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五十四)


2014/9/4    热度:540   

益西彭措堪布: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五十四)

 

  上辈往生的因有五门:一、舍俗出家;二、发菩提心;三、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四、修诸功德;五、用前诸善愿生彼国。

  一、舍俗出家

  经文说:“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即远离世间欲染,出家为僧。《萨婆多毘尼毘婆沙》云:“夫出家者,为灭垢累。家者是烦恼因缘,是故宜应极远离也。”

  家是出生无量烦恼的因缘。人们为了家,首先会坚固自私自利的想法。然后在一生当中守着这个家。为此常常起各种竞争、求取,以及贪嗔等的烦恼心。另外,家本身就是爱染因缘。有了家的缠缚,身心就被困在这个牢笼里,没办法一心修道。

  出家就脱离了这些尘劳,远离了各种垢染、拖累,也就不会造很多恶业。而且,身心能够放旷、安闲,可以一心投入到修法当中。以出家这种因缘,相续当中容易出生清净白法。比如,有了清净的出家戒体,就能一心安住于清净的法行,心很容易得到清净,从而获得解脱。

  所以,这里讲上辈往生的条件时,首先讲到,要离欲出家做沙门。以真心出家的缘故,心不染著娑婆,勤修净业,就会有很大的力量。这样就容易跟净土相应,而成就上辈往生。

  讲到这里,有人会问:在《观经》当中,上三品都没说到出家。只是中品上生讲到“修行诸戒”,以及中品中生说到“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也就是,只有这两品明确提到出家。但是本经当中,只有上辈往生说到出家,而讲中辈往生时却说“不能行作沙门”。这样看来两部经似乎矛盾,该怎样圆融呢?

  总的来说,世尊应机说法,不拘一格。众生的因缘、根性千差万别,甚至每个人的情况都各不相同,所以在各类众生当中,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也因此,佛会特别针对当时在场众生的情况,宣讲的重点就会出现差异。

  佛宣说《无量寿经》时,阿难是当机者,而且当时有大比丘众一万二千人。从当时会场上的人来看,基本以出家众为主。所以,佛重点宣说出家众的问题。而且,本经是净土第一经,开示的是正宗典范,当然要以出家众为上首。正所谓“法赖僧弘”,比丘是佛法的住持僧宝,佛法要依靠比丘来弘扬。所以,本经就把重点放在出家众上,标示上辈往生的是出家众,这样宣讲合情合理。

  当然,佛法广大,遍摄一切根机,所以,对在家众来说,佛会谈到在家众上辈往生的问题。比如,在《观经》的法会上,韦提希夫人是当机者,当时有五百侍女等的在家人。而只有阿难和目揵连两位大权示现的比丘,没有其他的出家众。所以,佛主要针对在家众的情况说法。也因此,佛针对她们的因缘,讲上品往生的情况时,并没有讲到必须出家。因为她们不是出家众,谈出家的情况就跟她们没多大关系。既然是针对在家人说法,那就要讲她们身上可以具足的上品往生的条件。

  其实,韦提希夫人和五百侍女都应当是上品往生。因为就当时的情形来看[1] ,韦提希夫人和五百侍女听佛说法后,当时就见到极乐世界极其广阔的景象,并且见到了阿弥陀佛,以及观音、势至二大菩萨。韦提希夫人当时就生起前所未有的欢喜心,豁然大悟,证得无生忍。五百侍女也发了无上菩提心,发愿往生极乐国土。世尊授记她们都能往生,并且往生后能够得到诸佛现前三昧。

  这样就知道,《观经》法会上的当机众,全部是大乘根性,而且是以在家身份发菩提心。所以,就她们的情况,佛应机说九品往生时,上辈往生里并没有说到出家,只是突出一个大乘法的内涵。因为净土妙法非常特殊,超越一般人的常规情况。这就足以证明,极乐净土的上辈往生者并不只限于出家众。

  况且从历史来看,也有不少居士得上品往生。晋朝的莲社高贤——刘遗民就是一例。据《往生传》记载,当时慧远大师与僧俗一百二十三人结为莲社,共修净土法门。刘遗民也在其中。他专门禅坐观想,半年就在定中见到佛光照耀,大地皆为金色。后来在观佛的时候,见到阿弥陀佛,相好光明,降临其室。他对佛说:“如来能否为我摩顶,以衣覆我身体?”当时阿弥陀佛就慈悲地用袈裟覆盖他的身体,用手为他摩顶。后来在观佛的时候,见到自身入七宝莲池,池水清澈湛然。池中有人让他饮用这里的八功德水,他喝了之后感到甘美无比。回来后身体的毛孔里还会散发出异香。当然,他应当是上品往生。

