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三十七颂前行讲记
2014/9/4   热度:446
佛子行三十七颂前行讲记 第一部分:首义 首义是释题,就是开讲《佛子行三十七颂》这个题目。那么,“佛子行”这几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呢?佛,指的是我们无比的能仁、出有坏、正等觉、释迦牟尼佛。子,指的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佛有三种弟子:身之子,就是罗睺罗尊者;语之子,指的是一切声闻、大阿罗汉众;意之子,指一切菩提萨垛这些圣众们。这三种弟子全部都是佛子,但这些佛子当中最殊胜的佛子称为菩提萨垛。这样的佛子,依靠何等的行为,获得究竟圆满觉悟的果位,就称为佛子行。由无著大师把佛子行总摄为三十七种颂词的方式给大家作为讲授,即《佛子行三十七颂》。以上是为《佛子行三十七颂》释题,就是第一个部分首义,已经圆满讲讫。 第二部分:论义正文 分成四个科目:第一科目是敬赞和立誓造论部分;第二科目是论的自性。 现在开始讲论义正文的第一科目--敬赞和立誓造论部分。 首先是如何顶礼的支分。开始是: 那谟洛格潇 雅! “那谟洛格潇 雅”,就是敬礼观音菩萨的意思。观世音菩萨是一切诸佛大悲的自色,也是一切大悲心所摄集出来圣者的形象。如果说在修行佛法当中能够生起大悲心的话,当是以此加被而成。因此,这个时候,称为殊胜本尊的观世音菩萨,在他面前顶礼,能够驱除造论中的违缘,而且获得加持和悉地。然后,开始正式做顶礼。下面有四句颂词: 谁能洞见诸法无来去 又能惟于利生作勤勇 殊胜师及怙主观音前 恒以三门恭敬作顶礼 这个颂词字面意思是这样的:“谁能洞见诸法无来去。”这个“诸法”指的是我们所知的一切诸法,它的自性是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常不断、不生不灭的,远离八边戏论。这是如观世音菩萨等一切诸佛的内证智慧,能够以这种无分别的智慧,洞见一切诸法远离八边戏论,令本来清净的自性都明了现前。虽然他能够如此洞见一切诸法的实相,但又能够因为大悲心的力量,为了利益一切如幻的众生,生起勤勇。为了利益一切众生的缘故,示现各种大悲幻化之相。那么,这个时候敬礼于殊胜的上师和这样的大悲心的自色无别的观世音菩萨面前,以“三门”也就是身恭敬和掌顶礼,语恭敬颂念祈请,意恭敬观想祈祷,如此来不间断地恭敬做顶礼。这就是顶礼的支分。 然后就是第一科目的第二个支分—为何立誓造论。 立誓造论的四句颂词是: 利乐生处圆满大觉等 悉因修行正法乃出生 彼亦仰仗通达己应行 今当明示一切佛子行 利,指的是暂时地为当生的利益;乐,指的是究竟地获得解脱的安乐。那么,这一切的生处、源泉就是成就一切诸佛智慧的圆满大觉,一切得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的圣者们,他们成就了这样的果。而成就这样的果是什么原因呢?他们都是因为如理地修行各种资粮道,趋向无学道。从开始修集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然后忏悔一切业障,到障净福德和智慧资粮圆满,才得以究竟成佛的。那么,他们是如何依靠正法来修行的呢?就如此颂所说—“彼亦仰仗通达已应行”。他们所做的首先是以大悲心为根本生起了菩提心的法行,其中修习两种资粮是他们法行当中的根本资粮。根本资粮有方便资粮和智慧资粮两种:方便资粮指六度当中的前五度,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种,称为方便所摄的有所缘的资粮;以智慧所摄的无所缘的资粮称为智慧资粮,就是第六度称为般若波罗蜜多,这一度就是究竟圆满资粮的修行。 一切诸佛都是这样修行的。我们现在趋入大乘道来修行佛法,欲以此生成就无上大觉的一切后学者—佛子们如何能得以究竟成佛呢?当然是修行的时候要按照一切诸佛圣者的修行道路,追随其后,按照这样的方式来修行才可以。所以,为了让大家都能知道如何修行的缘故,佛子水银洞的无著大师依靠续经以及意密的解释,佛陀的教证和理证结合在一起的方式,为大家做广的开显,这就是立誓造论的支分。 下面开始论义正文的第二科目--论的自性。论的自性部分有很多支分,概要而言可分为:前行、三士道修法。 前行分为七个支分 首先是 一、暇满人身难得支分。 颂曰: 获此难得暇满大舟时 为度自他出离轮回海 故而当于昼夜不散漫 闻思修行是为佛子行 没有生在八种无暇的地方,就是八种有暇。修行佛法的顺缘,就是圆满了自己所具足的五种圆满,和外界所具足的五种圆满,加起来就是十种圆满。具足了这十八种暇满的时候,就像获得了出离轮回大海的大船一样,从比喻、数量还有它的因缘这三种来思维的话,十八暇满都是非常难得的,得到了之后,就具有很大的利益。 现在,我们修行解脱和遍智佛果的时候,具有自由、具足各种圆满的因缘,这里我们所难以值遇的“时间”,也非常圆满,最难以获得的“暇满人身”也获得了,最难以值遇的“佛陀教法”我们也值遇了,最难以见到的“上师仁波切”我们也见到了,最难以获得的“教言”我们也已经获得了,得到了这样的身体之后,就不能令其空耗!为了将等同虚空的一切有情众生解脱,令其成就佛果,所以我们就应该毫不散漫地将一切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在学习佛法上,而且完全地依止上师的教言,通过四种方式来观察自己的心续,所谓四种观察的正理,就是:闻思的正理、修行的正理、依靠方便修行的正理,还有法性的正理。 观察善知识所讲的法义,光凭自己的听闻,懂得了一点是不够的,要思维并且来修行毫不散漫的行为,这样具足了暇满的人身是非常非常难得的,这就像圣天菩萨所说的:“暇满的人身非常难得到,而得到了,如果让它空耗,那是非常可惜的!因为未来我们怎么能够再得到这样的暇满人身呢?” 那我们现在要这样地思维,绝不可以让自己白白地空耗自己的生命,因为这个暇满的人身不是我们可以反反复复地得到的,而即便是得到了人身也难以如此地暇满,而即便是得到了这个人身,也是难以遇到真正的佛法的,遇到了这样的佛法,也很难遇到具德的上师,遇到上师,你也很难得到殊胜的教言。圣天菩萨说:“得到暇满的人身,就像在苦海得到了大舟一样,得到了它的时候,就要跨越苦海,这才是有意义的!我们现在得到了暇满的人身,一定要修行解脱和一切遍智的究竟佛果!” 阿底峡尊者说:“暇满的人身是非常难得的,我们要通过不断地观察,确定珍惜暇满的人身!” 我们得到了暇满人身之后,也不能轻易地说,我现在得到了暇满的人身,自己就足够了,不是这样的,要从数量和比喻的方面来观察,学会珍惜自己的暇满人身,这时候要知道,得到它是非常不容易的,失去它是非常地迅速的,对于它的珍惜,就要像美女头上着了火一样,似乎自己马上就要无常一样,要有这样的紧迫感,还要像屋里有毒蛇一样,你要这样迫切地出离。年轻的美女头发非常地漂亮,但是头发忽然着了火的话,她绝对不会放一会儿再说,而她会赶快地把火扑灭;你的屋子里忽然有毒蛇,你绝对是不会安坐着的,你会赶快把它赶出去!我们要迅速地修行能够解脱的佛法,而不是去推托,我们绝对不要再一个小时、一分钟、一秒钟地浪费时间,我们现在得到了暇满的人身,而且遇到了具相的善知识,在这个时候绝对不要让自己去放逸,要迅速地修行解脱之法!寂天菩萨是这样说的:“暇满人身是非常难得的,得到之后一定要让它具有意义!” 我们得到人身的时候,一定要让它具有意义,如果没有意义地让它空耗了的话,这非常可惜!就比如说你得到了一个如意摩尼宝,你没有把它当成是如意摩尼宝,而是当成一块石头,那它的功德就不能够显发出来,白白地浪费了,所以我们现在得到了这样暇满的人身的时候,如果没有修法,而是让它空耗的话,那是非常愚蠢的,所以如果只是认为现在已经获得了暇满的人身了,已经非常地好了,没有真正的去修行正法,这是最愚蠢的事情!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水银洞的无著菩萨说:“因为暇满的人身这样的难得,所以得到的时候绝对不能让它空耗,要非常慎重、不放逸地修法,使它具有意义!” 关键是自己不能够欺骗自己,别人赞叹你,你也没有什么可高兴的,别人说你不好,你也没有什么好不高兴的,关键你自己给你自己做证实,究竟怎样,自己清楚,如果这样能如理修行的话,就使自己暇满的人身真实地具有意义了,这是暇满难得的讲义。 二、远离三毒恶缘之境——家乡的支分。 颂中说: 于亲友方贪心如水涌 对敌怨方嗔恨似火炽 忘失取舍愚痴昏暗众 远离家乡是为佛子行 使自己产生贪心的,比如说自己的父亲、母亲或者是非常喜欢的亲戚朋友,自己非常贴近的人,最容易让你产生极大的贪心!对他们的贪心生起来的时候像洪水一样汹涌澎湃,难以抵挡。过去自己虽然也有正知正念摄持自己的心,但是当自己对家乡产生留恋的时候,因为这极其炽盛的贪心的缘故,使自己难以控制心绪,从而使自己的心散乱于无意义的世法当中。 对于自己的家乡很容易障道,你所喜欢的是你的父母、亲戚、朋友这些,当然也有不喜欢的对立方。