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白话注解
2014/9/3   热度:918
大乘起信论白话注解 陈常谛 大乘起信论 【注】大是无量无边。包含十方法界 广博的意义 乘是有运载度众生出生死 到彼岸的功能 起是破除众生的颠倒 起立正信的义理 信是亲证此心 了无疑惑 论是假立宾主有问有答 破除邪见 发挥正理的意思 【解】不论何经 皆有通题别题 大乘起信此四字是此部的别题。论一字是论藏的通题题是题头 似人的头面 看着他的头面 容易就知道他为人 是善的还是恶的 是忠的还是奸的 经论的题头 不外亦是这样的意思 大道字说起来有三种的道理 叫做体相用 (一)一心的理体 是十法界众生 森罗万象善恶一切诸法之所依的。是体大 (二)本来具足河沙称性功德 是相大 (三)善能出生十法界一切的因果 是用大 乘是依此心理能破除向来的烦迷恼妄一切贪着 直至究竟觉 不生不灭心 所以下文说“诸佛本所乘故 一切菩萨皆乘此法 到如来地故”所以说更无别法唯是一心 大乘之理就是一心 小乘的人们 不信此理 留滞化城 外道的人们 不信此理 劳而无功 凡夫的人们 不信此理 误认妄心所以轮回不休 所说的不信 不是他们本来不具此心而不信的 人々有心 从本以来平等 不增不减 因为被五阴所遮覆 二执所障 所以此心理不得现前 迷而不信。菩萨慈悲 怜愍众生沉迷 所以宗集百部大乘 特别造出此论 普令一切众生 发起正信 若信了此心理 一切道法 自然任运而生 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 长养一切诸善根”信行的根本。行无信不能起立 学道的人们 首先耍起正信 马鸣菩萨造 【注】摩诃耶经说“如来灭后六百岁已” 九十六种外道等 邪见竞兴 毁佛法 有一比丘名曰马鸣 善说法要 降伏一切诸外道辈”照这样说来 此菩萨是如来预记的人 据造此论乃在如来灭后六百余年的时代 菩萨具云菩提萨埵 华言翻做觉有情 菩萨是大觉 是所求的 萨埵是有情 是所化的 悲的双运 上求下化的人们 叫做菩萨 【解】为什么叫做马鸣 据诸传记有三种的解说 (一)菩萨初生的时候 感动了群马悲鸣不休。(二)菩萨善会抚琴 利用琴的音声 来宣说法音 群马闻了 俱皆悲鸣 (三)菩萨善会说法 若说法时能使群马 闻了法音 悲鸣垂泪七日不食 菩萨是自觉々他行大乘理的人们 造是造作 宗集百部大乘的广义 而造出此论 真谛三藏译 【注】梵语“波罗末陀”华言真谛 就是谛悟真如的道理 三藏是经藏、律藏、论藏 师是能通达经律论的 【解】真谛三藏法师 是西印度优禅尼国人自少聪明智慧 善会通达经律论三藏的道理 于梁武帝太清二年入中国 并送苏合佛像来东土 未及经旬 适逢候景侵乱 后至承圣三年九月十日。和慧显智恺昙振慧旻并黄铖大将军太保萧公勃等 在衡州建兴寺翻译此论 归命尽十方 最胜业遍知 色无碍自在 救世大悲者 及彼身体相 法性真如海 无量功德藏 如实修行等 【注】十方是 东方、西方、南方、北方、东南方、东北方、西南方、西北方、上方、下方、业是身、口、意、三轮业用不同魔外凡小 所以说最胜 凡夫妄知外道邪知、小乘偏知 菩萨分知 独佛遍知。遍知就是无不尽知的 即是意业最胜 色无础自在 就是身业最胜 大略来说有四种的无碍 (一)大小无碍 就是一一根俱皆遍满法界 且不妨坏诸根的性 又不混杂诸根的相 (二)互用无碍 是一根能作诸根的应用诸根能作一根的应用 自在和融 不相妨碍 (三)理事无碍 就是现前色相和真空实 相而不相础 当体即空 空色没有二相 (四)应机无础 是一身而善会普现一切身 一切身即是一身摄 救世大悲 就是口业最胜 世是世间 是三种世间中的有情世间 者字是指三轮最胜的释迦牟尼佛 及是并及 彼是指佛 体相就是法。法就是佛的体相 诸佛以法为体真如法性就是法身。