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五周因果”与“三圣圆融


2014/9/3    热度:612   

  “四分五周因果”与“三圣圆融

  弘安法师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澄观法师用四分五周因果科判《华严经》及其原因与传承;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说明普贤与文殊为上首的原因,进而论述为何只有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称为“华严三圣”及他们之间的圆融关系。本文认为,华严三圣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较漫长、复杂的过程,是佛教已经中国化的证明,是隋唐佛学的一个闪光点,属于华严宗学的范畴。由于个人水平有限,其中错谬难免,敬请指正,以便及时修改。

  关键词: 澄观 四分 五周因果 三圣

  前 言

  今年春,上佛下源长老示寂,我与几位法师去云门山大觉禅寺参加老和尚的追思法会。法会结束后,我们一起去南华寺拜六祖、丹田祖师、憨山祖师的真身。憨山祖师一生最为仰慕华严四祖、清凉澄观国师,憨山祖师依澄观法师(以下简称“澄观”)的华严经疏钞的要义,著《华严经纲要》八十卷。虚老与憨山祖师有大因缘,虚老虽为近代的禅宗泰斗,然而老人家并不排斥别人学习教理。虚老三十几岁时曾随天台华顶龙泉庵的融镜老法师学天台教观,并在国清寺习经教。《虚云和尚年谱》记载:“约普照、月霞、印莲诸师,同上九华山,修翠峰茅棚同住。由普照师主讲《华严经》,弘五教仪。贤首一宗,歇堕已久。各处闻讲教仪,多来赴会。江下贤教,从斯再畅。”(虚老当时53岁)虚老曾用三年的时间,三步一拜朝礼五台山。五台山为大智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是《华严经》中的上首菩萨,其与毗卢遮那佛、大行普贤菩萨合称为“华严三圣”。今对澄观的“四分五周因果”与“三圣圆融”及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简略的加以论述。

  一、澄观法师的生平与著作

  澄观,字大休,俗姓夏侯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生卒年大致有二说:一、依《宋高僧传》卷五的记载,十一岁出家,卒于元和(806?821)中,享年七十有余。二、依《释门正统》、《佛祖统计》、《华严玄谈会玄记》、《法界宗五祖略记》等所述,澄观生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卒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一百零二岁,此种说法流传较广。

  澄观以“多能”著称,研习范围包括“经传子史,小学苍雅,天竺悉昙,诸部异执,四围五明,秘咒仪轨”[[1]]等,他了解当时南北佛教界的情况,精通中印佛学及中国传统典籍,为继承和发展华严宗的理论奠定了基础。澄观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游学时期,讲经、著作时期,译经、著述、讲经时期。第一阶段的游学时期,始自十一岁出家,终至大历十一年(776)。澄观出家之后,自唐肃宗乾元(758?759)之后的近二十年的时间,游学南北,几乎猎尽了当时全国范围内流传的各种经、律、论典籍,接触到了佛门当时各派的著名僧人。澄观游学从习律开始。乾元年间,他依润州栖霞寺醴律师学相部律,又依本州昙一习南山律。在金陵随玄璧法师学新罗元晓的《大乘起信论》。然后到杭州,师从法诜习《华严经》。大历七年(772),澄观到成都,随慧量法师再习“三论”。大历十年(775),他到苏州从天台宗的九祖湛然(711?782)习天台止观、《法华》、《维摩》等经疏。湛然也是对澄观思想形成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澄观还求教于禅宗南宗系的牛头慧忠、径山道钦和洛阳无名等。

  澄观生平的第二阶段,是在五台山地区讲经和著述的时期,约从大历十一年(776)至贞元十一年(795)。大历十一年,澄观游历五台山,接着又去了四川的峨眉山。此后近二十年的时间,澄观弘法于五台山及周围地区,以行方等忏法,应请讲经和著述为主。他的《华严经疏》六十卷,自唐德宗兴元元年(784)正月动笔,至贞元七年(787)完成。第二年,他应请讲新著,贞元七年(791),他又应请去太原崇福寺宣讲。澄观在五台山地区的讲经和著述形成了较大的影响。

