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佛教的发展与学佛修行


2014/9/5    热度:173   

  漫谈佛教的发展与学佛修行——一诚法师

  西汉末年佛陀口述的佛经就已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当时只是口传,文字的书籍并没有传过来。佛教传入中国后,借助于汉文化、汉字、纸张以及印刷术等的成就,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逐步与中国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份宝贵的遗产。

  佛教僧团是佛教文化的传播者。在佛教弘扬的过程中,每个时期都涌现了一些大德高僧,像玄奘法师,他把印度的佛教文明带回了中国;像鉴真和尚,他六次东渡,把中国的佛教传到了日本,对日本佛教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世界文明的交流中,这些高德大僧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他们是那个时代了不起的宗教领袖和思想领袖,同时也积极促进了佛教成为世界性宗教。

  佛教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性的宗教,我想应该是它自身教理、教义的究竟以及它修行的完满;它慈悲济世,友爱仁善,和平平等,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等主张的缘故。另外以佛、法、僧三宝为核心的佛教团体,是佛教能够成为世界性宗教的根本。

  佛,指释迦牟尼佛,相传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姓乔答摩,名悉达多。在他19岁时,因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各种苦恼,故而放弃了继承皇位,舍弃了皇太子的生活,出家修道;30岁时,他在伽耶荜波罗树(后被称作菩提树。菩提即觉悟,为梵语的音译)下经过静思冥想,终于悟出了人生真谛,达到了觉悟。故被人们尊称为释迦牟尼,释迦为种族名,牟尼是尊称,相当于“圣人”,也就是释迦族的圣人。之后他便在恒河流域讲经布道,倡导平等、智慧,慈悲,收徒传教,并组成了传教的僧团,奠定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他是佛教的创始人。

  佛陀(佛的别称)在人间度化众生49年,在当时整个印度,从皇室到百姓,佛陀都有着很高的威望,在印度周边、恒河两岸的许多国家的国王以及不同肤色的百姓,也都对佛陀行弟子礼,他们一致拥戴佛陀为他们的精神导师和圣人。

  其次是佛法,也即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和教义所表达的佛教真理。它把宇宙人生的本原,讲得非常明晰、透彻,它在教法上是非常圆满的。

  佛教的僧团基于佛教的教义和戒律,始终给时代和社会带来了稳定与祥和,它对于社会道德的提升,人们心灵的净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比如,曾有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位比丘(男僧)经常在一条街上挨门乞食。有一天他来到了一位穿珠师的家,这个穿珠师正在给国王穿引宝珠,他没抬头就知道是乞食的比丘来了,因为比丘所穿袈裟的颜色已经透过宝珠映了出来,呈现出一种非常美丽的赤红色,他便起身进屋取食。这时院子里的一只鹅瞥见了赤红色的宝珠,还以为是个大肉团呢,便迫不及待地一口把它吞下了肚。等穿珠师回来把食物交给了比丘重又坐下来工作时,发现宝珠不见了,顿觉五雷轰顶,他一把抓住比丘,逼他交出宝珠。比丘想如果把事情说出来,那鹅必被破腹取珠,而杀生乃是佛法大戒,于是就决定舍己为鹅,保全鹅命。决心下定,任凭穿珠师怎样棍棒相加,他始终都是守口如瓶:“我没拿你的宝珠。”穿珠师气急败坏地咆哮道:“真是个舍命不舍财的家伙”,比丘平静地回答说:“我不为守财,只为守戒,只为让世人赞美佛法。”几番“严刑拷打”后,比丘还是“不招”,穿珠师气急败坏地说:“你一个出家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贪心啊。”然后他越打越生气,直打得那比丘遍体鳞伤,血流满地,那只鹅一见地上有血,便摇着尾巴过来吸血喝,恼羞成怒的穿珠师挥手就是一棒,那鹅顿时七窍生烟,一命呜呼了。气息奄奄的比丘看见鹅被打死了,顿时泪流满面:“我本想以佛法慈悲之心,舍命救鹅,可竟事与愿违……”于是他向穿珠师道出了实情……正是僧团的护法、弘法精神,才使佛法得以在世间发扬光大。

  中国的出家人都以“释”为姓。因为在古印度,种姓制度是非常严格的,不同的种姓代表了古印度不同的社会阶层,这种种性观念根深蒂固。一个人出生于哪个种姓,他就永远属于哪个阶层,不得更改,而不属于任何种姓的人就被视为贱民,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并且不同种姓之间不允许通婚,因此,贵族就永远是贵族,而贱民则世世代代是贱民。这是非常不平等的。佛经中说:“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沙门,皆称释种。”释,是释迦牟尼佛的种姓,它是高贵的种姓。《释迦方志辨》中说:“释种者,即刹利帝王种,释姓最贵。”由于佛倡导众生平等,因此所有的出家人,不管你是奴隶还是贱民,佛陀都允许它姓“释”,统一“释”姓是非常了不起的创举,它体现了佛法的慈悲、平等和伟大。

