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期刊文章选读:移民专题编者按——真正的无忧恼之处,唯有极乐故乡
2014/9/4   热度:240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移民专题编者按——真正的无忧恼之处,唯有极乐故乡 趋乐避苦是人的天性,也是众生历劫精勤修持,从苦空无常之此岸度向常乐我净之彼岸的深层次心理动因。在社会层面,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从来都是天经地义、无可非议的。在人类历史上多次出现的移民潮,固然有民间自发与政府号召之别,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逐才是其成为潮流的最主要动力。 对“幸福”一词的定义,在衣食无忧、健康快乐的层面有其共通性,在此基础之上,有一万个人,便会有一万个对幸福的个性化定义。一个人眼中的天堂,或许是另外一个人眼中的地狱。即就同一个人而言,此时的美好机遇,在彼时或许只是个噩耗。钱钟书笔下“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的围城效应,在现代自由移民这件事上也是表露无遗。 佛法把我们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称为“依报”,佛法认为,依报只是“正报”的外化,是随着正报的变化而变化的,所谓“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通俗来讲,就是人心。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内心精神世界和外部物质世界二者的关系之中,内心精神世界是起到决定作用的,所谓“心能转境”是也。 在一部描写现代中国移民现象的长篇小说中,作家通过严肃的观察与思考,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精神上没有摘下枷锁自我解放的人,漂流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还是自困。”此处,“自困”一词用得甚是精当。痛苦与烦恼,究其实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精神世界,如果不在此处著力,而只是放任身心在外部世界漂泊,结果就会像那个狂奔着想要摆脱自己影子的愚人一样。 对于我们所身处的外部环境,佛陀在一个宏大的视野中,得出一个基本结论——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在这个基本结论前提下,遑论娑婆秽土中一个相对和谐安定的国度,即就三界本身,也是无可留恋处。真正的无忧恼之处,唯有极乐故乡。 有道是: 应当发愿愿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恋。 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有谁争。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父母不信佛,这一生不能得度不要怕,自己要往生。自己往生了之后,你的父母不管在哪一道,你看得到;他什么时候能够接受,你马上化身来度,这叫真正孝顺。你现在为了度你父母,一天到晚心里烦得不得了,好了,父母没去得了,自己也去不了,这个可惜!只要自己成了佛,你的家亲眷属可以说早晚的事情,没有不成佛的。因为他过去跟你有这个缘分,缘分很深,“佛不度无缘之人”,到他回心转意的时候,智慧现前,业障少一点的时候,你一说他就会听、就会接受。念佛往生也不完全是这一生的事情,来生来世还可以,问题就是我们家人要有一个人真的往生。只要这辈子有一个人往生,我们都有救,早晚都有救;如果我们都堕在到六道里头,谁来度我们?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