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85课
2014/9/4   热度:584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85课 发了菩提心之后,大家一起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 《入菩萨行论》共分十品,现在我们学习的是第六品。按照华智仁波切的科判,前三品是未生令生;生起之后,怎样让菩提心不退失呢?就要学习第四、五、六品,已生令不退。第四、第五品让我们保持不放逸和正知正念,第六品主要是修持安忍。 修持安忍有耐怨敌忍、耐苦行忍和无生法忍三种。现在我们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忍耐怨敌或内心的分别念对我们的伤害,它们对我们有什么伤害呢?主要是障碍我们修持菩提道。如果只是对身体和心造成伤害,都不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对于修道者来讲,即便是身体和心受到了伤害,也不一定成为退失菩提道的因。但在修菩提心、菩萨道方面,比如说我们产生了嗔恨、贪欲等烦恼,就会对修菩提道产生伤害。由于嗔恚心和利他的菩提心是直接矛盾、直接相违的缘故,对于修菩萨道的大乘菩萨来讲,这种障碍可以说是非常严重。 我们要通过修安忍制止嗔心的方式,让已经获得的功德不退失,让没有生起的功德没有障碍地生起,所以我们必须要修持安忍。第六品在华智仁波切的科判当中,为已生令不退的意义所摄。如果按照六度的意义来观察,第三度就是安忍度,三地菩萨主要修持安忍到彼岸。现在我们可以说是在学习安忍的理念,或者修安忍的方法。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当中,也可以把安忍的修法运用进去,通过安忍来对治自己相续中的嗔恨烦恼。 现在学习第三个科判:破嗔成办怨敌利养者,我们对于怨敌获得利养会没有办法忍受,本来其他人成办利养与我们无关,如果是自己、亲友或者一个不认识的人获得了利养,我们的反应也许没有这么强烈。关键问题是怨敌获得了利养,这时,对方被我们贴上了一个怨敌的标签,有这个标签,就是表示他属于和我作对的、我不喜欢的一类人。如果是这类人获得了利养,我们就非常不乐意,乃至于对于他们获得利养,还有供养他们的人等,都很容易产生一种不悦意、乃至嗔恨的情绪,所以我们要破除这一类嗔恨。 癸三(破嗔成办怨敌利养者)分二:一、不应以得利养等之因而嗔他;二、理当以未得之因而嗔己。 怎么破斥呢?从两个方面来展开:第一、不应该以得到了利养等的因而对别人作嗔恨;第二、如果自己没有得到利养,得不到利养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没有累积这方面的因缘,如果真正要找一个嗔恨的对象,应该是自己。通过这两个方面的观察,我们就知道,我们不应该嗔恨怨敌成办利养,不应该嗔他而应该嗔自。通过这个方式来止息自己的嗔心,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安忍。 安忍和止嗔,只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两个反体,从不同的侧面进行的描绘,安忍好像带着一种功德方面的性质,止嗔好像在遮止一个什么东西,其实止嗔也是安忍,安忍也是止嗔。一个是从正面安立安忍的修法和功德,一个是遮破它的违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了知。 子一(不应以得利养等之因而嗔他)分二:一、因实现自之愿望故不应生嗔;二、因不加害我故不应生嗔。 怎样不嗔他人呢?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遮止:第一,怨敌得到利养其实是我的愿望,因为实现了我的愿望的缘故,当然我就不应该生嗔;第二,因为对方得到利养对我并没有生起什么伤害的缘故,也不应该生嗔。 丑一、因实现自之愿望故不应生嗔: 此科判有三个颂词,首先看第一: 初欲令有情,成佛受他供, 今见人获利,何故生嫉恼? “初欲令有情,成佛受他供”,字面意思是:我最初在入菩萨道、发菩提心的时候,曾经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成佛,获得三界供养处的身份。那么现在见到别人获得了一点点利益,为什么要生起很大的嫉妒烦恼呢?就是说,不应生起嫉妒这种烦恼,或者生起恼害他人的意乐。 我们分析这个颂词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从哪个方面来帮助我们修安忍?学习《入行论》安忍品之后,我们如果细心一点,把修安忍的方法、要素做一个统计,可以发现修安忍有很多不同的侧面,它从方方面面介绍了修安忍的方法。如果我们很笼统地学,会认为似乎没有什么特色,都在讲安忍。如果我们细心一点,会发现每一个颂词或者科判之下,修安忍的侧面都不一样,每个侧面都能很好地阐述出让我们修安忍的根据和理由。为什么我们要对这种情况安忍、对那种情况安忍?或者这种情况出来,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安忍,那种情况出来,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安忍?每一种方法提出的根据都能够有效地说服我们应该进行安忍,或者以佛教的术语来讲,这就是窍诀,是怎么能够有效地止嗔的方法。 