  澄观生平的第三阶段,是在长安参加译经和从事著述、讲经的时期,即从贞元十二年(796)至逝世。贞元十二年,澄观奉诏到长安的崇福寺,参加“四十华严”的翻译。贞元十四年(798)新经译出后,德宗命其造疏,于是他在终南山草堂寺撰成《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十卷。《疏》成进呈,德宗命两街各讲一遍,他的注疏书成为钦定著作。贞元十五年(799),授澄观“镇国大师”号。澄观还参加了《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的译事。唐顺宗曾诏澄观讲《了义》一卷,《心要》一卷及《食肉得罪因缘》。唐宪宗元和五年(810),诏澄观入内殿讲华严法界宗旨。澄观自入长安后,与诸多朝臣和地方官吏有往来,所谓“朝臣归向,则齐相国杭、韦太常渠牟,皆结交最深。故相武元衡、郑絪、李吉甫、权德舆、李逢吉、中书舍人钱徽、兵部侍郎归登、襄阳节度使严绶、越州观察使孟简、洪州韦丹,咸慕高风,或从戒训。”[[2]]澄观的弟子“传法者一百许人,余堪讲者千数。”[[3]]经澄观的努力,华严宗在佛教界和社会上的影响迅速扩大。

  澄观的修行也是非常令人敬仰的。《宋高僧传》中记载,“观恒发十愿,一、长止方丈,但三衣钵,不畜长;二、当代名利,弃之如遗;三、目不视女人;四、身影不落俗家;五、未舍执受,长诵《法华经》;六、长读大乘经典,普施含灵;七、长讲华严大经;八、一生昼夜不卧;九、不邀名惑众伐善;十、不退大慈悲,普救法界。观逮尽形期,恒依愿而修行也。”[[4]]澄观的个人行持,历来是佛教僧人修行的楷模。

  澄观的全部著作有400余卷,故有“华严疏主”之誉。今存的著作有《大方广佛华严经疏》(简称《华严经疏》)六十卷、《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简称《演义钞》)九十卷、《贞元新译华严经疏》(《普贤行愿品疏》)十卷、《华严法界玄镜》二卷、《大华严经略策》一卷、《三圣圆融观门》一卷等等。已佚著作有《十二因缘观》、《法华经》、《愣伽经》、《中观论》等经论的疏钞。

  二、“四分五周因果”科判《华严经》

  《华严经疏》是澄观的重要著作,其由十部分组成。澄观在《华严经疏》的开始说:“将释经义,总启十门。一、教起因缘,二、藏教所摄,三、义理分齐,四、教所被机,五、教体浅深,六、宗趣通局,七、部类品会,八、传译感通,九、总释经题,十别解文义。”[[5]]《大正藏》第35卷的第503页下至506页下是“教起因缘”的内容,506页下至514页上是“藏教所摄”的内容,514页上至517页下是“义理分齐”的内容,517页下至518页中是“教所被机”的内容,518页中至521页上是“教体浅深”的内容,521页上至523页上是“宗趣通局”的内容,523页上至523页下是“部类品会”的内容,523页下至524页中是“传译感通”的内容,524页中至526页下是“总释经题”的内容,526页下至962页下(《华严经疏》的最后)是“别解文义”的内容。其中,前三部分是《华严经疏》第1、2卷的内容,后面的六部分是第3卷的内容,“别解文义”是余下的57卷的内容。

  在“别解文义”开始,对于如何划分《华严经》的结构,澄观提出十种“科判”。澄观说:

  亦有十例,一、本部三分科,二、问答相属科,三、以文从义科,四、前后褶迭科,五、前后钩锁科,六、随品长分科,七、随其本会科,八、本末大位科,九、本末遍收科,十、主伴无尽科。[[6]]

  虽然有十种科判,《华严经疏》所用的主要是“二、问答相属科,三、以文从义科”两种科判形式。澄观说:“然此经体势少异,故依五分释文,而合后二名依人证入。”[[7]]使用这种科判形式而不使用通常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来科判,是由于《华严经》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以“问答相属科”来划分《华严经》的结构,就是“四分”,以“以文从义科”来划分《华严经》的结构,就是“五周因果”,两者合为一体,就是“四分五周因果”之说。我们先来看一看“四分”,澄观说:

