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济宗的祖庭——海会寺
2014/9/3   热度:772
临济宗的祖庭——海会寺 作者:妙慧 周会明 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北岸。公元448年建县,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了。受吴楚文化的相互交融发展,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佛教文化源远流长。 晋代高僧佛图澄于太湖县寺前建佛图寺,佛教文化从此就开始传入太湖。北魏周武帝灭佛、道二教时,禅宗二祖慧可大师于公元562年,从河南省嵩山少林寺辗转南移,来到太湖县狮子山参禅弘法达31年之久,在达摩印度禅宗文化的基础上,培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文化,并将衣钵传三祖僧璀,在佛教历史上,从此奠定了太湖县是中国禅宗文化发祥地地位。从二祖到五祖,禅宗的活动区域一直在太湖县与相邻的湖北黄梅县之间,经过六祖慧能后,禅宗活动区域才扩大到广东等地区,并开始南北分宗,经过几代禅师的努力和培植,最后形成了临济、曹洞、云门、法眼、沩仰等五个法门,其中临济宗又衍化成黄龙、杨岐两个派系,随着历史传承,云门、法眼、沩仰等三个禅宗宗派相继断绝,曹洞宗仅存广东曹溪等地一小角,而临济宗杨岐派愈传愈烈,成为代表禅宗的主要派系。 一、一枝独秀临济宗 自从义玄禅师离开江西前往河北正定临济院开辟禅宗道场,禅宗从长江以南地区开始向黄河流域等薄弱地区转移,风穴延沼、首山省念等禅师在中原地区领众熏修,禅宗得到了中原地区大众的理解和支持,建立了一定的群众基础。由于义玄禅师所形成的临济宗棒喝交加,宗风灵活,根据不同的学人,分别设计了一整套接引的方法,特别是“三玄、三要、四料简”理论,对临济宗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于“我见”重的人,“夺人不夺境”;对于“法执”重的人,“夺境不夺人”;对于“我见”、“法执”都重的人,“人境俱夺”;对于“我”、“法”无执着的人,“人境俱不夺”。因而,北方的临济宗与南方的云门宗、曹洞宗相互呼应,禅风极浓。 临济宗六传至石霜楚园(987-1040),临济宗的活动区域开始从中原向南方移动,楚园的门弟子以黄龙慧南和杨岐方会最为杰出,分别形成了黄龙派和杨岐派,其中杨岐派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临济宗的正脉。宋道融在《业林盛事》一书中,对黄龙派和杨岐派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黄龙、杨岐二宗,皆出于石霜兹明,初,黄龙之道不振,子孙世之,皆般般不减大师之数,自直净四传而至涂毒。杨岐再世而得老演,演居海会,乃得南堂三佛以大其门户,故今天下多杨岐之派。 “海会”在佛教界是指高僧云集的地方,以上文中“海会”是指太湖县海会寺。从文中我们可以分析出,黄龙派经过四代传承,由于没有高僧继承发展已断绝了,而杨岐派得到了守端、法演以及“佛门三杰”这些高僧的弘扬而发展壮大起来,同时,也大体说明了临济宗在北宋时期的发展态势。 杨岐方会的法嗣有白云守端,白云守端(1024-1072)的法嗣有五祖法演及再传弟子“三佛”禅师。所谓“三佛”是指佛鉴慧勤(1059-1117)、佛眼清远(1067-1120)、佛果克勤(1063-1135),他们活跃在北宋未期,并在太湖县海会寺、千佛寺、四面山大中寺、龙门寺布坛说法多年,举扬杨岐宗风,在白云守端、五祖法演、“佛门三杰”周围,还有一个习禅、弘禅的士大夫群体,最为典型的就是北宋著名诗人郭祥正,这一群体的禅行,使杨岐宗由山林拓展到社会各个阶层,杨岐宗成为临济宗的正脉,临济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禅宗。故史学家称“临天下,曹半边”。如今,我国绝大多数禅寺,都是临济宗杨岐派的子孙。而临济宗杨岐派在太湖县发展壮大起来的,临济宗八代传人、杨岐二代传人白云守端,三代传人五祖法演及其法嗣“佛门三杰”在海会寺修禅参道,开示大众,杨岐宗从此走出了太湖,走向世界。因此,太湖县是中国禅宗文化的发祥地,海会寺是中国临济宗的祖庭。太湖县为中国禅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与其说二祖到太湖是挽救了中国禅宗,那么,400多年后,白云守端等三代禅师到太湖,则在内容和形式上振兴了禅宗。是太湖这块热土哺育了中国禅宗。 二、白云守端与海会寺 杨岐方会的法嗣共12人,其中以白云守端的成就最大,声望最高。守端一生先后主持过承天寺、圆通寺、法华寺、龙门寺、兴化寺、海会寺,最后于海会寺圆寂,葬于海会寺前木鱼包。灵塔不幸于文革时被毁,而塔基现在仍保存完好,塔座呈六方形,镌刻“白云守端之塔”六个大字,为五祖法演所书,现塔座已由海会寺住持妙慧法师运回寺内珍藏,因海会寺建在白云山上,故史学家称守端为白云守端。 守端,俗姓葛,湖南衡阳人,少年时期,守端诗词、书画就已达到一定的境界,文学功底深厚。刚入成年,皈依茶陵郁和尚削发为僧。20岁时,又参拜禺页禅师为师,深得两位禅师的开示,禺页禅师圆寂后,他前往潭州(今湖南长沙)云盖山参见临济宗九世杨岐方会,方会见守端聪明灵利,文学、禅理都已达到了一定的程度,非常偏爱守端,每次与守端讲禅说道都不感到疲倦,大有相见恨晚之势。在方会的开示下,守端因此开悟。《白云守端禅师语录》记载了守端的开悟因缘。 .....往参杨岐,岐一日忽问:“受业师为谁”?师曰:“茶陵郁和尚”。岐曰:“吾闻伊过桥遇覆有省,作偈甚奇,能记否”?师诵曰:“我有名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岐笑而起,师愕然,通夕不寐,黎明咨询之。过几暮,岐曰:“汝见昨日打敲傩者么”?曰:“见”。岐曰:“汝一筹不及渠”。师复骇曰:“意旨如何”?岐曰:“渠爱人笑,汝怕人笑”。师大悟。 这是一则在禅学界值得玩味流传广泛的公案。茶陵郁和尚的开悟,是借过桥遇颠这一因缘,白云守端并没有在此纠缠,而是随口吟出其开悟的偈文,这说明他已有相当多的参禅经验和禅学素养。