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宗杲“话头禅”理路钩沉——以《大慧书》为线索


2014/9/3    热度:372   

  大慧宗杲“话头禅”理路钩沉——以《大慧书》为线索

  广西大学哲学系 袁经文

  内容摘要:一般认为,大慧宗杲首倡“话头禅”。其实,大慧之上诸多祖师,均在应用“话头禅”,只是由大慧宗杲给予充分诠释和阐扬,才引起世人关注。“话头禅”具有机用参禅的普适性,历代禅师均予重视。“话头禅”不是临济宗,也不是宗杲专屈,“话头神”是驾驭禅宗内在机理要义的必然诉求。禅宗的“正法眼藏”是直指“白心”。若能亲证“白心”,便能由“白心”流出佛法。在禅宗看来,三藏十二部经教,己不是源,而是流。正确解读“话头”,是领会“话头禅”的关键。在当今诸类相关著文中,凡有涉及“话头”者,多有错解,往往误认为“话头”就是句子,这只是浅尝辄止的表相之义;若是』卜于此点来解“话头”者,则完全背离诸祝和大慧宗杲本意。《大慧书》中,禅宗“本心”或“本地风光”的特征共有五点。禅宗亲证的“此心”,实质便是唯识学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在我们的一般观念中,认为阿赖耶识是染污的,而“见道”是出世间的智慧;“见道”何以与此染污相应?实际上,这种认识己陷入边见,因为阿赖耶识是清净与染污不二、菩提与烦恼不二:尽管凡夫第八识阿赖耶识含藏染污烦恼种子,却不碍其自身具有菩提自性和本来自性消净涅盘。宗杲在信函中,对诸等学人的指导,既有回心规劝,也有原则基础;既有针对性的特殊禅法,也有一般性的通法,更有诸多深细实用智巧的行门。轻重缓急,繁约详略,各有侧重,并显出特色和份量。根据本人的领会,将散于诸处的法门予以分类探索;参学者当能于此一窥“话头禅”实修实证的具体路径。全文对大慧宗杲的“话头禅”作出周详诠释。

  关键词:大慧宗杲 话头禅 禅宗 唯识学阿赖耶识

  大慧宗杲(1089—1163年),是两宋之际临济宗杨岐派的大宗师。南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年),宗杲四十八岁时,应右丞相张浚之邀,住持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径山能仁寺。白此,诸方参学云集,禅宗宗风由此播扬大江南北,座下僧俗常达数千人。世称宗杲为“径山宗杲”,宋孝宗赐号“大慧禅师”,卒谥“普觉禅师”。

  宗杲大师,在禅宗史上,别开生面,拔萃奇特;其宗风不拘一格,既出手迅捷,果断刚猛,又慧眼独具,仁柔齐哺;既随心杀活,又应时待机, 自在任运。他对法义禅理的把握,异常细腻精湛。由他开创的禅风,具有鲜明的逻辑主线,普利学人依此实修实证。宗杲不愧为擅辟先河、开创宗风的一员虎将和大宗匠。

  《大慧书》全称《大慧普觉禅师书》,共6卷,收录宗杲大师与2名僧人和40名士大夫(上至丞相,下至知县,其中一名为丞相的母亲)的往来书信共62封,全文10多万字,是研究大慧宗杲“话头禅”的重要文献。

  《大慧书》收于《大正藏》第47卷,为《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共30卷)的第25卷至第30卷。现依据吕有祥、吴隆升校注的《大慧书》(下称“吕本”) 为研究版本。该版本以《中华人藏经》所收影印明“永乐北藏本”为底本,以《大正藏》、《卍正藏经》为对校本,以日本学者荒木见悟校注的《禅的语录·大慧书》为参校本。此版本得到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为目前所见《大慧书》的最好版本。本文的研究分析,以该版本为基础,对其校勘成果予以采纳;但为方便读者查找,凡引用的《大慧书》原文,均标明在《大正藏》中的相应出处,若与“吕本”校注有出入者,在引文中加括号标明。

  现选择《大慧书》作为研究“话头禅”的主要线索,是基于此中多有大慧宗杲思深肺腑之语,且是与诸类朋辈弟子交心,其“备众生机,随机摄化”的禅风,得以一一透显。由此更见宗杲禅法脉络和诸等内在机要。

  《大慧书》由于纯系书信函件,此中背景往来、前奏后话等信息多有隐匿:又,《大慧书》涉及的义理、禅法极为精当深邃。由此种种,导致全文读来多显迷离扑朔,犹如幻龙见首藏尾,致使其繁富义深的内在理路,不易省察。本文拟对此中诸多关要点,作山系统胪列,逐一发要钩沉,拟将大慧宗杲“话头禅”研究推进到一个新境域。

  一、正法眼藏

  以世俗目光掂量,极易对禅宗产生以个·疑问:禅宗文献或道场,多不见有佛法文义的诠显,在在处处,林林总总,尽是作哑谜、卖关节,手舞足蹈……,不着边际,究竟有何用途?

  人慧宗杲就遇到这种不明禅意的人发出的慨叹:

  “今时学道之士,只求速效,不知错了也。却谓: ‘无事省缘、静坐体究为空过时光,不如看几卷经、念几声佛、佛前多礼几拜、忏悔平生所作底罪过……”’宗杲指出:“此是愚人所为”。

  他援引祖师教示:“不见黄檗和尚云:‘我此禅宗,从上相承以来,不曾教人求知求解。……”,

  如果不求知解,何以学禅?他指出,那些“只以聪明意识计较思量,向外驰求”者的悲哀和根本错处在于,“示以本分草料,多是当面蹉过,将谓从上古德,有实法与人。”。这里的“本分草料”是指禅宗的机锋警语,施以“本分草料”的目的,便是要涤除有为法相。

  他总结道,“无一法可以传授”与人的义理依据在于,“诸佛出世,祖师西来,亦无一法可以传授。何以故?有传有授,是无明法,是有为法,非智慧法,非无为法。”

  义说:“诸佛诸祖,并无一法与人,只要当人自信自肯、自见自悟耳。若只取他人口头说底,恐误人。”

  宗杲曾将当时丛林的弊病概括为,“于今诸方,多是曲指人心,说性成佛”;认为此与“祖“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形成鲜明对反。

  他在住持临安(今浙江杭州)径山能仁禅院时,曾说禅宗起白“拈花微笑”而发出慨叹:“白是丙天四七,东十二三,天下老和尚,各各以心传心,相续不断。若不识其要妙,一向溺于知见,驰骋言词,正法眼藏流布,岂到今日?””

  那么,禅宗的“要妙”或“正法眼藏”是什么?