科判“实现自之愿望”里包含了一个前提和基础。是什么基础呢?用这种方法来止嗔,是指对于发了菩提心的菩萨而言。首先我们是发了菩提心的人,内心还有想要成佛、想继续坚持修菩萨道的愿望。这种愿望没有退失,如果这种愿望退失了,科判所摄颂词的这种止嗔的理由就没有了基础,没有基础这个颂词就不具有说服力。比如随便找一个不学佛法的人、一般的世间人,我们告诉他用这个方法来止嗔,他看了之后就没有什么感觉,不会认为这个颂词、科判对他制止嗔心有什么特殊的帮助。这个前提,就是针对发了菩提心的人、希望能够继续修菩萨道的人,这种止嗔的方式应该是有效的。 此类人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内心还有继续修菩萨道的愿望;第二,在修菩萨道过程当中,可能还有一些烦恼。现在抓住这两种因素来进行观察,对于发了菩提心,修菩萨道的人而言,既然你是想继续修菩萨道,那么这种见怨敌得利养而生嗔恨的行为,其实和菩萨道是不相应的、是背道而驰的。如果他不愿意彻底地失去修菩萨道的机会,就可以反观自己的相续:我生起这种烦恼的确和菩萨道不相应。不相应应该怎么办?这个时候不是说,既然这样我就放弃菩萨道了,在多数人不愿意放弃的前提之下,那就放弃什么?放弃烦恼、放弃嗔恨心。所以,此处引导我们修持忍辱和止嗔,是在发过菩提心的前提和基础之上,从这个侧面来安立修安忍的理由。 “初欲令有情,成佛受他供”已经提醒了我们,最初我是愿一切有情都能够获得成佛的快乐而发了菩提心的,那时我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曾愿包括怨敌在内的一切众生都能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成为三界的的应供处。 在上师面前也好,佛面前也好,或者我们自己每天念诵发菩提心仪轨、受菩萨戒的时候,都是在提醒自己:为了一切有情的安乐,为了一切有情成佛受他供,我们要再再地去纠正自己不好的发心,再再地去发起菩提心,每天都在串习这个内容。 “今见人获利,何故生嫉恼”,既然最初我们发了愿,愿众生能够得到安乐、能够受三界供养,现在我们看到张三李四或我们的怨敌获得了利益,为何生出嫉妒烦恼呢? 其实他们获得的利益是很少的,很少可以从几方面来看:一方面是在现世中可能获得了一点点利益,如对出家人而言,可能是获得了一些供养;对在家人而言,可能是获得一些收益,不管是涨工资、发横财,还是中彩票等等。用世间话来讲,就是自己不悦意、不喜欢的人,获得了很多或者部分的收益。其实这些获得的东西是有限的,就是几百块或者几千块钱,利益很少,这是获得微利的一种解释。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和成为三界供养处的利益相比,他们所获得的利益也可以说是微利。成佛所受到的供养如何呢?我们可以从佛经当中看到,在有的大法会上,佛陀讲解了殊胜深奥的大乘佛法之后,菩萨们欲报佛恩而供养佛,有的供养价值三千大千世界的宝珠,有的供献身上的璎珞、宝冠等。菩萨本身福报就很大,他们的饰品、供品,都是价值连城非常昂贵的宝物。其他的供养者,如三界内的龙王、鬼神、大国王等等,供养的东西也都是非常殊妙的。所以说,和自己发愿愿众生成佛之后所受的供养相比,当前怨敌所获得的一点区区小钱,其实微不足道,他真实拥有的利益非常之少。所以“何故生嫉恼”呢?为什么我要生起嫉妒心,然后产生损害他的心呢?其实这种心态是不应该生起的。 颂词也提示了一个在修菩萨道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地方。什么是应该注意的地方呢?刚开始发心学佛的时候,往往有一种新鲜感,如:我现在皈依了,我现在是一个佛弟子了,现在我入大乘了,我在学《入行论》了,感觉到和以前的生活不一样。一般人对刚接触的东西,一方面是不太理解,一方面比较容易产生一种新鲜感。所以刚开始趋入佛法进行修持的时候,都有一种因为新奇而带来的动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人获得了实际的收益,身心相续改变非常明显,不用提,他们在修持过程中,获得了觉悟和证悟。但是大多数的人,在度过最初的新奇期之后,好奇心就慢慢趋于平淡了,修学佛法的意乐和动力,也就不像最初那么强烈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最初的这个发心(在佛教当中叫初心),就没有那么强烈了。没有了最初入佛门的新奇心,以前的这些烦恼就压不住了。压不住之后,以前本有的贪欲、嗔恚、嫉恼等就开始慢慢明显起来,凭他修道的力量,就觉得有点招架不住了,就会继续在烦恼当中迷失。 可以这样观察整个过程:最初的时候,我们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凡夫众生,相续当中的贪、嗔、痴烦恼很炽盛,中间遇到佛法,就像注入了一股新鲜的力量,对原有的烦恼有所波动和影响,这个最初的影响力逐渐趋于平淡的时候,相续又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所以,我们在趋入想要修道的新鲜观念的时候,其实很需要通过各种方法来加深它的影响。很多人都是在最初和中间的时候,注入了新鲜的观念开始学佛,然后在后期慢慢平淡。之后内心的烦恼就像睡醒了一样,又开始有了。有时我们说,好像刚学佛时烦恼很少,现在多起来了,其实烦恼本身就这么多,只不过在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时,因为我们注意力转移了,以前的东西就可能被忽略,其实它还在,只不过我们没注意到。