对于喜欢的炽盛贪恋;对于对立方的如火炽嗔恨,那这个时候烦恼就非常粗重。这样一来,不论是对亲方之贪,还有对敌方之嗔,全部成为散乱的因缘。在这样的时候,就会失去正知和正念,从而使自己于应取应舍之处悉皆蒙昧。 正确的取舍,当取的,指的是一切善法;当舍的,指的是一切恶法。那么在一个因缘散乱的环境当中,当取的不取,当舍的不舍,就会完全堕落愚痴的深渊当中。这样一来,就把自己一切的修行道路堵塞了。所以,为了修行佛法的缘故,于自己能够产生贪、嗔、痴的环境也就是对于家乡的贪恋,应该生起出离之心。 就像比喻当中所说的,家乡像牢笼一样,你自己所贪恋的人就像狱卒一样在看守着你,使你不能逃出他们的魔爪。因此,作为一个希求解脱的菩提萨垛的学子,应该远离容易使自己产生贪嗔痴的家乡,这才是一切诸佛佛子所应有的、稀有的行径。 三、依止静处支分 远离恶境诸缘之后,是自己能够修行善法依止静处支分。 颂词说: 远离恶境逐渐烦恼轻 了无懒散善行自然增 心地明清于法生定信 依止静处是为佛子行 这里所说的远离恶境,指容易产生贪嗔痴之境的家乡。那么,远离这样的家乡恶境之后呢?不是说远离家乡、到其他地方去、到另一个城市里去游玩、玩耍,这样不是远离恶境。 我们所说的远离恶境指的是要依止寂静处,就是阿兰若处的意思。何为依止阿兰若处呢?如果你到了一个非常安静的地方,那么你自己粗重的烦恼,贪嗔痴之境自然会消失,烦恼会渐渐减轻;因为烦恼逐渐减轻,能使你散乱、放逸、筹计或者生起各种计较的心会渐渐地熄灭,你自己的心会渐渐地静下来;当你对殊胜的本尊或者修行光明大圆满、修行三摩地等等一切方法心能趣入的时候,你的心就会渐渐与法相合,能够让自己修行善法的行为自然得到增长。所以依止寂静处后,自己在修行方面,外界的违缘是没有的,只有存在顺缘。 寂静处就像寺院等。寺院和寂静处、阿兰若处在修行上是一个意思。所以说远离家乡这样粗重的烦恼外境后,应该依止安静的地方。在这样安静的地方没有值得你去烦恼的,没有值得你去执着的。不管是做农业、牧业也好,经营也好,任何事情,这个地方都不存在,所以你的心只能够逐渐地静下来。那么,你的心静下来的时候,你的心也就能堪任于法,能够修行佛法。这时,依靠般若的智慧,也能够善巧地取舍和观察当取当舍之处;这样,对于取舍之处毫不蒙昧;然后在修行的时候也一定能够产生定信;产生定信之后,于佛法当中自然会得不退转。所以说依止静处会具足很多功德。依止静处是一切诸佛、菩萨稀有的行径。 四、下面是修行无常舍弃今生的支分: 常时相伴亲友各自分 辛勤所置财物遗空痕 身房终被心识客所弃 舍今生念是为佛子行 这几句所讲的是:不论是我们贪执多么深的人,像父母啊、亲戚啊、朋友啊等等,所有一切自己所生贪心的这些,不管我们对他们有多么热爱、多么执着,但是他们到了死的时候还是要舍我们而去,或者我们死的时候要舍他们而去,毕竟是要各自分开的,不可能常时和你在一起。所以说这是无常的。 莫说是自身外在的亲戚、朋友,还有父母兄弟他们,就是包括自己用了非常大的辛勤,经受了许多波折收集来的财物,或自己所受用的东西,这一切也都是无常的。它们不论任何一个都不可能与你时刻同在。你到了死的时候,它们不可能跟你去,对你生命就毫无意义了。因此,这些也都是无常之法,都是身外的无常之法。 外在的无常之法,自己不应生起任何执著;你再想一想与你与生俱来的身体,比如说你的肉啊、骨头啊、血这些等等,你最贪执的这个人身,有朝一日到了该舍报的时候,你的身体象空房子一样,你的心像在房间里住的客人一样,心识必定会舍它而去。到这时候,就像从酥油当中拔一根毛一样,毫无阻碍地,心识就从这个身体当中离去了。所以说,不论是亲戚、朋友也好,自己的丰裕财宝也好,还是自己的身体也好,任何一个东西都不可能永远拥有,任何东西都处于一个无常的自性当中。 如果说,我们在收集财物的时候,认为自己需要更多更多的东西,哪怕是财宝等同毗沙门天王财富的时候,也毫不知足,认为这些就是对自己有用的,那就说明自己对生命执为太长久的缘故,没有一个短的意乐和发心。如果自己想到生死无常,你就会觉得外在对你并无意义;所以说,想到外在东西对你生死毫无意义的缘故,那么就应该把今生当中的贪执全部当下放弃,让自己的心趋于正法当中。 如果能这样修行的话,忆念死亡会使自己产生一个决定于法的信心的。 忆念死亡当中有三个根本,九种原因,三种决定。 三个根本是什么呢?就像以前所讲的那个样子,死是肯定的,首先,肯定死亡的必然性,没有一个人不死,所以这个死是肯定的;第二,死缘是无定的。我们可以通过任何一个方式观察,死的时间和方式是没有办法可以选择的,这是肯定的。第三,要知道死的时候除了佛法之外,任何其他的东西对死亡毫无帮助。这三种是肯定的。 那么如何观修无常呢?有九种原因。比如说,我们可以观察一下所有的过去的生命,没有一个不死的;用现在的眼光观过去的,过去的不会留下的,死的都死掉了,所以这是无常的;然后思维这种身体、生命,都是有为法,是必定要趋向坏灭的,是毫无坚实,毫无精华,不可能把握住他,该无常的时候自然会无常;然后就比如说亲戚呀、朋友啊等等对自己有助益的,他们也不可能帮助你,而且死的时候,衣食、财物等,也对你毫无意义。在死亡到来的时侯,除了面对无常之外,没有丝毫选择等等。 观察完九种原因之后,还有三种决定:因为我们经过前面的思维之后,要肯定这几件事,第一、因为死亡肯定会到来的缘故,所以说我们一定要修行正法。因为不修行正法,在死的时候毫无把握;第二、因为肯定死缘无定的缘故,不要让自己懒散的心、放逸的心,推脱明天修行或后天修行,明年或者后年,或者上午没时间下午再修行,或者是等下一分钟再修行,没有这样的时间!因为死亡何时到来,我们根本没有把握。所以说第二个决定就是决定现在马上就要修行佛法,立刻修行佛法;第三、是因为我们知道了死的时候除了佛法以外,任何的外界一切,对自己的修行,对死亡都毫无意义,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知道把今生当中九种所做全部都要放弃,让自己的心纯粹安住于正法当中,就是要纯一的修行正法,这是一种决定。 这就是三个根本,九种原因,三个决定。如果能够产生这样的确认,那么,你的心一定会趣入正法。能够这样,修行无常舍弃今生的念头,把自己今生能够活多久或者是能做到多少事情,得到多少财宝、多少的美名,然后自己能够做多少好事等所有这些都放弃,以死亡为界限修行。如果能够如此修行的话,这就是一切诸佛菩萨稀有的殊胜的法行。 五、远离恶知识支分 因为断弃恶友伴是能增长善行的,所以应该这样如理的思维。 与谁相伴能令三毒增 闻思修之功德退失尽 于令了无慈悲恶友众 悉皆远离是为佛子行 这里讲的与谁相伴,指的是谁呢?指的是恶友伴、恶知识。恶知识究竟是谁呢?恶知识指的是能够让你增长贪嗔痴三毒的,教唆你的,使你心中产生各种烦恼的人。 当然,我们起初是为了修习佛法而安住在戒定慧三学当中,并且精进地修行和闻思的,但是如果和恶友在一块,就会因为各种恶的作意、恶念、恶的引导,使自己的心中退失了对佛法的敬信,对于戒律、对于见解上产生相违,正知正念也为之丧失,从而贪嗔痴三毒为之增长。 我们得以究竟成就和解脱的道路是什么呢?就是听闻佛法、思维佛法,并且修习佛法。因为依止了或者跟随在恶友伴、恶知识周围的缘故,听闻的功德为之丧失,产生了犹豫,思维的功德也不能产生确定,那么修行的时候,当然也趋入迷惘。这样一来,闻思修的功德渐渐衰弱下去。而趋向究竟解脱的道路,惟独依靠慈悲和智慧,但是,因为依靠恶友伴的缘故,自己三毒炽盛,哪还会有慈悲可言呢?所以在这个时候,慈悲心也为之断尽。那么这样一来,你自己修行和解脱的机缘就全部丧失了。所以说恶友伴是非常可怕的。应该远离恶友伴是佛子的行为。 恶友伴当中,正象过去的一些大师们所说的,如果你亲近的是贪心很重的恶知识的话,那么你就会变成贪心很重的人;如果你亲近的是嗔恨心很重的恶知识,你就会变成嗔恨心很重的人;如果你亲近的是邪见心很重的人的话,你就会变成邪见心很重的人。你亲近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所以对贪、嗔、痴、我慢、嫉妒等等,这些烦恼很重的人,如果你和他交往的话,那你一定会变成类似他的那种人。因此,我们远离恶友伴是很重要的。 那么恶友伴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就像赤·贡唐仁波切所说的那样,恶友伴并不是在外表看上去很凶恶,而事实上,他是以善的行为展示在你面前,恶友伴是最不容易认出来的。一般来说,这种恶知识到你面前的时候,都是满脸堆笑,让你看见他对你的发心,非常清净,对你非常慈和,什么都能接受你,把你所有的想法都好象非常认可和理解一样。一般这样就是恶友伴的特点。因为恶友伴到你身边的时候并不是说:我是恶知识,然后过来的时候,头顶上长着犄角,这就是恶知识。也不是说,所有恶知识都是手里拿着兵器、拎一把刀,然后抡着斧子到你跟前说:我是恶知识,你要是修佛法我就杀了你。他们没有这样一种外表的标志。 所谓恶知识总是慈眉善目、面带微笑,很关切地看着你,好象是非常可亲一样的。“哎呀!你看你,多可怜啊!