  二、问答相属科者,古云:此九会中,大位问答总有五番,第一会中“大众起四十问”,或当会答尽,名举果劝乐生信分;二、从第二会初有四十问,至第七会末答尽,名修因契果生解分,中间虽有诸问,并是随说随问,非是大位问答,《不思议品》不问因故;三、第八会初起二百句问,当会答尽,名托法进修成行分;四、第九会初起六十句问,如来自入师子频申三昧现相答,名顿证法界分;五、福城东善财求法等别问别答,名历位渐证分,古德以善财犹属正宗故。今既判入流通,则前唯四,兼取流通,以为“五分”未爽通涂。[[8]]

  澄观认为古德的“五分”之说“未爽通涂”,所以应该是“四分”之说。四分的第一分是“举果劝乐生信分”,第二分是“修因契果生解分”,第三分是“托法进修成行分”。在这里,澄观没有明确说明第四分是什么,但他在《大方广佛华严随疏演义钞》卷十七说:

  古云此九会中大位问答总有五番者,疏意存四,故举古释,以第五无大位问答故。于中二:先叙昔,后古德以善财下密示今意。意有其二,故但为四,一、五无大位问故,二、第五属流通故,故云今既判入流通,则前唯四。第四应名“依人证入成德分”。[[9]]

  所以第四分叫作“依人证入成德分”。《华严经疏》卷四至卷十二,即《大正藏》第35卷的第528页下至588页上,是“举果劝乐生信分”的内容。《华严经疏》卷十二至卷五十,即《大正藏》第35卷的第588页上至887页中,是“修因契果生解分”的内容。《华严经疏》卷五十一至卷五十三,即《大正藏》第35卷的第887页下至907页下,是“托法进修成行分”的内容。《华严经疏》卷五十四至卷六十,即《大正藏》第35卷的第907页下至962页下,是“依人证入成德分”的内容。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什么是“五周因果”,澄观说:

  三、以文从义科者,此经一部有五周因果,即为五分。初会中一周因果,谓先显舍那果德,后遮那一品明彼本因,名所信因果;二、从第二会至第七会中《随好品》,名差别因果,谓二十六品辩因,后三品明果,亦名生解因果;三、《普贤行品》辩因,《出现品》明果,即明平等因果,非差别显故,亦名出现因果;四、第八会初明五位因,后明八相果,名出世因果,亦名成行因果;五、第九会中,初明佛果大用,后显菩萨起用修因,名证入因果,因果二门俱证入故。各分因异果,亦为十也。[[10]]

  五周因果指的是“所信因果”、“差别因果”等五种因果。五周因果有五因、五果,所以是“各分因异果,亦为十也。”《华严经疏》卷四至卷十二,即《大正藏》第35卷的第528页下至588页上,是“所信因果”的内容;其中,《大正藏》第35卷的第528页下至584页下是“所信因果”的果,《大正藏》第35卷的第584页下至588页上是“所信因果”的因。《华严经疏》卷十二至卷四十八,即《大正藏》第35卷的第588页上至869页下,是“差别因果”的内容;其中,《华严经疏》卷十二至卷四十七,即《大正藏》第35卷的第588页上至861页上是“差别因果”的因,《华严经疏》卷四十七至卷四十八,即《大正藏》第35卷的第861页上至869页下是“差别因果”的果。《华严经疏》卷四十八至卷五十,即《大正藏》第35卷的第869页下至887下,是“平等因果”的内容;其中,《华严经疏》卷四十八至卷四十九,即《大正藏》第35卷的第869页下至871页下是“平等因果”的因,《华严经疏》卷四十九至卷五十,即《大正藏》第35卷的第871页下至887页下是“平等因果”的果。《华严经疏》卷五十一至卷五十三,即《大正藏》第35卷的第887页下至907页下,是“出世因果”的内容;其中,《大正藏》第35卷的第887页下至905页中是“出世因果”的因,《大正藏》第35卷的第905页中至907页下是“出世因果”的果。《华严经疏》卷五十四至卷六十,即《大正藏》第35卷的第907页下至962页下,是“证入因果”的内容;其中,《华严经疏》卷五十四至卷五十五,即《大正藏》第35卷的第907页下至917页下是“证入因果”的果,《华严经疏》卷五十五至卷六十,即《大正藏》第35卷的第917页下至962页下是“证入因果”的因。

  上面已经说过,四分是以“问答相属科”来划分《华严经》的结构,五周因果是以“以文从义科”来划分《华严经》的结构,以第八会的《离世间品》为例,其既是四分的“托法进修成行分”,也是五周因果的“出世因果”(成行因果),这是因为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的。