  是直指“自心”。若能亲证“自心”,便能由“自心”流出佛法。这有《华严经》为证:

  “如是一切佛菩萨法,皆由自心……一切凡愚,迷佛方便,执有三乘;不了三界由心所起,不知三世一切佛法自心现量……善男子,当知自心即是一切佛菩萨法。”

  《楞伽经》也有:“显示一切说,成真实相,一切佛语心。”这是说,一切佛为了使宣说的教义与真谛实相一致,均是依于佛对白心的现观证量,佛所说言语,便是依白心而建立。

  在禅宗看来,三藏十二部经教,已不是源,而是流。

  宗杲就曾引用古德话语指出:“若使老汉初为渠拖泥带水说老婆禅,眼开后定骂我无疑。……赵州云:‘若教老僧随伊根机接人, 自有三乘十二分教接他了也。老僧这里只以本分事接人;若接不得, 白是学者根性迟钝,不干老僧事。,思之思之。”

  所以,宗杲借岩头语而说“万世规式”:“岩头云:‘若欲他时播扬大教,须是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羔天盖地,始是大丈夫所为。’岩头之语,非特发明雪峰根器,亦可作学此道者万世规式。所谓胸襟流出者,乃是自己无始时来,现量本自具足。”。

  但是,禅宗现量举示的“正法”和“要妙”,又多是令人迷惑的:

  在《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中,宗杲曾道:“我这里无法与人,只是据款结案。恰如将个琉璃瓶子来,护惜如什么,我一见便为尔打破:尔又将得摩尼珠来,我又夺了;见尔恁地来,我又和尔两手截了。所以临济和尚道:‘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尔且道:既称善知识,为什么却要杀人?尔且看,他是什么道理?”

  又道:“今时兄弟,知见情解多,须要记闲言·氏语,来这里答。大似手中握无价摩尼宝珠,被人问:‘尔手中是什么?’却放下,拈起一个土块。可杀痴!若恁么,参到驴年也不省。”。

  要领会此上两段隐含的深义,需是自参自省始得;宗杲指出:“此事无人情,不可传授,须是自家省发,始有趣向分,若取他人口头办,永劫无有歇时。”

  若是“自家省发”,便要涉及对“话头禅”的认识。

  二、“话头”与“话头禅”

  一般认为,人慧宗杲首倡“话头禅”,其实,大慧之上诸多祖师,均在应用“话头禅”,只是由人慧宗杲给予充分诠释利阐扬,才引起世人关注。

  在引用唐代岩头全豁禅师的话时,宗杲作释说:“岩头曰:‘却物为上,逐物为下。’又曰:‘人统纲宗,要须识句。’甚么是句?百不思时唤作正句……”

  宗杲还常常引用历代祖师言句,例如,“看经教并古人语录种种差别言句,亦只如此做工大。如‘须弥山’、‘放—卜着’、‘狗子无佛性’话、‘竹篦子’话、‘一口吸尽西江水’话、‘庭前柏树子’话,亦只如此做工夫。更不得别生异解、别求道理、别作伎俩也。””这些划线的句子便出白赵州从谂、汝州省念、马祖道一等祖师,其中赵州禅师的“话头”——“狗子无佛性”, 宗杲更是多次引用。

  正是因为“话头禅”具有机用参禅的普适性,历代禅师均予重视。“话头禅”不是临济宗,也不是宗杲的专属,“话头禅”是驾驭禅宗内在机理要义的必然诉求;从而,“话头禅”才在禅宗史上,魅力流淌,绵延流布至今,影响巨广。本人认为,“话头禅”实质等同于唯识学的“加行无分别智”,此是中国历代丛林具化唯识学深义的重大举措:“话头禅”之效用,就是为了达到和实现唯识学的“加行五分别智”——此点在此暂不展开,将来详谈。

  正确解读“话头”,是领会“话头禅”的关键。在当今诸类相关著文中,凡有涉及“话头”者,多有错解,往往误认为“话头”就是句子,这只是浅尝辄止的表相之义:若是止于此点来解“话头”者,则完全背离诸祖利大慧宗杲本意。

  虚云老和尚是“话头禅”的提倡者,他曾对“话头”给出正确明晰的解释,不妨引录:

  “什么叫话头?话就是说话,头就是说话之前。如念“阿弥陀佛”是句话,未念之前,就是话头。所谓话头,就是一念未生之际。一念才生,已是话尾。这一念未生之际,叫做不生;不掉举,不昏沉,不着静,不落空,叫做不灭。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闪光返照这“不生不灭”,就叫做看话头,或照顾话头。”,

  虚云这一释义,正是秉承大慧宗杲的原意。

  宗杲曾道:“疑情未破,但只看个古人入道底话头,移逐日许多作妄想底心来,话头上则一切不行矣。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只这一字,便是断生死路头底刀子也。”

  这是说,要用“话头”来抑制整日妄想之心。但是,“话头”却不是意识中清楚明白的句子,这样的“话头”句子还得放下:

  “都将平昔,或自看经教、话头,或因人举觉指示得滋味欢喜处,一时放下。依前百不知、百不会,如三岁孩儿相似,有性识而未行,却向未起求径要底一念子前头看。……左右若信得及,只向未起求径要指示一念前看。看来看去,忽然睡梦觉,不是差事。此是妙喜。平昔做底得力工夫。”

  这里的关键,是“前百不知、百不会”利“只向未起求径要指示一念前看”,强调了要向“一念子前头看”。既然是“未起求径要指示”处,似乎就应是尚未起心动念时;但若是如此,没有思维了,义怎能去“看”呢?

  有这种疑惑,是因为将“未起求径要指示”当成任何念头都不生起了:而这也是要远离的:

  “只就这里看个话头,……看时不用博(博,疑为“抟”字之讹)量,不用批注,不用要得分晓,不用向开口处承当,不用向举起处作道理,不用堕在空寂处,不用将心等悟,不用向宗师说处领略,不用掉在无事甲里。”。

  在主张不能作诸种拟议思维的同时,突山了不能“堕在空寂处”,不能“掉在无事甲里”。

  那么,如何能兼顾这似乎是抵消了的矛盾二者?这就需要对“一念不生”利“一念相续”进行区分。虚云上述主张“话头,就是一念未生之际”,这“一念未生之际”,实质不是指任何念头都不生起,而是指净念以外的念头不要生起,是要除掉世间一切杂念(这常被称为“一念不生”),只需保留净念(“净念”一义,—下文涉及)持续不断(这常被称为“净念相继”或“一念相续”)。“一念不生”和“一念相续”,实质是一体的两面。严格说来,词语“一念”,在两处语境中涵义不同,“一念不生”处,指的是杂念不生;“一念相续”处,指的是净念持续。由于汉语习惯用法或口语使然,二处均称“一念”。但由于二者同属意识心的现起,沿习旧语,将二处的念头均称“一念”,不但在语词上脱口白然,在义理上也顺理成章;尽管二者的意义有本质不同。

