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2014/9/5   热度:365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节日风俗一直延续发展, 经久不衰, 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 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历代的文人雅士也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 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们了解传统节日, 过好传统节日, 节日遗产才能传承下去, 这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根脉的最好保护。 中秋节又称月夕、团圆节,时在 北京人对这个传统节日特别重视。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东城内外·春场”中说: “ 连雨团圆节, 亏盈此际看。 层霄无点翳, 破镜喜平安。 首句“连雨团圆节”下注:“京师以中秋为团圆节。” 《楝亭诗钞》卷二收入《长安中秋四首》, 第一首咏中秋月夜云: 夜入丰隆树, 波摇太液看。 人烟九点净, 仙桂一轮黄。 酒浴红鹦鹉, 风移金凤凰。 百年今夜醉, 玉漏正初长。 中秋节是一个庆丰收的节日,这一天大家准备瓜果、月饼等食品祭月敬天, 家家户户团聚宴饮,贺节赏月, 其乐融融。《帝京景物略》中, 对北京人过中秋节时举办的仪式有详尽的描述: 中国人喜欢团圆, 祈求团圆,所以节日的食品都突出一个“圆”字。元宵节吃汤圆, 又称“圆子”;中秋节吃的西瓜是圆的, 月饼也是圆的, 全家人坐在一起表示团团圆圆。《增补都门杂咏》“食品门”中有“红白翻毛制造精, 中秋送礼遍都城”的诗句。又《燕台口号一百首》中有“庆赏中秋结彩棚, 饼如圆影得佳名”的诗句, 这些诗句都强调了月饼在节日里的重要意义。 《红楼梦》以三春起, 以三秋结。作者对中秋节有多次描写。小说从元宵节甄英莲走失写起,同回又写到了中秋节, 中秋之后甄士隐家道顿落, 最终以“了”收束甄( 真) 家故事。小说中这样描写中秋节甄士隐与贾雨村相会的情景: 一日, 早又中秋佳节, 士隐家宴已毕, 乃又另具一席于书房,却自己步月至庙中来邀雨村。原来雨村自那日见了甄家之婢曾回顾他两次, 自为是个知己, 便时刻放在心上。今又正值中秋, 不免对月有怀, 因而口占五言一律云: 未卜三生愿, 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 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 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 先上玉人楼。 ……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 当头一轮明月, 飞彩凝辉, 二人愈添豪兴, 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 狂兴不禁, 乃对月寓怀, 口占一绝云: 时逢三五便团圆, 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 人间万姓仰头看。 气清景明万物新--清明节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日。据典籍记载: “斗指丁为清明, 时万物清洁而明净, 盖时当气清景明, 万物皆齐, 故名也。”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亦载:“三月节……物至此时, 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清明”二字或取义于此。 人们一提到清明, 总是首先想到扫墓、祭祀先人亡灵。清代李开泰等撰《宛平县志》卷一“风俗”记载北京人清明风俗云:“清明日, 男女簪柳, 出扫墓。担樽盒、挂纸钱, 拜者, 酹者, 哭者, 为墓除草添土者, 以纸钱置坟巅。”这一风俗从古至今, 绵绵相传, 成为一个传统。 古今文人墨客对清明节有一种特别的感情, 诗词曲赋中咏清明的佳作名篇数不胜数。例如,唐代大诗人杜牧写的《清明》诗脍炙人口, 久传不衰。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宋以降, 清明节屡屡见于笔记( 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戏曲、小说之中。 《红楼梦》中描写了北京地区的众多风俗, 其中也写到了清明扫墓、祭祀先人的活动。小说第五十八回有两段文字是关于清明节的: 可巧这日乃是清明之日, 贾琏已备下年例祭祀, 带领贾环、贾琮、贾兰三人去往铁槛寺祭柩烧纸。宁府贾蓉也同族中几人各办祭祀前往。因宝玉未大愈, 故不曾去得。 (宝玉)正胡思间, 忽见一股火光从山石那边发出, 将雀儿惊飞。宝玉吃一大惊, 又听那边有人喊道: “藕官, 你要死, 怎么弄些纸钱进来烧?”……宝玉忙问道: “你与谁烧纸钱, 快不要在这里烧。”…… 这两段文字, 前者写的是祭祀宗亲, 后者写的是小戏子藕官祭祀亡友菂官, 人们通过清明节的祭祀活动表达对死者心中的缅怀之情。 清明扫墓祭祀是人类自诞生以来逐渐形成的祖先崇拜文化的一部分, 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向世人表明,不论富贵还是微贱, 人都应该懂得感恩, 数典忘祖、富贵忘友,都是对人伦的践踏! 古人常常把清明节与植树造林联系在一起, 明人冯应京《月令广义》卷7 《三月令·祭扫墓》中记载: “清明扫祭墓, 插竹于冢, 挂以楮钱, 名曰挂钱, 又曰标柏, 盖墓前多种柏树, 取古孝子遗义。”农谚中也有“清明不插柳, 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戴柳, 红颜变白首”之说, 强调清明节前后正是植树的最佳时间,这是中国老百姓自己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红楼梦》的作者对此多有观察, 于是在小说中描写了一段在大观园内植树造林的场景: 因近日将园中分与众婆子料理, 各司各业, 皆在忙时: 也有修竹的, 也有树的, 也有栽花的, 也有种豆的, 池中又有驾娘们行着船夹泥种藕。