学佛法的兴致和动力稍微减弱的时候,以前的烦恼又重新炽盛起来了。这种现象其实在每个修道人的相续当中都有可能出现,尤其在我们修道几年之后,慢慢感觉到心态有点麻木和疲弱,好像没有动力了,以前的嗔心等重新抬头,导致了出现颂词中所说的情况。 虽然最初我们发了菩提心,但在见到怨敌受到利养、供养的时侯,又开始生嫉妒心、嗔心,生伤害对方的心。如果不及时纠正,烦恼就会越来越强势,最初的菩提心就会被埋没在烦恼的烟尘当中,被完全障蔽。这个时侯,我们应该持续不断地闻思修行、依止上师善知识、学习大乘佛法、观修、诵咒,哪怕是每天的功课都不应该断。 对有些人而言,每天的念诵好像成为了一种任务,其实如果我们还在坚持念,这对我们有一种纪律性、约束性的作用,一方面是强迫我们忆念:我要发菩提心,我是个修道者等(我们念诵的有这些内容)。如果连念功课也断掉了,学佛就好像没有什么大的收获。有些人感觉念诵就是一个形式而已,可念可不念,但是如果把这个断掉之后,可能连这个提醒的作用都没有了。 按照有些大德的讲法,每天念诵是对我们修法的一种提醒。比如说发菩提心仪轨就是提醒我们:我还是一个菩萨,我应该尽量发菩提心,我要利益有情、利益众生。如果念的是《金刚经》、《心经》,就是提醒我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等等都是空性的,实相就是这样,我们安住在实相当中,我们本身就是实相,只不过没有认知而已,自己的身心、周遭的世界、所有的显现法其实都是无自性的、空性的。如果我们念密乘仪轨,就是提醒我们一切身体等等都是佛的坛城,都是本来清净的自性。念加行就是提醒我们应该生出离心,提醒我们不忘所修持的佛法,这方面很重要。哪怕我们每天只是在佛堂上供水、供灯、供香等,看似一个小事情,其实也是修行的一部分。我们每天听课、思维,都是强迫我们不要忘记所修的道,不要忘失这种善心。如果把这些都停止了,那么善心就会很快会被相续中的烦恼淹没、泯灭。所以,如果我们经常性地和大家听上师的课,或者大家一起听法、一起讨论、或者在一起念咒等等,这些都是帮助我们维持善心的好方法。 有时我们觉得好像自己一个人修行效果应该更好,和大家在一起很容易散乱、说闲话等,有的地方可能有这些小弊端,但是总的来讲,和大家一起学习,比较容易保持、激发、维护自己的善心,这方面起的作用非常大。一天两天可能看不出效果,但是几年之后回头看,其实这些过程都是帮助我们继续修道的殊胜措施,非常有用。 为什么我们发了菩提心,中间还会逐渐淡出菩提心的行列呢?就是因为发心的力量慢慢减弱之后,很容易被本来的烦恼所淹没,所以这时我们更加应提起精神,学习佛法、祈祷上师,更加注意融入佛教修行中。 这个颂词其实就是提醒我们,最初我们发了菩提心,中间相续又受到了贪著利养的染污,因为看不习惯其他众生得到利养而生嫉妒心、生嗔心。这时必须重新忆念:我是发了菩提心的人,在最初发心时,我是愿包括怨敌在内的一切众生,都能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获得三界应供处的殊胜果位的。我们理应乐于见到别人获利,现在看到别人获利为什么生起“嫉恼”呢?一反观自己:其实我的心已经偏离菩提道太远了,必须及时纠正。这时就是要通过忆念这个颂词,安住于这个颂词,反反复复地去观察这个颂词,然后让自己内心中重新生起利益有情的菩提心,重新回到菩提心的状态。 我们应怎么样修持安忍?比如我学完这个颂词之后,觉得对自己有所触动:的确如此,我是发了菩提心的人,我怎么能产生这种很不好、很狭隘、很不清净的想法呢?这是不应该的。有时我们在听课或者看书的时侯,好像觉得有所触动,但是一把书放下,接触到世间的事物,这种触动很容易退失,马上又回到以前的状态,这就是观修的力量还不够。因此我们就要专门把今天学习的内容反反复复去看,把它背下来,背不下来我就把书放在眼前,闭目思维颂词的内容,反反复复地去观察、思维它的每一个侧面,思维它对自己止嗔所带来启发等等。很熟悉颂词中的理性思维之后,嗔心、嫉恼的非理作意和分别念就会逐渐减弱,就会被压制了。当我们看到别人今天得了奖金,或发了一笔财,如果产生不合理想法,就再通过颂词带来的智慧,再去反复观修,这是一种一次又一次成功对治烦恼的方法。 以上说了,因为实现了我的愿望的缘故,不应该生嗔,通过这方面来止嗔。 第二个颂词: 所应恩亲养,当由汝供给, 彼今已自立,不喜岂反嗔? 颂词的意思和科判相应。“所应恩亲养”:对你有恩德的亲人,本来是你应该亲自来供给他们财物、利养等等。“彼今已自立”,现在他通过自己的力量获得了财物、利养。“不喜岂反嗔”?你不但不欢喜,反而对他自己获得生计产生嗔心。 下面进一步分析里面的含义。“所应恩亲养,当由汝供给”是通过世间的比喻来说明意义。“恩亲”怎么理解? “恩”为恩人,“亲”就是亲人,比如说,谁对我有恩我应该报恩,报恩就通过自己的财富、力量和各种方法来报答对方。还有父母,因为对自己有生养恩德的缘故,我也应该亲自去供给种种所需,恩亲也可以这样讲。“恩亲养”,就是我对所有的亲人、恩人,都应该亲养,“亲养”也可以理解成亲自去供养,自己亲自去做的意思。 “彼今已自利”,本来这一切都是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去做的,但是如果有哪一位亲人恩人,他没有依靠你的能力,通过他自己的努力、福报,已经独自获得了谋生的物资,那么我们应该替他高兴,因为本来是你应该去给予这一切的,在他自己获得的时候,按理说,你应该非常欢喜才对,更说不上生嗔了。现在,本来是你自己应该独自供养、亲自供养的对象,他已经独自获得了利益,你为什么还对他产生这么强烈的嗔心呢?其实产生这么强烈的嗔心是不对的,完全是非理作意,这是它的比喻。 