你所想的是对的,你想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你所做的一切我都是同意的、赞许的,但是你想想,你爸爸是这样的、你妈妈是这样的,你周围的人是这样的,你看你这样去修行佛法多辛苦、多恼火,而且走在险道上,也许会丢失生命,这样毫无意义,你再想一想,你看人家不做善法、不修行佛法的人,又是资财丰裕、寿命绵长,而且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可是你们学习佛法的人,又是多病、又是短命,而且又是那么悲伤、那么恼火,心里痛苦、外表自惭形秽,不管怎么说,学习佛法也看不到任何利益,学习佛法的人都是一个个很苦恼的,不学佛法的人却是容光焕发的,所以你这样苦苦恼恼学佛法干什么呀?那么辛苦、那么累,多让人心痛啊,好好待在家里吧。对你的父母好一点,当个乖孩子,然后去照顾一下你的父母呀、亲戚、朋友呀,做一点经商呀、营利呀,使自己过的好一点,活得幸福一点,未来的事谁也不知道有没有,管他有没有来世,这辈子活好再说吧,那么多的事儿都管不过来呢,你自己好好地努力照顾好自己,不要那么辛苦了……。”等等。用这些让你听起来很顺耳的,但是却是违背佛法的话来教育你。这样的特征是恶知识、恶友伴的特征。 像这样的人一般来说很难发现,因此,一定要从内心深处非常谨慎,要知道轮回之苦,并且脱离恶友伴的束缚这是很重要的。因为恶友伴出现的话,你一切修行的意乐都会丧失,修行的精进为之衰竭。所以说恶友伴是最为可怕。因此,祖师们都是这么讲,比如我们见到狼群虎豹的时候马上躲地远远的,因为怕它们伤害我们的生命一样。见到恶知识的时候,一旦发现他是恶知识,应该马上就像躲开野兽一样躲开他。如果没有那么迅速躲开的话,很可能你的法身慧命会受到伤害。 因此,修行的时候,舍弃恶友伴是一切菩提萨垛所作的稀有行径。 恶知识是非常可怕,稍不谨慎,将会对自己造成极大的伤害。讲远离恶知识的时候,反复强调如果说作为修行人不注意交朋友的话,那么周围的人会在自己修习佛法的道路上造成极大的障碍,或者是走向另外一个道路当中。所有的善知识都是这样强调的。不需要很长时间,就说是待一天或者哪怕一个小时,短短的一瞬间,也能知道他是不是真正的恶知识。所以自己要善于观察。恶知识就像刚才说的,或者是说让你感念父母的恩德、让你去照顾亲友,然后让你去经商营利或者去耕地或者务农等等各种方式,让你去做世间的事情,告诉你修行佛法没有什么意义,而且即便修行佛法也不需要那么辛苦。 我们的导师释迦牟尼佛曾这样说过:我们过去在无量劫生死以来,自己无数次无意义地浪费了自己的生命和身体,血流地象海一样,骨骼堆积得像须弥山王一样,就像这么多生的生命都舍弃了,毫无意义浪费了,那么我们现在得到了这样一个身体,能够精进修行佛法的时候,为什么浪费它呢?不仅苦行应当作,任何一种哪怕是瞬间的修行都是具足无边的、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自己一定要为了趋向解脱而精进修行。 这个是在佛经上都有讲的,像《正法念住经》等等,说对于恶友伴应当像见到了毒树一样舍弃他,因为他的种子如果是毒的话,树干、树枝子、树叶子、果实全部都是有毒的。如果你自己不小心让恶友伴加持了你的话,那么你的心中会生起各种不善的发心;这样不善的发心,会使你所有的行为都趋于恶的行为。 我们在自己的生活环境当中,就会碰到这种情况:比如说金刚道友当中,也有一些居心叵测的,他自己对这个或者那个人之间制造各种舆论和谣传,然后说:你本来对这个人挺好的,又给他东西,又对他好,照顾他各个方面非常妥贴的,可他背后却说你的坏话,老在收拾你,你对这种人以后不要理他,也不用对他有什么慈悲心的。或者在另外一个人跟前说:你看这个家伙没有一点念恩心的,你怎样帮他,他都不理你,以后他跟你发火,你也跟他发火,他揍你,你也揍他一顿。这样反反复复叨咕这些话,这些全部都是恶友伴的标志。 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作为金刚道友之间,最重要的是自己要知道所守护的三昧耶戒,你自己的律仪。如果你要善护于自己的律仪的话,不管别人怎么讲,你的戒律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碰见恶友伴时,他觉得,你的性情是最重要的,告诉你他很理解你,就像刚才所讲的,你所说的是对的,你所想的也是对的,只要他对你不好,你收拾他是应该的,他这样劝你的时候,你就觉得火往上窜,这样一来,干起坏事更有动力了。所以说呢,在这种情况下,恶友伴是非常可怕的了。你的戒律将为之伤害,你的修行也会为之丧失。 那么恶友伴的危害是什么呢?他的危害是能让你过去已有的功德渐渐退失,未出生的功德不再出生,绝对不会升起的恶念全部升起,这是恶友伴对你的“加持”。你不小心的话,很可能受到他们的污染。所以,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要善防自己的心念。 就像《正法念住经》,还有寂天菩萨等很多都是这么说的。比如说碰到一头疯象的时候,人们觉得很可怕,但是佛说:疯象并不可怕,因为它大不了把你的肉身杀死,但是杀死你的肉身是否会使你堕入轮回的恶趣呢?这个是不一定的;可是你碰到恶友伴的话,比疯象更可怕。为什么呢?它除了把你的身体杀死之外,更重要的是让你的心沾染上贪嗔痴的各种邪见和造下恶业,这样会使你堕入轮回的深渊中。疯象杀你的身体和恶友伴断你的法身慧命,这两者相比较恶友伴更为可怕。所以,在这些上面大家要慎重考虑。 还有像寂天菩萨所讲的,与凡夫相伴自亦凡夫。一般来说,那些凡夫俗子,往往把自己的妄想和分别强加在一些事情上。他自己没有见到诸法的真实,按照自己的想法跟人乱说;你也跟着他的话乱讲,那么自然你也成为凡夫俗子了。这是很正常的的结果。 还有比如说,像小孩的一些行为一样。你给他一块金子,说金子好的时候,小孩凑到一起,脑袋对着脑袋说:哎,这块金子真不错,怎么怎么的;如果过一会,你给他块石头,说金子一点也不值钱,还是这块石头好,小孩就说:哎,这块石头也不错。高高兴兴地就夸赞起石头来了。小孩就是这样的:他们看到什么,别人说这个好,他也觉得这个好;别人说那个好,他又觉得那个好。那么,咱们学习佛法不要像小孩一样盲目地听信别人,自心一定要充满了正见,能够以正知正见摄持自己。这是很重要的。 我们修行一定要善自抉择善法和恶法,区分善友恶友。恶友伴真是很可怕!因为他说的都是你顺心的话,顺耳的话。你如果听,就很容易导致你的功德丧失。比如说,你如果站在山下面,往山上扔石头,很费劲;但从山上往下轱辘石头,却很省劲。也就是说,你修行善法,希求解脱的时候,需要付出非常坚定不移的努力,非常大的苦行,这样才能获得一些收益。 哪怕是一瞬间的修行佛法也是有收益的。我们的无比导师释迦牟尼佛在往昔住于有学道的时候,曾经为求得四句偈,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应该有这样的意乐才行。 修行正法就一定要付出艰辛,如果你要堕落轮回道,却很容易。正像恶友伴们所说的那样,修行佛法的时候,会把你的性命丢掉,而且又是这么苦恼,什么也得不到,你看不修行佛法的人却是那么的安逸、那么快乐,为什么不去走快乐的道路,非得搞得那么苦呢?别那么苦、那么累了,还是舍弃这些,寻求一些快乐的事吧!这样听起来多么让人心里舒畅!可是这就像从山上往下滚石头一样,堕入轮回深渊是非常迅速的!因此,恶友伴是你们警惕当中最应该警惕的!这一点希望大家牢记在心上。 正像上面所说,恶友伴的确应该警惕。但是如果你想远离恶友伴,并不是说开始的时候不注意,等以后注意到了再舍弃他,而是任何一件事情开始就注意。当你接触一个人的时候,接触一件事的时候,最初首先就应该慎重观察一下,是不是与你自己所想的事情相违。如果真的具足恶友伴、恶知识特征的话,那么就应该舍弃他,否则,往后不容易舍弃了。 阿底峡尊者在藏地跟他的弟子仲敦巴有一个师徒问道录。其中就是这样说的:仲敦巴问阿底峡尊者:在一切的敌人当中哪个敌人最可怕?阿底峡尊者说:最可怕的是恶知识!因为恶知识可以把你的一切善根全部摧毁,所以这是最可怕的。然后阿底峡尊者问仲敦巴:你认为对于戒律最能摧毁的是什么?仲敦巴回答:上师,我认为最能摧毁比丘戒律的是女人。 他们就是这样说的。当然,这当中所说的都是最初就要做观察的。就拿一个比丘来讲,比丘本来是出离家里,然后是要持承于佛法的,如果起初不好好护持戒律,没有注意到一些微细的情况的话,周围的环境很可能给你带来破坏戒律和毁坏律仪的这种嫌疑。就比如说,当初的时候,与女人相伴,往哪儿走,走到哪儿待着,说话做事等等都在一块,久而久之,那种烦恼习气就会滋生出来,当烦恼不可遏制的时候,自己就会造成让自己很后悔的业。 正像过去祖师说的:当你见到狗的时候,那么你离伤口不远了。 所以说我们到狗多的地方,就需要东看西看,小心狗咬;那么,像这样碰到恶知识或者碰到任何违缘的时候,都是应该先做观察的;如果不观察,等你自己已经遭受不观察的恶报的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因为那已经是结果了。