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视角下的环境教育


2014/9/5    热度:262   

  “民以食为天”。任何文化都要依托于一定的环境,饮食文化也不例外。饮食文化在受环境影响和制约的同时,也要对环境产生反馈作用,尤其是饮食文化中的糟粕引发了种种环境问题,而这些环境问题的最终受害者无疑又是人类自身。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饮食文化,并从饮食文化这一视角来开展环境教育,以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

  一、饮食文化对环境的负面效应

  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一直令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我们也应深刻认识到我国的饮食文化中也确实存在着部分槽粕,如追求“珍味”的陋习、大吃大喝浪费饮食资源以及食品污染等等,这些不仅给环境造成了众多的负面效应,同时也危害了人体健康。

   1、偏求“珍味”的饮食文化陋习破坏了生物多样性,也危害了人类健康。

  我国饮食文化的典型特点就是重味道重营养,追求“山珍海味”的陋习即源于此。另外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医食同源”、“药膳同功”的饮食观念也助长了这种恶习。我国追求“珍味”的陋习由来已久,商代的伊尹在烹饪经典《吕氏春秋·本味篇》中提出将天下珍味收罗齐全,其中包括猩唇、象鼻等。清代“满汉全席”中仅“山八珍”就有驼峰、熊掌、猴脑、豹胎、犀尾等。

  不仅如此,在当代中国还存在着种种残忍的吃法,例如我国广东一带,有生食猴脑的陋习。像这种残忍的吃法还有“红烧活鱼”、“活鹅掌”、“活甲鱼”、“驴香阁”等等。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陋习愈演愈烈。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中国人吃食野生动物已远远超出了“充饥果腹”的范畴,而是为了满足“口福”的欲望,这在世界上是极其稀罕或者说是绝无仅有的。可以说,这种追求“珍味”的食俗,纯粹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槽粕,它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华文化的美好形象,也严重地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已成为许多珍稀野生动物面临灭顶之灾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表明,滥食野生动物还会使动物身上所携带的各种病毒“潘朵拉魔盒”被打开。人吃了这些野生动物后,动物身上所携带的病毒极易传染给人类,而且这种动物病毒一旦传播给人类,又极易发生变种。野生动物病毒入侵人类的教训已经有多起,2003年SARS病毒的流行更是让国人亲眼目睹。我们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身的饮食文化了,如果我们还不迅速把野生动物这道“菜”从中国饮食文化的“食谱”中消除,还执迷不悟地继续满足“口福”,下一个灭亡的必将是人类自己。

  2、饮食文化中的过度消费观念造成了资源浪费

  中国人在日常饮食或请客吃饭时,有讲究排场的习惯。中文“馀”是吉祥文字,所以为图吉利,请客用餐一定要有“馀”,即主客双方吃饱后有吃不尽的剩余。正是这种思想意识使中国饮食文化讲体面、讲排场、讲阔气的高消费观念极为盛行,崇尚大气、大盘、大量,这在我国的北方饮食文化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种饮食消费观念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饮食资源的浪费。

  另外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也是我国饮食文化资源浪费的又一表现形式。筷子一直是中国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迄今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筷子主要是以木材、竹子为原料,这本无可厚非,问题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社会上开始“风靡”一次性筷子,工商、卫生部门上街检查,如发现某某餐馆或饮食摊点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还得罚款。如此一来,这种即用即扔的筷子开始渐渐“普及”,造成了我们森林资源的巨大浪费。

  3、食品烹任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烹饪王国”,早在汉代就发展、形成并充分掌握了炖、炒、煎、煮、酱、腌、炙等烹调方法。食品在烹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产生大量的油烟,油烟里含有多种对人体器官造成危害的成分。食品经过煎、炸后还会产生致病癌物质,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4、饮食文化带来的食品污染问题危害了人类的健康

  近年来,食品污染中毒事件频繁发生,使食品污染问题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食品污染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工业废物排入农田、水源和大气,导致有害物质在食品中聚集,另外随着农业产品使用量的增加,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也更多地残留在农产品中。

  二、饮食文化中环境教育的举措

  环境教育是基于人类觉醒和反思基础上的一种理性教育活动,能够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人的行为与环境相协调,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面对饮食文化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众多环境问题,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自身的饮食文化,把握饮食文化的实质,通过完善的环境教育,来摒弃我国饮食文化中存在的与环境保护不相符的陋习,以达到规范人们的饮食行为,从而最终解决与饮食文化相关的环境问题的目的。

  具体做法:倡导购买和食用绿色食品,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呼吁禁食野生动物, 开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和教育;注重从日常饮食入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摒弃“消费和拥有更多物质财富就更幸福”的价值观,把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作为消费标准;提倡勤俭节约,形成合理、适度的消费观;紧密结合地方饮食文化特色,开展环保教育。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你真的有定有慧,表现在外面、在行为上,自自然然的就「善护口业,不讥他过」,见到一切人的过失,不会说。六祖大师在《坛经》上说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为什么?观法如化,哪来的过!没有过,也没有功;没有恶,也没有善;心境是平等的,因为他根本没有分别执着,哪来的善恶、是非、真假,都没有。一切善恶是非真假,是我们世间人在虚妄分别;修道人再不搞这个东西,根本就见不到了,他当然不会说别人过失,不讥他过。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