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皈依的内涵
2014/9/3   热度:148
我们学习佛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智慧,有智慧才能够破除自己的无明,消除自己内心的毛病、障碍、错误。那这种智慧跟皈依有什么关系呢? “各位同学,大家今天接受三皈依。” “三皈依是我们建立佛教信仰的开始,进入佛门的前提。我们常常听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皈依’两个字,就是回头,回归。” “在社会上,我们知道读书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增进我们的道德。书籍,有世间的书籍,又有宗教方面的书籍。佛教方面的书籍就是佛经。很多人没有机会接触佛教,不可能认真学习佛法、研习佛经。读世间的书籍都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增进我们的道德。读佛经、了解佛法对我们心性的培养及改善,功效更是无比巨大;建立对佛法僧三宝的信仰,它的意义就更加大。我们心灵真正找到了依托,心灵有依托,内心就有力量。” “佛法讲智慧,智慧怎么来呢?智慧有闻慧,思慧,修慧三种。闻慧,就是听闻出家的法师给大家讲佛法。大家听到了这些佛法以后,就会去思惟、思考:过去做的事情、走过的路、读过的书,自己整个的人生何去何从,怎么样来提高我们生命的层次,如何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越来越有意义。想清楚了,想明白了,就是思慧。这些道理,听到以后,透过我们的思惟得到了答案。然后照着这些答案去改变自己的行为,去陶冶自己的身心,让我们的内心越来越充实、越来越光明,越来越善良,具足智慧与慈悲,这样的话,就是修慧。” “学习佛法不是让我们放弃现在的生活。学习佛法,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有味道,越来越有意义,越来越健康,让我们生命的内涵,越来越充实,生命的层次越来越得到提升。如果不了解佛法,没有接触到佛法,我们很多的观念,都会很狭隘,自私自利,自我膨胀,看不起别人,看不惯别人。心态不正常,内心就会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要用佛法来解决。所以我们学习佛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智慧,有智慧才能够破除自己的无明,消除自己内心的毛病、障碍、错误。” “那这种智慧跟皈依有什么关系呢?《瑜伽师地论》第六十四卷中讲:‘皈依有四正行,一亲近善士,二听闻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随法行。’皈依之后,就是进入佛门,进入佛门,才能够亲近到善知识,亲近到法师。法师告诉我们佛法,我们要认真听、认真学,听了以后要认真思考,思惟以后就照着去做,就是法随法行。所以,皈依之后有四种正行: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这些要一生去努力才行。皈依是尽形寿,一生一世的事情,多生多世的事情。多生多世是什么原因呢?我们过去做过佛教徒,信仰过佛法,所以今生就容易遇到佛法。反过来说,我们现在遇到佛法与过去是有关联的,所以我们比较容易接受佛法的一些观念、理念。如果从来没有接触过佛教,从来没有接触过佛法,前世没有任何善根因缘,今生今世是不容易接受的,也不容易听得到。” “佛法流传两千多年来,能够经久不衰,里面一定有它的真理在。这种真理,非常珍贵,它告诉我们如何用清净、圆满的智慧去认识宇宙,去认识人生,去认识世间的一切,培养我们一个很好的价值观。大家在五一期间,来到广化寺,虽然只有短短三四天的时间,但实际上大家都过得很快乐、很充实、很和谐、很安全,并能感受到传统的佛法是什么,健康的佛法是什么,如理如法的佛教是什么。” “在过去,可能大家看到、听到、了解到很多佛教不好的方面,这是有可能的。但是佛教还有好的方面,所以我们要去寻求好的内容,对我们身心有帮助的这些正法。一个寺院,就犹如一座学校一样,学校里对人的教育是有帮助的。学校与学校是不一样的:小学、中学、大学。即便同样是大学,它的品质又有不一样。出家的法师也是一样的,出家的法师就犹如学校的老师,虽然每个人都是老师,但是老师的水平又不一样。所以我们要上学,就要上最好的学校。我们认出家的法师为师父,就要认最好的老师。我们一个人生病,要进最好的医院;要看医生,要找最好的医生;要吃药,要吃最符合、对治自己毛病的药。同样如此,我们学佛法也是一样,要去找好的寺庙,要去找好的法师,法师告诉我们的佛法要去认真实践。这样子的话,佛法才能够真正入心,才能够治疗我们内心当中的毛病。如此下去,我们人生才会越来越幸福、健康、吉祥、圆满。以此祝福大家!阿弥陀佛!” (2007年5月4日于莆田广化寺传授三皈依上的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