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广演说诸法


2014/9/4    热度:321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广演说诸法

 

  『修行之道先有起点,目标需正方向不偏;佛慈开示缜思知见,佛心在己向内自寻。』

  我们修行,到底修行这条路要如何走?常常说,『发心如初,成佛有余。』所以,我们发心修行那一念心,就是我们的起点。我们是不是有正确的目标?常常说过,『差之毫厘,失于千里。』方向若一点点偏,目标对过去,就千里之遥的偏差,所以我们修行者这念心要很谨慎。

  佛陀慈悲,不舍众生,人间来来回回就是为了一件事,『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佛陀的慈悲开示,听了之后,好好思考,要很缜密的思考,才能体会到法中真实微妙的道理。其实,『佛心在己,向内自寻。』我们要能体会到佛的知见,我们要靠近佛的心。我们若想知道佛的知见,其实那就是知道我们自己。我们若不了解自己,如何能了解佛的知见?所以『悟、入』是在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就是本具佛心。

  所以我们应该『向内自寻』。法是这样为我们引导一下,但是走路的人是我们自己,双脚要跨出去。过去常常说『福慧两足』,我们有双脚,『福』开始跨出去,造福人群,后面还有一脚要向前踏出去,那就是智慧。我们用福,造福人群,用智慧,思考天下事,我们才能悲智双运。

  佛陀就是用他的悲智来回人间,他的慈悲,不舍众生,用他的智慧来观机逗教。我们要学佛的心意,要福慧双具,不忍世间众生的苦难,要造福人群;不舍一切众生,我们要循循善诱,用什么方法来引导众生。这是很重要。

  所以这几天,这段经文还是再说,佛陀以种种方便教法,又是『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

  ⊙『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法华经方便品第二》

  同样重复,还是要让我们知道,佛陀对众生的根机。虽然我们每天都这样说,却是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有这么多的因缘吗?佛陀有这么多的人间事可以譬喻吗?真的确实是很多。我们光从人间事,就有很多事情可以拿来做譬喻,以人的故事来教育人。

  譬如,在去年来了一位高级主管,他很用心要来投入慈济志业,抱负着满满的理想、目标来了。他进来之后,很用心了解要如何投入,要如何领导。经过了一段时间,他就来精舍,这样对我说,他就说:来了一段时间,很用心,也很努力,却还是觉得和外面的环境很不一样,有一点点不知道要如何领导人,能够与人群合而为一。好像有一点无奈。

  我就说:凡事只要你有目标,只要你有真正这一念心。你若有这一念心,起点、方向、目标若都是正确,凡事无难。不要太过杂念心,想太多。

  我就说,在千多年前大陆有一个丛林,丛林在山上,老和尚管教这一群年少的沙弥,看大家的根机,他就派达工作让他们做。

  其中有一位十二岁的小沙弥,这位老和尚就告诉他:『每天你要下山,从丛林到市集,越过两座山,要走过这样的路,去买米买油回来,每天要去采购。』这位年轻的小沙弥,他依教奉行,每天一大早就欢喜下山去了,到了中午以前,他就已经将需要采购的东西,很重,就这样担回来了。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已经将近十年了。有一天,同样中午回来了,老和尚在山门看到他,很轻柔地说:『来,你跟我走。来,走,我们去山门外走一走。』他就过来,跟在师父后面走着。到了山门外时,师父就说:『来,这里坐。』两个人坐在那里,一前一后。看到太阳慢慢西斜了,又听到一群嬉笑声,从山下一直上来,从远至近,有一群年轻比丘,态度就是轻浮谈笑,这样走上来。

  走上来之后,看到和尚坐在那里,大家赶紧安静下来。和尚就问他们说:『你们买这些东西,从大门出去,路很好走,市集没有多远,为什么你们近十年来,都是一大早出门,黄昏才回来呢?』大家的回答就说:『我们每天下山时看山景,要上山时爬山阶,我们就边走边休息,边看周围的境界,游山观水。』

  和尚回头问沙弥,问说:『那你呢?你也是近十年了,你每天担着这么重的东西、油、米,这样回来,你为什么能在中午以前就能回到山寺呢?』这位年轻人就说:『我每天感觉到责任,重的责任一定要护持,所以我要专心,我的目标就是下山去采购该买的东西。』