实际的意义怎么理解呢?怎么对照呢?就是说:一切众生,就是我们所应“恩亲养”的对境。从哪个方面来体现?第一个恩人,就是说我们要对一切众生修大恩,无始以来,众生对我都有很大的恩德,尤其是要和母亲联系在一起,思维念母。在七重因果教授中就有这种观察的次第,第一个修法是念母,然后是念恩、报恩。我们首先要把一切众生观想成对自己很有恩德的亲人,尤其是母亲。这当然有很大的必要,因为我们的心有一个特点,修菩提心就是抓住、利用了这个心的特点,引导我们修菩提心。这个特点是什么?对于自己亲近的人,我们就很自然地愿意对方获得快乐,离开痛苦,哪怕是成佛的果,我们也很愿意让我喜欢的人、亲近的人获得。不是亲近的人,可能我就不愿意他们获得。利用这种心态,我们把所有的众生观想成我们的母亲。这样观想并不是毫无根据,因为无始以来因果关系错综复杂,所有的人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都对我有恩德。我就利用这一点开始观修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他们在做我母亲的时候,就像现世的母亲对我一样,如是地疼爱和抚养。以现世的母亲为比量,无始以来的众生在做我母亲的时候,都是如此。当然个别情况除外,绝大多数母亲对自己的子女都是非常疼爱的。 我们通过观修,首先建立一层这种关系,通过长时间观修之后,我们认同了一切众生是我母亲,也认同了他们对我有恩德的这个事实。观修要达到什么程度?就是要达到——我对现世母亲的这种感情,对一切众生也要培养出来。培养出这种感情之后,我们就修持悦意慈心,因为他是我的亲人了,所以就很容易对对方修持悦意慈心。看到众生的时候就很欢喜、很高兴,很愿意他获得安乐,很愿意他离开痛苦。七重因果教授修到第六重的时候叫做殊胜作意,殊胜的作意是什么?就是修到认为一切众生都是我的父母,我要愿一切众生能够离开痛苦,愿一切众生能够获得快乐之后,接着发愿:一切众生、一切老母有情离苦得乐的事情,由我一个人成办,我要亲自挑起这个重担,这就是殊胜作意,发起了救度众生的责任感、利他心。再进一步修到第七重教授时发愿: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我要成佛,这时发愿成佛的心态,是真正以利他为前提的、很真实的菩提心。修菩提心的过程就是这样的。 之所以说“所应恩亲养,当由汝供给”,是因为我们发菩提心、修菩提心的体系就有这种特点,要对一切众生观悦意慈,对一切众生要了知他们是我们的恩人、亲人,我应该给他们提供离苦得乐或者成佛的利益,我应该一个人来成办,有这种殊胜的观想,恩亲可以从这个方面了知、体现。发菩提心的时候,一切众生我一个人来承担,殊胜作意中就有这么一条。 严格来讲,我发了菩提心,一切众生的利养都应该由我一个人来供给。比如说,其中一个很具体的众生——当前我面前这个所谓的怨敌,他已经自利了,通过自己的福报获得了利养、财富,我们发菩提心的时候并没有把这个怨敌排除在外,所以其实当前假立的怨敌他不需要你的帮助,自己已经获得了自利,获得了利养,那么按理来说我应该高兴,为什么“不喜岂反嗔呢”?不但不高兴,反而还嗔恨,这就不应该了。所以说我们就应该反过头来观察,其实我是不应该这样做的。尤其是当我们生起很大嗔心的时候,通过这个方法的简单思维就可以强制性地压制嗔心,就是说:其实我是不对的,我是发了菩提心的人,我怎么生起这么强烈的嗔恼心呢?我愿对方痛苦,不愿对方获得利益的心态不对。这时就可以压制住烦恼,一次、两次成功压制,就可以让修安忍的心逐渐生起并强烈起来,这个方面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在修菩萨道的过程当中,我不愿意我的怨敌受到恭敬和利养的实际原因是什么呢?有时就是被概念害的,什么概念呢?就是这个怨敌的概念。为什么说怨敌是个概念呢?同一个人,我对他的看法好,他就变成我的朋友,看法不好,他就变成我的怨敌。其实怨敌本身是个内心安立的概念而已,在佛法的很多理论和观想中,就说怨敌真正伤害你可能就只有一次——某次因缘他可能骂过你、打过你或者伤害过你,就一次而已,在一生的绝大多数时间当中,他其实并没有对你作伤害,他还要睡觉,还要做很多事情,很多时间中你们根本碰不到面。如果我们把这些客观的因素加进去观察,其实这个所谓的怨敌对我们作的伤害是很少的。但是因为我们抛不开这个怨敌概念的缘故,一辈子都受它所困,一辈子都觉得这个人是我的怨敌,想起来就气,其实很多问题是自己给自己造成的。如果把这个所谓怨敌的标签、概念抛弃之后,并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怨敌存在。 所以说,这个所谓的、我们不高兴的怨敌或在修菩萨道的过程当中迈不过去的坎,就是个概念而已。此处我们只是用怨敌的概念来说明问题,还有很多其他所谓的概念,我们生活在概念当中,如“亲人”,或者“我”等等,其实一个个观察下来都没有实质,全都是自己的概念,自己活在概念当中,被很多概念所困扰。我们要通过学习佛法来打破这些固有的概念和执著。当然最细微的概念是用空性、无二慧、无二取的智慧打破的,一切起心动念都是分别念而已,全都是无自性的,安住在空性当中,一切概念自然就化解了,我们就现前了实相的证悟。 下面我们继续分析颂词。 不愿人获利,岂愿彼证觉? 妒憎富贵者,岂有菩提心? 颂词的意思是讲,如果我们不愿别人获得微少利益的话,怎么可能愿他获得殊胜的觉悟呢?如果嫉妒、憎恨富贵者,那么这种相续是没有菩提心的。有时我们自诩是菩萨、是修菩提心的人,但是我们要看一看,在修菩提心的过程中,是不是真正和菩提心相应?作为一个初学者,每个起心动念都和菩提心相应,这也是做不到的事情。