  值得注意的是,“然此经体势少异,故依五分释文,而合后二名依人证入”,这句话中的“五分”,我们认为指的是“古德”所说的“五分”,而不是“五周因果”,因为前者与后者比起来,其与“而合后二名依人证入”的意思更连贯、自然。有一点不容质疑,“而合后二名依人证入”中的“后二”指的是“顿证法界分”与“历位渐证分”,“依人证入”指的是“依人证入成德分”,“而合后二名依人证入”的意思就是:但(这里)将古德的“顿证法界分”与“历位渐证分”二分合为“依人证入成德分”。这样,澄观就将古德的五分修改为四分。澄观的四分五周因果科判《华严经》,得到了后世的普遍承认,时至今日,对《华严经》的科判,依然用“四分五周因果”之说。

  三、“四分”之说的原因与传承

  我们仅仅知道四分五周因果的本身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知道为什么以四分五周因果,尤其是以四分,来划分《华严经》的结构。在晋译的《华严经?如来名号品》中有这样一段经文:

  时诸菩萨咸作是念:唯愿世尊哀愍我等,随所志乐,示现佛剎,示佛所住,示佛国庄严,示诸佛法,示佛土清净,示佛所说法,示佛剎体,示佛功德势力,示随佛剎起,示成正觉。开示十方一切如来所可分别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十藏、十地、十愿、十定、十自在、十顶,菩萨随喜心,不断如来性,救众生,灭烦恼,知众行,解诸法,离垢秽,拔众难,决疑网,竭爱欲,佛无上地,佛境界,佛住寿,佛行,佛力,佛无所畏,佛定,佛神足,佛胜法,佛不动转,佛六情根,佛光,佛智,佛无上功德一切具足。如是等事,悉为我现。[[11]]

  华严二祖智俨法师(602?668)(以下简称“智俨”)在《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以下简称《搜玄记》)中对这段经文有这样的说明:

  大光师但作三十三问,即合“随喜”等十句,总为一问,此最好也。先际内初五问《名号品》答,次二《四谛》答,次一《光觉》答,次“随佛剎起”等者《明难》等三品等答。“示成正觉”亦《光觉》答之,《贤首品》亦有答相,亦可并尽《性起品》来答之。中际内初三及第五问位法。第四“十藏”、“十愿”下有五问,行法、位法可知。“十愿”、“十自在”等从《升忉利天品》尽《十地品》答之。次“十定”等十四句从《十明品》讫《菩萨住处品》答之。后际十三问《佛不思议品》讫《小相品》答之。“十愿”《十明品》答。“十自在”下《十无尽藏品》答之。“十顶”不见别答。《十忍品》答此“十定”,定即忍也。此由品分故尔,若通即对文当知。[[12]]

  将《华严经》的这段经文与《搜玄记》对其的解释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如来名号品》中的诸位菩萨的“念”,一直到《性起品》才算解答完毕。也就是说《如来名号品》之后的各品,除了《离世间品》与《入法界品》之外,其余各品都与这段经文有着密切的关系,都是回答这段经文的。短短的220余字的经文,却统领、贯穿了整部六十卷《华严经》的大约32卷,30品,其中包括了极重要的《十地品》。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智俨对最后的《离世间品》与《入法界品》二品是如何解释的。《搜玄记》说:

  此下第三“依缘修行成德分”。所以来者,上既得法,次须依法就缘,使修成行德故也。故下二品文中皆有劝辞。故知二品来者,前圣性现前,欲得不与凡共分齐,故次来也。[[13]]

  释文者此下有二分:初品明“托法进修分”,二、《入法界》下明“依人入证分”。[[14]]

  智俨将《离世间品》明“托法进修分”与《入法界品》明“依人入证分”,合为“第三依缘修行成德分”。那么,前“二分”是什么呢?《搜玄记》说:

  就品分者有三:初至《光觉》等来“举果劝乐生信分”,二、《明难》下明“修因契果生解分”,三、《离世间》下辨“依缘修行成德分”。[[15]]

