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儿童游戏可培养孩子健康人格


2014/9/5    热度:496   

中国传统儿童游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游戏,古时一般称“戏”、“游嬉”,亦见“嬉”或“游”之名。作为与学习并重的两种儿童基本活动之一,游戏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很早就被古代教育家们注意到了。崔学古在《幼训》中明确指出了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优而游之,使自得之,自然慧性日开,生机日活。”他认为,让儿童自主地活动,自得地娱乐,自然会生机勃发,智力悟性也得到发展。王守仁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中进一步解释道:“大抵儿童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 指明了游戏是适应儿童天性、增进儿童发展的活动。

  各种各样看来简单,然而又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儿童游戏活动,可以帮助儿童们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例如,通过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儿童们能从中获得好与坏、善与恶、安全与危险、勇敢与懦弱、爱护与仇恨等方面的意识;又如通过捉迷藏的游戏,儿童们能从中学会机敏、灵活、应变、判断等能力。

传统儿童游戏种类繁多,大致分为:角色游戏。它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如儿童喜好的“过家家”;竞技性游戏。如踢毽子、跳绳、跳格子、放风筝等;智力游戏。如七巧板、积木等;此外如瞎摸、猜谜、猜字等猜射性游戏也非常普及。

传统儿童游戏大多是户外集体游戏,而且大部分的游戏需要小伙伴们协作完成。这对培养少年儿童的合作意识非常有益。每一种游戏都有一定的规则。孩子们在做游戏时,通过相互间的争执、吵闹,逐步懂得并遵守规则。如果孩子自以为是,不顾别人,别的孩子就会说“不跟你玩了”。当好多孩子都不愿跟他玩时,他就会品尝到孤立的滋味。如果他在游戏中合作他人,表现出他的才能,那么他就会被其他孩子所喜欢,所拥护,这样就会使他体验到友谊、信任的含义,慢慢他就会懂得团结互助,协同努力的重要。在模拟的儿童社会,孩子可以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学会诚恳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学会如何建立友谊,培养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集体游戏中欢乐愉快活泼的气氛,是孩子们主动性、创造精神和思考能力养成的重要环境条件。众多教育界人士认为,这种在和谐欢畅的自然环境中,在多姿多彩的社会交往中形成的欢乐气氛,能够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是开发孩子智力的积极手段。

传统的儿童游戏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也大有裨益。少年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的最重要时期。这阶段需要通过各种运动来锻炼肌体,强健骨骼,达到身体的平衡与协调。如跳格子(跳房)游戏就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跳格子一般是在地面上画一长方形,分为十格。游戏时抛瓦片于第一格内,随即跳入,以脚拨瓦片至第二格,这样一直跳下去,直至跳完十格,即在格内造房,以跳完格子多者为胜。跳格子不仅能训练孩子们单脚起跳的能力,而且锻炼了全身的平衡机能。不同时令的儿童游戏,还能对身体健康起到不同的功效。如天寒时踢毽子,可以活血御寒。春日放风筝,除于奔跑中锻炼肢体外,还能在追逐空中的风筝时清目健目。此外,与传统游戏相伴的游戏器具制作,也是对孩子有益的健手益脑活动。如做毽子、剪纸、糊风筝等,这些制作能使孩子们变得心灵手巧。虽然比起高科技的电子玩具来,这些工具的制作都较简单,但是锻炼了孩子们动手动脑的能力,让他们充分地体会到创造的成就感和思索的乐趣感,这是电动玩具所不可比拟的。而且,孩子们在游戏中也时常会比较谁做的游戏器具又好看又实用,这就又促进了孩子们之间的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不少传统的儿童游戏还是一种说唱艺术,在活动过程中经常伴有歌谣、对话等语言形式。像跳皮筋时唱的童谣“小皮球,香蕉油,马兰花开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和着节奏跳,既协调不易出错又不会感到累。儿童游戏中经常伴有的歌谣和对话,主要是为了加强游戏的形象性。而儿童认识事物,主要正是通过形象的动作和语言来进行的。在游戏活动中一边做动作,一边唱歌、对话,既使游戏活动变得更加形象、更富有真实感,同时对提高其语言技巧能力也大有益处。

传统的儿童游戏在惩罚方式上也十分符合儿童的生活特点和心理特点。游戏输了以后,他们不是像大人们一样地付出钱物,而是学羊叫、学狗爬、打手心、钻桌子等。这些惩罚常常会给儿童们带来比游戏本身更多的乐趣。儿童调皮好动,又爱模仿各种事物,因此他们的那些游戏奖惩方式,往往也是充分地显示了他们那种调皮、活泼、善于模仿的本性。