所以说作为出家人来讲,慎重异性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学佛的人来讲,慎重恶友伴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比丘、比丘尼,本身要出离轮回的一定要护持戒律。比如说那儿有异性就不往那儿去,不和异性一起走路,如果在一个地方,也不往一块凑、一块儿待着,离远一点,只要有可能会让自己产生贪心、烦恼的环境,你都马上断弃。能够这样做到的话,就保证你不会出任何问题了。并不是说比丘、比丘尼遇到异性就是遇到恶友伴,除了异性之外,就没有任何可以称为恶知识,只是对于出家人的戒律而言,就好象对于我们修行当中的恶友伴是一样的、同义的。因此,大家都需要非常慎重才可以。 就像过去祖师们都一再强调的,如果遇到恶友伴的情况下,自己要慎重做观察。就像见到狗一样,离狗太近,不慎重的话,很可能被狗咬一口。离狗越近,伤口越近。所以说我们要离恶友伴远一些,这是很重要的。 还有一些戒经、大师们,都这样介绍说:如果碰到恶友伴的时候,一定要使自己尽力躲避他;躲避他要用各种方便:首先要观察恶知识,然后用方便离他远一些。 就像仲敦巴,他是这样说的:即便是碰到恶知识,你知道他是恶知识的时候,要以方便而断弃之。 以方便断弃,是因为我们是学习菩萨道的人,是住于大乘道的人,所以不能看到一个人,发现他是恶知识,然后张口就说:你是恶知识,我不需要你,然后把他撵的远远的。如果这样,令众生烦恼,令众生不愉快,都是破坏你的菩萨行径的。因此,都要以方便善巧躲弃他。你嘴上不说,你心里知道了,他所说的一些话,所作的一些事与法相违,我不应该听他的话。这样方便躲避就可以了。那么现在我们在座的各位呢?大家一听说今天讲到恶知识了,然后下去之后,互相见了面说一、两句话,就说你是恶知识吧,你才是恶知识,彼此之间都这样说,这样就不好了! 千万要记住,在观察恶知识这个事情上,必须以上师的教言,以自己根本上师的教言,还有依靠佛经论典当中的正法所说的来衡量,不是以自他的感觉来衡量的。 现在听了远离恶知识的必要有这么多,就像过去布朵瓦格西一再讲的离开恶友伴的功德。碰到恶友伴没有真实远离的话,给自己造成的伤害将是没有办法来补偿的。 大家要注意,假如你在大街上看见一个人,说了两句话没对头,就说这是恶知识,然后再见到一个人也说这是恶知识,搞的好象恶知识满天下一样。如果这样,自己所有修行的功德都会退失,这也是没有慈悲的标志。 释迦牟尼佛说: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勿扰他心。 不恼害众生的心才是佛子的行为。因此,即便是碰到了恶知识,也要用方便、善巧来躲避他,不要让他们产生烦恼。这是很重要的事情。希望大家了解恶知识之后,虽然说要谨慎,要非常小心,但是自己一定还要知道自己要不违于学处,用方便、善巧的方法远离恶友伴。远离的方式是,发现之后嘴上不说,用非常平和的方式,渐渐远离就行了,不要去伤害别人。这个是很重要的。 以上是关于远离恶知识的讲授,希望大家把这些牢牢地记在心里,善护自己的功德。 正像以前所讲的那样,依止具信者,信心自然增;依止具悲者,悲心自然增;依止贪嗔者,贪嗔自然增。所以说,你接触恶知识偏多的话,你的烦恼也会增长。因此,远离恶知识是一切远离当中最极究竟的远离!所以,好好修行这样的法,思维这样的法,让自己从内心深处远离恶知识,并且懂得如何护持自己功德的方法。这是对大家的希望。要断弃和恶知识的来往,视恶知识如杀父的仇人一样远离,而且视恶知识就像传染病的病源一样,自己非常慎重并且远离,担心恶知识的过失传染到自己的身上。在远离的过程中要注意善巧方便,具足悲心。如此慎重地来防护自己,这就是防护恶知识支分。 六、依止善知识支分 现在要讲的是如何依止善知识、善友伴的支分。 颂词说: 依止谁人罪咎能永尽 犹如上弦之月功德增 将此正士知识比自身 犹加爱重是为佛子行 那么,这里说的依止谁人是谁呢?前一部分讲的是恶知识,现在讲的是没有过患的善知识、善友伴。要依止的就是没有过患的善知识善友伴。因为和他们交往的缘故,善念、善行、还有律仪等等一切的善法都能逐渐增长,而且像自己闻思修的功德,各个方面的修行如皈依发心、大悲心等等,全部增长,就像上弦的月亮一样,渐渐趋向圆满。这样的知识称为善知识,是我们的善友伴。比如说,自己金刚道友,就可以称为善友伴。比如说,依止自己的上师,就可以称为依止善知识。 那么,依止上师善友伴的时候,最主要的功德是什么呢?像恶友伴当中是具足能够让你增长贪嗔痴烦恼的,而善知识是具足让你增长各方面闻思修的功德的,是使你的烦恼逐渐轻微并且产生解脱的功德。 这样一来,显而易见,善知识是我们当依的,恶知识是当舍的。应当这样区分的。 善知识的区分,还有很多,像许多的经续当中所讲的,如何出生这种善的功德呢?就像《树严经》等经书上一再提到的,依止善知识的时候,自己一定要非常如理如法。《树严经》上是这样讲的:如果遇到善知识的时候,不要远离善知识,要亲近依止。何以故呢?因为善知识极难出生故,极难面见故。所以,我们一旦遇见善知识,一定要亲近他,而不是见见而已。 善知识的支分是有很多的。虽然说向善的方面引导,有善的功德都可以称为善知识、善友伴,但是我们这里所讲的善知识、善友伴,主要是指我们修行密法的人,所依靠的上师为善知识。 什么是真正的依止上师呢?依止上师并不是平白无故的。 现在很多人依止上师是怎么个依止法呢?起初一听到上师的名字,感动的满脸流泪,然后说我把身口意都供养上师,然后砰砰磕几个响头,然后在上师面前求个灌顶。有的人过了几天,有的人是过了几个小时,甚至刚刚灌完顶,马上就生起邪见,说:这个上师是假的,是假上师,不是真上师。然后就马上产生各种邪见和怀疑,如果这样,除了积造罪业之外,不可能产生任何功德的。 依止善知识的时候,需要具足三个步骤。首先是学会如何观察善知识。中间知道如何依止善知识,最后知道如何随学善知识。这是不可少的。如果起初不做观察,盲目地请求法缘的话,这是有过失的。因此,依止善知识之前,最重要的是要先做观察。最主要的观察,就是要想一想,这个善知识,他所具备的功德,比如慈悲心的功德,某种证量的功德等等,这一切都要做仔细的观察。在观察善知识期间,不求法,不结任何法缘。没有法缘的情况下,做任何观察都没有过失。等你自己确认了,这个上师的确具足了功德,堪为我的上师的时候,在这个时候,你再依止他。这才是真实的依止上师。 依止善知识的时候,需要具足称为三喜依止的。比如说自己承待上师;以财物供养上师;随学于上师、修行来供养上师,这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像我们现在有的时候,大多数人在不了解善知识的法相之前盲目地听一些名声,然后就认为这位是善知识,那位不是善知识。这样是没有意义的。 首先,了解上师的基本法相是很重要的。 前一段时间到汉地去了三个喇嘛,自己说是年龙上师父母派他们到汉地去传法的,年龙寺没有一个僧人到汉地去,从来上师也没有派人出去,结果他们在外面招摇撞骗。当然,不了解的人也不清楚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在依止善知识上要千万慎重。 现在这个时代恶知识很多。就像释迦牟尼佛在《树严经》中所说,还有其他大德都是这样讲,恶知识非常非常地多,善知识非常非常地少。就比方说,黄铜是很多的,金子是很少的一样。我们还可以做比喻,善知识就像白天的星星一样,恶知识像晚上的星辰一样,晚上的繁星比起白天的星星当然数目相当的悬殊。所以,你遇到的是善知识,还是恶知识,是很难区分的。 因此,我们主张如何的依止善知识呢?首先要了解善知识。就比如说像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古代大成就者、历代伏藏导师都做了授记,不需观察就可以求法,当然是非常殊胜的。有授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授记的一定是真实的善知识,没有怀疑的。然后就像伏藏导师,具足各种功德的,依止他们是没错的。除了具足了授记的这些导师之外,没有授记的,就需要仔细观察,看是否具足某种功德;因为不做观察的时候,很可能遇到的是恶知识,这样一来,就非常地危险。其他的并不是说到外面走的,没有任何经书授记的都不是善知识。事实上到了汉地也好,或者在藏地也好,没有授记的人当中也有很多是获得成就的。那么,成就的人和不成就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用观察善知识的方法观察他。要善于区分才可以。如果你区分不开的话,很可能处于谬道。所以说要区分善知识,这也是重要的事情。能够善于区分之后再做依止;依止的时候,尽心去学习,去追随他就行了。 依止善知识的法很多,比如说:《事师五十颂》是非常重要的。《事师五十颂》讲起来也是非常的好。尽管咱们现在的时间不是很多,但是这个法你们是要了解一些的,这个法里提到很多有关善知识的法相啊、善知识的功德啊,如何依止善知识啊,作为弟子应该如何去做啊等等这些支分,大家都需要做一些了解。 总而言之,依止善知识的时候,要知道你要依止和自己功德相比功德大的人,而不是比自己功德小或者和自己功德相等的人;如果依止相等的人就没有意义了,互相之间在一块儿不可能提高什么功德的。