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应篇》、《清静经》等书看道教的修炼法门(二)


2014/9/5    热度:527   

  二、道教的修行法门

先秦的修炼法门以《老子》、《列子》、《庄子》、《楚辞》、《战国策》、《史记》等子书及史料所记者而言,有:导引吐纳,熊经鸟伸,餐风饮露(避谷食气) 、清静无为、饵食玉英及长生不死药等等。至秦始皇及汉武帝,则既贵重长生不死药,亦重视坛场祷祀。

其后《太平经》有守一存神法门,东汉张陵五斗米道重符箓咒语,东晋《上清经》重视存守人身三丹田的三一,及存守脑部九宫之“雄一”、“雌一”。再者,先秦至唐,重视外丹,想借由外药来改变自己的身体结构,外丹以黄白为大药。但由于外丹的不良副作用太大,至唐末逐渐转而偏向内丹。内丹肇源于周秦的导引吐纳,立论于《周易参同契》,盛行于唐末至清世,内丹重精、气、神的炼化。此是依历史先后,所见道教修仙法门的大略情形。道教法门繁多,历来亦有人尝试来加以计数道教法门者,崔玄山《濑乡记》谈到了道教的修仙,有三十六法门,文云:

老子为十三圣师。养性得仙。各自有法。凡三十六:或以五行六甲陈,或以服食度骨筋,或以深巷大严门,或以呼吸见丹田,或以流理还神丹,或以歙游天山,或以元阳长九分,或以恬淡存五官,或以清净飞凌云,或以三辰建斗迴,或以三五竟复还,或以声罔处海滨,或以三黄居魄魂,或以太一行成均,或以六甲御六丁,或以祭祀致鬼神,或以吹呴沈深泉,或以命门固灵根,或以乘璇玑得玉泉,或以专守升于天,或以混沌留吾年,或以把握知塞门,或以太一柱英氛,或以虚无断精神,或以黄庭乘童人,或以柱天德神仙,或以玉衡上柱天,或以六甲游玄门,或以道引俛仰伸,或以寂寞在人间,或以药石上腾云,或以九道致红泉,或以厥阴三毛间,或以去欲但存神。

崔氏所言的三十六种修仙法中,有五行、六甲、服食、导引、恬淡、清静、去欲、炼丹、药石、守一、祷祀、存思等等,皆托名老子。其实,由于道教流传久远,所以派别众多,修炼法门各异。正一重符箓,上清重存思,外丹主黄白,内丹炼精气神,房中重男女和调;此外祷祀、召遣、药饵、避谷、食气、清静无为等等法门不一而足。这些法门,约可分为自力与他力。恬淡无欲、导引、食气、避谷、禁咒、内丹、存思身内诸神等等法门,可以不假外人,自力可完成,属自力的范围。至于祷祀、黄白(外丹) 、服食(外丹) 、房中、符箓等等,须假外物以变化己身,属外力的范围。

在道教上述的众多法门中,其为世人所共知的名相,则为内、外丹的修炼。内丹,指导引吐纳、避谷、食气等法门;以精、气、神为药物,以人身上、中、下丹田为鼎炉。借由人体精、气、神的变化而改变身体结构,以达长生久视的目的。外丹指以矿物、植物等为材料,炼化成上、中、下三种药物,下药治病,中药延生,上药修仙。外丹包括炼化黄金白银等药物之法术,及饵食矿植物所炼制而成的药物。今分述于下:

1、内丹

内丹修炼法门在唐末五代时有钟离权、吕纯阳、施肩吾、崔希范、陈抟等人之倡导,至宋·张伯端撰《悟真篇》而大盛。其后更分南宗(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南、白玉蟾等五人为南宗五祖) 、北宗(王重阳所传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人为北宗七真) 、中派(元·李道纯) 、东派(明·陆西星) 、西派(清·李涵虚)等。内丹与外丹的差别,在于外丹修炼,是以丹砂、铅、汞、雄黄、芝、玉等药物,置于鼎炉中,密闭,控制火候,使诸药物产生化学变化,而形成丹药,再借丹药来改善体质,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内丹则以人体内之精、气、神三者为药物,以人身体内之心、肾、丹田等脏器为鼎炉,将精、气、神三者凝合为一内丹,此即是结圣胎。

对于精、气、神三者,究指何物? 学者论说纷纭。明·陆西星《无上玉皇心印经测疏》“上药三品,神与气、精”下注云:

灵明知觉之谓神,充周运动之谓气,滋液润泽之谓精。以其分量而言,则神主宰制,气主作用,精主化生,各专其能而皆听命于主人。以其功用而言,则精能化气,气能化神,而神之所至,气亦至焉;气之所至,精亦至焉。又皆相依相济,以成自然之用。……后天之物,当体属阴,不能久固,故不可以入于药品;今之上药,则指先天而言。