  虚云用“不生”、“不灭”,以及“一念闪光返照这‘不生不灭”,已然是对此上诸义作了很奸概括。

  综合以上种种,操用自在活络了,便是在参“话头”。但这似乎是意犹未尽,要理解之,难度尚是不少。

  笔者曾对“话头禅”有过体验,现据我本人的感受谈一些粗浅认识。

  “看话头”、“参话头”或“照顾话头”,应是在情感专注和着迷中浸润持续,去掉知性的明白和察觉,只是一团、一簇或一股牵挂的意识流,具体牵挂什么或心系何方,不甚明了。由于倾心、渴念、追求某个对象(下详)——此即是“挣念”——经过长期的持续状态,本能而不经意地流露出一种自然的忘我, 自己仿佛已经与渴盼的对象融为一体。在这种交融状态,己没有对所谓主体利对象的分辨和自觉;因为一旦有了主体和对象的灵知,便已经是“话尾”;“话头”是超越这种境界的。

  “话尾”是知性,“话头”是情感。但情感又非五欲情感,情感不是渴念的对象,情感是促使照顾“话头”状态得以实现和持续的源泉利活力。

  对“话头”抱有的浓烈情感,源自于对对象的了解、熟知和渴求,并以必要的“疑情”作基础。所谓“疑情”,便是对禅宗宗旨(下详,上述的“某个对象”正是指此)的探索、琢磨而自然产生的一种在迷惘中求知的焦虑和心灵的跃动——以上的“净念”便是指这一个;“疑情”是隐在的,是莫可名状的。只有以此作为基础,浓烈情感才会产生。“疑情”本身是知性的,在“话头”中,“疑情”只是使思维更深更微细的源泉和动力之一(“疑情”比情感成为更根本的源泉和动力),“疑情”,或由祖师言句引发,或由经典义理的领会引发,但“疑情”本身,不能成为“话头”——这正是以上本文指出的“话头”被解为“句子”不正确的原因,此意即是“话头”不是“句子”。“话头”,那是一种让“疑情”笼罩而又不在具体清晰的“疑情”中,即不在思维推理中;那是似乎无所事事,但又冥灵牵挂真理实相之非无心、非有心状态,这才是“话头”。

  宗杲也就此深入阐释:“但将妄想颠倒底心,思量分别底心,好生恶此底心,知见解会底心,欣静厌闹底心,一时按下。只就按下处看个话头——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 ‘无。’此一字子,乃是摧许多恶知恶觉底器仗也。不得作有无会,不得作道理会,不得向意根下思量下度,不得向扬眉瞬目处垛(垛,“吕本”作“探”)根,不得向语路上作活计,不得扬在无事甲里,不语(语,“吕本”作“得”)向举起处承当,不得向文字中引证。”

  三、禅宗的“本地风光”与唯识学的阿赖耶识

  神宗的宗旨,是追求、实践和亲证人生宇宙的实相。参“话头”的目的,便是寻找人生宇宙的真谛;具体言之,便是欲识禅宗“本心”。因而,在参“话头”之前,必须要对禅宗的“本心”具有足够认识。

  (一)“本心”的多种异名

  在《大慧书》中,对“本心”的称谓有多种表述,不妨一录:

  (1)“本地”、(2)“本地风光”、(3)“自己本地风光”、(4)“此心”、(5)“自己”、(6)“本来人”、(7)“此一段大事因缘”、(8)“此段因缘”、(9)“此段人事因缘”、(10)“此个门中”、(11)“无上止等菩提”、(12)“法性”、(13)“阿耨菩提”、(14)“本来面日”、(15)“自己本来面目”、(16)“自家屋里事”、(17)“白家父母”、(18)“自家主人公”、(19)“匿德藏光者”、(20)“根源”、(21)“毗卢藏海”、(22)“寂灭大解脱光明海”、(23)“了达三世处”、(24)“顶门眼”、(25)“毗卢顶”、(26)“金刚王宝剑”。

  (二)“本心”的特征

  “本心”或“本地风光”到底是指什么?又有哪些特征呢?归纳宗杲诸处阐义,得出如下几点:

  (1)此心生佛平等不二。

  “此心与三世诸佛一体无二,若有二,则法不平等矣。”

  (2)此心本来自性清净,不曾迷惑,本来成佛。

  “如清净摩尼宝珠,置泥潦之中,经百千岁,亦不能染污,以本体自清净故,此心亦然。正迷时,为尘劳所惑,而此心体,本不曾惑。所谓如莲华不着水也,忽若悟得此心本来成佛,究竟自在,如实安乐:种种妙用,亦不从外来,为本自具足故。”

  (3)此心无有实体,离言说、心缘和文字诸相,不可以声色见求。

  ▲“此心无有实体……无时无节,无古无今,无凡无圣,无得无失,无静无乱,无生无死,亦无湛然之名;亦无湛然之体,亦无湛然之用;亦无恁么说湛然者,亦无恁么受湛然说者。若如是见得彻去,径山亦不虚作此号,左右。亦不虚受此号。”

  ▲“此事决定离言说相、离心缘相、离文字相。”。

  ▲“故经云:‘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谓此广大寂灭妙心,不可以色见声求。应无所住,谓此心无实体也。而生其心,谓此心非离真而立处,立处即真也。”。

  最后一段,可视为是对上两段的总结。这里是认为,不应视依托六尘的心为真心,这样生起对真心的认识是错误的——此已是妄心:真心则是“无所住”,与此特征相应而生起对真心的认识便属止确。

  (4)此心与意识心截然不同。

  ▲宗杲曾谓:“佛言:‘有心者皆得作佛。此心,非世间尘劳妄想心。”

  “世间尘劳妄想心”,便是意识安心。但当时的参禅者,常将意识妄心,认作真心;在书信往来中,宗杲便予一一指正:

  ▲“逐日起来应用处,圆陀陀地,与释迦、达磨无少异, 白是当人见不彻、透不过,全身跳在卢色里,却向里许求出头,转没交涉矣。””

  这里的“里许”便是指“日用”“声色”的意识心,“出头”便是指凭借真心而了脱生死。一句“转没交涉”,表明了向意识心求悟是一种过失。

  ▲“居仁自言:‘行年六十岁,此事未了。’问渠:未了底,为复是举手动足、着衣吃饭底未了?若是举手动足、着衣吃饭底,又要如何了他?殊不知,只这欲了知决定、,见得死后断灭不断灭底,便是阎家老子面前吃铁棒底。此疑不破,流浪生死,未有了期。””

  该处用“此事未了”、“未了底”表示尚未证悟“此心”;用“举手动足、着衣吃饭底”和“欲了知决定、见得死后断灭不断灭底”表示意识妄心的活动;“阎家老子面前吃铁棒底”表明,若尚未证悟真心,便不能了生死,腊月生死关头,在阎王面前是自救不了。这里显然是否决了将意识妄心误作真心之谬。

  ▲“此是妙喜应病与药。不得已,略为居士指个归家稳坐底路头而已。若便认定死语,真个唤作本命元辰,则是认识神为自己,转没交涉矣。故长沙和尚,云:‘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