香菱、湘云、宝琴与丫鬟等坐在山石上, 瞧他们取乐。 由此可见,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非只感念祖先盛德一项。 除了前面所谈扫墓、祭祀和植树造林的活动之外, 清明前后还是旅游、健身的好时光, 古人称做“踏青”。《后唐书》载:“大历二年( 767) 二月壬午, 幸昆明池踏青。”顾非熊诗: “明时帝里遇清明, 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 万家车马雨初晴。”至于“城中士女, 艳妆饰,金翠琛缡, 接踵联肩, 翩翩游赏,画船萧鼓, 终日不绝” (周密《武林旧事》) 。北京地方志书中记载, 清明时节香山、妙峰山等地处处游人如织, 络绎不绝。登高赏花, 游山玩水, 成为人们密切亲情友情、亲近大自然的最佳活动。澹然如笑的山峦, 盛开的桃李花, 令人心旷神怡, 翛然物外! 清明是一个节日, 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竞渡蒲樽览一回--端阳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称端阳节,又称端午节、重午节、天中节、女儿节、浴兰令节、地腊……异名最多。端、初同义, 五、午音通。如按地支顺序推算, 五月为午月, 所以初五亦作端午。因午时为阳辰, 故又称端阳。据民俗学家研究, 端阳节约始于春秋战国之际。南朝梁时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说: “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 是日( 即 端阳节是汉族人民最为重视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 另为新年、中秋节) 。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有“京师端午”一则, 其云: 京师谓端午为五月节, 初五日为五月单日, 盖端字之转音也。端午以前, 世家大族, 皆以粽相馈贻, 副以樱桃、桑椹、荸荠、桃杏及五毒饼、玫瑰饼。其供佛祀先者, 则以粽、樱桃、桑椹为正供, 亦荐其时食之义也。 每逢端阳节到来之际, 家家户户包粽子、吃粽子, 这是人们节日的主要饮食活动之一,其时还要赏石榴, 统称为“赏午”。粽子, 又称角黍, 用竹叶或苇叶等包黄米或糯米于其中, 煮熟后食用。元代陈元靓《岁明广记》中有《端午上·烹鹜鸟》一则, 其引晋·周处《风土记》记载: “端午烹鹜。先节一日以菰叶裹粘米,用粟枣灰汁煮令极熟, 节日啖之。盖取阴阳包裹未分之象也。”《红楼梦》第三十一回里写林黛玉打趣宝玉、晴雯、袭人时说: “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就哭起来? 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说明包粽子、吃粽子也是京师的习俗。 端阳节纪念屈原只是这个节日的主题之一, 其实在我的认识中, 端阳节还是一个全民“防疫”节。大家都知道, 端阳节到来之时恰是春夏之交, 夏日蚊蝇虫类最多, 食物易腐, 因此最易爆发和流行瘟疫。中国人非常有智慧,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防疫”保健的意识, 并付诸行动。南朝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道: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对端午节的习俗也分外注意, 在《浣溪沙·丙寅重五戏作和令彰》一词中写道:懒着朝衣爱早凉, 笑看儿女竞新妆, 花花艾艾过端阳。髻绾灵蛇须有毒, 身安磨蝎久无妨,唤风绫扇画潇湘。(《楝亭词钞别集》)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记胜》“五月·端阳”中也说: ……午前细切蒲根, 拌以雄黄, 曝而浸晒, 饮余则涂抹儿童面颊耳鼻, 并挥洒床帐间, 以避虫毒。 同类记载也见于刘侗等着《帝京景物略》, 其“城东内外·春场”记道: 《增补都门杂咏·节令门》有咏端阳诗云: 樱桃桑椹与菖蒲, 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贴, 却疑帐主怕灵符。 《燕京竹枝词》亦有诗咏: 何人传下此奇方, 为辟毒虫抹雄黄。 儿童头上都有迹, 整个王字印中央。 此等自觉的“防疫”宣传,深入人心, 全民行动, 堪称中华民族的一大发明。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也把这一习俗写进了小说之中: 这日正是端阳佳节, 蒲艾簪门, 虎符系臂。午间 行文至此, 想到我们的民俗家们倒可以建议政府, 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学佛,学什么?学用心如镜,这个心要像镜子一样,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诸位想想,镜子有没有分别、执着?没有,所以佛教给我们“用心如镜”,要清净,要不动,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看镜子,外面境界现前了,它里面也现前,虽然现前,镜子沾不沾染?不沾染。佛菩萨用心如镜,就像镜子一样,没有取舍。为什么没有取舍?取舍到了极,到了究竟处了,没有取舍了。用心如镜,镜照外面的境界,一样也不会漏掉,样样清楚、样样明了,决不染着。不但以后不染着,正照的时候就不染着。。我们平素,在生活里头,一定要懂得用心如镜,再坏的逆境,不会起嗔恚心;再顺心的顺境,不会起贪爱心。。我们学佛,学什么?放下分别,放下执着,这个心要像镜子一样。佛教给我们“用心如镜”,我们如果真正能用心如镜,那去佛就不远了! 。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