  这一点从慧远大师的传记中就能看出。刘遗民居士在慧远大师前往生。远公临终前,从定中起时,见到阿弥陀佛,身形遍满虚空,圆光中有无数化佛,观音势至在佛的左右侍立。并且见到净土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每支水流都在不断地上下回旋,自然演说苦空无常无我等各种法音。当时阿弥陀佛对慧远大师说:“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你,你七天后会生到我的国土。” 当时大师见到莲社中先往生的佛陀耶舍、慧持、昙顺,以及刘遗民等在佛的身旁。他们上前作揖,对远公说:“师父立志往生在我等之前,为什么来得晚呢?”从这里就能看出,刘遗民往生后随佛迎接慧远大师,所以决定是净土上品往生。

  这就能够证明,上品往生不只限于出家身份,在家居士发大乘心,同样可以上品往生。

  二、发菩提心

  首先讲菩提心的分类:为利一切有情,欲得佛果的发心,这就是发誓承诺证取佛果的愿菩提心,就像发起了承诺我要走到拉萨的愿心那样。为利一切有情,发誓在没有得佛果之间,实行布施等的六波罗蜜多之义,乃至轮回没有空尽之间,永远精进,这就是发誓承诺修习之因的行菩提心。就像发誓在没有到达拉萨之前,一直在道上前进那样。这样的愿、行菩提心,属于世俗菩提心。由它摄持,经过长期修行,在见道位现证真如实相,叫做胜义菩提心。

  接下来再引《安乐集》,讲解道绰大师对于发菩提心的四番议论:

  第一,显菩提心的功用。

  《安乐集》里说:

  《大经》云:“凡欲往生净土,要须发菩提心为源。”

  即要以菩提心作为根源,来证入净土。

  云何?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若欲发心作佛者,此心广大,遍周法界;此心究竟,等若虚空;此心长远,尽未来际;此心普备,离二乘障。若能一发此心,倾无始生死有沦。所有功德回向菩提,皆能远诣佛果,无有失灭。

  这一段讲发心的德相。一、广大,就是周遍法界;二、究竟,指如同虚空;三、长远,就是尽未来际;四、普备,指具足一切功德,远离了二乘的障碍。

  发心的力用:只要一发起菩提心,就能使得无始以来的生死沉沦翻转过来。任何功德,回向菩提的话,都能在成就佛果之间,无有失坏。

  菩提心是求无上佛道的心,发起作佛的心。这里所说的不光只是世俗菩提心,还包括胜义菩提心。菩提是无上佛道的名称。发心作佛,作的是什么佛呢?其实就是开发如来秘藏,显出本有的自性佛。

  “此心广大,竖穷三际,横遍十虚也”,这就是尽时空中的一切,它是法界心,不是因缘生的刹那显现的心。而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绝待的真心。这就是法界心,也就是每个人的本心。

  “此心究竟”,“究竟”就是究极真际,穷尽法源。“究极真际”就是对于真如本际,彻证到了,本来面目彻底地显发。“长远”也不是别的,就是指它是无为法,它是常住的,所以它没有灭,无生无死,永恒的。

  成佛,法身本来无始无终。“长远”,就是寂静真常、永离生灭。“普备”,就是具足一切、无欠无余。显然是指妙明真心,它就是菩提心。

  “一发此心”,其实就是开悟的意思。这样的话,你能把它发起,便能清净无始以来的生死和诸有的沉沦。无量劫以来一直翻不了身的原因,就是没见到这个菩提之心,所以都是妄情用事。等一见到了,就开始把过去的一套颠倒翻转过来。如果再以功德回向菩提,就决定能上证佛果,所有的功德绝不会唐捐,绝没有损失和消灭了。

  再引密教《菩提心论》作为佐证。论中说:“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菩萨功德故。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国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

  菩提心里包藏了一切菩萨功德,就是如来藏。一切菩萨的各种身、智功德,全部都藏有,只是现在还没开发。等到一开发,一修证出现,它就成为一切导师,成为天人师、佛、世尊。真正修证出了它,就是一尊佛了。“若归本,则是密严国土”,归到本源,就是秘密庄严土。土即是心,心即是土,不是两种。“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就是不动法界,妙用无边。一切佛事业都能任运成办。所以,菩提心的功用不可思议。

