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如是六祖坛经说什么


2014/9/3    热度:2679   

  我闻如是六祖坛经说什么
  作者:明奘
  目录
  讲经缘起
  释经题
  行由品第一
  缘起 /2
  开篇直指法要 /4
  六祖的身世 /5
  闻《金刚经》而有悟 /6
  五祖开东山法门 /8
  初见五祖禅法相见 /10
  顶天立地唯求做佛 /11
  机教相扣 /12
  不离自性 /12
  二见五祖心的沟通 /14
  以生命传承佛法 /14
  慈悲与智慧不二 /15
  船子德诚度夹山 /15
  传承禅法 /16
  取自本心言下须见 /16
  神秀呈偈 不见本性 /18
  二心对立 /19
  顿悟和渐修——修行的一体两面 /20
  禅的意趣——强调见地和智慧 /20
  渐修之法清净三业 /21
  若见本性言下相应 /22
  理事不二体用一如 /23
  六祖得法偈 /24
  惠能闻神秀偈 /24
  生命平等
  ——诸法缘生 其性本空 /26
  众人推出
  ——张日用为六祖书偈 /28
  自性本空念念做主 /29
  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以貌取人 失之子羽 /31
  中国佛教的特色 /2
  ——精英佛教 服从权威 /32
  三见五祖传顿教法 /33
  三鼓授法 /33
  心在法上境随心转 /34
  证得空有不二 /34
  万法不离自性
  ——六祖的悟处和用处 /35
  祖师禅的前提——自性本净 /35
  万法之本无生灭 /37
  快速成佛法门——智慧扎根 /37
  自性体空 而无动摇 /38
  根本的佛法 /38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38
  自性做主万法自备 /38
  禅门修行的次第 /39
  传法的责任 /40
  传授衣钵 /40
  禅法南流 /41
  明上座本来面目 /44
  避难说法 /47
  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48
  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 /49
  直指人心出语惊人 /50
  不二之法 /51
  不论禅定解脱 /51
  非常非断 /52
  非善非不善 /52
  蕴之与界其性无二 /52
  六祖剃发受戒 /53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总结回向 /54
  般若品第二
  摩诃般若波罗蜜法 /56
  自性般若 本自具足 /57
  口念心行本性是佛 /58
  摩诃 /59
  心量广大犹如虚空 /60
  自性真空 /61
  能含万法是大 /61
  于善恶不取不舍不染著 /62
  迷人与邪见 /62
  般若 /63
  心遍一切处 /63
  心性本空生含万法 /64
  般若从自性而生 /65
  大智大用 /65
  当下般若行 /66
  聪明和般若 /66
  波罗蜜 /67
  当下离生灭 /67
  一念修行 /68
  烦恼即菩提 /68
  般若用处 /70
  修般若行 /72
  最上乘 /73
  本性般若常自观照 /74
  迷心外见是为小根 /74
  不执外修常起正见 /75
  执相而求谬以千里 /76
  顿悟菩提 /77
  万法因人而有 /77
  佛法与宗教的区别 /78
  见真如本性至灭妄佛地 /78
  众生与佛在迷悟间 /79
  豁然得本心 /80
  观自在 /81
  内外善知识 /81
  禅坐中体会般若观照 /82
  般若三昧无念行 /83
  了知一切自在无染 /83
  寂而常照 /84
  授记与付嘱 /84
  禅法为至宝 /84
  善知众生根基 /85
  无愿随缘 /86
  人间佛教的根本 /87
  世间一切与道不相妨碍 /91
  决疑品第三
  功德与福德 /94
  会斋佛事升座说法 /95
  只闻来学未闻往教 /95
  功德在法身中 /95
  功德不在修福中求 /96
  功德法身自性内见 /97
  真修功德常行普敬 /99
  三轮体空
  ——福德与功德的完美结合 /101
  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102
  善听 /102
  除身中十恶八邪,西方去此不远 /102
  迷人愿东愿西悟人自净其心 /104
  刹那间移西方于目前 /106
  一切在身心中具足 /107
  如何回向 /108
  法无贵贱 /109
  如何在家修行 /110
  守规矩 /110
  恩、义、让、忍 /111
  但尽凡情别无圣解 /111
  定慧品第四
  定慧等学 /114
  定慧为本 /114
  名虽有二体本同一 /117
  一行三昧 /117
  但行直心 /118
  莫口说三昧 心行谄曲 /118
  迷著法相 障道因缘 /119
  无念 无相 无住 /120
  立顿渐之名 /120
  无住者 人之本性 /121
  外离一切相 /122
  于自念离诸境 /122
  变易生死 /123
  缘起的因果 /123
  云何立无念为宗 /124
  无二相念真如 /125
  坐禅品第五
  不著心 不著净 不是不动 /128
  心原是妄知心如幻 /128
  性自清净净无净相 /129
  自性不动 /131
  外离相即禅 内不乱即定 /133
  忏悔品第六
  五分法身香 /136
  自性中起 自度自戒 /136
  戒香 /139
  不说四众过 /140
  定香 /141
  尔能一心乎 /141
  慧香 /141
  解脱香 /142
  解脱知见香 /143
  月明帘下转身难 /143
  见法即见佛 /144
  无相忏悔 /145
  罪从心起将心忏 /145
  念念解脱 /146
  忏其前愆悔其后过 /146
  四弘誓愿 /148
  完善自心的始点 /149
  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149
  将正见度 /150
  自性般若断烦恼 /150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151
  常能下心行于真正 /151
  无相三皈依 /152
  真正的皈依 /153
  外在三宝的归家方便 /154
  一体三身自性佛 /155
  山色无非清净身 /156
  色身舍宅 不可言归 /156
  性本清净 万法皆现 /157
  自性天清 日月常明 /158
  遇善知识 闻真正法 /159
  自除迷妄 /159
  除却自性不善心 /161
  打破染净对立 /162
  下心恭敬的行法 /163
  于实性中 不染善恶 /164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165
  念念圆明 自见本性 /165
  念念自见 不失本念 /167
  回一念善 智慧即生 /168
  自悟自修 /169
  无相颂 /170
  善人的痛苦 /171
  难以熄灭的灯 /171
  《影尘回忆录》的往事 /173
  机缘品第七
  诸佛妙理 非关文字 /177
  成相离相 即心即佛 /180
  法海何其多 /180
  开示悟入 唯一佛乘 /183
  礼本折慢幢 /183
  能礼所礼俱空寂 /184
  师徒亦须缘 /187
  内外不迷开佛知见 /188
  天台宗与五时判教 /189
  一念心开 190
  念念开佛知见 /191
  三车是假一乘为实 /192
  三车之喻 /193
  骑牛找牛 /194
  经诵三千部 曹溪一句亡 /195
  三身四智体中圆 /196
  楞伽印心 /196
  转识为智 /198
  终亡染污名 /200
  见性与最上乘法 /201
  犹存见知 /202
  法无四乘 /203
  圆明寂照 真常寂乐 /205
  圆月弯月 /208
  圆明常寂照 /208
  圣谛不为不落阶级 /211
  修正不无污染不得 /212
  磨砖做镜 /213
  体即无生分别非意 /215
  一宿觉 /217
  凡圣情忘能所俱泯 /219
  永与人天为福田 /221
  解粘去缚 /223
  顿渐品第八
  南能北秀法本一宗 /226
  法无顿渐人有利钝 /227
  不囿己见 /227
  幻何究竟回趣真如 /229
  坦诚的“盗法”人 /229
  向上一招,解决心的问题 /231
  自性戒定慧 /233
  自性不增不减 /236
  何为明心见性 /236
  了知生死不相关 /238
  无所得的志彻师 /240
  生死 /240
  神通与平常道心 /241
  常与无常 /243
  真常 /245
  非师授予亦无所得 /247
  大弘顿教的菏泽神会禅师 /248
  口头禅 /248
  生灭与二边 /249
  慑服神会 /250
  知解宗徒大弘禅法 /251
  六祖教法应运而生 /253
  宣诏品第九
  请师出山入宫 /256
  信心坦荡 /256
  道由心悟 /259
  二乘见解法有相待 /259
  烦恼即菩提 /260
  大乘见解无二实性 /261
  当处出生随即灭尽 /262
  诏奖六祖 /263
  南华故址瞻旧物 /264
  付嘱品第十
  传接引法 /266
  三科三十六对不离自性 /267
  三科法门自性起用 /267
  三十六对 /268
  二道相因生中道义 /269
  有二即舍 /271
  依法修行不失宗旨 /272
  生死涅槃等空华 /272
  真假动静偈 /274
  真假不二当下一体 /274
  善能分别诸法相
  于第一义而不动 /275
  不诤 /276
  付授正法不付其衣 /277
  一花开五叶 /278
  一相三昧一行三昧 /279
  心地含诸种菩提果自成 /280
  祖归新州传付来去 /283
  有来必去无心得道 /284
  悬记后来 /285
  禅宗的法脉 /286
  禅宗的生命力 /288
  识自心众生见自性真佛 /289
  从当下一念入手 /290
  一心之法 /292
  再三付嘱奄然而逝 /292
  后记 /294
  学习《坛经》答疑 /296
  结束语 /350
  讲经缘起
  ——代序
  从今天起我们要通过圣水寺圣域佛教在线提供的网络空间讲一讲《六祖坛经》(以下简称《坛经》)。非常感谢圣水寺圣域佛教在线提供这样一个空间和平台,供我们交流佛法的心得,解决我们在修行和生活中的困惑和疑问。
  《六祖坛经》是不太好讲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佛法从印度走向中国,真正中国化就是从六祖开始的。
  在讲《坛经》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点那个时代的背景。六祖所处的时代是唐朝贞观之治后的鼎盛时期,在那个时代佛教的几大宗派基本都已经成形了。像智者大师创立的天台宗,在隋代就已经初具规模,到了唐代更是有了很大的发展。华严宗、三论宗、净土宗、律宗、唯识宗也都开辟了自己的空间和阵地。而禅宗一法从南北朝梁武帝时期由达摩祖师传来东土,经过一脉单传传到六祖的时候,也经历了差不多300年的时间。
  300年的时间里,为什么在二祖、三祖、四祖时,没有形成像六祖这样的一个很大的气候呢?六祖从五祖接过法脉,也并不是一下子就弘传开来的,而是在猎人队伍中隐姓埋名、藏身遁迹约15年,才现身弘法。这跟当时整个佛教的大气候是有很大关系的。从当时佛教大的环境来看,大乘佛法的八个宗派,再加小乘的两个宗派,共十个宗派,各具规模。从禅宗自身的教育方法的传承来讲,当时也是因缘成熟的时候了。佛教的一切要讲究缘起,外在的缘法成熟了,禅宗自身的缘法也成熟了。
  从四祖道信禅师在湖北黄梅正觉禅寺创立丛林开始,禅僧们开始不再依律寺而住,而是有了自己的空间,能够在寺院里一边办道修行,一边劳作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这就一改禅宗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三位祖师的“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的乞化游行生活方式,而安居在一个地方。四祖创立丛林,然后传法给五祖,从《坛经》里看,后来依五祖而住的僧人超过1000人。四祖的地方不够住,五祖又到距离四祖将近30公里的地方创立东山法脉。在那种情况下,要修行的禅宗和尚们都跑到这里来依五祖而住。至此,禅宗自身的修行方法已经深入修行者的心,所以一旦接法,六祖是以一种真正的大的宗教革命家、宗教改革家、宗教导师的身份出现的。南顿法门一下子形成了这种风范,影响了中国的禅裔,一直到现在,所谓“一花开五叶”。
  禅宗从六祖传到后边按时间顺序开创了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再到唐宋之交形成七家,到现在可以说中国汉传佛教寺院的丛林,都是禅宗两个宗派的寺院,叫“临天下、曹一角”——临济宗占了天下,曹洞宗占了一角。
  而汉传佛教其他的宗派因为受它的修行方法、传播方式、经典、教制、教规等种种的限制,自身没有抵御外界冲击的力量,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就从历史上退淡出去了。只有禅宗这一法,因为它跟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跟中国儒家文化,跟中国出世者、隐士的思想,跟中国的建筑、文学、艺术、诗歌、雕塑,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无论外在的风雨如何变幻飘摇,外在的世相如何动荡不安,只要有一点点的机会,禅宗就能如雨后春笋般萌发成长。
  到了近代,尤其在巨大的社会变革时期,禅宗和禅的精神更是能适应社会变革,而与社会主流文化和谐共振。所以,太虚法师讲,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禅。
  为什么说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禅呢?
  从公元前2年(最早的推算)佛教传到中国来,真正把印度佛法中国化的有三个人。
  第一个是道安大师。道安法师规定了我们很多的僧制,使印度佛法中国化。以前出家人都跟师父的姓,比如师父俗姓王,出家人就叫王某某。道安大师说四种姓出家皆同释姓(“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出家,同称释氏”),所有的出家人都应该跟释迦牟尼的姓,都姓“释”。当时,道安大师写了很多的论著,像《沙门不敬王者论》等等,使佛法真正脱离儒家的批判,形成自己的生存空间。他组织总结、规范、整理已翻译的良莠不齐的经典,其中翻译得不好的就请精通梵语和华语的高僧大德们重新再翻译。所以可以说他是奠定印度佛教中国化的第一人。
  第二人就是六祖。六祖真正把禅、佛的心法、佛教的精髓变成我们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变成中国修行人的性命攸关的东西。
  第三人是太虚大师。在废寺兴学、佛教面临着要被逐出历史舞台的大氛围下,他能够奠定三大革命:教理、教制、教产的革命。所以后来者、后学者要景之,仰之,牢记之。但最根本的牢记不是把他顶戴供养——每天烧香磕头礼拜右绕三匝——而是依教奉行,修行供养。
  《坛经》分成十章,是六祖的弟子法海根据六祖当年说法开示记录整理而成。它流通的版本很多,关于这些版本也有很多的疑问。明代的憨山德清禅师曾经整理过《坛经》的版本,近代胡适先生也作过一些整理。胡适先生曾在大英博物馆找到一个敦煌写本的《坛经》,前几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印了这个版本。学术界对《坛经》到底是六祖大师所说还是菏泽神会所著也有些歧义。至于真相如何,究竟是谁作的呢?我们不去探讨。我们择法的标准是依法不依人。不管是六祖大师亲自说的,还是法海记录的,还是菏泽神会禅师所说,只要解决我们内在的烦恼,净化了我们的身口意,根除了我们的贪嗔痴,那么它就是好东西,我们依教奉行就够了。
  释经题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自性二字贯穿坛经
  从禅宗传承上看,六祖惠能是东土的第六代。初祖达摩传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到道信,道信到弘忍,弘忍到惠能。西天有二十八祖,总共有三十三祖。
  中国的历代高僧大德,在家的信徒居士,乃至学者,研究佛教、体悟佛教、感悟佛教的都有很多,著述学说也有很多,但是能够被称为经的,唯此一本,叫《六祖坛经》。六祖大师三岁丧父不识文字,可是不识文字的人所讲的东西却被称为经,而那么多的大学问家、大学识人所讲述的内容就只是说语录、著、疏、释要、论等。
  经是什么意思呢?梵文中“经”是“Sutra”——修多罗,贯穿之义,好比串念珠的线,念珠要拿根东西贯穿起来才不至于遗失。《六祖坛经》里面真正贯彻之义是什么呢?自始至终六祖告诉我们什么呢?“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就是自性,只有这两个字。其他的一切,像“无念无住”、“一心三昧”、“一行三昧”,一切都是从自性生发开来,乃至六祖说“何期自性......”五个“何期”都是从自性而来。
  唐释门人法海录
  法海应该是六祖座下入门比较早的弟子。根据《坛经》的记载,六祖大师的得法弟子中,六祖亲自指导的有43人。法海是十大门人之一。
  行由品第一
  行由品第一
  《坛经》总共有十品,十品中内容最长的应该是第七品《因缘品》、第十品《付嘱品》、第八品《顿渐品》,第一品《行由品》和第二品《般若品》也都比较长一点。像第三品《决疑品》、第四品《定慧品》、第六品《忏悔品》就比较短一点,虽然短,但是内容精当。
  《行由品》,所谓『行由』,就是六祖惠能得法的缘由。
  缘 起
  【经文】
  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佛经有一个很圆满、很奥妙的地方,它能够证明这件事情是真实不虚的。
  一般的佛经,都要经过“六处征信”。我们看《金刚经》的开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这里体现了佛经所需的信成就(如是)、闻成就(我闻)、时成就(一时)、主成就(佛)、处成就(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众成就(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这六种成就,叫做“六处征信”。
  “时”,并没有说六祖大师39岁,某月某日之类,那样说就是死的、静态的。我们也可由此而知,佛经所说的“一时”是个幻化之处。如果我们当下的心跟六祖、跟五祖达到契合的状态,黄梅一会,犹然在目,没有散呢,大家可以体会这个字的奥妙之处。
  “大师至宝林”,“大师”,指六祖;“宝林”,就是现在的南华寺。
  “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韶州”,现在的韶关;“韦刺史”,刺史是一个政府官名。可见一个德行高尚、智慧超凡的人,能够感化各个阶层,包括政府官员。“入山请师出”,请六祖出山。
  “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找到这么一个机缘为大家说法。这里是说韦刺史与官僚是请法众,讲堂的地点在韶关大梵寺讲堂。
  “师升座次”,这是讲经的仪轨,这在一些戒经里面都有介绍。
  “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在那个时候,没有正式出任官职,但是已经考取举人的人叫“儒宗学士”,他们享受国家的俸禄,在编候补之列。哪里有官职空缺,他们就可以补上。在没有任职之前他们领不多的一点工资。
  “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出家的男女二众——“僧尼”;“道俗”,包括信众和非信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
  想想这个场面,当年没有麦克风这些设备,但是六祖坐在大讲堂给一千余人讲法。可想而知,六祖讲法真正有声震屋瓦的效果,极具穿透力,这些都是由修行而来的。
  “愿闻法要”,“法要”指佛法的最精要之处。
  由《坛经》文字之简练精当,可以看出它一定是经过了后人的润色和加工的。
  开篇直指法要
  【经文】