  “归家稳坐”是指悟后境界;此中,用“本命元辰”、“自己”、“本来人”和“真”等来表示真心,用“识神”和“生死本”表示妄心:又一句“转没交涉”并引用古德语句,使二心的分判得以鲜明化。

  (5)此心与意识心是体用关系。

  “祖师云:‘但有心分别计较自心见量者,悉皆是梦。若心识寂灭,无一动念处,是名正正觉。’觉既正,则于日用二六时中,见色闻声,嗅香了味,觉触知法,行住坐卧,语默动静,无不湛然,亦自不作颠倒想。有想无想,悉皆清净。既得清净,动时显湛然之用,不动时归湛然之体。体用虽殊,而湛然则一也,如析柄檀,片片皆柄檀。”

  此中陈义较深,读者细加玩味,或可明白;限于篇幅,不作探析。

  只有从义理上有了对禅宗“此心”一般特征的理解和掌握后,才能进入“话头禅”。但是,在参“话头”过程,·却又不能惦记、铭刻这些知识义理,只是对追求的“此心”,有一种恍恍惚惚的焦虑或牵挂便可。

  (三)“本心”与阿赖耶识

  禅宗亲证的“此心”,实质便是唯识学的第八识阿赖耶识。禅宗证悟的祖师,设立道场,目的便是要接引学人开悟。禅宗开悟与唯识学紧密相关。

  在唯识学体系,佛法的真正修行是指迈入“修道位”;而“修道位”的修行,是以进入“见道位”为依托。“见道”就是指亲证法界实相,包括证“人无我”和“法无我”;在初“见道”,始证“人无我”时,“见道”也指亲证人人本来具足的第八识阿赖耶识,《成唯识论》卷三提到:“已入见道诸菩萨众,得真现观,名为胜者,彼能证解阿赖耶识,故我世尊正为开示。或诸菩萨,皆名胜者,虽见道前未能证解阿赖耶识,而能信解求彼转依,故亦为说。”

  在我们一般的观念中,认为阿赖耶识是染污的,而“见道”是出世间的智慧;“见道”何以与此染污相应?实际上,这种认识已陷入边见,因为阿赖耶识是清净与染污不二、菩提与烦恼不二;尽管凡夫第八识阿赖耶识含藏染污烦恼种子,却不碍其自身具有菩提自性和本来自性清净涅盘。又因为“见道”所证,是二空所显真如,《佛地经论》便说:“从初地已上菩萨,证得二空所显真如;观一切法,遍计所执本性,无生亦无有灭,本来寂静, 自性涅盘。”。在初证“人无我”而达“人我空”时,所证的正是众生身中第八识的本来自性清净涅盘;这正是禅宗常说的“白性”、“真心” 、“本地风光” 或“自家主人公”。

  《成唯识论》的“见道”、“真现观”,诚然已包括证“人我空”即证人人身中本具“真心”者,这便是禅宗的开悟或明心;但是,正是由于禅宗开悟祖师,大多未能双具同证“人无我”和“法无我”,即未能“证得二空所显真如”,只能够证其中之一的“人我空”真如,即只证“无生忍”,未证“无生法忍”,所以,神宗开悟祖师,尚未成为初地菩萨:但是,他们却也已是“胜者”。所以,唯识学的“见道”、“真现观”,反映在禅宗道场,便是如上文所提“求山头”和“归家稳坐”等等。

  其实,人慧宗杲在谈到参“活头”时,就曾经明确说到“第八识”:

  “且将这思量世间尘劳底心,问在思量不及处。试思量看!那个是思量不及处?僧问赵州: ‘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 ‘无。’只这一字,尽尔有甚么伎俩,请安排看、请计较看!思量计较安排!无处可以顿放,只觉得肚里闷、心头烦恼时,正是奸底时节;第八识相,次不行矣。觉得如此时,莫要放却:只就这‘无’字上提撕,,提撕来提撕去,生处自熟,熟处自生矣。”

  这里的“第八识相,次不行矣”,指的便是,既要在参禅之前熟知真心第八识的相关特征,又要在参禅阶段,在心恼肚闷时,意识心不要对第八识心的特征相状有任何牵挂,要适时放弃,此时便易于进入“生处自熟,熟处自生”的境界。

  什么是“生处”、 “熟处”?宗杲作出解释:

  “既办此心,第一不要急,急则转迟矣;又不得缓,缓则怠堕矣。如调琴之法,紧缓要得中,方成曲调。但向日用应缘处,时时觑捕: ‘我这个能与人决断是非曲直底,承谁恩力?毕竟从其么处流出?’觑捕来觑捕去,平昔生处路头臼熟。生处既熟,则熟处却生矣。那个是熟处?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无明业识、思量计较心识、昼夜熠熠如野马无暂停息底是。这一络索,使得人流浪生死,使得人做不好事。这一络索既生。,则菩提、提、涅盘、真如、佛性便现前矣。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

  显然,此中用“生处”、 “熟处”来表示未悟的凡大对真妄二心的熟悉程度。即是说,凡大的“熟处”是日用之心, “生处”是禅宗“此心”:而圣者则与此相反。若能达到“生处白熟,熟处白生”的境界时,就离刹那开悟不远了——“要须生处放教熟,熟处放教生,始与此事少分相应耳。”‘

  上面所引《大慧书》对“本心”的种种表述,有些词语,实质便也在透出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含意。诸如:“此一段大事因缘”(此承《妙法莲华经》之义趣)、“无上正等菩提”、“法性”、“阿耨菩提”、“本来面目”、“自家主人公”、“匿德藏光者”、“根源”、“毗卢藏海”等。

  四、“话头禅”禅法

  分析了禅宗的法义禅理后,就要直面具体的参禅方法。宗杲在信函中,对诸等学人的指导,既有回心规劝,也有原则基础;既有针对性的特殊禅法,也有一般性的通法,更有诸多深细实用智巧的行门。轻重缓急,繁约详略,各有侧重,并显山特色和份量。以下根据本人的领会,将散于诸处的法门予以分类探索。

  (一)回心法门——无常迅速,生死事大

  大慧宗杲在书函中,对耽欲尘俗的士大夫,奉上诸多规劝性箴言,谈及世俗人生与“此一大事因缘”的关联和抉择。

  (1)汤丞相汤进之,为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入相,宗杲在给他的函中说到:

  “书生做到宰相,是世间法中最尊最贵者。若不向此事上了却,即是虚来南阎浮提打一遭,收因结果时,带得一身恶业去。”

  (2)宗杲在绍兴五年(1135年)、四十七岁时,给江给事的信则说:

  “人生一世,百年光阴,能有几许?公白屋起家,历尽清要。此是世间第一等受福底人;能知惭愧,回心向道,学出世间脱生死法,又是世间第一等讨便宜底人。须是急着手脚,冷却面皮,不得受人差排。自家理会本命元辰,教去处分明,便是世间出世间一个了事底大丈夫也。”

