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文集:合理放生:走出盲目放生的误区
2014/9/4   热度:899
放生文集:合理放生:走出盲目放生的误区 哈尔滨极乐寺方丈静波法师:作为佛教慈悲的行为,放生不可非议 ,但现实中的放生又存在很多不理性,比如说过分强调做功德,认为放得越多就越好。其实,佛教提倡中道,恰到好处就是好,放生不应该订多少去放,你去订,他就去杀。现在有很多极端的行为,第一他不懂,于是就会极端。放生是一种慈悲行为,我们要尊重生命,放生对环保是有好处的。 放生是一个善举,是一个了不起的好事,但是要把好事做好,必须有智慧。我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有人在北京附近的山上放生家养的狐狸和野鸡。这些家养的动物在野外连跑也不知道,被当地老百姓拿着棍子,一一打死。这件事对我的信仰是一个伤害。我们不能仅仅想做好事,而不考虑做好事的结果。也有一些人说,反正我放生了,别人怎样我不管,这是不负责任的,终究要把一件好事做好,那才叫好事,如果做好事有后遗症,那就不是好事。所以,我们提倡理性放生。 有些放生行为存在利益操控,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记得有一年冬天,一个朋友说在极乐寺江边有打横幅放生的,结果碰巧那几天极乐寺在诵经,一个僧人都没有出去,放生草草收场。那么为什么打着极乐寺的招牌去放生呢?这就是骗人,因为打了寺庙的招牌很多人都会往他那里放钱,参与放生。这虽然是一个惯用的骗术,是一种社会问题,我们也要想好怎么面对,正面引导信众的善心,不至于被别有用心的骗子利用。 五台山佛母洞住持悲月法师:放生是中国佛教优良传统,许多寺院建有放生池供人放生鱼类众生,放生令人身心愉悦,心情大好,种种福德利益不可限量。相比过去人放生,现代放生活动有两个明显特点: 一是突破本地区域特征。过去人放生,因为交通条件限制,多于本区域内放生,不会破坏本地原有的生态平衡,放生对象适应本地生活环境,成活率高。现代社会交通迅捷方便,可供放生的生物种类繁多,在一些都市,几千公里外的生命无论热带的、欧洲的都可以在当地某些地点买到。现代放生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过去本区域内放生的特性。 如果不了解放生对象的生活习性,将热带鱼类放生于温带,将海洋鱼类放生淡水河流,放生鱼类很难适应新环境,多数死亡;有些攻击性强的动物,如食人鱼,如果不选择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随意放生,就可能破坏放生地原有的生物链,造成某种生态失衡,失去放生护生的本怀。 二是规模化特征。过去人放生多数基于个体的随缘随时救急放生,即使有组织放生,因条件限制规模也不大。现代社会借助于交通及社交网络的迅捷性,很方便组织大规模的放生活动,容易引起一些新问题,比如预订放生等。(有些规模大的放生活动,向商家预订放生种类数量,而产生本末倒置现象,因为预订,商家才组织抓捕动物供您“放生”,这不是“放生”,是“害生”了。) 放生贵在护生,需要如法放生、智慧放生。一是放生地点的选择。放生尽量选择远离人群,能保障动物安全存活的地点,了解放生动物的生活习性,选择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不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不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二要随缘随时如法放生,绝不预订。放生是为救命、解困、培养慈悲大爱,随缘平等的如法放生,才能获大受益。预订动物“放生”是鼓励和支持商家抓捕动物,来满足自己表面的“放生形式”而使动物遭受实际的抓捕囚禁之苦难,不仅无功,反而有过。 三是不过分注重形式,给放生动物听闻佛法,授三皈依,虽是放生不可缺少的程序,但仪轨不易太长,增加放生动物被拘禁的苦难时间和死亡几率。放生是培养慈悲心的最好形式,慈爱一切众生,在放生小动物的同时,也要关怀人,许多困难的人也需要我们的慈悲,帮助需要关怀的人,给他们力所能及的慈悲帮助,平等行慈。 普陀山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门肃法师:放生本身是件好事,符合佛教的精神。在佛经中也有记载放生的功德以及放生的意义。放生就是尊重其他动物生命,也滋养我们自身慈悲心。然而,近年来放生却成了佛门中不得不引起重视的话题,这个问题不在放生本身而在于对放生的理念误解与不当的操作行为。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过分追求功德,对环境与生态缺乏保护意识,外来物种入侵破坏当地生物链。二是盲目地乱放生,比如淡水鱼放生海里,旱地龟放水里,等等,对动物习性缺乏认识。三是偏执宗教狂热,把放生误当做修行的全部。四是虚荣心与商业利益作祟,好大喜功利用放生形成商业利益。知了、麻雀本来很自由,由于我们要放生它,造成大量捕捉它们的行为。 智慧地引导放生,放生从护生做起,提倡素食不食众生肉,我们不去伤害动物,不断取它生命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放生。我们不能这边食尽天下可食之物那边又去花钱买放,用于赎罪消灾。素食是对动物的慈善,你无食它之心,它无害你之意。一个素食的人充满祥和。素食是对地球的慈善,肉食极度消耗资源,给海洋、森林环境造成生物链破坏。素食是对自己的慈善,常言病从口入,很多疾病都是过多食动物之肉不能消化而引起的。 放生要走出误区,寺院是僧侣修行道场,非放生场所,不能把猫狗鸡鸭各类动物放生寺院,破坏清净庄严伽蓝之地。寺院虽有放生池但也不能不看池中物,造成鱼满为患。更不能单一物种放生一个地方酿造成蛇山龟岛,破坏生态。 我们谈目前放生出现问题,不能否认放生的正面意义,放生是给其他动物再生机会。当我们力所能及购买某种动物归放于山野河流中让它们回到它们的生存环境中,这还是应该鼓励的。真心希望这种放生善举有智慧的引导,做得更好更和谐。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古人说,四十岁以后相貌要自己负责任,四十岁之前是神识投胎来的时候你所取的相。为什么儿女像父母?他看到父母那个相,欢喜那个相,他的相就变成跟那个相相似,是投胎时候一刹那当中取的相。取的这个相,这是先天的,但是后天相貌会随着你一生的心行改变。如果一生心地非常善良,待人忠厚,成年之后,三十至四十岁,他就是忠厚老成之相。这相貌就变了。四十岁的时候,相貌定型了,就不太容易改变,这时相貌要自己负责任。你心善,非常慈悲、善良的相;心胸险恶,那个相叫人一看就害怕,就是个恶相。如果我们天天想阿弥陀佛,想久了,不知不觉相貌就变成阿弥陀佛。相随心转!所以我们要想自己的相貌好,阿弥陀佛的相貌最好,天天想他,相貌就漂亮;常常想阿弥陀佛,就不老了,虽然是老,老得很慢。你看念佛、想佛的好处太多太多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