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7课


2014/9/4    热度:778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7课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学习如何生起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的殊胜窍诀。前面我们说要为了利益一切有情发菩提心,实际上这种发心只是一个总相的发心而已,如果要在内心当中真实生起菩提心,必须要学习如何生起。《入菩萨行论》告诉我们怎么样从无到有生起菩提心,然后让它稳固、增长,最后达到圆满,这是一种殊胜的修道窍诀、关要。

  《入行论》共十品,现在我们学习的第五品---正知正念,在六度当中属于持戒度。在第三品中我们已经受了菩萨戒。如何受持菩萨戒呢?从一个角度讲,菩萨戒似乎是菩萨的戒条,一般人容易误解为一种束缚的因,很多人一看到戒,就认为是一种束缚,所谓戒,就代表不能做这、做那,自己喜欢的事情和物品都要完全放弃。菩萨戒一方面是戒,一方面也讲到了菩萨行的见解、修持和方式。从某个角度来讲,它是一种修行的基础,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它也是整个菩萨道的见解和修行方式。

  我们受了菩萨戒,就要注意怎么来守护菩萨戒。将菩萨戒守持圆满,就可以让我们在修行过程中拥有保障,或者说可以圆满资粮、清净障碍,最后真正获证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菩萨戒的必要和利益,实际上远远超过一般凡庸者所认为的束缚的戒律,当然我们也不否认戒律的束缚性,但它主要是束缚我们的心不要放纵于恶业。因为凡夫人无始以来散乱惯了,所以很容易按照习惯思维去做事情,如果放任其行,只会导致继续流转。所以,假如说戒律有束缚的作用,一定是束缚我们的身语意不要放纵于恶行,是为了让我们修持清净的佛法。

  第五品当中讲到的持戒,主要是通过正知正念来守护心和戒律。今天继续学习“断除成为世间不信之行”。

  肩臂莫挥摆,示意以微动,

  出声及弹指,否则易失仪。

  这是教导菩萨在日常的修行和行为中,要努力断除不让别人生信心的行为。“肩臂莫挥摆”:我们在走路的时候,肩膀和手臂不要挥摆得很厉害,不能大弧度地摆动。“示意以微动”:如果要对别人示意,最好是微动。微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指第三句中的“出声”,另一方面是指“弹指”。如果我们要招呼某个人过来,或者要示意对方做某事的话,可以小声叫他,或通过弹指的方式吸引对方的注意。“否则易失仪”:如果没有这样做,而是大幅度地摆动肩臂,或者示意时声音和动作很大,行为就流于粗鲁,很容易失坏寂静的威仪。

  这个颂词是教诲我们身体必须要寂静,要制止让别人不生信心的行为。因为世间人的心比较脆弱,或者因为没有调心的缘故,对很多东西没有办法容忍。当然我们前面也讲过这个问题,随顺众生、容忍对方,也应该有一个底线,绝对不是造恶法的时候也去随顺。如果是日常的一些行为或者善法,就要随顺众生。此处从不要让众生生起邪见的侧面,告诉我们行为必须要寂静,或者要在身体、语言等方面保持合理的威仪。

  “肩臂莫挥摆”:我们走路的时候,不应该大摇大摆,手不要甩得很圆,步子跨得非常大等。世间人虽然没有受过佛教的教育,但对于怎样走路也有一套衡量的标准——怎样才是文雅的方式,让人看起来好象很有教养、学问,也会评价这个人走路没有规矩,那个人很粗鲁等等。

  我们走路的时候,不应该大幅度地摆动。如果在军队里,走路要摆手或者大步前进,是有它的必要性。除了这些特殊的团体外,也没要求一般人在路上要跳着走、手要甩得很高或者步子要跨得非常大,没有人认为在大街上这样走路是正常、合理的行为。作为一个修行者,在一定的场合、地区和时间段,对大家都认同的一种比较柔和的行为方式,就必须要随顺它。

