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自我的提升


2014/9/3    热度:198   

  禅——自我的提升

  佛法讲无我,但是众生皆有“我”。佛在经中,也处处以“我”自称,如“我如来”、“我世尊”等等,代表着佛也有我。不过,凡夫的“我”是烦恼的执著,佛的“我”是对救度众生而言的假名施设。

  《阿含经》中有“四念处观”,是要我们:1、观身不净,2、观受是苦,3、观心无常,4、观法无我。凡夫以不净为净,以苦为乐,无常为常,无我为我;佛则说这是四种颠倒,是烦恼生死的根源。但到《大涅槃经》中通过解脱慧的观点,又以常、乐、我、净为大涅槃所具的四德。

  一、成佛之后的假名“我”

  就基础佛法而言,是讲不净、苦、无常、无我的。因为身体的诸根常流不净,故说“不净”;心有所受,毕竟皆“苦”;一切心念,刹那生灭,故说“无常”;身心既是无常,一切诸法,即非真有,故说“无我”。

  常言人生有四大赏心乐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但从佛法的角度看,世间的乐,并非究竟的乐,因其皆属无常,故称为“坏苦”。

  不净,包含了三层意思:

  (一)境不净:因为是国土危脆。

  (二)身不净:因为是血肉之躯。

  (三)心不净:因为有烦恼无明。

  身、心及世界皆不净,亦即涵盖了物质及精神的整体世界,都不是清净的,所以生命的事实,便是苦报的现象。然而,《大涅槃经·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所说的“常乐我净”,不是凡夫的身心世界,而是解脱的涅槃妙心。至于佛陀自称的“我”,乃是假名的我,不是自我中心执著的我;那个假名的“我”,是代表着智慧及慈悲。

  智慧有两种作用,一是自解脱,二是解脱他。度众生虽用智慧,但必由慈悲而生,当在度众生时,慈悲与智慧必须同时出现,没有智慧的慈悲是会有问题的。

  佛的“我”,代表着智慧及慈悲,有真慈悲一定有大智慧,有大智慧者一定会有大慈悲,两者不可或缺,两者相辅相成,如鸟之有二翼,所以佛的另一个尊称是“两足箅”,即是福慧具足。修福是慈悲,修慧是智慧,智慧及慈悲究竟圆满后,仍在广度众生,就须使用“我”了。

  二、六道众生·唯人成佛

  要怎样才能成佛呢?佛是由凡夫开始修行而后成就的。凡夫的范围共有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傍生)、饿鬼、地狱,或省略其中的阿修罗而称“五趣”。六道中,只有人类可以修行佛道,其他的五道众生,除了是菩萨的化现,均非修学佛法的道器。而人类可修的有三等:1、大乘的菩萨行,2、声闻缘觉的二乘行,3、凡夫的人天行。

  菩萨的等级很多,有凡夫菩萨、贤位菩萨、圣位菩萨等。佛的十种称号之一是“应供”,意即阿罗汉,释迦牟尼佛便是究竟阿罗汉,也是究竟菩萨。而圣位菩萨,有初地以上至十地以前的菩萨;尚有十地以上补处佛位的菩萨,例如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

  三、发大愿心·起惭愧心、

  要成佛,必须先通过菩萨的阶位,而欲到达菩萨的阶段,必须先发无上菩提心,即是发大愿心;例如普贤菩萨发有十大愿,阿弥陀佛在因地时发了四十八愿,一切菩萨至少皆发四弘誓愿。《金刚经》中提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为了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萨心”,即发“无上正等正觉心”,也就是发无上菩提心。如《华严经·净行品》中所言:“自归于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意。”也是发的大菩提心。

  发菩提心,实际上就是发愿之意,其中最重要的,是发广度众生的坚固愿心。地藏菩萨的大愿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一切菩萨个别发愿是“别愿”,尚须具备四弘誓愿,则是共同的“通愿”。