  第二、出菩提名体者。然菩提有三种:一者、法身菩提,二者、报身菩提,三者、化身菩提也。言法身菩提者,所谓真如、实相、第一义空,自性清净,体无秽染,理出天真,不假修成,名为法身;佛道体本,名曰菩提。言报身菩提者,备修万行,能感报佛之果,以果酬因,名曰报身;圆通无碍,名曰菩提。言化身菩提者,谓从报起用,能趣万机,名为化身;益物圆通,名曰菩提。

  第二,阐明菩提的名字和体性。“菩提”,指无上果位,又可分为法报化三身。“求菩提”,就是要实证到这三身的果位。

  一、“法身菩提”,即“真如、实相、第一义空”。它是万法的实相,是平等的真如,或者第一义空。

  对于它的体性,首先,“自性清净,体无秽染”:所谓“自性清净”,就像六祖在五祖座前,闻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豁然大悟时所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从未想到,菩提的自性,自体本来清净。“体无秽染”,指它的体上没有任何惑业生的杂染。它是一种绝待的清净,这上面没有任何相对二边的虚妄的相,也没有任何因缘所生的虚妄的法。

  “理出天真,不假修成”:法尔如此叫做“天”,没有虚妄叫做“真”。妙体本来如此,所以是“天真”。它不是假借因缘修行成就的法,所以也叫做本来成佛。

  因缘造作的法刹那生灭,本无自性,是一种虚妄的法。而菩提的自性本自圆成,它是金刚体性,无生无灭,从无改变,也从没断绝。这就是六祖开悟时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哪里想到,这个自性是本来具足的。自性是个大宝藏,这里恒沙性功德法本自圆成。一旦发现了它,就知道这是真正的妙中妙、宝中宝。

  五祖当时听他这么说,知道他已经了悟本性。于是说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之后授予衣钵,立为第六代祖。这样就知道,成佛的根本是明心见性,如果不识得本心,学法就没利益。如果识得本心,见到了本性,那你本来是佛。也因此授予佛祖位,叫做丈夫、天人师、佛。

  又像《菩提心论》所说:“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诸佛功德法故。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这样一个正等觉的妙体,含藏一切佛功德法。一旦修证出现,就能成为一切导师。不起于座,能做一切佛事。六祖悟心顿登祖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总之,此菩提心,也就是本来正觉之心,从它的体来说,离一切边。完全超情离见,根本不是分别妄识的行境。所以,这里无限无量、无可言说、无可拟议。从它的用来说,具有恒河沙数不可思议的妙用。这样的心性,“名为法身”,就叫做“法身”。“佛道体本,名曰菩提”,它是佛道的本体,所以称为“菩提”。

  二、“报身菩提”,“备修万行,能感报佛之果”:法身是性德,但只具本来性德,在现相上还不能称为“佛”。虽然一切众生都有如来秘藏,然而,像蚂蚁蚊虫等类众生如今还陷在苦海里,并没有显现出万德庄严的佛果受用和事业。可见,必须通过修德有功,与性德相应,本具的功德才能显发。也就是只有圆满修集了菩提万行,以这个功德做庄严,才能感得报身佛果。

  “以果酬因,名曰报身;圆通无碍,名曰菩提”:成就报身时,现前佛果离垢的智慧。它圆明具德,对于一切通达无碍,因此称为“报身菩提“。

  三、“化身菩提”,“从报起用,能趣万机,名为化身”:从报身流现化身,随机化现,妙用无穷。“益物圆通,名曰菩提”:在利益众生的时候,能够应一切机,自在化现。比如,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他应着无量众生的机缘,能够一时之间化现无数身,相应根机演说无数妙法。一切都圆通无碍,即自在、无碍地应现利生,这叫做“化身菩提”。

  以上讲的三身菩提,就是我们发心要求的果。可以简说为佛菩提,也可以分说为三身菩提。我们为了最有效地利益法界众生,一定要证取三身菩提的果位。一旦证得,就能不起于座,成就一切佛事。以智慧遍照一切,以悲心遍入一切。之后就能一时之间遍入无数众生心,摄受他们,赐予相应的果位。