因此,要依止功德比自己超胜的善知识。 就像《树严经》还有过去祖师们说的,所谓依止善知识,依止超胜者,依止令我产生功德者,这样才称为依止善知识。因为依止和自己一样的人功德不能增长的缘故,就不能称为依止了,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因此依止善知识要观察功德超胜的人,能让自己的悲心增长的、证德增长的,让闻思修功德增长的,如此才是真正依止善知识支分。所以这个大家一定要知道的。 依止善知识同时还要记住,善知识中我们要把密法当中所依止的上师,称为大恩根本上师。为什么称之为大恩呢?因为恩德不是上师给了几毛钱、给你点吃的,一高兴就说上师对我有恩德,不是这样子的,而是说上师通过自己的证量引导,使你自己能够于轮回中解脱,能够于一切圣位当中获得把握,能够于希求解脱道上获得安稳,因为这种缘故称为大恩的。所以恩德之门应该从解脱之门当中来忆念,而不是从其他方面。因此,如果得到了这样一位善知识上师来依止的话,一定要以三喜来依止,绝对没有任何怀疑和犹豫。最初观察上师,然后当中依止上师,那么你观察完以后,依止之后不论上师是善,是恶,不再做观察,不再做分辨,只要生起净相和虔诚去恭敬依止修法就对了。 在依止上师当中一定要认真,就像前面所讲的,既然我们见到了恶知识就象杀父仇人一样,传染病毒的病源一样,那么我们依止善知识就像旃檀林放出香气薰染人一样,即便是你自己没有功德和努力,因为善知识的功德的缘故,依止善知识也是使你烦恼永尽的一种方便;依止善知识是你把一切过患对治,把一切功德都能增长的殊胜来源;善知识是一切功德的源泉,因此依止善知识是我们修法当中最极重要的事情。 无论在密法当中也好,在显教当中也好,善知识都是具足大悲心和智慧的。所以说,我们一定要知道依止善知识是要用正确的方式来依止的。正像刚才所说的,功德象上弦之月得以增长。所以在依止善知识方式上大家应该这样了解,断弃了恶知识之后,依靠善知识,是修行当中非常重要的支分。因此,对这样一个具足了功德的善知识,要比自己的生命更加爱重,更加珍惜。去依止他,这是一切诸佛菩萨稀有的行径。 就象前面所讲的,依止善知识之前,自己需要非常慎重;依止之后要把自己的心全部没有任何怀疑顾虑地完全依止于善知识,在依止善知识的时候,正象刚才所提到的仲敦巴所说的依止善知识时应当常伴善知识,经常和善知识不分离地待在一起。你如果要是见一见就离开,这样对自己增长功德没有太大意义。所以说要依止善知识时,要常时与善知识相伴,依止善知识,随学于善知识,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功德增长。就象格西布朵瓦,他也是这样说的。依止善知识,当昼夜六时不与善知识分开,一直和善知识住在一起,这样来随学他,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功德增长。 当然,这样说并不是对我们年龙寺来讲的,总的来讲规矩就是如此。对年龙寺来说,环境也不是很好,而且天气如此寒冷,没有菜,没有烧的,没有电,没有医生,什么都没有。待在这个地方,依止善知识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说一般来说,在交通方便或者具备条件的时候,自己在这个地方依止善知识是可以的。但是在通常的情况下,是不这样要求的。 依止善知识最主要的讲法是自己要从内心深处对善知识产生敬信之心,并且从功德增长之门当中来依止,这是最主要的。所以说,在依止善知识的时候,一定是要见到善知识功德比自己的功德超胜的,不是和自己功德相等或者比自己的功德低的。那么依止比自己高的善知识,可以使自己的功德渐渐增长,趋向圆满,这是肯定的。如是善知识能呵斥自己的过患,能令自己的心安住真正的法当中。这是依止善知识当中所需要了知的事情。 在依止善知识的时候,我们对于善知识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信心的话,就会像过去的善星比丘一样。善星比丘依止佛二十多年,他这样讲:除了你身上有光之外,我跟你在一起呆了二十四年没有见到你丝毫的功德。就是这样,如果没有信心的话,依止佛都没用。如果有信心,依止善知识,当然就能产生功德;如果没有信心,即便依止佛,也不能产生功德。所以说,依止善知识的时候,除了要知道善知识具足功德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上师有真正的信心。你要有真实的信心的话,依止善知识的功德才能增长。 就像经续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依止善知识,要如法地依止,能够去做闻思修,修行任何一种法都能使自己的心得以调柔,并且获得佛的遍智之果;最重要的是要对善知识产生信心。无著大师也是这样说的。修任何法,尤其是修密法的,要把自己心中的善知识就象顶严一样,恭敬在顶间。你看待善知识是什么呢?像你身体当中的心脏一样,像你头上的眼睛一样。这样来看待和爱护你的善知识,才能真正产生依止善知识的功德。 依止的方法有很多,你们如果不是很了解的话,可以看一看祖师们的传记,看看他们是如何的依止善知识,他们是如何依止善知识产生功德的。象《米拉日巴传》等等汉文也有的。所以,大家在这个上头要好好看一下。依止善知识的方法有很多,华智仁波切《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当中也有一部分依止善知识的精华讲义,你们都看一看,了解了解。总而言之,依止善知识如侍国王一样非常尊重,而且产生一种信心,对善知识好好地敬顺,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讲得太多,时间是不够的,所以大概摄略地讲这些,希望你们自己对依止善知识生起信心,并且如法依止自己的上师。 七、皈依三宝的支分 颂词说: 自亦困于轮回牢狱中 世间神祗其能救谁人 故于无欺皈怙三宝尊 至心皈命是为佛子行 这里所说的“自亦困于轮回牢狱中”指的是谁呢?就比如说,我们在暂时的事情当中也有很多事情可能是需要有一些救护的,但是这个时候呢,有些人对世间的一些神啦、龙啦,还有一些有威德和能力的大力鬼神、部多、等等魔罗之众做供祈。而且他们的确是很容易感应,稍做祈祷,稍做供养的时候,马上加持力就非常迅猛地出现了。这个时候,有些人认为这是最真实的了,这样就能得到对自己最大的利益了。但事实上他们只能做一些表面上的加持,真正从轮回的牢狱中解脱出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具足了所谓外表上看到威德和能力的神祗、龙、神全部都是因为妄想和分别,因为他们“我执”的缘故,也在轮回当中颠覆不已,现在只是一种有漏的善业成为大力鬼神,如此而已。但是,如果要是说从轮回深渊当中,从三苦当中救拔的话,他们自己尚且被分别心陷于轮回之中,怎么能使你得到解脱呢? 那么,真正能使你解脱的人是谁呢?这种人,一定要具备功德,并不被轮回之苦所束缚,这样的人才是真正让我们依怙的人。 这样看来,既然世俗上的人、天神等不能给我们带来解脱,而能带来解脱的只有三宝,所以于三宝应生起敬信之心。 关于皈依三宝,有颂词这样说:“佛陀正法与僧伽,救护希求解脱者”。要是真实希求于轮回之中出离与解脱的话,能够真实做救度的只有圆满了一切智慧大觉者--佛陀,能够引导你的道路--正法,还有能够使你真正趋向善业的引导者--僧众。只有三宝才可以为你的所依,只有三宝才能把你引向解脱大道。所以,只要对三宝真正产生信心,至心皈命于三宝,这样完全可以于出离轮回当中获得把握的。所以说,皈依三宝这是一个重要支分。 那么,在我们皈依三宝时应如何想呢?因为想到轮回之苦,所以希求三宝的救怙,内心深处于三宝不起邪见,产生了为希求出离轮回而皈依三宝的信心的时候,这就称之为皈依。 当然,说到真正的皈依,不仅是皈依时从嘴上或者是从语言上表达对三宝皈依的信心,而应该从内心深处真实地对三宝产生信心。这样才是。在我们现在的人当中,很难有真实的信心,或者说表面上的信心是有的,真实的信心也有一部分,而完整的信心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比如说,我们被大水卷走的时候,自己想的是什么呢?那时候会想到三宝吗?很少有人能想起来。而是一被水卷走的时候,眼睛马上东看西看,去找一个让自己逃生的道路,或者让自己赶快爬上岸去,这个时候已经是失魂落魄了,早把三宝忘之脑后了,没有时间去祈祷三宝,既便是有人嘴里在念着,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嘴里虽然这样呼喊,心里头还是在非常犹豫的看着周围,是不是自己能够脱离出来,这样的话,不称为对三宝的信心。 真正对三宝的信心,指的是什么呢?就是在任何时候,自己于三宝的信心坚定不退。即便是被水冲走了的时候:不要紧的,任何一个情况都有三宝证知于我,这一切都是一种因果;我坚信于三宝。