依陆西星注看来,人体内的精、气、神三者,其中“神”主觉照(灵知),“气”主动转,“精”主润化。“神”有主宰的功能,“气”有运转的作用,“精”有生化的功能。三者同时也有“先天”、“后天”之别。

近人张超中《太乙金华宗旨今译〈元神识神章第二〉》注云:“元神:即先天遗传的无意识,一种极清醒而无思维的精神状态。汉代董仲舒以‘元’为宇宙中最究竟者之名称……‘神’指人的意识。识神:认识事物的能力,具有后天推理、判断的常意识,与元神相对。”(该书一九三页),同书一九五页注又云:“人身之精分为先天无形之精和后天有形的生殖之精。修炼之要,是要化有形之精为无形之精,以后天返先天。”

综归之,内丹家将精、气、神三者,区分为先天与后天两者;后天称为阴,先天称为阳。先天之精、气、神,称为元精、元气、元神;三者是与生俱来的,未受后起影响。先天无形,后天有形。后天的精、气、神:在精上,常是指男女交感的阴精;气,是呼吸之气;神,是能思维具区别作用的识神。后天之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力及繁衍后代的水液性微妙物质。先天元精,无形质,由精妙之气所成。先天的元气,指与生俱来,构成生命及万物基石的气体。先天的元神,指与生俱来,无杂虑下的精神状态,灵明远照。万物皆由“气”而来,人身中的精、气、神三者,皆以“气”为主,气主运作;气之精妙者为精,精主化育;气之阳者为神,神主灵照。

内丹修炼,在于能将后天的精、气、神,转与先天的元精、元气、元神相合成一体,此即是结圣胎,亦即成就内丹,而神仙可得。尹真人弟子撰《性命圭旨·性命双修万神圭旨第九节口诀·本体虚空超出三界》云:“命宗人只知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而止,竟遗了炼虚合道一段。”以为内丹修炼,区分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四段。

在内丹修炼上,呼吸之气称之为“风”,丹经上也称为巽风。修炼时,呼吸须与心意相调和。心意,称为火。呼吸深长,意念加重者,为武火。呼吸匀细,心念轻微,似有若无者,为文火。内丹修炼,在采药、锻炼时重意念引气,所以用武火;在沐浴、温养时,重无为匀细,所以用文火。一日之中,子时、午时采药、锻炼,卯、酉二时沐浴、温养。文武火须运用得宜,才能得丹。其步骤则是先炼精化气,再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炼精化气,是指将后天有形质之阴精,以观想及调和呼吸等方式,将精炼化成气,使之不至于泄漏;此时精与气合,化为精、气相合之气,轻清无质,如此才能在体内升降动转;此为内丹初级阶段。再来则为炼气化神,此为第二阶段,将气与神合,使气归入神中。第三阶段,则为炼神还虚,即是精、气、神合为一,出阳神,还虚空。第四阶段,则是炼虚合道,返归无为,此为内丹之最高境界。又炼精化气,在下丹田(脐下肾间之穴) ;炼气化神在中丹田(心) ,炼神还虚在上丹田(即泥丸宫,在两眉间往内退入七厘米左右处) 。其中有五气朝元、三花聚顶等名相。五气朝元,是在中丹田修炼时,使五脏真气金木水火土等气,皆归聚于上丹田泥丸中,称为五气朝元。而在上丹田修炼炼神还虚时,使精、气、神三者合为一体,精称玉花,气称金花,神称九花,此三者相合即是三花聚顶。

以上是内丹修炼的大略情形,至于详细的修炼过程,则各家差异甚大,难以具述。

2、外丹

外丹,是借由外在的药物,来改变自己身体的体质,去除肉质凡胎,“纳所食之气,还质易性”(嵇康《答难养生论》)而达到长生的目的。汉·王充《论衡·道虚篇》说:“道家或以服食药物,轻身益气,延年度世。”服食药物,即是外丹。晋·抱朴子葛洪更将外丹中黄白之修炼,视为修仙法中之上品,《抱朴子·黄白篇》云:

朱砂之金,服之升仙者,上士也;茹芝导引,咽气长生者,中士也;餐食草木,千岁以还者,下士也。

外丹,可区分自然形成的灵药及人工合成的药剂。《列子·汤问篇》载方壶、瀛洲、蓬莱等仙岛,“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山海经·西次三经》说:“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扬扬,黄帝是食是飨。”《楚辞·九章·涉江》说:“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上述所讲的这些玉英,都是自然形成的长生药。而《山海经·海内西经》、《山海经·大荒西经》等所说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咸等人所制的不死药,则为人工合成的仙药。

