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信为根本(净慧)


2014/9/4    热度:269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信为根本(净慧)

 

  佛教是一种信仰,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都要从信仰出发。

  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的最终目标,是要使信仰得以实现。我们的信仰要在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言行中得到落实。所以我提倡“将信仰落实于生活”,提倡“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我们一定要想到,做这些事情的目的,都是为了落实信仰。

  《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信为能人,智为能度。”没有信,就不能进入佛法的大海;没有信,到了佛法的宝山,也会空手而归。

  《大智度论》里面对于信,有很多生动的譬喻。其中一个比喻就把信比喻为手。佛法是一座宝山,有了“信”,就好像人有手一样,有信的人进入佛法的宝山,就能够取宝而归;如果没有取宝的手,到了宝山也是空来一场。大家想想看,这个譬喻贴切不贴切呢?当然把信比喻为手,只是信的部分特征的描述,不能包括信的全部内涵。

  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许多研究佛法的学者,他也懂得许多佛法的道理,甚至比我们在座的所有人,包括我在内,都要通达得多。但是他对佛法没有信仰,他是把佛法当作知识和学问来研究,而且往往是以批判的态度来研究。他以这种方法来对待神圣的解脱法门,哪怕他研究一辈子,也不能净化身心、得到受用,只好空手而归。

  学习佛法的第一步,就是要对佛法僧三宝建立起清净的信仰。

  所谓清净的信仰,就是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心。有了清净的信仰,就能如法修行,就能获得佛法的受用;有了清净的信仰,就能产生无量的功德;有了清净的信仰,就能成熟一切善根。

  信仰就像是肥沃的土地,佛法的一切根苗都植根于这块土地。只有在信仰的土地上,才能够长出种种清净功德之莲花。

  “信”在许多经论上,特别是一些具有佛学概论性质的大论上,都有非常严格的定义。像《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这些大部头的佛学论著,在讲到修行次第的时候,都强调要从皈依三宝、树立信仰开始。

  摘自《双峰禅话》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无量的方法统统是修定,定了就开智慧,这叫佛法。可是修定,你必须远离贪嗔痴慢,贪嗔痴慢不断,你的戒定慧怎么会成就 ?所以舍就非常重要了,舍就是布施,就是放下。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