但对杨岐神秘的笑,白云守端却马上现出境界上的差距,所谓“明珠一颗”,仍是郁和尚所有;所谓“尘尽光生”,仍是郁和尚所证。而白云守端所习、所得仍是“乾、慧”,与法身慧命无涉,所以一遇到外界侵扰,即心旌动摇,不能立定脚跟。其实,杨岐没有说一句话,而白云守端马上陷入苦思冥想,通夕不寐的困境,可见,有没有进入禅宗境界,不在记取多少则公案,背诵出多少则偈文。杨岐作为具眼禅师,对于白云守端的证境,自然是一见便知,但是他却没有明白地指出,而是举街头艺人的例子,让白云守端去体悟,那么,白云守端到底悟出了什么呢?《白云守端禅师语录》有详细的记载。 古者曰:动则起生死之本,静则沉昏醉之乡。动静双泯,则落空亡;动静双收,则颟顸佛性。到这里,直得穷天玄辨,竭世枢机,用一点不著。独有山僧,今日幸遇太平世界,得路便行,不俱他人笑怪。 能做到“不俱他人笑怪”的境界,必须首先要做到“随流认得性”。因此,白云守端深得杨岐的禅理。杨岐临终前将临济宗正脉传给白云守端,守端得临济正脉后遍游庐山,高僧圆通居讷禅师见守端,自以为不及,于是推举他住持江洲(今江西九江市)承天寺,在住持承天寺期间,守端名声远播。后守端礼让圆通禅师主持承天寺,而自己退处东堂,这年,守端才28岁。不久,圆通禅师圆寂,舒州太守早闻守端道貌岸然行,写信邀请守端到舒州来,守端于是渡江来到舒州太湖县法华寺,1054年,30岁的守端又移迁太湖县白云山下的海会寺。以后就再没有离开海会寺。 白云守端大器利根,又在杨岐方会那里多有悟入,在海会寺期间,示众法语,皆高貌超绝,并在杨岐方会的“四一法门”的基础上,对习禅的入处、出处、用处、了处都有开发,形成了一整套易被大众接受的佛教禅理。 习禅必须有居山、闭关的功夫,否则,难有悟处,但是,禅悟的境界不是头脑中的玄想,也不是炫奇门胜,而是兴法身慧命息息相关的学问。所以,任何境界都必须到日常生活中去体现、去实践、去印证,若自以为有所悟入,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步步泥著,触途成凝,则不是真悟,只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生活中了却大事,才是真有入处、出处,白云守端在海会寺向大众开示: 大众须知,悟了遇人者,向十字街头与人相逢,都有在千峰顶上握手。向千顶峰上相逢,却在十字街头握手。所以山僧当有颂云:他人住处我不住,他人行处我不行。不是为人难相处,大都缁素要分明。 “十字街头与人相逢”,喻示与世俯仰,和光同尘。“千峰顶上握手,”喻示超尘脱俗,遗世孤立,虽身在尘世,而意气千云。没有十字街头的磨练,功夫没有进境,而没有千峰顶上的境界,又易埋没。在这里守端为学禅人指明了入处。 禅悟的最高境界是了处,非适过三关,功夫纯熟,则难得消息。守端向大众指出:“入林不动草,入水不动波,入鸟不乱行”。又进一步借用《法华经》的四弘誓愿形象地比喻:“饥来要吃饭,天寒要加衣,困时伸脚睡,热风凉风吹”。释迦的断烦恼、度众生、证佛道都是很好的事情,守端却莫明其妙地提出吃饭、穿衣、睡觉呢?六祖曾说“烦恼即菩提”。事实上,烦恼就是佛,众生与我为一体,有何烦恼可断,有何众生可度。守端的吃、穿、睡,看来都是自己的事情,为何还是禅师的四弘誓愿呢?守端自有他的深意。所以,不要以为呵佛骂祖就是禅,奇奇怪怪就是道。守端否定佛说,首先是他彻悟了宇宙的真理,骂人要有骂人的实力,奇怪要有奇怪的真实,否则,佛应该尊敬,众生也应该尊敬,这正是习禅者所要追求的自由境界,不过这样的境界,不是“无心是道”所能涵括,必须要一番艰苦的修行,才能在大死之后获得生命的新生。 安居是寺庙的一个主要内容。守端对安居的要求认为:“安居之首,禁足为名,禁足之意,意在进道而护生。衲僧家更有何生而可护,何道而可进?唾一唾,唾破释迦老子面门。踏一步,踏断释迦老子背脊骨。犹是随群逐队汉,未是本份衲僧”。 安居禁足,本意是为不伤草木鱼虫,积聚功德,求得道行上的进步。白云守端的诘问却透出了禅家的机锋,显示出不同凡响的作用。但是白云守端的见地超绝处不在呵佛骂祖,而是对呵佛骂祖的否定,经过这两次回归本分的否定,才是真正的见道者。我们也可以分析出守端接引学人风格平易简捷。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守端的禅风在杨岐方会的基础上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使禅宗更加被社会各个阶层的大众所接受。 白云守端在海会寺说法的语录很多,大多被他的弟子录入《白云守端禅师语录》及《白云守端禅师广录》。其中《白云守端禅师广录》一书共收集守端偈颂220余首。 关于守端人品风格,他的再传弟子慧勤禅师有记述:先师(指五祖法演)言,白云师翁平生疏通无城府,顾义有可为者,踊跃以身先之,好举拔贤能,不喜附离苛合,一榻萧然,危座终日。曾谓待者曰:衲子本份,以穷达得失移其所守者,未可语道貌岸然也。 海会寺在守端未来前,是江淮地区的佛经翻译中心,守端来后,海会寺名声大振,引来无数僧众云集。嗣法弟子有法演、智本,永起等禅师。还有著名词人郭正祥居士。其中以法演的门庭最盛,影响最大,对杨岐宗的发展贡献最大。 白云守端偈诗选 初住白云作 白云归老称平生, 古屋低低分外清。 薜荔苔阶增野性, 潺 绕院益闲情。 何妨乞食消寒暑, 虽是当途少送迎。 道侣不须重问祖, 已将布袋为君倾。 白云夏日 夏日宜山寺, 优游趣几何。 闲亭芳草长, 危岭断云过。 洞水穿廊远, 岩风入座多。 更当星少夜, 月色透松罗。 偶作 无花可献见牛头, 霭霭清风数百秋。 今日龙门庵里老, 依前独坐冷飕飕 寄太湖昌秘校 所至行所存, 乃是官民者。 当名无其实, 有口不如哑。 昭昭君子心, 宜哉日月下。 寄九江上人 灯前一夜看庐山, 屈指俄经五载间。 今日白云堪自爱, 悠悠舒卷水潺潺。 白云清夜 兴作都无定, 中宵殊未眠。 窗明檐外雪, 室静竹间泉。 几到无声际, 还归有象前。 盘桓成此曲, 不觉晓光连。 中秋月 中秋一夜月,露洒满林珠。 拂拂轻风起,云开众壑殊。 送四面演长老 无摸索处病难除,放下蛇头捋虎须。 今日双泉通一脉,好看月上长珊瑚。 三. 严师五祖法演 五祖法演(1024-1104),俗姓郑,锦州(今四川省绵阳)人。因晚年离开白云山海会寺住湖北黄梅五祖山,并于五祖山圆寂,故史学家称法演为五祖法演。 法演35岁出家受具,出家后在成都学习《唯识》、《百法》两论,深得一些教理。 《百法论》全称《大乘百法明门论》,是法相宗的重要论著。这本书中记有一段比丘与外道辨法的故事,按照依惟识理,菩萨入见道时,智兴理灭,境兴神会,不分能证、所证。