自然形成的仙药,种类甚多,有醴泉、矿物、植物,甚至动物;三国·嵇康《答难养生论》云:“流泉、甘醴、琼蕊、玉英、金丹、石菌、紫芝、黄精,皆众灵含英,独发奇生,贞香难歇,和气充盈,澡雪五脏,疏彻开明,吮之者体轻,又练骸易气,染骨柔筋,涤垢泽秽,志凌青云。……纳所食之气,还质易性,岂不能哉? 故赤斧以练丹赪发,涓子以术精久延,偓佺以松实方目,赤松以水玉乘烟,务光以蒲韭长耳,邛疏以石髓驻年,方回以云母变化,昌容以蓬蔂易颜,若此之类,不可详载也。”所讲的都是自然形成的仙药。而《抱朴子·仙药篇》所载自然形成的仙药:矿物方面,如丹砂、黄金、白银、雄黄、雌黄、云母、石英、玉屑等。植物之药,如灵芝、松脂、茯苓、地黄、巨胜、麦门冬、黄精、术、菖蒲等等。动物方面的药,总称为肉芝。《抱朴子·仙药篇》所说肉芝有百二十种,其中较著者,如万岁蟾蜍、千岁蝙蝠、千岁灵龟、山中乘车马之小人、风生兽、千岁燕等等。自然形成的仙药,具神奇效果,在刘向《列仙传》中屡见载述因食某药物而得仙者,药物效用有大小,而有的药物的取得,更须有仙缘,《晋书·嵇康传》说:“康遇王烈,共入山,烈当得石髓如饴,即自服半,余半与康,皆凝而为石。”道书中大抵强调仙药之取得,须有仙缘者方能见能得。

至于人工合成的药物,是将矿物、植物、动物等药材,依特定的比例,或以水泡、酒浸,或以曝晒研磨,或以鼎炉烧煮等法,来研制成丸、散、膏、汤等药。这些药物,小者治病,中者延寿,大者成仙。其中则以铜、汞在鼎炉中,,经多次冶炼而成黄金、白银,并以之为药饵者,为外丹中之大药,方士相传以为可以长生,称之为黄白之术。道书中也常夸耀人工合成仙药的神奇性,东汉·王充《论衡·道虚篇》说淮南王刘安“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此言仙药有余,犬鸡食之,并随王而升天也。”鸡犬升天之事,又见载于《艺文类聚》卷七十八引刘向《列仙传》;可见是西汉世已盛传的说法,刻意夸大强调仙药的效验。

黄白的修炼,约始于秦始皇,酝酿于汉而盛行于六朝。桓宽《盐铁论·散不足篇》说:“秦始皇览怪迂,信吉祥,使卢生求羡门高,徐市等入海求不死之药……言仙人食金饮珠,然后寿与天地相保。”“食金”,或说即是食用黄白修炼所得的黄金。入汉,《汉书·淮南王传》说淮南王撰道书:“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而《史记·封禅书》说李少君、栾大都曾劝武帝铸炼黄金。又,刘安死后,其书后被刘向所得,《汉书·楚元王传·附刘向传》说刘向曾力劝汉宣帝铸炼黄金,“上令典尚方铸作事,费甚多,方不验。”其后,西汉末史子心为汉哀帝烧炼黄金以为延年药,费财甚多,而药不成(见《抱朴子·黄白篇》引桓译《新论》) 。又,《汉书·王吉传》:“俗传王阳能作黄金。”以上是汉代黄金铸炼之情形。

黄白铸炼到了六朝,被视为上药,《抱朴子·金丹篇》说:“夫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明显的想借用金银等矿物坚固不朽的特性,来改变体质,来达到不朽不死的目的;因而六朝道士的炼药,矿物之药,远高于“餐食草木”的草木之药;《抱朴子·金丹》说:“然小丹之下者,犹自远胜草木之上者也。”原因在于草木烧之为灰烬,而矿物则能永存。《抱朴子·金丹篇》、《抱朴子·黄白篇》等叙述丹药在制炼过程时须九转九变,“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等多次的变化而后始成金丹。以制炼金属矿物为主的经典,在汉魏之际,有《太清丹经》、《九鼎丹经》、《金液丹经》等多种。金丹的修炼,在唐世仍然流行,但唐世有些帝王因饵食金丹而崩逝,所以至唐末而渐衰。

至于草木药饵的炼制,通常取数种药材,选择时日,依特定之仪式、禁忌、方法来研制;《云及七签》卷六十二至卷七十八,所论述的皆是金丹及方药之制造;其药方甚多,难以枚举。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 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人在一生当中,所遭遇到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前因后果,没有一件事情是偶然的。所以人真正觉悟了,受再大的冤屈,心里也若无其事,而且很欢喜、很感恩。这个怨结束了,以后就没有了。真正有道心的人、有学问的人、有智慧的人,不跟人结怨。别人对你怎么不好,毁谤你、侮辱你、陷害你,你都忍受,一次伤害,真正用功的,就是一次的提升。圣人、佛菩萨为什么教我们对任何人都要笑脸迎人?因为你能怨亲平等,一律笑脸迎人,以清净、真诚、平等、慈悲之心待人接物,你才能成无上道,才能把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的怨结化解。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