  佛教的宗旨是要普度众生。慈,是指予人于乐,给人带来欢喜;悲,是指要解除人心中的烦恼,解人之苦,佛教始终是在这两个层面上讲慈悲。如果只是予人爱,还不够,还不彻底,它同时还关注人的痛苦。慈悲涵盖了一切让人感动的爱,这是佛教所特有的人文情怀。

  佛教徒修行为什么一定要出家呢?

  是为了剪断尘缘,减少烦恼。只剩下孑然一身,烦恼自然就会少了。出家人能获得清净,以清静为快乐时,就会不再想念家人,即使想到也不会成为烦恼。所谓修行,修,就是改善戒,行,就是实践。佛教信众分为在家和出家两种,从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到现在,出家众始终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主要还是在家的信众(居士)居多。居士也是佛弟子,他们可以过在家人的生活,在这个基础上如果他是以清静为乐,他就可以发愿出家。出家是信徒在自己信仰的基础上,因为对佛教认同、接受和受用,他的内心会升起一种清静喜悦的心情,有了清静欢喜心,他才到寺院里面发心去寻求出家生活。

  出家从表面上看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实际上它是在屏息外缘,是在他自己内心营造一种清静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他能更好地去觉悟。在刚一开始的时候,合适的环境还是很必要的。

  一、出家人为什么要剃度?

  最初是因为在古印度修道的风气很盛行,当时有各种的修道方式,剪除须发就是当时社会流行的一种修道风气,这是古印度文化的特色。当初佛陀在世时,佛教徒就沿袭了剪除须发这种风俗。后来出家人剃发则是为了表明一种形式,一种佛教的威仪,佛教讲:“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只有律(戒律)没有仪(威仪)是不行的。佛徒出家的目的是为了尽快剪断外缘,这也包括对自身修饰的关注,诸如发型、衣饰等,因此出家佛徒都要剃度,目的就是要屏蔽这些心思,包括出家人穿的衣服,颜色都只能是本色,比如灰色、土色等,不能穿红、白、蓝、绿、黑等正色,也是为了避免对颜色的执著。日子长了以后,他的这种清静心就会一直保持下来。另一方面剃除须发也是为了区别出家人和在家人;同时,在佛教中须发代表烦恼,剃除须发代表了下定决心要断除烦恼。

  二、出家人为什么都要在头上烧戒疤?

  首先,并不是每个出家人都一定要烧戒疤,也可以不烧;再者就是戒疤也并不一定都是烧在头上,也可以烧在身上,背上,胳膊上,手上。烧戒疤,是虔诚心的一个体现。当他对佛教有敬仰,身心一致,感受到佛法的伟大,他就会发愿,供养佛菩萨,而用身心供养是最大的供养。于是他就会发心燃香供佛,可以请别人烧,也可以自己烧,用身心去供养佛和菩萨,这是一种供养功夫。有些影视作品给人们留下了只要受戒(出家入寺)就要烧戒疤的印象,其实它和是否受戒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各人自己的心愿。

  三、出家人穿的衣服有什么说法?

  佛教里僧人们穿的衣服叫袈裟,样子象田一样一块一块地相连而成。释迦牟尼佛也披这样的衣服,因此也被称作佛衣。袈裟是梵语的音译。它是由杂碎布拼接而成的,有横有竖,并没有影视作品中那么漂亮,那是艺术化了的袈裟。

  四、佛教徒为什么不吃荤?

  佛教主张素食,不吃荤莘,是因为慈悲精神。佛教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可以成佛,因此禁止杀生,并且不吃一切有生命的肉,是为了更好地培养慈悲心。

  五、人们说拜佛时烧香,随着袅袅的香烟,佛就会听到你的祈愿,真是这样吗?

  香也是代表了一种供养,表达了一种对佛法智慧的供养。有人认为通过烧香可以把自己的心愿随袅袅的香烟带给佛祖,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这不是佛教的说法。另外,香是表信的,代表了自己的信心、诚心和敬仰心。并不是佛菩萨听到你的祈愿,而是在佛菩萨面前坚定你的信心,并发愿完成心愿。

  六、佛像有许多是多头多手,它代表了什么意思?