  总之,为了成办度生事业的缘故,我们发誓证取三身菩提,就是“为果立誓”。

  第三、显发心有异者。今谓行者修因发心具其三种:一者、要须识达有、无,从本已来自性清净;二者、缘修万行、八万四千诸波罗蜜门等;三者、大慈悲为本,恒拟运度为怀。此之三因能与大菩提相应,故名发菩提心。

  第三,显示发心的差别。这里道绰大师讲到修因的发心,也就是为了取证这个果,必须修持相应的因行。分别来说:一、为了得到法身菩提的果,在因上要识达有、无,了知从本以来自性清净;二、为了实现报身菩提的果,要通过修持万行,也就是八万四千诸波罗蜜门等的功德,之后就会显发性德,从而成就报身;三、以大慈悲为本,恒时立誓普度一切众生,把他们全部度到涅槃果地。为了成就三身菩提,我们因地时就要开始训练,去修集这三种因,这样就能直接跟果地的菩提相应。这就叫做“发菩提心”。

  下面具体解释,“显发心有异者”:因地发心的差别有两类。“今谓行者修因发心具其三种”:第一类,指共同的说法,行者在因地时应当发这样三种心。

  “一者、要须识达有、无,从本已来自性清净”:首先要认识“有、无”这个要点,要了达从本以来自性清净。也就是说,因为客尘本无、佛性本有,因此是本来清净。

  如果自性中真实存在这些染污法,那可以说自性不清净,但一切染法真实中没有,所以叫做“自性清净”。

  “识达有、无”是悟心的玄关。一旦你识得了有和无,就直接打开了明心见性之门。也就是《宝性论》所说的客尘无、自性有,在这上面一旦识得,就会直接相信本性是佛。“有、无”当中,又以“无”为前方便,也就是一旦悟到幻相本无,就会很快认识佛性本有。

  所谓“无”,就像《心经》中,从“无眼耳鼻舌身意”,一直到“无智亦无得”,以一连串的“无”字,收尽从凡夫根境识的一切现相,到声闻的四谛、缘觉的十二缘起、菩萨的六度智德等的一切法。用这一串“无”告诉我们,这一切法都本自无有,了不可得,就像镜中现的影像那样,本性中根本没有这些虚妄的相。

  《大涅槃经》说:“如是逆顺入超禅已,复告大众:‘我以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无明本际性本解脱,于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无故,所因枝叶皆悉解脱。无明解脱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脱。以是因缘,我今安住常寂灭光,名大涅槃。’”

  《大涅槃经》上说,世尊在逆顺入超禅后,又告诉大众:“我用佛眼遍观三界一切法,见到一切法的总根源——无明,观察它的真实际如何,结果却发现无明性本解脱。”意思就是,本来没有无明,并不是有个实有的无明,我们要解脱它,而是在这个本性里本来没有无明,它本自解脱。

  “我在十方一切处去寻找无明,但任何处都得不到。这样推求,以根本无明没有的缘故,缘于无明而产生的各种枝叶的法,当然也不可得,因此悉皆解脱。”

  一切因缘所生法,无论染净任何事,全部以无明为根源而现起。在这个范畴里,我们的心计执的善恶、苦乐、凡圣、染净等的一切法,都是以一念无明取相而妄现的,真实中了不可得。所以,这些也本自解脱。关键就是,它们并非实法,都是由妄想所生。而本性本自清净,它绝离了一切二边。所以,我们说它无圣无凡、无染无净、无善无恶……

  要知道,绝待的真心粘不得一点尘。常言道:“金屑虽贵,落眼成翳。”金粉虽然看起来贵重,但粘在眼里就成了翳障。意思是,本性中不立一尘,你不要作这样那样的想,你一取相,执著一个妄相为真,就背离了它。自性本来没有戏论,只是佛为了引渡众生,在世间针对恶就要说善,针对染就要说净等等。但最后要知道,这一切都只是假立。

  像这样,我们一旦知道根源的无明本自没有,就知道以无明所现的这一切的幻觉梦境,也原本是假法。所以,并不是要去破除什么实法,而是要识得它本无,这就是悟心玄关的第一个。真正知妄本空,并不是跟妄做对,去消灭它,而是你知道了“无”,就知道它本自解脱。由于它本自无有,也就不必另外消灭什么。

  世尊又说:“既然无明本自解脱,那么,乃至老、死,也全部本自无有,本自解脱。以这个原因,我现今安住常寂灭光,叫做大涅槃。”