在生了嗔恨心和不好的作意之后,至少我们要反观我这个心态是不是正确?如果不正确,我就要补救、忏悔。如果认识到这个问题是不对的,下一次这种心态再产生的时候,就不会像完全没有对治时肆无忌惮地产生了。所以说,只要我们认识这是不对的、错误的,那么第二次再生起嗔心的时候,这种善心一定会带进去,然后慢慢在这个过程中去接受实相。所以我们需要长时间来习惯很多的修法,让自己的心和修法相融合。 对修行者来讲,在修行佛法的过程当中,有一点比较重要,我们可以探讨这个问题,哪一点比较重要呢?就是时间,时间很重要。我们在和修道的人互相接触的时候,或者有些道友在提问题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相同的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觉得我学了这个修法之后好象用不上,或者有时能用上,很多时候用不上,有点着急。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并不是修法的问题,有时候就是时间的问题,时间太短了,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我们去消化,去认同修法。很多时候我们想在很短的时间当中,马上就能收获奇效。其实并不是我们本身有什么问题,真正有问题的就是我们太着急,太着急本身是一个问题。 很多教义需要我们再再地学习,用很长时间去反复串习,在短期看来,它的功效和作用并没有办法很快显露。如果我们反复修学这个法,反复去融于自心,再过几年或十几年的时候,它的效果就显现出来了,我们慢慢接受了这种说法,内心接受了这种教义。内心一旦接受之后,我们处理事情的方法就不一样了。 有时我们刚刚学了几个月或几年的教法,觉得虽然学了这么多,好象没有产生实际的功效。当然一方面我们以前也讲过,马上要产生功效,这是有困难的,因为无始以来实执的力量的确太强了,而现在我们修行的力量太弱,有时我们就反复强调这个方面。但是我们今天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我们的时间不够,时间太短了,如果时间长一点,我们再再串习这个修法,到了一定的量之后,我们的心就发生改变。比如我们刚开始学空性的教法时,觉得特别抽象:明明我是看到这个东西,明明我能摸到这个东西,但它就是空性的、无自性的。我们觉得这两个概念难以融合,太难理解了。但是如果把空性的教法慢慢学下去,学很长时间之后,过几年再来看我们的相续,就会发现我的内心深处,其实对空性的观点已经接受了。我再来看这个物体,就觉得它显现的当下就是空性的,任何问题都没有,我就很自然地已经接受它了。这个变化是从哪里来的呢?一方面当然与我们持续不断地学习有关,一方面还是时间问题,需要时间来消化、接受它。 如果时间够长,我们的相续一定能够被佛法所影响,因为佛法所开显的就是我们心的本来状态,就是心的实相。安忍也好、发菩提心也好、空性也好,内心本身的状态就是这样的,随着我们修行的时间长了之后,慢慢我们就开始接受它了,最后还能够在我们的相续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利他的思想也一样,刚开始总是受到自私自利心的影响,佛经论典中总是说利他、放弃一切自利,但我自己好象怎么也放不下。不过不要紧,我们只要学下去,慢慢学下去。最后就发现,利他的思想在我们的实践中生起来了,站住脚了。之后虽然可能还会产生自利心,但是已经不强了,总有一种对治。内心产生自利的时候,总是隐约觉得不对,一观察,就是利他的思想已经在起作用了。所以,利他思想越来越强大,自利心就越来越弱了。刚开始时,要让我们放弃自己的一切利益去利他,这是根本不可思议、不能接受的,但最后过了十几二十年再看,很自然就能接受这个观念了。 我们再探讨这个问题。有些人刚刚学了几个月、两三年,就觉得学了佛法对相续没有改变,或者还会再再产生烦恼,其实不要那么着急,初学的一般凡夫,出现这种状况是正常的反应,不是什么反常的问题,因为佛法是慢慢影响我们的。以前我们没分析过这个问题,他认为我学了这个教法,至少应该有一个预期,但为什么不出现呢?其实这种想法能够产生,也是我们修学佛法的结果。只要我们不放弃,慢慢再学下去,虽然不会有一种翻天覆地的转变,但是转变是一定会有的。就好象冬天地底下的竹笋,我们在地面看不到它的生长,看不到不等于没有,它在慢慢地长,到一定的时候就一下破土而出,我们说竹笋在这呢,它已经长出来了。很多改变是悄悄进行的,所以在修法过程中不要过于着急。 当然,不着急不是让我们去懒散,完全没有这个意思。有时我们自己太过于着急的缘故,往往就会错掉很多最宝贵的经验、很多好东西。我盼着发生奇迹,马上发生一个惊天动地的转变,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学到佛法,明天就想成佛,其实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个我执的体现。如果不着急,慢慢学下去,因为学习佛法也是消亡我执的过程,如果感应迟迟不发生,我希望的东西不出现,就是在打磨我执、打击我执。对我们来讲,不学习佛法或者学习佛法不顺利,就感觉很挫折,很失败。其实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这个失败是谁在失败?是我执本身在感到失败,这是个好事,是好现象,这个我执受到打击了。如果我们能够正视这个问题,经过一次次打击之后,我执心就慢慢平复了,就能更加清楚、冷静地看待问题。所以我们在修法的过程中不要太冒进,实际上很多问题都是因冒进而来。 