  虽然《搜玄记》的第一分“举果劝乐生信分”包括了第二会的部分品目,但整体而言,智俨的“三分”之说与澄观的“四分”之说并无本质的差别。

  华严三祖法藏法师(643?712)(以下简称“法藏”)在《华严经探玄记》(以下简称《探玄记》)中对《华严经》品目的分类,是在智俨的“三分”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五分四周问答”说。《探玄记》卷二中的“第十、随文解释”[[16]]说:

  今更寻下文,总长分为五:初品是“教起因缘分”,二、《舍那品》中一周问答名“举果劝乐生信分”。三、从第二会至第六会来一周问答名“修因契果生解分”,四、第七会中一周问答名“托法进修成行分”。五、第八会中一周问答名“依人入证成德分”。[[17]]

  法藏将第一会分成“教起因缘分”与“举果劝乐生信分”,而“修因契果生解分”与智俨的名字相同,差别之处是《如来名号品》等前3品被归入第三分,第七会《离世间品》与第八会《入法界品》各为一分,即将智俨的“依缘修行成德分”分为“托法进修成行分”与“依人入证成德分”二分。不难发现,澄观的“四分”之说与法藏的“五分”之说比较起来,显得更加完美了。

  四、文殊与普贤为“上首”的原因

  《华严经》中的佛、菩萨很多,为什么只有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以下简称“文殊”)、普贤菩萨(以下简称“普贤”)被尊为华严三圣,为什么只有三圣,而不是四圣、五圣、十圣?在《华严经》中,文殊、普贤的地位为什么不同于观音、弥勒、金刚藏等?文殊与普贤的关系是什么?“华严三圣”与“四分五周因果”是否有联系呢?

  毗卢遮那佛被称为“圣”,是有经典依据的,如《罗摩伽经》中就称佛为大圣。在《华严经》中,文殊、普贤的地位为什么不同于观音、弥勒、金刚藏等?这与《华严经》中各品的主角菩萨有关,关于《华严经》各品的主角菩萨,我们可以参考《中国华严宗通史》第302?307页。第一会的主角菩萨是普贤,《离世间品》的主角菩萨是普贤,《入法界品》的主角菩萨是文殊、普贤。《如来名号品》的主角菩萨是文殊,上面已经提到,《如来名号品》中的短短的220余字的经文,统领、贯穿了整部六十卷《华严经》的大约32卷,30品,所以,文殊是《如来名号品》至《如来出现品》各品的共同的主角菩萨。我们如果选出“四分”的主角菩萨,则应该是,普贤为“举果劝乐生信分”与“托法进修成行分”的主角菩萨,文殊是“修因契果生解分” 的主角菩萨,文殊、普贤二圣共为“依人入证成德分”的主角菩萨。这样,我们就知道了,为什么是华严三圣,而不是四圣、五圣、十圣。文殊、普贤作为整部《华严经》的上首菩萨的原因,澄观有明确的说明。澄观说:“五、二位统收者,此中诸会,不出文殊、普贤。略有二门:一、相对明表,二、相融显圆。”[[18]]文殊、普贤不但是整部《华严经》的上首菩萨,而且是用来表法的。《华严经疏》卷四说:

  第八,以义圆收者,上来诸门,或以七字摄尽,如前已[*]辩,或以教义摄尽,或以理智摄尽,或以人法摄尽,或信解行证摄尽,或唯普贤、文殊、毘卢遮那三圣摄尽。[[19]]

  “以义圆收”属于“总启十门”[[20]]的“九、总释经题”[[21]]的第八门,这里,以何“摄尽”,即为从哪个角度来阐述整部《华严经》的经义。如以理智摄尽,就是从理、智两个方面来解释《华严经》。为什么呢?因为“以义圆收”属于“总释经题”,澄观在《三圣圆融观门》中说,“既包题目无遗,则摄大经义尽”[[22]]所以,从哪个方面解释经题,就是从哪个方面解释《华严经》的经义。这段话中的“三圣摄尽”是属于以人摄尽,前面又有“人法摄尽”,“教义摄尽”等,这种划分,给人一种既重复又不完整的感觉,以人摄尽当然属于人法摄尽的一部分,以人摄尽很明确指的是三圣摄尽,以法摄尽具体指的是什么呢?澄观在《演义钞》中补充说,“第八,以义圆收者,《疏》文有二:先以法摄,后以人摄”[[23]],由这句话,我们就清楚明白了,摄尽整部《华严经》的经义,只有两个根本方面,既以法摄尽与以人摄尽。三圣摄尽属于以人摄尽,其余的全都属于以法摄尽,因此,“人法”摄尽整部《华严经》;用人表法,人法没有本质的区别,实质为一。不难理解,以人摄尽《华严经》较以法摄尽《华严经》简单、生动而易于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三圣”属于以人摄尽整部《华严经》,“五周因果”则属于以“因果之法”摄尽整部《华严经》。《华严经疏》卷三说:

  于中十事五对,即五周因果。一、所信因果,二、差别因果,三、平等因果,四、成行因果,五、证入因果,下当指文。而此因果互为宗趣,一经始终不离因果故。[[24]]

  可以看出,整部《华严经》仍然是“始终不离因果”。我们知道了文殊与普贤为“上首”的原因,接下来我们看一看“三圣圆融”。

  五、三圣圆融

  澄观有一部简短的《三圣圆融观门》集中论述三圣圆融的问题。澄观在《演义钞》中说,“别有《三圣圆融观》”[[25]],《宋高僧传》说,“允齐相请述《华严经纲要》一卷,《法界玄鉴》一卷,《三圣圆融观》一卷”[[26]],可见,澄观的确有一部《三圣圆融观》,庆幸的是这部著作保存了下来。关于《三圣圆融观》,我们有三点需要说明。一、笔者查找《二十二种大藏经通检》[[27]],这部著作仅存于《大正藏》与《续藏》中,说明此部著作可能在我国曾经长期失传,1700余字的重要著作失传,侧面反映了华严义学在中国长期衰落的局面。二、《华严经疏》[[28]]与《演义钞》[[29]]中有与《三圣圆融观》相同、相似的内容,说明《三圣圆融观》的确是澄观的著作,同时也使我们无误地理解这部著作有了方便与保证。三、本文中说明澄观的三圣,依据的是《三圣圆融观门》。因其篇幅较短,所以将其的全文加标点,并作简短的说明。《三圣圆融观》的全文如下:

  “夫上圣观人设教,言不虚陈;按指发挥,触事皆通。因有妙德,叩示以二圣,表法之二义,遂著《三圣圆融观》。一毛之智,观难以度成;粗依教理,略示纲要。惟冀远识,虚己而求之焉。

  三圣者,本师毗卢遮那如来、普贤、文殊二大菩萨是也。大觉应世,辅翼尘沙,而《华严经》中独标二圣为上首者,托以表法,不徒然也。今略显二门:一、相对明表,二、相融显圆。

  且初门中,三圣之内,二圣为因,如来为果。果起言想,且说二因。若悟二因之玄微,则知果海之深妙。然“二圣法门”略为三对。

  一、以能信、所信相对。谓普贤表所信之法界,即在缠如来藏。故《理趣般若》云:一切众生皆如来藏,普贤菩萨自体遍故。初会即入如来藏身三昧者,意在此也。文殊表能信之心。《佛名经云》:一切诸佛皆因文殊而发心者,表依信发故;善财始见发大心者,当信位故。经云:文殊菩萨出生一切菩萨,无休息故。然信但有信,而未能见及所信、所证无二理故。无初普贤,信可始生?理唯极见故。文殊居初,普贤居后。

  二、以解、行相对。普贤表所起万行,上下诸经皆言普贤行故。文殊表能起之解,通解事理,穷方便故。慈氏云:汝先得见诸善知识,闻菩萨行,入解脱门,皆是文殊威神力故。又云:文殊常为一切菩萨师故。又云:文殊师利心念力故。

  三、以理、智相对。普贤表所证法界,即出缠如来藏,善财童子入其身故。又云:得究竟三世平等身故。一毛广大即无边者,称法性故。普贤身相如虚空故。又见普贤即得智波罗蜜者,明依于理而发智故。文殊表能证大智,本所事佛,名不动智故。慈氏云:文殊师利常为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母故。文殊于诸经中所说法门,多显般若旨故。又云:从文殊师利智慧大海所出生故。见后文殊,方见普贤,显其有智方证理故。是以古德铭“后文殊”为“智照无二相”。不视身相者,表极智甚深,心境两已,信解双绝故。又理开体用,智分权实故;以文殊二智,证普贤体用。此之一门,古德亲问三藏,言有经说,未传此方。又此一门亦表定、慧,理本寂故,智即慧故。亦表体、用,普贤“理寂”以为心体,文殊“智照”为大用故。