  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大师开篇就说了十六个字,简单直接。我们能够有今天这个机会,听闻佛法的精髓,然后在自己的内心树立起正见,这就是法要。六祖的法要是超出大乘之上的最上乘法要,就是“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讲到这十六个字,让我们来看一看整部的《六祖坛经》。尽管六祖说他“字即不识”,可是我们看《坛经》中的记载,六祖回答问题引用最多的是最了义、最根本的经典《大般若涅槃经》,它是佛陀涅槃前的一天一夜讲述的。还有一部他引用得比较多的经典是《梵网菩萨戒经》,是佛陀刚证道时,在定中讲的三部经之一(即《梵网菩萨戒经》、《华严经》、《圆觉经》)。前者是佛陀在临走前把一乘了义之法毫无遮掩地告诉大家的,后者是佛陀刚证道时为地上菩萨讲的。另外他引用得较多的是《金刚经》。佛陀49年讲法,用了22年宣讲般若,般若的最精要处就在《金刚经》里。
  《坛经》引用最多的就是这三部经典。这三部经都告诉我们一件事情,就是“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我们每个人的真如佛性没有染污,本来清净,如果我们明白这一点了,“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一切OK,没有那么多的啰唆事情,没有那么多的牢骚。
  当年临济义玄禅师从黄檗希运禅师那里不得法要,心有不安,到了江西高安大愚法师那里,听大愚法师一讲,他就开悟了,马上给他的老师肋下打了三拳,说:“哈哈,原来佛法无多子!”原来佛法没有什么,就这么简单,“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六祖的身世
  大众愿闻法要,大师就直言相告。可是想想看,这僧尼道俗一千余人,乃至官士儒宗那么多人,有多少人能立刻明白呢?不是每个人都能当下契悟,所以还要有后面的敷演。
  【经文】
  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惠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惠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惠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
  这一段讲的是六祖的身世。
  “严父本贯范阳”,“范阳”就是北京和河北交界的涿州那个地方,安史之乱的安禄山便是范阳节度使。
  当时岭南属于蛮荒之地。我们知道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就曾经从长安被流放到广东的潮州,在路上写下“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漳江边”的句子。当时对这些有官职的人处以刑罚,常常是把他们流放到这些蛮荒之地去。
  “作新州百姓”,这里所说的“新州”是现在广东的新兴县。
  “此身不幸,父又早亡。”六祖的传记——四川仿佛居士的《六祖惠能大师传》,1994年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以小说的方式很好地演绎了六祖的生平,有机会各位可以找来阅读。
  “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日子过得很辛苦,以卖柴为生。
  法海所作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略序》里面讲到了六祖的出身。六祖姓卢,父亲名行韬。六祖诞生于唐代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二月八日丑时,出生的时候有一些瑞相。出生后黎明时就有两位僧人造访,对惠能的父亲说:“我们特地夜来给你家生的小儿起名字,可以叫做上惠下能。”六祖的父亲就问:“为什么叫惠能呢?”他们说:“惠者惠施众生,能者能做佛事。”说完这两位僧人就走了。据说六祖出生后不吃母乳,每天到半夜子时好像有天人供养。历史记载的登地以上的菩萨大概都是这样子的,我们在这方面不作过多的探讨。
  闻《金刚经》而有悟
  六祖成年后的生活很艰辛,每天砍柴卖,供养母亲。
  “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钱。”六祖惠能出了门,听到一个人在诵经,诵的就是《金刚经》。他一听,心即开悟。大家想想看,这只能是顿悟。顿悟的资本从哪里来的呢?是宿世累劫修行而来的。所以大家不要以为自己已经没有戏了。我们现在累积六波罗蜜,乃至十波罗蜜,累积到我们顿悟成佛的时候,也是一下就过来了。这叫功不唐捐,没有什么是白费的。你看六祖因缘到了,福至心灵,就开悟了。
  “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惠能又问从哪里求来的这部经呢?客说是蕲州,现在还有这个地名。蕲州、黄梅、九江这几个地方是相邻的。
  “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黄梅出了禅宗的两个祖师,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的道场都在那儿,那是一个出祖师的地方。现在这两个道场都有僧人住持,都有僧团,大家若有机会可以去那里参访。
  “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六祖的法要与五祖的传承是有直接关系的。
  “惠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惠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这时一个不相识的人取十两银子安置惠能的母亲。
  成就六祖的第一人是诵经的这个人,这第二人就是送十两银子令充老母衣粮的人。所以一佛出世,千佛拥护,佛法离开了外护是不可能兴盛的。
  五祖开东山法门
  四祖道信是从三祖僧璨得法,三祖僧璨的道场在离黄梅100多公里的安徽潜山三祖寺。
  四祖得法后来到黄梅定居,种田、劳作,然后找传人。
  四祖寺后山上有一个栽松道人,很老了,他来问四祖说:“我能不能跟你学法呀?”四祖说:“你太老了,不中用了。”栽松道人说:“那没关系,只要你有耐心,我换身衣服来就可以了。”四祖说:“既然如此,那我就等你。”于是栽松道人顺溪而下,看到一个年轻女孩在那里洗衣服,就跟这个女孩子说:“我能不能跟你借宿一宿啊?”女孩说:“这要问问我父母才行。”栽松道人说:“这是你的事,只要你同意就没有关系。”女孩说:“既然这样,我没有什么不同意的。”征得同意后,栽松道人就坐化了。于是这个女孩没有结婚就有了身孕。
  唐宋时候伦理之防很严厉,未婚而孕是大逆不道的事,遭到所有人的反对,家里更觉得是奇耻大辱,把她逐出家门。女孩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我一定要把它生下来看看。结果生下来个肉球,她就把它扔在水里。奇怪的是,肉球不但不顺流而下,反而逆流而上,而且夜里在水面上放光。女孩又把它捞了上来,用刀剖开,是一个长得特别漂亮的小男孩。佛陀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五祖具二十七相,所以特别可爱。女孩一看也是欢喜得不得了,家里人不留她,她就带着孩子乞讨为生。
  到了小孩七岁的时候,四祖觉得栽松道人转世的小孩应该长大了,就特意出来寻访,见到他就问:“小孩你姓什么?”小孩说:“俗姓即无,佛性即有。”因为他是无父之儿,所以不知道俗姓什么。四祖一听,知道他就是栽松道人,就跟他妈妈说:“让这个孩子跟我出家可不可以?”妈妈一听很高兴,就送他出家了。
  五祖出家后一直跟着师父,接了法脉,后来因为跟他学习的人太多,四祖寺住不下,又到东山开辟道场。这两座山是连着的,从四祖寺后山走到五祖寺后山,大概只要一个多小时。
  后来武则天知道了五祖弘忍母亲的事,特意下圣旨封她为圣母。五祖寺有个殿叫做圣母殿,供的就是五祖的妈妈。
  五祖在这里度化一方,开创了东山法门。四祖以前都是以《楞伽经》印心,从五祖开始则以《金刚经》印心,这是禅宗在传承方式、经典依赖上的变化之处。
  初见五祖 禅法相见
  【经文】
  惠能安置母毕,即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唯求做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 獠,若为堪做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 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惠能曰:“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祖云:“这 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厂去。”惠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
  “惠能安置母毕。”惠能孤儿寡母一直相互依赖,母亲身体有病。惠能要走,母亲不让他走,母亲说:“你能把这石头拜出裂缝来就让你走。”结果惠能一拜,石头就裂开了。母亲只好让他走了。如果大家有机会到广东,还能看到六祖拜别母亲的别母石。
  “即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从岭南翻山越岭走了很长的时间。
  “礼拜五祖。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五祖一看,一个毛头小伙子。六祖那年24岁,个子又矮,长得又黑,走了那么长时间,头发乱蓬蓬的。五祖看到他,就说:你是何方人啊?欲求何物?
  顶天立地 唯求做佛
  “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唯求做佛,不求余物。’”念到这一句,感慨良多。我到柏林寺出家,最初是看守大殿,然后就到客堂做知客,到现在还挂着知客的名义。在客堂三年,接待来客无数,没见过一个人来说:“法师,我不求余物,唯求见性,唯求做佛!”三年,一个都没有。上门的人,无论他多么富贵,无论他多么有学问,也无论他如何如何,都是有求而来。所以,真正要谈禅,门前草生三丈。他的心都被外在的东西,被心所法给抓住了,不能回归到自己的心上去。从来没有人说,我要放舍我的烦恼,放舍我的执取,放舍我的负担,我要坦坦荡荡,顶天立地,脚踏毗卢顶上行。找一个半个也不可得。
  历史上,马祖禅师座下出了83位大善知识。
  其中有一个是猎人出身,叫石巩慧藏禅师,出家前整天打猎。马祖有一天观察到他的因缘已到,出了山门把他截住了,对他说:“这个小伙子干什么的?”他说:“我打猎的。”马祖问:“你一箭能射几个?”他说:“我运气好能一箭双雕。”马祖说:“你不善射,我一箭能射万个。”他说:“彼此都是生命,你哪能伤害那么多呢?”马祖说:“既然都是生命,你何不射自己呀?”慧藏一听,把弓箭折了,随马祖出家。成熟之后说法40年,等了40年,接引了半个圣人,是三平义忠禅师。接引三平禅师之后,又把他的弓箭在法堂上折断,从此不再开堂说法。所以,真正学禅有时让人落泪。
  机教相扣
  我们看六祖,“远来礼师,唯求做佛,不求余物。”开宗明义,我只要做佛,别的不感兴趣。
  “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 獠,若为堪做佛?”你是岭南蛮荒之人,凭什么做佛?五祖是栽松道人转世,他能做到入胎出胎都不迷,定功非常深。禅定殊胜,其神通肯定是超出常人的。所以,他肯定知道惠能的根基,有一点玩笑似的,也有一点怜惜似的问这些问题。
  “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 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这就是祖师的风范,一见面是以佛法相见,以禅法相见,不是以琐碎的繁文缛节来相见。师徒之间就是所谓的机教相扣,马上有了心灵的默契。
  “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五祖想,一上来就单刀直入、直指人心的也不多见,还想再多说几句,但看到其他的常随弟子在身边,不离左右。
  “乃令随众作务。”便让六祖随大众干活去。五祖亦是依寺而住,要僧人自己劳作。
  不离自性
  “惠能曰: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这些话像宝剑一样直接地破除了我们现在学佛修行中的一些邪见,一些不圆满的心有差别的行。
  “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我们自心常生什么?常生分别、执取、贪著,整体来说,就是常生烦恼;“不离自性,即是福田,”了义经里面讲:“忘失菩提心而修诸善法,即同魔业。”我们今天的很多作为就是偏离了自性,心外求法。心外求法,修来修去,只是在修人世间的福报而已,种一个未来再修行的远因而已,并没有在根本处扎根。
  我们也要看到,六祖在这里的机锋相见中还没有彻悟,他只证得了“空”的这一面。“性空”的一面在他听客诵《金刚经》时已完全明了,但是“缘起”、“有”的这一面还没有体会到。
  “不离自性,即是福田”,那么我们什么都不作为也可以吗?所以,在这里“空”和“有”两者的不二还不够圆满。
  “祖云:这 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厂去。”五祖一听,这 獠好厉害,别说了,去槽厂干活吧。
  “惠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行者就是预备出家的人,这时大师也是行者的身份。
  “差惠能破柴踏碓。”五祖寺在山上,没有水碾,一定要用人力把米舂开再煮饭。舂米的设施,是中间固定在支架上的悬杆,一头绑紧一块石头,石头下面有个槽,米就放在槽里;另一边要人扶着一个扶手,脚踩着杆头一下一下地舂米。六祖个子矮,力量小,他为了加重他这边的力量,就在腰上拴了石头。
  现在拴腰石还在广东韶关南华寺藏着呢,希望大家有机缘去那里拜一拜六祖当年的拴腰石。从法义上讲,圣人用过的东西具有加持力。当然,从禅法上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但是我们出于对古圣先贤的景仰,去看一下能树立起我们修行的信心,建立起对禅法的兴趣,这也是一个方便之处。在这方面是不舍一法的。
  二见五祖心的沟通
  【经文】
  经八月余日,祖一日忽见惠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惠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
  以生命传承佛法
  “经八月余日,祖一日忽见惠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恐有恶人害汝”,大家想想看,佛门修行人中还有恶人,怎样来看待这个恶呢?这个善恶又如何对待呢?从五戒十善的角度来看,修五戒的就是善人,不修的就是俗人;从二乘教法来看,修五戒十善的人还是有恶的一面;从菩萨法来看,二乘人仍是停留在恶的不圆融上;如果以佛眼观之,菩萨仍有最后一品生相无明,仍然还有恶法。所以这里所说的恶是超越了善恶对待的那种恶,也即是说他的见、他的行还不够圆满。这样来理解就好了。
  我们也要看到另一种情况,就是出家人里面什么人都有,什么背景的人都有。一个人在出家前的性情如何,决定他在修行过程中把佛法变成什么样子。在他没有彻证、大开圆解之前,他会把佛法变成性格的一部分。有些三毒比较炽盛的人出家,他的恶心恶行还是有的。在整部《六祖坛经》中,我们看到专门要来谋害六祖性命、抢夺衣钵的事情就有三处。
  慈悲与智慧不二
  “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从这里看五祖真是厉害。我们经常讲,徒弟找师父学禅难,而师父找一个可以传授衣钵的徒弟更是难上加难。
  “惠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这是五祖和六祖的第二次相见,是一种心上的沟通,不讲禅法。所谓禅、佛法是出世间和世间的不二,是有和无的不二,是慈悲与智慧的不二。如果只有彼处的智慧,没有此处的慈悲,不可能有更多的人走入佛门中来。这里完全是一种慈悲的体现。
  船子德诚度夹山
  有的禅宗祖师把自己的生命作为一种传承,让弟子以此来承担,船子德诚禅师度夹山善会禅师就是这样。
  船子德诚得法于药山惟俨,与道吾宗智、云岩昙晟是师兄弟,他们各化一方。船子德诚对师兄弟说:“我也没有那个兴趣,我就在一条河边上,整日撑个渡船,随缘摆渡,渡人过河。你们将来碰到有根基的人,请给我指引一个半个,我把先师的禅法交给他,不至于在我这里断了就可以了。”
  夹山本是一方化主,有一天讲法,道吾在座下听了一笑。夹山一听下面有人笑,马上下座,来问怎么回事。一问,知道自己有问题了,立刻解散徒众,不当方丈了,来水边访船子德诚。
  这个公案大家一定要看一看,在《五灯会元》和《指月录》里面描述得非常好。对答机锋的文辞也很好,像“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等等。这一番对答,解决问题了,夹山告辞,频频回首,像是还有点疑惑。船子为了给他以足够的信心,告诉他佛法、禅全部在你那里了,没有什么秘密在我这里,就覆船入水而逝。
  这是以生命来传承、承担禅法。
  传承禅法
  【经文】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抡刀上阵,亦得见之。”
  这一段是下面两个偈子的由来,两个偈子高低上下的起因也是由此而来。禅法传承的故事就要在这里上演了。如果我们把它当成一场戏,而不是经书,那是非常热闹的,极富戏剧性。
  取自本心言下须见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五祖有一天把大家召集来。
  “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没有般若智慧的指导,没有在自性上建立起来,就算你如何地打坐修定,也只是死后升禅定天,不能出离生死。
  “自性若迷,福何可救?”自性迷失了,“福”是救不了的。所以一定要在般若、在智慧、在自性中求。
  “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不要依赖旁人,找到自己的本心、般若之性。
  “各作一偈”。自性这种东西非青黄赤白、非大非小、非内非外、无来无去、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如何又要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呢?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一切的安立都是佛法的显现。当我们的心明白了之后,“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都在宣传佛法,都是禅的具体体现,所以,文字仍然是禅的一个表现方法。
  “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如果你明白了佛法的大意,衣、法都付给你。
  “火急速去,不得迟滞。”马上就去,不能问我,也不能请教别人,都得看取自心的般若智慧。
  “思量即不中用。”一思量即是落在第二念,若落在第二念就不对了,要看在第一念当下即是的那个东西。
  “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抡刀上阵,亦得见之。”真正见性之人,即使在战场上抡刀上阵,他也不迷失自己。在任何地方他都能清楚地知道这件事情,不再有任何的疑惑。
  神秀呈偈 不见本性
  【经文】
  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需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力。”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咸言:“我等以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
  为什么六祖能得法而其他的人不能得呢?这些人没有那种承担精神,没有人能说“我在就有佛法在”。
  “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咸言:‘我等以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这种懒惰、懈怠都出现了。
  二心对立
  【经文】
  神秀思维: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大难大难!
