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开悟


2014/9/3    热度:301   

此次应中华传统气功研究会的邀请,在北京大学讲了些有关气功的问题。又承朴老要我来中国佛学院作短期讲学。得有机会与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见面,内心非常高兴。我对佛学造诣很浅,由于时间关系又来不及准备。我想,与其说对各位同学能有什么贡献,还不如说同学们能对我有所启发,更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正。
  我今天想就释迦牟尼佛的开悟谈谈个人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同学们讨论的兴趣。释迦牟尼为了解决人生的痛苦问题而出家,因开悟而获得解决,他讲了四十九年法,其目的如《法华经》上说:“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这大事因缘又是什么呢?就是“为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而同归解脱。可知开悟的重要了。现在先从科学、哲学、宗教这三者交涉关系和佛教在宗教范围内占什么地位谈起。
  一、科学、哲学、宗教
  科学是对一定的对象,具有系统的知识。它是为了研究方便,从宇宙的整体中人为地划分为若干片断而给以叙述的。事实上绝没有孤立独存各不相关的纯物理、纯化学、纯数学等等现象,而是错综组合在一起,并不能截然分开的。比如以“一”这个数字为例,除了联系到具体事物,用一头牛、一棵树、一张桌子等办法来显示,从哪里找得出个具体的孤零零的“一”来呢?因此,尽管科学是属于人类比较确切的知识,但在知识系统内,它不是整体性的,不是本质性的。连同远远没有为科学所涉及的范围,而又和人类生产息息相关的一些问题,例如,人生是有价值的还是无价值的?人生有没有值得追求的崇高目的?生命是否就是蛋白质或其它物质的变相或是另有来源?道德行为的最后保证何在?宇宙的本质是什么?宇宙有没有永恒,有没有最后的归宿?等等,这些都在实验室里难以得到答案,为科学方法所难以措手的。而人们在思想感情上,在精神生活上又要求有个下落才能得到——哪怕是暂时的安慰,这就不得不让位给哲学了。哲学的研究固然不能忽视科学的成果据以为推断的基础,但哲学的突破时空,陶铸万象,平衡心物,究极天人的航向,有非科学所能范围,反而时时对科学起着审查和启发的作用,这是有史实可以证明的。但是哲学等同于科学,同样走的是倾向于理智的道路,它是循着逻辑思维的活动,期望对科学所难以措手的问题,配合起来得到一些解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武断也不盲从,于其所不知,宁付阙如。因而展现人类在哲学上所得的成果,与其说解决了什么问题,毋宁说仅仅提出了些问题而已。宗教则不然,它在问题的视野上大体同于哲学,不同的是,它不是仅仅索之于理论,不是从自己提出的一些假说据以归纳分析演绎推证,而是依靠先觉者——教主的直接经验和说教,依之实践,再印证以自己的直观、信仰和直接经验,达到心心相应。它是走的另一条道路。自然,宗教中所谓解决,不一定能得到科学上的承认。但是出于成千上万的人依据宗教的方式所得到的直接经验,由此而得到的思想上的安慰,也不是可以轻易否认的,也许蕴藏着新的智慧源泉。宗教和其它事物一样是历史的产物,有其产生和消灭的过程。不过,它的消灭,必定在于它们提出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以后,而那时也许是和科学哲学在真理上的大会师,殊途而同归了。据个人的体会,这也许是党的宗教政策是长远的不是权宜之计的意义之一。绝不能以近视的眼光,简单的一味以迷信看宗教,以为很容易地就可以一笔把宗教勾销,这才是地地道道的“唯心论”呢。
  二、佛教在宗教中的地位