  这就是世尊在世间教化完毕,对于众生最后的慈悲垂示;也是永明大师发愿在无量劫里,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来书写的经法,以报答世尊慈恩。正是世尊点出了这一点,我们才恍然大悟。知道无明本无,那么,基于无明现起的一切二边相对的法,也全部没有。能所二现的妄相一旦空了,不二的真性就会自然现前。现在从闻思上,你识达了妄本空,也会信受真本有,也会有相当大的利益。这就是知“无”的要义。

  至于“知有”,宗门里常说:“必须知有始得。”你一定要知本“有”,才知道下手处,才能合到般若的妙道,不然就没办法。

  傅大士在《心王铭》中说:“水中盐味,色里胶青,决定是有,不见其形。心王亦尔,身内居停,面门出入,应物随情。自在无碍,所作皆成。”

  先讲譬喻。好比把盐巴放在水里,溶化后,水中决定有咸味。但是用眼睛去寻找的时候,它到底是什么形状、颜色,这是看不到的。用今天的譬喻来说,电决定是有,但不见其形。我们能在各种电器、电池等当中发现它的作用,但它不是一种可见的事物。

  这就譬喻我们有一个妙有。它无相离戏,没办法拿出一个具体的相来给你看,然而也并不是断灭,时时处处都在起用。从它起作用就知道一定有妙体。这就是明心见性的关键。明得了“心”就知道有它的体——“性”,之后就知道心是性随缘而起幻用,这个本性是处处都起用。

  就像临济祖师所说:“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从汝等诸人面门出入。”有一个无位真人,时时都从众人眼、耳、鼻等中出入。它能见、能闻、能嗅、能尝、能触、能想,能做一切的事业,处处都在展现。

  妙体绝离一切相,因此它一切不是。如果是固定的某一种相,那就呆板了,就不妙了。就只能是此而不能是彼,又怎么能充当万法的妙体,起无边妙用呢?所以,妙体是无面目的东西。你寻求它的时候,绝对得不到什么。想想看,它是一个根本没有时间、空间相的东西,也没有生灭,却成为十方三世一切相的本源,亘古亘今常如是。你说它能是什么相呢?

  傅大士说的“心王亦尔”,所指示的“心王”,并不是指八识心王,而是指这个妙体是一切万法之王。它是万法之主,一切都是它造的,所以叫做“王”。大士另外说的“能为万相主”,也是这个意思。

  所以,这里的“心”,就是指真心,它统率一切,一切都是它的化变,都是它在起用,没有一个不是它。古德说的:“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尽大地是沙门一只眼”,或者像庞婆所说:“百草头上祖师意”(“百草”指一切事物),都表示一切就是它。它根本没有掩藏、遮蔽,也没有任何断续的相,一切时处都是它。你要明见了它,就是识得了“有”。相反,如果不知“有”,就总是落在虚妄里,全部是用自己的凡情起各种妄见。

  总之,以上说的“知无”和“知有”,就是道绰禅师说的“识达有、无”。“识达”又可以解释为“识心达本”,你能够识得本源,就知道从本以来自性清净,这里没有任何要遣除的垢障,只是一念入了迷梦而已。

  这三种修因的发心也可以对应《大乘起信论》里的发心[2] :

  一、修法身菩提,须识达有、无,知道从本以来自性清净,对应《起信论》的“直心,正念真如法故”。通过 “知有”、“知无”,就明白真如是什么,然后时时明记不忘,识得主人公,不再迷在幻尘里。

  二、修报身菩提,缘修万行、八万四千诸波罗蜜门等,相当于《起信论》的“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

  三、修化身菩提,大慈悲为本,相当于《起信论》的“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果位菩提是我们取证的目标。而它最终落实在救度一切众生上,所以要实现化身菩提,就要修大悲心。

  我们因地就开始起大悲心,拔济一切众生苦。以这种愿,到果地圆成的时候,自然随悲心愿力,应众生的机,随缘应化。这就叫做化身菩提。所以,为了救拔一切众生的缘故,要建立悲愿为根本。

  具足这三种因,就能和大菩提相应。这就是直接显发菩提的因。其实,从究竟了义来说,三身本自具足。我们只是通过一种方法把它引出来,而不是新修成什么。那么怎么引呢?就通过前面说的三个因来引生。

  第二类,特别针对净土法门的“发菩提心”:

  又据《净土论》云:“今言发菩提心者,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者,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者,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今既愿生净土,故先须发菩提心也。