当时有一外道按照这个理论与比丘辩论:“既不分能证所证,却以何为道”。众比丘都被这个外道问倒。按照当时辩法的规矩,失利的一方必须放弃自己的信仰,或者再不能对外宣传自己的观点。因不能反驳外道,众比丘被迫撤掉钟鼓,反披袈裟,以示屈服。最后这些比丘找到了三藏法师玄奘,玄奘告诉比丘“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句话,众比丘这才恍然大悟,终于找到了反驳的答案。 法演这时还没有进入禅门,对于富有禅意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句话还不明白其丰富的内涵。于是请教师父:“不知自知如何”?他师父见法演对禅门有因缘,自己又不能对他进行过多的开示,指引他到南方参访禅林大师。法演于是辞别师父,离开成都,背着行李出川,一路爬山涉水,走湖南、过江西、到安徽。在南方每个寺庙见到禅师,即问这句话的涵意,但一直没有找到令自己满意的答案。后请教园照本禅师、浮山远禅师,举兴化存奖禅师“四方八面来时,打中间”这句话请教,也没有得到究竟。浮山远禅师指示他到太湖县白云山海会寺,参拜白云守端。 法演拜见守端后,举僧问南泉摩民珠语请教,守端当即叱责,法演当时就有所悟。守端之喝,是把法演推到死角,喝断他寻思猜度的平常心理,而法演的悟处,正在于领悟到应于本心处着力,不可在枝节上生枝节,葛藤上生葛藤,作茧自缚,将自己束缚在中间。白云守端一喝之下,法演即有所悟,可见师徒间机缘颇契。 一天,法演向白云守端献偈“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卖来卖去的最终目的还是享受一片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自己不被田地所束缚,自由自在。可见,法演很快领会到了守端的要领。 不过,法演此时还只是踏破初关,刚刚入门,还没有到打成一片、 通体无疑的境地,其再悟因缘是来自江西庐山的一禅客,《五灯会元》是这样记载法演的开悟因缘的。 未几,云至,语师曰:有数禅客自庐山来,皆有悟入处,教伊说,亦说得有来由。举因缘,问伊亦明得,教伊下语亦下得。只是未在。师于是大疑,私自计曰:即悟了,说亦说得,明亦明得,如何却未在?遂参究累日,忽然省悟,从前宝惜,一时放下,走见白云,云为手舞足蹈,师一笑而已。师后曰:吾因兹出一身汗,便明得千载清风。 白云评价庐山禅客“只是未在”,是说明他们虽有悟处,但未到了处,所习、所学仍被外界所束缚。法演于是顿时疑情,累日参究,终于才打破漆桶,豁然贯通。只有到此境地,才既不辜负一朝清风,又不忘却万古长空。自古至今,洒脱自在。可见法演深得守端杨岐派的宗旨。 守端彻悟先后在太湖县大中寺、龙门寺等处说法,白云守端圆寂后,住持白云山海会寺。 后人称赞法演“随机答问,因事举扬,不假尖新,自然奇特”。这在他的开示法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有僧问法演:“如何是佛,”。法演回答说“口是祸门。”法演的意思是这句话既问不得,也答不得。在禅林中,这句话又被人屡屡提起,禅师对这个问题可以正面回答,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做正面回答。因为学人提起这个问题,不过是勘验师家的证境和接人风格,以确定自己与师家是否有缘。法演的回答虽然不对题,实际上却透出了禅机,因为他否定了问题的本身。不过“如何是佛”这个 问题终究是不能回避的,在禅林中,对佛祖的认识是涉及禅机的常见的话头,法演认为“十方诸佛,六代祖师,天下善知识,皆同这个话头,始解大脱空,便道是大地山河是佛,草木丛林是佛。若也未识得这个舌头,只成小脱空,自谩去,明朝后日,大有事在。” 法演所指的“舌头”,喻指历代佛祖及天下善知识所说的禅道,识及这个舌头,实际上不为这个舌头所困,因为真正的禅意不是“口头禅”,真正的空只是在彻悟后的情况下,才变成“有”。所以只有突破语言的局限和阻碍,才有望体会到真空,证得般若,才能得到“大脱空”的境界。所说的“山河大地是佛,草木丛林是佛”,指的不是山河大地、草木丛林是佛菩萨所变的,或者他们是佛的化身。而这里法演所指的世间万物包括众生体性皆空,佛不过是在最高层次上实现万物于一体的修行者,所以从万物皆空的角度看,世间一切都是统一的,有情无情,凡夫圣众,没有区别。 为使后学更加准确地理解佛与众生,佛与万法的关系,法演举陆亘问南泉的公案让弟子们参: 陆亘大夫问南泉的弟子,家有一片石,也曾坐,也曾卧,拟镌刻作佛,得么?云:得。陆曰:莫不得么?云曰:不得。大众,夫为善知识,须明决择。为什么他人道貌岸然得也道貌岸然得,他人道貌岸然不得也道貌岸然不得?还知南泉落处么? 这里南泉之所以随声附和,不置可否,并非故弄玄虚,作弄学人,而是另人更深层次的内容。 法演是这样解释的: 白云不惜眉毛,与汝注破。得又是谁道来?汝若不会,老僧今夜为汝作个样子,乃举手云:将三界二十八于作个佛头,金轮水际作个佛脚,四大洲作个佛身。虽然作此佛儿子了,汝诸人又却在哪里安身之命?在众还会也未。。。。。。忽有个叹出道:白云休记妄语,大众记取这一转。 起塔造像,在佛教界是有大功德的善事,陆亘欲刻石造像,这种愿心是值得赞扬的,但南泉做为禅门巨匠,无时不在借各种因缘点化众生。法演对南泉所问可行与不可行的模糊态度,恰好文章说明了法演所关心的重点不是一块石头做佛像这一具体问题,而是用一颗慈善的心去关注众生自己的生命,还自然界的本来面目,为自己找一个安身立命的场所的问题。如果把人的生存空间都刻成佛像,那人到那里去生存和发展呢?同时,印度佛教以佛陀“无我”之说为中心,以否定人为出发点,但法演却表现出对“人”的充分肯定,这种思想就是临济宗的核心内容。法演和他的弟子们在海会寺的棒打、喝斥、杀佛祖都生动地说明了“人”本来就没有任何缺陷,所有的烦恼都是人自找的。这就是我们中国禅宗的特色。 法演在接引学人的手法上继承了临济“三玄、三要、四料简”的思想,并给予了形象化。使杨岐宗更具有生命力。他劝诫学人不要一味地听师家的言语,否则,将误了的就是自己,他说“白云(指自己)不会说禅,三门开向两边,有人动著关护,两片东扇西扇。”他用禅者的心境和诗人的情怀,来表达自己的感悟与经验,引道学人扫除心中的疑惑,时时处处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东西,禅本来不是玄的、神秘东西,而是平易的、生动的。