  在宗教中佛教又有其特殊地位,那就是它是站在无神论方面的。佛教认为事物是相互依从的“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独一无二,创造天地万物的造物主是不存在的(这里只是介绍佛教的特色,没有抑扬友教之意)。因此主张个人或集体的命运唯有依靠个人和集体各自的努力去掌握。这就不得不重视因果律的客观性,不得不崇尚理智,以期能正确地选择应走的道路,努力的途径,除了加强闻、思、修,戒、定、慧的学习,更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要求超逻辑思维的“拈花一笑”——开悟。
  为了更能明白佛教在宗教中属于“无神论”,和它的“业力说”,对此事多讲几句。佛教主张一切法缘生,认为世界上绝没有一个孤立的事物,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而形成或消灭,万法平等,互相影响即互为缘起。绝对没有一个什么特殊的东西,绝对出于万物之上而支配万物。如果有造物主的话,同时也就有我们,也就有万物,佛是建立在众生基础上才有佛可言的。为了救度众生出苦海,超生死,兴慈运悲才有佛的三身四智。佛是因救度众生而圆证菩提的,若没有众生,佛的智德就不能产生。因此佛教虽然是宗教,但是它是“无神论”。虽然佛教在经典中也涉及到鬼神的说法,但认为所谓那些神,跟我们一样,好好坏坏不等,无非是依其所作所为的善善恶恶而决定其地位的高下。所以我们也可以成为神,我们都可以修成观音菩萨,和观音菩萨一样,没有哪一尊佛高贵得人都修不到,就看我们努力不努力,努力则皆可成佛。佛教不但主张人人都可以成佛,进而主张一切事物都在缘起之中,认识和被认识应当不能离开而各别存在,所以有的大乘经典甚至主张“有情无情悉皆成佛”。《涅槃经》上就是这样肯定了的,认为人人能成佛,而所谓“神”也就不那么稀奇的了。举一公案:唐代有一和尚号称“破灶堕”,据说他们所住的山上有一灶神很灵验,许多人去供养他,希望能得点好处。而这个灶神要吃荤,人们须为它杀猪宰羊祭祀,破灶堕和尚手提拐杖指着灶说,你本来是土木合成,你有什么灵。用拐杖在灶上敲了三下,灶就垮了,忽然有个异样的人,拜倒在和尚面前说,我就是那个灶神,因罪恶深重被困在此受点香烟,自己无法摆脱,今天得闻师父给我说无生法,得了拯救。云云。可知佛教的所谓神,并不那么神。佛教既是“无神论”者,所以要解脱不能依靠外来力量,主要靠自己,除自己解脱自己,再无第二条道路。虽然佛教中有劝人念阿弥陀佛往生佛国的一派,但无恶不作的人绝不能往生。同时必须努力守戒,修定慧修诸善行。可知生净土也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为前题,阿弥陀佛只是增上缘,使你改变一下环境,等于说易地疗养——极乐世界。风声鸟声都在那儿念,念什么呢?还是念的苦、空、无常、无我,往生了还得听弥陀说法。阿弥陀佛讲的依然是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还是要求你开悟的。佛教是“无神论”者,一切须先从自己做起,就必须努力戒定慧的修持,必须认识因果,必须有缘起正见,否则修也是白修。业果缘起的道理既明白又深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而是时辰不到。若没有因果律,我们自己也无法解脱了。正因为有因果律这一客观规律,所以作善有善报,作恶有恶报。我们就是在这因果律指导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事作多了,功德增长,恶事减少,罪过一天天就减少了。但仅仅靠这个还不行,必须还要开悟,证诸法实性,证二空无我。在人天道仅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就足够了。这主要在于离欲,欲是贪著财色名食唾,色声香味触等,善恶行为的混杂,需要看离欲的多少而为衡量。
  三、气功与禅定
