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龙


2014/9/5    热度:1821   

藏族的龙有两种,一种叫“祝”,一种叫“鲁”。

“祝”是一种动物龙,从不以人神的面目出现,或以具人格的面目出现,形状与汉族的龙相仿,多为绿鬃青鳞,一般被称为“玉祝”,即“玉龙”或“绿松石龙”,在神话传说及宗教画中常作神灵的座骑。这种龙主要与雷电相关,被认为住在天上的云里,它发出的声音是雷声,吐出的舌头是闪电,为雷电龙(藏族十二生肖中的龙即为此种龙)。

“鲁”则是具人格的龙,也就是人们一般所说的龙神。这是藏族苯教的一种重要神灵, 在苯教的天上、中空、地下或水下三界空间划分中,龙被视为下界的主宰,即从地面到地下和水下世界的神灵,下界常被称为“龙界”,龙界、龙神与湖海的色彩——蓝色相关。龙和人一样有居室、宫殿,有妻子儿女,有牲畜和大量财富,他们的生活被认为比人更富裕,因而被视为财神,称为“财主”、“库藏之主”。

龙的形貌各种各样,有的为动物首人身,如蛇头人身龙、马头人身龙、狗头人身龙、乌鸦头人身龙、虎头人身龙等;有的为人首动物身,或为小孩,或直接是动物,如有人头青马龙、五髻小孩龙,以及龙为黑蛇、红牛、青蛙等。有的龙形状像一带根须的树桩,或像蜘蛛与蛛网,有着数不清的肢节;一些人形和动物首人身的龙,往往长有一条蛇尾。宗教画中常见的龙的标准形象是:人首,上身为人身,下身为蛇体,头上戴蛇冠或从发际间冒出至个眼镜蛇蛇头。这种形象,与印度的龙——“那伽”的外形相关。

龙的居所,不限于在地下或水下,龙还居住在树林、石崖、城堡、土地中的石包等地方, 甚至人户中的灶也可成为龙的居所,尤其是果木茂盛的地方、水井、泉眼,为龙喜居之地。龙被认为是既能使庄稼、果木茂盛,家道兴旺,又能使庄稼树木枯死,房屋倒塌的神灵,因而也常被称为“萨达” ,即土主、地祗。龙,同时又是水神,虽然藏族的许多神灵,如山神、赞神、龙、战神等都能降下雷霆、冰雹、雨雪,甚至发洪水,但人们正式求雨,还是通过祭龙求取。

龙又时常被划入畜牲类之中,龙被认为有冬眠的习性,冬天进地下休眠,也只有在此时,人们才能砍伐大树、果木,搬动石包,以免在其他季节中触怒龙神;龙体被认为有毒,能给人带来癞子、麻风、水疱、痘、梅毒等疾病。根据龙的毒性各不相同,龙又被分为四类:心毒龙、见毒龙、触毒龙和气浪毒龙。心毒,是指龙有毒人之心,可使人中毒生病;见毒指的是鹏鸟和鲁龙,鹏鸟嘴中的蛇体可使人中毒,也就是龙看人一眼,即可使人中毒;气浪毒龙、触毒龙则指接触到龙体、龙物,受玷污而中毒。据说,受心毒龙伤害,以禅定的方法医治,中见毒龙伤害以孔雀羽翎医治,其他两种毒以香、药医治。

龙,还被认为是顽固的较难理喻的神灵,尤其是恶龙, 即那种被称为“鲁都”——“龙魔”的,更被视为难以理喻的畜牲。据说,要让龙搬家,或龙作祟进入了人体使人得了麻风病后,要让其离开人体,非常困难,只有请高僧大德用咒语、手印之力勾召手印,一种结成特定形状的手势,再结合供龙药诱龙,才能使其动身。祭龙一般是投水施,即把牛奶、糖果、酪、龙药和其他食品投入水井、湖泊中供献,龙药为黑白芥子、芫荽、蛇皮、仙人掌、海藻、 竹叶、孔雀尾、红线、绿苔、黑白芝麻、藏红花等物,这些物品被认为是龙所喜好之物,能滋补龙的肢体器官。据说,祭龙最好的时间是夏三月中第一月的十五日,此时为龙醒的日子,冬月十五北斗星升起时,龙休眠入睡,以后祭龙无作用。龙的躯体还可无限拉长,《格萨尔》中莲花生变化的鹏鸟曾将一条恶龙的头部从海里一直拉到三十三天,即佛教所说的帝释天,但龙体尚有一半留在海中。此外,龙的克星是大鹏鸟。

藏族的龙,除了佛教所说的八大龙王(八大龙为无边、安止、力游、具种、广财、护贝、 莲花和大莲花),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是墨竹斯坚(墨竹具威光者),一个是祖那仁钦。墨竹斯坚,被称为所有龙类之主,形象为:人身七个蛇头,身色为黑色,下体为蛇体,坐于大象之上。传说中,这个龙在堆隆一带曾攻击莲花生大师,被莲花生降服,住在巴朗仲巴措湖(此湖位于堆隆县的雄巴达,似为一个岩洞中的湖,有“巴朗仲巴岩洞仲巴湖”的说法)。“祖那仁钦”意为“顶上宝”(此名来自于龙头上佩戴的一个法宝),此龙号为藏区四大山四大湖之主,四大湖为: 青海湖(万户王母大湖)、玛旁湖、南木措湖和羊卓雍措湖(努地的九洲湖);四大山是: 工布的拉日江托山(实在今乃东县境内)、前藏伍茹的隆日粗波山、 后藏叶茹的泽日孜吞山和后藏茹拉安贵的随芒山。传说中,祖那仁钦为龙王称增持念珠之弟,在莲花生于萨贺尔国(今孟加拉境内的古国)传法时,曾在莲花生前听受佛法,后因担心其顶宝为人盗去,半途而退。莲花生来到西藏,祖那仁钦在工布、塔布(今朗县、加查等地)一带化为九头十八角的蝎子攻击莲花生,被莲花生击败后,现为一小孩之形。而在藏族史诗《格萨尔》中,祖那仁钦则为格萨尔的外公,格萨尔之母是一龙女。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普贤菩萨眼目当中,一切众生都是佛,所以他没有布施,只有供养。他用最恭敬的心、最虔诚的心、最清净的心,对人、对事、对物,所以他不叫广修布施,叫广修供养。 ​​​​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