生活中无时无处没有禅,参禅有所悟入,不是一头钻进魔窟中玄来玄去,而是打破自我,以清澈的心境与外界相接,去触摸大自然的灵魂,去感受生命的跳动。法演认为:“悟了同未悟,归家寻旧路。一字是一字,一句是一句,自小不脱空,两岁学移步。湛水生莲花,一年一生度。”开悟的人不是与世间俗人完全不同,思想行为怪异的人,而是在世间又超出世间,不离俗而又不染俗的人,开悟者不过是比世人更超脱,更自然罢了。 为了向学人展示自己的禅法,五祖法演在海会寺向僧众讲了一个形象的故事来比喻。从前,有一家人,靠偷别人家的东西来过日子。一天,儿子对父亲说:我也要学会偷东西,不然你老了,我怎么能养家糊口呢?父亲说:好。于是当晚带儿子到一个大户人家去行窃。父亲打开衣柜,叫儿子进去拿东西,儿子刚进去,父亲就衣柜门锁了,并大喊有贼,自己就逃跑了。那家人起来后,见小偷已经跑了,也就算了。但儿子在衣柜里出不来啊,情急之下,他心生一计,学着老 蛟柜子的声音,那家主人叫仆人点灯去看看,仆人刚打开门,贼儿子吹灭灯纵身跳出,人们紧追不放,贼儿子忽然见一口井,搬来一块大石头投入井中。人们在井口找贼,贼喊捉贼,儿子才趁机逃回家去。回家后,儿子不停地抱怨父亲,父亲说:这是训练你的机智,偷窃本来就是要靠自己的机智,别人是无法代替的。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这是在禅门内脍炙人口的一则故事,它比喻五祖法演接引学人的方法,把弟子逼向死角,要他们自觅生路,在这种情况下,若能冲破这一关,便是海阔天空,见性成佛在此一举。 白云守端住持海会寺期间,法演曾到太湖县龙门寺、四面山大中寺、千佛寺演讲禅宗顿悟旨趣,守端园寂后,法演住持海会寺,一生中在海会寺住的时间最长,晚年才到黄梅五祖山开辟禅宗道场。 法演的禅风平易而又机辨无方,其法悟皆为粘云去缚而方便出入,究极言之,并无实义可寻,他在海会寺向僧众开示: 祖师道:吾来本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达摩大师信脚来,信口道。后代儿孙,多成计较。要会问开花结果处么,郑州梨,青州枣,万物出处好。 法演以“郑州梨,青州枣”,将一切妙语扫荡尽净,还本份事平易质朴的本来面目,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的迷惑,自己悟。可谓透机之见。 法演总以本份事度人,将学人引入自度一途,有僧问,“百尺竿头,如何进步?”法演回答“快走始得”。有僧请教临济宗后事:“如何是临济下事”?法演答“五逆闻雷”。“五逆”,在佛教中是指犯下了玉佛身血,破和合僧等大逆不道的罪行。犯下了“五逆”罪者,闻到雷声自然心惊胆颤。法演巧妙的回答,却表现出临济宗宗风峻烈。 法演示众法语道:“每日起来,拄却临济棒,吹云门曲,应赵州柏,担仰山锹,驱白云田,七八年来,渐成家话。” 法演禅风没有定法,虽为临济宗,对于其它五个宗派,法演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包含,且能拈放自如,不粘不滞。法演每每以“白云万里”,抒发自己对禅的理解,不论德山棒也好,临济喝也好,我自白云万里,其宗风已与社会溶为一体。使其宗风绵延,引来了无数的信徒拜到在法演门下,法演在海会寺期间,是海会寺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严师下面出高等徒,法演门下最杰出的弟子就是史学家称的“演门三杰”。是他们走出太湖,把临济杨岐派带出了海会寺,扩散到海内外。 法演圆寂后,他的门弟子将他的开示,偈颂编成《法演禅师语录》、《法演禅师广录》,朱元衬于北宋经圣二年(1095)作序。 海会演师,首行脚至白云山,逢一善知识,据狮子座,现比丘身,为无所为,说无所说,有时拿云护浪,游戏自如;有时斩钉截铁,纪于不可。诸方辐凑,四众景从。天人叶赞,自四面而住太平,由太平而来海会,随机答问,因事举扬,不假奇特,其徒篡集,请余为之序,欲传于世云。----经圣二年十一月初十日吴郡朱元衬序。 这两部集子中,录入法演许多偈颂。现选部分偈诗。 谒白云祖师 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 几度卖来还买去,为怜松竹引清风。 赞白云先师 青黄碧绿乱茶棚,看来半真半喜。 一月在天影含众水,师真之真非月非水。 自贻 白云堆里古家风,万里霜于月色同。 林下水边人罕到,方知吾道乐无穷。 遣兴 冉冉白云间,拂佛微风起。 至哉造化功,孰为究终始。 究之既不能,徒然自忧喜。 闻角 幽幽寒角发孤城,十里山头渐杳冥。 一种是声无限意,有堪听有不堪听 。 白云山中四威仪 山中行携篮,采蕨称幽情。 牧童唱罢胡家曲,子规枝上一声声。 山中住万叠,千里无伴侣。 纵使知音特地来,云深必定无寻处。 山中坐月夜,霜天寒雁过。 炉灰拨尽未成眠,报晓灵禽清耳朵。 山中卧一片,清光高鉴我。 但得身心到处闲,多年布衲从教起。 示禅者二首 学道先从得指归,闻声见色不思议。 长天夜夜家家月,影落澄潭几个知。 祖道何殊世路平,时人行处不须惊。 拟心未到先移步,真似玄沙问镜清。 示学徒二首 学道之人得者稀,是非长短几时亏。 若凭言语论高下,恰似从前未悟时。 一片秋光对草堂,篱边金菊预闻箱。 蝉声未息凉风起,胜似征人归故乡。 送仁禅者 白云山上月,太平松下影。 深夜秋风起,都成一片境。 迁往白云入院后示二三执事 登山须拄杖,渡水要行船。 有客开颜笑,无愁展脚眠。 万般存此道,一味信前缘。 试比红尘里,清虚值几钱。 四、佛果克勤 佛果克勤,俗姓骆,四川彭州人,出身于世代业儒之家。克勤儿时记忆力极好,能日记千言。一日,克勤偶游妙寂寺,见到佛书,读之再三,如获旧物,怅然不已,对同伴们说,“予过去沙门也”。于是便立志出家,拜妙寂寺自省法师落发。后双从文照法师学习讲说,拜敏行法师学习《首楞严经》,终日学习从不知疲倦。一天,克勤得了重病,病得快要死了,痛苦不已。他回想起平生所学,在病死来临之际,一点都帮不到忙,克勤禅师感叹道:“诸佛湿般正路不在文句中,吾欲以声求色见,宜其无以死也。”于是病好后,克勤便放弃了过去那种沉溺于文字知见的做法,离开妙寂寺,往参宗门大德。 克勤首先来到了黄檗直觉惟胜禅师的座下,惟胜禅师是黄龙慧南禅师的法嗣,一日,惟胜禅师手臂出血,告诉克勤禅师说:“此曹溪一滴也”。克勤一听,惊诧不已,良久才说:“道因如是乎?” 于是,克勤便出门,遍访禅林,他首先礼拜了王泉皓、金銮信、大沩鹧、黄龙心、东林总等诸大德,都被他们视为深造的法门人才。