  老和尚就问:『每天的下山、上山,感觉如何?』沙弥就很欢喜向老和尚说:『每天早上要下山时很轻松,因为身上都没有东西,所以抱着轻松、感恩的心,让我每天能走这条山路到市集。若上山时,虽然肩上担着很重的东西,不过,欢喜,欢喜达成任务;虽然担头重,不过心很轻安,希望赶快将这重担送达目标。所以每天的心情就是这样,下山感恩,上山轻安。』老和尚问说:『你还有其他的心念吗?』『没有了,唯一的任务。』

  同年龄的人,一心一志,他能够感恩、轻安,这样来回三千多次的山路,能够成就丛林里的人人衣食无虑,吃得饱,穿得温暖,让大家安心修行。

  我就将这个故事说给那位新来的主管听,这位新来的主管听了之后,他说:『对啊!有责任,应该要抱着感恩心,达成责任,自然就会轻安。』我就说:『理想中的目标,应该再稍微方向调整一下。记住,学佛的心,以佛心为己心。佛心是关怀众生的心,佛陀来人间,为了要教育众生,这就是佛心。』他就告诉我:『了解了。』

  佛陀的教法和这个意思一样,看种种根机,随种种因缘,用其他的方法、故事来譬喻,这样让他能了解。所以,难免我们在经文,一直都是反复看到这样的经文,意义要让大家慎重了解。长行文是这样,还有偈颂文也是这样。所以我们听经必定要用耐心,要很缜密地思考佛法的意义。

  佛陀为众生演说诸法,都是用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来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虽然演说诸法,还是皆为一佛乘故。

  ⊙广演说诸法,甚深义理,而示一佛乘,如实教法。随机循循善法,导向成佛之道。

  了解『演说诸法』,那就是『广演说诸法』,用很开阔,很多的道理。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就用不同的方式,所以这是很开阔。佛将一法扩散到很开阔的方法来譬喻、演说。『演』就是广场很大,大家集会时所说的法,以及任何一个众生有苦有难,有心不了解的,这样的解说,这都叫做『演说诸法』。

  所说的法,为一个人说,也是说那么深的法,为大庭广众也是一样,要详细分析很深的道理,无非是为一乘,一佛乘的道理,这就是如实教法。一律盼望众生听法,能够回归本性,这是一佛乘,如实法。

  『随机循循善法,导向成佛之道』。随众生根机,用一乘的教法,又随众生的根机,可见是『为实施权开权显实』。

  ⊙是法皆为一佛乘:佛陀应化人间,唯为一大事因缘,示教众生回归真如本性。成佛之道皆为一乘法,能令人人成佛之教法;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是法皆为一佛乘』。佛陀应化人间,唯一的目标就是为一大事因缘,那就是要示教众生,回归真如本性,成佛之道。这每天都在听,同样的道理,皆为一乘法,能令人人能成佛的教法。这就是佛陀的目标,所以佛陀还是以一佛乘分别说三。

  各位,学佛本来就是要这样,同样的道理,每天同样地听,却是人、事、物都不同。佛陀说,过去佛陀的时代,那个时代也有当时的人来向佛陀请法,让佛陀能够对机亲自引导。现在你的苦,现在你的人、事、物的困难,你应该要如何看法,解开人事的困难。佛陀用同等的教法,能普被让深浅根机的人,能接受,能欢喜身体力行,这才是真实法。所以人人要时时多用心。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末法时期,我们的业障太重,所以一定要觉悟生死可怕、轮回可怕。佛告诉我们,不但是言语、动作造业,只要你起心动念,你就造业。你起个不善的心,贪嗔痴慢的心,果报就非常严重!六道轮回是从哪儿来的?是你自私自利的念头变现出来的。你只要有这一念,轮回境界就现前。从佛法来说,你如果没有这个习性,你就没有六道轮回。人生苦短,一转眼就过去,你要是贪图荣华富贵,不肯忍受这几十年的苦,那好了,你往后是长劫轮回,一世不如一世,一世比一世。佛经里面常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佛法很不容易遇到,遇到之后一定要珍惜。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