圜悟克勤禅师生平事迹与《碧岩录》及与张商英等士大夫的往来


2014/9/3    热度:374   

  圜悟克勤禅师生平事迹与《碧岩录》及与张商英等士大夫的往来

  (一)生平事迹与《碧岩录》

  圜悟克勤禅师的传记,今可从大正藏的史传部所收录的众多史料中得以查考。如《释氏稽古略卷》第四、《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等均记其事迹。

  圜悟克勤,生于北宋仁宗嘉祐8年(1063),圆寂于南宋高宗绍兴5年(1135),西蜀彭州崇宁人,世操儒业,俗姓骆氏,名克勤,字无著。幼时随妙寂院自省和尚出家,稍长从文照、敏行两法师研习经论,后随成都昭觉寺惟胜禅师参禅,惟胜为临济宗黄龙派开祖慧南的法嗣。后往玉泉承皓、大伪慕品、黄龙祖心东林常聪、白云守端等当时最著名的尊宿处参学问道,最后在杨岐派白云守端的法嗣五祖法演禅师会下大悟,得传心印。其法脉为(上略)临济义玄——兴化存奖——南院慧顺——风穴延昭——首山省念——汾阳善昭——石霜楚圆——扬些力遥七——白云守端——五祖法演——圜悟克勤。五祖门下还有佛鉴慧勤和佛眼清远两哲,与圜悟克勤并称为“三佛”(因克勤有佛果禅师之号)。圜悟克勤得法后,先后在曹溪六祖寺和成都昭觉寺开堂出世。其后,深得徽宗、高宗及宰相张商英、李伯纪(李纲)等的尊崇。在潭州道林寺、洋州灵泉院开法。又奉诏住都下太平兴国寺、天宁寺、润州金山寺、金陵蒋山道场寺等。建炎二年(1128)奉诏往江西云居山真如院住持,翌年因老迈而隐退。因太师王伯绍之邀,归隐故乡成都昭觉寺。绍兴5年(1135)8月5日,示寂于昭觉寺,享年73岁。绍兴6年(1136)效盖真觉禅师,入塔昭觉寺。门下俊彦云集,得其法者75人,高足有虎丘绍隆、大慧宗杲、佛海慧远、护国景元等逸才。尤其是虎丘绍隆、大慧宗杲二哲被誉为圜悟门下两大甘露门,以虎丘绍隆为开祖的虎丘派和以大慧宗杲为开祖的大慧派,其后人材济济,宗风炽烈,流芳海内外,于今灯灯相续不绝。

  圜悟克勤幼年祝发,遍参当时第一流的高僧名宿,加上天赋和学识,以华严玄旨和禅宗心要,圆融说法,闻名于朝野内外。政和四年(1114)徽宗封赐“佛果禅师”号,建炎二年(1128)高宗效封“圜悟禅师”号。由此,“天下川勤”(克勤出生西川故)之名声,播及五湖四海,天下云钠闻其名而雷奔云集。

  政和元年(1111),圜悟克勤南游湖湘,与四川同乡当时位居宰相的张商英(无尽居士)相见,高谈华严玄旨,说得天花乱坠,使张商英心服口服,涌跃欢喜,信敬倍加。遂将圜悟迎入洋州夹山灵泉院。在张商英的激励下,从政和(1111一17)和宣和(1119一25)年间,在灵泉院和潭州(长沙府)道林寺住持期间,对云门宗高僧雪窦重显(980一1052)禅师的《雪窦颂古》中的百则颂古,加以垂示、著语、评唱,著成了被后世誉为禅门第一书的《碧岩录》十卷,据说“碧岩”二字,乃是取自于灵泉院内一殿阁的匾额名。

  《碧岩录》全称《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或《圜悟老人碧岩录》,共十卷。目悟将雪窦重显的百则颂古,以自己渊博的学识、真实的体悟、豁达的胸襟,运用独特的表达方式来加以垂示、著语、评唱。垂示即对古则的宗旨和着眼点等以序文形式来展开,著语即对本则、颂古的语句进行部分的短评和注解,评唱即将本则和颂古予以全体性的评述和发挥。《碧岩录》的著成,使参禅办道者有了一本最完善的指南书,它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它不仅对中国禅宗诸宗派有着指导性的教示作用,而且对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的佛教也起到了巨大影响。可以说它是禅门第一的必读书。《碧岩录》的问世,开辟了后代公案(看话)禅的先河。