  其次,天亲菩萨在《往生论》中说:“现在说的‘发菩提心’,就是指发起誓愿证得佛果的心;愿作佛的心,就是度众生的心(即为了救度一切众生,我发誓要作佛);度众生的发心,就是愿摄取众生,生到有佛国土的心。”现在既然愿往生净土,首先就要发菩提心。

  这里引《往生论》,说明“发菩提心”,是“愿成佛度生,摄取众生往生净土”的心。这种发心看上去好像比前面讲的发心容易,但实际并非如此。

  为什么呢?其实,弥陀净土法是佛智不思议法门,是极其难信之法,真正对它生信非常难。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才能生起信心。而没有生信心,就没办法发起愿心。所以,发起“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并不容易。

  在《阿弥陀经》里,十方诸佛同声赞叹:释迦牟尼佛能在五浊恶世,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实为甚难。这就是因为,对于五浊恶世难以生信的众生,竟然说出这样极其难信的法门,如果不是有特殊的悲心、愿力、因缘,是根本没有办法开口的。因为,如果众生的因缘不够,说了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引生负面效果,佛就不会说。

  可见,这个法门完全超越常情,是佛果智慧不思议的行境,根本不是凡夫心识、语言能思量、测度的地方。这就是净土法门极其难信的原因。也因此,如果不是无量劫来种过深厚的善根,怎么能信受无疑呢?就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所说的:“于此杂染堪忍世界五浊恶时,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闻说如是一切世间极难信法,能生信解、受持、演说、如教修行。当知是人甚为希有,无量佛所曾种善根。”只有无量世以来,在诸佛面前种过无数善根的人,才能信受此法。真正能够生信,就表明他累世已经积了很深厚的善根。本经也说:佛出世难,闻佛说法难,遇善知识信受奉行难。但是,听闻此经后,能够信乐受持,那是难中之难,再没有比这个更难的了[3] 。这都是佛亲口说的,证明生信确实相当不易。这个法门太不可思议,对于这样难信的法竟然能相信,必定是有大智慧。

  之后,随着智慧发起成佛度众生,摄取众生同登净土的愿,就叫做“发菩提心”。你只要能够真实信受净土法门,自然会发起这样的心来。

  其实,我们对于净土经教不可思议之处生起信心时,对于这一点自然会深有体会。也就是说,你能够感到这件事不可思议,而且越来越欢喜向往,这样的话,发愿往生净土,本身就含有菩提心的内涵。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往生就是去成佛,就是去度众生。我们知道,最终彻证常寂光,就叫做成佛。而弥陀愿海具有极其不可思议的力量摄受我们究竟成佛。往生之后,那里的一切功德庄严唯一摄持我们的心趣向大菩提,一念也不会退下来。而且,以佛力加被的缘故,就能成就种种大义,能够迅速圆满普贤行愿,从而迅速证得法身,之后分身尘刹,遍入十方普度众生。所以,往生就等于成佛,就等于普度众生。对于这件事,你心里认识清楚,之后就会油然发起菩提心。也就是,以深信弥陀净土法门的缘故,你在志愿上就会逐渐发起取证大菩提的心。

  所以,从近前来说,我们是往生弥陀净土。而从长远上看,就必定成佛普度众生。知道这样一种缘起的路线,只要生起信愿,那么,希求往生净土,实际上就是要取证佛果、普度众生,这并不是两件事。就像《弥陀要解》所说:“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这就是净宗的殊胜方便。

  第四、问答解释者。问曰:若备修万行能感菩提得成佛者,何故《诸法无行经》云:“若人求菩提,即无有菩提,是人远菩提,犹如天与地。”?

  有人提问:如果以备修万行能感得菩提而成佛的话,那为什么《诸法无行经》里讲:“有人如果去寻求菩提,那就没有菩提,此人已经远离菩提,就像天和地那样遥远。”意思就是,求菩提的心显然和菩提相背。

  答曰:菩提正体,理求无相,今作相求,不当理实,故名人远也。是故经言:“菩提者,不可以心得,不可以身得也。”

  首先解释“求菩提者,远菩提”的涵义:真正契合菩提本体之时,没有一切相。所以,应当契合它的无相。如果作相来求,也就是心里存着一个所得的菩提果,以及能求得菩提的法,这些都不契合实际理体。因为理体本来无相,不是心所得的法。你一起心,心里就存有一个菩提的实法,然后起心来求它,这样就远离菩提了。

  实际上,菩提理体就是如此,自己起的心若不符合它,立一个外境的菩提去寻求,这样自己就背离了理体的实际,叫“不当理实”,这样就会导致“是人远菩提”。

  那怎样“求菩提”,是和大菩提本身不相违,而能感得菩提呢?