以三宝加持的缘故,我看水能把我冲到哪里去,如果没有恶业的话,不会有任何不好的事情出现的。这种信心非常坚定,由内心深处会想三宝证知我,所以说没有任何怖畏,那么,真正的在一切违缘当中了无怖畏的信心。这样才称之为真正的信心。 可是,我们现在可能就没有这样坚定的信心,只是在外表上,嘴上说说而已。就象有些事情,我能不能做?这样好不好?这些事情不需要请别人授记预测,只要你诚心祈祷三宝,依靠三宝的加持力,任何事情自然水到渠成,该做成的时候一定能做成。如果自己有这样的信心,自然是真实皈依三宝了。所以说,皈依三宝是需要自己有真诚信心的。这一点大家一定要记住。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为了出离轮回的缘故,从内心深处至心皈命三宝,这是一切诸佛菩萨和一切佛子们稀有的行径。 就象刚才讲的那样,于出离轮回当中真实的皈怙三宝之前,如何的皈依才能有真正的信心呢?那就是我们在三宝之前应该这样想:不管是生、死、苦、乐,不管是任何一个时候,不商于父,不议于母,将自己的身心完全信赖于三宝,于三宝之前立誓皈依,这样就是真正的皈依。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人,实际上不了解皈依的意义。对于皈依,都觉得好象是念一下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念完了之后,发一个皈依证,拿到皈依证我就是居士了,实际上不是这么简单。 皈依之外,还要了解为什么要皈依,皈依的功德是什么,学处是什么,应该如何安住于学处等等,这些支分都需要了解。可是现在我们真的是所知甚少,因此,还需要给大家讲一下皈依的学处,应该如何的去守护皈依的律仪,对各个方面都需要了解的。所以说,皈依这件事情不能当玩笑一样的,也不能轻率地来看待。 当内心深处对三宝生起信心的时候,对世间的神祗,像刚才所讲的神呀、龙呀,这些大力鬼神,大力的能救护的,应该知道他们虽然在表面能救护,但他们于轮回当中丝毫没有把握的,他自己尚且在轮回中漂泊着,所以说只有三宝才能真正的救怙。因此,就象寂天菩萨等等,他们都这样说:除了佛之外没有更殊胜的导师;除了法之外,没有更殊胜的宣说;除了僧宝之外,没有更殊胜的福田。所以,在殊胜的三宝面前,我恭敬的赞礼。 像其他的续经,善知识,也一再宣说皈依的功德真的是不可思议,无量无边的。比方续经上是这样讲的:如果三千大千世界可以作为一个器具的话,那么仅仅一返皈依的功德,就好象把所有的珍宝和精华盛设于其中一样,而且比其数量更加广大,能得如此福德和功德。所以说,皈依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象阿底峡尊者,他在印度的时候是誉满全印度最大的班智达,可是他一生当中只讲皈依,不是他不会讲其他的法,而是因为,一切功德的源泉就是皈依。所以不懂得皈依,所有的功德都无从滋生,因此皈依是具足一切功德的源泉。这一点大家要知道的。 为什么说三宝能够做真实救怙呢?佛陀具足功德,佛具有四种不共法是别人所没有的,所以他能真正救度你的怖畏。轮回是非常怖畏的深渊,如何从轮回的恐怖当中得以救怙呢?首先佛自己有超出轮回的智慧,而且他有救度轮回当中怖畏的悲心,能够救度别人,而且于救度的方便非常善巧,具足所有的智慧功德的缘故,所以才能成为无欺的皈处。而其他人要是想救度我们的话,根本做不到,想帮助你的时候,他能力也有限。只有在三宝面前,佛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所以说佛能够救度一切的众生,所以才堪为自己最胜的皈处。因此,要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决不怀疑地发起皈依之心,这才是最重要的。正象莲花生大士说的那样:如果心中想的是,我所想的一切上师都知,如果有这样的信心必定能趣入加持,如果你对任何事情,对上师三宝没有怀疑的话,一定能得到上师的护佑。也就是说,有多大的信心,就有多大的加持;信心越大,加持越大;信心越小,加持越小;没有信心,就根本没有加持。如是,我们对三宝的信心一定要坚定地生起来,如果没有信心或者不了知的话,即便是皈依也只是表相而已,事实上也就得不到真正皈依的功德了。所以说,了解皈依的内容,并且生起真实的信心是非常必要的事情。 真正皈依三宝之后有如何的心态,这上头需要讲的是很多的,比如说碰到违缘和恶业的时候,我们会怎么样想呢?如果你碰到一些事情,一祈祷三宝和上师的时候,马上好了,自己非常感叹地说,哎,加持力真大;如果碰到一些违缘没有清除的话,哎,三宝也没有什么悲心,也没有什么加持力嘛,不过就是这个样子。就可能会这样的想。如果真正如此的话,那么我们的皈依心可见只是表象,根本没有真实的皈依了。 在前些年的时候,就有一位弟子,他是一个远离一切世间俗事的瑜珈士,他的名字叫班尊。他有一次到上师跟前,讲到他的事情:有一次他被疯狗咬了(大家都知道,被疯狗咬了会得狂犬病的,而且有生命危险)被疯狗咬了后,当时就想,赶快找大夫看一下,要不然会变成狗一样疯了。他刚走一步,又一想:哎,没有必要的,因为我已经把自己的一切交付于三宝,一切三宝都能证知,我没有必要那么妄加造作。想完了之后,找一个土坑坐在里面修上师瑜伽,好好修行忏悔与上师相应。这样到了第七天的时候,病发了。得了狂犬病的人,也好象和狗一样的往上窜出来那个样子,当他自己有这样一种冲动出现时,他马上诚心祈祷上师又好好的祈祷三宝,这时候,一些毒水毒液,从嘴里吐出来,然后他的病完全都好了。 就是这样,依靠三宝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心,一定有这样的加持。对于圣者如此,实际上对于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只是我们的信心没有如此地坚定而已。所以说皈依三宝不是嘴上说的,而是由衷地从内心深处生起的一种真诚,希望大家好好观照自己的心,然后对于皈依的学处,皈依如何地发心,如何守护自己的皈依发心等等,这一切都应该如理地了知,并且安住在皈依当中。这是大家需要了解的。 皈依是一切教法的入门,在皈依的时候,首先要知道修习一切正法的入门是皈依。那么在自己发心的时候,为了一切的众生都能得到究竟佛果的缘故,现在发心学习佛法。只有在自己真实发起了这种心的时候,才称之为具足了学习佛法的支分的。所以这是大家要首先知道的。 皈依也有三个重要的支分: (一)、皈依的区分,(二)、皈依的学处,(三)、皈依的功德和利益。 现在讲第一个支分--皈依的区分。 用信心来区别的时候,信心分三种,称为清净信、欲乐信、坚信。 就清净信而言,比如说首先见到佛像、经书、寺庙,见到这些所依的时候,自己生起欢喜心:真的是佛的功德不可思议,当你产生这样的欢喜心,并且由产生欢喜心所带来信心的时候,称为清净信; 对于恶业要断弃,对于违缘要清除,对于功德要聚集,而且对于佛的解脱功德要证悟,为了得到证悟的缘故而生起的信心称为在法上的一种欲乐信。 坚信是在修行法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信心。这种信心是这样来的,比如已经知道轮回当中的各种苦,而且知道能逃出轮回的道路,就是自己所认识的殊胜的三宝,对三宝产生极大的信心,像佛宝、法宝、僧宝他们具足无边的不可思议的功德,你的心中对这种功德产生信赖,这种信赖是即便自己苦乐生死,任何一个环境当中,都有坚定的信念,决不退失依止三宝,面对生和死的时候,全部以三宝作为自己究竟的所依和皈处的话,产生这样的信心,就称为坚信或胜解信。 具备信心的话,一切的加持都能得到;如果你不是三心二意的话,你所做的事情都能成办。所以说在学习佛法当中,最重要的是自己有真正的信心。信心是自己趋于善法之门。就如同想走路时需要脚,想拿东西需要手一样,信心就是这样的重要。 我们在法上讲到圣者七法财,这七法财当中,首先是信心,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我们必须具足信心。信心就象珍宝一样,如果生起这种信心的话,一切加持都能趣入,所以说信心非常重要。 信心也有上中下三等。加持力的大小也因为自己的信心的等次而有了区分:有上等信心,得到上等的加持;中等信心得到中等的加持;如果你是下等的信心,只能得到下等的加持;倘若你一点信心没有,就不可能得到加持。所以说信心是趋入加持之门,这是一切的根本。所以说如果没有信心的话,那么一切的加持都没有。比如说释迦牟尼佛面前的善星比丘,他虽然跟佛那么多年,但是因为他心中对佛没有任何信心的缘故,所以根本没有得到见了佛的那种加持。我们也是如此。如果你真正具足信心,那么一切功德自然滋生;如果没有信心的话,所有的善法自然会渐渐地泯灭。所以说,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有了信心的话,一切的加持都能趣入,这是不需要怀疑的。就比如说,我们在修习本尊法的时候,只要你有信心,观想在面前虚空当中有自己的本尊或者是任何身语意的所依,只要你有信心在祈祷,那么三宝的加持一定能够趣入的;如果没有信心,即便是真正见到佛也没有任何加持。