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能实现人类的和谐发展吗?


2014/9/5    热度:225   


日前阅读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先生的一篇讲话材料《奥林匹克运动及其人文精神》,对奥林匹克精神有了进一步和更全面的理解。蒋先生列举了奥运人文精神在五大方面的体现: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平等尊重友谊团结的价值取向,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促进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以及以人为核心的人本理念。有着百年历史的奥运,的确一直沿着这样的一些理念在努力实践,使奥林匹克运动在国际社会有着越来越巨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奥林匹克精神,的确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法师对奥运的思索

蒋先生在文中提到:“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精神,首先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等新的社会条件对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道德等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紧紧抓住时代特点,将自己的目标与时代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使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有了明确的思想方向。”

城市化、工业化都是人类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产物,这种以物质发展和科技进步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嬗变,以及人类思想层面的“主体性”、“理性至上”等“现代主义”价值倾向,对人类自身造成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现代化的过程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社会规范与秩序的制度化,另一方面,其负面效应——诸如环境危机、道德危机、信仰危机等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人自身而言,在现代社会这个运转越来越高速的巨大机器之中,人越来越成为一个零件、一件商品、一个工具。对这些现代主义的负面效应,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如福柯等人)做了很多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他们批评理性至上主义过分强调个人在社会中遵守经济秩序和法律秩序,贬抑人的感性功能,使人的日常生活如同“铁笼”。后现代主义思潮认为依靠非理性的艺术、审美才能够把人从日常生活的刻板化和理性至上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奥林匹克运动以体育精神来为人的物化、工具化寻找解决方案,似乎与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有着相通之处。通过适当的体育运动,人们不仅能够改善体质、增进健康,更可以陶冶情操、愉悦精神、锻炼意志。体操、打球、游泳、慢跑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的确为现代生活中身心紧张的人们带来了很多好处。四年一次的奥林匹克盛会,则为体育运动的推广普及起到了很大作用。

如何保证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不过,任何美好的理想在实践的过程中,总会有诸多的问题出现,奥运精神也不例外。正是因为认识到这些问题,然后不断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才会与心中的理想越来越接近。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点上,奥林匹克运动带来的也不都是好消息,值得人们注意并加以改善。

现代奥运会的倡导者顾拜旦曾经提出“只许业余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不知是否与保证“人的全面发展”有关。无论如何,这一原则被执行了多年。第五届奥运会上,美国人索普获得了五项全能和十项全能两项重要的冠军,但却因为有短期的职业棒球赛经历而被取消金牌。然而渐渐地,在各种高水平的竞技运动中,纯粹意义上的业余运动员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上世纪80年代的奥运改革彻底取消了这一限制,宣布奥林匹克运动会向职业运动员开放,从而保证了奥运会的比赛具有最高的竞争水平和观赏价值。

进行业余的体育锻炼和成为专业、职业的运动员是两回事。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运动员,乃至成为一名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势必要在体育训练上进行超大的投入。可是,正如世间一切都是无常,人的青春毕竟短暂,运动员不可能做一辈子。那么,退役运动员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曾经看到一篇《领奖台的背后——退役运动员的悲惨现状调查》,文中列举了很多优秀运动员乃至世界冠军退役后艰难的生活,很发人深思。“专业化的训练体制使一些运动员除了精通自己的专业项目外,退役后基本上成了‘废人’——没有文化知识,不了解社会,四处碰壁。金牌战略使一些教练员在训练时往往不顾科学规律,超强度训练,使很多运动员伤病缠身。在成了‘文化知识废人’的同时也成了‘身体的废人'。”文章甚至举了一个更极端的例子:在马家军当年正辉煌的时候,一名从马家军退役后被分配到一个派出所工作的队员,由于承受不了从鲜花、掌声到默默无闻的巨大心理落差,工作不长时间就自杀身亡了。在国外,俄罗斯、美国等也有不少退役的运动员生活潦倒,乃至英年早逝。这些运动员的状况,显然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奥运精神有所背离。

退役之后,何去何从

一方面,人们要在体制上想办法,更多地去关心和照顾这些为祖国奉献青春与汗水,争得荣誉的运动员们;另一方面,是否也该想想,到底怎样做才能保证人的全面发展呢?

建立终极信仰对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意义

一篇有关“现代性”的论文曾经指出了现代性的基础——理性至上主义的种种问题,并提出它所带来的社会世俗化、人的信仰缺失的严重的后果。“现代性问题的聚焦点, 乃是现代人的生存意义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实质, 就是道德文化的危机:生存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 并不仅仅是源于个体与他人的分离,而是与实践一种圆满惬意的存在经验所必须的道德源泉的分离。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就在于:启蒙运动中断了超越性的道德源泉,而理性化的现代性没有提供这种价值源泉,审美现代性则无异于釜底抽薪。”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要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尤其是对超越性价值和终极真理的认同感。因为正如奥伊肯所说,“倘若人不能依靠一种比人更高的力量努力去追求某个崇高的目标、并在向目标前进时做到比在感觉经验条件下更充分地实现他自己的话,生活必将丧失一切意义与价值。”

领奖台上的辉煌感觉是暂时的,甚至“更快、更高、更强”的信念也只能提供一个阶段性的人生目标。如果在训练中的坚韧不拔只是为了冠军的荣耀,一旦失去这个目标,人生必然回落到空虚。如果人的内心不能建立起一种终极的信仰,生命不可能在真正的意义上站立起来。

人的全面发展,不可能单单依靠奥林匹克运动来解决,但奥林匹克的这种精神理念,却可以引发人们的思考,并为了这个目标的真正实现而不断求索。

图片:王笑飞 王楚天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最高的目的,是求开智慧!一切大乘佛法所求的,方法不一样,目的是一样,都是开智慧。怎样才能开智慧?真诚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我们以真诚之心来修学,心地里面一丝毫的虚伪都没有,这就能开智慧。们学佛,一定要知道,什么叫学佛?学佛无非是把我们的错误、把我们的虚伪修正过来,这叫学佛。学佛,要诚心诚意去学,不能投机取巧,这是恢复我们自己本有的性德、本能。我们学佛,只要有一点虚伪的心,这就是障碍。一定要知道,用虚伪的心来学佛,绝对不会有成就!我们待人接物,一定要用真诚之心,决定不能欺骗,决定不能虚伪,这是学佛成佛的基础、根本。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