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保科普怎样才能越走越远?
2014/9/5   热度:307
农村环保科普历来是一个边缘课题,在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正逐渐变成热点课题。提高广大农民的环保科学素养、改善农村环境状况成为新时期环保科普工作的目标,这也对环保科普提出了更高要求。环保科普工作在农村如何可持续地进行下去?如何让广大农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如何培养并保有一支高素质、有热情、懂技术、会宣传的环保科普宣传队伍?记者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于山西省太原市举办的第三届全国环保科普工作经验交流会上,针对农村环保科普的经验和问题进行了采访。
2003年10月,经原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启动了“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2004年起在全国10个省、区、市推广。活动过程中,大家认识到农村环保科普仅仅依靠环保系统和学会的力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和农民的需要,必须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
2007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与首都10所高校共同发起了“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组建农村环保科普小分队370余支,3000余名大学生奔赴全国各地1100多个村庄开展科普活动,将环保知识、环保理念传播到农村中。这项活动被评为“2007年中国十大科普事件”之一。之后,各省纷纷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创造出不少新的经验。
农村环保科普,钱少也可以办大事
缺少资金,一直是阻碍环保科普宣传有效开展的大问题。
浙江省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周广明向记者介绍了浙江开展“大学生农村环保科普行”活动的“省钱招数”。自2004年开始,学会与驻杭高校团委联手组织这项活动。高校负责招募志愿者,学会负责审查申报主题,确定领队,为志愿者上保险,在高校举行启动仪式,并在活动结束后,将各小分队的调研材料汇编成册,召开总结表彰会。从第一届的35人逐渐发展到去年的146个小分队共计960多人,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由于活动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学会还争取到了省科协的资助。活动经费主要用于为各小分队提供印有活动名称的旗帜、帽子和启动仪式及学生路费。周广明说,多数省级学会经费非常有限,用少的经费办农村环保科普宣传的大事,这项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每年都要办几期环保科普小报,为农民提供诸如农药怎么用、环境卫生怎么搞等方面的知识,用A4纸两面印,每期都能安排50个左右的问答题。秘书长李唯算了一笔账:一张小报成本不超过一角钱,而挂图只有一个知识点,其成本却要高得多。有一次,在发放报纸过程中,李唯问一个小学生,是喜欢报纸还是挂图,小孩说都喜欢,再问他这两样用来干什么,小孩说:“彩画可以包书皮,报纸拿回家给爸爸妈妈读。”事情虽小但对李唯触动很大,让她在做农村环保科普过程中始终把省钱与给农民实惠结合起来。
运用激励导向,让志愿者的参与热情持续不断
浙江省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周广明认为,“大学生志愿者农村环保科普行”活动,有一个好主题:农村、环保;有一个好平台:学会搭台,大学生参与;有一个好载体:源源不断的大学生志愿者;有一个好时间:利用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或返乡的时机,组织小分队,召集乡邻进行环保宣传,农民易于接受。因此,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吸引更多志愿者参与,并让志愿者们愿意一直参与下去,是组织者要考虑的问题。
