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长白山只剩下了树


2014/9/5    热度:436   

秋天的长白山,被称为金色的殿堂。可有人问当地一位老人,今天的长白山和过去有什么区别吗?这位老人反问道:现在的秋天,在长白山还能看到野生动物吗?

在长白山工作了18年的学者沈孝辉说,1985年他离开长白山时,那里还有5000多头马鹿。那时,春天走进长白山不光能看到花的海洋,秋天登上长白山也不光只看到仿佛燃烧着的枫叶,狍子叫、野猪跑、各种鸟飞蛙鸣,长白山像是天天都在开着动物的音乐会。而现在的长白山,静得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曾经还是很多野生动物的家园。

其实,不止长白山,前两年有人甚至说张家界连鸟叫也很少听到了。大自然中的动物越来越少。

1986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南坡和西坡遭遇15号台风的自然干扰,导致近一万公顷原始森林的活立木发生大面积倒伏,跨越长白山的阔叶红松林、针叶混交林和岳桦林三个森林垂直分布景观带。当时有一种观点,说是100多万立方米的木材,在风倒区不捡出来它要着火,着火谁负责?自那以后,长白山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马达轰鸣,那片风倒木一根也不剩地被捡走了。

大山里的野生动物也有它们的生活习性,面对噪音污染,它们用无言和离去表达了抗议。在人们把风倒木捡出大山的几年中,拖拉机、推土机和几千个伐木工人全进去了,土壤结构、幼树幼苗,整个自然生态遭到破坏,那么一大片林子光秃秃地再也没有长出一棵树。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长白山的马鹿还有500多头。后来被旅游景点命名为“地下森林”的森林里修了栈道,马鹿在林中迁栖的路线被阻隔,到2005年再做统计时,长白山森林里马鹿的数量已不到50头。

从2000年到2005年,曾经有6年的时间里,打松子成了长白山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棵棵高大的红松被个人承包。沈孝辉称那是:“鼠口夺粮”。

松鼠的口粮是什么,松子。森林里,不但有树,也有松鼠和其他很多动物。松子就是它们的食物。如果这些动物的粮食都被我们人类吃了,打了,野生动物靠什么生存?

松子也是松树的孩子,松子在维系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树种自身并不能落地生根,它们要靠松鼠把种子吃了,排出粪便,松子才能破壳,才能生根成长。松鼠在森林里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可是,当人们视松子为发财的来源时,当把林子让人一年一年地承包后,最大可能地把松子变成财富,成了承包者的追求。在此驱使下,拖拉机、推土机都进了林子。砍刀、斧子也成了采松子的工具。地上捡不够,树上打还不够,为了彻底和快捷,树连枝带头被砍了下来。马鹿是每年的9月生子,以往每当马鹿生产的时候,它们的动静热闹极了。可当人、车在松子成熟的季节也走进林子后,小马鹿的啼哭听不见了。

大山里的老人说,现在的长白山还有很多大山已经没有了森林,有的只是林子。林子里只有树,森林里却还应该有很多动物的叫声。

长白山现在每年的旅游收入可达到两个亿,然而,长白山的研究、保护却远远不够。人类认识大自然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些,长白山和我们周边的一座座大山,还应该再静悄悄吗?秋天的大山,何时不仅仅是金色的殿堂,也是动物的家园!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古德常说,圣人一身都是毛病,他称为圣人;贤人毛病就少一点,凡夫根本就没有毛病。为什么根本没有毛病?不知道,不晓得自己有毛病。贤人发现自己有一部分毛病,圣人对于毛病完全知道。知过则改,不知过他改个什么?你要是告诉他“你有什么过失”,他不承认,那你就晓得他是个平常人,他不是圣人,他不是菩萨。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