所以说信心非常重要。 有一个狗牙变出舍利的故事:过去在藏地有一个老太太,她儿子经商要到印度去。老太太跟她儿子说,你要到印度去,据说那是释迦牟尼佛成道的地方,希望给我带来供养的所依。儿子答应后就到印度去了,但是却把他老妈交代的事情全部忘掉了。他经商回来的时候,回到门口,突然想起这档子事,觉得非常害怕,因为老妈说过,如果你不给我捎来让我供养的所依的话,我就死给你看。他怕他老妈出事儿,这可怎么办?突然间,看见旁边有一个狗头,灵机一动,就很迅速地把狗牙掰下了一颗,然后用哈达里三层外三层裹起来,恭恭敬敬地拿给老妈说:这是佛牙,您供起来吧。老妈一看非常高兴,双手接过来供到佛堂里。因为她信心非常坚定和真实的缘故,最后从狗牙当中真的生出很多舍利!最终据说老太太也化光身而去。仅凭信心的力量,就有如此之功德,所以,哪能让自己没有信心呢?好好产生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具有信心之皈依,根据发心的不同,也分成三种: 因为自己担心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当中的痛苦,为了解脱这些痛苦,为了让自己获得安乐或者生于有漏的善趣的缘故而发心皈依三宝的话,称为下士道发心,也是下士的皈依。这是为了得到自己暂时的安乐。 如果有人特别怖畏整个轮回的苦,想到了轮回当中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的痛苦,天道当中有堕落之苦,阿修罗道中有斗争之苦,人当中有生老病死之苦,这些苦难是无量无边的。想到在轮回当中任何一个地方,没有自己留身的地方,于是对于广大轮回产生出离心,因为这种出离心而发起来的信心,皈依三宝,称为中士道的皈依发心。 如果要是为了三界六道当中所有的众生,比如说无始无量劫轮回以来所有的众生、以今生自己父母为主的一切众生都能出离难忍的轮回的缘故,那么,我们现在发心皈依三宝,从而愿一切众生和自己都能究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样的发心是上士道的发心。 这是发心的三种差别。如果不是为了一切众生而发心,只是为了自己,拿下士道来讲,为了自己得到暂时的安乐而发心皈依的话,即便是暂时得到了安乐,还是在轮回当中,毕竟没有穷尽,没有出离整个轮回之苦,等你的善果享受尽了之后,还继续堕落到恶趣当中。因此,真正要依靠下士道想获得究竟安乐是不可能的。 我们要生起广大的发心,不是指望自己得到解脱就满足了,得到了声闻、缘觉之果就觉得安逸了,解脱了,涅槃了。你想一想,一切的父母众生都在轮回当中漂流着,如果你不去利益他们,不让众生究竟成佛,能够忍心任由如母有情在苦趣中挣扎煎熬吗?没有这样的发心,你也不能究竟圆成无上究竟智慧。因此,生起大乘道的发心,为了一切等空的众生都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缘故,发心来皈依三宝,这种发心既是上士道的发心,也是我们应该生起的发心。正象《宝蔓论》所说,众生有多么多的数量,你的发心就有多么多的数量;如果你自己的发心,穷尽这个数量的话,那么你的智慧也就等同虚空一般。因此,发心和自己的信心应该如是地安立。 皈依的共同的讲法,就是以佛为导师,以法为道路,以僧伽为助伴。自己在无欺的三宝面前,要生起这样的信心:从今天开始直至未来解脱之间,一切众生皈依三宝之前,不论产生任何生死苦乐,所有的一切,全部不指望其他地方,全部都寄望于您;不论是上生善趣,还是下堕恶趣,不论是我自己遇到任何事情,除了三宝别无寄望之处。愿三宝能摄受于我,能够引导于我,愿我能于三宝面前得到加被,因为三宝加持的缘故,我能趋入解脱的彼岸。如是作意,如果这种信心坚定地生起的话,就是一般通规当中的皈依之相。 密宗不共的皈依方法,就是三宝的总集是上师,因此,上师也称为第四宝。对于上师应该有这样的信心:平素的时候,在自己行走时,要把上师观想在自己的右肩上;自己坐下来时,观想上师在自己的头顶上;受用食物时,把上师观想在自己的喉间,把所有吃的东西化成甘露的相状供养上师;在自己睡觉时,把上师观想在自己的心间,这样有认持梦幻光明的必要。自己在行住坐卧,任何一个时候,都把上师的心和自己的心相合在一起,经常来祈祷上师,这样来修行,这是皈依弟子所应生起的信心,也是修行与上师相应的一种方法。 现在讲的支分是:皈依的学处。这当中有三种应断的,三种应修的,三种相顺的。 先说三种应断的:自从我们皈依三宝之后,因为皈依佛宝的缘故,所以不皈依一切世间神祗,比如大梵天、遍入天等等。为什么不皈依他们呢?因为他们凭自己的力量还不能出离轮回。如果要想出离轮回,希望他们救度你,引导你,加持你的话,是不可能得到真正地如愿以偿的结果的。所以,自己的心中一定要知道只有皈依了无欺的真实三宝才能真正获得解脱。所以对世间的神祗,应该是不去礼拜,不去皈依。即便是有些人暂时的皈依了神祗之后,得到了一点点的利益如饮食、衣物、财宝等,但是终究会沉溺于无边的轮回痛苦中,因为这是能使你产生更大的执着的缘故。所以说,只有皈依三宝才能究竟的解脱。正象上师所讲的那样,世间的神祗连自己都困于牢狱当中,他能救谁呢?所以说,真正于无有欺诳的三宝面前做真实的皈依,这才是应该做的事情。所以说,大家应该知道,所谓皈依就是自己舍弃一切世间神祗,去皈依佛宝。刚才讲的是皈依了佛之后,不皈依外道神祗。 现在讲的是皈依法之后,不做任何恼害众生的行为。为什么呢?因为皈依了法,是为了让自己希求解脱的缘故,是为了希求安乐的缘故,而众生都是在轮回的痛苦当中漂流不已的,这些可怜的众生,如果自己在皈依了法之后,还继续做恼害众生的事,这是于学处当中相违的。因此,皈依了法之后,应该自己心中生起大悲的意乐,为一切众生都能获得永久的安乐,发起殊胜的慈悲心,断弃一切对众生的恼害,是皈依法当中的学处。 第三个支分,皈依僧宝之后,不与一切外道邪众相伴。外道邪众,指的是与佛法不相顺的这类人。比如他们说上师不真实,佛不真实,法不真实,僧宝不真实,认为佛法是骗人的,这些人既便不是真正的外道,只要是不承认三宝的人都会引导你拉大与三宝的距离。因此,所有不承认三宝真实的人,都应该远离。有人讲的是无神论,他的无神论当中说没有佛、没有法、什么都没有,一切都是胡说的,不存在这种事情。那么他抱着这样的信念的时候,至少你心中是应该知道的。既然不承认三宝,至少我们知道不应该按照他们的想法来取舍自己修行的问题。所以说修行上应该相信佛的真实。法的真实,还有僧宝的真实。那么,对于三宝不承认的就应该舍离,这是皈依三宝之后应该断弃的一些学处。现在讲的是三种应断的。自从我们皈依佛之后,永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之后,永远不恼害众生有情;皈依了僧宝之后不与外道邪众为伴,包括作无神说不承认三宝者,这是应断的几种学处。 下面是应修的三种学处。自从皈依佛之后,因为对三宝充满了信心的缘故,哪怕是见到了零星的佛像碎片,都应该非常恭敬地把他放到自己的顶间,心中这样想,这是佛宝,具足无量的加持。要有这样虔诚的信心,如果能生起这样的信心,乃至于佛像的碎片都非常恭敬的话,那么这就是三种应修的第一个支分;第二个支分,自从皈依法之后,对哪怕是文字的碎片都做真实的正法想,并把它恭敬在顶间,放于净处,恭恭敬敬地把它安置在干净的地方,这样是对法的尊重;第三个支分,皈依僧之后呢,自己应该尊重僧宝,哪怕在路上或路边,拣到红黄的布片,你要想这是僧宝的袈裟或者是他的衣服,这样想的时候,生起恭敬之心,顶间顶戴或放于净处,这是对僧宝的恭敬。 三种应断的,三种应修的,这六种已经讲完了。 现在讲三种相顺的,第一个,由我们已经皈依三宝的缘故,而三宝具有如此功德的缘故,所以对自己的善知识上师从身口意各个方面都要非常地恭敬,这样才行。恭敬之门当中还有很多的规矩,比如说上师的影子不能跨越,上师的坐垫不能坐,无论何时何地,对上师都要非常尊重。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续经上是这样说的:如果有人跨越上师影子,就象已经开过光的佛塔被他摧毁一样,会有这样的过失;跨越师影的过失都是如此不可思议,要是我们对上师的身体不恭敬的话,那罪业一定是无边的!所以要尊敬上师之身。当自己见到上师的时候,比如从上师的门外走过来的时候,轻轻扣门,而不能非常的粗鲁;见到上师后要轻声慢语向上师讲,比如说您休息得好吗?您的身体好吗?身体健康吗?需要帮助吗?慢慢地来请示,而不是大声粗语向上师叫喊,否则,就是对上师的不恭敬了。这是第一个部分。 第二个是针对上师的话语、上师的语言所说,你对上师生起信心的时候,你要知道上师一切的语言,全部都是正法的加持。这时,你要想上师的话语和经续论所讲的一切都是毫不相违的,只言片语都绝不会违逆的,不会怀疑,不会多做臆想,只是依教奉行,这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对上师的恭敬上来说,要以三种方式来承侍上师:上等的承侍,对上师所讲的法,如理地思维,如理地修习,这是第一种最好地供养;中等的是以自己的身体来为上师做一些服务,比如说为上师打扫一下房间,为上师建造房屋等等,这一切都是外的一种供养,称之为第二等、中等的承侍;最下等的、比较轻的,是把自己受用的福报,比如说金银财宝等等供养上师令上师欢喜。