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掉自己的人类 ——反季节蔬菜之反思
2014/9/5   热度:266
现在,食客们并不满足品尝季节性蔬菜,还需要全年享受夏季果蔬。蒋高明指出,为满足消费者对反季节农产品的需求,中国在付出沉重的环境代价。送入我们的口腹的不仅食品,更是大量的农药、添加剂、化肥,还有肥沃的土地和平衡的生态。我们,真的要把自己吃掉吗?
——编者按
雪花飘飘的冬天,北方人的餐桌上有了西红柿、黄瓜、西瓜这些本来夏天才能够生长的蔬菜水果;在城乡超市里,一年四季均可买到任何季节生长的“时令”鲜蔬,这就是反季节蔬菜。它的普及得益于蔬菜大棚的广泛应用,在中国仅有短短二十几年的历史。反季节蔬菜既丰富了城镇居民的“菜篮子”,又让菜农们鼓起了“钱袋子”,有人欢呼这真是“一箭双雕”。山东某市因此成为著名的蔬菜生产、加工、销售大县,名列全国百强县(市),就完全靠的是这样的蔬菜产业。
但是,从根本上讲,反季节设施改变了蔬菜的生物学本性,也正因为如此,反季节蔬菜在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的分析和反思。
过量农药使用造成食品安全隐患
反季节蔬菜要想成功,首先得改良蔬菜生长的微环境,常规做法是将塑料膜笼罩在耕地上。塑料膜造成的阳光温室在提高了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同时,也打破了害虫的休眠规律,土壤线虫和有害微生物也因此活跃起来。由于温室大棚内温度、湿度较高,且常年不通风,病虫害滋生异常严重,菜农们只好借助于农药。七八分地的黄瓜大棚,一个生长季节下来,约使用300~800元的农药。
更糟糕的是,为减少成本,菜农们普遍使用甲胺磷等高毒农药,这种农药不仅价格便宜(可减少 20%成本),且药效强,杀虫立竿见影。很多人喜欢吃韭菜,然而韭蛆常生长在菜体内,表面喷洒农药很难起作用,菜农们就借助高毒甲胺磷灌根。其中的磷素还能起到肥料作用,灌根后韭菜生长茂盛、颜色浓绿、叶片肥大。甲胺磷既当药物又当肥料使用,在反季节韭菜生产中广为流行,从而使反季节生产的韭菜变成有名的 “毒菜”,令很多知情的消费者们望而却步。
过量化肥对生产地造成难以修复的环境污染
温室大棚内连续种植相同的蔬菜,会出现产量明显下降,这在园艺学上称为“连作障碍”。为减少损失,菜农们常常借助大化肥弥补生长不足。且大多数农民相信“多施肥,多产出”,化肥添加量常常高达推荐量的2~5倍。大化肥使用除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外,更严重的是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我国农田化肥的残留率高达60%,温室大棚残留率更高。这是因为塑料大棚内风吹不着,雨淋不到,化肥“冲不走、流不去、分解不掉”,迫使其垂直下渗,对地下水的污染就不可避免。常年使用大化肥生产反季节蔬菜的华北某地,80米以下地下水的硝酸盐含量超过美国标准的100倍。近年来,反季节蔬菜主产区农民癌症发病率大幅度提高就跟大化肥带来的环境污染不无关系。
添加剂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菜农们为了提前上市,往往不等蔬菜成熟就开始采摘,借助生长激素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催熟”。更有人为迎合消费者在感官上的需求,在蔬菜和水果中使用一些添加剂,其中以各种激素为主。所使用的激素中,赤霉素促进发育,膨大剂让果实长得大,乙希利促早熟催红,等等。大棚黄瓜因气温高、湿度大,往往不容易开花座果,更有“聪明”的农民发明了“药剂”,使黄瓜“顶花带刺”,这些令黄瓜结果的药物竟然是给人使用的避孕药II号! 长期食用这种抹了雌性激素长大的黄瓜,儿童会过早性成熟,成年人则会导致不孕不育。针对菜农们为满足消费者需求在黄瓜上抹雌性激素之类的做法,有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蔬菜大棚农膜造成白色污染
反季节蔬菜的主要耗材是农膜,大量简易大棚设施出现在农村,使乡村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农膜白色污染。目前,中国每年约50万吨农膜残留在土壤中,残膜率高达40%。河北省农村温室大棚、蔬菜田和作物田的农膜土壤残留量分别达5.63、7.37和2.82 公斤/公顷,残留农膜主要集中在10~15厘米土层之间,长期下去势必造成耕地生产力下降。尽管勤快点的农民将农膜从地里捡出,但由于没有出路,当农膜积累多了以后,大多是一把火烧掉了事。然而,他的这把火带来的是另外更为严重的环境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污染。
耕地改种蔬菜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相对于传统作物种植,种菜可增加收入4-10倍,因此,蔬菜种植面积在全国很快扩大开来。目前,全国蔬菜面积稳定在2.7亿亩,占耕地面积的15%,其中例如大棚种植这样的设施化栽培面积达30%以上。高回报率的蔬菜种植,调动了农民和政府两方面的积极性。“大蒜之乡”、“西瓜之乡”、“西芹第一乡”、“ 西葫芦第一镇”、“大棚果第一县”等围绕蔬菜瓜果的宣传广告铺天盖地。在山东,农民人均种植蔬菜瓜类面积高达0.63亩,占作物播种面积的20.7%,成为全国蔬菜种植面积最大、密度最高的省份。该省蔬菜瓜类总产量达9678万吨,人均拥有量1066公斤,是全国人均拥有量的2.3倍。如此多的蔬菜,单靠本省根本消费不掉,70%需要外运出省或出国。由于种粮效益低,依然有农民打算“弃粮种菜”。蔬菜面积的扩大化,对谷物类种植必然构成危胁,无疑会加剧目前已经比较严峻的粮食安全问题。
综述所述,反季节蔬菜绝对不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业已暴露了食品污染、环境污染、白色污染以及粮食安全等多方面的隐患。建议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这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蔬菜生产上,适当控制反季节蔬菜规模,压缩设施农业;积极发展有机种植或绿色种植;利用国家自然热量资源生产顺季节时令蔬菜等,均不失为有效的应对措施。
蒋高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他提出的“城市植被”概念和“以自然力恢复中国退化生态系统”等观点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自己过失,或者别人过失,都不能挂在心上,为什么?真性里头没有善恶,没有是非,没有邪正,没有生灭,没有来去,没有先后,“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尘埃是比喻丝毫不净、不善,没有。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