晦堂祖心禅师曾告诉他“他日临济一派属子矣”。 克勤最后来到了海会寺,拜法演为师。克勤因为博学多才,加上参过不少高僧大德,因此,他有很重的豪辨习气。为了将克勤锻造成一代名师,法演对克勤要求很严。决不徇一丝一毫的人情。凡克勤所尽机用,法演都不认同。 一日,克勤入室请教,没谈上几句,又与法演争辨起来,法演很不高兴,便说:“是可以敌生死乎?他日湿般堂孤灯独照时(指死亡来临时)自验着。” 克勤被子法演逼得无路可走,非常生气,居然出言不逊,抱怨法演‘强移换人“。然后忿然离开海会寺。法演也不阻拦,部是说“待你着一顿热病打时(重病),方思量我在。” 克勤离开海会寺,来到江苏金山寺,不久便得了重病,身体困顿无力,克勤试图用自己平生所学,来应对眼前的这场疾病,可是一点都不得力。这时,他想起了法演临走时对他所说的话,于是心中发誓道:“我病稍间,即归白云(指海会寺)。” 克勤病好后,果然重新回到海会寺,再次拜在五祖法演的门下,五祖法演见克勤归来,非常高兴,于是令他入住待者寮。 《五灯会元》记载了克勤的开悟因缘。一日,适逢部使使者陈氐解印还蜀,前来海会寺拜见四川老乡法演。法演说:“提刑少年,曾读小艳诗否?有两句颇相近,频呼小玉无元事,啼是擅郎认得声。”部使者一听,惘然莫测,唯应“诺诺”。法演说:“且子细”。 当时,克勤正待立在五祖旁,听到这两句诗,恍然大悟。 部使者走后,克勤问法演:“闻和尚举小艳诗,提刑会否?”法演说:“他认得声”。克勤问道:“只要擅郎认得声,他既认得声,为什么却不是呢?”法演说:“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子树,参。” 克勤忽然大悟,连忙走到院内,这时,正好有一只鸡飞上栏杆,展翅而鸣,克勤自言自语道貌岸然:“此岂不是声?” 于是,克勤重见法演,向法演汇报了他刚才报得,并呈偈:金鸭香销销锦帏,笙歌丛里醉扶归,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法演一听,知道他这位四川老乡已经开悟,非常高兴,说:“佛祖大事,非小根劣器所能造诣,吾助乐喜”。 法演于是遍告海会寺内修行的大德们说:“我待者参得禅也。” 从此以后,克勤便被推为上座,与法演门下其他两位得法弟子慧勤、清远,并称为“三佛”。 一天,克勤、慧勤、清过三人侍法演上白云山,回来时,四面漆黑一团。法演吩咐三人道:“各人下一转话”。 慧勤道:“彩凤舞丹霄。”清远道“铁蛇横古路。”克勤说:“看脚下。” 法演听到这三人所说的话,说道:“灭吾宗者,克勤尔“。 可见,克勤的作略,不同于两位师兄,虽然平实而有力量。日用中若能如此用功,即步步踏着实处。 因为海会寺门庭日渐兴盛,法演后来令人又新建一座东厨,厨房当庭有一颗大树,长得非常茂盛,但对厨房有所妨碍,当时,克勤负责寺务,法演事先嘱咐道:“树子纵得不可伐。”可是克勤还是让人把那颗树伐掉了。法演非常不高兴。举着拄杖追打克勤,克勤连忙逃避。就在跑的过程中,他突然猛省,“此临济用处耳。”于是便停下来,接过法演的手杖,说道:“老贼,我识得你也”。法演一听,哈哈大笑。从此,便与克勤分座接众。 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具体年份待考),克勤辞别法演,回四川探望老母,海会寺内诸长老互相说,“道西行矣”。 克勤回到四川成都后,四众讶 拜,后应成都知府郭知章的邀请,开法于六祖山,继而主持成都昭觉寺。 《颂古百则》是雪窦禅师从古圣先贤机缘语录中选出的禅宗公案,分别附加颂扬古以阐扬其意旨,在昭觉寺中住持期间,克勤对《百则颂古》,加以评唱。政和年间(1111-1118年,具体年份待考),克勤辞去昭觉寺住持,再次离开四川,游于湖北、湖南一带。 在湖南,克勤拜访了大居士张商英,张商英是一代硕儒,从悦禅师的得法弟子,堪称饱学之士,以道学自居,眼界颇高,诸葛亮方禅德,少有被他推许的,克勤拜见张商英后,遂与他谈《严华经》要旨。 克勤道:“华现量境界,理事全真所以即一而万,了万为一,一复一,万复万,浩然莫穷,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卷碍圆融,此虽极则,终是无风匝匝之波。” 张商英听后,不觉移榻近前。克勤讲完这句话后,便问:“到此,与祖师西来意是同是别?”张商英说:“同矣。”克勤道:“且得没交涉。”张商英被克勤否定后,面带愠色。很不高兴。 克勤并不在意,继续点拨道:“不见云门道,山河大地无丝毫过患,犹是转句,直得不见一色,始是半提,更须知有向全提时节,彼德山临济岂非全提乎?”张商英这才心悦诚服连连点头称是。 第二天,克勤又与张商英谈起法界、事理界、理事无理碍界事事无碍界。当谈到理事无碍界时,克勤便问“此可说禅乎?”张商英道:“正好说禅。” 克勤笑道:“不然,正是法量界自在,盖法界未灭,若到事事无碍法界,法界量灭,始为说禅。如果是公里,干屎橛。如果是佛,麻三斤。是故真净偈曰: 事事无碍,如意自在。 手把猪头,口诵净戒。 趁出YIN房,未还酒债。 十字街头,解开布袋。 张商英听完,恍然大悟,赞美说“美哉之论,岂易得乎。” 于是便向克勤执以礼,并请在克勤留居夹山碧岩灵泉寺,不久,克勤又迁居湘西道貌岸然林寺,启蒙太保枢密邓子常的奏请,得赐紫服及佛果禅师之号,史称佛果克勤。南宗建炎年间(1127-1130),在宰相李纲的奏请下,克勤又奉敕住持镇江金山寺。 在金山寺,高宗皇帝曾诏见克勤,请教佛法。 克勤道:“陛下以孝心理天下,西竺法以一心统万殊,真俗虽异,一心初无间然。”高宗听了,非常高兴,遂赐圆悟禅师法号。史称圆悟克勤。因此,克勤一生两次得到朝庭赐封法号。 晚年,克勤回到成都昭觉寺,绍光五年(1135)圆寂。终年73岁。 克勤离开海会寺后,前后20余年,先后在四川、湖南、湖北、江苏等到地弘扬临济宗,特别是得到张商英的大力支持,在《百则颂古》的基础上,著《碧岩集》一书。这本书的底本是雪窦禅师所著的《百则颂古》。原内容仅“本则”、“颂古”两个部分,本则是雪窦禅师从1700多则公案中选取出最典型的100则公案,并在每则公案后面写有颂古,而克勤所著的《碧岩集》,是在每则公案前,讲一段垂示,垂示又称示众,是克勤将这则公案的主要内容为弟子们点出。在每则公案及颂古后面,注“著语”,并做一段“评唱”。所以《碧岩集》的内容是由100则公案及相应的“垂示”、“本则”、“颂古”、“著语”、和“评唱”等五个部分组成。 