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直方大无不利——《易•坤卦》简析


2014/9/5    热度:470   

《易纬》云:“卦者挂也。”意思是悬挂物象从而告诉人们一定的道理。乾卦告诉君子要“终日乾乾”,以便“自强不息”。乾卦指导人们要象上天那样主动成就万物。既要有使万物萌生、畅通发展、获得中正之性的品德,又要有聪明的智慧和才干,以便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成性存存”。这样君子才会变成“大人”,乃至圣人,才会对万物有利。乾卦主要是培养人们的阳刚美德,而坤卦则是重在培养人们的阴柔秉性。阴阳和合才能化育万物。人既有阳刚之美德,又有阴柔之品性,才能能屈能伸,才能成就大业。值得说明的是坤卦中所讲的柔顺之品性并没有后世所谓的阿媚的成份。因为阿媚的思想基础是邪僻,而柔顺的内在根基是中正, 即所谓“以时而发也”, 也就是按规律办事。本文试就进坤卦对人们养成“顺”、“静”品德的指导作用作些许分析, 以便就正于行家里手。

一、地势坤

根据《周易·系辞》我们知道《周易》中包含“天之道”和“民之故”, 那么坤卦的“天之道”是什么呢? 坤卦的《大象传》说: “地势坤。”意思是说大地的形貌就是坤卦之卦象。古人有“履方戴圆”之说。《周易正义》说:“地势方直是不顺也。”朱熹《易本义》说:“天圆地方。圆者一而围三……方者一而围四。”这都反映了古人知识的局限。当然古人这种天圆地方的思想也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上古时期, 古人似也如此这般认识。传说中《女娲补天》的故事也说明了这一点。由于生活的磨难, 古人很容易地认识到圆形的东西易于运动而方形的东西易于静止。上天的星象是运动的, 所以天是圆的;况且从地球上看来天是个球冠。球和圆于古无分。大地是静止不动的, 所以大地是方的。外方则性直, 方而直是大地的一大特点。古人还认识到大地是无疆的。庄子说:“人卒九州, 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那舟车所不达的地方呢? 古人当然无法走尽一块大陆所谓的四极, 其认为大地无边无际是合情合理的。大地无边无际则含容阔大, 万物都被乘载;不但被乘载而且都得以畅通发展。冬去春来夏至, 大地一片文明。所以古人认为大地有生养众物之品德和才能, 不亦很自然吗?“天下文明”不仅是古人的理想, 于今人也未尝不赞叹有加。试想地球众生都处在和谐的关系当中, 都得到畅通发展,都获得自己的中正之性和骨干之体。人与物关系和美, 没有损害, 也没有污染, 不会缺水, 不会缺能源……这是多么美妙的境界。谁做到了这一点? 古人认为大地做到了这一点。大地为万物提供了种种不同的适宜其生长的环境, 随着春秋的代序, 万物都得到畅通发展, 都获得自己应得的利益。树木窜天, 果子成熟;人与动物都也因此获得维持其发展的东西。所以君子要使自己品德高尚就得效法大地的品性, 生养万物, “成性存存”。大地形体方正, 品性正直, 含容宏大, 无物不养, 所以坤卦六二爻辞说:“直方大, 不习无不利。”