每次活动结束后,除了总结表彰奖励外,浙江省的主办者还会将各小分队的总结整理汇编成册,供下届志愿者参考。在2007年,浙江省环境科学学会还设立了“浙江省环保产业助学金”,助学金发放条件是:参与“大学生农村环保科普行”活动中的优秀者,全省高校环保相关相近专业大学生、学习成绩排名年级前10名、家庭经济贫困、道德品质良好、无学校处分记录等。助学金每人每年共计6000元,目前已资助50人。此项助学金既培养了精英人才,又提高了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农村环保科普活动的积极性。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杨敬坡说,现在的大学生自我意识都很强,志愿者活动必须有足以吸引他们的内容,才能持久。在招募志愿者时,他们会强调活动的目的是服务,同时也会切实考虑学生能从中获得什么。环境专业的学生下到农村参与环保科普社会实践,与专业对口,学生的兴趣就会较高。农村科技知识相对贫乏,见到老百姓仰视的目光,看到自己的努力有回报,学生就容易产生自信心。特别是参与到污水处理等技术性工作中,整个工作流程跟下来,会带给学生激励或压力,这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工作帮助很大。这样一届一届下来,学生的参与热情就会持续不断。
活动方式多样化,拓展环保科普的广度与深度
云南省持续开展“千乡万村环保科普活动”已6年,其志愿者不仅包括大学生,还有专家、学会会员、教师、记者、律师、退休职工等。除了制作展板、报纸宣传、组织宣传队等科普宣传外,志愿者每年还组织上百场环保科普报告会,进行农村环保调查,组织环保科技咨询、农村环境法律援助,在科普方式的广度上利用一切渠道尽可能将环保知识普及到更大范围。他们与云南农技协会合作,利用农技协有5000个分会的优势,将环保挂图覆盖到全省;借助省科协每村一站一栏一员的阵地,将环保科普知识普及到村;与各党政部门联系,借乡镇长、村主任、妇女主任、农村教师集中开会的时机,进行环保科普培训,用骨干力量带动村民。
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李唯讲了这样一个例子:宣威是卫生部公布的全国癌症高发区,她在宣威为270名村妇女主任做科普报告会时,正值冬季,会场上几乎人手一个烤手炉,呛得人喘不上来气。李唯就用这个事做引子讲环境与健康的问题。中场休息后,所有的烤手炉都不见了。最后,她又向妇女主任们提出两个要求:一是要带领本村妇女首先搞好自家卫生;二是要回村推广广场健身操,改变传统生活方式。妇女主任们异口同声回答做得到。这让李唯感到,农民需要的是具体有效、可操作的环保科普知识,一旦获得了这样的知识,他们将焕发出极大的参与热情。
之后,他们在文山州的一个苗族村寨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的试点,从环保调查开始,分层次培训学生、妇女、老人,由村民自己制定环境卫生村规民约,并由环保局干部驻村指导。终于让这个全村没有一个厕所的封闭小山寨改变了面貌。
河北省在“大学生志愿者农村环保科普行动”中总结出了要与院校联合进行深度科普活动的经验,从今年起,将与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所院校联合,利用学校拥有的环保技术,让学生直接下到农村具体参与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杜金梅表示,这项活动将用5年时间覆盖全省。
农村环保科普活动不应仅停留在暑期,要使科普宣传常态化
经过6年实践,“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问题仍然突出。经验交流会上大家总结出这样几个问题:第一,环保科普的广度远远不够,十来个省区,数千个村庄的覆盖范围与农村的实际需要差距还很大;第二,环保科普宣传对农村影响多大,农民环境意识提高多少,尚无量化评估;第三,科普形式及方法还有待改进,自己搭台、自己唱戏给自己看的自娱自乐式宣传方式还有不少,尚需进一步研究如何真正为农民办实事;第四,环保科普经费渠道尚未解决,限制了科普活动的进一步扩展。
“大学生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之所以在农村环保科普宣传中一枝独秀,正是找准了“农村、环保、大学生、社会实践”四大切入点和结合点,活动既锻炼了大学生,又受到广大农民欢迎。但是,一年365天,农村环保科普宣传不应仅仅在暑期,如何让形式多样的环保科普宣传变成常态,让这项惠及百姓的公益事业不仅仅依靠志愿者们的热情,也能走向全国各地,进入万千农户,让农村、农民收获实实在在的变化,才是新农村建设的方向所在,也是我们农村环保科普工作需进一步探索与实践的问题。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今天(2020年11月14日)是药师佛圣诞日,请大家吃斋、诵经、放生、供灯、供斋、供花、功德不可思议。药师佛力加持身心健康消除业障福寿增长家庭幸福出入平安顺利吉祥,南無消灾延寿药师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