  “神秀思维”,你看,五祖明明告诉他,“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他却在这里思维。
  “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在这里,善恶二法、二心出来了,神秀把这两个对立起来了。衣和法、祖和位是息息相关、性相一如、理事不二的,他却把理和事打成两头了,所以他不能得祖位。
  “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在这里没有圣凡对立之法,我得了这个法,那么整个佛法的传承就由我来承担。
  【经文】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伽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维:不如向廊下书著,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伽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大足石刻也好,敦煌、麦积山的壁画也好,都有《楞伽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的变相(经变),这是一种民俗化的艺术,更容易为参观者、为老百姓所认同和了解。《五祖血脉图》也就是禅法的传承,这是从绘画艺术上来展示。
  “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拟呈不得。”想想他的这种恐惧、担忧、不安和不肯定,自己犹豫不决的那种心态,真正是难过。
  顿悟和渐修
  顿悟和渐修——修行的一体两面
  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我们的身好比是一棵觉悟之树,心好比是具备鉴照作用的一台明镜,时时勤拂拭,不要使它惹上任何尘埃。
  说实在话,《六祖坛经》乃至后来六祖创立的南禅顿悟法门,和神秀在北方创立的渐修法门,这两者不是对立的,是修行的一体两面。六祖是让我们从见地上、般若智慧上先透出来,在见地上先大开圆解,然后具体的行为还是要这样做: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所以大乘是最上乘的基础,彼此之间没有冲突。
  禅的意趣
  禅的意趣——强调见地和智慧
  【经文】
  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维: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
  “秀复思维: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前面神秀一十三度呈偈不得,书写之后,回到房间,还在房中思维,五更天亮了,还没有睡着呢。
  这还是因为见地不到,所以心中有挂碍,有挂碍故,所以有恐怖,就有颠倒妄想,辗转反侧,思来想去,千般思量,万般计较。诸菩萨尽共思一佛智尚且不得,我们普通人思维一个独觉人的智慧也是不可得。
  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设想一下:不能把祖位传给两个人吧,总得有个谁优谁劣,在顿悟和渐修的不二之中要找出一个抉择和次第。而从禅的意趣来讲,还是要强调见地和智慧,因此六祖能够胜出,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渐修之法 清净三业
  【经文】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五祖后面说神秀没有入门,但并没有否认他这种行持的方法,“依此偈修,免堕恶道”,身口意三业可以清净。
  神秀大师离开五祖之后,到了湖北当阳玉泉寺,就在那里住下。他被武则天请到长安,成为两京化主、三帝国师,后来也把身口意的修持提到了义的层面上,在后面的《机缘品》中会提到。但这个时候他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
  “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这也能见性,但却是渐修之法。
  “门人诵偈,皆叹善哉。”大家听了都很欢喜。
  若见本性 言下相应
  【经文】
  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
  “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他上来还是心里底气不足,不像五祖和六祖那样心有灵犀,没有多疑。
  【经文】
  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维,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
  五祖的著述不多,语录里面记载也不多,但是《坛经》里教授弟子时的这些记载,真是了义精当。就这几句话,足够我们受用了。
  “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五祖说你这偈子没有见性,到了门外,未到门内。说他到了门外,是说他的路没有错,就只差那个门槛没有迈进而已。
  “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尽管他的方向是对的,但终究没有迈入这个门槛,于无上菩提仍然是了不可得。
  “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言下即当下,见到自己的本性不生不灭。
  “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不是别人给你见,也不是佛给你见,是念念自见。
  理事不二 体用一如
  “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前面讲的可以说是体,这里“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可以说是用。包罗万象的每一法都是佛法,没有不是佛法的,因为佛法是不二之法。“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你的心一切都回归本体了,自然“狂心当下歇”、“万境自如如”。你的心跟这一切不再有对立,你的心不再有波动,包罗万象之宇宙,外在迁流的生住异灭的外相,也就生处不见生,灭处不见灭,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我们讲到参禅这一法,要继承优良传统,但也要抛弃那些繁缛的微末细节,不要把精髓给丢失了。如果只在形式上用功,那就用错了心。
  “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这一段,希望各位都能够像背诵《大悲咒》一样地持诵,天天念诵。念,就有一种力量来熏。这就是用真如来熏我们的妄念。尽管自己在理上还不能明白,还不能接受,但是我们不断熏习,熏染得久了,也会突然有一天豁然开朗,“万境自如如”,“不生不灭”,“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真的是这样子,有这个作用,好好体会这一段。
  “‘汝且去,一两日思维,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这样差不多把神秀大师的偈子讲完了。他的缺失、他的可取之处都在这里讲到了。
  六祖得法偈
  《六祖坛经》是中国佛教真正的宝中之宝,学会了它,熟习它,精通它,对我们修行学佛、打坐参禅,对我们做人做事、处理人际关系、安排工作都会有莫大的助益。即使抛开这一切,仅仅从中国传统文化来讲,了解《六祖坛经》,让我们开卷有益,对开启我们内在的认知能力也很有帮助。
  惠能闻神秀偈
  下面继续看:
  【经文】
  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坊过,唱诵其偈。惠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
  童子曰:“尔这 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在这一小段中,序幕拉开了,越拉越大,真正的主角登场了。前面说了,五祖一看神秀的偈,说他路对了,但是没有入门。说他“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让他回头再去思维。结果神秀大师怎么样呢?“作礼而去。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他的这个心理我们可以体会得到,便是如坐针毡那种难受的滋味无疑。
  “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坊过,唱诵其偈。”这样又过了两天,一个小“童子”,“童子”就是在寺庙里边还没有出家的,或者出家是小沙弥,年岁还比较轻的。“于碓坊过”,就是六祖舂米的地方。“唱诵其偈”,唱诵就是反复吟唱,没有固定的腔调,可以浅唱,可以低吟,可以高声,随自己的心性和意愿。如果大家共住在一起,共修共行,那就有一个统一唱的模式,如果是自己修,就不需要必须遵从哪种唱法,能按照自己最相应的、最喜欢的一种唱法就好。
  惠能一听,“便知此偈未见本性”。惠能大师真是自性常生智慧啊,他一听就知道了。
  “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虽然没有人告诉他,他早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他问童子,所诵的是什么偈语。
  “童子曰:‘尔这 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童子说:你这个南方的野蛮人,五祖早就说了,世人生死事大,想要把衣法传付给人,让我们这些门人都作个偈子,看谁要是开悟了,明了了自心本性的问题,就把衣法传给他,成为第六代的祖师。这个偈子是神秀上座作的,写在南廊壁上,五祖就让所有人唱诵这个偈子。“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神秀大师所说是大乘法,是了义法。所以说“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从道的次第来讲是没有错的,但是从禅法来讲,它是不入门的。因此要懂得大乘和最上乘之间的差别。
  生命平等
  生命平等——诸法缘生 其性本空
  【经文】
  惠能曰:“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童子引至偈前礼拜。惠能曰:“惠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
  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惠能闻己,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别驾言:“汝亦作偈,其事稀有!”惠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惠能说:“我也想诵诵这个偈子,结个来生缘。上人哪,我来这踏碓八个月了,还没到过堂前。我又不认识路,麻烦上人引领我到堂前拜读。”童子就引他至偈前礼拜。惠能又说:“我不认字,再麻烦你帮我读读。”
  “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江州”是现在的九江,《琵琶行》里面有“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句子,那首诗就是白居易在九江所作。“别驾”是个官名,他姓张,叫“张日用”。
  “惠能闻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他便高声读,惠能听已,马上就说:“我也有一个偈子,‘望别驾为书’”,请别驾帮我写出来。
  “别驾言:‘汝亦作偈,其事稀有!’”张日用说:“呵,你作偈子真是稀有!”他一副瞧不起人的样子。
  “惠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惠能大师的智慧真是机锋大利,立刻说“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
  六祖从听闻人家诵《金刚经》,一直到初见五祖,二见五祖,接下来就要三见五祖了,他出言下语,句句都没有离开佛法,没有离开“自心自性”。所以他教育人也好、阐述自己的见地也好,都是单刀直入,不留余物。就像《永嘉证道歌》里所说:“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
  惠能说:“欲学无上菩提”,想要修学无上的菩提之本,“不得轻于初学”。为什么呢?“下下人有上上智”啊!六祖大师本人就是这样一个最出色的代表。“上上人有没意智”,我们也看到很多所谓的“上上人”,那些聪明人,像神秀,作为上座弟子,领众熏修,带领一千多个人,应该是聪明人,但是他却不明白这个无上的自心之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的所谓学业有成之类的人,实际上他只是聪明,并没有智慧,所以叫“没意智”。
  “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轻人就有无量无边罪。释迦牟尼佛前生的一生中曾经作过常不轻菩萨。他因为明白了一切众生皆具备如来智慧德相,所以对待任何一个人都说:“啊,你是未来的佛,我不敢轻视于汝。”别人以为他是傻瓜,但是他一直就这样奉行下去。大家可以好好地看一下《法华经》里面的常不轻菩萨品。
  所以轻人就有无量无边的罪,真是这样。我们不知道眼前这个人是什么样的来历(他的本记),也就是说,我们并不知道他是哪个国土的菩萨、罗汉来应化在我们这个人间的,他只不过显现一种我们瞧不上的方式,而我们轻视他,那真是有无量无边罪。就算他是一个普通的人,我们轻视他,罪过也是无量无边的。因为作为一个生命,仅仅只是作为一个生命来讲,生命本身,跟学位、财产、地位、才华、修养等是不相关的。那些都是生命过程中的附属品。生命本身,人和人,人和其他任何的有情生命,乃至人和自然的宇宙万物,都是平等的。为什么都是平等的?因为我们都是从诸法缘起而生,本性皆空,都在无常无我的自然法则之中,按着自己的业力,而变动、波动的。从生命的本体来讲,大家都是平等的,因此不可以轻视任何人,轻视就有罪。在《百法明门论》中也讲到这种轻慢之罪: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等这都是罪,所以说学佛之人要避免这个慢,千万不要有一种贡高我慢之心。
  众人推出
  众人推出——张日用为六祖书偈
  【经文】
  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能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个别驾,立刻说“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你们看,这些人都很势利。但是,一方面说明他势利,另一方面也说明张日用也是有大根基的人,他一听六祖教训,没有烦恼,没有说:“你骂我?就躲离了你个臭和尚,你个南蛮子能怎么样?”他没有这样,而是说:“汝但诵偈,我为汝书,你若得法,先须度我。”他马上就能够心下明白六祖是个了不起的人。
  把六祖推出来的这些人,先是诵《金刚经》的客人,然后是给他十两金子安养老母亲的人,然后是五祖,能够见识到他。从次第来讲,第四个,就是这个张日用,为他写偈子,让他“勿忘此言”。
  自性本空 念念做主
  【经文】
  惠能马上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真的是这样,如果有一个菩提树的话,那么它就不能够遵从“性空”这个法则了。本来我们的自性是空空荡荡不存一物的,又哪里来个身是菩提树呢?心尚且不可得,这个外在的树就更不可得了。所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一切皆空,这个大家要好好地体会。
  《楞严经》里讲到:“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
  一般人总认为周围事物是真实不虚地存在着,然而实际上,我们看到的事物,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草木虫鱼,乃至各种自然现象、形形色色的人们,都处在一种极快速的生灭变化之中,都是在性空而又缘起的状态下,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当下就了无一物可得。
  我们的身心也是如此,前一念的身心跟后一念的身心,应该是截然不同的。就像我,前后一念已不是一个相同的明奘了。但是后一个明奘跟前一个明奘是相似的明奘,他不是一种完全的克隆、照搬、复制,但有一定的连续性。虽然有一定的连续性,又不是完全雷同。
  为什么禅宗讲要“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就是讲要我们念念都做得主。每一念之间都是我来做自己的主人,做心的主人,不是随外在的一个染缘起念,而是随真如而行,生命当下就是要这样。所以,这个偈子真正是一个无上之偈!把我们的心性的本体,和盘托出,没有任何遮掩,完全告诉我们了。
  大家想想看,在今天,也同样能够认识到这个道理,也能够体会到这个道理。
  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以貌取人 失之子羽
  【经文】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云:“亦未见性。”众以为然。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这里说众人那种讶异震惊的状态。
  “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什么时候 獠是一个肉身菩萨啊?什么时候他就这样厉害了呢?不能以貌取人啊!
  孔老夫子,作为一个大教育家,也上过这样一个当。“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这个成语就是从孔老夫子来的。以貌取人、以言取人,失之谁呢?
  我们都是一样的,人生都是学习的过程。直到我们成佛了,一切智,三身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都现前了,才可以说学习的过程结束了,否则我们都总是在学习的过程中。
  中国佛教的特色
  中国佛教的特色——精英佛教 服从权威
  “五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学佛的人,尽管同在学佛之中,但是在没有证得人空、法空之前,见上的差异还是有的,见上的差异导致行为上的损害也还是有的。所以“恐人损害”。
  “遂将鞋擦了偈。”马上脱下鞋来把偈擦了,说:“亦未见性。”“众以为然”。这个情节很有意思。中国佛教一直是一种精英佛教,而不是像佛陀在世时僧团和合的僧伽。尽管我们都熟悉的《三宝歌》中的“僧伽众中尊”,是和合的,但事实上,中国佛教是一个精英佛教。从五祖这里就看出来了。五祖一句话,拿鞋一擦,“亦未见性”,大家“众以为然”,就没有人敢站出来,给他五祖一个耳光,说:你胡说!这明明是见性之语,你为什么就要擦了呢?没有这样的人,大家都不吭声。出于对权威的尊重,因为权威说了一句什么,大家就不敢再否定。到今天,这种情况也是一样。比如某一个说法,在法脉、佛法的传承上,明明是经不起推敲的,也经不起佛法的三法印乃至大乘实相法印的印证,但是只因为是某一个权威者、某一个高僧大德说了,它就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是对的。相反的,有很多人,明明他的见地是正确的,因为他名声地位不够,他的见地就不能够被大家认同。这是中国佛教特色,也是与中国佛教成功之处相一致的。一法利,必然一法弊。不可否认,服从权威是中国民族特性的一种显现,在《六祖坛经》里这些特色也都表现出来了。
  三见五祖 传顿教法
  三鼓授法
  【经文】
  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心在法上 境随心转
  “次日,祖潜至碓坊。”五祖悄悄地来到碓坊。
  “见能腰石舂米。”见到了惠能,腰里绑着石头舂米。六祖个子小,为了踏得动舂米的石硾,在腰上绑了一块石头。
  “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当如是乎?”是这样子的吗?求道之人确实是为法忘躯,真正为法忘躯的时候,他的心思完全贯注在那个法上了,生理也会受影响,身躯不会受什么太大的伤害,这就是“一切唯心造”的道理。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修道人虽然做出很极端的行为,可是身体不会受到伤害。相反呢,有些人因为心不专一,所以在做一些事遇到有问题的时候,就会给自身的生命、身体带来伤害。
  前一段时间我看到报道,说一个外国人,吊在高空中的笼子里,断食几十天,那是拿生命来开玩笑。如果他不懂得东方古老的养生之学——吞日、吐纳、瑜伽,道家的丹法,佛家的止观、禅修,只是靠意志力在忍受,那么必然导致脏器的衰竭,把生命力提前耗尽了,这是非常危险的。
  真正求道之人,当他的心完全在法上,就不会有这个后遗症,就在于“一切唯心造”的道理。这里面有极科学的道理,佛法是实践之法,是实证之法,是科学之法。
  证得空有不二
  “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五祖是湖北黄梅人,六祖是广东人,按他们的口音,“犹欠筛”,就是“犹欠师”,“筛”就是老师的意思。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五祖知道慧能明白了,击碓三下,走了。
  “惠能即会祖意”,惠能马上明白五祖什么意思了。
  “三鼓入室。”三鼓是什么时间呢?寺庙里面,晚上临睡觉了,先是击三通鼓敲三遍钟,然后再击三通板,大家就都睡觉了。所谓的晨钟暮鼓,就是这个意思。一听到三通鼓,大家就都回到自己房间了,这个时候,六祖悄悄地跑到五祖这里来。
  “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五祖用袈裟一围,把房间里的光亮围住了,让人家看不到屋里面有亮光。
  “为说《金刚经》。”五祖专门为六祖说《金刚经》。
  “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在这个时候六祖才真正是大彻大悟。从前他听客诵《金刚经》,证得了空性。在这里,“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证得了“空有不二”。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一定要有这一句!言下大悟!悟个什么?我们这些学禅的人,在这里面可以用下心,就是用心体会——悟个什么?我们平常老说祖师开悟,到底悟个什么?一切万法,不离自性。生也好,死也好;有也好,空也好;涅槃也好,轮转也好;因果也好,因缘也好;业力、愿力……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哪里啊?“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天堂与地狱也好,恶人与坏人也好……这一切都在自性之中。他悟得了,但是也一定要表达出来,怎么样表达呢?
  万法不离自性
  万法不离自性——六祖的悟处和用处
  【经文】
  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六祖用这五个“何期”把所悟表达出来,他体会了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祖师禅的前提
  祖师禅的前提——自性本净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们如果明白这一句话了,再来看那些祖师的禅宗语录就能够明白一些了。怎么明白呢?比如说一切皆清净,既然自性清净,那么所谓的轮转等等,都是幻象。既然皆是幻象,我又何必去当真呢?心念见地上一树立起来,当下放下,不是当下现成了吗?之所以有六祖以后的那些祖师们呵佛骂祖的大胆作略,就是因为有这一条做担保。
  有人问云门祖师:“什么是佛?”
  他说:“干屎橛。”
  人家问他:“释迦牟尼刚一诞生,周行七步,脚出莲花,天龙吐水,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是真的是假的?”
  云门说:“我若在时,一棒打杀了喂狗!”
  人家问:“你是个和尚,是佛祖的弟子,你凭什么要打杀他?”
  他说:“我贵图天下太平啊。”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既然自性“本自清净”,根本没有这些染污,那么被染污的是什么?是这些幻象。幻象看破了,放下了,当下回归到本体,就安住在本体之中,回归到自性,它还是清净湛然,一尘不染的。既然是这样子,又何劳释迦老子出世呢?因此,我们经常参阅祖师语录的,可以在这些方面,好好地体会体会。禅宗的语录,基本上都出在六祖的门下。前提在这里边都有了。
  万法之本 无生灭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大家想想看,从数学上、从因果律上、从物理学上的反作用力来说,假如自性是一个生灭的东西,那么以一个生灭之法,求得一个不生灭,是不可能的。对不对?生灭的是万法的幻象,不生灭的是万法的本体。万法的本体是什么?就是一切万法不离的自性,就是我们跟佛无二的真如佛性,它没有生灭。
  快速成佛法门
  快速成佛法门——智慧扎根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中善法、恶法、天堂、地狱、了脱、出离、束缚、牵缠……这一切都具足了。如果我们能够真正体会到这一点的话,就知道原来世间上的这一切都是自性本自具足的,那么,很多的痴心妄想和愤怒不平当下就熄灭了。这就是智慧的力量。
  光有禅定的力量是不够的,禅定是一种压抑、压制、压服的状态,它不能够根除烦恼。然而智慧一扎根一产生力量,就是穿透烦恼的金刚石,没有什么能够抵挡。你一下明白了:“哎哟,原来轿车,我自性中有;美女,我自性中有;涅槃,我自性中有;极乐、天堂都在我的自性中具足……我还有什么可求的呢?”当下心安!那些跳动的幻象悉归宁静,始觉和本觉合二为一,回归到我们的本体真如佛性之中安住,归家稳坐,这就是学禅。这为什么叫顿悟呢?就在这一念之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放下妄想的时候,放下我们的凡夫知见的当时,圣人的知见就立起来了。圣人的知见立起来了,而又不执著是圣人的知见,这个就是了。所以说真的是快速成佛法门。
  自性体空 而无动摇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自性本空,既然是空,就没有什么能够干扰它,是不可能动摇的,可能动摇的是缘起之相。
  根本的佛法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最后一句是最根本的,把佛教的一切都概括进来了。我们的自性是本空的,能生万法,随染缘,就是三恶道、六法界;而随净缘就是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和佛。这世间,没有什么再能超过这一句话了——“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经文】
  “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五祖一听,马上给他授记,知道他是真的大彻大悟了,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是啊,如果是“不识本心”,学法学了半天,干什么呢?盲修瞎练还算是好的,实际上很多人,欲升反坠,苦不堪言。本来是追求解脱的,结果因为见地错误,“不识本心”,学来学去,学成一个二法、心外求法。
  自性做主 万法自备
  自性具足一切善恶,世出世间一切法、有情无情都具足了,那么我们在自性中去求这一切,不是很容易吗?我自性中的恶,我使它销蚀、消灭;自性中的善,我使它发扬光大,培养茁壮。原来,我只要恶念销蚀,当下的地狱就消灭。我只要善念升起,当下的天堂之门就为我打开。这个天堂不是上帝奖赏给我,不是佛祖奖赏给我。这个地狱也不是谁惩罚给我的,天堂之门和地狱之门都是由我自己打开的。
  如此说来,这是多么愉快的一件事!是不是体会到佛祖当年一出世所说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谁在做主?我们的自性真如在做主!天上天下哪有超过它的?一旦明白这个了,你还怕什么堕落地狱,还怕什么三恶道?你还恋什么极乐天堂?既然一切都唯我做主,我要怎么着就怎么着。
  这时候本着我们的智慧观察到生命的这种一如性,观察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然后体会到生命的轮转——众生由于业力的牵引导致生命的轮转痛苦不堪,慈悲心自然而然升起了。不是刻意地要升起,那是很困难很痛苦的。当你真正体会到万法一如、万法平等,万法都是我自心、自性中的东西了,慈悲心、菩提心油然而生!我跟这一切是不二的,助他既是助己,助己也是助他,约束自己就是帮助他人,那么,戒、定、慧,一念之间就可以完成,就这么简单。所以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禅门修行的次第
  “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佛是个通号,在这里举了三个名字,也挺有意思的。“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十个佛的名字中,为什么以“丈夫、天人师、佛”这三个为代表?