  现在流行的所谓“气功”实际上也是定的一部分。初禅离生喜乐定(地),离了欲即能得到“气功”的效应。所谓别解脱戒重点即在于离欲。据说把二百五十条戒守好,现生即证阿罗汉果。离欲之人睡眠、饮食、男女自然减轻。他们说这有气功那有气功,我说主要看他是否离欲,例如看他爱不爱钱就是最有力的检验,见了某种东西还要如何,再看他瞌睡减轻否?饮食男女过重否?还有得定要精神凝聚,散而不聚是不行的,一般人对前面不漏精是知道的,却少知道肛门漏神,背后漏气。人临睡时要伸懒腰打哈欠,眼皮垂沉;这些现象就完全是从背后散动之故,瞌睡眠眠。精不漏、气不散、神不驰,心志宁静、呼吸深深、诸欲自然由轻而微以至于无。还有饭量,“气功”开始,饭量增加,瞌睡香甜是好的,但长期如此就成为功夫没有进步的兆头。得定之人必然呼吸深长,能较常人吸收空气中丰富的营养,饮食逐渐减轻是很自然的。精气内困,神不外驰,身心疲劳的消除,也就不需要很多的睡眠。精神很好,不吃饭的功夫好,但必须随其自然减少,都是自然而然,如果勉强不食不睡,那是要生病的。得定之后,身心随时都非常快乐,喜属于心,乐属于身,喜乐感生起时,如遇见仇人,你对他觉得可爱,这一切都是以离欲为其最初基础的。守戒开始时有点困难,可是连这点资本都舍不得,你就得不到定。《大毗婆沙论》说定中之善达到遍满,全身上下,没有一点不喜,喜至于充满,就可以腾空。因为一喜身即轻,全身解放,骨肉具融,轻安自在,乘风就可以起飞,是有可能的,一切神通也就相因而来了,不能说没有点道理啊!神通不全是假的,都是从定中得来的,而守戒是修定必不可少的准备。佛教持戒也有很多善巧,并不是那么呆板,既要严肃又要方便,若把那些戒基本上守好了,你去试修定,那快得很。你说坐在那儿不是昏沉就是掉举,实际上不修定时你何尝不昏沉。须知处理事情不恰当即是昏沉。身在此地心在外即是掉举。不过在修定时,显得更直接罢了。只要你达到不昏沉不掉举,得第一定之前相,尝到甜头,才知道这是真的,你不要认为这不可能。我初到西藏与五格西家属一起进藏,住在结绒康村第二层楼,听见背后“冬冬”之声音,第二天看见有一喇嘛,坐在很厚的间毛垫上盘上腿,腰一弓,头一伸,腾身一跃,身就起得几乎和我们住的楼层平起来,如此一起一落,连续四五次。虽说他很勉强的,一般人勉强也做不到。第一禅定之喜乐,是色界喜乐,尚须离欲,何况想成佛,如果连一般的戒都不能持,那还行吗!再说出一辈子家所为何事,连第一禅定都没有得,岂不可惜。气功界很有些有功夫的人,但佛教认为算不了什么,仅仅是少分或者说尚不是定。而这并不是佛教的目的,只是为了开悟而修定,绝不是为修定而修定的。悟证诸法空性,也不枉出一辈子家,只要有决心这也不是很难的。
  四、释迦佛悟的是什么法
  一般地说,佛在菩提树下悟的即是缘起法。“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这见于《中论》的三是偈,它概括了佛法全部精义。天台智凯大师就是从此偈而悟天台三观的,根据此偈应当强调指出,不要把自己放在缘起的关系以外,绝对不要忘记了自己。只要讲缘起,一定把自己放在其中,不然不成为缘起。如圆离不开圆心一样,你的环境怎么会离开你呢?这一点得记住。很多人讲缘起,很容易忽略自己和环境绝不能分离的密切关系,缘起把自己忘了,谁在讲缘起。自己所处的环境,上至银河系的宏观世界,小至微观,以至基本粒子,都以你为中心。你必定是缘起的组成部分,一个主要成分。佛教讲缘起与一般科学讲缘起不一样,科学家承认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世界上没有什么独立的事物,这是我们与科学、哲学相通的地方。但哲学对主客观不可分离的这一点,主张不一致,科学则不强调,而佛教非强调这点不可。讲缘起绝没有离开自己,与外物同属于一个缘起系统,不能离开自己谈缘起,离开自己绝没有和自己有关系的外在东西。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认识到开悟的重要意主义。不然,你开悟了管外界什么事。开悟即是通过自己和外界的联系而开悟的。佛已超越思想,同时也离不开众生。知道此理,你才知道“亦名是假名”的重要性。一般讲缘起,只讲“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对“亦为是假名”往往忽略。离开我们而安立之名是没有和我们有关系的事物的,这是缘起论的正观。
  五、十二因缘的目的和意义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参究四十九天,终于彻悟了三世因果的“十二缘起法”,证实了世出世间的苦集灭道,建立“四圣谛”。苦集二谛是从流转上看十二缘起,灭道二谛是从还灭上看十二因缘,总括起来就是“染净因果”。苦集为染,灭道为净,染净因果可以说概括了佛法的全体内容。人生的过去、现在、未来就这样迁流不息如环无端,产生困缘果报的轮回现象,就是三世轮回的具体说明,如果我们不相信三世因果,从一方面说,无法说明人生各种不平等的差别现象,从另一方面说,短短的人生有何意义?人生将是多么悲观啊。由此,我们必须重视三世因果的道理,确信染净因果的酬报不虚,由六凡位逐渐修证而得四圣位的解脱之果,才是正确的出路。
