自幻,造诸恶业亦是幻; 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毗舍佛: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主亦无 ,罪福如幻起亦灭。 拘留孙佛: 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心; 了行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拘那含牟尼佛: 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 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迦叶佛: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 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释迦牟尼佛: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 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这七尊佛的遗偈,看起来是不是很简单呢?然而这个简单是“三岁小儿也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是“此中有深意,欲辩已忘言”。 从七佛遗偈里,我们可以看出“偈”实在是佛教极大的特色,偈,就是佛家所作的诗,分为“通偈”和“别偈”两种,别偈就是四言五言七言而以四句成之者,通偈是不问长短和句数的诗。“偈”的意思有两种,一种是联合美辞而歌颂之,一种是能摄尽其义之意。 佛教传入中国,神宗大兴之际,可以说使“偈”成为一种辉煌光辉的形式,不但在悟道时有偈,颂赞时有偈,舒怀、忏悔时有偈,到要圆寂时也一样留下偈语,这些历代禅宗大德的偈不但是中国文学的宝藏,也成为修行体悟的启发与典范。 禅师临终时所留下的偈叫做“遗偈”,理论上,遗偈应是偈中的最精华,因为禅师示寂的时候,即使有再高的文学修养,也不会以华美的文句来说偈,那是由于遗偈有实证、悟道、警策的功能,若能形式简单、内容通俗,对于后人才有真正的裨益。而我们如果能静心回观历代禅师的遗偈,就能在最简单的字句里面,看到最精华的精神与境界所在。 广钦老和尚的遗偈应做如是观。 虚云与弘一 为了让我们更清楚看见遗偈的精神所在,我们来看近四大高僧示寂的情况。这四位高僧是虚云、弘一、印光、太虚。 虚云和尚是清未民初的禅宗高僧,生于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 虚云和尚圆寂时,为弟子说的遗偈是: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并且告诫弟子说:“正念正心,养出大无畏精神,度人度世!” 他在那一年8月已知世寿不久,曾留下三首偈,也算是遗偈的一部分。我在这里录下其中的一首: 请各法侣,深叫熟虑,生死循业,如蚕自缚; 贪念不休,烦恼益苦,欲除此患,布施为首; 净参三学,坚持四念,一旦豁然,方知露电; 悟证真空,万法一体,无生有生,是波是水。 (注:三学说是戒、定、慧、;四念则是观身不争、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虚云和尚是有实修实证的修行者,他的生平和法语可以参考《虚云和尚年谱》、《虚云和尚法汇》,他修行的过程令人十分感动,但是还原到他的遗偈,也只是寥寥几句,寻常话语,细细参究,则又是苦婆心,悟道究竟。 弘一法师是民国以来文学最丰美的和尚,他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 弘一大师以文采名世,所以他的遗偈也特别精彩,他生平写的最后四个字是“悲欣交集”,读弘一大师的年谱到这四个字时,真令人有悲欣交集之感。 弘一是在 他的遗偈非常典雅优美: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我们读这首偈到“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时”,想到弘一大师的生平波涛,颇能把握到他人格与风格的精华所在。除了这首有名的偈,弘一大师晚年所书的偈语多有诀别之意,清明如云,这里且录两首。第一首是有人送他一枝红菊花,他有感而写下“红菊花偈”: 亭亭菊一枝,高标矗晚节。 云何色殷红?殉教应流血。 另外一首是写给门人的“律偈”,弘一是律宗传人,这首偈中可以看出他毕生持律的心得,他写道: 名誉及利养,愚人所爱乐。 能损害善法,如剑斩人头。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知道地球里面的核心是大火,这个星球里面为什么这么多的大火?我们的嗔恚心变现出来的。佛在经上讲,“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我们的念头,我们生活环境之好坏,是我们念头变现的;由此可知,我们内心里头嗔恚的意念多么重。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