  这是禅门修行的次第。因为叫世尊,那是说他的法身、报身和化身,三者完全俱足了,统一了,人天共尊,所以叫世尊。
  这里叫“丈夫”,人世中,如果一个人,明了了自心自性之法,他做个乞丐,也是个大丈夫的乞丐,做个将军是大丈夫的将军,做个流浪汉是个大丈夫的流浪汉。
  “天人师”,就是天上人间的老师,经常有些禅师会被天人供养。
  “佛”,这个是佛性的佛,是一种法身佛的成就,不是报身佛和应身佛的成就。
  因此《坛经》用这三个名字来代表禅门修行的次第。用这三个称号,说明禅法的修行,明心见性了,在具体的报身和色身的转化上,还是要用一些功夫,真正达到三身一体,那才是法身、报身和化身的圆满,否则只能这样来称呼。
  传法的责任
  【经文】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传授衣钵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没有谁知道,其实有人知道,谁知道呢?我们现在的人知道,我们看到这本书的人知道了。我们能够听闻到,能够阅读到,能够自己揣测、想像。
  后人因此也作出了很多的演绎,有一个关于六祖的电影看了挺搞笑,也挺感人的,推荐大家有机会一定找来看看。其中有些情节讲他在得法之后,在猎人队伍中,被一个人收拾得不得了,最后以忍辱度过了种种难关。
  “便传顿教及衣钵。”把禅宗一法从三十二祖传给三十三祖。
  “云:‘汝为第六代祖。’”是中土的第六祖。
  “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这是有责任的,不是说传给你了,你就可以睡大觉去了。你既然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要自己护自己的念。“广度有情”,“广度”,不能有选择,不能有差别,叫“广”。“流布将来,无令断绝”,直到今天,我们还有这个禅法,这是当年五祖的交代,他的预言还在应验中。
  “听吾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我们看《五灯会元》,从释迦牟尼传法给迦叶,迦叶传法给阿难,阿难再传商那和修,一直到般若多罗尊者传给菩提达摩,达摩传二祖,二祖再往下这么代代相传,总是有一个传法偈,比如“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
  在今天,也有这些传法偈,有机会我给大家看我的师父给我们传承法脉时的传法偈,挺有意思的。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下种要有地,没有地,你种在空中,它能长吗?是不能长的。所以,“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前两句是从有的层面讲,后两句是从空的层面讲。空、有,二者完美地结合,空有不二,这就是一心生出来的二门,有门和空门,所以空有是不二的。大家可以自己体会,这个用文字是不好讲的。
  禅法南流
  【经文】
  祖复曰:“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若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能曰:“向甚处去?”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需忧,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驿。祖令惠能上船。五祖把撸自摇,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撸。”五祖云:“合是吾渡汝。’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付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祖复曰”,五祖继续说。
  “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没有人信。
  “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传这个衣钵,是作为证明,就是相信禅宗一法确实是从西天而来,是真实不虚的,衣钵就是具体的物证,代代相承。
  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法是没办法给你说,到底这是法,还是那是法?“皆令自悟自解”,自己悟得真如自性,自己大开圆解。
  “自古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佛也好,师也好,祖也好,是“唯传本体”,“密付本心”,没有办法告诉你。你拿某一本经也好,拿某个论也罢,不可能看了就能解决生死问题的。
  达摩祖师拿四卷《楞伽经》印心,并不是说你学会了《楞伽经》,就了心了,是“印心”,来看你所解、所悟的跟佛是不是一致的。
  “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衣是争端之事。
  “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五祖因为是栽松道者转世,以禅定生身,所以他的神通是蛮厉害的,他早已观察到因缘,所以对六祖说,衣就不要传了,“命如悬丝”,你马上离开,有人肯定要害你。
  “能曰:‘向甚处去?’”惠能说,向什么去处呢?
  “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到了一个地名有“怀”的地方就停下来,到了有“会”的地方就藏起来。
  “惠能三更领了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他来这八个月,一见了五祖,马上就去舂米了,直到后来得了法,中间从没出过寺院一步,所以根本不知道山路,语言又不通,如何出得江口?
  “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五祖说,不用担忧了,我来送你。
  “祖相送直至九江驿。”五祖亲自送他到九江驿,就是一个驿站。过去九江是一个比较大的地方,政府官员们为了传达指令,设有驿站,供来往信使和官员休息换马。
  “祖令惠能上船。”祖让惠能上船。
  “五祖把橹自摇,惠能言:‘请和尚坐。’”这里的“和尚”是尊称。
  和尚是“亲教师”的意思,是最尊敬的一种称呼。经常有些出家人,听到人叫他和尚,很不开心。我也经常跟大家开玩笑说:哎呀,人家叫你和尚,是对你最尊敬的称呼,你应该高兴得不得了。他用比他的校长、班主任还要亲切的称呼叫你了。“嘿,小和尚”,那你就是小的亲教师,没有关系。“穷和尚”,那就是穷的亲教师。人家是恶意地说你,你能够欢喜地接受,就行了,根本没有那些烦恼了,很开心。
  “弟子合摇橹。”我应该来摇橹。师徒之间总是机锋相见,佛法相见,禅法相见。
  “五祖云:‘合是吾渡汝。’”应该是我渡你!
  “惠能曰:‘迷时师度,悟了自度。’”佛法最究竟的东西在心,只有惠能才有这个气量和胆魄,把中国的禅法奠定起来。“迷时”就是“师度”,“悟了”就是“自度”。如果我自悟了还是要你度,这个悟还是不彻不透。
  “度名虽一,用处不同。”
  依据自然法则和事物发展的相似性,六祖惠能这样得到“法”,经历了十五年猎人队伍中的磨难后又将“法”传播给他的徒弟们,必然要引发后来法子法孙法重孙们喝佛骂祖的“德山棒”、“临济喝”之类的事情,原因就是有这种“机锋不让毗卢”的顶天立地的气概。
  “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付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只该自性得度,这句话又说得有点悲凉。想想看,神秀也好,那些追随五祖修行的人也好,师徒之间,除了以佛法相见外,还能像亲人那样来相见。但是惠能却不能,因为生在边地,长得又丑又矮,语言不通,文化又没有。所以“蒙师付法”,只能是“自性自度”,有点凄凉。
  “祖云:‘如是如是。’”确实是这样子。
  “以后佛法,由汝大行。”以后佛法,肯定会大大地传扬开来。
  “汝去三年,吾方逝世。”可以查阅历史资料,确实是如此。
  “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好,去吧,向南,不要马上开山说法,禅宗一时还难以兴盛起来。
  明上座本来面目
  【经文】
  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庾岭。五祖归,数日不上堂。众疑,诣问曰:“和尚少病少恼否?”曰:“病即无,衣法已南传矣。”问:“谁人传授?”曰:“能者得之。”众乃知焉。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
  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糙,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惠能。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能隐于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
  惠能遂出,盘坐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惠明言下大悟,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惠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惠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惠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明礼辞。
  “惠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惠能拜别了五祖,马不停蹄,向南而行。
  “两月中间,至大庾岭。”大庾岭就在现在的韶关以北湖南的最南边——郴州以南的那个地方。
  南华寺山门有一副对联,写的:“庾岭继东山法脉,曹溪开洙泗禅门”。大庾岭,在崇山峻岭之中。洙和泗,就是孔子出生的地方——山东的洙水和泗水。以儒家的推崇来比拟、界定六祖的这个道场,这是最高的推崇了。
  五祖送了六祖归来,连续多日不上堂说法。大众疑惑,即来问候:和尚是否生病或者有什么心事?五祖告诉大家,身体没病,就是衣法已传给惠能,去往南方了。
  “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到了大庾岭,之后有数百人来追,欲夺衣钵。人还真是不少。
  “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那肯定有一定的武功了。
  “性行粗糙。”性格也暴躁,这符合军人的特性,一言不合,拔刀相向。
  “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惠能。”惠明努力争先,抱着一定要建功立业的那种凡夫的心态追上了惠能。
  “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惠能一看,好,把衣钵往石头上一搁。
  “曰:‘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这个衣是传法承继的表证,你能够凭强力夺取吗?
  “能隐于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动。”然后自己隐草莽中,藏起来,不出声。惠明到了,“提掇不动”,拿不动。
  “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这一下,惠明心里边开始反思了。这些人根基都是大利,当下就知道迷途知返,知道自己哪里有了问题,所以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绝对是行得通的。
  “惠能遂出,盘坐石上。惠明作礼云。”惠明马上作礼,不敢再粗行,反而作礼了。
  “望行者为我说法。”看,这真正是为寻法而来了。
  “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好啊,你既然不是为衣而来,那你“屏息诸缘”。“屏”,除去;“息”,息掉“诸缘”,屏息一切外在的缘。“勿生一念”,想要净心,就什么都不要了,连“想要净”这一念也没有了,当下的心没有对立了,“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呀。
  “明良久。”惠明在这“勿生一念”坐了很久。他平时在五祖身边,应该是有一定的功夫,只是没透而已。
  “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这应该是很有教学的味道,大喝一声,或者是轻描淡写地一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一念不生”,没有善,没有恶,没有是,没有非,没有人,没有法,也没有我与非我……没有这一切对立了,这个时候,“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惠明言下大悟。”又一个悟了。悟了什么?前面讲的六祖悟到“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无动摇、本不生灭、本自清净、能生万法。现在又是“正与么时”,不思善,不思恶,不生一念,屏息诸缘,本来面目当下现前。
  “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还有点不彻,“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这就可以看出凡夫的心。他已经明了了,但是仍然用的是一种凡夫的心理,以为这个是行者密语密意给他传了一个秘密之外的东西。
  “惠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说给你,就不是密了。
  “汝若返照,密在汝边。”让他没有任何的妄想,让他不要出任何离开自性自心之外的旁岔。“汝若返照,密在汝边”,当下即是。
  “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个四品将军一旦解决了生命的根本问题、自性自心的问题,不再是一个粗人,智慧马上现前,他就是一个祖师了。
  “今行者即惠明师也。”依法不依人,那个时候,六祖才二十四岁,还没有剃头,是一个在家人。
  “惠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光是明白了还不行,还要好好护持,所谓保养圣胎。
  “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惠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明礼辞。”后来惠明为了避惠能的尊者讳,改名道明。去到江西袁州(现江西宜春)的蒙山住下来。
  避难说法
  【经文】
  惠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过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惠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好不容易回到曹溪村了,又被恶人寻逐。
  诸佛妙理 非关文字
  那个时候曹溪村有一个刘志略,是一个儒士,他的姑姑出家了,叫无尽藏比丘尼。无尽藏比丘尼经常诵《涅槃经》,听说惠能行者来了,跟刘志略交好,就来请教他。惠能说:哎呀,字我都不认识,你给我读一下吧。这位比丘尼生疑:你字都不认识,怎么来解呢?六祖回答得真是厉害,他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无尽藏比丘尼一听,就大为叹服,再请教那些义理,都很透彻。她马上跟村里的人说:这是圣人哪,这是一个大修行人,应该供养。然后大家就发心在那里修建曹溪的寺院。后“被恶人寻逐”,据说放了火,把村子都烧了。
  “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后来六祖逃过此劫,跑到广东的四会县。
  “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这一去就是十五年。因为因缘不到,佛法难行,他又是在避难之中,如果说得多了,传播出去也不好,所以他与猎人随宜说法,看这个人有缘,就随意地点拨一下。
  “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那些猎人真是不简单,想想他们都是靠这些猎物为生,结果六祖都给放了,他们还是让六祖跟他们一起。
  前面说到的那部关于六祖的电影中有一个猎人看见六祖总是放走猎物,就想置他于死地而后快,但是惠能都一一化解了,以忍辱波罗蜜度过这一一的难关。
  “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猎人又没有耕种或者干别的,只能吃肉。六祖每次都把菜放在锅边蘸一下煮了吃,有人问,就说“但吃肉边菜”。他不说学佛,也不透露袈裟。
  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
  【经文】
  一日思维:时当弘法,不可终遁。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印宗延至上席,征诘奥义。见惠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惠能曰:“不敢。”宗于是作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
  直指人心 出语惊人
  “一日思维”具体哪年哪日没有办法知道,但是这一日也可以说是现在啊。
  “时当弘法,不可终遁。”因缘到了,不可以再隐居。
  “遂出至广州法性寺。”也就是现在的广州光孝寺,是一个古老的丛林,有一棵大的菩提树,那棵树现在还在。
  “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这里又一次提到了《涅槃经》。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我们看,这个六祖,从他一出场,从他初见五祖,到15年后出来,每次都是惊天动地的。这也说明禅法的特色,真正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它超越了一切对立,超越了一切繁文缛节,只在最根本的地方——心性上下手、着力、用功。
  “风吹幡动”,以我们常见思维,当然不是“风动”就是“幡动”,但是六祖告诉我们“仁者心动”,就是你的“心动”。
  实际上,这三个说法是在不同的层面上所说的。
  是不是风动?当然风在动。幡是不是也会动?幡也在动。仁者心动没动?仁者心也在动。
  “仁者心动”是根本,“风动”和“幡动”是现象。没有幡,无法显示风在动;没有风,幡也没有显示的作用;那么没有我们的心,又是谁来了知认识这个自然现象呢?这就是在不同层面上的说法。比如给一个小学生讲,是“仁者心动”,他很难体会“仁者心动”,他只能体会到风吹了幡。
  “印宗延至上席,征诘奥义。”主事的僧人印宗法师,马上把六祖请至上席,询问他。
  这一问,见惠能言简意赅,没有任何多余的,不依赖于文字,但是所说皆符合佛理最究竟的法印。
  “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你肯定不是一般的人。
  “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莫不是你吗?
  “惠能曰:‘不敢。’宗于是作礼。”印宗法师马上就作礼,依法不依人,那当时就是出家人顶礼在家人了。
  “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
  不二之法
  【经文】
  宗复问曰:“黄梅咐嘱,如何指授?”
  惠能曰:“指授即无,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
  惠能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
  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不论禅定解脱
  “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有衣钵表征了,关于禅法的传承,印宗法师还要问一句:在法上,黄梅如何付嘱、指授。
  “惠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六祖这么一说,印宗肯定糊涂了。一般学佛的人都会想:佛陀教导说,一个出家人无非就是“禅诵经行”,怎能“不论禅定解脱”?
  南传的比丘们,就是这两件事:禅、诵。打坐诵经累了,就是默默地绕佛,跟我们现在念佛绕是不同的,是一种经行,安静地实实在在地去踏触大地,踏触大自然,去了知心和外法的不二。
  所以印宗跟我们的问题是一样的,“何不论禅定解脱”?
  惠能说:“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印宗又糊涂了,“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说:你刚才讲《涅槃经》,里面说“佛法是不二之法”。
  非常非断
  “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要好好地体会这种“不二”。佛性是“非常非无常”,放在“常”了,堕入常见;放入“无常”了,堕入断见。佛法佛性是离开了断常二见,是中道的,所以“是故不断,名为不二”。
  非善非不善
  “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涅槃经》里面有一品《高贵德王菩萨品》,有上下两部。“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犯四重禁”,就是犯了出家人的四种根本戒律——杀、盗、YIN、妄。“五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转法轮僧。“一阐提”,就是把所有的善根都断掉的人。这样的众生,是否断了佛性和善根呢?
  蕴之与界 其性无二
  “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曾有一个人去问一个大禅师,说:“这个小鸟还有佛性吗?”禅师说:“有啊。”问的人说:“既然它有佛性,为什么在佛陀身上拉屎啊?”这个祖师就回答了:“你看,它为什么不去老鹰的嘴下去拉屎呢?这就是佛性的具体表现啊。”在人是人性,在鸟是鸟性,在狗是狗性。
  如果我们把前边这三句话——善与不善,断与常,蕴之与界——完全都明白了,空和有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心性上的困惑没有了,没有什么疑问了,然后下来就是如何保养而已。那真是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修行真正是乐趣了。
  六祖剃发受戒
  【经文】
  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于是为惠能剃发,愿事为师。惠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
  惠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缘,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代圣人无别。一众闻法,欢喜作礼而退。
  “印宗闻说,欢喜合掌。”心情踊跃激动的状态完全可以理解。
  “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我说的就好像破砖烂瓦一样,你说的是无上的法宝,像真金一样。
  “于是为惠能剃发,愿事为师。”马上给他剃发。
  “惠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当年正月十五日,唐朝仪凤元年丙子正月八日,印宗法师明白了之后,普会四众给六祖剃发,二月八日集聚高僧大德为六祖授具足戒。西京智光律师为授戒师,苏州慧静律师为羯摩师,荆州通应律师为教授师,中印度耆多罗律师为说戒师,西印度密多三藏法师为证戒师。
  戒坛是刘宋时代的求那跋陀罗三藏法师所建,建坛时这位印度高僧在坛上立碑预言说:“后世当有一位肉身菩萨于此受具足戒”。
  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印度智药三藏法师航海而来,看到这法坛与石碑,把他从印度带来的菩提树栽植在坛边,并立碑预志说:“一百七十年后,当有肉身菩萨在这菩提树下,开演上乘佛法,广度无量众生,真是传佛心印之法主也。”
  这些在历史上都有记载,这件事情有具体的人、事物、环境的表征。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总结回向
  故事讲到这里,已经把惠能的得法因由全都讲述出来了,也把五祖的教法、神秀的教法、六祖的教法都开明宗义,作了交代,也把六祖的禅风特色和盘托出。至此,真正言下相应、明了本心的、敢于当下承担的人已经开始解决问题了。
  佛法的一切:若识本心,当下现前;若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因此,现在来研究《坛经》,虽然没有证得三身四智,起码有一个根本的见地:哦,原来我心、佛心、众生心是一心!
  既然是这样,我还有什么可以忧愁的呢?佛从来不会离开我,我想远离众生也是不可能的,那么产生爱憎又有什么必要呢?当下爱憎贪嗔不起,当下要修止就有止,要修观,观就现前,所谓止观双运,定慧等持,“随缘消旧业,不复造新殃”,自然就慢慢入道了。
  “一众闻法,欢喜作礼而退。”
  这里也希望大家可以轻松一点、喜悦一点,真正可以把心敞开,而不是肃然起敬,把心拘禁起来,那不是我们的目的。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把所有的烦恼都放下,得到法喜,得到法的滋润,慢慢地建立佛教的正行。
  下面我们来做个简单的回向:
  愿我们从听闻、理解、修证《六祖坛经》所获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同证无生,同圆种智!
  般若品第二
  在前面《行由品》中,讲到六祖惠能听闻人家课诵《金刚经》,然后发心到黄梅礼祖,经过八个月余,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子得到五祖的认可,传承了禅宗的法脉。从此开创了中国的顿悟南禅,直到今天,禅宗仍以顿悟禅法为主要的传播弘教方式。
  在这一品中开明宗义,也已经讲了五祖禅宗教法的精髓,五祖的教学方式,六祖的教学方式,神秀大师的修学方式,都已经有个全面的交代。那么后边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这就可以看出六祖大师让我们念念不忘自性,心心回归本心的苦心,要切实体会这一层。
  我们来看文章。
  摩诃般若波罗蜜法
  【经文】
  次日,韦使君请益,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智有愚。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次日韦刺史请益,师升座,告大众曰”。第二天,韦刺史又请六祖开示,破除迷惘,开启原有的般若之智。六祖升法座告大众说:“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我们知道“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是梵语。为什么要念这个呢?
  四祖道信禅师当年回到黄梅安住之前,曾住在江西的一个地方。当时贼兵攻城,刚好打到四祖住的地方。四祖带着全城的百姓和部队一起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围城的贼兵就看到城门的四角上有四大天王在守门,贼兵自退。自那以后,四祖道信禅师声名远播,各方礼请,到庐山住了近十年,然后才到黄梅四祖寺开山。这个咒语就有这样的力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是真正解决一切生死烦恼的大法。
  自性般若 本自具足
  “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是人本自有之。’”这句话和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道说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有什么区别呢?文字有差别,但是意趣没有两样。我们每个人本有的觉悟之心、智慧之心、觉悟之智、圆满的菩提,谁也不欠缺什么,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只缘心迷,不能自悟。”不是菩提隔我们,不是佛远离了我们,而是我们自己心迷,不能自悟。那么,迷了怎么办?