如果我们踏踏实实慢慢去学、去修炼,虽然不会一下子发生很大的转变,但关键是心相续会逐渐逐渐地改变。佛法肯定是有利益的,不管我们是在闻思还是打坐,它肯定会发生。就像打坐的人,坐了一百天,可能九十九天都没有任何的动静。比如无著菩萨在鸡足山观修弥勒菩萨十二年,一点反应都没有,连个善梦都没有做过,但是最后,他还是亲见了弥勒菩萨尊颜。其实他的改变在第一次观修的时候就开始了,但只不过这个改变比较微小,是次第发生的。最后当他看到老母狗时,十二年当中累积起来的资粮一下子爆发了,他对母狗产生了不可抑制的大悲心。大乘菩萨最需要的是什么?就是大悲心。依靠这种大悲心不可抑制的爆发,之后就发生了弥勒菩萨的显现。虽然十二年观修,没有一次善梦,但是依靠这十二年的累积最后才出现这个善果。 对我们而言也一样。我们修佛法时,如果几个月没有出现什么感应,我们就好灰心,其实以无著菩萨这么利的根基,他是佛授记的人,也曾经十二年没有生起一个善梦。这对我们来讲是一种启示:第一,我们是什么根基?第二,我们积累了多少资粮?我们在十二年当中是不是精进地修习?都要观察。所以我们几年、几个月没有反应非常正常,还要继续学习。 有个大德在讲到这个问题时说:如果你在几个月、几年当中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因果错乱,而是因果不虚的表现。为什么不会出现感应?就因为因果的资粮还没有达到。它因缘没有聚集,所以不会发生显现。什么时候出现了果,说明因缘到了,在因缘没有到之前,都要努力修行。该闻思要闻思,该修行要修行。今天累积,明天累积,不断地累积下去,就如世间有言“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只要耕耘了,你不想,收获都会来;每天想收获,想得太多了,反而忘记了种因——耕耘的事不做,每天只是空想我怎样才能马上收获,空想今天证悟、明天证悟,把时间花在这上面,忽略了因缘的累积,其实没有意义,果是不会发生的,没有理由发生。所以,我们在学习佛法的过程当中,要经过很多的磨炼、挫折,这对修法来讲是有意义的。 只要我们累积,变化就会发生。每一句佛号、所听闻的每一个字、每一句的佛法,其实都在引发我们相续的转变,只不过每次的转变很微小,我们一下子感觉不到。但只要它仍然不断地在转变,大的转变总有一天会到来。我们想想无著菩萨的公案,对我们非常有激励。虽然我们发了菩提心,现在好象感觉没有力量,不要紧,只要我们修下去、学下去,这种转变绝对会发生。我们自已也是这样的,每天学习好像看不出转变,但是过几年回头一看,才发现几年当中又成熟了不少,我的承受力、安忍力,对佛法的认知等都进步了许多。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真正正视时间的问题。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去承受,总会给我们带来好的收获和回报。 在修行过程当中,如果有人在旁边催促你应该找一个更快的道路,你照着走一段时间,回过头来看,其实还在原地踏步,浪费很多机缘和时间,现在不应该太冒进。有些人认为:我现在已经多少岁了,很着急。其实越这样,越是不能着急,越应该把修习的路看清楚再走。如果自己没有正知正见,有可能走得越快偏离正道越多。这里稍微发挥探讨了一下这个问题,和修法、颂词还是有一点关系,没有离题太远。 颂词中说,如果不愿让人获得利益的话,当然就更不愿意让人获得觉悟,因为这点利益和觉悟的利益相比较,根本不算什么。觉悟是非常大的一种利益,不单是获得财富的问题。比获得财富更重要的是本来的佛性已经觉醒了。对一切众生来讲,最殊胜的财富就在我们内心当中。如果我们愿意众生显现内心的佛性,对众生获得利益就应该更加愿意。如果我们能够容忍别人获得一百斤黄金,按理来说,更能容忍他获得一钱黄金,大的方面都能容忍,为什么小的方面不能容忍?我愿意对方获得正等正觉的觉悟,我为什么不能愿意对方获得一点点世间的利益呢?其实应该愿意才对。 所以这里讲,“妒憎富贵者”——对富贵者产生嫉妒、嗔恨,“岂有菩提心”,难道真的有菩提心吗?不可能有菩提心。有时我们想,我是愿意对方成佛的,但我不愿意他获得钱财,就是说容忍他获得觉悟,但不能容忍他获得眼前的一点收益,这是错误的想法。 这个问题前面分析过,上师在讲记中也讲过这个问题。愿意一切众生成佛,是一种总相的发愿,对自己没有利害关系。而当前我的怨敌、竞争对手,他获得了钱而我没有获得,这时就容易产生不悦意的想法,因为和自己的利益得失直接挂钩了。一方面,我们要总的发心、广大地发心,要让一切众生获得觉悟,同时也要把着眼点放在当前的、比较具体的小事情上面。比如说愿对方获得利益,愿对方离开痛苦,愿对方获得财富,愿对方获得心灵的安乐等等。只有从这方面去观修,当别人真正获得的时候,我们内心中就会非常愿意了。 但是,如果只是把注意力放在愿对方获得一点点钱财上,比如说我们通过观修,愿一切众生、乞丐每天都能够获得一百元的收入,愿穷人、自己身边的人都能够看得起医生,穷孩子都能够上得起学,穷人都能够获得好的工作等等,假如每天我们只是在这些细节方面观修而忽略了大的方面,那我们的发心也是有局限性的。只有把两个方面都结合起来,一方面从总体、全面来观修,愿一切众生获得觉悟,这方面是大的一种发心,然后在这个大的发心里面,再愿单个的众生获得暂时的利益和究竟的快乐,这种心态才是比较圆满的。 如果把重点放在只是愿一切众生都获得觉悟上,这很容易沦为一种高谈阔论,只是愿总相的众生获得快乐和成佛,但是当前的众生获得快乐你就忍受不了,可能出现这种过失。同样,如果把注意力只是放到细节方面,忽略了大的、总的、全盘的众生成佛的利益,发心就有局限性。