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珍爱地球 从垃圾源头分类开始


2014/9/5    热度:237   


珍爱地球 从垃圾源头分类开始

——2010年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

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 资源部 王鹏

一、综述

随着近年来生产力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消费的需求也大大增加,而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和生活物质需求的产品最终变成了垃圾。生产和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大量使用,在为日益懒惰的人类创造了无限的便利和崭新的消费时尚的同时,也使各类垃圾呈指数级增长。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塑料产品及各种含有重金属的电子产品等难以降解和处理的产品大量使用,加之更新换代加速,各类垃圾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而且速度加剧。从而将我国“垃圾围城”的情况推到了一个更危险的境地。

因此,解决我国“垃圾围城”这一尴尬现状,必须从垃圾源头进行有效地分类回收,实现垃圾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值此世界地球日之际,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联合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共同向社会发出呼吁:珍爱地球 从垃圾源头分类开始!

二、垃圾造成的危害

1、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环境已经不堪垃圾重负。根据环卫部门的统计:去年全国668座城市年人均产固体生活垃圾440公斤,每年总量高达1.6亿多吨,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且以8%—10%的速度增长,少数城市则达15%—20%。现在,全国已有200多个大中城市被生活垃圾包围并逐渐向农村蔓延,四分之一的城市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堆放,我国历年堆放未及时处理的垃圾已经占用了大量的农田,而且还在逐年递增。专家预计,我国城市垃圾2010年将达到2.64亿吨,2030年达到4.09亿吨,2050年达到5.28亿吨。为了减少运输成本,各城市垃圾大多露天存放或简易填埋在城郊附近,历年累积堆存量超过70亿吨,占地约75万亩,相当于每万亩耕地就有3.75亩用来堆放垃圾。据世界银行发表的中国环境报告测算,每年环境污染给中国大陆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40亿美元,几乎抵消经济增长量。



垃圾填埋场——垃圾倾倒

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

近5年来我国垃圾填埋呈现“农村包围城市”现象。因此,有人把我国的城市垃圾比喻成一座活火山,而城市就坐落在火山口处,被大大小小数个垃圾处理厂所包围着。城市将已经无法容纳的垃圾堆放在郊区及农村,而这些垃圾大量占用并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严重威胁到了我国的耕地面积。

同时,这些被填埋的垃圾,不仅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够分解,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垃圾中的有毒化学成分和重金属含量较高,如填埋处理不当,则会对大气、土壤以及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仅以被电子废弃物严重污染的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为例,据调查发现:该镇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分别为,镉(Cd)未检出至10.3 mg/kg,铜(Cu)17.0~4540 mg/kg,镍(Ni)12.4~543 mg/kg,铅(Pb)28.6~590 mg/kg,锌(Zn)51.3~324mg/kg,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河流底泥的重金属含量。而且贵屿镇大气中重金属含量也非常高,与亚洲其他国家的一些大城市相比,其大气中Cr、Zn和Cu的浓度是亚洲其他地区的4~33倍。

2、垃圾带来的资源浪费问题

垃圾本身就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其有效成分在70%以上。2008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并于200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综合的体现了促进经济增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的价值;明确了政府的责任与企业的责任;通过预防优先与综合治理相结合的方式,指出了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是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必要措施。但是,这部法律仅仅对于循环经济各的主要环节和主要方面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要求,对于一些诸如如何遵守、如何鼓励、如何追究责任等问题,并没有进一步明确。因此,该法只是一部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法。

由于目前我国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垃圾分类回收的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因此导致大部分垃圾仍以填埋的方式处理。以北京为例,仅北京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就高达1.84万吨,其中94.1%的生活垃圾采用卫生填埋方式处理,即实际日填埋量高达1.73万吨。而北京垃圾填埋处理设施设计日处理力能仅为1.04万吨,设施平均超负荷率高达67%。这其中,就包含了大量的可回收资源,如:塑料、废纸、金属、织物等。据初步估计,每年全国填埋垃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可利用而未利用的废弃资源价值达3000亿元。

三、建议及对策

1、垃圾的减量化

解决我国的垃圾问题,首先应从减量化着手。我国的生活垃圾总量已位于世界高产国前列,垃圾增长率踞世界首位。垃圾的高产是我国垃圾填埋场超负荷运转以及垃圾填埋呈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元凶。因此,如果不能彻底解决垃圾的减量化问题,那么,我国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与处理工作就无从谈起。

2010年由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对北京地区部分餐馆、饭店厨余垃圾产生及处理情况的调查显示:北京市每天产生的1.84万吨垃圾中,厨余垃圾竟占到组分的64%。由于厨余垃圾有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和油脂较多、易腐败等特点,用它们制造成有机肥料、动物饲料等,看似资源的再次合理利用,但是由此所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另外将其制作动物饲料,通过动物将疾病传播给人类等问题也尤为突出。最终,这部分垃圾,除少量被堆肥处理外,其余都被送往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同时,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在2010年对北京8所高校食堂的厨余垃圾调查显示:来高校食堂就餐的大学生,平均每人每天要丢弃100克的剩饭。因此,垃圾的减量化正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的国家强制性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09)于2010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也已经历了多次修改,有望在今年出台。这些政策都表明了,我国将坚持走“源头减量—分类回收—资源再生”这一科学治理的循环经济模式。

2、垃圾的资源化

通过国内外多年来垃圾回收处理工作的经验表明,进行有效的垃圾分类回收是实现垃圾资源化的主要手段之一。

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有效的实行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然而在我国,垃圾分类体系仍处于初级阶段。对于近几年开展的垃圾分类工作,严格地说应该叫第二次分类,是在废品回收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垃圾中还有哪些可以再利用的,进行分类。如果能够实现垃圾的源头分类,则将会大大降低后续环节的压力。但是,我国著名环保专家董金狮教授指出:“如果不解决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问题,就不能真正做到垃圾分类处理。我常常见到运输垃圾的车辆将不同垃圾箱里的垃圾一股脑的倾倒进车里,于是垃圾分类变成了分类的垃圾。这样做,垃圾分类又还有什么意义呢?因此,在宣传教育社区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的同时,垃圾分类回收及处理的配套实施也应当尽快完善。”

目前,杭州市正在进行的“垃圾分类试点小区”活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暴露出了我国垃圾分类回收的一些难题,尤其是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经常站在垃圾箱前面犹豫不决的做起了“选择题”,步骤繁琐、难以记忆成为了许多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看法。

因此,制定法律法规,强化垃圾分类回收;加强环保教育,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建设分类设施,使废弃物的再生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步是我国推动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浪费的的必经之路。

四、总结

世上本没有垃圾,是人类自己制造了垃圾。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埋在一起的垃圾是不定时炸弹,唯有分类处理才能将其合理利用。只要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坚持垃圾的源头分类。那么,我们有理由坚信,无垃圾的社会一定能够实现!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人不能太过执着,太执着是一种痛苦,别抱怨,因为没有用。宁求清贫自乐,不求浊富多忧。把心放平,一切会风平浪静;把心放正,一切会一帆风顺;把心放下,一切会淡然平静;若不执著于快乐,快乐会自然而来;若不逃避于痛苦,痛苦会自然远离。放下不是放弃,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轻松不是懈怠,是闲适的一种悠然。阿弥陀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