  第二,相融显圆者,亦二。先明二圣法门各自圆融。谓文殊必因于“信”方能成“解”。有解无信,增邪见故;有信无解,长无明故。信解真正,方了本原,成其极智。极智反照,不异初心。故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又前方便之智不离智体故。后文殊名智照无二相,照、信不殊于智,故从无身相而展右手。是以文殊三事融通隐隐。次普贤三事自相融者。理若无行,理终不显;依体起行,行必称体。由行证理,理无行外之理;由理显行,无理外之行故。随所证理,无不具一证一切证。故见普贤一毛所得法门,过前不可说倍。又是即体之用故。毛孔法门缘起无尽,由是普贤三事涉入重重。

  二者,二圣法门互相融者。谓要因于信方知法界。信“不信理”,信即为邪,故能所不二。不信自心有如来藏,非菩萨故。次要藉于解,方能起行;称解起行,行不异解。则解行不二。次以智是理用,体理成智,还照于理。智与理冥,方曰真智。则理智无二。故经云:无有如外智能证于如;亦无智外如为智所入。又法界寂照名正(止),寂而常照名观。观穷数极,妙符乎寂,即定慧不二。又即体之用曰智,即用之体曰理,即体用无二。是以文殊三事融通隐隐,即是普贤三事涉入重重,此二不异,名普贤帝网之行。故《普贤行品》反上下诸经,广显理事圆融为普贤行,非独事行名普贤行。既二圣相融而不名文殊行者,摄智属理,唯一心法界故,举一全收。

  二圣法门既相融者,则普贤因满,离相绝言,没因果海,是名毗卢遮那。光明遍照,唯证相应故。《法界品》中普贤之后便偈赞佛德者,显果相也。品初如来自入三昧,现相无言,表所证绝言。而普贤开显,放光令悟,表能证绝言。而文殊开显者,即斯意也。

  若合三圣法门,以为经目者,普贤是“大”,所证理体,无不包故。文殊是“方广”,理上之智为业用故。又通是普贤,理含体用,通为所证故。文殊、普贤二俱华严万行,披敷信、智、解、行皆是因华,用严本寂体故。舍那即佛,通圆诸因,证上体用,故说即为经,因言显故。既包题目无遗,则摄“大经”义尽。

  亦一代时教,不离于此理、智等。然上理智等,并不离心,心、佛、众生无差别故。若于心能了,则念念因圆,念念果满。《出现品》云:菩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故。而即一之异,不碍外观,勿滞言说。若与此观相应,则触目对境,常见三圣及十方诸菩萨,一即一切故,心、境无二故。依此修行,一生不克,三圣必圆矣。”[[30]]

  我们不难看出,证明三圣圆融,主要还是要解决文殊、普贤二圣圆融的问题。二圣所表的法是不同的,不同的法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恰恰是二圣圆融的原因。普贤所表的法是:所信(即为“在缠如来藏”)、行(所起万行)、理(即为“出缠如来藏”),文殊所表的法是:能信(即为“能信之心”)、解(即为“能起之解”)、智(即为“能证大智”),这些都是“相对明表”中的内容。这样,证明二圣圆融,不但要证明二圣所表的能信、所信,解、行,理、智之间的圆融、依存的关系,还要解决普贤所表的所信、行、理三法之间的圆融、依存关系,以及文殊所表的能信、解、智三法之间的圆融、依存关系,这些在“相融显圆”得以证明。值得一提的是,《宋高僧传》中记载,“况文殊主智,普贤主理,二圣合为毘卢遮那,万行兼通即是华严之义也。吾既游普贤之境界,泊妙吉之乡原,不疏毘卢有辜二圣矣。”[[31]]我们认为是很准确的记载。另外,关于普贤与文殊,我们还可以参考《大华严经略策》中的“第十九普贤行愿”[[32]]“第二十文殊祖师”[[33]],因为《大华严经略策》“被认为是对数百万言的《华严经疏》的极简略的归纳。”[[34]]

