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告别喧嚣 归于平静


2014/9/5    热度:210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分别授予贾平凹的《秦腔》、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麦家的《暗算》与周大新的《湖光山色》。这是一个看上去相当不错的结果,四个作品中的任何一个拿出来都不会使人觉得勉强,都是可以任凭人们指谪和挑剔的。真正的文学应该有这样的自信。四年一度的这个奖项曾给我们留下过太多的矛盾、争执、遗憾和失落,它总是受到来自文学之外的多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茅盾文学奖有时竟变成了“矛盾”文学奖。这是茅盾文学奖的悲哀。而这一届则有了很大的改变,看得出文学是做了主的,至少地位是大大地提升了,分量也加重了,给人一种名至实归的感觉。

茅盾

  任何一个文学奖项的目的,都是为了鼓励创作,都是为了给创作树立一个标杆,一个尺度。如果偏离了这个目的,那么,这个奖项存在的价值、意义和必要性,就成问题了。这次获奖的四个作品都具有标杆的示范作用。这里所谓标杆,其实是要提供一种关于文学的认知和文学写作的态度。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平和的、平静的写作态度,只能建立在非功利的文学认知的基础上。通过文学评奖来表明这样一种态度,在当下这个红尘滚滚、物欲横流的时代,就显得更加重要。我们已经看到,文学在被政治鼓动得坐立不安之后,更在金钱的诱惑下而心旌摇荡。外在于文学的力量总是赋予文学太多的诉求,我们总在谈论文学作品社会关注度的高或低,而且特别在意作品的发行量和作家拿到了多少版税,这几乎使得文学不堪重负。事实上,如果文学搞得太浮躁,太闹心了,它也就失去了沉静的渗透力。在这里,作家能否静下心来,耐住寂寞,怕是衡量作家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

很显然,本届获奖的四部作品应该说都是沉静只作,纯粹之作。《秦腔》和《暗算》的媒体曝光度可能高一些,但《额尔古纳河右岸》与《湖光山色》则基本上是在公众的视野之外。这恰恰说明了,本届评奖并没有把作品的知名度太当回事,它所看重的还是作品的文学品质和文学价值。这使得这个中国文学最高奖的颁布,第一次显得这样平静,而少了很多口舌和是非。这成为本届茅盾文学奖的特色之一。而它的另一特色,则突出表现为《暗算》的获奖。这个作品的获奖绝非丰富了获奖作品的种类,扩展了它的题材范围这样简单,它还显示了这个奖项巨大的包容性,或者说,提供了文学的多样可能性。同时,它也开启了一扇门窗,意味着今后会有更多的风格迥异的作品被这个奖项所接纳。实际上,本届获奖的四个作品,已经显示了这种多样性。就风格样式和叙事特征来说,它们之间没有任何相似之处,也不是传统写作所能概括和包容的。

当然,任何一个奖项要做到十全十美都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承担着许多重要使命的茅盾文学奖,留下一些遗憾也很正常。特别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口味之争更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有一些遗憾是真的遗憾,譬如这一次史铁生《我的丁一之旅》的落选,对茅盾文学奖来说,就显得十分可惜。甚至,不是史铁生失去了茅盾文学奖,而是茅盾文学奖失去了史铁生。这么说一点也不过分。事实上,希望史铁生再写一部长篇小说已经很不现实了,而他的写作的独特性和深刻性,在当代中国作家中,又是非常难得的。我甚至不认为史铁生无缘茅盾文学奖,只是这个奖项名额有限。在某种意义上,他的存在也是对于茅盾文学奖的一种考验,看它能否接纳这种更偏重于精神性的文学书写?同样侧重于精神性书写的,还有范稳的《水乳大地》,也与茅盾文学奖失之交臂。或许,这里面真有我们所不了解的原因和理由在?这只是我的一种猜测。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六祖大师常教诫人,修行人一定要内省,要反省,所以他能成功。他不见别人过,他只见自己过,他能够成佛成祖。佛菩萨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他教化众生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哪里会有看不顺眼的人?我们觉得人家看我们不顺眼,其实是自己心里作祟,是自己造成的。在我们中国,大舜为什么能成为大圣人?他就是只见自己过,不见他人过。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