《周易·系辞》说:“夫坤,天下至顺也。”“顺”是坤卦的一大特点,也是古人认为的大地的一大特点。“顺”就是顺应、顺承。坤为柔, 阴柔之物不为事主, 只是顺承主人的命令罢了。所以《周易·系辞》说:“成象之谓乾, 效法之谓坤。”大地就是对上苍行为的效仿罢了。因为天高而地卑, 卑者要顺于贵。只有坤顺于乾才能阴阳合德化育万物。古人认为大地要依靠阳气的运行才能生养万物。春夏秋冬不停代序才能使万物“成性”, 才能“存存”。当然, 古人有这种观点还主要是周人的“尊尊”观念在起作用。《史记·梁孝王世家》记窦太后说殷道亲亲,周道尊尊。亲亲重母统, 反映在王位继承制度上, 王死传弟。尊尊重父统, 王死传嫡长子;嫡长子死,传嫡长孙。《礼记·表记》说:“母, 亲而不尊;父, 尊而不亲。”这就是说周人的政治观念是尊重地位高的人, 顺从地位贵的主。这包括“君尊臣卑, 父尊子卑, 夫尊妇卑”在里面。这是父系社会的特征。《周易》是设卦象以教之, 使人趋吉避凶。怎样才吉? 在当时生产力很低的情况下, 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是战胜困难, 谋取生活资源的重要保证。要群生类聚, 就得有头有主。这种思维尽管简单却很有效益。因此《周易》的“成象之谓乾, 效法之谓坤”是用来说明尊卑有序才能趋吉的思想的, 所以坤卦六三爻辞说:“含章可贞;或从王事, 无成, 有终。”作为阴柔君子, 虽有成就事物的美德, 但应把它深藏在内心, 如此可获中正之本性。或许跟着大王去做事, 虽不能独自成就事物, 但能使大王交给自己的工作有一个适宜的结果。这里的中心品德就是卑顺贵。身处下位行为顺应上司才会吉庆。如果下乖于上而与阳刚竞争, 则会发生战斗。卑为贵所征会有灭顶之灾。所以坤之上六爻辞说: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阴柔壮同阳刚, 故都称之为龙。二龙交战, 阴柔之龙流淌的血掺有阳刚之龙血的颜色, 又黑又黄。因为天为黑地为黄。因而即使地位最高贵的臣子, 也只能穿“黄裳”, 美尽于臣道, 秀藏于内心才吉。坤卦用六父辞说: “利用贞。”意思是说对于阴柔之物, 只有长守中正之性才会吉庆, 才会对自己有利。这里的中正之性既有“黄裳”之意, 又有“顺”、“静”之道。以成就事物为己任,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坤之初六爻辞“履霜坚冰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坏事尽管小但其性质是“坏”的, 不防微杜渐也会酿成子弑其父, 臣弑其君的恶果;好事虽小,但其本质是好的。不做一点一滴的好事, 就难以培养自己的中正品德。此说不可不谓深透精辟。

当然,《周易》说:“地势坤”, 不是说坤卦卦象只是地象。《杂卦》:“乾刚坤柔, 比乐师忧”。乾卦是阳刚事物的象征, 坤卦就是阴柔之物的象征。所以《说卦》说: “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瘠马, 为驳马为木果。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 为均, 为子母牛, 为大舆, 为文, 为众, 为柄,其于地也为黑。”就是说乾卦可以象征所有体性刚健的事物, 而坤卦可以象征所有体性阴柔之物。不过在所有体性刚健的事物之中, 古人认为上天行为最为刚健。太阳无始无终, 生生不息, 运转不止, 以至使大地年年四季更序, 万物繁生蕃育。那么, 在所有阴柔之物中, 大地的德性最高。不但德性中正, 行为方正, 而且无物不载, 无物不生。所以大地的品行是最伟大的阴柔德行。因而《周易·坤·大象》说: “地势坤。”在理解《周易》之时拘泥于某一物象而不识其变, 不把握其性就会难得其解。因为物象众多不可穷尽。所以我们只要懂得坤为柔为顺就可以了。它可以象征大臣、儿子, 也可以象征国王、母亲;可以象征众庶, 也可以象征王公贵族, 象征的是他们柔顺的一面。

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周易·系辞》说: “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 崇效天, 卑法地也。”君子要使自己品行高尚, 事业宏大, 其一要效法上苍, 不断地刚健自己从而使自己变得崇高伟大;其二要效法大地, 使自己懂礼, 对人谦卑从而颐养万物。怎样才能使自己谦卑有礼呢? 坤之六二爻辞说: “直方大, 不习无不利。”君子只要象大地那样做到“直方大”, 即使不刻意经营于己于物也没有不利的方面。“直”是内在的规定性, 指的是思想正直, 也就是守正。这里的“正”就是“含章之美”。“章”指的是内心有“成性存存”的高贵思想;“含”是指君子内心的“静”、“顺”之德的外在表现。“静”指阴柔君子形体安静, 不妄自行动;“顺”指阴柔君子顺应阳刚君子的品德。“含章之美”就是指阴柔君子把自己成就万物的美德隐含在内心而不妄自显露, 唯阳刚之举是应的美好品德。阴柔君子有“章”而不含, 行同阳刚, 就会为阳刚所嫉而遭征伐, 形成灭顶之灾,不为正;只“顺”、“静”而无成就众庶的思想, 行为流于阿媚, 是邪僻之路, 亦不为正。因而阴柔君子既要有全心全意为万物服务的思想又须“以时而发”才是守正。“方”是外在的规定性, 是“直”的外在表现, “方”就是“廉”, 就是指表现其“成性存存”思想行为的性质。内虽有“含章”之美德而外无反映其德的表现, 其行为不为“方”, 也就是心是行非, 做了违心的事。内无成就众庶之品德, 其行为也无“廉”可言。所以阴柔君子有了“成性存存”的品德, 其行为还必须反映这种品德, 还必须“以时而发”, 以“静”、“顺”为主。是否有利于物是其行为“方”与“僻”的重要参照。“大”是思想与行为的高层次要求。内在的守正必须以万物(当然包括人) 为参照。内心只有个人, 小集团、局部之利益, 不为“大”。阴柔君子的行为只有对所有的动植物有利才为“正”, 其德才为“大”才为“崇”。“大”是指心胸阔大, 无所不容, 无物不成, 也就是象大地一样心系众生, 不偏于一隅一物。这种品德也就是儒家所谓的“仁”, 更有墨子的“兼爱”之意。行为的“大”要反映思想的“大”, 要象大地一样为众生的生长发育创造各自不同的适宜条件, 使万物生得其所, 长得其养。坤性君子发出的行为不得长此伤彼, 获利益于目前失损于长远, 最终也丧送了目前利益。也就是说君子的作为要和睦事物间的关系, 协调事物的相处。如此行为, 世界上万物众生同生共长, 互为利益, 协调发展, 岂不美哉! 此论颇有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辩证因素, 又使人想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有人说《周易》的思想对二十一世纪的人们很有启发, 如此说来, 是观并不荒谬。