  “十二缘起”是佛法说明人生流转缘起的基本公式。前世因,今世果;今世因,后世果,“无明”缘“行”,“行”缘“识”……直到“生”缘“老死”。“无明”就是烦恼,就是与生俱来的实执,人们只要动心就有实执,就会产生烦恼;又由烦恼熏成无明习气,又产生现行,烦恼如环无端,轮回不息。欲息轮回,须断无明,欲断无明,唯有开悟产生无我智慧,才办得到。上一辈子的“无明”,产生了“行”,由此引发了今生的“识”、“名色”等,以至下生的“生”、“老死”等。有了习气,前因后果,前生的因决定了此生的果,从今生的现状便能推知前生的因;欲知下辈子的果,也只需看你现在的行为就够了。这十二因缘,也叫“十二有支”。
  佛陀根据十二因缘的观察总结出:“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缘起正理。由此可知,要想灭“老死”,就要灭“生”,要想灭“生”,就要灭“有”,乃至灭“取”,“爱”……以至灭“无明”。佛陀在菩提树下开悟,悟的就是这一道理;众生的颈上都套有一副看不见的枷锁,这就是十二因缘。我们长期以来都被这副枷锁套着而不得解脱,等于是判了“无期徒刑”,令人可悲。唯有佛陀为我们找到一条解脱的道路,那就是以般若觉性照破“无明”,便不再受生,不再轮回,更由此可以超凡入圣。先从现实上讲,人们的行为,一种是出于被动的,受条件的限制,不能不这样去作;另一种行为是主动的,要这样作,愿意这样做,就能够这样的。被动的行为是受既成事实的支配,只能随顺消受,难以改变,任之而已。应当重视的是主动的行为,就是我们自愿去作的行为。首先是因有所感受而起了爱好,由此追逐贪求,想据为己有,就名“取”。取则有了习气。如抽鸦片烟、吗啡,抽上了瘾。瘾不发作时与好人一样,抽鸦片的人首先打哈欠浑身疼痛,百般苦处,这时瘾发作非抽不可。由爱而取,由取而有就是这个道理。学习也是这样,学习到手的东西,平时无影无形,待你作文或讲演时,它产生了作用。瘾有好也有坏,研究学问,喜欢艺术,爱好文学都会有瘾,有了瘾,它就牵着你,遇到条件成熟就会发作。这不是一个人,整个人类社会,风气所尚,大家都爱,就形成社会力量,便不能随意取消。同样一个伟大的事业,也就是因这喜爱产生了取的结果。依此而推,谁在爱呢?谁在取呢?不能没主体,由受领纳外镜产生苦乐等感觉,择爱而排苦。没有一件事物没有个自己,由自己的六入——眼耳鼻舌身意,才能接触外境产生感觉,六入又须依靠不显著的名色即心身前位,初在胎中的色心胎基,这又产生自前生业力投入胎中的识。从触受、六入、名色以至识全由于前生业力的招感,都不由自己,比如外境东西一来就受纳,苦、乐、无记全出于被动,随境而转。以六入论,有的生出来眼好,有的耳好,有的个子高,有的个子低,在胎中有的强壮,有的虚弱,这都不由自主,毫无选择。又如有的记忆力好,有的理解能力强,有的长于处理事情,有的长于研究学问,有的嗓音好,有的臂力大,千差万别,说之不尽。这些不由自主的现象有没有原因呢?如果不承认有原因,果不自生,这些差别从何而来?并且这些情况既不自主,不能改变,幸运的合该幸运,倒霉的合该倒霉,愚昧的合该愚昧,聪明的合该聪明,美的该美,丑的该丑,原因就在于前生的种种造业感得不同的果报,佛教称为“业果缘起”,以业果把前生、今生、来生贯串起来,就不是“无因论”、“偶然论”,而人生就有了正确的出路了。一般人把儿女的生因和生下来的差别都归于父母,佛教的业果缘起是反对这种说法的。佛教认为父母是外在条件,没有父母的外在条件我们自然是生不出来,单靠父母的外在条件也不行,这很重要。父母外在条件为缘,是增上缘;我们自有自种称亲因,又叫作因缘;人的现世生命是自己的亲因和父母增上缘合起来而产生的。比如一花园内,同样的土地、同样的雨露、同样的人工、同样的环境,为何花朵万紫千红,各各不同?为何牡丹是牡丹,芍药是芍药,菊花是菊花。外在的条件一样,但内因即亲因各异,所以缘生而因果不乱,其理由即在于此。因果乱了那还了得,你作事我替你受,你吃了我代你饱,我瞌睡了等于你休息。眼看声,耳闻色,世界岂不乱了套。