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三溪寺——“爱在北川”赈灾活动系列报道之五
2014/9/5   热度:153
11月15日中午,北京龙泉寺的贤满法师来到了绵竹三溪寺,随法师之后又有五位从北京赶来的同行。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在四川再次相聚,为了北川的民众,也因心中的共同誓愿。空气里回荡着久远的钟鸣声,伴着袅袅升起的轻烟,飞卷入云到殿堂屋檐下,这样的景象恍若隔世,或许我们已经如此相聚了多生。 法师一句话也不多讲,只是认真地礼拜寺院的每个殿堂。之后,简单与大家打声招呼,法师提出要去挂单,便径直去了三溪寺的客堂。客堂里慧轩法师正在吃饭,贤满法师立刻下身顶礼。坐下后,法师问:“您今年高寿?”老法师答道:“71。”法师亲切地说:“跟我老父亲一个年龄!您看上去气色很好啊!”老法师听了,原本红润的脸上绽放了笑容。 三溪寺里步步美景,客堂前的一株紫薇吸引了法师的目光。这棵树已经四百多岁了,听经闻法,时光荏苒,自己竟长成了一个门的形状,正好在通往客堂的小石桥下,似乎在用自己的独特,来为每一位参拜的人诠释着解脱之门。法师绕着这棵树像个孩子一样“研究”了半天,最后还主动要求与树合影留念。接着法师又来到藏经阁、茶房、寺院后面的菜地、正在建设的工地……几乎走遍了寺院的各个角落。我们在这里住了好几日都没有去过。当问及法师为何如此有兴致时,法师许久没有作声,随后只说了几个字:“这是我家。” 十方道场都是自己的家,每一个寺院的兴衰都与我们有密切的关系,寺院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也都是自己的一部分。藉着这份“民胞物与”的心境,仁爱才会来到北川,送衣送药,嘘寒问暖。 法师的到来,明显给大家鼓足了干劲。工作地点也拓展成好几个,进程明显加快。古老的三溪寺,也因为这一群人的善业,而生机勃勃。绵竹本地的志愿者和北京天厨妙香素食餐厅的志愿者们全是年轻人,他们经常来仁爱基金会做义工,大家已经很熟识。在现场,有位先生拿着相机不停地在为大家拍照,记录着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原来他是陪法师一起来的,北京IT界的精英。当我们问起他的感受,他笑着说:“我是第一次来参加这样的慈善活动,很感动。平时一直忙于生意,很难走出自私的框框,为他人着想,好像也有一点自私的目的,很难平等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有在慈善活动中,才可能完全地为他人着想,这一点对自己是种很难得的提升。在这种慈善活动中,可以感觉到人间依然存在真爱。” 11月17日就要把这些衣物运往北川了,凝聚了上万人爱心的衣物即将送到灾民的手中,陪他们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季。我们住在三溪寺,晚上盖一床被子就会冷得睡不着觉,不知道此时住在临时搭建的漏风棚子和帐篷里的灾民在瑟瑟寒风中又该如何度日?思及此,几万件衣物只觉得太少了,满满的捐赠袋只觉得太微薄。其实对于灾区的援助,是长期的,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资,我们只是尽自己的能力,给灾区人民一点点支持。告诉他们,不用再担忧。困难,我们可以一起面对!
法师接着向林秘书长询问有多少人在分拣衣服?从哪里来?在什么时间工作?林秘书长在向法师汇报工作时,远远地传来了四川腔的歌声:“极乐世界好,极乐世界美,极乐世界真真妙……”,老菩萨们笑着唱着来到工作地点,当她们走过法师身边时,法师用刚学的四川话乐呵呵地与老菩萨们闲谈起来,寺里顿时一片和乐的笑声。
贤满法师一边走,一边和大家聊起来,“几位老法师把这个寺建起来很不容易,维持这个寺院也要花很大的功夫,你们不做事不知道。寺院怎么继承?老年佛教是中国佛教的现状,我们怎么办?看到问题要提出解决方案,而不是观过、抱怨。没有看到自己的责任,这就是人生无法进步的原因。佛教要有未来,要靠你们发心。更何况,一个教徒对自己的宗教没有献身精神怎么可以呢?”
在衣物分拣现场,法师见到衣服分拣组的组长刘军,打开了他的“毛主席语录”:“干得很不错哦!劳动改造人,毛主席说的话真没错!”原来这位师姐半年以来一直坚持在几十万件的衣物堆里带着大家干,越干越踏实,越干越开心。接着,法师自己也开始默默地参与劳动,整理装鞋的箱子。看着法师瘦弱的身影在人群中忙碌,很多人也随之加入进来。因为鞋到得比较晚,大家要把3000多个已经初步包装入库的袋子取出来,装上解放鞋,再封口,入库。每个袋子都被衣物、药品和鞋子塞得满满的,有时因为东西太多而无法封口,只能分成两包。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的人能不能养宠物?最好不要养。为什么?你养宠物,你一定是要用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它,对你自己的修学就打很大的折扣。而且佛在许多大乘经论里面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你心里面想佛,你就作佛;你心里面想宠物,你将来死后投胎作宠物。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