初六爻辞说“履霜,坚冰至。”这是指导阴柔君子在修德广业时要注意微小的行为, 也就是“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之意。坏的事情虽然很小, 如果不防微杜渐, 发展开来, 也会坚硬如冰, 同阳刚抗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之谓也。好的品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所以古人有“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之语。难的不在于做好事, 而在于一生时时刻刻都在帮助别人, 也就是难于象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所以培养青少年的优秀品德要注意从小事做起,时时向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要允许人们犯错误, 但更应要求人们善于正视错误, 改正错误, 树立勇于改错的美德。一次犯错可为“履霜”, 错而不改,“坚冰至”矣! 此论于今仍有其可借鉴之处。坤之六三爻辞重在教给阴柔君子怎样培养自己的“顺”、“静”之德。大地形体安静, 不急躁妄动, 虽有成就事物的思想与才能, 但隐藏之, 而顺承于上天的行为, 与阳光一道萌生万物, 利益众生。“东北丧朋, 乃终有庆”之谓也。作为坤性君子, 性属阴柔, 应仿效地道, 努力培养自己的“静”、“顺”之德, 不为事主, 听令于上司, 把自己独自成就事业的美德深含在内心, 待时而动。或者听令于大王, 不独自成就大业却去光大大王的事业。如此会有一个好的结局。此爻指出阴柔君子应与主上同德同志, 贯彻主上的意旨, 以便成就大王的功业同时也就成就了自事的功业, 光大了自身形象。所以《小象》说: “含章可贞, 以时发也。”内含成就事物的美德, 等待时机而采取行动。

那么, 不同的时机要采取不同的行动: 初六时要防蚁穴之坏堤;六二时要努力培养自己“直方大”的内在品德, 廉正自己的外部表现。六三时要谦卑对主, 顺承王命。六四时要象扎往口袋一样, 使自己的言行谨严。不但六四之时要言行谨慎, 即使在六五尊位之时,行为也要慎谨。六四时, 君子处上卦之下, 逼近六五尊位, 言行稍有疵漏即有咎。如同君王身边的小臣, 高官贵人身边的家臣, 位低言卑, 不得不“括囊”。六四时“括囊”为正。所以六四爻辞说: “括囊, 无咎无誉。”六五时, 阴柔君子身居人臣之极位, 也就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所以身着黄裳。王弼说: “黄, 中之色也”;裳, 下之衣也。处六五之位的君子之所以穿黄裳才会大吉, 是因为黄代表内心中正, “黄裳”就是美尽于下, 也就是尽于臣道, 才会大吉。如果穿“黄衣”则美于君道, 被君主所疑、必被惩治, 何吉之有? 所以此时虽居极尊之臣位, 也要束囊, 不能象君主那样任意为之。也就是儒家所谓“名实”相符之理。因而《文言》说: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 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 发于事业, 美之至也。”如果阴柔君子如同阳刚君子主成大业, 主动独自谋事, 不听令于阳刚, 则其形象与阳刚君子无异。这样必为阳刚君子所嫉, 遭其征伐, 有灭顶之灾。如此这般怎能“崇德广业”? 坤之上六爻辞“龙战于野, 其血玄黄” 说明的即是此意。所以《文言》说:“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阳也, 故称龙。犹未离其类也, 故称血。”总之, 体性同大地一样的阴柔君子, 只有长期守正行方, 含容广大, 对自己才会有利。所以用六爻辞说: “利永贞”, 也就是说阴柔君子只有长期守正才会吉庆。当然这里的“正”包含了“直方大”三个方面。