  今谓行者虽知修行往求,了了识知理体无求,仍不坏假名,是故备修万行,故能感也。

  现在我们心里清楚地知道,虽然说修行求菩提,但真实理体中无一法可求。因为理体离一切相,不属于任何法,或者说,这样一个万法的本体,不偏在任何一边或者任何一种定相上,所以,它不是我们心中的一种所求的境。

  虽然如此了知,但是仍然不坏假名,所以,在没证得它期间,还是有一种能修持、能显发它的万行,而不去做违背它的颠倒行。也就是要随顺菩提,修一切相应菩提的万行。这样才能感得菩提。

  总之,这事不要落有无二边。既不能落于有边,把它执为一个实法,然后用分别识去求得它;也不要落于无边,也就是不要废弃万行,应当修集一切随顺菩提的妙行,来感得菩提,也就是来证得它本身。

  是故《大智度论》云:“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被缚;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被缚。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解脱;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解脱。”龙树菩萨释曰:“是中不离四句者为缚,离四句者为解。”

  《大智度论》说:“如果人见到了般若,这样就被边执系缚住了;如果他不见般若,还是被边执缚住。如果人见到了般若,这样就是解脱;如果他不见般若,也还是解脱。”龙树菩萨解释说:“其中不离四边者为系缚,离四边者是解脱。”

  意思就是,关键不在于你是说见还是不见,而在于你的心落不落边见。如果心里落在四边当中,说“我见了般若”,这时他执取一种心前的境为般若,就已经落在有边的执著当中,不是解脱。同样,说“我不见般若”,这时他执取“什么都不见”为见般若,又落在了无边的戏论当中,也没有契合般若的体。相反,如果心已经离了一切有、无、双亦、双非的四边,说“我见了般若”,实际表达的就是无所见,这是契合了般若,是解脱。而说“我不见般若”,也是指没有法可得,般若并不是所见的境,这就是离一切边,就是解脱。

  所以,不在你口头说见还是不见,而是在于你的心是不是离四边。如果你没有离四边,说见,就落在有边;说不见,也落在无边。都是戏论,都是系缚。如果你的心离了四边,那么,你说见,就是从表诠上说“见了般若”。同样,也可以说“不见”,就是从遮诠上说“不见般若”,因为本来离四边,无法可得,也因此无有般若可见。所以,无论口里说见还是不见,都是一个意思,都叫做解脱。

  今祈菩提但能如此修行,即是不行而行;不行而行者,不违二谛大道理也。

  同样,现在所谓“求菩提”,到底是远菩提还是契菩提,不在你口头怎么说,关键在你的心是不是契合了离二边无偏的中道。

  如果你没契合,说“求”,就落在有边,因为你把“菩提”立为心前的一个实法;说“不求”,又落在无边,因为你又著在你心里计执的“无”上。这样都没契合菩提的本体,也就没办法感得菩提。

  如果你的心已经契合了离四边的中道,那么你说“求菩提”也行,也不会著在有上;说“菩提无求”也行,不会著在无上。这样,虽然你知道理体无求,菩提无得,但不废万行,还是修一切行来感得菩提。这就是妙契中道。以这种无住的妙行,就能契合菩提本身。

  --------------------------------------------------------------------------------

  [1] 《观无量寿佛经》:“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得无生忍。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

  [2] 《大乘起信论》:“复次,信成就发心者,发何等心?略说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3] 《佛说无量寿经》:“佛语弥勒: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菩萨胜法诸波罗蜜,得闻亦难,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人在一生当中,所遭遇到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前因后果,没有一件事情是偶然的。所以人真正觉悟了,受再大的冤屈,心里也若无其事,而且很欢喜、很感恩。这个怨结束了,以后就没有了。真正有道心的人、有学问的人、有智慧的人,不跟人结怨。别人对你怎么不好,毁谤你、侮辱你、陷害你,你都忍受,一次伤害,真正用功的,就是一次的提升。圣人、佛菩萨为什么教我们对任何人都要笑脸迎人?因为你能怨亲平等,一律笑脸迎人,以清净、真诚、平等、慈悲之心待人接物,你才能成无上道,才能把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的怨结化解。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