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人格——《论语》的灵魂(二)
2014/9/5   热度:186
《论语》中强调,君子会遵循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然规律,二是品格高尚的人,三是至理名言。而小人则无知无畏,不会遵循这几个方面。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君子区别于他人,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思考,特别是对自己一举一动的反思,从思想到行为严格要求自己,追求自己的言行与仪表的完美。“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君子是内修外美的人格品质,不是无是非原则的义侠和武夫,君子是敢为正义而献身的人。“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君子以仁为本,强调爱人,也强调与人为善,但不是爱得无原则,而是该爱则爱,该恨则恨。“君子亦有恶乎?”“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君子作为社会高素质群体,往往又是当时社会的管理者,最注重的是教化百姓,然后管理百姓,而不是只使役百姓。“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君子的地位,决定了君子必然要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别人观察学习的内容,因而君子要加强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人格的完美,体现在多个方面,其最为别人崇敬的是君子能做到张驰有度,行为、仪表、言语等表现得恰当、自然。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三 君子人格与行为规范 具有君子人格的人,无论是在什么岗位上,对社会和个人都有着积极的教化作用、净化作用、表率作用和文明化作用。用君子化民以德,辅政以仁,修身以道,治学以理,养性以诚,行之以中,言之以慎来概括其基本社会意义是最为恰当的。而君子人格通过历史的演绎,对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与精神影响是极其深刻与广泛的。其表现在于君子人格的理念被后人具体化为一系列的行为准则,集中起来主要体现为如下几点: 1.言行一致 孔子强调一个人知与行的高度统一,一是表现为求知、求真、好学、好思;二是积极入世、践行、求善、求美;三是表现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诚信守约、言出必行。孔子的知行统一作为君子的基本行为准则,对中国人格影响深远。 孔子强调求知时,特别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孔子一辈子都在学习中自我完善,充分体现出终身学习精神: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强调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十分强调君子言行一致、内外一致的完美品格。“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知”与“行”并举,实侧重点在于“行”,不能实行的“知”,不能算是“真知”,倘若“真知”必然要落实到“行”字。孔子曾经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论语》中,可见对人格之评判,往往不是以一个人的学问为标准,而是以其所作所为来衡量。一切学问,倘若不是以实行为最后之目的,便往往陷于空谈境地,成为无灵魂的形槁。思想不过为实行之指导,书册文字固然可以记录思想,然而思想背后之实行,却须得由自己自强不息地进行。然而历史却常常制造惰性,当后人将前人经典圣化、八股化,当“力行”二字不再是实践,而仅仅成为讨论学问的名相时,那么这种学说的活力已经渐渐被淘空。应该说明的一点是,实行主义,是中国先秦时代伟大的文化传统,并非仅是儒家的专利,像老子说:“吾道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可见道家亦以实行为指归;墨家更是如此,墨子言:“士虽有学,行为本焉。”极度重视实行主义。 2、以仁为本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以“仁”来展开的,仁是什么?是一种人生理想,是人格的最高标准,仁可以统摄其他方面。孔子并没有给“仁”下个定义,但在《论语》中,孔子说仁,不下数十次,因此只能由此归纳出“仁”所包含的重要内容。 其一,爱人。《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由爱人故,推衍出两条结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凡伟大的宗教,均有爱之观念,如基督教之“上帝是爱”,佛教之“慈悲”,然而孔学与其略有不同的是,孔子的爱人并非无条件,“惟仁者,能爱人,能恶人”。爱恨分明,孔子有宗教之气质,然实非宗教家。 其二,克己。“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从克己复礼出发,也衍生出其他准则:“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此三者,用现代眼光视之,可称为敬畏感、敬业、诚信。克己这点,也同宗教节制放纵的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曾子所谓:“吾日三省吾身。” 其三,力行。“力行近乎仁。”力行什么?《论语》:“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惟力行故,不尚空谈清论,故而:“仁者其言也讱”,“巧言令色,鲜矣仁”,惟力行故,可以知难而进,可以勇猛无退,可以造次颠沛,可以杀身成仁,故曰:“仁者先难而后获”,“仁者必有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忠恕待人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对其理解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由是可见,忠恕两字,在孔子的学问里头,是很重要的。《大戴礼记》对“忠恕”作了较详细的说明:“知忠必知中,知中必知恕,知恕必知外。……内思毕心曰知中,中以应实曰知恕,内恕外度曰知外,“忠”是一种立足于自身内心的坚守,而“恕”则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向外的推衍,并且可以认为,忠恕是实现良知的前提。有一次,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用一个字来概括终生可以身体力行之事,孔子认为便是“恕”,而“恕”实际上是“忠”的外推,所以曾子以“忠恕”来理解孔子的“一以贯之”,无疑是正确的。 4、以礼节行 儒学又称礼教,足见“礼”在孔学中的地位。礼,含有两方面意义:作为道德的礼与作为秩序论的礼。前者为人格修养,后者为政治理论。《论语》中强调最多的就是对人们行为有制约、规范作用的礼。 人格修养意义上的礼为一套行为规则,其目的在于去除散漫、轻纵、放逸、掉举、昏沉、懈怠等等习惯,培养从容、沉勇、威严、稳重、精进等习惯。所以孔子多次谈到“克己复礼”,礼的修养,就是要克制自己的恶习与纵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实际上是行为的节制。孔子认为,有些本来好的品格,如果没有节制也可能走向极端,所以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孔子的弟子,子路在被杀前,不忘整衣冠,这便是一种从容。礼的精神,原本是积极向上的精神,但是后来的儒学强调繁文缛节,将礼的内容形式化、固定化,使其丧失了原来的精神含义。 总之,孔子的人文精神与君子人格的教育追求,在过去几千年中对中华民族起到了教化与文明化的作用,而君子人格的光辉仍然指导着我们的文明步伐,并将对中华民族,甚至人类的未来起着精神的引领作用。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要以至诚心、清净心来拜佛,这是最恭敬的!一面拜佛、一面心里还在那里祷告,“佛菩萨你要保佑我”,那就不灵了。为什么?不恭敬,心不诚了。 “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楞严经》上说,“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佛菩萨在哪里?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真心求,佛菩萨立刻就有感应。什么是真心?真心就是至诚心、清净心。 我们的心不清净,天天拜,“佛菩萨,你保佑我,保佑我开智慧”,这就不灵。为什么不灵?你心里有分别执着,你这个心是不清净的心,怎么会有感应?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