  “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就是需要有一个好的老师告诉指导我们明心见性之法。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般若有几个层次: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口念般若”,是停留在文字般若的层面上。如果能起到观照,闻思对应自己的日常生活,对照自己的身口意三业的行为,这就是“观照般若”。如果能够达到“实相般若”,才是真正的般若,才能解决我们的生死问题。
  “不识自性般若”“口念般若”不是“自性般若”。“般若”不是外在的,是我们自性的,不是佛给的,不是菩萨加持的,也不是求来的,在我们每个人的自性中原本具足,原没有生灭,原没有动摇,原能够具足一切法、生一切法。
  口念心行 本性是佛
  “犹如说食不饱。”假如我们只是“口念般若”而不识“自性般若”,这就是“说食不饱”,好比一个人饿着肚子,看着别人的馒头、大饼、麦当劳、肯德基,看来看去,只说人家的,却不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所以,“口但说空”,学佛时间虽然久远,始终没有益处。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六祖对《金刚经》非常熟悉,听《金刚经》而悟道,《金刚经》又成为传承禅宗一法的根本经典,他说“如幻如化,如露如电”,这与《金刚经》中的“六如”——“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是同样的意思。
  “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这三个般若融为一体就叫“心口相应”。
  “本性是佛”,我们的真如自性就是佛。
  “离性无别佛”,离开我们的真如自性没有别处去找佛。
  前面有人问,为什么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呢?因为你不识本心,所修的一切行法只是停留在“心外求法”的层面上。
  我们要知道“如是因,如是果”。心是成佛的可能性,一定要在心地心念上挖掘真如佛性和宝藏,把它培育成熟。否则,在心外求法,跟佛和佛性是不相应的。
  不识本心而学法,就好像我们要煮一顿好吃的米饭,但是我们不知道放米。米是成饭的可能性,我们却拿一堆沙子拼命地用高压锅或电饭锅,蒸它、煮它、焖它,结果呢?经过亿万年,它仍然是一堆沙子,因为“沙非饭本”。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离开我们的自性,没有别的佛可成。
  摩诃
  【经文】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相。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心量广大 犹如虚空
  “摩诃”是大,“摩诃般若”就是大“般若”的意思。何名“般若”呢?下面会讲到。
  “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要好好注意这一段,心是真如自性的本体。但是心的本体,是无法正面描述的,只能用一些否定之法,形容“心量广大,犹如虚空”。
  “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虚空没有边界,所以没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心是方的?是圆的?是大的?是小的?都不是,无法来衡量。
  “亦非青黄赤白。”颜色框不住它。心脏的“心”,那颗肉团是红色的。但实际上,真如自性之心,远离了颜色,青黄赤白都不是。
  “亦无上下长短。”方位也无法来衡量它。
  “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再说它的功能作用:“无嗔”,没有嗔恚;“无喜”,也没有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
  “无有头尾。”这颗心的开始在哪里?找不到。也找不到一个结束。
  结合《大乘起信论》来好好地体会这一段,了解我们的“本觉”和“始觉”,这样才知道我们的“无始无明”。这个“无始”,不是指时间上的无始,而是指我们的任何一个念头一动,找不到它的出处。
  “诸佛刹土,竟同虚空。”我们读《华严经》,诸佛的刹土无边无际,到处都是。我们读《无量寿经》,法藏比丘过去观察各个佛土的清净庄严,然后结合自己修行的本愿创造了极乐世界。在心的本体来讲,诸佛本土,“竟同虚空”,都是一样的。
  “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每个人的真如“妙性”,本来空空寂寂“无有一法可得”。这就自然“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自性真空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这里我们能够真正体会到《金刚经》里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六祖了解一般人的通病,所以他刚刚告诉“本空”,马上怕我们执取,随立随扫。千万莫听说“空”了,“便即著空”,认为“空”才是对头的,说佛法一切皆空。既然一切皆空了,马上工作不要了,恋爱不要了,家庭、事业都不要了,出家遁入空门,这就错了,没有完全圆满地理解“空义”。
  “第一莫著空”,如果“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它是一个死的“空”,不能够起用,我们就感受不到它的真如妙用和灵动了。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相。”“世界虚空”,是指具体的物理世界,自然界的生命和无生命都包含在内。
  “日月星宿,山河大地,全然悉见,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六祖一句话,把无情的、有情的都网罗尽了。
  “世人性空,亦复如是。”每一个人真如自性的那个真空,也是这样。
  能含万法是大
  【经文】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名“摩诃”。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
  如果套用教相来说,体、相、用三大,这一段具体是讲心的体大,能含万法。自性生一切法,所谓的十法界——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都包含在这里面了。明白这个道理再看后面“一念觉即是佛,一念迷即是众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六祖为什么说,“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呢?就因为“万法在诸人性中”,才能够随缘而起,因业而显现生命方向的定位乃至生死。就因为如此,我们可以是佛,也可以是魔;可以上天堂,也可以下地狱。
  假如自性的本体是实在的,那么它就成为一个“常见”。若是“常见”,天总是天,人总是人,地狱总是地狱,没有修行成佛的可能性了。在这里要体会“空”的妙用。
  于善恶不取不舍不染著
  “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一切人,“善”也好,“恶”也好,不“取”也不“舍”。一定要体会“取”“舍”两个字。
  “不取”就是在本体上知道善也好、恶也好,都是本性皆空,随缘而起的。“不舍”,是中道,那些恶的,我们要随缘点化;那些善的,随缘赞叹,这就是“不舍”,不离不弃的意思,这才是真正的中道之性。
  “亦不染著”,染著就成为执取。
  “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名摩诃。”看看我们的本体,竟有这样的功能,“故名摩诃”。
  迷人与邪见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六祖强调一切都要在“心行”上。
  “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我们看到很多人,很多修特异功能或练气功的,都说“空心”,让你的心空下来,一念不生,“百无所思”,不能有妄想,甚至说“想要坐的心”都不能有,“自称为大”。这样的人,六祖说什么?“不可与语,为邪见故”,六祖早就把这类人骂了。
  般若
  【经文】
  善知识,心量广大,周遍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来去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心遍一切处
  这里具体讲的是心的相大和用大。
  “善知识,心量广大,周遍法界。”既然是“周遍法界”,大家千万要体会,不只是“其大无外”的“周遍”,更是“其小无内”,任何生命方式里,都有我们的心量。也就是说万法、一切的存在、森罗万象的法界都是在这个心量里。
  大家慢慢地来体会,在佛界里面是“周遍”,在一滴水里面也是“周遍”,不是指空间的“周遍”,而是指它在一切处。
  再结合《楞严经》中所说的地水火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来看,我们对自然界的很多东西都不会有疑惑,也不会担心和恐惧了。因为心的认知程度到了哪里,就能开发出什么东西,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心性本空 生含万法
  “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要“用”,“了了分明”。“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这也便是心的用大。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怎么体会这个道理?
  什么是“一切即一”?一切万法都在我们的自性真如的空性中,生生灭灭,是不是“一切”都是在“一”里呢?
  什么是“一即一切”呢?就因为心性的本体如此,是一切皆空,所以它能够生含万法。万法是在以空性为基础的缘起下生灭,而产生的自然现象,因此可以说“一”也就是“一切”。
  大家真的体会到这八个字,就可以把那些算命先生一下子全给攻破。运用比量、推论,他们所做的都可以被推翻,因为我们的“一切”都可以用“一”代表,“一”可以产生“一切”,“一切”也可以阐述一个根本的东西。
  “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所以没有谁告诉你:空心静坐,百事不思,万物不想,不去关心这个世事,不去关心外在的东西,就是真修行。不是那样的。
  般若是要灵动、鲜活的,“无所住而生其心”。
  般若从自性而生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一切般若皆从自性而生”,六祖一见五祖就说:“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做何务?”五祖一听,“这 獠根性大利,著槽厂去”。当时,法是这样得的。现在六祖也是这样传法。“一切般若智”,都从我们“自性而生,不从外入”。我们一切的智慧都在哪里具备?“三身四智体中圆”,三身四智都从我们的“自性而生”。就因为是从自性而来,不从外求,那么我们只要方法得当,自然而然的,就能够破除那些执取、幻相、无明,而显现出智慧。这跟儒家经典所说的也很相似,和“静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一切从自性出来,不是从外来的。
  大智大用
  “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所以我们打坐打的就是这个地方,一定要下工夫去体会。
  “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一真一切真”,这里面的意思很难很难讲出来,为什么说“一真”就“一切真”呢?怎么去理解呢?
  《华严经》中说:佛陀足趾按地,结果海印放光。众生一动心念,尘劳先起。在佛的眼里,一切法界都是佛法界;在众生的眼里,一切的法界都是众生的法界,就是烦恼和对立的法界。
  因此就体会当下,当心念进入到无生无灭的本体时,“一真一切真”,由此而生出的妙用大用就是下面的“心量大事,不行小道”,那真正是大智大用,“不行小道”。
  “口莫终日说空。”千万不要口里整天说:空啊,空啊,一切皆烦恼,一切都归于空吧。
  “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就好比一个凡人傻瓜说:我是国王。这怎么可能?
  当下般若行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为什么“般若”不直接翻译成智慧呢?是因为当时翻译经典有五种情况不翻译,般若就是因含多义而不译。单纯以智慧还不足以解释“般若”,它还包含了超越智慧的其他层面,所以就不译。
  “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这里六祖直接说:不是认知心的本体即见性就够了,而是教你如何去行。
  “一切处所,一切时中”,也就是在此时此地,“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说得真是透彻。
  现在法国梅村的一行禅师,有一个偈子,我也经常唱给大家听:
  我已到了,已到家了,
  于佛土,我安住了,
  在此地,在此时……
  这就是当下。“一切处所,一切时中”,时间、空间全都包括了。由时间和空间而缘起的生命能认知的就是心念,“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所以“不行小道”,不执取身口两支上一些微细的见性。
  一上来就是告诉你:你每一个念头,“不愚”了,行就自然正了。
  所以,“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一个念头,我们失去觉照了,般若就没了;一念智慧生起了,般若就生起了。
  聪明和般若
  “世人愚迷,不见般若。”这里的“愚”,不单纯是那些傻、迷、痴、呆,很多有聪明学问的人,实际上都被六祖骂尽了。
  我们的聪明、学问、聪辩世智,都是停留在逻辑层面,在对立思维的层面上去开演,而非“般若”的层面。
  区分聪明和般若的一个根本的方法是:一个具备了“般若”的人,他的生活、生命会很洒脱、祥和、舒畅。而一个聪明人,不管外在怎样,他的内心会非常痛苦,他的生活会充满了紧张和焦虑。所以,聪明和般若是不同的。
  “般若无形相”,假如有个形相,那就不对了。
  “智慧心即是。”什么是般若呢?“智慧心”就是般若。
  “若作如是解,即明般若智。”按照这样理解,就知道什么是般若智慧了。
  波罗蜜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于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流通,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直接的翻译就是“彼岸到”的意思。
  当下离生灭
  “解义离生灭。”如何是“解义”?如果我们真正明了了当下,听闻、阅读、思考,一下子或者是禅坐中,或者是经行中,或者是读诵中,一念归空,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能所双亡,“解义离生灭”。
  “著境生灭起。”你的知、你的见在任何一个境界上挂钩了,自然就是一个生死,就是一个“生灭”。
  “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迷人口念”,不知道它的真义,不能够“解义离生灭”,而是“著境生灭起”。所以“当念之时,有妄有非”,总是真妄的境界。
  一念修行
  “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我们也不要念,“念念若行”,“般若”是名“真性”。
  “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悟个什么?行,行个什么?
  所以,“不修即凡”。不修行,跟普通凡夫没有什么差别。
  “一念修行,自身等佛。”我们真正地去体会一下这“一念修行”。
  从十二因缘的缘起来讲,一念一动就是一番生死。我们普通凡夫的生死是分段生死,对圣人来讲是变易生死。所谓变易生死,就是念头一动就是一番生死。
  所以,“一念修行”,你当下安住在佛的状态,自然就是佛,“自身等佛”。如果那一念是愚痴了呢?进入了嗔恨状态,就是地狱;进入了贪欲的状态,就是饿鬼。
  烦恼即菩提
  【经文】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凡夫即佛”,佛本是凡夫做,菩萨本是众生修。
  “烦恼即菩提。”经常有人用这句话教训别人。比如我最近挺烦躁,有人读过《六祖坛经》,就对我说:哎呀,别着急嘛,烦恼即菩提。
  但是要体会到这种妙用,才能转烦恼成菩提。
  当我们会运用般若智慧和般若行的时候,烦恼生起的场所正是正念觉悟的地方。对于一个在烦恼里整天打转、没有机会醒觉的人来讲,烦恼就是烦恼,不是菩提。只有当我们醒觉的时候,烦恼才成了菩提。
  随着我们的修行进一步深入,烦恼越大越显我们的菩提功夫深。
  一般人很多会在这里生起疑惑,说为什么我刚刚在接触佛法那两年里特别顺利,然后修行就开始出问题了。烦恼也多了,逆缘也多了,障碍也多了,身体也会出问题。我经常劝他们不要着急,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时候,不是说你学了佛法之后,一切的顺缘都现前,一切的障碍都没有了,也不是一切的业力都消除了。而是说它要来考验你真功夫究竟有多少,让你在是非之中、烦恼之中打转,看它对我们内心的冲击力还有多大。以前我们能承受10吨的力量不动摇,现在我能承受100吨的冲击力而不动摇。这说明我们正念的功夫已经加深了很多。所以说烦恼即菩提。
  在这里有几个层次,需要慢慢地去体会:
  最初我们在烦恼中不知醒觉,烦恼就是烦恼,不可能成为菩提;然后我们刚刚知道醒觉,知道懂得用正念的力量来根除烦恼,烦恼生起之地就是智慧开显之所;随着我们进一步地修行、进一步地体会,烦恼就真正是菩提了。
  这是三个境界。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处处把我们拉回到当下,处处让我们知道:修行不是在天上坐,不是在山中坐,而是在我们心念中坐。“前念迷,即凡夫”,既然心的本体是这样的,那当然一念迷即凡夫,一念醒觉即是佛。“前念著境”,即是凡夫,“后念离境,即菩提”。
  但是这里没有马上讲到,如何离境即菩提。后面会讲到,要讲无住、无念二三昧。
  般若用处
  【经文】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善知识,我此法门,一法门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赞叹“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智慧到彼岸,是“最尊最上最第一”了。确实如此,佛陀49年说法,其中用了22年的时间来讲般若。这是根本。
  “无住无往亦无来。”“无住”,是不可能住的。三心了不可得,无往也是。“亦无来”,过去、现在、未来都找不到。
  “三世诸佛从中出。”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从般若而生。
  “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就是要“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
  “五蕴”,色受想行识。所谓“五蕴”,就是五种遮盖我们的东西: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烦恼”,修行的根本要对治的不是别的,就是解决烦恼的问题。“尘劳”,是“烦恼”的另一种说法。“如此修行”,肯定会成佛道。
  “成佛道”就怎么样呢?“变三毒为戒定慧”,根本就是这么简单。我们的一心,善用就是“戒定慧”;坏用,流转门就是贪嗔痴。所以是“变三毒为戒定慧”。实际上在哪里变呢?还是转识成智,转贪嗔痴为戒定慧。并不是离开贪嗔痴外,另有一个戒定慧。要明白一切都是在自心中求,在自性中去完善。
  所以,修行很有趣,完全是跟自己做游戏、作斗争,不是向外去求。
  我们经常说开悟了、见性了,见什么性?大家体会体会这一段。
  “我此法门,一法门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我此法门”,从一个般若生出“八万四千智慧”。般若是心的本体,岂止是八万四千智慧?为什么呢?因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也就是八万四千烦恼。这里说的“八万四千”,在学教理上有,从什么上生出多少种烦恼,都有很详细的解释。我们也不一定把它当成具体的数字,因为印度人习惯这样表达数目之多。
  “若无尘劳,智慧常现。”《金刚经》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就是一个过河的筏子,是一个除尘垢的扫把。过了河,筏子就该舍了。垃圾没了,扫把就不用了。所以“若无尘劳,智慧常现”。
  “不离自性。”本身就在自性的净土中安住,自性的涅槃天堂之门就打开了。
  所以,“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忆”是回想,“著”是对当下境界的执取。
  “不起狂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在这里,多数都是强调“用处”,体、相、用中的用处。
  修般若行
  【经文】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
  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智小根人闻,心生不信。
  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草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
  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
  原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生。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
  般若之智亦无大小,唯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
  若开顿悟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最上乘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法界即一心,也就是我们的真如佛性。
  “及般若三昧者”,般若三昧就是智慧三昧,智慧之地就是定慧等持。
  “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须修般若行”,“般若行”从哪里入手呢?“持诵《金刚般若经》”,持诵《金刚般若经》就是行般若行。“即得见性”,就能够见性,见真如佛性,见本性皆空之性。
  “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也就是言辞所不能尽。
  “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为什么呢?
