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心无挂碍


2014/9/5    热度:246   

《心经》上说:“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在大千世界中,我们面对无数的虚境,总会生出无数的妄念,所谓的心对境起念。心才对境起念,便会生贪嗔痴,便会心有挂碍。心有挂碍便会产生无尽的烦恼。所以,“心有挂碍”是烦恼的根源之一。断除烦恼之一途便是做到“心无挂碍”。当然,如果总是想着要“心无挂碍”,其实已经是“心有挂碍”了,已经是有所“贪”了。

(龙泉之声摄影组 郑莹)

需要说明的是,其实很多佛理是不能用语言说出来的,只能靠自己去体悟。佛曰“不可说”,就是讲得这个道理。不过为了方便起见,我们也只好勉强地用语言来解释,但是希望读者不要被这些东西所迷惑,不要太执着,应该“得意忘言”,也就是《金刚经》上说的“不住相”。其实,佛现世说法是为了度化世人,佛所说的一切经典只不过是佛现世说法度化世人的一种“方便法门”,或者说是一种工具,是一把开启我们自身所具有的“般若之智”的钥匙。我们的般若之智一旦开启,钥匙也就没用了。这就是说我们决不能执着于佛法经典。正如《金刚经》上所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又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什么是“筏”?筏就是水上行驶用的竹排或木排,是一种渡水工具,佛法经典也是一种工具。希望大家能明白这个道理。

下面我们再回过头来接着上面的“心无挂碍”说起。心没有挂碍,生老病死这些所谓的“苦”便不会在成为我们的烦恼了。要做到“心无挂碍”,就要靠大智慧,这大智慧就是“般若波罗蜜多”。我们要“依般若波罗蜜多”,做到“心无挂碍”,而且要做到彻底的无挂碍,才有挂碍便是执着,有执着就会有烦恼。我们做事情的时候,总会抱有一定的目的,这其实就是一种执着、一种挂碍,也是贪嗔痴的表现,是心对境而起的一种妄念。学佛、修佛也是如此。很多人学佛、修佛,是为了断除烦恼、广积福田、往生极乐,或者能够修成佛果。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挂碍呢?抱有这种目的修佛的人,可以说是带有一种功利性的。结果往往是不但达不到目的,还会带来很多的烦恼。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的善男信女整天诵经念佛,结果还是不能解脱,还有有很多的烦恼和痛苦呢?就是因为心还有挂碍,还有贪嗔痴。我们修佛不能老是想着靠佛或菩萨来解脱我们,解脱其实是靠我们自己自身所具有的“般若之智”。当然,如果我们老是想着得到解脱,又是有挂碍了,又落入贪嗔痴的迷惑之中了。

在“心有挂碍”中,执着是一种很重要的表现方式。有执着,就会有挂碍。但是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包括很多在佛学上有修为的人。说到这里,我们不妨讲一个佛教公案。故事是说,与本师释迦牟尼佛同时有一个叫梵志的人,颇有神力,能上和飞鸟共翔,下和游鱼嬉戏,知万事万物,且长生不老。他很傲慢,可是对佛祖还是很尊敬。有一天,他运用神力,左手举着一株合欢树,右手举着一株梧桐树来见佛祖。当时佛祖正在睡觉,门人不便叫醒,便对梵志说:“你先把供养放下,这样举着太累。”但梵志并没有听从。过了一会,佛祖醒了,门人进来通报。佛祖一见梵志的样子,便知他是个执着的人,然后对他说:“放下吧!”梵志遂放下了左手的合欢树。佛祖又说:“放下吧!”梵志又放下了右手的梧桐树,并长长地吁了口气。不想佛祖接着仍说:“放下吧!”梵志很纳闷,就问佛祖:“我现在两手空空,你还要我放下什么?”佛祖说:“我并不是叫你放下合欢、梧桐,我是让你放下一切,直到什么都没有可放弃的时候,心中空无一物,那时你就进入不生不灭的境界了。”梵志顿时豁然开朗,如醍醐灌顶。