  从佛陀的角度来讲,怎样走路对他无所谓,因为佛陀恒时安住在实相境界当中。但是一般众生很在乎走路的方式,走路的时候手怎么放,步子跨多大才算是一种比较优雅的姿态,对此有共同的标准。佛陀观照之后,采取了比较中道的方法告诉佛弟子,你们应该这样走路,如果不这样走路,就是颂词讲的“否则易失仪”,已经失去了合理的威仪。这样才能真正去靠近众生、利益众生。如果我们平时走路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学习颂词之后还是应该予以调整、改正。

  “示意以微动”:我们平时有什么事情要告诉别人,或者让别人去看某个东西、拿什么东西等,必须要有所示意。示意的时候要“微动”,微动和前面所讲的意思一样,不能以很大的声音或者行为来表示。夸张的行为出现在娱乐节目和影视剧中,容易引大家发笑,但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是以比较正常的方式进行交往。

  作为一个佛弟子,出声有出声的标准、范围,比如通过弹指的方式。当然寺庙的传统和城市的传统不一样。上师在讲记中以寺庙为例。寺庙中左邻右舍都是闻思的人,有人在传法,有人在禅房里禅修、看书等等,如果在寺庙中发出很大的声音,比如喊人、打招呼,就有可能让很多闻思和禅修的人分神,这会造成过失,所以从这方面来讲不能有很大的声音。

  “弹指”:在印度通过弹指招呼人是非常普遍的,但也要看不同场合,有些地方用弹指来吸引人,有些地方就没有这个习惯。弹指的声音也有差别,有的声音很大,有的声音很小。现在藏地很多寺庙也有这个习惯,内地有些寺庙和场合也用弹指的方式,因为在某些戒律中,做某些事情的时候需要用弹指。

  上师讲,有些地方不习惯用弹指,就不要求大家去学。因为即便在小范围团体中使用,在社会中也不一定用得上。甚至有的地方认为弹指是比较轻佻的行为,假如是这样当然更不需要去学了。但在非常嘈杂的环境当中,如果用很小的声音去招呼别人,别人根本听不到,这时也不得不提高声量,才能办事。所以,一般情况应该寂静,如果是特殊的情况,或者在某些地方没有这个习惯,我们本着不要让别人生起不信任、生起邪见的主旨,随顺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有必要做一些变通。要分析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否则就很容易失去身威仪。

  在上师的讲记和论典中,很多地方都出现过“我们要随顺他人的心、或者不要伤害别人的心、要维护别人的心”等教言。有些人想,对我而言,现在还没有能力去利益众生,如果要去利益众生,我才需要去考虑别人方方面面的感受,考虑别人是否生起信心,但我是自己修行,是不是根本就不需要考虑这些了呢?其实即便是自己修行,还是需要注意。我们修行的所依就是佛的教言和论典,以此作为所缘的对境和修学的基础。佛陀祖师在经典论典中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修行者,行为应该如理如法,即便不以利他为前提,实际上从自利的角度,也需要这样做,因为这是让自己的行为调柔、清净的方法。

  有时候我们不注意,动不动就说我发了菩提心,我要利益一切众生,其实利益一切众生或菩提心是很殊胜的善法,它是符合于缘起规律的。我们修学佛法都是以善法为基础,所以在修行佛法的过程当中,如果没有通过小的地方去改变自己、约束自己,那么一方面我们的理想好像很大,“要利益一切众生”,但我们在改变自己方面,行为还是没有约束,心还是非常放荡等等,这样我们就没有办法和最清净、最圆满的缘起法相应。

  菩萨道是最圆满、最究竟的一种缘起之道,它是与佛道和实相完全相应的一种缘起,这么大、这么圆满究竟的缘起我们现在还做不到。但如果不从小的地方去改变,比如说说话的方式,或者走路的方式等等,大的方面我们更不可能做到。微细的方面实际上我们也需要去改变,让我们的身体和行为符合于缘起因果之道。