只有一方面愿总相的众生获得觉悟,另一方面也愿单个的众生、每一个众生都能获得眼前的利益,两方面结合起来就好了,这样不管是从局部、从全局,还是从战略、从战术哪个方面观察,都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发心和修行的方式了。 丑二、因不加害我故而不应生嗔。 若已从他得,或利在施家, 二俱非汝有,施否何相干? 科判的意思是,因为对方得到利益并不加害我,对我没有什么伤害,所以我不应该生嗔。颂词的意思是,如果怨敌已经从施主方面已经得到了受用,或者这个利养还仍然在施主家里,没有布施出去,在这两种情况之下,“二俱非汝有”,财物都不会到你手上,“施否何相干?”那么它布施怨敌也好,不布施怨敌也好,和你有什么关系呢?和你根本没有丝毫关系,对你来讲无利无害,为什么要生嗔呢?既然无利无害,“二俱非汝有,施否何相干?”不管你的怨敌得到也好,没有得到也好,这两种情况和你都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为什么要生起嗔心呢?但是他就是生起了嗔心。 具体是在那方面生嗔心呢?我们分析“若已从他得”、“或利在施家”这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 “已从他得”,就是怨敌已经从施主那里得到了财富,第二种情况是利养还在施主家,没有给他。这两种情况我都相当于一个局外人,和我没有关系,财富第一刹那在施主手上,第二刹那给了怨敌,财富只是在他们两个手上转让,我是第三方,其实与我没有什么关系,虽然和我没有关系,但是我的心里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如果第一刹那利养在施主家,没有给我,也没有给怨敌,我就能够接受。第二刹那,财富还是不在我手上,但从施主家转到了怨敌手上,这个时候我的心态就变化了,注意!这时心态就变化了。虽然我仍然没有得到,但是财富一到了怨敌手上,马上我就生起嗔心了,总科判就是看到我的怨敌成办利养我就不高兴,我就嗔恨。那么要找到生嗔的关键是在哪?就是第一句“若已从他得”,怨敌从施主手上得到了财富,然后我就开始生嗔。其实真正分析,财富不管是在施主手上,还是在怨敌手上,和我都没有关系,但在施主手上我就不生嗔,在怨敌手上我就生嗔,就觉得不舒服了。 下面再与科判因不加害我故而不应生嗔对照分析,财富从施主手上转到怨敌手上我就生嗔,生嗔的前提是什么?就是他对我有伤害我才生嗔,如果对我无害我就不生嗔。我们观察:财富从施主手上转到怨敌手上,是不是对我有伤害呢?对我没有任何的伤害。没有伤害我为什么要生嗔呢?我不应该生嗔。那么嗔心生起是什么原因?就只有一个结论:非理作意。产生这个嗔心其实毫无理由,就是一种非理作意,一个妄执而已。 现在我们分析,财富从施主转到了怨敌手上,这个过程本身有没有实质性伤害呢?如果财富从施主手上到怨敌手上的过程本身是有实质性伤害的(假如不是我妄执,而是因为实质的变化),我生嗔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过程本身具有实质性伤害。那么我们再举个例子设想这种情况:在我不知情、根本不知道的情况下,财富从施主手上转给了怨敌,如果说这个过程本身有伤害的话,那么即便是我不知情,我也会突然感觉到胸口被重击一下或者我就昏倒在地了,之后我观察是什么原因?哦,原来是因为财富转移给怨敌导致的,其实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不管如何财富转移,我根本不会有任何反应,对不对?只不过我知道施主把财富给了怨敌,于是我就不高兴了。分析下来,这个生嗔就是一种非理作意。为什么我要生嗔呢?因为我们的心识有非理作意,其实他并没有对我造成任何伤害,我生嗔没有任何根据,不应该生嗔才对。 为什么这么强调非理作意呢?世间人也有正常的思维。我们做任何一个事情,都应该有一个目的或理由,为什么这样做、是什么理由、什么根据,世间人也有是非判断的标准。如果我生嗔的确能够找到理由,那也没什么可指责的,因为毕竟有理由啊。但是现在经过我们分析,怨敌得到施主的财富对我什么伤害都没有,而我生起了嗔心,这就是我的非理作意,没有根据没有理由。这样的人所做的事情,怎么可能被认同呢?应该不会被认同。否则我就是个疯子,疯子做事就没有任何逻辑和理由,做了就是做了,问他为什么说不出任何根据。如果我还是愿意这样去生嗔,我是愿意成为一个疯子?还是愿意做一个有理性的人?现在我是一个修道的人、一个有理性的人,如果是一个有理性的人,还是应该会承认根据的。那么我在分析过程中,发现了我的嗔心是非理作意的话,就比较容易让我们回归理性,让我们止息嗔心。我们越分析、越观察,越显现出非理作意是嗔心的本质。如果不观察颂词发现它的本质,我就不会发现生嗔是个非理作意,也许我第一次生嗔心,第二次还会这样生嗔心,第三次还是照旧。如果有一次我发现:其实我生嗔心是个非理作意,不对!我就可以有效地制止它。比如缘这个颂词我再再观察,第一次观察、第二次观察、观察了十次,观察了一百次,每一次观察都得到了一个同样的结论,什么结论呢?都得到同样一个“非理作意”的结论:我这个想法是错的;我这个想法是错的;我这个想法是错的。观察一次,就加强一次,每一次观察,就再加强一次。最后我再产生这种心态的时候,我就自然而然知道我这是非理作意,就告诉自己:放弃吧!观察很多次之后,效果就会显示出来,如果只是粗略看一下,只是观察一两次,也许体会不到它的真实含义。只要反复观察,“我生嗔是非理作意”这个核心就会慢慢浮现,越来越明显。最后把颂词的意义完全吃透,完全融入到我内心的时候,再看到怨敌从施主家得到供养,我就不会产生非理作意的嗔心了。 