我们面对外境,起妄念是很容易的,而且是不知不觉的,并且一旦妄念丛生,便会有执着,便会“心有挂碍”。由此也就会产生无尽的烦恼。为什么人在去世后会是僵白的呢?为什么不会像活着的时候那样筋肉舒展、面色红润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生前心中有太多的挂碍,有太多的贪嗔痴,一直到去世的那一刻仍然认识不到,仍然放不下。心有挂碍,就会对世俗的一切恋恋不舍;有贪嗔痴,就会含恨而终。这就不会达到“不生不灭”了,而是“有生有灭”。就像植物枯死那样,僵直色衰。但是一旦“心无挂碍”,一切都放下了,清净的自性也就会显露出来,就会进入“不生不灭”了,也就是《心经》上讲的“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在推动近现代佛学的兴起上有一个很关键性的人物--杨仁山居士。他创办了金陵刻经处,一生以刻印佛经、弘扬佛法为己任,可谓功德无量。据说他临死的时候,自知不久于人世,回忆起往时刻经之事,艰苦备尝,而大藏辑要还没有成书,心颇戚戚。后来他的学生欧阳竟无大师答应他完成他的遗愿时,他熙怡微笑,心中也就没有什么可挂碍得了。午刻的时候,嘱咐家人为之他洗足,剪指甲,须臾小解,身作微寒,向西瞑目而逝,面色不变,肌肤细滑不冰。而其学生欧阳竟无大师则不同了。竟无先生晚年有感于抗战期间“文献散亡、国殇含痛”,发愿精刻佛藏一部以慰忠魂。他亲自选籍五千余卷,剔除疑伪,严别部属,意欲一洗宋元以来大藏经编次上的混乱。可惜,此愿未能实现,不久便谢世了。而竟无先生去世时却不能像乃师那样自然,正是因为他心中有所挂碍,含恨而终。当然,欧阳竟无先生对于法佛的弘扬仍然是功德无量的。所以说,要做到“心无挂碍”简直是太难了。

宋代有一个叫玄机的比丘尼,整天在大日山的一座石窟中修习禅定,那里鸟兽常至,人烟稀少。一天她突然悟到:“法性本来就是空寂的,我整天躲在清静的地方修禅,远离喧闹,就算是悟道了吗?”听说雪峰禅师就是这样悟道的,她就想去领教一下。雪峰禅师见到她便问她从何而来。她说从大日山来。禅师又问:“日出没有?”其实禅师的意思是你悟道了没有。她的回答也很厉害:“要是日出来,便把雪峰给融化掉啦!”禅师上下打量了她一番,接着问到:“你叫什么名字?”“玄机。”“玄机?就是黑色的织布机呀!你每天织多少布?”“寸丝不挂!”玄机说完便走了,她认为雪峰禅师也不过如此。谁知她刚走出三五步时,雪峰禅师在后面叫道:“你的袈裟角拖在地上啦!”玄机应声回过头来,雪峰拍手笑道:“好一个‘寸丝不挂’!”玄机并没有做到“心无挂碍” ,所以雪峰禅师喊她的时候,她仍是回头去看。

当然,心无挂碍,也不是要我们刻意的去做,刻意的去做仍然是一种执着,仍然是“有挂碍”。做到这一点也不是非要去一个清净的地方,免离世俗事物的缠绕,到深山老林中去清修。其实世俗更是磨练我们心性最好的去处。面对变幻莫测的万有虚境,我们的心只要不起妄念,就会减少“挂碍”,也就会减少烦恼。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做什么的时候做什么,只要心对境不起念就会无挂碍。唐朝有一个有源和尚对佛律很有造诣,听说慧海禅师在这方面也很有心得,便去拜访。第一此去见慧海吃饭时狼吞虎咽,仿佛无人在旁,有源转身离去。第二次去见禅师大白天正在睡大觉,呼噜打得连天响。有源又摇头离去。第三次,慧海禅师没吃饭也没睡觉,请他相坐而谈。有源就问:“和尚你修道还用功吗?”禅师答道:“用功。”有源心想 “真是大言不惭”,便又问道:“请问和尚是如何用功的?”慧海禅师知道问话的含义了,便说:“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难道人们都像你这样用功吗?”“不同”,禅师答道,“有些人该吃饭的时候不肯吃,该睡觉的时候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是不同的。”“该吃饭的时候不肯吃,该睡觉的时候不肯睡,千般计较” 不正是“心有挂碍”吗?并且,功只能在日常生活中去用,道只能在日常生活中去悟,脱离日常生活去悟道,只能是下乘。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这个世间人,心量很小,嫉妒心很重,容不得人,看到别人有好处,自己心里就很难过。你发心学佛,你周围的这些人,看到你想学好,心里很难受,想方法障碍你,想方法陷害你,这个事情很普遍,到处都是。看到别人比自己好,心里就嫉妒、难过,这个毛病是众生无量劫以来都有的,不要教的,与生俱来的。佛法教给我们随喜功德,随喜功德是对治嫉妒,懂得随喜功德,懂得成人之美,就能把嫉妒的障碍打掉。随喜是什么?是成人之善,成人之美。看到人家做好事,我们生欢喜心,不但生欢喜心,我们还要尽心尽力地帮助他,这就是随喜。大家要晓知道,我有能力,我帮助他;我没有能力,我生欢喜心,他有多大功德,我得多大功德。他修那个功德好辛苦,我得来毫不费力,这个要有智慧!在世间人心量很小,我们要示现大心量;现在世间人都不能包容,我们要表现能包容,我们要做好样子给人看!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