这是三种承侍,供养依止上师的三种方式。当然了,最主要的是以修行来供养上师。上师所讲的一切都要作意这是真正的正法,而且自己真正从内心深处丝毫不起邪见,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以上是第二个部分。 对待上师和他的眷属,他的弟子,做真正僧宝观想,而且对他们非常恭敬,不做恼害,这是非常重要的。以上是对上师身语意的恭敬,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些的话,就是相顺分的学处了。 如果自己没有做到的,甚至做的一些事情使上师心中不欢喜的话,过失是非常巨大的,自己要从内心深处生起忏悔心,并且在上师面前努力做一些令上师欢喜的事情,比如说承侍、修法、供养等等方式令上师欢喜,如果这样的话,可以使自己的罪业得到清除。 在平常的时候,自己要生起这样的想法:在非常炎热的时候,一丝凉风都是上师三宝的加持。因为上师是三宝的总集,密法与其他是不一样的,密法当中上师的身是僧宝的表法;上师的语,是法宝的表法;上师的心,是佛宝的表法。这样一来,上师就是三宝的总集。因此说,一切加持的来源是上师。你要坚信一切善业的显现,全部是上师给你自己的加持。如果能产生这样信心的话,是相顺分当中应该安住的律仪。所有善业和功德的显现,全部都是三宝加持的缘故。自己心中产生确信,而且不管任何一个时候,外界的一切显现,都要视为三宝的加持,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能把一切的显现转成道用,转成对三宝的信心的话,那么这种加持必然能趋入。 就比如说我们的走路,早晨起来走路的时候,观想这是金刚萨垛对自己的加持;晚上走路的时候,观想这是阿弥陀佛对自己的加持;往东方走想的是金刚萨垛佛在加持;往南方走,有宝生佛加持;往西方走,有阿弥陀佛加持;往北方走,有不空成就佛加持;当中有毗卢遮那佛加持等。这样想,不论何时何地,都充满了三宝的加持和他对你的护佑。如果你有这样信心的话,那么你所想的任何事情都能任运成办。这是对三宝信心安置的方便。然后,在自己平素的时候要对三宝这样修行来增加信心:在自己行走的时候,上师在右肩上安住下来;坐时在顶间等等。观想是不可少的,尤其是把三宝的总集,自己的根本上师观想在自己的心间,这是很重要的。在吃饭的时候,想的是上师在自己的喉间,所吃的一切,第一口首先是要供养上师三宝的;然后你睡觉的时候,把上师观想在心间等等。这一切的观想,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所以在平素的时候,观想所做的一切都是上师三宝对自己的加被的话,你一定能得到上师的加持。 还有自己可以经常做一些供养,这样做能聚集广大福德资粮。供养的方式,除了刚才所说吃的以外,比如在平素的时候,眼睛看到的一切,觉得非常好的东西,全部都可以供养:在自己的家里或任何一个众人聚集的地方,有好吃的、好用的,当然可以做供养的观想;但是如果没有的情况下,你也可以用自己心中的观想来供养三宝,这也能得到广大的福德。这是通过皈依对三宝产生信心之后,应该修行的支分。自己要对三宝恒时生起恭敬,经常要身恭敬做顶礼,语恭敬做祈祷,意恭敬做观修,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对于皈依,如果真正产生了坚定的皈依,像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那样,如果从内心产生永不放弃三宝的信心的话,就可以称为一个真正的佛弟子了。 在平素的时候,心中要这样想,即便是碰到生命违缘的时候,也不会舍弃三宝。要有这样一种坚定的信念。如果有这样坚定信念,你皈依的戒律会非常的清净。所以说在皈依三宝之后,于佛产生一种敬信心,然后经常恭敬于三宝,这是非常重要。比如我们平素见到了佛像或者类似的表法的时候,要生起信心祈祷;面对经函的时候,当想佛语的化现是经函,那么这个时候也要产生真佛的信心。正如《涅槃经》中说的:我现在不住世,未来以文字的相状住世。所以对文字要生起真实的恭敬,见到了经函,也要生起真佛一样的信心。 平素行为当中,比如到了一个寺庙,看到了佛像,或者看到画的佛像时说,佛像眼睛怎样,鼻子怎样,嘴怎样,这不好,那不好,如果这样想,会产生很大过失。还有对于经书,也是这个样子,把经书放到地上,放到低处,或用手随便乱放啊,或者用手指头蘸唾沫翻经书等等,统统是对经书法宝不恭敬的表现,都能产生很大过失。 因此,我们皈依三宝之后,从内心深处要恭敬三宝,对佛像、经书、还有僧众一切都要生起净相,这是非常重要的!看到一切全部都是三宝的加持,见到一切都产生净相、持予供养并且有恭敬之心,这是自己应该做到的皈依的学处。 下面就是皈依的功德和利益的支分: 自己真实皈依三宝之后,从那个时候开始,一切的戒律就开始产生了。因为,一切戒律的基础是皈依。如果没有皈依,一切戒律都不可能得到的。所以说不论你希求暂时世间的安乐也好,究竟出离轮回的安乐也好,这些的基础绝对都是皈依。得到了皈依的戒律的时候,居士的戒律、沙弥的戒律、比丘的戒律等等,所有的戒律就都有了基础。就象建房子,有了地基一样。所以说我们在皈依之后,就有了戒律的功德。这种功德的产生,可以使自己于解脱道中获得把握。 自己从产生皈依的戒律开始,就应该经常祈祷三宝,并且经常这样地修行,这样可以在自己的心中生起很多很多的证德,还有功德的相顺支分。在平素的时候,我们见到任何佛像的时候,稍微结一些缘分,都会得到加持,更何况自己能够真实的皈依呢! 过去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小生命吧,它自己被水冲走的时候,右绕着佛塔转了七圈,然后转完了七圈后给淹没了。就是因为绕了佛塔转了七圈的缘故,它自己都没有想到任何事情,但是在未来终究种下了解脱的因缘。像我们现在,能够见到了身语意的所依,并且在身语意的所依面前,真正产生净信去祈祷的话,当然能够产生更大的功德。这是不需要怀疑的。平素,自己要知道皈依之后,要坚住于清净的律仪,并且经常有一个清净的发心,来认持自己的心境。这个是大家恒时要知道的事情。 在皈依之后,单凭皈依的力量,有漏的世间善业和无漏的出世间善业,都有了基础。有漏的世间善业,即便是没有刻意地追求也能得到。所以说不论是暂时和究竟的安乐,都缘于皈依的缘故,所以说皈依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这是皈依功德当中的一部分。 过去有这么一个故事,经书上也提到过这个故事:曾经有一个人,他因为发心非常清净的缘故,做了一个小泥塔,小泥塔当然有佛像,他把塔放到了路边。有一天,在下雨的时候,有一个过路人,他看到小泥塔没有任何遮挡,怕雨把塔全部浇毁了,他拿了一只鞋子扣在小泥塔上,想着千万别让雨淋湿了佛塔。后面又过来一个人,觉得真是罪过,怎么在泥塔上扣一只鞋子呢?然后就把这只鞋子给甩掉了。这三个人,因为他们都发了一个清净心的缘故,最终都能究竟成佛。 就是因为发心清净的缘故,所以一切善行当中,最根本的就是发一个清净心。如果是发一个清净心的话,一切的功德自然能够产生。 所以说在自己平素的时候,要经常有一个清净的发心和意乐,这是很重要的。恭敬三宝也好,或者是自己修行法也好,任何一个时候,都要有一个清净的发心。如果具足清净发心,一切功德自然会聚积,一切过失自然会消融,只要单凭皈依的力量,自己过去世所积造的一切恶业都能减少或消除,一切解脱还有出世间的功德全部都能够得到。 以上是皈依、皈依的差别以及皈依的学处、利益。 前行部分已全部圆满讲讫。
首先,为了等空的众生都能于此生之中成就究竟菩提的缘故,发无上菩提心。于此发心之门当中,断弃一切听法的散乱,而具足一切听法的威仪,开始听上师的讲授。 在讲授本论之前,先作概要介绍。本论总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义,介绍本论标题的意义,就是这个论著的名字;第二部分论义,正式的解释论文;第三部分尾义,就是做圆满回向的支分。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中国古人教我们隐恶扬善,看到众生好的这一面,我们要赞叹他、鼓励他;见到他恶的那一面,不说他,让他自己去反省,自己去忏悔,这是养我们自己的厚道。“隐恶扬善”,扬就是赞扬,人家有好的地方要赞叹,见到人家有过失的地方一字不提。我们都能够这样去做,社会的风气必定慢慢会淳厚。作恶的人,有时候也会做一点好事!好事你就赞叹,恶事不提,到后来他会生惭愧心,“你看看这些人对我多好,我做了小小的好事就赞叹,我做那么多坏事,你看他们都不说”,他慢慢会反省,会改过自新。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