  (3)宗杲在回复正当年富力强的黄知县时,就说到“无常迅速,生死事大”,对黄知县于“春秋鼎盛”之年,就回心“无上菩提”,感到欣慰。

  “收书,知为此一大事因缘甚力。大丈夫汉,所作所为,当如是耳。无常迅速,生死事大。过了一日,则销了一日好事,可畏可畏!左右春秋鼎盛,正是作业不识好恶时,能回此心,学无上菩提,此是世界上第一等难容灵利汉。五浊界中,有甚么奇特事,过如此段因缘?趁色力强健,早回头,以临老回头,其力量胜百千万亿倍,老汉私为左右喜。”

  (4)在给功成名就、处于人生暮年的兵部侍郎和翰林学士汪彦章的函件中,也透出了劝汗惜时习禅的警示与悲悯。

  ▲“一个汪彦章,声名满天下。平生安排得、计较得、引证得底,是文章,是名誉,是官职。晚年收因结果处,那个是实?做了无限之乎者也,那一句得力?名誉既彰,与匿德藏光者相去几何?官职已做到人两制,与作秀才时,相去多少?而今已近七十岁,尽公伎俩,待要如何?腊月三十日,作么生折合去?无常杀鬼,念念不停。”

  ▲又说:“世间愚庸之人,饥寒所迫,日用无他念,只得身上稍暖、肚里不饥便了。……受富贵底,身上既常暖,肚里义常饱,既不被这两事所迫,又却多一件不可说底无状。以故常在生死魔网中,无由出离。除宿有灵骨,方见得彻、识得破。……百年光景能得几时?念念如救头然,做好事尚恐做不办,况念念在尘劳中而不觉也?可畏可畏!”

  ▲宗杲还引用古德语句对汪规劝,“雪峰真觉云:‘光阴倏忽暂须臾,浮世那能得久居;山岭年登三十二,入闽早是四旬余。他非不用频频举,己过还须旋旋除:为报满城朱紫道,阎王不怕佩金鱼。’古人苦口叮咛,为甚么事?”

  (5)北宋徽宗、崇宁年间进士,南宋高宗绍兴八年,任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的曾侍郎,来函说到自己因“科举婚宦”、“恶觉恶习”,未能“纯一做』:夫”而深感罪责,宗杲则为之细中数来,逐一除却过多的白责:

  宗杲在复函中说:“承叙及:‘自幼年至仕宦,参礼诸大宗匠,中间为科举婚宦所役,又为恶觉恶习所胜,未能纯一做工夫,以此为大菲。又能痛念无常世间种种虚幻,无一可乐,专心欲究此一段大事因缘。’其惬病僧意。然既为士人,仰禄为生,科举婚宦,世间所不能免者,亦非公之罪也。以小罪而生大怖惧,非无始旷大劫来承事真善知识,熏习般若种智之深,焉能如此。而公所谓大罪者,圣贤亦不能免。但知虚幻非究竟法,能同心此个门中,以般若智水,涤除垢染之秽,洁净白居,从脚-卜去一刀两段,更不起相续心,足矣,不必思前念后也。”

  (6)针对士大夫“高谈阔论”世间学问,以“一事不知为耻”,却不于参究“自家屋里事”着急,“终日数他宝, 自无半钱分”而发出感慨:

  “博览群书,高谈阔论,孔子又如何?孟子又如何?庄子又如何?周易又如何?古今治乱又如何?被这些言语使得来,七颠八倒。诸子百家,才闻人举着一字,便成卷念将去,以一事不知为耻。及乎问着他自家屋里事,并无一人知者。可谓终日数他宝,自无半钱分。空来世上打一遭。脱却这壳漏子,上天堂也不知,入地狱也不知。随其业力,流入诸趣,并不知。若是别人家里事,细大无有不知者。”

  宗杲大师,济世弘法的苦口婆心,度人回心向道的菩萨情怀,昭然揭显。

  他还精辟指出了世间与梦事的相互关系,意味深远:

  “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教中自有明文,唯梦乃全妄想也:而众生颠倒,以日用目前境界为实,殊不知,全体是梦。而于其中复生虚妄分别,以想心系念、神识纷飞为实梦。殊不知,正是梦中说梦,颠倒中又颠倒。……则全梦是实,全实是梦,不可取,不可舍。”

  (二)基础法门——善根与发愿立志

  白俗世回心后,便要植下根基,这包括广种善根,累积“见道”资粮,并且及时于佛前发愿,坚定志向。

  但是,一般入佛学道者,往往沉湎于世间善事,而乐此不疲——尽管是必备资粮;若仅止于此,则与世间其它宗教善法无异,离佛法尚远矣。

  大慧引用《华严经》中文殊对善财童子的话,表达了“发起行愿”,亲证“法性”的迫切:

  “文殊遥伸右手,过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财顶曰:‘……于一善根心生住着,于少功德便以为足,不能善巧发起行愿,……不能了知如是法性、如是理趣、如是法门、如是所行、如是境界,若周遍知、若种种知、若尽源底、若解了、若趣入、若解说、若分别、若证知、若获得,皆悉不能。’文殊如是宣示善财,善财于言下成就阿僧只法门,具足无量大智光明,入入普贤门……。”

  文中划线的部分,表达了若要“趣入”“证知”“源底”,需是不“住着”于“功德”善举,关键是要“发起行愿”,亲证“法性”。

  那么,该如何发起行愿呢?在答曾侍郎书中,宗杲提到:

  “但于诸佛前,发大誓愿,愿此心坚固,永不退失。仗诸佛加被,遇善知识,一言之下,顿亡生死,悟证无上正等菩提,续佛慧命,以报诸佛莫大之恩。若如此,则久久无有不悟之理。”

  宗杲又强调,立志抵御世间俗心俗念和修学般若的重要:

  “众生界中事不着学,无始时来习得熟,路头亦熟, 自然取之左右逢其原,须着拨置;出世间,学般若心,无始时来背违,乍闻知识说着, 自然理会不得。须着立决定志,与之作头抵,决不两立。此处若入得深,彼处不着排遣,诸魔外道自然窜伏矣。”

  如此而行,即便今生不悟,“临命终时”,直至“来生出头”也有诸般“受用”:

  “苟念念不退初心,把自家心识,缘世间尘劳底,回来抵在般若上。虽今生打未彻,临命终时,定不为恶业所牵,流落恶道;来生出头,随我今生愿力,定在般若中,现成受用。此是决定底事,无可疑者。”

  (三)原则法门——离四句,绝百非

  世智辨聪的学人,往往喜欢对禅宗所证的“自心”实相,整日介思维卜度,却不愿去做下手功夫;宗杲劝诫之,这只是枉然:

  “但莫于古人言句上只管如迭塔子相似,一层了又一层,枉用工夫,无有了期。”