  “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阎浮提”,佛经上把娑婆世界分成四大部洲:我们是南阎浮提洲,其他洲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
  “城邑聚落。”“城”是大的地方,“邑”是小村镇,“聚落”就是更小的地方。
  “悉皆漂流,如漂草叶。”下了大雨是这样的结果。
  “若雨大海,不增不减。”但是再大的雨下在大海里,大海也不见有什么不同。
  本性般若 常自观照
  “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确实如此,小根小智人一听闻,就害怕。
  所以说,“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六祖所接的真正的大上根人、上上根人一下子直契真如实性,而不需要中间的观照般若,也就是悟证同时,一闻即悟,悟了即了,了了即用,用了即舍,“不假文字”。
  “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原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这里讲到了科学问题。“譬如雨水”,雨水是不是天上下来的呢?“原是龙能兴致”,当然今天又可以用人工降雨。就尊重祖师和佛教来说、就当时的认识论,对于这个问题是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这些科学问题,我们不用管,留给科学家去研究。但是下雨这件事确实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都能够“蒙润”,都能够得到利益。“百川众流,群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也是如此。
  迷心外见 是为小根
  “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
  但是千万不要轻忽这些小根之人,为什么呢?“原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他本性跟佛菩萨,跟大智慧人是没有差别的。
  “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既然跟大智慧人没有差别,却为什么闻法不能开悟呢?是因为他们邪见、烦恼、障重根深。
  “邪见”有两种,一个是边见,一个是邪见。
  边见是执于两边,或执常见,或执断见。执常见认为愚人永为愚人,智者永为智者。执断见认为这一切须归消灭。
  不懂缘起,不懂生灭之外的不生灭,就是边见。
  在这里批判的“邪见”,是指修行人的,而不是凡夫外道见,是修行人中等根机以下的。“烦恼根生”,就好像大云把太阳给遮住了,风不来,日不现。这里讲小根器的人就是这样。
  “般若之智,亦无大小,唯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根本的“般若之智”是“无大小”、无方位、无青黄赤白、无善无恶、无是无非、无能所能,就是因为众生自心有“迷悟不同”,才有根机的差别。
  “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看看六祖骂人是很厉害的!“迷心外见”,自己的心迷了,在外边去求一个佛。但是大家要体会,六祖骂人归骂人,但绝对没说小根就是错的。跟凡夫、外道相比,小根仍然是对的,只是根性还不够利。所以说小根“迷心外见”,总归他认为有个佛,认为有个佛土,认为有个佛性,认为有个佛果。只是不明白这个佛土、佛性、佛果,都是在自性中求来的,是本有本具的,而向外找去。
  不执外修 常起正见
  相反“若开顿悟教”,听到大善知识一说,一下就明白了:哦,即心即佛,原来我的心就是佛。“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不从外在的形象、事理上去寻找,而是在“自心”上“常起正见”。
  一个人,也许在家,也许出家,也许看经,也许不看经,也许做一些我们认为是修行的事,也许根本不做任何在我们的眼目中是修行的事,只要他的内心“常起正见”,这就是真正的修行。
  “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禅宗有很多不拘小节、不拘小法的地方,强调的就是心行。但是我们要明白性相不二,理事如如。
  执相而求 谬以千里
  当年,临济禅师从高安大愚禅师得法开悟之后,又回到黄檗禅师那里。
  临济禅师在禅堂里睡觉,首座在打坐。黄檗禅师来禅堂里勘验,首座告状说:那个小后生在酣酣大睡,三天了,他也不起来。
  结果黄檗禅师怎么样?拿着拐杖就把首座就揍了一顿,说:你不懂修行,倒是后堂那个睡觉的小伙子懂修行。
  今天这个时代,更多的人是执法而求,执相而求,执虚幻的形式而求。
  一个出家人,假如他的早晚功课做得不好,假如他穿得窝里窝囊,形象不整,就经常被广大在家的佛教徒所诋毁,说:这个法师不修行不持戒。所以广大的在家信徒一定要了解这一点。这几年,九华山出的几位肉身菩萨,平时都是窝里窝囊,土里土气,好像不修边幅的样子。虽然我们跟圣人看起来是同在一个空间,同一个餐桌上吃饭,甚至同一个床榻上睡觉,但是实际上我们的空间是不同的。
  千万不能执相而求。执相而求,谬以千里。
  但于内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这就是“见性”,这就是大修行、真修行、实修行。那些依法依律依戒依规而住的做法也是修行,在这样前提下,能够开悟自心,“识自本心,见自本性”,那真正是“人天师范”了。
  所以,“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内外不住”,内不住心,外不住相,“去来自由”。所以要用般若,任何执取都不对——执生不对,执死不对,执涅槃不对,执修也不对,执不修更不对,“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没有差别。
  顿悟菩提
  【经文】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为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万法因人而有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修多罗”是苏它拉(梵语Sutra),就是三藏十二部的一切经典,一切大德的语言文字开示语录。“大小二乘,十二部经”,就是佛经的十二种类,详细的解释可查查词典去了解。这些“皆因人置”,而安立的,“因智慧性方能建立”。
  “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就是因为如此,假如没有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这里有个科学问题。假如没有人了,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草木溪流、河源泉涧还有没有?科学问题,留给大家去思索。但是话说回来,没有有情,光有无情,有也变成无。这里的有情不只是人,还有其他的生命,一切的有情生命,都包括在内。如果没有有情生命,无情是一个无知无识无记忆的状态。
  所以,“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
  佛法与宗教的区别
  “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因为人中有愚有智,愚就是小人,智就是大人。这个“大人”、“小人”不是平常意义所说的,而是智慧上的大根量、小根量。
  “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为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佛法与宗教不同的地方在于任何一个人,他再迷惑,一旦醒觉了,就是个智人,也就是“大人”,是菩萨、佛。但是宗教不同,宗教教主只有一个,无论你再怎么样做,你只能是信仰者。
  这便区分了佛法与宗教。
  见真如本性 至灭妄佛地
  【经文】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源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开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
  若自不悟,需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
  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六祖是真正了不起的会说法的人,前面自己讲了,后面再来引经据典。虽然他大字不识,但是当内心的智慧生起来,一闻就了义,就知道经文的意思,和我们读了千遍万遍还不解其意,只做个留声机、照相机相比,真是天壤之别、云泥之差。
  众生与佛 在迷悟间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不悟”,“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如果有禅坐的体会,“一念悟时”,粉碎了当下的能所,粉碎了身心,那一刹那你就能真正体会到一切都是佛。相反,当迷的时候,尽管佛菩萨跟我们同在,我们感受不到任何佛,只感受到众生的东西。所以,一念迷,“不悟”“佛是众生”;“一念悟”,“众生是佛”。
  “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故知万法尽在自心”,那么为什么不从自性中“顿见真如本性”呢?
  这里引经据典,《梵网菩萨戒经》讲:“我本元自性清净”,又来此世界八千往返,为了度众生而已,“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
  豁然得本心
  “《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即时豁然”,当明本心,当下豁然开朗。“还得本心”,本心原来无欠无余。
  虚云老和尚56岁打坐的时候,人家给他行茶,杯子一接,茶水烫手,杯子落地,当下大悟。作偈云:
  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
  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来果老禅师木鱼敲下去,突然醒悟了:哦,原来就这么简单呀。佛真的跟我不隔,是因为我的迷,我的邪见、边见,我的断常二见,与佛的智慧相隔,佛却从来没有远离过我。
  佛性从来就在内心,无论怎么流转生死轮回,但这佛性没有离开,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语录经常讲到祖师们明白了就大哭说,真是冤枉!
  我们也是有缘一起来研究探讨《坛经》,也希望无论是从开始听、从中间听还是从末后听,无论是早听、晚听,多听、少听,只要能够听一下“即时豁然,还得本心”,那就真正是起到作用了。顿见真如佛性,直了成佛。识自本心,见性成佛。真的就得到了利益,否则,也不过是听归听,说归说,生死归生死,烦恼归烦恼。那我们仅仅只是在做讲经的运动而已。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六祖在五祖弘忍大师那里,一听“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但是顿见后,五祖并不认可他,而是磨砺他。你明白了“体”或者说“法身”是不够的,还要有报身和化身,要有修行。这就是性相不二,理事如如,这才是圆满的。
  观自在
  “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让我们这些学道的人,“顿悟菩提”,“各自观心”,不是观别人的心,也不是观佛的心,是观自己的心。
  读诵《心经》260个字,“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自在”,观自己在不在,自己的心如果是正的,念是诚的,那自己就在。否则,念是妄的,是迷的,是邪染的,自己就不在了,就不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还是有挂碍、有恐怖,就不能“远离颠倒梦想”。所以诵《心经》也能体会到这些道理。
  内外善知识
  “若自不悟”,假如自己不行,自己不能开悟怎么办呢?
  “需觅大善知识”,就要找大善知识。
  “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为什么这样说呢?
  “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教化导引你,让你“见性”,见性了之后,就“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一切善法,以善知识发起,因为我们自己常常失去了本心,不知善恶,以善为恶,以恶为善,以不乐为乐,以不净为净,以无常为常,以无我为我,经常这样颠三倒四。
  而“善知识能发起”“一切善法”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过去、现在、未来,十方诸佛,三藏十二部的一切,在我们的自性中,“本自具有”。
  “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假如“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善知识告诉我们:佛在我们自性中有,十二部经在我们自性中有。
  “若自悟者,不假外求。”假如能够自悟者,“不假外求”。
  “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六祖随立随扫。先说若自不悟,“须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但假如认为只有外善知识指引才能解脱,也不对。
  为什么呢?
  因为内心自有知识,只要自心的正智——始觉和本觉合一就够了。
  “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取邪迷,妄念颠倒”,假如自心迷了,正念不在,那么外在的大善知识就是佛再来,也是没有办法帮到我们。
  禅坐中体会般若观照
  “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这句话要在禅坐中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哎呀,妄想纷飞,一会儿天堂,一会儿地狱,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真正般若”,就是想看一看这些妄念是什么。一“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当下息灭。所以只有打坐才能体会出来。建议大家经常练习打坐,有机会一定要参与这些修行。
  “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识自本心,见自本性,马上到佛地,因为当下、那一刹那中就在佛的境界中。
  般若三昧无念行
  【经文】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
  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
  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了知一切 自在无染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智慧观照,内外明彻”,内是心,外是身,心身外是世界。识自本心,一切都明彻、明白了。“若识本心,即本解脱”,不是外解脱,不是他解脱,是一切在自心中求得。
  “般若三昧,即是无念。”怎么样“无念”呢?
  “何名无念?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假如你能“知见一切法”,心也不“染著”,那是什么?
  那便是禅定中的无想定,感应的结果叫长寿天,长寿天定多慧少,所以并没有解脱,只是定力深。长寿天的众生不知道“一切法”,既然不知道“一切法”,当然心里没什么“染著”。所以一些修行人,看起来有点呆呆傻傻的,也没什么执取,就是因为了知很少。
  “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一定要体会到要有用处。“用即遍一切处”,但是“不著一切处”,要是著了任何一个地方即是染著,即是轮回,即是生死。
  “但净本心”,使自己的本心很清澈。
  “使六识出六门”,眼识出眼门,耳识出耳门,鼻识出鼻门,舌识出舌门,身识出身门,意识出意门。
  “于六尘中,无染无杂”,眼观色,耳听声,鼻嗅香,舌尝味,身接触,意解法——都是了知一切,彼此无杂无障碍。
  “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这样就是无念之行。
  寂而常照
  “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假如“百物不思”,念绝了,这就是法执。为什么呢?因为它有个动静二相的对取,它执取了静而不能用动,只能寂而不能照。要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才对头。
  授记与付嘱
  【经文】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即至佛地。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不退者,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吩咐,不得匿其正法。
  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
  禅法为至宝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即至佛地。”真正明白了“无念法,行无念行”,就“万法尽通”,“见诸佛境界”,“即至佛地”。六祖这样给我们授记,假如我们不认真地践行,真的是对不起祖师,对不起禅法。禅法真正是一个无上至宝,今天这个时代能给我们很大的帮助,让我们一下子就能如佛境界,“万法尽通”,“即至佛地”。这样的修行是很简单、很愉快的一件事情。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不退者,定入圣位。”六祖在这里交代:后代得到我这个法的人,将这个顿教法门,要传承给见地、认识、行持差不多相等的人,让他们“发愿受持”,像对佛一样,终身不退,将来一定会进入圣位。
  “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吩咐,不得匿其正法。”“默传”什么呢?“衣”到了六祖就不传了。“师师密付本心”,“法”则以心传心。“从上以来”,传的就是这个东西,不得“匿其正法”,不可以有所保留。
  善知众生根基
  “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咐,损彼前人,究竟无益。”为什么这样说呢?“损彼前人”的意思是说,交给你一个宝贝,你却没有传给一个堪能传授者——这个人不能接受此宝贝——实际上是把前人的东西损坏了。因为,“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那些小根小智之人,一听这个就很害怕:我不行,我怎么可能呢?我的业障深重,要阿弥陀佛接引才可以。你跟他讲:你的内心就具备阿弥陀佛的可能性,你的内心就是极乐净土。他是不相信的。你再多说,就只会增加他的疑惑和迷闷。
  像这种情况,六祖早就告诉我们说,“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言下相应,“同见同行”,大家就把手同行。不同见同行,就合掌令欢喜,赞叹他的所行——他修密就让他修密,喜欢吃肉让他吃肉,喜欢布施、放生就都随他去。千万不要以为只有禅宗,只有顿悟法门是唯一的,“一真一切真”,八万四千法门,任何一个法门只要对他的机、应他的根,就可以让他到佛地。最多小根小智的人,多走几个弯路,多绕点圈子而已,但是他不会走上邪路。
  所以我们要知道“十大愿王”中的: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
  礼敬诸佛。一切众生皆具佛性,我们要礼拜一切众生。
  称赞如来。如来,如其本来。他是小乘根机,就赞叹他的自了自度,他是个菩萨根机就称赞他的菩萨心。如果知道他是个大乘根机,就一定让他去修顿悟法门。善知众生的根机,才能当一个善知识。
  无愿随缘
  我们在家人,包括出家人,经常体会到一些东西,总认为自己这个法是好的,并且以一种无限扩张的心理推广,结果导致自己不开心,别人也有很大的压力。
  真正的佛菩萨是无形无所求,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进入寺庙的山门实际是三门,即空门、无相门、无愿门。空门是体;无相门是证的境界;无愿门是行持,真正的没有什么愿望,只是随缘。
  无方大道契环中,悲愿高深海岳同。
  应迹但随缘起尽,千江一月去来空。
  真正体会到这个很重要,这样,我们就不会在“法”上有争执,不会在修持的方法上产生宗派的对立。大家都是佛弟子,都是在践行八万四千法门,息灭烦恼、求得心安涅槃的正法之道上。
  所以,传承了方法以后,想要宣传自己得到的实际受用的时候,要善于观察众生的根机,否则,便是“损彼前人,究竟无益”。
  人间佛教的根本
  【经文】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颂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唯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
  说通即心通  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法性  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  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  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  合理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  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  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  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  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  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  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  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  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  行正即是道
  若真修道人  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  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  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  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  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  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  邪见名世间
  邪正尽打却  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  亦名大法船
  迷闻经累劫  悟则刹那间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以此修;若不自修,唯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说通即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口说心通,“如日处虚空”,二者都明白通达无碍了,就好像日头在虚空中一样,没有障碍,通行无滞。“唯传见性法”,唯传见性成佛之法。
  “法既无顿渐,迷悟有迟疾。”虽然法没有“顿渐”,但是因为“迷悟”的不同,有快有慢,显现在根机上就有顿有渐。
  “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见性成佛之法,一般根性的人无法了解,体会不到。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法法都归涅槃,心心趋向真如,条条大路都指向目的地,也就是“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一念不正烦恼丛生,一念觉悟烦恼就消失了。
  “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邪正”是对立的,邪不要,正也不要,能所双亡。“清净至无余”,没有比这更清净了。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我们自性本来具足菩提,“起心”是不能找到一个菩提的,起心找菩提就是“妄”。
  “净心在妄中。”真如清净之心本身就在妄念中。妄念也是真如的一个显现,只是它是妄用,不是妙用。体会到“净心即在妄中”,这就是净染不二、真妄不二。
  “但正无三障。”三障:理障、事障、惑障。当我们的内心一正的时候,自然没有这一切的障碍。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作为一个世人来修道,一切都是不相妨碍的。为什么?自心能成一切万法,万法都在自心之中,所以,一切都不相妨。
  “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只看到自己的过失,就与道相符合了。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色类”,凡是我们看得见的都有自己的法门、自己生活的轨迹和方式。“各不相妨恼”,例如在山河大地中,在空空之中,一切的“色类”各有自己的道路,各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所以是“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相反,离开我们的心,别去找道,终生不会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辛辛苦苦到头来,还是自我懊恼。因为是心外求法,所以:“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自己没有见到真如本心,又没有契入真如之念,没有这个行法,相当于在黑夜中瞎走,哪里是沟渠哪里是狗屎都不知道,分不清楚,还以为自己是在精进,实际上是“盲修瞎练”。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修道的人,看不见世间其他人的过失。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看见他人非了,是自己的见上也出了问题。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心的本体是无善无恶,无是无非,无真无假,无好无坏,所以“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那真是半个神仙了。
  前面这是说体,然后说用。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我们想要度化他人,自己一定要有方便,不让别人生起疑惑:你说的是真的吗?那就不对头了。“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如兔子是没有角的,离开世间去找菩提也了不可得。所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现在的“人间佛教”的根本都是出在这四句话里。
  “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如果一听闻这个,就豁然开朗还得本心,那就真是OK了!
  世间一切与道不相妨碍
  【经文】
  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
  时韦使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
  “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我也愿意大家每次做完法事,做一个这样的回向和观想。“言下见性成佛。”多快啊,直入佛地。
  “时韦使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韦使君和当时的官僚道俗也是一直在修行,但是从来没有听过这么过瘾、这么解渴的说法,当然是赞叹有加:“何期岭南有佛出世!”把六祖当成活佛。
  这一品名为《般若品》,讲般若的体、相、用。
  体、相、用都不离开我们一念真如之心。心的体量是无边际、无大小、无方圆,时空拘不得,大小限不得,青黄表不得,念念通流无滞。“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体会它的用大,体会到心的体、相、用,那么这就是一个圆满的见性。
  假如只认识到它的体大,看到了空,说空,那就不对头。千万不能著空,空心静坐,万法不思,那是不对头的。
  若真修道人,假如相妨碍了,是我们自身出了问题。我们用《无相颂》来对照自己的日常生活——我的工作、我的家庭、我的事业、我的感情甚至婚姻——跟这个道有冲突吗?假如有冲突,是哪里出了问题?不是法出了问题,不是佛出了问题,一定是我的认识上哪里出了问题。由于我的认识出了问题,导致我的行为产生了偏差边见——两边和对立。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能够体会到这个,才可以说我们真正是承载一个大法船,当下见性成佛。“唯传见性法,出世破迷宗”,我们当下就能够进入到心的本体本境,然后就能够直达佛地。此时此地的当下,你就能体会到修行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了!
  决疑品第三
  《坛经》文字共分十品。
  通过这十品文字,让我们走进自己的内心,由自己的内心而开演出无上的觉性。
  下面要讲的第三品《决疑品》,也是针对韦刺史以及这些大众的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今天也是我们经常面临的问题。
  功德与福德
  【经文】
  一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斋讫,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
  “一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这一品中,韦刺史是请法主。有一天,韦刺史为六祖“设大会斋”。
  会斋佛事 升座说法
  设会斋在寺院里面是一件很隆重的佛事。
  佛陀在世的时代,如果在家信徒家里面有婚丧嫁娶、开工上梁之类的事情,不是像现在这样,要做什么水忏、梁皇忏、大悲忏、地藏忏。在佛陀时代,都是直接把僧人请到家里来供斋。供完斋之后,如果家里有去世的人,僧人就给他祝福,念诵一些很简短的三皈依。如果是祈福的,一般就是念诵极短的《吉祥经》。那个时候都是用这样简单的形式,不像现在越发展越隆重。
  “斋讫,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吃完饭了,“刺史请师升座”,这是很隆重的,不是随便在餐桌上就讲开示。
  在这里就要讲到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大家都说佛法是平等的,那么如果向僧人或者向自己的师父请教问题,是不是简单直接地问就好了呢?在这一品的后边“法不相待”会讲到这个问题。
  只闻来学 未闻往教
  儒家说“只闻来学,未闻往教”,如果你自己不主动地提出这些问题,你自己的心态不是很澄净,虽然说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但他不会让你觉得这个东西像做传销似的,特地推到你的面前去。佛法的传道者更多的是抱着一种无所谓、无所求的态度——你来了,你问我,我给你讲;你不求,你不问,那我们就对面呵呵,一笑了之。
  韦刺史很懂得这些规矩,“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
  功德在法身中
  【经文】
  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
  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
  师曰:“是。”
  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功德不在修福中求
  “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师曰:‘是。’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梁武帝一听就觉得很难过,怎么会没有功德呢?
