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国人的《圣经》(一)


2014/9/5    热度:402   

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论语》一直是国学必读之书。该书以语录体的形式,汇聚了孔子关于政治、文化、历史、人生、哲学、宗教等问题的观点,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它的思想内容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潜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有人将《论语》称为中国人的《圣经》。细读《论语》,你会感到心中流过的是一条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长河。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过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只是大致归类,并无紧密联系,且有重复章节出现。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 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论语》言简意赅,含蓄隽永,记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另外,《论语》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围绕孔子这一中心人物,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渊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正是因为这些特点,自古以来,《论语》受到中国人的重视,被视为道德教化的圭臬。这本被中国人读了几千年的教科书,包含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与治国之道,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由于《论语》和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有着血肉联系,历代思想家对《论语》进行了无数的阐释和发挥,所以《论语》所包含的文化价值已大大超出了这本书原初的内涵。

《论语》的核心内容是“仁、义、礼、智、信”,大多以平凡朴素的事实,揭示出人生、社会的深刻道理。下面择其要者叙述之。

《论语》认为,学问不仅仅是文化知识,还包括做人的经验和做人的道理。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巧言令色,鲜矣仁”,“吾日三省吾身”等。这说明知识必须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相结合。学问再好,形而上学,夸夸其谈,就不是真正的学问;学问再高,做人不讲道理,没有德性,照样不是有成就的人。

孔子认为,做人应该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认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出外尊敬兄长,行为谨慎,讲究信用,广泛爱护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之后还有剩余精力的话,就用来好好做学问。“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他的学生子夏说,看到会做学问的贤人能够肃然起敬,在家孝敬父母能够竭尽其力,为国家谋事能够全身心投入,与朋友交往中能够做到言而有信,能够做到这些,这个人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我认为,其实这个人可以算是有学问了。“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他说,对父母的过错要很委婉地劝说,父母不愿听从时,仍然要态度恭敬,不要违抗,继续为他们操劳而无怨无悔。“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世时,子女不能远游在外,即使没有办法要外出,也一定要有个固定的地方好让父母安心。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孝道是人人必须遵守的立身原则。过去你如果不孝敬父母,不友爱兄弟姐妹,你这个人就没有资格去当官。因为连父母都不孝敬的人,你怎么会去爱老百姓呢?这些浅显明了的道理,即使在当今时代也一点不过时,也应该成为每个中国人做人行事的基本准则。

孔子认为道德高尚的人,要成就一番事业,身体条件是很重要的,所以提倡修身养性。他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孔子对颜回好学而给予赞扬,对他的过早殒命而深感痛惜。孔子还有一个学生叫伯牛,快要死的时候孔子去看望他,也发出长长感叹:“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中所列的两个例子,其意义就是在教育人们,做高尚的人、成就事业,身体条件很重要;你再有学问,再聪明,再有强烈的事业心,而身体不好,一切都会化为乌有。就像现在有些人,每天灯红酒绿,豪饮狂欢,深更半夜,怎么会有好的身体?也根本无法安心学习和思考。

孔子很赞赏他的学生颜回,虽然他身体不好,可是他的品格修养很好:“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表扬颜回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仍能保持乐观,安享清贫,称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贤德之人。孔子提出一个人的修身养性的境界就要有:“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意思就是一个人闲居在家时,应该体态舒展自然,心情愉悦无忧,这样才有利于身体健康。“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说一个人的真正养身就是要粗菜淡饭,喝喝白开水,弯着膀子当枕头睡,人生的快乐就在其中。用不义的手段追求富贵是不可取的,那种富贵对我来说如同浮云一般。由此可见,孔子的修身养性之道是多么简单而可贵啊!

孔子认为“仁”是人格高尚的人的最高境界,“仁”也是《论语》的核心思想。孔子在《论语》第四章《里仁》里比较详细谈到了“仁”。什么是“仁”呢?“仁”其实是一种心法,一种境界。“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是个动词,安顿处所的意思,是说居住的地方以有仁风为好。选择的住处没有仁风,那怎么能说是明智的呢?(这里的“知”通“智”。)“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意思是说,没有达到仁之境界的人,不可能久处艰苦、简约的环境中,也不可能长期处于安乐之中。没有真正修养的人,不但得意忘形,失意也会忘形。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他说富与贵每个人都喜欢,但如果不是正道得来则不能要。相反,贫与贱是人人厌恶的,一个人希望摆脱贫贱也是应该的,但是不能以不正当的手段去摆脱。作为一个君子,你厌恶仁而得到的成就,是个不好的名气,也只不过是个风流才子罢了。所以一个人格高尚的人,“无终食之间违仁”,就是一顿饭那样短时间都不能违背仁的境界。一个人在成功的时候依靠仁而不骄傲,失败倒霉的时候也要依靠仁而不颓废,这就是仁的境界,用现代话说就是人要有高度修养。“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一个人如果立志追求真理,却又以穿粗衣吃粗食为耻辱,换句话说,一个人的心志被物质欲望所占领,意志被物质环境引诱、转移的话,就无法和他谈学问了。“仁”说到底其实是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得意时候依靠仁来克制,失意时候同样依靠仁来忍耐;“仁”也是一种爱心,不斤斤计较别人。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所有好事都想去做,但一时做不了。我们可以一天做一条,今天我修不杀生戒,我把它落实了之后保持、受持;明天,我修不偷盗戒,再保持、受持。这样一天学一条,三个月我们就可以脱胎换骨,不是凡人了。所以如何取得成就?平时绝不贪多,一天一条慢慢地累积。古人讲“读书在变化气质”,真肯这样做,三个月到半年,你的气质就不一样。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