  实际上我们的每个行为和所讲的每句话,都是我们一个心理的反射,如果我们外在的行为很粗野,它也从某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内心的状态,处于一种不约束、比较粗野的层次。我们要通过规范外在的行为和语言,让自己的心逐渐调伏。如果我们外在的行为很粗野,不调伏外在的行为,可能也没办法约束自己的心。因为我们的心已经习惯了粗野,在外在的行为和语言上才会如是发展。现在我们开始约束身体的行为,约束我们的语言,实际上也是对这种粗野的心,首先造成一种不习惯。我们刚刚学习佛法的时候,对于佛陀祖师在经典论典中所讲的戒律等行为会觉得非常不习惯,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触及到了内心的一种本质,或我们无始以来习惯的一种思维方法,我们已习惯放纵自己的身语意,而约束我们的身体和行为,就让我们的心感觉很不舒服。

  通过佛所讲的戒律,约束自己的身语意,我们的内心会慢慢开始调伏,接受比较轻柔、寂静的行为,时间长了之后,我们的心就习惯了。通过纠正我们的身语意而来调伏我们的内心,对自己修行也很有必要。因为大的改变往往都是从小的改变逐渐发展起来的,如果我们不在身体、语言上作一些改变,要一下从一个自私自利的凡夫,调整到一个不考虑自利、完全广大利他的菩萨心态,这是一个巨大的跳跃,实际上很难真正发生。所以我们要从小处着手,从约束身体和语言开始。

  从自己修行的角度来讲,这些威仪、行为,的的确确是必须要做的。还有从修菩萨道的侧面来讲,如果我们的行为不注意,非常有可能对众生造成伤害。因为毕竟自己是开始修佛道、发菩提心的人,如果觉得自己是一个修行人,却不注意自己的行为,让其他众生看到了,生起邪见和不好的想法——当然一方面,有些人是对你本人生起不好的想法,但一般世间人,包括我们也是这样,往往很难把个人行为定义成一个单独的行为,很容易把个人的行为联系到他所代表的整个系统。

  比如,自己的行为不检点或者很粗野,本来是自己的行为,但其他人看了之后,就很自然地联想到你是一个佛教徒,你这个行为代表着佛教的行为,就通过你的行为开始指责佛教,说佛教的修行人如何如何,佛教如何如何。他是好像是直接对你做指责,对你有看法,其实他通过你,也对所有修行者和整个佛法开始有非议,产生不好的想法。如果这样,这个人就造下了很重的罪业。通过诋毁或者指责所有佛教修行者和整个清净教法的缘故,这个人就很可能堕落恶趣,虽然不是自己让他堕落恶趣的,但是是由于自己的行为不检点而导致的,他的堕落实际上和自己有一种因果关系。

  作为一个发了菩提心的大乘修行人,如果一个众生因为自己而堕落了,的确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平时要尽量维护他人的信心,如果别人生起不好的想法,的确是因为自己行为不检点造成的,我们对这个问题就更应该注意了。

  还有一个问题有必要分析一下。一方面我们讲,世间人的心很不确定,不管一个修行人怎么做,有些喜欢挑毛病的世间愚者,你这样做他有看法,那样做他也有看法,这时怎么办呢?我们在这种前提之下就要分析:如果我们的行为让别人产生了不好的看法,比如自己经常放生或者拜佛、行持闻思修的事情,他因此而生起邪见,会不会因为要维护他的心而终止修行善法呢?这是不需要的。

  因为前面讲了,一般世间人分不清哪些是清净的法,哪些不清净的法,即便我们在做放生,或者不杀生、吃素这些事情的时候,假如其他人因此而生起了邪见开始诽谤,这就不是我们的原因造成的,因为我们是在如理如法地行持善法,所以我们只会觉得比较遗憾,众生不了解清净善法的修行原理而导致他产生了邪见;从另外的角度讲,如果他生邪见的因的确是因为自己不检点,通过自己不检点的行为,让别人产生了恶念,就主要是自己的问题了。所以要把这个问题一分为二来看。