  未证悟实相者,依文解义,便会生出诸多“巧见”,不是“著有”,便是“著无”,均难以与中道实相契切;所以,宗杲劝告不要“念后思前”,只管“一刀两段”、“离四句、绝百非”,因为那一切均于事无补:

  “苟未彻根源,不免依语生解,……佛言:‘虚妄浮心,多诸巧见。’若不著有,便著无。若不著此二种,便(便,《人正藏》作“种”,现据“吕本”改)于有无之间搏(搏,当是“抟”字之讹;“吕本”从“搏”)量卜度。纵识得此病,定在非有非无处著到。故先圣苦口叮咛,令离四句、绝百非,直下一刀两段,更不念后思前,坐断千圣顶额。四句者,乃有、无、非有非无、亦有亦无是也。”。

  对禅宗真修实悟而言,阻绝情思见地,就是在举足迈离世间此岸境界,这已成为参禅的重要法则。

  但是,却不要误会,“知解”是绝不能完全摒除的,否则,便陷入空寂。况且,在“离四句、绝百非”中,总得有一个“知解”去“离”去“绝”,否则,“离四句、绝百非”便成为荒诞戏论之谈。所以,宗杲就指出:

  “从上大智慧之士,莫不皆以知解为俦侣,以知解为方便,于知解上行平等慈,于知解上作诸佛事。如龙得水,似虎靠山,终不以此为恼,只为他识得知解起处。既识得起处,即此知解,便是解脱之场,便是出生死处。”

  (四)一般法门——闹处求静的功夫

  参禅首先便需选择适合自己的“话头”,用于捣断自己的言思心行。宗杲最常举的是“狗子无佛性”,这是一句与佛教义理不符的乖谬之语,因为佛说众生均有佛性,何以此处独说狗子“无”佛性?正好籍此去思去索,一旦厮磨功夫成熟,便有可能“撞发关桢子”,刹那间“一念相应”。而得悟:

  “承日用不辍做工大,工夫熟则撞发关秧子矣。所谓工夫者,思量世间尘劳底心,回在‘干屎橛’上,令情识不行,如十木偶人相似。觉得昏怛没巴鼻。可把捉时,便是好消息也。莫怕落空,亦莫思前算后几时得悟。若存此心,便落邪道。佛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著即祸生。’”

  这一段可视为是“话头禅”的一般法门;这已是在踏实做功夫。但是,参“话头”的过程,不要一味追求静境,更要善于练就闹处取静的硬功夫,因为尘劳中的芸芸众生,闹时居多,静处却少:

  “然世间尘劳,如火炽然,何时是了?正在闹中,不得忘却竹椅蒲团上事。平昔留心静胜处,正要闹中用。若闹中不得力,却似不曾在静中做工夫一般。……若以静处为是,闹处为非,则是坏世间相而求实相,离生灭而求寂灭。好静恶闹时,正好着力。蓦然闹里撞翻静时消息,其力能胜竹椅蒲团上千万亿倍。但相听,决不相误。”

  这里的“竹椅蒲团”便代表静中功夫。此段意味深长,表达出日常躁动中得悟的几率远高于一味求静时,值得回味。

  宗杲常提到的话头,集中在以下这段引文中(上面亦有一段):

  “……种种殊胜一时荡尽了,方始好看‘庭前柏树子’、‘麻三斤’、‘干屎橛’、‘狗子无佛性’、‘一口吸尽西江水’、‘东山水上行’之类。”

  根据本人体验,如果参神知见具足,探求实相之心炽盛,而又“疑情”重重,有时尽管没有提起或确立具体的某句“话头”,没有去有意地参“话头”,却也能臼然地处在“参话头”的境界里——当然,前提必须是,知见具足,求知心炽盛,疑云密布。

  在宗杲的书信中,约略谈到这类状况:

  “……只欲取富贵耳,取得富贵底,又能有几人?肯回头转脑,向自己脚跟下推穷:我这取富贵底,从何处来?即今受富贵底,异日却向何处去?既不知来处,又不知去处,便觉心头迷闷。正迷闷时,亦非他物,只就这里看个话头。”(五)精细法门——应有尽有

  以下这些法门,至微精细,义理幽深,应用操作,可依可循。若具足以上本文疏释的见地,读者已可白行玩味体会,用途白见;出于篇幅和能够承上旁通的原因,以下只是束集搜罗,不予分析,只作清晰展示宗杲大师“话头禅”脉络精义之功。

  由于这些文献资料异常珍贵,以-卜洋洋洒洒数千言,本文在此不避学术陈规引述过繁之讥,为飨学人,破此俗规,此当其时。本人对散于《大慧书》各处的重要法门,经多次审阅权衡取舍,搜集得成以下梗概,循此当能对“话头禅”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1)“是句亦划,非句亦划,如一团火相似,触着便烧,有甚么向傍6处?今时士大大,多以思量计较为窟宅,闻恁么说话,便道:‘莫落空否?’……宗杲尝问之曰:‘公怕落空,能知怕者,是空耶?是不空耶?试道看!’渠伫思欲计较只对,当时便与一喝。至今茫然,讨巴鼻不着。”

  (2)“然切不可存心待破,若存心在破处,则永劫无有破时。但将妄想颠倒底心,思量分别底心,好生恶死底心,知见解会底心,欣静厌闹底心,一时按下,只就按下处看个话头。”

  (3)“愿公只向疑情不破处参,行住坐卧,不得放舍。”

  (4)“请公只恁么用心,日用二六时中,不得执生死佛道是有,不得拨生死佛道归无,但只看:‘狗子还有佛性也无?””

  (5)“示渝:自得山野向来书之后,每遇闹中躲避不得处,常自点检,而未有着力工夫。——只这躲避不得处,便是工夫了也。若更着力点检,则又却远矣。……正当躲避不得处,切忌起心动念,作点检想。祖师云:‘分别不生,虚明自照。,……躲避不得时,不得更拟心。不拟心时,一切现成。……此事若用一毫毛工夫取证,则如人以手撮摩虚空,只益自劳耳。应按时但应接,要得静坐但静坐。坐时不得执着坐底为究竟。”

  (6)“杲每为信此道者说,渐觉得日用二六时中省力处,便是学佛得力处也。自家得力处,他人知不得,亦拈出与人看不得。卢行者。谓道明上座曰:‘汝若返照自己本来面目,密意尽在在汝边是也。’密意者,便是日用得力处也。得力处便是省力处也。世间尘劳事,拈一放一,无穷无尽;四威仪内,未尝相舍,为无始时来,与之结得缘深故也。般若智慧,无始时来,与之结得缘浅故也。……才觉思量尘劳事时,不用着力排遣,只就思量处,轻轻拨转话头:省无限力,亦得无限力。请公只如此崖将’去,莫存心等悟,忽地白悟去。”

  (了)“此事亦不在久参知识、遍历丛林而后了得。而今有多少在丛林,头白齿黄,了不得底;又有多少乍入丛林,一拨便转,千了百当底。发心有先后,悟时无先后。”