  梁武帝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他从已经翻译的经典里面摘选各种各样的经典汇集成《梁皇宝忏》,让大家能够忏悔自己的罪业。他曾三次舍身出家,最后动用了所有政府的官员拿着国库的钱,到庙里把他赎出去。他还曾经下过几道圣旨,要求在汉地,他统治的南朝地域,所有的佛教徒一年三个月禁杀、不准屠戮,要求僧人吃素,同时自己也身体力行在皇宫内吃素。
  汉地佛教的吃素传统可以说是由梁武帝建立并推广开的。
  他做了这么多的事,达摩大师却轻描淡写一句话,完全否定了,“实无功德”。
  梁武帝也懂得佛法呀,他马上就问,那“对朕者是谁?”谁坐在我面前,谁在跟我说话呢?达摩大师更厉害,回答说:“不识”。两个字,我不认识,不知道。梁武帝一听,话不投机,拂袖而去。
  达摩大师一看,因缘不成熟,骑了头驴就往江北少林寺。他刚刚骑驴走,志公禅师来了。志公禅师就是宝志和尚,梁武帝的国师和好朋友。梁武帝把他和达摩大师的对答跟志公禅师说了,志公禅师说:哎呀,真是圣人啊,达摩大师已达无我之境。
  “对朕者谁”,他“不识”,他已经达到无我之境了。
  梁武帝一听,当面跟圣人错过,马上派兵来追,追到一座山时,达摩大师看到追兵将至,就催促驴子快跑。驴的身体刚过,尾巴还没过,山就合拢,把尾巴夹住了,于是那个山就叫夹驴山,据说现在还有这个山。他骑的那个驴便是断尾巴的。达摩大师到了长江边上,后面追兵赶来,他显了一下神通——一苇渡江,凭一枝苇叶渡过长江,到少林寺后山,面壁九年。
  很多人确实是会产生这样很深的疑惑,尤其是今天,不少人会问:我又布施,又印经,又放生,又念佛,又参加各式各样的法会,甚至参与社会上的一些慈善事业,我有何功德呀?用六祖的话来说,并无功德。为什么这样说呢?在后面讲。
  “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六祖真的是了不起,他能一下子抓到问题的根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他看这些问题,看这些修行人的困惑所在之处,也是直捣黄龙,不及余物,总是在最根本的问题上阐述。
  “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你“造寺”也好,“度僧”也好,“布施”也好,“设斋”也好,那只能叫“求福”。
  “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福德跟功德是两回事。功德在哪里求呢?“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中求。
  修福是一个有为法、有形的法。有为、有限量、有数目的东西,可不可以跟心的本体比量呢?再用多少有限的东西去叠加,去平方,三次方,多次方,N次方,到无穷尽的方,它仍然是有数的、有量的。心的本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不受这些有为法的制约。因此以求福德心去做,那真是像仰天射箭,永远也着不了边,所以说功德“不在修福”。
  功德法身 自性内见
  【经文】
  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师又曰:‘见性是功。’”见到我们的真如佛性——缘起性空的真如本性,这才是功。
  “平等是德。”见到了真如本性,发现了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的时候,我们对一切法不再有任何的执取执著,这才是“功德”。
  “念念无滞,常见本性。”一个念,从前念、今念到后念,都是“无滞”的。
  《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里所说:“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念念相续”,这就是《华严经》的修法。
  “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很多人在修禅法的时候,为什么不能相应,总要找到一个有所依法才能安心?因为他们没有想到自己的“念念”——前念、今念、后念——之间的空隙都能不留贪嗔痴的余地。
  “念念”之间“无滞”,“用即了了分明”,不用即安守本位,那就是真正的大用功。可能他不怎么打坐,可能他不修边幅,可能他也不去做那些外在的行仪或形式,但是他常见本性,真实妙用。“真实妙用,名为功德。”
  “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我们之所以不能息灭贪嗔痴的烦恼,就是因为对自我的执取太过分了,自我的骄慢、我慢、增上慢太厉害了。佛性真正是平等的,在佛不增一分,在凡不减一点,在地狱也是不减一分。有情和无情所生存和依赖的环境,我们正报的身心,都是平等的,都是符合“无常的、无我的、无自性的、缘起的、不能做自己主宰”这个规律的。一个人的内心一旦生起这样的平等和谦下,“平等”便自然现前。
  “外行于礼”是必然的工夫。尊重自然的法则,用谦和的态度对待人和其他的生命。在满足自己身口意正常需要的情况下,懂得珍惜无情而不会乱用、不会过分糟蹋它。
  “内心谦下,外行于礼”,不仅限于对人,对一切的有情和无情都是一样的。这就是禅宗的修行。让心的每一个念都在最高境界中。那还要那些加行吗?什么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都不需要了。全体起用,当下的心就完全在这个状态。客舍即是途中,途中即是客舍。
  “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六祖真是句句指归!
  “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就像六祖听完五祖讲《金刚经》开悟,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才是空有不二的自性。假如自性不能够建立万法,只能在空中,不能生起妙有和幻用,那么佛教、佛法在这个世间又有什么作用呢?完全没作用。所以一个好的东西,要有用处才算好。如果不能解决我们的生命及身心的实际问题,再好也不是好。
  “心体离念是德”,“建立万法”是有,“心体离念”是空,这就是空和有的不二。
  “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一切身口意的行为,所建立的一切法,有情的或无情的,都“不离自性”,这是“功”;而“应用无染”,是用,是外,是“德”。所以把两边都破除,在中道第一义上去起功用。
  “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真要见性开悟,打坐修行是最根本的功夫。
  真修功德 常行普敬
  【经文】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真正要“修功德”、见法身,心就不能够轻视任何东西。普贤十大愿王前面两个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礼敬诸佛”,不只是礼敬已经成佛的佛,还包括礼敬一切具备佛性的众生,普敬而没有差别。
  “心常轻人”,一个人心里常常轻忽他人,轻忽外在的一切,以为我有福报,以为我有财产,以为我有地位、权力,就可以随便乱用,轻视他人,这是不对的。
  “吾我不断”,这就是对自我的执取。《金刚经》里面的“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中的“我相”不断,“即自无功”。
  “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自己把自性给染污了,因为没有体会到谦卑礼节,没有体验到自性能生万法又无染无滞,所以产生的是狂妄自大、常轻一切。常轻一切的结果就是:我以什么对待外在的缘,外在的缘就必然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我。这就好比我们做人,我对人轻估、瞧不起,尽管表面上礼节周全,人家也会一样瞧不起你。实际上众生的心都是全知全能的,所谓的差异在哪里呢?“法则无顿渐,迷悟有迟疾”,或迟或疾,悟出来都是一样的。如果轻慢人,结果就是这个样子:我们自己“吾我自大”、骄傲自大,以为别人不知道,实际上别人是完全清楚的。“吾我自大,常轻一切”,就离开了真实的功德。
  “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念念无间”,这就是用功的具体的方法,不可以有一念的闪失。一念迷,佛是众生;一念觉,众生是佛。“念念无间”,“心行平直”。
  “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不是向外去修,不是拿根尺子量别人有多高,不是拿杆秤去称别人有多重,不是拿着佛教的这些清规戒律去称量别人。如果人人都是“自修性”、“自修身”,那么宗派上哪个法高哪个法低的争论就不会有了。我们会真正明白一切法都是缘起之法,本自性空,没有高下之别,没有好坏之分,这样就不可能产生骄慢,就会真正懂得谦下、谦卑,并外形于礼。
  三轮体空
  三轮体空——福德与功德的完美结合
  【经文】
  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其理,非我祖师有过。
  结合《坛经》的前后文字,以及其他所有的了义大乘经典和祖师的禅法,我们知道,“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本心就是我们的真如自性,一定要在自性中去建立功德,而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外在的财布施、法布施,包括讲经说法,仍然是属于福德的事情,不是功德。
  但是“福德”“功德”二者可以完美结合。如何完美结合呢?当我们正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当下能做到三轮体空——内不见是我在做,外不见给什么人做,中间不见所做的任何事情——当下“福德”就变成“功德”。
  今天,有很多人诵《地藏经》、修地藏法,在《地藏经较量功德品》中讲到,有人花了很多钱去布施,但是功德很小,一生受报,最多三生受报;但有人没做什么事情,可是百生千生万生受福,这是何故?
  佛陀给地藏菩萨讲,我们做的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当下能够回小向大、回因向果、回有向无、回福德向功德,那么你哪怕只是给别人让个座位,哪怕布施一块钱,哪怕一个微笑,这些都通于法界,跟心的本体相应,这个功德都是无量无边的。
  相反,我出了一百块钱,一千块钱,建了个庙,然后在庙上刻上我的名字,什么明奘讲堂、明奘禅堂、明奘寺之类,这么点福报被人家念叨念叨就没了。
  所以这两者是可以完美地结合起来的。但是六祖在这里不讲,是为了让我们更直接地进入心的本体。
  自性弥陀 唯心净土
  【经文】
  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
  师言:“使君善听,惠能与说。”
  善听
  “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在今天这是更多人面临的问题:念佛会不会往生西方?
  “师言:‘使君善听,惠能与说。’”我跟你说,不要着急。“善听”,就不会错解佛意。
  今天,也有很多人,天天听开示录音,看讲法VCD,结果越听越看越错。因为他们并没有按照“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的步骤去学佛,听的结果是增加了对法的执取:只有我这个老师才对,只有我这个方法才是唯一的佛法。那就是大错特错、自误误人。
  除身中十恶八邪,西方去此不远
  【经文】
  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
  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
  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
  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
  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
  “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在舍卫城,世尊讲了很多关于净土的经典。所谓“西方引化经文”,如《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这三部经典。“分明去此不远”,当时韦提希夫人及五百仕女都看到了阿弥陀佛的金色化身,所以真的是“去此不远”。
  “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身中十恶八邪”,包括我们的身、口、意。“十恶”,身、口七支加意业的三支:身体的杀生、偷盗、邪YIN,口中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再加上贪、嗔和邪见。“八邪”就是指跟“八正道”相对立的“八邪”。正见,则成了不正见;正思维,则是邪思维;正语、正业、正命,则是邪语、邪业、邪命;正念、正定,则是邪念、邪定……身中的“十恶”“八邪”,就是距离的十万八千。
  与十恶八邪相对应的是十善八正道,即:
  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离嗔恚、离邪见。
  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迷人愿东愿西
  迷人愿东愿西 悟人自净其心
  “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一切都是在自性中建立的。
  “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认识真理的速度是有快慢分别的。
  “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这是《维摩诘经》里面讲的,佛在其他很多的经典里也都这样说过,“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六祖的这两句话,是让我们破迷开悟的最高指导原则,要好好地去体会。
  尤其是在修念佛法门的人,先懂得“一切唯心造”、“随其心净,即佛土净”的道理,然后再来念佛,那才会真正的快。念佛是个非常好的方法,但是你一定要明白自心弥陀、自性净土的道理。明白这个道理,往生是必然的。不明白这个道理,往生很成问题。
  “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我们“愿东愿西”,这本身就是一个割裂法。
  “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如果以这句话来要求,很多的念佛人是不可能往生极乐世界的,因为他怀着很大的不善之心——憎恶之念、贪求之心,所以“念佛往生难到”。
  “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先除十恶”,杀、盗、YIN、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嗔、邪见,即是走了十万的路程;“后除八邪”,邪见、邪思维、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乃过八千”。
  “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如果“念念”都能安住在真如本性之中,见到真如佛性,外在的身行又“常行平直”,普敬慈悲,到西方“如弹指”,因为当下即是弥陀!
  “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假如心中不断十恶,那么又有哪个佛来迎请你呢?
  《观无量寿经》的净业三福:第一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大家想想看,现在很多的念佛人不管家庭的责任,父母生病他也不去照顾,只想到往生,只想到念佛,怎么可能往生呢?哪个佛要接引你这样的人呢?所以一定要在内心中驱除“十恶”、“八邪”,然后行“普敬”。
  “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但是,话说回来,念佛的方法确实是非常好的无上之法。“花开见佛悟无生”,到了那边,悟得无生。
  但是因为心性的本体是构成一切法的根本,西方也是在我们的自性之中。如果现在证得不生不灭的心性本体,在自性中就能见到西方了,所以“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那确实是路途遥远,很难到达。
  刹那间移西方于目前
  【经文】
  “惠能与诸人移西方如刹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众皆顶礼云:“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
  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大众闻说,了然见性,悉皆礼拜,俱叹善哉!唱言:“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
  “惠能与诸人移西方如刹那间,目前便见。”必要有大智慧和真功夫,才能有六祖这样的自信。净土宗的几个宗师,像庐山慧远大师、善导大师,也没有人敢这样说,刹那间移西方于目前,但是六祖敢说。
  “各愿见否?”你们想见吗?
  “众皆顶礼云:‘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这里见到阿弥陀佛,见到净土了,哪里还需要再去往生,去见十万亿国土外的极乐呢?
  “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
  一切在身心中具足
  “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自己的色身是个城池。
  “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外边有眼耳鼻舌身五门,里面有意门,这是六门。
  “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心地上,是居于主导地位的。
  “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真如佛性在,身心都在。佛性不在了,或者阿赖耶识不在了,身心也坏而不存了,一番生死结束,另一番生死开始。
  这一段话有点难懂。大家要有一定的佛教常识,名相上的常识要懂得。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观音”和“势至”,是阿弥陀佛的左右两大士。每个人的自性就是佛,自心就是净土,“慈悲”就是“观音”,“喜舍”就是“势至”,所以西方三圣在我们的身心中就完全具足了。
  “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我们“念念无滞”,就是释迦牟尼佛。念念“平直”,就是无量光、无量寿。
  “人我是须弥。”相反,有人我的对立——对我的执取、对他的伤害,就是“须弥”山,高不可攀,就是愚公移山也过不去。
  “邪心是海水。”须弥山和四大海是娑婆世界的主要构成。
  “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我们要在海水中游到彼岸,却被“烦恼”打到水里,然后“毒害”之“恶龙”就要把我们吞灭。
  “虚妄是鬼神。”虚妄、分别、执取、认假为真,就是邪神恶鬼。
  “尘劳是鱼鳖。”“尘劳”也就是烦恼,我们整天在这个“尘”中打转,自然很累很辛苦。
  “贪瞋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一个人死后能否升天堂的根本正因就是“十善”,修十善法就能够上天堂。
  “除人我,须弥倒。”没有人我的对立,一切的高山也就不见了。
  “无邪心,海水竭。”去掉了邪恶之心,海水也就枯竭了。
  “烦恼无,波浪灭。毒害除,鱼龙绝。”
  “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能够体会到“自心地上”的“觉性如来”,“放大光明”,我们就能念念常生智慧,时时都在真如佛性的作用之中。
  “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外照六门”,眼耳鼻色身意六门都是清净的。“六欲诸天”,按照佛教的说法,有二十八重天:六欲天、色界十八重天、无色界四层天。“六欲诸天”包括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天、他化天、他化自在天,以欲望为主。
  “自性内照,三毒即除。”“自性”一旦“内照”,“戒定慧”自然扎根、生起,有力量了,“贪嗔痴”就消除了。
  “地狱等罪,一时消灭。”《永嘉证道歌》说“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还须偿宿债”,“了”了,就是真正明白罪恶无缚,其性本空,一切罪愆当下皆空。
  “内外明彻,不异西方。”《药师经》说:“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暇秽。”因戒定慧的熏修,所以成就光明之体。
  “不作此修,如何到彼?”不这样去修,怎么可能到极乐世界呢?
  “大众闻说,了然见性,悉皆礼拜,俱叹善哉。”可以想像,当时如果我在场,听到六祖这么说,一定也会赞叹说:好啊,原来极乐就是在我的心中去求,这么具有可操作性,根本没有任何谈玄说妙之处,我就是头磕破了也心甘情愿。
  如何回向
  “唱言:‘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
  现在的这些回向偈,除了“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还有点味道之外,其他的都是让大家“快跑啊,快快跑啊”——让大家脱离此世界的责任,脱离作为一个菩萨行人的责任和义务,总是想跑到一个更好、更干净的地方。如果我们都跑到那里去,这个地方的烦恼怎样来消减?这个地方的责任谁来负担?
  有了善法,我们一定要也按这种方式回向:“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当时心开,还得本心。然后在自心中去完善弥陀的本性,在自性中去建立极乐的净土,化娑婆为极乐,变人我为平和,创造和谐、宁静、恬淡、自然的生活。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行法。
  法无贵贱
  在这里还是要跟大家交代一句,尽管这样说,但是对于那些只跟念佛相应的人,我们就告诉他:老老实实念佛。对他而言,念佛就是最好的法,没有比他老老实实念佛更好的修行方法。他还不能了解佛在心中坐、功德在自心中求的道理,那就只好让他念佛,蒙佛力的慈悲加摄,自心的信愿行跟佛的本愿力相应,然后到那里面慢慢去修。
  千万不能否定那些老人家,因为他们没有机会、没有时间来好好地看书,没有因缘能够领悟上乘、了义、顿教之法。我们应当尊重、赞叹、随喜、鼓励、夸奖他,这样我们不会有罪过。
  否则,他一听你说了莫向外求,哎呀,我以前念佛不是白念了吗?但是他又不能深入了解开悟自心之法,那他就茫然失心了,那我们的罪过就大了。
  所以说,法没有高低贵贱好坏之别,而是人的根机有差异,见地有差别。所以我们要尊重鼓励老实念佛的人。不能听六祖这样一说,便只在自性中求,也不去念佛了。打成两边,这又不对了。六祖只是说,在我们的自性中就有极乐和天堂,我们靠身口意的净化,就能够变三毒烦恼为戒定慧;但是他并没有说念佛不对。千万不要产生分别,否则,我们就错解了六祖的真实义。
  如何在家修行
  【经文】
  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
  师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颂曰:
  心平何劳持戒  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亲养父母  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  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  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  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  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  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  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  天堂只在目前
  守规矩
  “颂曰: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很多人在学佛的“狂”的状态之中,总是用这句话来开脱。“心平何劳持戒”,好吧,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行直何用修禅”,直心是道场嘛,不管见到什么,张口就是一句“你这样不对,你这样是邪法”,不管别人能不能接受,总是在字面上照本宣科,结果自害害人。
  菩萨的十波罗蜜中,前面的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是自己用的;后面的四波罗蜜,方便、愿、力、智,是用来帮助他人的。帮助他人,一定要有方便波罗蜜,不能让他有疑。所以在言语上我们不能伤害别人。
  这里要用高度的智慧来指导我们的身口意。该守的规矩必须要守,老老实实,千万不要把自己推向狂的境界,推向狂禅,那就出问题了。
  恩、义、让、忍
  “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恩”、“义”、“让”、“忍”,再加上礼,跟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又有什么差别呢?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里讲到,佛陀曾经礼对枯骨。阿难不明白,问道:“佛陀,您是人天的师表,世所共尊,为什么要礼对这个枯骨呢?”佛陀说:“这个枯骨某生某世曾做过我的父母,父母恩德难报。”所以“恩则亲养父母”。
  “义则上下相怜”,做老板的和做职员的要互相体谅。
  出门在外也好,在家里也好,“让则尊卑和睦”,上下平安。
  “忍则众恶无喧”,忍一步海阔天空。
  但尽凡情 别无圣解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一会儿就过去了。小人之过,过在文过饰非。
  忏悔的道理就在这里。忏悔,而后业障消除,智慧生发。否则,文过饰非就离“行直”越来越远了。“护短心内非贤”,那么心内一定有恐惧。
  “日用常行饶益。”“饶益”什么呢?培育我们心中的戒定慧,完善我们的人格,完善我们修行的道体、道气、道用。
  “成道非由施钱。”但这绝对不是说你建庙就建庙,你印经就印经,跟我无关。永远不要偏执一边,都要随缘地该做的要做,该行的要行。有心法,有行法,心行不二。所谓性相不二,理事如如,这样才能“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汝擎茶来,吾为汝接;汝行食来,吾为汝受;汝合十时,吾便低首,何处不指示心要?