  我时常在禅七中教导参加禅修者们,应效法释迦牟尼佛那般地发弘誓愿。当佛陀未证道以前,在一棵毕钵罗树下,用草铺成一个座位,平稳地坐下来,然后发出大誓愿说:“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结果呢?因为释迦尊者坐在那棵树下而成了佛,亲证了无上菩提,所以后来称它为“菩提树”,意即正觉之树。那个用草铺成的座位便称为“金刚座”,即是因坐此座而完成了坚固的大誓愿心。然而,当我勉励禅众们,坐稳以后也发“若不开悟,绝不起座”的愿心时,却绝少有人敢如此说。不得已退而求其次说:“引磐声尚未响前,腿和身体不许随意乱动,心里也不期盼引磐的美妙声音早点响起。”发这种愿的人比较多,但也不能持续很久,大概可维持几炷香的时间。可是当打坐的时间一直延长下去,所得的结果是越坐越痛苦,越痛苦越不能控制自己的身心,最后唯有放弃所发的誓愿一途,别无选择。有位禅众说:“师父,这种愿等于没有发,我每发一次愿便欺骗自己一次,因为我实在没有办法实践自己的誓愿,既然无法如愿而行,倒不如放弃算了!”我说:“不行,你破了自己所发的愿,应生起惭愧的心,惭愧自己对不起自己,因为自己没有遵守自己所发的誓愿;想想自己为什么要发这种愿,其目的无非是为了要度化众生而积众功德资粮。就因为自己障深业重,所以没有办法精动地修行,因此说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众生,更是对不起佛菩萨。凡是能生起惭愧心的,下炷香可能会坐得好一点。”

  四、自负责任

  因此之故,就各人自己而言,若发了愿而未能实行,须生起惭愧心。凡有惭愧心生起,便会自勉自励而不易懈怠。生起惭愧心的同时,起恶念、做坏事的可能性也就不大了。如果惭愧心生不起来,则先修忏悔行。忏悔有三种方式:1、向己忏悔(责心忏),2、对佛菩萨像前忏悔,3、对知语的人忏悔。从戒律上来讲,最轻的过失用责心忏悔,重的则要对人忏悔。对人忏也依情节轻重而分对一人、多人及二十人僧众的忏悔,借人及公众的约束力,来帮助自己的精进和清净。

  没有惭愧心的人,应该经常反省,若未对己、对人负责任,则须忏悔。唯有自动自发的忏悔,才能与惭愧心相应;若是受人指摘、告发而不得不忏悔者,便不算是真有惭愧心了。

  一个修行人,首先须对自己负责任,既已发心成佛,便要发愿度众生,若发了愿而未负责任,应生惭愧心,惭愧心生不起,则要忏悔。若能以忏悔与惭愧心相应,此愿便会逐渐成长。

  不是仅发一次愿就可完成的,需要天天生惭愧心、天天修忏悔行、天天发大愿心,但到了八地菩萨的果位,悲智自然运作,便不需要再发愿。凡夫以业力而受生死苦报;菩萨以愿力而入生死救度众生。以业力入生死者,如进监狱受刑,是被动而没有自由的;以愿力入生死者,则如到监狱弘法,是出于主动,能够自由出入的。以愿力入生死者是菩萨,而以业力入生死者是凡夫。

  若说菩萨以愿力入生死是出入自由,以业力入生死的凡夫,是否也有自由出入之可能?是的,只要我们的信愿坚固,加上精进实践,便能得到自由。 故知凡夫也有可能得到生死的自由。

  道理很单纯,若要成为自由的人,首先得成为负责任的人,因为负责任没有懊悔或罣碍,有真正的自由可言。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首重对自己负责任,然后对人、对众生负责任。记得我刚出家时,对先师东初老人说:“我要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出家人,绝不让您老人家失望,也不要对不起佛教。”先师说:“你不该这么说,应倒过来讲,你只要不会对不起自己,不要使自己失望就好。”先师的这番话,对我的影响,非常的深远。师父只是指出一条路,教你如何走,而要走上这条路,尚得靠自己一步又一步地向前走,要付出恒心、耐力及时间。脚踏实地,将自己的足踩过去。如果未经自己的足踏过,怎能说是自己曾走过呢?例如,佛道或菩萨道,已经有很多的佛菩萨及祖师们走过了,这条路好像已是现成的,但是,如果你想通过,还得印上自己的脚印,否则,那诸佛菩萨及祖师们所拥有的道路,跟你毫不相干!所以要先对自己负责任,才谈得上对人负责、对众生负责任。

