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的故事】——商周


2014/9/5    热度:192   

由商代到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兴盛时期,也是区分等级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逐步确立的时期。

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细织造极薄的绸子,提花几何纹锦、绮,和绞织机的罗纱。奴隶主和贵族,平时已穿色彩华美的丝绸衣服。衣料用色厚重,除使用丹砂等矿物颜料外,许多野生植物如槐花、栀子、栎斗和种植的蓝草、茜草、紫草等也已用作染料,为服饰材料和纹饰提供了空前的物质条件。奴隶、平民一般穿本色麻、葛布衣或粗毛布衣。

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发现的玉石人雕像得知,商代衣着通常为上衣下裳制,上穿交领窄袖式短衣,衣上织、绣种种花纹,领缘袖口用花边装饰,以宽带束腰,腹前垂一兽头纹样的韦鞸,下着裙裳。而四川广汉三星堆发现的青铜人像,头上着冠,窄袖长衣,外加短袖开衩齐膝衣。结合诸多文物看,商代人可能已穿裤。商代一般男子头上戴短筒状帽箍,并一直流行了近千年;奴隶主贵族戴弯曲高冠,上面还有许多珠玉装饰,也有用许多小玉鱼编成一组加在顶发上的。男子发式,通常是编发成辫,自右向左旋盘顶一周。女子则多把长发上拢成髻,或卷发齐肩。小孩头发梳作两个杈状丫角儿,叫作丱角。平民、奴隶,有裹发作羊角状斜旋而上的,有自顶心向后垂一短辫的,也有剪发齐颈的。种种样式反映了商王朝不同阶级阶层的差异,还可能包括了当时征伐所及各部族人民的形象。

洛阳方领曲裾衣围芾双髻玉人

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非其人不得服其服”也就成为一种与之适应的冠服制度。周王朝并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王室公卿为表示尊贵威严,在不同礼仪场合,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形式、颜色和图案。最著名的为《尚书·益稷》所载十二章服“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十二章纹遂成为历代帝王上衣下裳的服章制度,一直延用到清帝逊位、袁世凯复辟称帝。

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衣裳”遂成为服装的通称。衣袖有大小,衣长出现长大宽博式样,衣领多作矩式曲折直下,具有承上启下的特色。腹前的斧形韦鞸,用皮革涂朱作成,另有一种用丝绸绘绣花纹的叫“绂”或“赤芾”,后世统称之为“蔽膝”,成为特别身份的象征。

服装的发展沿革与社会制度密切相关,材料的讲究、数量的增多、服用的普遍程度又与社会生产相适应。在商代能穿丝绸衣服的,可能还是少数。到西周,各地大小邦国封君的穿衣打扮都有了种种排场。一般平民只能穿本色麻、葛布衣或粗毛布衣,穷极的只好穿草编的“牛衣”(蓑衣)。

——沈从文先生《中国服饰史》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华严经》上讲“唯心所现”,境界是心现的,现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样子?为什么会有佛菩萨,会有天堂地狱?会有这么多差别?“唯识所变”。这么大的变化、差别是识变的。识是什么?我们今天讲心理作用。心现境界,但是心的作用会把这个境界转变,所以就变得非常非常地复杂。外面境界复杂,说明了我们能够分别的心复杂。《华严经》上讲了“妄想、分别、执着”三桩事,每一样里面那个复杂程度,无量无边!这才显示出十法界是这么来的,所以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体。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