子二、理当以未得之因而嗔己: 何故弃福善,信心与已德? 不守己得财,何不自嗔责? 为什么我要抛弃福善、信心和自己的功德呢?我不去守“己得财”,“己”是自己的己,不是已。我们不去守护自己应该获得的财富,为什么不自己嗔责自己?应该自己嗔责自己。颂词里面有“福善、信心与己德”三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获得利养的三个要素。如果对方具足这三个要素,他就能获得利养,如果我没有具足这三个要素,我就没办法获得利养。如果我想获得利养,我就不应该抛弃这个三个要素。现在我们没有获得利养,肯定是因为这个三个要素不具足,为什么我要抛弃它们呢?既然我们想要获得利养,应该想方设法去累积这三个因缘,如果这些因缘是被我自己抛弃的,那么应该嗔责自己才对。我没有守护以前应该得到的财富如:福德、福善、功德等等,这是获得利养的直接因。我没有去守护这个财富,把这个财富自己抛弃掉了,如果要找一个嗔恨的对象,应该嗔恨自己,不应该嗔恨对方,怎么不应该嗔恨对方呢?你嗔恨对方不对,你嗔恨怨敌也不对,你不能说怨敌不应该获得财富;也不应该嗔恨施主:你为什么要给我的怨敌钱和利养呢?这样嗔恨是不对的。我们没有获得财富是嗔谁?不应该嗔恨怨敌,也不应该嗔恨施主,应该嗔恨自己。 我们分析获得财富的因是什么?第一句、第二句颂词中已经讲很清楚:福善、信心、己德。福善可以说是前世的因,前世我做了很多布施等福德、善法,我上供三宝、下施有情,供养曼扎、供养僧众等等,这是前世的因,我们称之为远因。第二个是己德,可以理解成近因,近因就是今生做的功德,比如说持戒、多闻或者行为如法等等。第三个是缘,缘是什么呢?就是信心,谁的信心?施主的信心。这个地方我们分析的是什么?就是获得利养的三个要素。获得利养第一个必须要有远因,就是前世所作的福德善根。第二个是今生中要具有功德,这个“己德”是直接引发施主信心的原因,施主为什么对你生起信心?是因为施主看到你是一个修行者,比如你有戒律、有功德等等。或者这个信心也可以来自于世间,领导对你很信任,或者其他人对你很信任,他为什么给你钱?因为你做得好,你遵守纪律,一心一意为公司着想,你的业绩很突出,这些都是今世你受到信任的因,或者信心的因。有了第一个前世的福德,第二个现在做得好的己德,第三个对方因你做得好生起信心,所以他就把财富给你,或者给你发奖金,或者给你利养。这些方面其实就是三个要素,第一个要前世的福德,第二个要己德,己德就是今世暂时的、比较明显的布施、持戒、闻思修等功德,第三个就是对方对你的信任。有了这些因就可以获得利养、获得财富。怨敌因为具足了这三个因,所以他获得了,然后自己呢?我没有获得。 颂词主要是讲 “理当以未得之因而嗔己”。就福善、己德、信心三者而言,我前世没做福善,今生当中我的行为也不如法,别人没对我生信心。“何故弃”就是说你为什么要抛弃呢?我如果想要获得利养,为什么要把这些因缘抛弃掉?“不守己得财”,不守的意思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你已经获得了,你不守;另外一种理解是:不守就是你根本就没有,你没有做这些因,不具足这些因,你没有守护、具足这些可以获得利养的财富,福善、己德等等因,“何不自嗔责”?就应该自己嗔责自己,不应该去嗔恨别人。这样我们就知道了,如果自己没有获得利养,一定是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怨敌的问题,也不是施主的问题。 学习佛法分析的时候,就是要做一个理性的分析和理性的思维。没有学习这个颂词之前,我们的思维基本上比较混乱,把很多因果搅在一起,分不清楚到底是我的过失,还是别人的过失。比如说这个颂词里面的问题,当施主给了怨敌财富时,我生起了嗔心。在我们不分析的时候,思路是很混乱的,我也许觉得我不对,但是不对在哪个地方不清楚。我们就分析,我在这儿生嗔心,我没得到这笔钱,是因为怨敌的问题吗?不对,不是怨敌的问题。是因为施主的问题?也不是施主的问题,是不是我的问题?一分析,就是我的问题。这里找到了:没有得到利养,其实是你自己没有具足福善的远因,也不具足己德的近因,然后没有得到别人的信任,像这样自己没办法获得利养,至少是这笔钱自己没有具足这个因,当然其他的也许具足。在这个事件当中,自己的福德、己德和别人的信心都不具足,不具足怨不得别人,只能怨自己。所以真正分析下来,我不得财富,是因为自己不具足功德,要嗔责就嗔责自己。我既不能嗔责怨敌,也不能嗔责施主,我通过这种思维有效地制止了对怨敌和施主的嗔恨。这个时候并不是真正要去对自己发起一个很大的嗔心,主要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止息自己对怨敌和对施主的嗔恨心,安住在安忍的状态中。 本课就讲到这里。
---------------------------------------------------------------------------------------------------- 更多生西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在经里面给我们说:“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生在末法时期,只有念佛,才能证果。但很多人在念佛时,心理妄念、杂念比较多,我们不要想去降伏妄念,因为“想降伏”是妄念,妄念压不住妄念。而求三宝加持,专心念佛,不理会妄念;时间久了,就能把妄念压住。念佛是正念,只有正念能压住妄念。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