在四川灵泉寺克勤所住的方 室,自善会禅师开山以来,挂有一块匾,题有“碧岩”二字,到克勤来时,已有200余年,《碧岩集》书 名即采用这两个字,克勤集毕生精力所著的《碧岩集》,后人称为禅林第一书。 禅宗五家七派的历代祖师们本来各有机用,不易“凑泊”,而《碧岩集》一书的问世,就有敲门砖可寻,禅风为之一变。在唐朝,禅师们接人度物,都直指心性,示众法语都有比较质朴平实。只要机缘相契,村姑野老都可以悟出道理。到了北宋未期,禅师们与士大夫交游往来已成习性,这些士大夫们爱好“斯文”。禅师们为适应需要,也就呤诗作赋,舞文开墨,以诗偈赋颂谈禅论道,禅风也就由质朴而变成讲求浮藻,所以〈碧岩集〉一书对转变宋代禅风、推进禅宗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临济宗之所以千年不衰,这本书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同时,这本书也对文学、哲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克勤禅师悟性好,说法辨博,纵横无碍,说到大众的心坎上,听者往往感动而至流泪,现选取克勤三则上堂法语。 通身是眼看不见,通身是耳闻不彻,通身是口说不著,通身是心心鉴不出,真饶尽大地明得,无丝毫透露,犹在半途,据令金提,目道如何展演,城中日月纵横挂,一亘晴空万古春。 山头鼓浪,井底扬尘,眼见似震雷霆,再见如张锦绣。三百六十骨节,五现无边妙身,八万四千毛骗,头头彰宝五刹海。不是神通妙用,亦非法尔如然。苟能千眼顿开,直是十方王断,且超然独脱一句,作么生道?试玉颂金火、求珠不离泥。 有句无句,超宗越格,如果藤倚树,银山铁壁。及至树倒藤枯,多少人失却鼻孔,直饶得收拾得来,已是千里万里。祗如未有什么消息,还透得么?风暖鸟声碎,日高华影重。 以上每则法语,对于我们来说,无不把人逼到死角,面对四面青山,我们的出路在何方呢?实际上,若参透了,我们自身就是铜墙铁壁,我们就在十字路口上。就看你悟的准不准。清朝雍正帝喜读内典,深通佛法,尤其是对禅宗,更是深得要领,他自称是圆明居士,雍正以九五之之尊,著有《御选语录》。这本书包括《正集》、《前言》和《后集》等五个部分,其中《正集》部分中雍正收录了包括自己、云门文偃、雪窦、克勤等十五位历代禅师的语录。 现在,我国佛教界对克勤的《碧岩集》进行了批评,认为克勤将禅宗变成了“口头禅”,变成了对禅师公案的评说。使禅宗离开了六祖慧能的发展方向。是正确,还是错误,最好还是留给历史的评判。但我们必须肯定的是,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禅宗被士大夫等上层阶层接受,标志着杨岐宗已从山林进入上层社会,并在他们的影响下,极大地推动了临济宗杨岐派的发展。 克勤的得法弟子有许多,其中最得意的是宗慧。他继承了克勤的禅法,对杨岐宗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五、佛眼清远 清远,山东人,14岁读《法华经》时,将其中不懂的地方请教师父,师父自己也不懂,回答不出来,于是清远辞别师父南行。不久,清远禅师与灵源禅师偶然相遇,清远向灵源介绍了南行的目的,就是遍访高僧,灵源说,白云山法演禅师乃天下第一等禅师,何故舍之远游。于是,清远来到海会寺拜法演为师。 《临济录》记载了清远的开悟因缘。 清远到海会寺后,每天向法演请教,希望得到法演的开示,法演每次都说,我不如你,你会知道的。清远想我从远方来到海会寺,就是请教高僧,而师父法演却不教我,他越想越不想不通,而忽视了法演是将自己逼向死角,要他自己去证悟。清远又请教海会寺首座和尚元礼,元礼抓住清远的耳朵,围着火炉绕圈子边走边说,你会明白的。清远说,我觉悟了,同样会戏弄你的。元礼说,等你觉悟了,就明白今天的道理了。一天,清远静坐,他起身拔炉子,见一豆大的火星,清远高兴地说,深深拔,就有火,平生事,只如此。于是他拿起《传灯录》翻阅,当读到破灶和尚时,忽然大悟,向法演呈偈: 刀刀林鸟啼,披衣终夜坐。 拔火悟平生,穷神归破灶。 事明人自述,曲淡谁能知。 念念永不忘,门开少人过。 法演大喜,深知清远已开悟。 清远学成后,在太湖县大中寺隐居过一段时间,舒州太守王涣之听法演说清远已彻悟,命清远开法,后住持太湖县城西龙门寺。 与克勤相比,清远在禅法上注重实悟,主张“就已知归”。“履行修行”。强调“须是自人活计,莫听他人说”;达到“意在自明”,和“只要诸人自契”。这些思想在佛教界得到重视。对后世禅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古尊宿语录》收录了清远在太湖大中寺,龙门寺等向大众开示的语录达八卷,而主要思想集中在《示禅人心要》一篇。 《示禅人心要》开首即说:“不应于无际空中立分限,若立分限是无际空,乃自坠,所以解空者无空想。”所谓“无际空”无分限,是说无限孤宇宙是没有分界的亦说众生的心性本来就是圆满的,是没有欠缺的。所谓的解空者是证得此心性者,因为空性本身是无分限的。所以,不能由日常的思维语言去分别把握,而只能是整体的契合。 清远又在这篇文章中说:“近世皆曰:无不足道,比旭饭箩,边坐边说食,终不能饱,为不亲下口也。闻声时是证时饮水食粥是证时,----绝不能听,此非欠习,不假薰练。” 清远认为:日常的思维都是由特定的思维主体去把握特定的思维对象,在具体的认识思维中,由局部的认识上升到全局上的认识。而参禅学道的过程却不同参禅重在“悟”,而在“知”。而“悟”则是以心契心,以心证心的过程。 清远在某种意义上回到了六祖慧能大师上的“不识玄旨,徒劳念静”,“一念迷,佛即众生;一念悟,众生即佛”的思路上来了,基于这个理路,清远将入门法门概括为两面三刀种方便,即真实方便和善巧方便。清远认为:从上来有两种方便,有真实方便,所谓说无有学问,有善巧方便,所谓妙应群机,若从真实方便得入,不假思量,性自神解,永无有退,妙用河沙也;若从凑巧方便得入,得坐报应,向后自看始得,未足将为究竟。此二种方便皆一法也,不可须臾失,学者思之。 清远所说的真实方便即悟心见悟,履实践真,若能够悟见本性,则在一切境界中,在任何环境中都能随心转变,洒脱自在,而悟见本性的内涵就是悟得万法本是空的道理,同时又识得万法的妙用,此即空不空,证得了这个道理,即入不二法门,动静不二,真妄不二,烦恼菩提不二,佛众生不二,这就是不被逆境所阻,不为烦恼所困。 清远说:道不用苦求,求之即失,事不在若融,融之即事有。不求不融,道兴事合也,则何事而非道耶。 清远又说: 修道者若遇烦恼起时如何?古人云:但以达知见治之。