同样是人,为什么释迦牟尼成佛,我们仍是凡夫,同样的互浊恶世,为什么幸运的幸运,倒霉的倒霉,成佛的成佛,下地狱的下地狱,因果不乱根据何在?佛法认为缘起法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因,是主要的;一是增上缘,为助伴的。两者缺一不可。再以花园为喻:土地、阳光、人工、水分是增上缘,花的种子是因,花各有其种,即内在根据;土地、日光等是外在条件,以辩证法说内外和合才能产生事物。我们自己也各有其种,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亲因。仅因不能形成事物,仅缘也不能形成事物。在缘起中,又自有主次之分。如会场上听众与主席互为缘起,但在缘起的会场上,毕竟听众是听众,主席是主席;因缘、增上缘的关系也是这样。所以有的父母愚昧而生下来的小孩很聪明,有的父母聪明生下的后代却很糊涂,种种差别,就易于得到解释。如上述并不是说人们的差别现象不受父母的影响,但父母毕竟是增上缘而非亲因。有些孩子再教,进步仍然有限,说明只有增上缘还是不行的。增上缘再好,代替不了亲因的功能。后天的措施,必须有内在的基础。十二因缘中的“识”即你自己,你有此业识的行动,才投了胎,没有业识的作用,你为什么会投胎呢?这在十二因缘中现生即从此起,依次名色、六入、触、受都归在果里,这一段过程你就无能为力了。业力所牵,你想选择好的地方去投胎那是不可能的,全不由你,心不由己,而取决于你过去所造的种种业,经过爱、取、有,有善有恶又产生了新的业,“有”就是业,又是来世的因了,而造业之因即“无明”,无明即执一切法为实有的错误认识,产生了“爱”和“取”。
  六、三世因果和道德的关系
  佛在菩提树下开悟是和十二因缘有关的,这点为大小剩佛教所共许。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说,在它上面建立的三世轮回,也即佛教全部理论的基础所在。
  三世因果的问题,确实值得我们佛教徒认真研究,真正相信。若不信此,便将佛教的缘起理论推翻,不但三大阿僧只劫成佛的事成为子虚乌有,就是即生成佛,即生开悟也成为毫无意义,而所谓善有善报、恶有善报的道德评价问题,也将成为理论上不可克服的难关。
  要想不再轮回六道,该从何下手呢?首先应该从破“无明”下手,而不是从别处下手。若从“老死”下手,“老死”不用你下手,它自然就会结束的。从其它支分下手充其量为搬石压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有从“无明”下手,才能解决生死的根本问题,把无明一断,后面的锁链也就统统断掉了。
  佛教的总纲是“四圣谛”:苦、集、灭、道,这四字把三藏十二部全部概括完了。三世因果若建立不起来,“四圣谛”也将难以成立,那就没有佛教可言。生命如在一世就完了,那作善作恶有何关系呢?道德行为的价值就不能得到保证,所以,这个命题(三世因果)佛教决不能让步,旁的还可以通融,只有这点必须坚持!可是一般人不懂。我曾遇到不少的知识分子对我说,研究佛教是应该的,佛教的哲学是有可取之处的,如果把三世因果的“迷信”说法去掉就好了。这真是笑话,真是隔行如隔山啊!
  人都应该讲道德,而所谓要讲道德,便意味着或多或少地要作出一点自我牺牲。如交朋友,要对得住朋友,便要在精神上或物质上帮助他;孝敬父母是如此,爱国家、爱集体无不如此。为了国家利益就应当牺牲自己的私利。我为什么要对他人而牺牲呢?为什么连我的生命都可以作贡献呢?这就涉及到一个道德行为的根据和保证问题,佛教的因果说对此作了比较圆满的解答。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你种下什么因,就会收获什么果。道德行为的保证唯在于此。只要相信这点,你就会自觉地讲道德,而不敢不讲道德。反之,如果不相信因果说,不相信十二因缘,以为人死了就什么都完了,那就天不怕,地不怕,为了现实自己的私利,什么为非作歹的事都可以干得出来。希特勒之流的法西斯匪徒为了扩张一己的权力欲,不惜搅乱世界,喋血欧洲,践踏人类的尊严,毁坏人类文明。如果相信因果报应,何至于如此毫无忌惮?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些人群败类终于身败名裂,遗臭万年,得到应有的惩罚。这难道不是讲明业果酬报的最好例证吗?