  它表示说佛千手千眼,佛法无边,遍及一切,可以普度众生,同时它也代表观世音菩萨的威德智慧遍及一切。千手千眼可以有求必应,更多地帮助众生,为众生脱苦。你看他们有的双手合十,慈眉善目,可以降服众生的烦恼心;有的手拿刀杵,横眉冷对,对众生中有恶行的人施以威严。

  七、佛教是无神的宗教,它主张即心即佛,人人皆可成佛。那人们为何还要到寺庙中拜佛,祈求佛的保佑?

  这是一种恭敬。父母不是神,君王不是神,为什么人们要拜父母和君王?佛是一个大智慧的人,他能给人们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人们可以按照佛所说的方法去做,但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行动。另外,拜佛是为了加强心的力量,获得精神支持,以便更好地面对烦恼的人生和复杂的事务。

  八、佛教讲“四大皆空”,既然宇宙是虚幻的、暂时的、空性的,那么按佛的意思,人的一生 应该怎么做?

  佛教认为世界万物以及人都是由物质世界的“地、水、火、风”这四大基本物质元素和合而成的,世间一切事物的产生、形成都是有它的原因和条件的,所谓因和缘。因和缘相结合而产生了万事万物(诸法),即因缘和合而诸法生成,因缘离散而诸法灭失。因此世间的一切都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中,生生灭灭,变幻无常,其实相是空的。佛教讲“四大皆空”,很多人就以为是说一切皆无,既然一切都是无,都是不存在的,那奋发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呢!这看上去好像是一种很消极的思想,实际上很多人都并没有真正理解它的含义。佛教是说如果人们能够认识到物质世界的空性,那么他就会用一种出世的心态来看待人生的无常了,即使遭遇到人生打击、生活艰难,他也不会唉声叹气、踌躇不前了。所以真正“空”的本质是积极的。为什么呢?正因为因和缘的无常,也正因为人身的难得而易失,所以更应该珍惜这一生,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努力,要不然时光过去就一去不回,就浪费了这宝贵的一生了。

  九、佛教认为人生是苦, 苦从何来?

  佛陀在菩提树下冥思静想,为的是要悟出人生真谛,最后佛陀终于觉悟并总结出人生的四个真谛——四圣谛:苦谛:人生是苦,是佛教对人生的基本认识;集谛:贪欲是人痛苦的根源,是佛教对人生痛苦根源的分析;灭谛:人要摆脱痛苦,必须放下贪欲,佛告诉人们如何才能摆脱痛苦;道谛:告诉人们如何摆脱痛苦以及获得解脱的方法和途径。佛教认为人生充满着痛苦,有生、老、病、死、苦;有贪、瞋、痴苦;有爱别离、怨憎恨、求不得苦等等,人因贪而生苦,却不知人生苦的根源恰恰就起于对事物本性的根本无知。佛教认为宇宙是虚幻的,暂时的,空性的,没有任何东西是永恒不变的,一块价值连城的玉,一旦失手掉在地上,顷刻之间就分文不值了,你若执著于它原来的价值,不能认识到它本来的空性,你就会伤心、痛苦。人们应该在使用它时爱惜它,珍惜它,而一旦失去了也不要执著与烦恼。

  佛教不是宿命论,它告诉人们人生是苦,是困难,是要人们积极地去面对它。苦并不能代表佛教,苦、集、灭、道四谛才是佛教,佛教告诉众生人生之苦的目的,是要人摆脱生、老、病、死之苦,让人超越生命,坦然面对生死。

  十、人们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真的会 有报吗?怎么报?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实际上来源于佛教所讲的因缘果报和生死轮回说。因缘果报和生死轮回是佛教根本教义之一,佛教讲如是因,如是果,讲因缘果报,你种了什么样的因,就必然得什么样的果。你种下善的因,就会有善的果报;你种下恶的因,就会有恶的果报。比如说贪污,在金钱面前不能把握自己,不能约束自己,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那么贪污是因,它的果报就是贫穷。佛教讲的贫穷是指身心的贫穷。按佛教讲,从他拿到这笔钱的那一刻开始,当下他就有了果报,他从此开始坐立不安,心怀忐忑,惶惶不可终日,同时他的内心也产生了极强的负罪感,贫穷感,因为他内心里并不能够很坦然地认为自己真的富有了、富足了,实际上他的贫穷感更加剧了,他总觉得是欠了别人很多,而且他也并不能大张旗鼓地去花、去用这些钱,这种提心吊胆本身就是一种果报。有了贪污的因,再通过各种缘,就有可能导致东窗事发,然后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又是一个果报。秦始皇时期搞焚书坑儒,把那些不利于他统治的思想、书籍全部毁灭了,这个因所造成的文化匮乏以及社会倒退的果报,这在他做的当时是感觉不到的。包括现在对于自然资源乱砍滥伐,破坏生态环境,导致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这都是一种果报。这就说明当时看不到,并不意味着以后没有果报,正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十一、人们说佛教是出世的宗教,因为“它教人如何逃避痛苦,是消极的人生态 度”。长老怎么看?