余则不然,只以烦恼治之,如此看来,即不见有烦恼也。何故?烦恼不可更治烦恼,如火不更烧火,水更不涅水,体性一同,无柯得露,现此,了烦恼本空,不着除遣。若起智断治捺伏,却成别用心,有对待,被他二境回换,纵得,迹迂曲有分限,须行径直路为上,古人云“劫火曾将无气吹,不劳时也。 从上句话中我们可以分析出,清远的内容宗旨就是以烦恼治烦恼,世间万法本是空的,人在任何境界中还有什么烦恼呢?只要悟出体性一体,体性本一,套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就全部脱落,那么,烦恼就可以转变成菩提了,清远所说的善巧方便,并不是认为入道的学人将高僧大德接引众生的方便说成究竟理则,自己不但要闻法起修,与师同参,而且自己要亲身体会、证实。这样才会有效果,“烦恼即菩提,众生成正觉”这句话是人彻悟后的体会,若在此执持不放,认为一切无事,不去修、不去证,即使自己真得到解脱,若遇到逆境,自己仍然把持不住,既瞒不住别人,更欺骗了自己,所以,清远要求学人:“若不就已知归,所作皆造伪,纵记得河沙,会尽尘墨,于已何益?” 清远看见不少学人从师家的言句是寻活外,而不去体验、证实。他痛心地说:“近世多的问答为禅家家风,不明古人事,向逐未不反,可怪,可怪。昔人因迷而问,故问处求证,入得一言半句,作为事究明令彻去,不似如今人胡乱说,趁口答,取笑达者也。” 清远甚至认为:如果依照师家的言辞起见,自己不去证实,不但辜负了先圣的苦口婆心,而且是断送佛种的千古罪人。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清远与克勤禅法的不同。因此,清远继承了法演的禅法,但他从教诲中将学人逼向死角,在没有退路的前提下去体证。同时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了及丰富了法演的禅学思想体系,坚决反对“口头禅”的立场是十分鲜明的,使临济宗杨岐派更加适应了当时社会环境,更加被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所接受增强了临济宗的生命力。 清远住持太湖城西龙门寺,法演住持海会寺时曾致信清远:“住持大柄在慧与德,二者兼行,缺一不可。慧而不德,则人不信,德而不慧,则人不怀。要求他这位高徒要勤修苦炼,以期德才兼备,成为一代宗师。 清远没有辜负法演的教诲,据《禅林宝训。拾遗》记载:潜山县太平寺灵清源和尚每次见到清远临众周密,便到龙门寺请教要领。清远说:用事宁失于宽勿失于急,宁失于略勿失于详,当持之于中道,待之以含缓,庶几为临众行事之法也。 清远的行事风格在今天仍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看出清远是一位办事稳当,原则性很强又不失灵活的一代宗师。 清远有三首著名的示道偈诗。 随流 于圣灵踪白草头,卓然放去另随流。 从教万古无人知,笑杀沩山水牯牛。 合辙 水中月是天边月,南北东西各无别。 新罗打铁火星飞,烘着指头各合辙。 双唱 坐断千古差古路头,解开空岸济人舟, 明明一句谈万象,善唱无声作么求。 宣和初年,清远因病辞去龙门寺住持,到南京弘法,第二年在南京圆寂。他的弟子将他的灵骨从南京迎回太湖龙门寺,塔葬于灵光台前,宗徽政和年间谥法号为佛眼清远禅师。清远有法嗣21人,分布在大江南北,再传弟子蒙庵元聪门下,有日本僧人俊 回国开法,临济宗从此传入日本, 六.佛鉴慧勤 慧勤,俗姓江,潜山人。早年出家,在海会寺侍法演多年,一天,法演举示赵州的一段公案,有僧问:何是和尚家风。赵州说,老僧听不见。那僧高声再问,赵州说:你问我家风,我倒知道你家风。慧勤听完公案后有悟。一天,与克勤师兄闲聊,慧勤举示一段公案。从前仰山慧寂参拜东寺如会,寺问,“何人”,“岭南人”。“听说,岭南有镇海明珠,是否?”“是”。“这珠子何样”。“月明则现,月没则隐”。“你是否带来?”“带来了”“请示老僧一见”。仰山叉手说“昨日在沩山,被人拿走”。师兄问慧勤“仰山既然说带了珠子,东寺要看,为啥他又无言以对,无理可解呢”?慧勤不能回答,过了几日,慧勤对师兄说:“上次公案,我已知道了答案了,东寺只问一颗珠,仰山倒出一笆斗》克勤肯定了他。并要求他多亲近法演,一天刚到法演住处,还未说不得话,就被法演大骂一顿,回到住处,心中很不是滋味,克勤知道了前去扣问“你看见了老和尚。”“我本不想去,就怪你,遭此一顿臭骂”。师兄大笑,说“你还记得否,东寺只问一颗珠,沩山倒出一笆斗。”慧勤因此彻悟。后出主潜山太平寺,清誉晶隆,政和年间,敕主在东京智海寺,七年后圆寂。赐法号佛鉴禅师,有关慧勤的禅学思想,史学记载不详。慧勤有法嗣12人。 七.沧海桑田海会寺 海会寺,县城东15公里,建于唐天保年间,距今已有1260余年了,是太湖县一座古老的寺庙。寺背倚清秀的白云山,在一片郁郁葱葱之中,掩映着红墙碧瓦,宝殿琼楼;寺右侧有一飞瀑自百米云崖倾泻而下,高山流水,与寺内晨钟暮鼓融成一支动人的合奏曲;寺后有一口千年古井,终年水满,色清,味甜,相传人饮此水后,能激发智慧,聪明开悟,故称聪明泉。寺内有一株千年罗汉松,树龄约1300余年,树高近10米,树围近9米,苍劲古朴,她证实了海会寺千百年来的兴衰,向人们倾诉着海会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给千年古寺带来了无限风光。是先有树,还是先有寺,现在无从考证。千年罗汉松,在佛教界,与九华山的凤凰松一起享誉海内外。寺前两山对立,似狮象把关,游人进入峡中,天在变小,路在弯曲,走出峡口,豁然开朗,人们称之为狮象把口。寺右侧有一条小河缠绕而过,九曲十八弯,似天女从天空中撒下一条彩带,人们称之为玉带河。玉带河上,有一座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单孔石桥,桥似琵琶,人们称之为琵琶桥。沿河而上,有塔林、仙人打座、东山古镜、仙人醉酒等胜景。这里不但是礼佛、修性的好场所,又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就是这座奇山、奇水、古松、古迹尽占尽的古寺,历史上有着辉煌的一页,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她哺育了临济宗二代传人白云守端,三代传人五祖法演,四代传人“佛门三杰”,临济宗在这里自成体系,并从这座古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中国佛教、文学、哲学、艺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至今,仍影响着长河两岸的太湖儿女。 