三、厚德载物

《周易·坤·大象》: “君子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君子根据坤卦所讲的阴柔品行使自己的德行宽厚以便象大地那样承载万物, 发展众生。这里的“厚”主要是指“直方大”中的“大”, 就是“知崇礼卑”, 就是对人对物宽厚。对于统治者来说就是要仁爱万物众生, 宽厚待民待物。表现在政策上就是薄赋敛, 轻刑罚, 导之以礼, 齐之以德。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不要动辄动武或以武力相威胁。提倡文德感化, 反对残酷攻伐。这里既贯穿着儒家的“仁”,又蕴含着墨家的“兼爱”、“非攻”, 表现出的是对人对物的慈爱胸怀。但是这里更有发展万物的主题。君子“厚德”的重要表现是“载物”, 是使万物畅通发展, 使万物获利。只有慈爱是不够的, 要为万物的成熟创造条件, 也就是说君子的一举一动都是在为万物的成熟创造条件, 既不能伤害众生, 也不能长此伤彼。此所谓“君子成德为行, 日可见之行也。”这就需要作为统治者的君子处理好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小集团利益同全局利益的关系,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今的世界被称之为“地球村”;村者小邑也。在这个小村里, 有些人是靠牺牲别人利益发展起来的。目前这些人虽也看到了这种损害他人的行为也正损害着自身, 但他们旧习难改。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们在获得利益的同时,也在获得同等价值的损害。难怪有人说毁坏人们的是人们自己。此言并不只是危言耸听。倘若人们还不注意协调环境同发展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留给子孙后裔的恐怕只是灾难。目前地球上异常的频仍不是正在清楚地把未来告诉人们吗? 当然维护地球这个村子的良性发展靠全人类每一个成员的共同努力, 人人都要“厚德载物”。普通人, 庶民百姓也要“直方大”,“勿以恶小而为之, 忽以善小而不为”。“恶”、“善”的结论要面向众生万物, 不能局囿于个人、小集团。所有行为要为整个地球负责, 尽力向“善”, 尽力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物我之间的关系。动植物的灾难也就是人类的灾难,今天的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从这个角度看来《周易》的意义于今人还是有其借鉴的。坤之六二爻辞说: “直方大, 不习无不利”, 于古正确,于今仍有价值。

要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物我之间的关系, 只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 尚需有聪明的才智和协同的行为。此之谓“含辛可贞”。“章”指的是成就事物的才智。比如人们已经知道含磷洗涤剂对生态的破坏, 但苦于没有适当的替代产品而使美好的愿望落空。人们已经知道石油煤等资源的不可再生而又找不到新的可供大量利用的能源。人们已经懂得沙漠扩大的危害而苦于没有高效的治理措施等等难题都需要聪明的才智去解决, 所以《系辞》说: “知崇礼卑”。只有“智”才能使自己崇高, 才会实现“厚德载物”的愿望。那么加强学习用现代化的知识去武装自己的头脑就成为举足轻重的大事。当然, 聪明才智的运用要以协调的人际关系为条件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也就是要人们协同行动, 特别是那些有余力的人, 其行为要以对地球负责为原则, 要不再去做那些对不起他人, 对不起后代子孙, 对不起生态环境的事, 而是要以负责的态度有效的措施去弥补自己过多的错误。有错能改善莫大焉。相信经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这个地球才会变成众生共长, 互为利益、和睦相处的美好家园, 也会给我们的后代子孙留下一个靓丽的世界, 使他们在讲起自己的前人时也会伸出拇指而啧啧称赞。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力的加持一定是平等慈悲的,可为什么有人得到加持,有人得不到加持?这是因为佛力加持是有条件的,如果你有障碍,佛力加持不上你。那这个障碍是什么呢?就是烦恼习气。烦恼里面包括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如果我们自己肯断烦恼,远离烦恼,自己的智慧慢慢开了,就能够觉察到佛菩萨在保佑我们、加持我们;不但智慧德能得到佛力的加持,我们这个身体也同样得到加持。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懂得什么是“知恩加持”。我们要如何报恩? 就是:爱护自己就是报佛恩。自爱自重,就是报恩;糟蹋自己,不爱惜自己,这是违背了佛恩。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