随着社会对少年儿童精神生活的日益重视,以及近年来有识之士对抢救日渐式微的民族民间文化的呼吁,更多的人们认识到了传统儿童游戏对培养少年儿童健康人格的重要性。

2004年9月11日至30日,浙江乌镇举办了“2004年金秋第二届乌镇民间童玩集市”,主办方为国内外的游客献上了一场热闹、有趣、独具特色的大型童玩集市,其中汇集了滚铁圈、抽陀螺等多种儿时游戏。活动的组织者表示,推出“民间童玩集市”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挽救越来越势弱的中国传统文化出一份力。传统童玩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们的逐渐消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悲哀。现代的儿童,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的儿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深,玩的是电脑游戏,只在电视、电影里见过滚铁圈,完全不知道陀螺是什么东西。所以,组织这次活动,希望可以唤起人们对传统儿童游戏,甚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

一个时代的物质营养素决定一代人的体格状况,一代人的儿童游戏文化造就一代人的精神品质。儿童游戏绝对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精神营养素。然而,纵观现在城市孩子的状况,的确令人忧虑。他们几乎全是独生子女,相对封闭的单元楼房、冰冷的防盗门隔绝了以前开放式的居住环境;升学的压力让他们的闲暇时间少得可怜;电脑虚拟游戏代替了以前鲜活生动的游戏。当孩子们的娱乐形式苍白贫乏得只剩下电脑游戏的时候,我们下一代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面临多么大的危机!

对照我国当前的竞争教育,压力与焦虑始终伴随未成年人成长的整个过程。如今不少学校出于升学应试、学生安全、校园卫生环境等方面的考虑,禁止孩子们玩游戏,这种做法不免偏颇。教育者应该认识到,游戏不仅是儿童的基本活动,也是儿童教育的重要方式,更是儿童应享有的权利。我们是否应当有所反思?教育不该是千军万马逐鹿中原,而应当是因势利导,潜移默化。中国现代思想家梁漱溟说:“教育应当着眼于一个人的全部生活,而领着他走人生大路,于身体的活泼,心理的朴实为主要。”成功的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还孩子们游戏的权利,还孩子们天真快乐的童年,应该是使未成年人摆脱非正常生态环境的第一步。

笔者认为,要振兴中国传统的儿童游戏,应积极吸收传统儿童游戏的经验,在保留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例如,跳皮筋游戏,可以在传统皮筋操跳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融入音乐、舞蹈等现代健康时尚因素,这样的皮筋操将变得五彩多姿,变化自如,更能吸引孩子们参与。与此同时,振兴儿童传统游戏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可在课间开展传统游戏活动或者利用体育课专门教授孩子玩传统游戏,提供原始材料让儿童自己动手操作,寓教于乐,这样既培养少年儿童的健康人格,又给孩子注入传统文化的血液和爱国主义精神。

  在如今独生子女多,独门独院的情况下,要让传统儿童游戏重放光彩,不仅学校要主动示范,家长也要鼓励和接纳儿童特别是同龄儿童串门访户共同游戏。当孩子一个人时,家长应带着孩子一起玩。在家长的带领下,孩子一旦掌握了玩的技能,并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美好的体验,他们就会自发地组织同龄人一起玩。除了学校、家庭,社区也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孩子们提供游戏活动场所。相关主管部门应建设开放更多的免费的公共游戏活动场所,并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确保少年儿童开展健康快乐的游戏活动。

我国学者资华筠在一次人类国际会议上,提出了各国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犹如人类的“精神植被”这一理念。我们也可以说,儿童游戏文化就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精神植被”。现代社会,最大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最终体现的就是人格的竞争。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西方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也特别强调,一个人的人格是由幼年的经验所决定的。正处于人格塑造过程中的孩子,需要在游戏活动中发展运动能力,锻炼意志,养成合群和开朗的心态。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即将成为现代社会的中流砥柱,只有保持积极的心态,拥有健康的人格,才能应对多种现实压力,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倡有益的传统儿童游戏文化,给孩子们构筑一个健康有活力的丰富多彩的儿童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不仅事关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我们民族国家未来的发展,需要我们用理性的思考与积极的行动去对待。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念佛成佛的原理,就是《观经》这两句话,“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你要真的明白这个道理,是心是佛,是心就作佛;是心是菩萨,是心作菩萨;是心是人,是心就作人。什么是人?五戒十善是人,你在十法界里,那个心就变成人,就作人。是心是鬼,是心就作饿鬼。鬼是什么?贪心。人贪心重,我们都说他那个人鬼头鬼脑,这个心已经作鬼了,将来他到哪一道?饿鬼道去。如果这个心要有嗔恚,嫉妒嗔恚,是心是地狱,是心就作地狱。一切万法不离自心,佛给我们说这个道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