  五、别业共业·小心谨慎

  或许有人会问:“个人的力量如此薄弱,对自身负责已很吃力,如何能对众生负责呢?”实际上,我们的每一个念头,都是全部的历史,在举心动念中,都是在接受过去也在影响未来。每一个念头都有无限地深远,每一个动作都是全体的宇宙,个人即是联系着整个的时间与空间的无限。换言之,现前一念,贯穿古往今来;个人动作,联系宇宙全体。

  佛法所讲的“业”,有“别业”与“共业”之分。别业是个别的众生造了个别的业,使不同的众生,接受各自的果报;共业是不同的众生在不同的时空,造了同类的业,使得不同的众生共同接受同类的果报。例如,家庭有家庭的别业及共业,公司有公司的别业及共业,国家有国家的别业及共业等。别业则是个别的自己所造,仍由个别的自己承受;共业是众生共同所造的,亦由众生共同承受。很多事被世人看成偶发的个案,事实上必定是多种因素所促成,与整体均有关系的。故在别业中有共业,在共业中有别业。

  大家不要忽略了各自的心力,须知每一个人对任何一个念头的发生,都必须非常的留意、谨慎、小心。我们产生的每一个念头,都与上下古今有关系,一言一行的表现,都会对自己及他人,有多方面的影响。故我们的行为若不小心谨慎,将会自害害人,不负责的结果,便很可能为许多的众生带来灾难。

  整个宇宙的时间及空间,都是在循环中进行的。在时间方面,佛法讲“三世因果”,若不解脱,永远流转。此生是由过去而来,也将通向未来世去,虽经百千劫,果报还自受,一己所造之业,定会在生命的迁流之际呈现出来。所以,若有人认为:“现在做坏事没关系,只要将来修行便可得解脱。”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那是对人对己不负责任的说法。

  在空间方面的彼此关联,也是相同。任何一件事,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为因缘,宾主相倚,息息相关,没有一人、一事、一物是可以自外于世界而存在的;所以对己对人,不论是为了自私的理由还是为了道德的理由,都须负起责任,这便是禅修精神。禅法的修行,就需要时时刻刻脚踏实地,负起责任。

  六、少欲知足·提升自我

  禅修者的心态,是要在行为上没有做坏事的预谋,若犯了不预知的过失,则以惭愧心来忏悔即可。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便是善人。

  经律中常见到少欲、知足、知惭愧、忏悔、忏悔则安乐等的连用语,这些都是有助于自我提升的道理和方法。

  (一)少欲:完全没有欲是很难的,但要尽量减少。对个人物质生活享受的追求要少,对社会、对众生有益的修行,则要精进不懈。

  (二)知足:针对个人身心所求的私欲要知足,对于上求佛道、不化众生的修行,则永无止境。

  (三)知惭愧:发现自己有了过失,不论是对不起自己,或是对不起他人,都要觉得羞耻,生起惭愧心来。

  (四)忏悔:生起惭愧心之后,更进一步,需要忏悔。承认自己做的错事,决心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五)忏悔则安乐: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便会心安理得,心中也不再有罣碍,故能在“我已承认”、“我当负责”的情况下得到安乐。

  当我们遇到各种困扰及困难之时,遭受各类打击和挫折之时,或许会因找不到原因来解释而觉得委屈及不平,但要知道,这些都是过去世自己所造的业因,为今世带来的结果。所以,我们应该平心静气地面对眼前的一切事实,能解决者设法避免,不能解决者则勇敢地接受它,安乐即是来自面对及接受。

  学佛的过程,便是透过认识自我、消融自我以达成自我成长、自我提升的目标。

  摘自圣严法师《禅的世界》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像是表法,我们见到佛像,不但是想到佛,还想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里头讲的是业因果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果,果必有因。《造像量度经》里有讲,造像应该怎么造法,是有比例、有尺寸的。佛在世的时候,多少学佛的人,就是看到佛的相好,被吸引入佛门的。至于佛像的起源,跟优填王有关。世尊出家成佛之后,到忉利天为母亲讲解《地藏经》,三个月不在人间;优填王非常想念世尊,就找一个工匠雕塑释迦牟尼佛的像供养在宫中。佛像最重要的是表法,所以要把佛的相好这个特征显示出来。让人家一看到就想到:我想得这个相好,就要好好地去修因。“修因才能证果”。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