论说 在众生数中名叫佛性 在非众生数中 名叫做法性法性就是诸法的实性 法性无边 普现于有情无情 譬如海水能和众湿 所以法性比喻似海 又真是无妄 如是不变 【解】马鸣菩萨要造此论的时候 首先归敬三宝为什么要归敬三宝呢 大略来说有三种的缘故 (一)受恩的缘故 果若没有佛来说法 法是无从由起 若没有法是永久不能解决吾人生死的大事 设使有法 若没有僧伽来流传 那末无从闻及 受此三思才得了悟 今将传此法 应当首先归敬三宝 (二)求加被的缘故五浊恶世的众生 教化很不容易 若不仰请三宝的威力加被 则不能自利他 所以应当致敬 (三)使众生生信的缘故已造此论 又恐怕人们不肯信受 所以 使他归敬三宝 容易使人们信从 所以应当致敬 归命是尽吐倾诚的言辞 归是归向 命是命根 是一身的生命意思是将此、身的生命 生死荣衰得失都不管 总要归向尽十方遍法界 最胜业遍知 色无础自在 救世大悲的佛宝并及佛的身体相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藏的法宝 为什么这样叫做法宝呢 佛的身体相就是法 众生以四大为身 诸佛以法为身 法性真如海就是说真如法性就是法身的真体 在众生数中名叫佛性在非众生数中名叫法性 虽然有随缘的利用而不变的 又虽然不变而恒随缘的所以譬喻像大海一样似的 因为风来浪起 波虽不定 面湿性没有分毫变异为水固是湿性 为波亦是湿性 没有变异的湿性 不础浪起 无量功德藏 是说此法身妙真如性 含摄具足 不假修持 本来具足无量称性功德 所以叫做藏 不但归敬佛法二宝 并要归敬修如实行等的僧实 僧有凡僧和圣僧的差别所说如实修行的 就是地上的大菩萨僧悟真实理 起圆顿行 名叫做如实修行 为欲令众生 除疑舍邪执 起大乘正信 佛种不断故 【注】所说的疑 大略有二种 (一)疑法 是疑大乘的法体 不知是一体 还是有多体 若是一体则没有异法 何故要重发四宏誓愿广度众生 若多体则非一体我和非我不同 怎么起同体大悲 所说的邪执有二种 (一)我执 真如界内 不立一尘 本没有众 生妄计有我 (二)法执 本来没有种々法 众生妄计有种々法 【解】马呜菩萨造出此论 不是为求名利供养的 及是一心为要利益众生 使众生除去二疑和二执 因为众生自无始劫来生死不休 不能悟证涅槃 不外是以疑执为本 因有疑所以迷真 因有执所以起妄 是故学大乘法的人们 首先要除去疑执 若是疑执果然除去 到这田地不疑亦不执 才得于大乘的根本法中 发生正信 没有疑自然是信 没有邪执自然是正 既然发生大乘的正信 方才得入如来法中 处在如来家 做个法王的儿子 继续佛的种子 【补注】华严经说“下佛种子 于众生田 中生正觉芽 论曰 有法能起摩诃衍信根 是故应说 【注】论是论藏 摩诃衍华言译做大乘 【解】论说 有一个的法子 能生起大乘心的信根 能信此心理就是信根 信心真如门正理决定 信心生灭门业用不忘 真如门和生灭门总不出一心 所说的信根 就是正信满了入住 得不退的法位有这样的好处 所以应当要说 说有五分 云何为五 一者因缘分 二者立义分 三者解释分 四者修行信心分 五者劝修利益分 【注】(一)因缘 如法华经说“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以菩萨造出此论不外亦是为度众生的 (二)立义 立是标立宗旨 义是义理 (三)解释 是详细分别说明 (四)修行信心 是要如实修行 还要如实信此真心 (五)劝修利益 是劝钝根的人们修行 兼利益后来的众生 【解】要照此论说来 有五种的分别 五种是什么 第一就是因为要度众生的缘故 第二是标立义理 第三是详细解释 第 四是要信此心修此行 第五是劝化钝根的众生 实修实行 兼要流传利益后来的众生 一、因缘分 初说因缘分 【注】因缘是因为要度众生的缘故 【解】法不是没有缘故而生起的 既然造出此论必有因缘 问曰 有何因缘而造此论 答日 是缘有八种云何为八 一者因缘总相 