研究临济宗,就必须研究白云守端、五祖法演和“佛门三杰”的禅学思想,也就必须研究白云山海会寺。白云山海会寺在日本等海内外地区具有极高的知名度。每年都有一大批海内外的佛教信徒来海会寺寻根问祖,参禅学道。 白云山还是那座白云山,玉带河还是那条玉带河。沧海桑田千余年,“花落还开,水流不断”。唯一变化的是传承灯火的一代又一代僧人和不断变革发展的社会。 宋代诗人王云道(宋徽宗宣和六年进士)在他的《相山集》中有《游白云山海会寺》长篇抒情诗》 龙舒富山水,白云又其角。七峰互回环,仰见天一握。 古木森迷幢,苍藤大张幄。初疑翠黛扫,颇类清玉琢。 飞泉可处来,其势自天落。 撞吼雷霆,激射纷雪雹。 田家承下流,伐石竟耕凿,摇风麦稻齐,泛水秋尚弱。 恍若桃花园,误入不容却。况有古道场,碧瓦红丹炉。 楼台锁烟霞,松杉聚猿鹤,我来孟夏初,征衫汗如濯。 行行不知劳,梯云上青廓,入门寂无人,幽鸟自相乐。 登堂赵州出,此意亦不恶。徐徐叩其端,善巧万金药。 消除爱欲恼,澡洗尘土浊,山神似相留,入夜雨运作。 明朝出山去,欲去更盘薄,何当赋归来,寄酬素约。 诗中描述了宋代海会寺是古树苍藤、飞泉瀑布,诗人恍如置于佛国桃园,也说明了海会自唐朝以来,经过五代十国,海会寺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 响水崖顶现存一组石刻,文曰:“天保二年三月,太原王举无按部到寺观龙潭瀑水。”王举无,朝庭地方巡查官,到地方巡查,竟在海会寺刻字纪念,足见在905年海会寺已具备一定的知名度。 宋仁圣天圣十年(1032),太湖知县李淳曾撰写《太湖县白云山海会寺建纪藏记》,经藏,就是藏经阁、藏经楼等到专门收集佛教经典的处所,也说明了北宋时期,海会寺已成为重要的佛经研究及收藏中心。 1054年,守端最终在太湖县选择海会寺,在这里开设禅宗道场达16年之久,在海会寺,守端在杨岐方会的“四一法门”的基础上,从入处、出处、了处、用处等方面丰富了杨岐方会的禅宗思想体系,使杨岐宗与社会溶为一体。 法演在守端的基础上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包纳了禅宗各宗派的思想,其宗风更加与社会熔成一体。使杨岐宗宗风绵延。 “佛门三杰”,则在全国各地积极弘扬杨岐宗,使杨岐宗从此走出了海会寺,走出了太湖,走向了全国,走出了国门。 正因为杨岐宗的宗风与社会各个阶层熔为一体,保证了杨岐宗有强大的生命力,通过千余年的传承,已成为我国禅宗影响面最大的一个宗派。 1199年,日本高僧俊 (1166-1227)到杭州径山,从杨岐派六世传人元职(1136-1209)受杨岐禅法,回国后在泉涌寺弘临济杨岐宗,南宋未年,我国禅师渡日本的众多,多传杨岐禅法。到如今,杨岐宗已成为日本的一个重要禅宗宗派。 守端、法演及“佛门三杰 ”在海会寺,为海会寺迎来了辉煌,据史料记载,当时,海会寺僧人达这3000余人,有水田耕地千余亩,农禅一体,禅风浓厚。至今,民间仍流传着“进门三更衣,骑马关山门”的故事。 清光绪时,著名的书法家,督河使长白 庆于道光 未秋八月为海会寺题写的“ZHENG法眼藏”匾额,现在仍挂在寺内,寺内还有清慈禧太后赐匾“真如自在”。可惜,这块匾在历代战火中,已失落于民间。 清康熙42年,乾隆24年,该寺重新修理,咸丰九年,太平军与清军在小池激战,千年海会古寺不幸毁于战火。同治4年,佛殿修复,光绪4年,增建僧房,廊房,渐复旧观。 现寺中保存的碑文中记载了当时住持僧最安和尚募捐重修海会寺的经过和海会寺历史的辉煌。碑曰: 白云山,海会禅林,守端祖师,阐法道场也。此地峰回径曲,云绕溪流,亘妍变态,灵秀天成。直唐宋以来,灯传不绝。诚东土之禅宗,为淮西之古刹。昔殿阁轩昂,神灵赫濯。不意在咸丰年间,粤匪蹂躏,庙貌倾颓,越同治初元近地绅耆,倡复祖殿,余废未尽,尚有待也。。。。。。。 光绪十八年纪冬月,上皖四日 住持僧最安 解放初期,由于战火影响和社会动乱,海会寺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仅有僧人5人,但持续百余年的每年家历六月初一日的祖师会(纪念白云守端)仍继续举行,参会者达千余人,仅斋饭每餐都要开160余桌。1962年,全县僧尼百余人集中于海会寺,一方面,从事佛事活动;另一方面,从事纺线、织布、做衣等手工生产,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1966年“文革”,海会寺遭到了彻底性的破坏,中殿被红卫兵折除,佛像全毁,百余名僧人被驱散,庙四周五座古塔被推倒,寺中仅两名僧人守着已留传千余年的灯火。到1975年,海会寺已是残垣断壁,一片荒凉。 1982年,海会寺被确定为安徽省省级重点寺庙,省、县分别拨款修复处于荒凉的海会寺,原中佛协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了寺名。 现在海会寺上、中、下三重殿以及地藏、观音殿已经建成。僧房、廊房计80余间。基本恢复了唐宋旧观。 禅宗之乡,造就了太湖县文化之邦。科举时代,太湖这样一个山区小县,竟陆续出了三个状元;一门四个直系翰林全国仅太湖赵氏有族(赵朴初这家族)。现代,除西藏外,太湖又是一个既哺育了菩萨(九华山双溪寺肉身菩萨---大兴和尚是我县人氏),又培养了活佛(赵朴初被世人尊为活佛)的县份。如今,朴老故里,民风淳朴,经济繁荣。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以前别人赞叹我,我们很高兴,甚至感觉很骄傲,这都是毛病。现在学了佛,别人赞叹我们,我们内心里面一定要回光返照:他赞叹我这些好处,我有没有?如果我没有真实的德行,人家来赞叹我,要生惭愧心。如果他赞叹的是事实,我们有没有起傲慢心?有没有起欢喜心?也就是说,我的情识有没有动?如果有动,立刻要警觉,要收敛。动了情识,那是凡夫,那是没有觉悟。觉悟的人怎么样?如如不动。虽然如如不动,要懂得恒顺众生,你不能板起面孔像个木头一样,让人家说你学佛学呆了,连人情都不懂了。人情要懂,也要谦虚、谦让,“承蒙过奖,愧不敢当”,绝对不是现在一般人讲“值得骄傲”,那就完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