  否则,只见到性,见不到相,只懂得心,不懂得行,那就不是性相不二,理事如如了。只有理没有事不行,只有心没有行也不行。这两者要完美地结合。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听到这些,大家是否感觉到天堂就在我们的眼前了?没有什么玄的,也没有什么更深奥的。
  “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这是了义、最上根乘的,它不是说成菩萨道、二乘道,是“直成佛道”。
  “法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
  尽管《六祖坛经》说起来是十品,实际上每一品都是一个独立的篇章,都可以指导我们见性成佛,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找到自己在修行佛法上的安身立命之处。
  定慧品第四
  《坛经》的前三品都是韦刺史请问,而第四品和第五品是六祖在无人请问的情况下主动开示的,可以想见不是在一个正规的场合,而是在茶余饭后,讲『一行三昧』如何、『坐禅』如何,所以很放松、开心和愉悦的。
  定慧等学
  【经文】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
  “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
  “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种,定慧即等。
  “自悟修行,不在于诤,如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
  “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定慧为本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佛教有三无漏学,戒定慧学,为什么此处不说“戒”,只强调“定慧”呢?看后边六祖的教导就知道了。
  “大众勿迷,言定慧别。”不要有分别,认为定慧有差别、有次第。定慧一体,不是一体的两面,不是二。
  一般人都是依据一个次第理解戒定慧,可是戒定慧,乃至六度万行一切法门,都是一体,没有二法。
  为什么又要在这个没有差别中分出差别来呢?是因教导接引的根基不同。有人无法理解到无分别的时候,只懂得依戒而守、依戒而行、依戒而住。只能领悟到这个,严谨地约束修炼身口的行为,身上的不杀、不盗、不YIN,口上的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但这一切究竟来讲是一体的,不是二也不是三。究竟万法,悉归心源啊。
  “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智慧产生作用时,定就在慧中了。
  “即定之时慧在定”没有智慧,定不住。打个比方,比如你看到非常喜欢的茶壶、美女或者帅哥,看的时候如果能够从中透出去,从外在的形象透过去,见到诸相非相,见到茶壶非茶壶,见到美女帅哥非美女帅哥,那就是很深的定了,定就在慧中体现出来了。
  “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
  “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六祖在教导弟子的过程中,总是先破一论,再立一论,然后再随扫一论。先否定不应这样执取,先告诉定慧等持,然后再说莫认为先定发慧,先慧发定。
  唐代有个禅师叫大颠禅师,他接引了当时排佛的主力军——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韩愈因为写了《谏迎佛骨表》,被皇帝贬到岭南去做刺史。在路上遇到侄子韩湘子,作了那首著名的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到了这里他开始反思,其实他仅仅是反对佛教的形式,并不是反对佛教的教义。于是他去参访大颠禅师,去了几次,禅师对他都是不理不睬。韩愈也是地方的最高长官了,大颠禅师竟然对他这个态度。几次下来,随从们看到韩愈这样就有些过意不去了,大颠禅师的侍者三平就在桌子上敲了三下,说“先以定动,后以智发。”韩愈一听豁然大悟。
  等到禅师出定以后,韩愈说,我来了几次禅师都没有理我,没想到从侍者这里倒有个入处,所谓入处就是禅宗讲对自己的心开始有把握了,对心的本体开始有所认知。大颠禅师一听,拿起拐杖就揍三平。
  古老的传承教法下,传统的修行人总是先用定心对治散乱心,然后在定中再开发思维修。但是在六祖的最上乘教法里并不是这样的。
  “作此见者,法有二相”,法有了二法,有了定慧的顺序。
  “口说善语,心中不善”,在认识上有了二,表现得就有了二法,心口不一。
  “空有定慧,定慧不等”,定慧并没有统一起作用。
  “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把一个最高的法理放在修行行为之中。“定慧即等”,则“内外一如”,也就“心口俱善”。反过来完全是成立的。
  “自悟修行,不在于诤”,了解了法之后,就不在于诤。
  “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若诤先后”,增加法执,在认取自我佛性的层面上就越来越远,越远越隔,就越不对头了。因果就是这样轮转的。要在自己的内心上去认识因果,体会因果,这才有用。现在大多数讲因果的说法都是吓唬人的,那不是真正的佛法的因果,真正的佛法的因果是高度的智慧。
  名虽有二 体本同一
  “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一般人在认识问题时总是二法的认识,所以有别。看一件事情在它刚刚生起的时候,就看到它的茁壮、衰败乃至消失,同样在消失的时候能看到他的另一番的生灭、灭生。能够体会到事物的生灭性、同时性、不二性、同空间性,那么我们的心就以无量的光照见诸法实相,不被外表所迷惑,这时就跟佛陀没有两样了。
  “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所以二者是不二之法。这里强调了定慧的问题,这些在实际修行中,我们可以好好运用。
  一行三昧
  【经文】
  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如《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
  “迷人着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
  “师示众云: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
  “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但行直心
  “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这里说得非常简洁直白。“三昧”就是三昧耶,“定”的代名词。“一行三昧”,就是一切的行为中都是定。此处所说的定不是狭隘的四禅八定,而是在一切的行为中举止动念、起心动念都在定中,“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就是“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我们是常行曲心不是直心啊,我们总是为他人所束缚,为他人的看法制约,所以不能“直心”。真正能够“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就是“一行三昧”了。
  《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净名经》,又名《维摩诘所说经》。“直心是道场”,有人一听到别人说话,就马上站出来:你不对!这样是道场了吗?是道场。是什么道场?是“是非场”。好多人错会六祖的话,直心不是没有智慧、没有定的心。否则就是粗人,愚鲁的人,以至于经常我们“直心”的结果,是导致争论的发生。
  所以直心不是狭隘的,而是高度的智慧和定力指导下的直心。
  为什么“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在没有二念的状态下没有分别,要用就能够洞见诸法实相,不用就是寂光常照的状态。所有的智慧都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状态。没有分割,没有二,这才是真正的净土。
  莫口说三昧 心行谄曲
  “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此处六祖马上就告诉我们用法,不要“心行谄曲”。我们往往都是这样,总想着家人、领导、爱人、朋友对我怎么样了,总是要想到别人对我的看法和态度。“谄”是有求于人,“曲”是歪曲事实,都是烦恼心所,与烦恼相应,不是与“直心”相应。
  “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我们的问题,在于“口说”但不心行,这对于修行是不会有所助益的。
  “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没有分别,没有二法。
  迷著法相 障道因缘
  “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这里指出了一类人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常坐不动”,不起妄念就是“一行三昧”。
  “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无情”就是没有生命的木头石头。它们没有念头,是死的。
  可以想见当年的场景,六祖饭后非常地恳切直白跟大家说这些话,多么语重心长。
  “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不住法,无上的大道即通流无碍了。不是法束缚你,也不是佛来管你,更不是魔王来收拾你,而是你自己被自己缠缚住了。
  “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这个故事出自《维摩诘经》。舍利弗在罗汉弟子中智慧第一,但却被维摩诘长者训斥,就因为他误认为宴坐林中就是法。
  有一次,维摩诘长者病了,释迦佛想派弟子们去看望他。被派到的每一个人都说,世尊啊,我不能去看他,我被长者训斥过。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也不例外,直至问到文殊菩萨。推荐大家有机会研读一下这部经典。
  “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又有一类人“看心观静”,让心“不动不起”一念——一般人认为在这个地方用功是无上的佛法。
  练气功的认为不起一念就是功夫了。心“不动不起”念,真的是功夫?那不是佛法,仅仅是禅定的功夫。
  这段讲一行三昧,即一切时都能使用的。体会最深的是永嘉玄觉禅师的《证道歌》:“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无念 无相 无住
  【经文】
  师示众云:“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
  立顿渐之名
  “师示众云:‘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佛法本没有“顿渐”差别,只是人的认识性有差异,所以好像佛法就有不同了。任何一个宗派都是从最根本、究竟、圆满的方面开演,只是因为众生的根基不同,显得好像有顿教、慢教,有根本教、方便教。
  “迷人渐修,悟人顿契。”契入了,不是按上去,贴上去,而是一下子就亲密无间了,就好比牛奶倒在水里,马上就融合了。
  “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一定要知道六祖说的“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见性的人抡刀上阵亦见。见性之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直心,“直心是道场,直心即净土”,即“一行三昧”,即无差别。
  “所以立顿渐之假名。”顿渐之名完全是为人而安立的。
  【经文】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无住者 人之本性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这是禅宗的宗趣。
  “无相为体”,这是理论的基础。
  “无住为本”,这是具体的用处。
  他先是这样解释,但下面就不是这个次第了。
  “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相为体,像前面说的那样,在看到春花开时,就已经看到了它的凋落,而秋风扫落叶时又看到了它的生机盎然,看到清水,便想到咖啡、茶,甚至毒药,它的无限的可能性都在清水中蕴聚了。这就叫“见相而离相”。
  今天你见到一个人做善事,就在相上生起了一个执取和认知——认为他是好人、善人。然后心就隔离了,不再继续认知了。万一明天他不再做好事了,你就说这个坏蛋,欺骗了我,欺骗了佛法,然后对他生起了很大厌恶和嗔恨。所以要于相离相,无论他怎样,都具备成佛的可能性。这样就能圆满地看一件事,就不会有问题了。
  “无住者,人之本性。”这是所有人的本性,假如我们执著了,那就即同无情了,“常坐不动”,妄不起心。“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是因为这句话而开悟的,也是用这个来教导我们,只是不用原有的词而已。
  “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有人跟你言下不相应,甚至挖苦你、讽刺你、侮辱你、欺骗你时,“并将为空”这句话多么有力量,一句话,你的心量足够有定有慧,智慧一下子透过去了,根本不值一提。
  “不思酬害”,即是未来心不可得。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想着别人如何如何对我,被八风吹动的时候就是束缚。
  “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相反“念念不住”,就无束缚了。
  外离一切相
  【经文】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离一切相”,与断灭空完全不同。断灭空就是把某个东西炸了、毁了,完全不存在了,那不是“离一切相”。外在的“一切相”,森罗万象都是具体的存在。真正体会到这个层面上,就很容易理解禅宗诗偈。
  唐代的张拙秀才在参禅上很厉害的,有次他从寺院参禅回到世间,人们问他,你又见到这些红尘十丈,灯红酒绿,什么感觉啊?他说:
  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声色可呈君;
  个中若了全无事,体用何妨分不分。
  我见到的仅仅是一个相,不是“见”、“闻”,六尘里以这两个为代表,除了这个也并没有别的可以告诉你。你透过去能体会到这点,就知道能离相则法体清净,就是相和体不相碍了,那你就没问题了。
  我们是执相而求、而染、而系缚,那么反过来,离相,就不会有这些问题,此是以无相为体。
  于自念 离诸境
  【经文】
  “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变易生死
  佛法对生死的看法中,有“分段生死”,好像我们的生命从出生到衰老,到死亡,这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平等的生死。还有“变易生死”,只要你念一转,就是一番生死。在这个意义上去体会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六入……一念一动,你的六根对六尘就完全不同了,一番轮回生死已经开始了。
  真正让我们用功的地方是在“变易生死”上。禅宗所说的跟教理上有所不同。教理上所说的“变易生死”,起码要到罗汉境界才能认识到。而禅宗真正用功的就是这里,就在这个层面上。
  “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这个真是大错,这里讲到了佛教的因果。缘起性空的因果,即一切都是缘起的,本性皆空不能做自己的主宰,一切都不能恒常地保留其原有的属性,在这个条件下随缘而起,这便是佛法的缘起的因果。
  缘起的因果
  一般的劝善书上讲的是狭隘的机械的因果,作善得善报,作恶就得恶报,那是不对头的。作善得乐受,作恶得苦受,这才是佛法的因果。受,是自己的认知。行善的快乐不是佛给你的奖赏,而作恶,是你自己的心不安,也不是阎王给你的惩罚。
  经常会有人责难我们,为什么有些人做好事不得好报,而有些人行恶事却有那么多好东西呢?这往往是我们解释不了的。就是因为我们是拿其他宗教的机械的、唯物的因果来解释这些,但佛法的缘起性空的因果是完全以自己的心为衡量标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一个人行善得到的乐受,完全是自证法、自受法,别人感知不到。因此拿外在的事相上去讲,就堕入了外道的因果,根本不能解决修行上的问题,相反成为法缚和执取。
  很多人说,我业力重,现在我所有的一切就因为我的业。如果你前世是国王、银行家,那个业力有谁给你证明呢?没有人!所以这是推辞和借口。最重要的是当下是否有对生命的承担,是在完全了知缘起性空的基础上,对未来,也对原有的作为反映在现今身心行为上的不好情况,负责地承担。那就是面对当下,承担当下。解决将来的问题也是以当下为基础和出发点,这样才是修行,不是把修行推到遥远的未来。这就是禅。
  “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这样问题就严重了,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慎思明辨。自己错了,“更劝他人”,以盲引盲,“自迷不见,又谤佛经”,问题就大了!
  “所以立无念为宗。”
  云何立无念为宗
  【经文】
  “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
  “只缘口说见性”。六祖又开始棒喝了,只是“口说见性”之人,但行为上心念上还没有见性,就是一类狂禅之士。真正见性之人,于境上于念而离念,于相而离相,于一切境上都不著不取不舍。
  “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有了邪见怎么样?“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只要你认为有一个东西,已经跟心的本体不相应了,这个东西便是“邪见”。因为心的本体是没有一法可当请,没有一法可留存,哪怕你留下想要修行佛法的念,从心的本体上也是错的,也是“邪见”。这个“邪”不是“正邪”的“邪”,而是从佛法究竟意义上的“邪”。它包括二乘见解,所以不要认为念佛啊、修密啊是错误的,而是需要你悬崖撒手,大死一番再活过来的“更上一层楼”的教育方式。
  “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自性没有一法可得。要天堂、地狱,甚至要佛都找不到,要魔,也得不到。
  “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妄说祸福”是什么啊?就是比如我今天放多少生吧、念多少佛、念什么经有多少功德了,都是“邪见”。把佛法搞得乌烟瘴气,执相而求,谬以千里。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无二相 念真如
  【经文】
  “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无者,无二相。”“无二相”是没有染净、好坏、善恶、修与不修甚至佛魔对立的状态。
  “无诸尘劳之心”尘劳也就是烦恼之心。如果你在相上产生分别,是你的心产生隔阂、二元。只有你的心隔,相上才会隔,心不隔,相自然不会隔,这是相应的。
  “念者,念真如本性”,这是修行方法,大家自己体会。怎么念呢?
  “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这段真是说得透彻,我认为不需要多讲。一个参禅的人,学任何的方法、法门的人,把这段当成咒语来领悟,三天就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真如即是念之体”,真如,历来经典里都说,真如就是这颗心,看不见摸不着,没有正面描述的。六祖也说,非青黄黑白,非大小方圆所束,非善非恶,非远非近。真如本体虽不可说,但是它有用啊!念就是本体之用,真如是念之体。
  我们可以在“真如自性起念”上去用功。眼耳鼻舌身意,只是工具,不是它们能念,色声香味触法,无善无恶、无好无坏,都是一个缘起对应之法,好比饿了就想吃,困了就想睡,都是无善无恶无记的。但是我们的见常常有问题——哦,这个好,我要多来,这个不好,我要少来;有益的我要抓住不放,那个对我不好,我要推开它——贪嗔二法就出现了。心的流转是这样的。所以“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啊!这里把六根、六尘都给否定了。其实色声没有坏,尽管没坏,但是没有眼耳了也就等同于零了。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所以“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然而,我们再想想刚才说的张拙秀才的诗文:“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声色可呈君。各中若了全无事,体用何妨分不分。”你就知道“不染万境”,又有什么可说的呢?“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心念已经纯熟了,没有什么可以沾身。所以“经云”——“经”就是《华严经》,最究竟了义的大乘经典,佛法不是教人愚痴迷惑之法,而是真正的智慧之法——是“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这跟世间的学问不同。世间的学问,是“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知”。他不知,并不是“不动”。
  在这一品中,把我们的根本问题——定慧的不二、一行三昧、三无——都讲了。如果这其中的一个我们能很好地运用,修行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坐禅品第五
  不著心不著净不是不动
  【经文】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原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若言著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
  开明宗义。假如现在我拿一个大棒子敲正在听讲的各位,“原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有谁能从中明白点什么吗?“心”是能认知的。“净”是心平静下来认知的。心和净是二法,对立的。“著心”了,是在能上执取了;著境界了,是在所知上产生了问题。
  “亦不是不动”,“不动”,不是死法,而是通流之法。有谁在这一下明白了?
  心原是妄 知心如幻
  “若言著心,心原是妄”,“著心”,哪个是心呢?
  “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心本来是幻的,即不实的,刹那生灭的。《楞严经》说:众生之所以流转,是妄认四大假合为自身相,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色声香味触法”通过“眼耳鼻舌身意”的认知在内心留下的法尘被当成自心的相了,这就是“六尘缘影”。但是眼睛所看的,所认知都是不同的,今天昨天明天前念今念后念都是幻的。既然“知心如幻”,那么“无所著也”。
  性自清净 净无净相
  “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真如自性本来清净无染。
  “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只要放下妄想,“性自清净”。很多打坐的人,总是发愁为什么总是有妄念啊?为什么不清净啊?其实,想消除妄念的心,想要清净的心是不是妄念啊?所有的都是妄念!
  “起心著净,却生净妄”,想要得“净”,结果却以净为妄了。这也是很多学佛人的通病——为佛法所缚——什么都可以放下,最后倒是佛法放不下。
  佛陀在《金刚经》说:“我所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过河用筏子,过了河就舍了,祛病用药,病好药除。
  “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妄本身没有“处所”,因为执取,执取之心就是“妄”。
  “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有人认为一念不起是“净”,其实“净”没有形象。比如正刮十级大风,天旋地转,草木横飞。如果没有一树一叶一风等任何障碍物,就不知道刮多大风。因为有对立,有树叶有风,风才有了形象,这也就是“却立净相”。
  这是让我们在修行达到更高层面上,“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让我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明白了这个,再看六祖和祖师们教育人,你就会明白。
  严阳尊者拜访赵州禅师,说:“一物不将来时如何?”赵州禅师说:“放下”。
  尊者说:“放不下如何?”
  “那就背起来吧。”
  你看,都是对法,你执什么我就破你什么。当你不偏执的时候,就差不多了。
  “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也就是被“修行”所缚,被“没有妄念”所缚,被“平静”所缚。
  真正的佛法是通流之法,能够给予喜悦幸福的才是佛法。有人借佛法的修行,以一种非常高妙的借口来推诿对社会、对家庭、对人生的责任,来转移自己根本的困惑和需要,这样的修行不是佛法。
  可以用六祖给的镜子检视自己的身心是不是在这个层面上,是不是“却被净缚”?是不是用一种非常高妙的理由——我是修行人,我要持戒,我要修定,我要开慧,我要成佛做祖——作为挡箭牌,要求他人不能干扰我,如果不理解我就成为我的障道因缘?这番业果的轮转、生死的轮回在每一个起心动念处,修行人不要欺骗自己的心。
  自性不动
  【经文】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著心著净,即障道也。”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六祖不是都否定的,若真有“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六祖一下把佛法拉回到世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因为佛在人间成佛,佛法以“在世间的弘扬”为传播方式。虽然佛在十法界都讲法,但在释迦佛这一期化身时,佛法是以人为本位的。佛陀没有谈玄说妙,完全在做人中体证佛法。
  “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而我们的问题就是见人必然分“是非善恶”,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人后不被说啊?若真“修不动”就这样修,这是真正忍辱和精进的功夫。这才是六度里真正的忍辱啊!别人扇你个耳光,逼迫你,欺辱你,你去忍辱,这是外来的有条件的。而忍自己不去对他人做是非的评判才是真忍辱、真精进。
  “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著心著净,即障道也。”“著心”、“著净”不对,“说他人是非长短”就更不对了。不著心,不著净,也不著动,把这三个都否定了,然后再体会如何是坐禅。
  外离相即禅 内不乱即定
  【经文】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那可不是单纯的盘腿打坐。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无畏布施”范围非常广,把它归纳起来,就是对于众生物质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我们保护他,使他心里能得安稳,这就是“无畏布施”。相反地,如果我们故意扰乱众生的情绪,使他恐怖,令他不安,这样的造作,与道相违背,与自性相违背,就得老病伤残、五根残缺这样的果报。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