  (8)“日用四威仪内,与‘狗子无佛性’话一如否?于动静二边能不分别否?梦与觉合否?理与事会否?心与境皆如否?……在如意中,须时时以不如意中时节在念,切不可暂忘也。……这一着子,得易守难,切不可忽。须教头正尾正,扩而充之,然后推己之余以及物。左右所得,既不滞在一隅,想于日用中,不著起心管(管,《大正藏》作“话”,现据“吕本”改)带,枯心忘怀也。”

  (9)“到这里不用作尘劳想,亦不用作佛法想;佛法尘劳都是外事。然亦不得作外事想。但回光返照,作如是想者从甚么处得来?所作所为时,有何形段?……正恁么时,承谁恩力?如此做工夫,日久月深,如人学射,自然中的矣。”

  (10)“十人大学道,多不着实理会,除却口议心思,便茫然无所措手足,不信无措手足处,止是好处。只管心里要思量得到,口里要说得分晓。殊不知,错了也!……信知思量分别,障道必矣。若得前后际断,心智路白绝矣。若得心智路绝,说种种事,皆此法也。此法既明,即此明处便是不思议大解脱境界。只此境界亦不可思议。境界既不可思议,一切譬喻亦不可思议,种种事亦不可思议。只这不可思议底,亦不可思议。此语亦无着处,只这无着处底,亦不可思议。如是展转穷诘,若事若法,若譬喻若境界,如环之无端,无起处无尽处,皆不可思议之法也。……入此不可思议处,思与非思皆寂灭。然亦不得住在寂灭处……”

  (11)“得息心且息心已。过去底事,或善或恶,或逆或顺,都莫思量;现在事得省便省,一刀两段,不要迟疑;未来事自然不相续矣。……但放教荡荡地,善恶都莫思量,亦莫着意,亦莫忘怀。着意则流荡,忘怀则昏沈。不着意不忘怀,善不是善,恶不是恶。若如此了达,生死魔何处摸索?”

  (12)“左右自言根钝,试如此返照看,能知钝者,还钝也无?若不回光返照,只守钝根,更生烦恼,乃是向幻妄上重增幻妄,空华上更添空华也。但相听,能知根性钝者,决定不钝。虽不得守着这个钝底,然亦不得舍却这个钝底参。取舍利钝,在人不在心。此心与三世诸佛一体无二;若有二,则法不平等矣。受教传心,但为虚妄;求真觅实,转见参差。但知得一体无二之心,决定不在利钝取舍之间,则便当见月亡指,直下一刀两段。若更迟疑,思前算后,则乃是‘空拳指上生实解,根境法中虚捏怪’。于阴界中妄自囚执,无有了时。”

  (13)“切忌寻文字引证,胡乱抟量批注(批注,“吕本”作“注解”)。纵然批注(按:同上)得分明,说得有下落,尽是鬼家活计。疑情不破,生死交加;疑情若破,则生死心绝矣。,生死心绝,则佛见、法见亡矣。佛见、法见尚亡,况复更起众生烦恼见耶?”。

  (14)“丞相既存心此段大事因缘,缺减界中虚妄不实。或逆或顺,一一皆是发机时节。但常令方寸虚豁豁地、日用合做底事,随分拨遣。触境逢缘,时时以话头提撕,莫求速效。研穷至理,以悟为则。然第一不得存心等悟,若存心等悟,则被所等之心障却道眼,转急转迟矣。但只提撕话头,蓦然向提撕处,生死心绝,则是归家稳坐之处。得到恁么处了, 自然透得古人种种方便,种种异解自不生矣。”,

  (15)“无常迅速,百岁光阴如电闪,便是收因结果底时节到来也。‘干屎橛’如何,觉得没巴鼻、无滋味、肚里闷时,便是好底消息也。第一不得向举起处承当,又不得扬在无事甲里。不可举时便有,不举时便无也。”

  (16)“举话时都不用作许多伎俩,但行住坐卧处,勿令间断;喜怒哀乐处,莫生分别。举来举去,看来看去,觉得没理路、没滋味,心头热闷时,便是当人放身命处也。记取记取!莫见如此境界便退心,如此境界正是成佛作祖底消息也。”

  (17)“但于话头上看,看来看去,觉得没巴鼻、没滋味、心头闷时,正好著力。切忌随他去。只这闷处,便是成佛作祖、坐断天下人舌头处也。不可忽,不可忽!”。

  (18)“不识左右别后, 日用如何做:仁夫?若是曾于理性上得滋味、经教中得滋味、祖师言句上得滋味、眼见耳闻处得滋味、举足动步处得滋味、心思意想处得滋味,都不济事。若要直下休歇,应是从前得滋味处都莫管他,却去没捞摸处、没滋味处,试着意看,若着意不得,捞摸不得,转觉得没杷柄捉把(“吕本”作“没棂柄可把捉”)、理路、义路、心意识都不、行,如土木瓦石相似时,莫怕落空,此是当人放身命处。……绝却心意识路头,方有少分相应。……寻常聪明人,才闻举起,便以心意识领会,抟量引证,要说得有分付处。殊不知,不容引证,不容抟量,不容以心意识领会。纵引证得、抟量得、领会得,尽是髑髅前情识边事。生死岸头定不得力(力,《大正藏》作“刀”,现据“吕本”改)。”’

  (19)“要得不随时节,但一时放下着;放到无可放处,此语亦不受。”

  (20)“但向平昔心意识凑泊不得处、取不得处、舍不得处,看个话头。僧问云门:‘如何是佛?门云:‘干屎橛。’看时,不用将平昔聪明灵利,思量卜度。拟心思量,十万八千未是远。莫是不思量、不计较、不拟心便是么?咄!更是个甚么?且置是事。”

  (21)“左右决欲究竟此事,但常令方寸虚豁豁地,物来即应。如人学射,久久中的矣。”

  (22)“只管提撕举觉,左来也不是,右来也不是,又不得将心等悟,又不得向举起处承当,义不得作玄妙领略,又不得作有无商量,又不得作真无之无卜度,又不得坐在无事甲里,又不得向击石火‘闪电光处会,直得无所用心。……当恁么时,不着问人, 自然求觅底心,不驰散矣。”

  (23)“要得径截心地豁如,但将能与不能、解与不解、同与不同、别与不别、能如是思量、如是卜度者、扫向他方世界。却向不可扫处看,是有是无、是同是别?蓦然心思意想绝,当恁么时,自不着问人矣。”(六)针对法门——对机施用

  以下参禅法门,具有对机施用的特殊性,但若能于此触类旁通,也能于普适上惠及大众收获丰益。

  (1)上文曾提到,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的曾侍郎,曾为自己不能精进而过分苛责,宗杲知他是大器,在给他的书函中,就独下偏方:

  “又承以老庞两句,为行住坐卧之铭箴,善不可加。若正闹时生厌恶,则乃是自扰其心耳。若动念时,只以老庞两句提撕,便是热时一服清凉散也。公具决定信,是大智慧人,久做静中:仁大,方敢说这般话,于他人分上则不可。若向业识茫茫增上慢人前如此说,乃是添他恶业担子。”

  “老庞两句”是在给曾的前一封书中已提,即是:“老庞’云:‘但愿空诸所有,切勿实诸诸所无。’只了得这两句,一生参学事毕。”

  为何这两句不能向他人说去?根据本人对经典的领会,谈“空”需是谨慎方可,这有经为证。佛在《无上依经》中就谈到这一问题:

  叩可难!若有人执我见如须弥山大,我不惊怪,亦不毁砦:增上慢人,执着空见,如一毛发作十六分,我不许可。”

  以“缘起性空”原则判摄一切者,往往有任何一法都不执着的骄慢,并视此为最终极、最彻底的真理;而这种“空见”,恰恰是断送“三法印”的根本印即大乘“一实相印”的邪见。若缺此吓旷,大乘佛教便将无法得以建立。与有“我见”执着相比,若笃信并依此大乘“法印”的实证,在了义佛教看来,要去除“我见如须弥山”,却并不困难;如果是将根本“印”葬送,一切便会倾覆,终致荡然无存而成断灭空。

  所以,宗杲此处出于悲悯,为免根浅者误解而“添他恶业担子”,不向“增上慢人”说此“空”法。

  (2)上文也提到,功成名就的兵部侍郎和翰林学士汪彦章,他的儿子,“以疾不起”,父子亲情,心系牵挂,此时是人情常事。正当此一特殊时节,宗杲大师,应病与药,从情说起:

  ▲“父子之情,千生百劫恩爱习气之所流注”;

  ▲“父子天性一而已,若子丧,而父不烦恼不思量,如父丧,而子不烦恼不思量,还得也无?若硬止遏,哭时又不敢哭,思量时又不敢思量,是特欲逆天理灭天性,扬声止响、泼油救火耳。”

  那么,于此之时,该当如何修行呢?宗杲对症而说:

  ▲“正当烦恼时,总不是外事,且不得作外边想。”

  ▲“然正烦恼时,子细揣摩穷诘,从甚么处起。若穷起处不得,现今烦恼底,却从甚么处得来。正烦恼时,是有是无?是虚是实?穷来穷去,心无所之。要思量但思量,要哭但哭。哭来哭去,思量来思量去,抖擞得藏识中许多恩爱习气尽时, 自然如水归水,还我个本来无烦恼、无思量、无忧、无喜底去耳。入得世间,出世无余;世间法则佛法,佛法则世间法也。”

  ▲“恁么见得了,要思量、要烦恼,亦不可得。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邪正未分,正好着力。此是妙喜决定义,无智人前莫说。”

  只对有智人说的这一法门,其实也能让尘世中烦恼簇拥的众生得益,让无门而入的凡夫窥见一丝解缚的光亮。平中见奇的心法,恰恰是参禅之关要。能够于此上演绎出得力的法门,若不是宗杲大师亲修实证如此厮崖走过来者,是绝不可能的事。禅宗清除日常烦恼的功用,可见一斑。

  (3)在红尘中,达官贵人、十大大忙忙碌碌,能否参禅?宗杲对荣侍郎给出法门:

  “以居十前十余载,闲白有闲时时节;今日仕权在手,便有忙底时节。当念,闲时是谁闲?忙时是谁忙?须信,忙时却有闲时道理,闲时却有忙时道理。正在忙中,当体主上起公之意,顷刻不可暂忘。自警自察,何以报之。若常作是念,则镬汤炉、炭刀山剑树上,亦须着向前。况目前些小逆顺境界耶?与公以此道相契,故不留情,尽净吐露。”

  在官场上, 自然少不了苦恼煎迫,又该如何对待?宗杲点出:

  ▲“愿公凡事坚忍,当逆顺境,正(正,《大正藏》作“政”,现据“吕本”改)好著力。”

  ▲“平昔学道,只要于逆顺界中受用;逆顺现前,而生苦恼,大似平昔不曾向个中用心。祖师曰:‘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请于逆顺境中,常作是观,则久久自不生苦恼。苦恼既不生,则可以驱魔王作护法善神矣。”

  (4)如果按照宗杲以上提供的诸多法门,是否就能一了俱了呢?似乎不是那么简单顺畅,以下就有一例:

  有名为宗直阁者,来信曾说自己的情况:“示谕:‘应缘日涉差别境界,未尝不在佛法中;又于日用动容之间,以‘狗子无佛性话’破除情尘。”

  这似乎正是我们上面具体而谈的法门,宗直阁如此而作,应是用功修行之人:但是,宗杲却又说:“——若作如是工夫,恐卒未得悟入。”

  为什么?宗杲解释道:

  “既日涉差别境界,又在佛法中?既在佛法中,则非差别境界;既在差别境界中,则非佛法矣。拈一放一,有甚了期?”

  “佛不云乎:‘众生颠倒,迷己逐物。’物本无自性,迷己者自逐之耳。境界本无差别,迷己者自差别耳。”

  宗杲所居是唯识学的境界:可以看出,此中错对二者间,是极为微小的差别,只有宗杲具了金睛火眼,才能如此揪出学人不当之处。

  那么,该如何做呢?宗杲指出:

  “请于脚跟—卜照顾,差别境界从甚么处起?动容周旋之间,如何以‘狗子无佛性,话,破除情尘?能知破除情尘者,又是阿谁?”

  “日用应缘处,才觉涉差别境界时,但只就差别处,举‘狗子无佛性,话。”

  “差别境界”一旦生起,就已不在佛法中;但“差别境界”起时,正需以“话头”来消弭:但是,举“话头”之时,却“不用作破除想,不用作情尘想,不用作差别想,不用作佛法想,但只看‘狗子无佛性’话。”宗杲还说:“但只举个‘无’字,亦不用存心等悟。若存心等悟,则境界也差别、佛法也差别、情尘也差别、‘狗子无佛性’话也差别、间断处也差别、无间断处也差别、遭情尘惑乱身心不安乐处也差别、能知许多差别底亦差别。若要除此病,但只看个‘无,字。但只看,广额屠

  儿放下屠刀云:‘我是千佛一数。’是实是虚?若作虚实商量,又打入差别境界上去也。不如一刀两段,不得念后思前。念后思前,则又差别矣。”

  这些要义行门,是极为精湛实用,大可多予揣摩寻研。参学者当能于此一窥“话头禅”实修实证的具体路径。至此,全文已对大慧宗杲的“话头禅”作出周详诠释。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修行人的改变不单单是遇到什么样的善知识令你改变,最重要的是自己真正的想改变自己吗。道格的培养是自解脱和利他的关键,从中磨炼调柔内心的同时可令自己的性情改变,懂得恒顺众生接人待物,做到一个具备修道人的格这就是真的想改变自己,阿弥陀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