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
2014/9/5   热度:482
相关阅读: 我们看一下中国传统文化,就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有一种强烈的生态意识,这种生态意识与当今世界的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观念是相通的。 在当今世界,国际社会的一个崇高理想是推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 推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面临着一个多元文明带来的文化差异问题。无论在人类历史上还是在当今世界中,人类的文明都是多元共存的格局,而不是一元独存的格局。这是这几年大家谈得比较多的一个方面。 我觉得还有一个方面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明和文化,除了有自己的特殊性之外,在某些方面(常常是十分重要的方面)也会有共同性,会有彼此相通的地方。也就是说,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明和文化中,往往会有体现全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由于当今国际社会各种现实利益的冲突而被人们忽视或掩盖了。 就我们中华文化来说,一方面有自己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又有体现全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这些都表现在哲学、宗教、政治、道德、文学、艺术、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多个层面。其中生态意识就是突出的表现。 现在全世界都普遍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当今世界,人与自然的分裂越来越严重。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功利目标和物质享受,利用高科技无限度地向自然榨取,不顾一切,不计后果。自然资源被大量浪费;许多珍稀动物被滥捕滥杀而濒于灭绝;大片森林被滥砍滥伐而变成沙漠;海水污染;气候反常;自然景观和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国际上出现了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这些学者们呼吁人们关注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强调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达到从根本上威胁人类的生存的地步。 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核心思想,就是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这一西方传统观念,树立“生态整体主义”的新观念。“生态整体主义”主张地球生物圈中所有生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和人类一样,都拥有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这种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已经成为当今全人类带有普遍性的价值观念。 我们看一下中国传统文化,就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有一种强烈的生态意识,这种生态意识和当今世界的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观念是相通的。 中国传统哲学是“生”的哲学。《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说:“生生之谓易。”生,就是草木生长,就是创造生命。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天地以“生”为道,“生”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此,“生”就是“仁”,“生”就是善。周敦颐说:“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程颐说:“生之性便是仁。” 朱熹说:“仁是天地之生气。”“仁是生底意思。”“只从生意上识仁。”所以儒家主张的“仁”,不仅亲亲、爱人,而且要从亲亲、爱人推广到爱天地万物。因为人与天地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世界上的民众都是我的亲兄弟,天地间的万物都是我的同伴。)程颐说:“人与天地一物也。”又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朱熹说:“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这样的话很多。这些话都是说,人与万物是同类,是平等的,应该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意识。和这种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意识相关联,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一种生态美学的意识。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大自然(包括人类)是一个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和生意,这种生命和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程颢说:“万物之生意最可观。”宋明理学家都喜欢观“万物之生意”。周敦颐喜欢“绿满窗前草不除”。别人问他为什么不除,他说:“与自己意思一般。”又说:“观天地生物气象。”周敦颐从窗前青草的生长体验到天地有一种“生意”,这种“生意”是“我”与万物所共有的,这种体验给他一种快乐。程颢养鱼,时时观之,说:“欲观万物自得意。”他又有诗描述自己的快乐:“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云淡风轻近午天,望花随柳过前川。”他体验到人与万物的“生意”,体验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浑然与物同体”,得到一种快乐。这是“仁者”的“乐”。 清代大画家郑板桥的一封家书充分地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意识。郑板桥在信中说,天地生物,一蚁一虫,都心心爱念,这就是天之心。人应该“体天之心以为心”。所以他说他最反对“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就是豺狼虎豹,人也没有权利杀戮。人与万物一体,因此人与万物是平等的,人不能把自己当作万物的主宰。这就是儒家的大仁爱观。儒家的仁爱,不仅爱人,而且爱物。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郑板桥接下去又说,真正爱鸟就要多种树,使成为鸟国鸟家。早上起来,一片鸟叫声,鸟很快乐,人也很快乐,这就叫“各适其天”。所谓“各适其天”,就是万物都能够按照它们的自然本性获得生存。这样,作为和万物同类的人也就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得到最大的美感(“大快”)。这也就是《乐记》说的“大乐与天地同和”。 我们可以说,郑板桥的这封家书,不仅包含了生态伦理学的观念,而且包含了生态美学的观念。 现在把以上说的简单概括一下: 第一、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生”(创造生命)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此,生就是“仁”,生就是善。 第二、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与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因此,人与万物是同类,是平等的。人没有权利把自己当作万物的主宰,“屈物之性以适吾性”,而应该对天地万物心心爱念,使万物都能按照它们的自然本性得到生存和发展,这就叫“各适其天”。 第三、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类在内),都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和生意,这是最值得观赏的。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这就是“仁者”的“乐”。 第四、中国古代的许多文学艺术作品,充满了对天地间一切生命的爱,表明人与万物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生死与共,休戚相关。这就是“生态美”,也就是“人与万物一体”之美。 以上四点,大致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其中包含了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和生态美学的内容。这些内容,体现了当今全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念,极富现代意蕴。这些内容,既是民族的,又是全人类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这样的内容,世界上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同样也有这种体现当今全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内容,把它们发掘出来,加以新的阐释,并把它们放在显眼的位置,使它们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和交流,这将大大有助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沟通和互相认同,大大有助于构建多元文明之间的和谐与共同繁荣的格局,对于实现人类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叶朗为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人定胜天”的本意
琴曲《流水》展现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特征及思考
中国大文化论纲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法里面对于回向非常重视,为什么要回向?回向是破执着,你就晓得这个很重要!我们要把自己修学的功德、布施的功德,一生当中所作大大小小的善业,都回向给“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上报四重恩”是回向给我们有恩德的人,“下济三途苦”是回向给我们累劫的冤亲债主。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