  结 语

  自唐武宗灭佛以后,中国的华严义学即处于长期的衰落状态。期间虽有净源、续法等大师的不懈努力,然而华严宗实质已是名存实亡。这既与华严典籍失传有关,也与当时的社会条件有关。今日,流传下来的华严典籍是很容易见到的;社会条件对于义学研究已经十分优越了,我们一定要继承古德的优良传统,要为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锲而不舍。

  参考论著:

  魏道儒:1998年,《中国华严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邱高兴:1996年,《李通玄佛学思想述评》,2001年,《法藏文库》中国佛教学术论典(9),台北:佛光山文教基金会。

  胡民众: 2000年,《澄观佛学思想研究》,2001年,《法藏文库》中国佛教学术论典(18),台北:佛光山文教基金会。

  [1] 《宋高僧传》卷五《唐代州五台山清凉寺澄观传》,《大正藏》第50卷,第737页上。

  [2] 《宋高僧传》卷五《唐代州五台山清凉寺澄观传》,《大正藏》第50卷,第737页下。

  [3] 《宋高僧传》卷五《唐代州五台山清凉寺澄观传》,《大正藏》第50卷,第737页下。

  [4] 《宋高僧传》卷五《唐代州五台山清凉寺澄观传》,《大正藏》第50卷,第737页下。

  [5] 《华严经疏》卷一,《大正藏》第35卷,第503页下。

  [6] 《华严经疏》卷四,《大正藏》第35卷,第527页上。

  [7] 《华严经疏》卷四,《大正藏》第35卷,第528页下。

  [8] 《华严经疏》卷四,《大正藏》第35卷,第527页中。

  [9] 《演义钞》卷十七,《大正藏》第36卷,第128页上。

  [10] 《华严经疏》卷四,《大正藏》第35卷,第527页中?下。

  [11] 《华严经》卷四,《大正藏》第9卷,第418页中。

  [12] 《搜玄记》卷一下,《大正藏》第35卷,第25页下?第26页上。

  [13] 《搜玄记》卷四下,《大正藏》第35卷,第82页中。

  [14] 《搜玄记》卷四下,《大正藏》第35卷,第82页中。

  [15] 《搜玄记》卷一上,《大正藏》第35卷,第19页下。

  [16] 《探玄记》卷二,《大正藏》第35卷,第125页上。

  [17] 《探玄记》卷二,《大正藏》第35卷,第125页中。

  [18] 《华严经疏》卷五十五,《大正藏》第35卷,第918页上。

  [19] 《华严经疏》卷四,《大正藏》第35卷,第526页中。

  [20] 《华严经疏》卷一,《大正藏》第35卷,第503页下。

  [21] 《华严经疏》卷一,《大正藏》第35卷,第503页下。

  [22] 《三圣圆融观门》,《大正藏》第45卷,第671页下。

  [23] 《演义钞》卷十六,《大正藏》第36卷,第123页上。

  [24] 《华严经疏》卷三,《大正藏》第35卷,第522页中。

  [25] 《演义钞》卷八十五,《大正藏》第36卷,第663页上。

  [26] 《宋高僧传》卷五《唐代州五台山清凉寺澄观传》,《大正藏》第50卷,第737页下。

  [27] 董玮《二十二种大藏经通检》第499页,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版。

  [28] 见《华严经疏》卷五十五,《大正藏》第35卷,第918页上?中。

  [29] 见《演义钞》卷八十五,《大正藏》第36卷,第663页上。

  [30] 《三圣圆融观门》,《大正藏》第45卷,第671页上?672页上。

  [31] 《宋高僧传》卷五《唐代州五台山清凉寺澄观传》,《大正藏》第50卷,第737页中。

  [32] 《大华严经略策》,《大正藏》第36卷,第706页中。

  [33] 《大华严经略策》,《大正藏》第36卷,第706页下。

  [34] 《中国华严宗通史》第189页。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作善就在自己心田里落下善种子(善因),作恶就在心田里落下恶种子(恶因),善种子和恶种子不能互相抵消,到它们因缘成熟时,各结各的果报。虽然不能互相抵消,但是善恶会相互影响。现在造作善业,对于以前的善种子是助缘,会增长它们的影响力;对于以前的恶种子是障缘,会削弱它们的影响力。所以,你做了善事之后,如果继续行善,你之前的善种子就得到愈来愈多的助缘,力量会愈来愈强,将来结成更强的善报。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