  佛教讲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佛教虽是出世的宗教,但它所关注的却是入世的事情,比如它讲衣食住行都是实践;讲人要面对世间的各种因缘等等。佛教谈人生,首先是很客观的,不能说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正反面它都说了,比较全面。比如四圣谛,它很真实地告诉人们“人生是苦”,人有各种苦,要客观地面对衰老和死亡,面对漂泊沉浮之苦;它真实地告诉人们人生是不圆满的,不可能事事如意,天天快乐,总会有烦恼。然后它分析苦的原因,反思这个原因,最后它指出了找到和解决这些苦的具体方法。

  人之所以苦的原因是因为人的无明,因为无明所以不觉悟,才生贪、瞋、痴,如果你对无明有一个觉悟,就不会如此。佛的目的就是要人放下执著,体会般若(觉悟)的境界。大家对执著的含义理解有不同。佛教所说的执著是说你陷入了烦恼而不能自拔的执著,有的人遇到了困难,他就想佛教说不要执著,那我就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于是就放弃不做了,他认为这是符合佛教的不执著,其实这是错误的,完全的南辕北辙。佛教所说的是你不要对所产生的烦恼执著,而不是要你放弃做事的执著。它是要你放下负面的情绪,放下内心的压力和失落,这些压力和失落恰恰来自你内心的不坚定、不明朗。同样的一件事情,让一个信念坚定,内心从容的人去做,他就没有那么多的烦恼和失落,反而乐此不疲,你说对不对。佛教告诉你该止即止,该行则积极地去行,告诉你要放下你内心的失望和悲伤,积极地去做你要做的事,而不是什么都不作,它始终教导人们用一种积极的、明朗的、从容的心态去对待事物。

  所谓出世的说法是对佛教没有深入的了解,佛教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佛教的根本。佛法是心法,不作恶,行善,始终要人们放下的是内心的消极的执著,以完成人生的升华。

  十二、如何能达到涅槃的境界?除了佛以外有人摆脱生死轮回吗?

  佛教讲生死轮回,是说死不是一个人生命的终结,它只是这一段(今生)生命过程的结束,下一个(来生)过程随之即起。今生如何,取决于前生所做的业,而今生的业又决定了来生;如此今生的业,报在来生;来生的业又报在再一个来生……循环往复,生死轮回。如果你在今生做得很圆满,做得如如法法,当你面对死的时候,就好像如影随形,有什么样的今生,就会影射出什么样的来世。今生做了好事,下一生就可以进入三善道(天、人、阿修罗);如果罪孽深重,就会沦入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牲)。这辈子能为人,相对来说上辈子对自己的行为还是比较检点的。经书中说,如果为人处世行为不检点,下一生,好一点的就做畜牲,当牛做马;再差的,就成为孤魂野鬼,四处飘荡;最差的就是下地狱了。按经书所说,只有人道才是主宰和改变自己命运的最佳阶段。沦为三恶道是不容易再轮生为人,况且有的还不知道努力,就更困难了。佛经讲人道是最应该努力的了,众生在人道里才能完成觉悟。

  十三、这样说来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可是仍有很多人愿意去庙里算命,我想长老也一定遇到过很多请长老给算命的人吧?

  哈哈……以前有人请我给算命,我对他们说,我不会算命,我只会改命。我告诉他们只有多积善缘,多做善事,才会有好命和好报。过去有个故事说,有一个妇人从来不丢东西,她的儿子不服,有一次他就把母亲的一个金环偷偷地扔到了附近的河里。母亲丢了金环也没太用心地去找,她对儿子说:“丢不了的,早晚会找到的。”过了几天,她竟在买回的鱼中发现了那枚金环,她得意地对儿子说:“怎么样,我说能找到吧!”儿子惊异地目瞪口呆。为什么呢?原来在很久以前,住在大山北面的居民每年都会迁移到山南去过冬,只有一位老妇人因年老体弱,不能翻山越岭,因此自愿留下来帮大家照看家财,她尽心尽责,村中财物从无一丝丢失。这位老妇人后来就转生为那位母亲,因为她前世为大家看护财物,并无半点贪心,因此修得了永不丢失财物的福气。所以命由自作。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切法从心想生”,你常常看佛、常常想佛,佛是无量的德行、无量的福报,所以你在行净业。如果你常常想阿弥陀佛、常常念阿弥陀佛,往生就很容易。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