所谓令众生离一切苦 得究竟乐 非求世间名利恭敬故 【注】问是假问 答是假答 要显明真理评断是非 是要假设问答 才得明白 有问有答 所以叫做论 【解】设有人问 有什么因缘 而造出此论呢 菩萨则答他说 是因为有八种的缘故 所以造出此论的 什么叫做八种 第一是因缘的总相 大凡诸佛菩萨所修诸行 不外是为众生拔苦与乐的 岂只造此论吗 然造出此论的缘故 亦是因为着凡夫和外道不知真理 迷此一心 所以有种々的分段生死 小乘权教的人们 迷此一心 尚未得脱离界外微苦的 变易生死 所以造出此论 开示此心 要使众生信此心修此行 能得证到究竟觉的快乐 不是要求人天的供养和恭敬的 二者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 令诸众生正解不谬故 【注】金刚经说“无所从来 亦无所去 故名如来”根本之义 就是一心的理体 【解】第二的是要分明解释 无去无来一心的根本义理 开示众生 使众生离开邪见的疑执 明々正々了解此心理 不会再误谬的缘故 三者为令善根成熟众生 于摩诃衍法堪任不退故 【注】善根成熟 是十信满心的 摩诃衍翻译华言叫做大乘 【解】第三的是为使十信满心善根成熟的众生在此大乘法中 能得确信无疑 堪任住在正信的不退位的缘故 四者为令善根微少众生 修习信心故 【注】善根微少 就是初入门的人们 信位未满的众生 【解】第四的不但要使善根成熟的众生堪任不退信的 就是初入门善根微少的众生 亦要使他修习信心的缘故 五者为示方便 消恶业障 善护其心远离痴慢 出邪网故 【注】恶业是无始以来所造的罪业 障是障础 业能障道 所以叫做业障 痴是无明 有二种 (一)根本无明 根本无明太都迷于理体 (二)枝末无明 枝末无明大都迷于事相 就是对于理事不得明了 昏迷暗昧以为体性的 能障碍无痴的善根 发生烦恼业 慢是我慢 是夸恃自己的尊胜 贡高轻举 【解】第五的是因为要对根器浅薄痴慢邪见的众生 开示方便法的门 使他们自知罪恶 发心礼忏 悔过自新 消除业障 还要善会保护此心 远离愚慢 脱邪见的网子的缘故 六者为示修习止观 对治凡夫二乘心过故 【注】止是止住妄念 颧是观照 凡夫是六道的众生 二乘是声闻乘和缘觉乘 心过是偏执一方 不能证入中道 对治是像药治病一样似的 【解】第六的是要开示众生 修习止念观照的方法 来对治六道的凡夫 和声闻缘 觉二乘 偏执此心的过病 七者为示专念方便 生方佛前 必定不退信心故 【注】专念是一心不乱 生于佛前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的面前 【解】第七的是为开示众生 使他专心念佛求生西方 于七宝池中莲花化生 花开见佛亲闻佛法 必定不退此信心的缘故 八者为示利益 劝修行故 【注】利益是离苦得乐的利益 不是为世间金钱的利益 因众生不知此心 不行此理所以用劝 【解】第八的是要劝告懈慢和不信不行的众生们 详细与他说明修此大乘心理的利益 使他们一心向上菩提正觉的光明大路上走 有如是等因缘 所以造论 【注】此是总结论的原因 【解】有了这样的因缘 所以造出此论的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学佛,应当要学释迦牟尼佛。佛一生布施智慧,这是法布施,布施智慧里面也包括了财布施,为什么?财里面有内财,有外财;身外之物是外财,我们身体劳力是内财,用自己的身体劳力,完全是义务热心的教学,劝导社会大众,劝善规过,这是内财布施。我们关怀社会大众,爱护社会大众,全心全力帮助社会大众觉悟,帮助他改过自新,帮助他发心服务社会众生,这就是法布施。法供养的福报最大,虽然有大福报,我们自己还是不享受,把这个福报回向给一切众生,给一切众生去享受。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