  (二)与张商英等士大夫的往来

  圜悟克勤为北宋晚期最伟大的禅师,他和当时士大夫们有着广泛的交游。尤其与宰相张商英之间的交往十分深厚。

  张商英(1042仁宗庆历2年一1122徽宗宣和4年),字天觉,号无量居士,西蜀新津人。《宋史》上说张商英,“长身伟然,姿采如峙玉,负气椒倪,豪视一世”。初为章悼所赏识,举荐给王安石,得受重用。官历神宗(1067一84在位)、哲宗(1085一1100在位)、徽宗(1100一1124在位)三朝,于大观4年(1110)入相,时久早无雨,是夕大雨,徽宗喜而书大字“商霖”赐之。张商英为政持平,史书上说“商英作相,适承蔡京之后,小变其政,譬饥者易为食,故蒙忠直之名”。正史上有关张商英参禅、崇佛的记述甚少,只记载了他早年在南川县渴见章悼时,有“悼询人才,使者以商英告。即呼入同食,商英著道士服,长揖就坐……云云,另有在哲宗初年时给苏轼书信中有“老僧欲往乌寺,呵佛骂祖”之词,及在徽宗时“商英因僧德洪,客彭几与于语言往来,事觉,鞠于开封府……等三处而己。倒是佛教史籍中对张商英的记述甚为详尽。蜀地成都有青城名山,道教极为兴盛,又有峨眉圣地,崇佛也蔚然成风,名僧辈出。蜀僧好以儒、道之理辩析佛教与禅宗,故深受文人、士大夫的归崇。西蜀出身的苏东坡、张商英等的敬佛崇道,跟蜀地的人文、风土显然有着密切的关系。宋代赫赫有名的雪窦重显、东林常聪、玉泉承皓、五祖法演和本章节中所论及的圜悟克勤俱为蜀僧,他们在宋代思想史上皆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之出川入仕的官僚、文人士大夫的崇佛尊道,更使他们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可以这么说,宋代蜀地的文化是相当地发达,尤其是禅宗文化,若不言及蜀僧,简直无从谈起。

  成立于中国的禅宗,在理论和实践上可以说是道教化了的、改良过的佛教。按现在的说法,是“中国式”的佛教,尤其是宋代禅宗,与儒、道两家思想的融合更加明显化。从张商英的史传中,可以看出他初出川时,深信道教,善结羽客。而以后才由道转向佛,并日益倾心禅宗的。《释氏稽古略卷》第四中记述:元丰4年(1081)辛酉秋,西蜀羽士赛拱辰,字翔之,欲决心中之疑,于是张商英推荐他去参问其方外之侣庐山东林寺的常聪禅师。另外,张商英早年向兜率从悦禅师问道,从悦为之抽钉拔楔,冰释疑惑,提撕向上。张商英转益多师,曾参学过黄龙派下的灵源惟清、玉泉承皓、真净克文等禅门高僧。但与圜悟克勤之间的交往尤为密切。虽然,张商英比圜悟克勤年长二十岁,与圜悟的师长们应酬往来,而且在大观、宣和年间,位居百僚之首,但圜悟却以超群拔众的气度,纵横无尽的辩才,深深地博得同乡前辈张商英的激赏和推崇。有关圜悟与张商英的道交,今可从禅宗史籍中得以窥见一二。

  《释氏稽古略卷》第四中有“无尽居士寓荆南日,道学自居,少见推许,圜悟般舟偈之,剧谈华严要旨……。.(中略)无尽公曰‘美哉之论,岂易得闻乎?’……,无尽公信敬礼之。留住碧岩(灵泉院),复徙道林。”圜悟以华严妙旨融通禅意,说得张商英心悦诚服,心解意开。他钦佩圜悟的才量,于是请圜悟将其平生参学所悟之境界,缀成文字,以贻后昆。圜悟蒙其激励,留在湖湘著述了这本名震四海的禅门第一书——《碧岩录》十卷。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总是会下意识去抱怨某种事情。其实,在佛学里,抱怨,是一件极其不好的事情。抱怨会让人心里烦躁,容易犯贪嗔痴。佛经有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我们一抱怨,就是动了嗔心。嗔是佛家三毒之一,我们在抱怨,就是在损害自己的福报。还有在医学上也是说多抱怨动怒是对身体不好的。特别是在运势不好的情况下,切忌千万别去抱怨。人抱怨,会产生负面影响,无形中引来一些不好的东西。在你运势差的情况下抱怨,无疑只有雪上加霜,更加倒霉了。所以,无论何时都不要轻易去抱怨什么。我们遇到不好的事情,要学会感恩和随喜。感恩和随喜是消除抱怨的最佳方法。心存感恩,慈悲待人,运气一定能好。人在做,天在看。我们所做的一切菩萨都看在眼里。我们遇到不如意,不顺心的事时,请先静下心来,反省一下,是否自己有过错?如果没有,那是不是前世欠下的因果呢?凡事要冷静,改变命运,有时,你只是差一个好念头。停止抱怨,你的命运会越来越好,阿弥陀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