  道德和良心似乎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有时说,良心不安,就是以良心的安不安作为道德根据。但良心说往往要涉以“天”、“神”关系,作为良心的来源,这是难于自圆其说的,且仍然不能解释善不必有善报,恶不必有恶报这个有碍于道德行为的铁限。唯有佛教所主张的业果酬报的道理,才能把道德行为上的“动机论”和“效果论”统一起来,作出圆满的解释。
  七、佛学与哲学
  近代哲学家非常重视“生命”问题,以生命为中心产生了不少的哲学派别,人的生命从何而来,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人的生命由低级逐步向高级进化而产生的,另一种说法认为人从另外一星球上来的。佛教持后一种说法,经文载有我们人类的祖先,是从“别的天界”而来的。谁对谁错,尚无定论。理论上佛教认为人的生命有他的“因”,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因。这种因,互不混乱,所以又叫做“亲因”,又称为界,亲因如果没有外缘是不会发生作用的。同样,外缘没有亲因也不会发生作用的。亲因与外缘和合,组成各自的体系,沿亲因的规定性而生生不已。因此,生命的延续是来自它的种子,其它外缘是资助生命发展的条件,并不能无中生有,凭空产生生命。这就是佛教的“缘起观”对生命来源的解释。
  有生命就有欲望,与外界接触就产生要求取舍,这就是意志,所以西方的“生命哲学”又称为“意志哲学”,是以意志作为生命的本质的,德国十八、十九世纪的哲学家叔本华持“意志”说,他认为无论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都是意志的表现,但意志欲并不是好东西,它贪求无厌,永远没有止境,总是向牺牲他人、满足自己的方向发展,必然要产生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相互间的斗争残杀,造成人生的悲剧。因而人们应该抑制意志,过少欲知足的生活,以期减少人类的痛苦。
  德国十九世纪的哲学家尼采,他继承和发展了叔本华的抑制论,一反消极而变成为积极主张“成立权力意志论、超人论”,他的主张每每反常,例如,他在分析人是恶或是善时,主张排除善,发展恶。在他看来,一般人所谓的爱,实际上是出于畏惧,因为怕别人有所危害于自己才说爱的,而这正是使弱者得势,困扰强者,阻碍社会的前进,他认为“强者就是正确者,善者”。他崇拜武力,崇拜英雄,认为只有英雄才能有能力领导人类前进,他认为“强者”其本质是“残酷”的。强者不残酷就不能使弱者为强者所用,就不能产生“超人”,他指出历史上没有哪一位伟人不是残酷的,这是权力意志扩张,社会前进的必要条件。他主张“男尊女卑”,要男人对女人不要忘记手中的鞭子。说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属。他这套意志极端的理论,最后把他也带进了精神病院。如果按照他的学说,这个世界的生命都会窒息。我们不能不向他发出质问,当你溺水时,想不想有人搭救,当你病重时,需不需要送医生治疗。假如你在母胎时,你母亲是否可以把你当作弱者以“强者”自居,残酷地把胎儿抓出来仍掉……,大家认为可笑吧。这两派哲学从生命出发重视意志的作用和佛家有共同处,所不同的是佛教认为意念坏的方向应该抑制,律仪戒大半是为此而设的;但意志的好的方向即向上的方向是应当使之发展的。所以提出“转识成智”作为修行目标的中道观。
  无明,即对境认识不清楚,不了解。佛教为此作了详细的阐述,简单地说对事物弄不明白是由于执着人我与法我。总觉得主观方面有决定、支配能力,总觉得客观方面有实在独存不变的物体。于是贪真痴等烦恼应运而生,这就是意念的坏方向,生命趋于下流倾向的原因,必须斩断无明才能使意志得到正确的发展——“转识成智”超凡入圣。开悟非他,破此一念无明而已。《六妙法门》一书,简便明了,不妨一读,试行之。初“数息”修,次“随息”修,次“修止”。重在息止掉举散乱;次“修观”,依定修慧,可依个人的需要分别修,如“五停心观”等;次“修还”。前四次第偏于所缘方面,此则进一步观照能缘,知能缘亦空;次修“净”,能所皆空,只此一念,一念顿断时,便开悟也。
  (智海、果澈、相信整理)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念阿弥陀佛好,念观世音菩萨也好,念地藏王菩萨也好,要一心称念,记住心行相应,感应就殊胜。如果口念,心不相应,还是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伤害众生的事情,伤害社会的事情,你怎么样念也是枉然,为什么?不相应。 ​​​​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