  我们也不能过度地放荡不羁,不管别人责不责难,对调伏己心、维护他心方面都不注意,这样当然佛也不赞成,也不是《入菩萨行论》的意思。但是如果我们如理如法地行持了,比如,世间部分人对抛弃一切烦恼出家修行的人,还有吃斋念佛的人都有偏见,他们对于出家人割断青丝遁入空门,终日以青灯黄卷为伴,觉得是非常凄惨的一种行为;对修行善法的人,他觉得都是些斋公斋婆很迷信,认为这些人都是软弱之辈,都是可欺负的人。这是属于没有智慧的人对修行者的邪见,实际上我们不用理会。因为不管怎样,总有一些人会产生邪见。只要我们所作的行为是佛陀认可的,是佛陀让我们去做的,在这种前提之下,不管其他人怎么说、怎么想,我们也不必改变自己的发心和行为。所以我们要看情况而定。

  有些时候我们还会认为,威仪很清净、走路说话很规矩是南传佛教国家修行者的专利。一提到走路如理如法或者很威仪,马上就联想到南传佛教的修行人。其实我们学习之后就知道了,如果声闻乘、小乘行者的行为都如此如理如法,作为一个修菩萨行的人,行为就更加应该如理如法,更加深合缘起因果之道才对。如果我们不注意,虽然修行大乘佛法,却没有学到大乘佛法的精要之处,只在一些外在的行为和形象上去着手,很容易让人产生这种错觉——好像声闻乘的人就应该中规中矩,必须要中规中矩;如果提到大乘,就觉得这些大乘修行人走路、说话的方式都比较散乱;如果提到密乘,就好像是放荡不羁的一种感觉。其实这可能是有些人的误解,或者也是因为有些人没了解大乘,或者密乘行为而导致的错误观念,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其实从教义的角度讲,不管是大乘修行者,还是密乘修行者,内心当中我们都可以发菩提心、修持密乘的教义。但在外在的行为当中,不管是大乘,还是密乘的修法,都需要修行者保持行为低调、谦卑和清净,除了一些个别开许的行为之外,其他绝大多数修行者,都要求行为必须如理如法,必须以令世间人产生信心的方式去实行。

  在密续当中也有这种教言,“外现声闻行,内行密集意”,外面显现声闻行者的形象——他也出家或者是一个清净修行的居士。然后,“内行密集意”,他的内心在精进地修持殊胜的密法。或者还有一种说法,“外现声闻形,内隐菩萨行”,从这些教言观察,大乘行者外面的行为也要显现得和声闻人一模一样,然后在内心中你可以发大乘心、大菩萨心。或从密乘的角度讲,你内心对密乘的法义非常有信心,或者一直在观修,但你外在的行为也应该和声闻乘一样,这是让世间人产生信心的方式。这个方面不管是哪一乘,都是应该是完全一样的。

  我们在学习教法的时候,如果是自己管不住自己,这个方面就另当别论,我们也承认自己有烦恼、有缺陷,作为才开始学道的凡夫人,任何一种发心、行为不一定马上就能如理如法,佛陀也没有这样要求过。但是,如果自己做不到,却以密乘或者大乘作为借口,就是完全不对的。自己有烦恼就是有烦恼,不能通过大乘教义、密乘教义,来为自己放纵烦恼找借口。

  不管从哪个方面讲,外在行为清净是三乘完全相同的要求。我们不要认为,这些行为全都是声闻乘的,大乘的佛子根本不需要;或者说我们是发大乘心的人,我们是救度一切众生的人,这些方面不需要。利他也是从小到大,由浅到深,不管大小,都要去落实。维护他人的心到底有多重要?如果我们不维护他人的心,就没有办法做利他的事业。再说,如果把利他的理念、目标带到我们的修行和生活当中,我们就会发现,其实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是和利他相关的。并不好像只有放生是利他,或者坐在高座上讲经是利他,大显神通、制服外道、把很多人带到极乐刹土是利他。都是利他,的确是利他,但利他有很多方式,有一种是大面积利他,如高僧大德式的利他,还有些是一般初学者或者更多平凡的菩萨所做的利他,在生活和修行中处处都可以体现。随顺他人或者维护他人的心、不让别人生邪见就是一种利他,就是一种利他心,是一种从小处着手的利他方式。如果我们平时在这些小细节上都能够养成利他的习惯,处处替他人考虑——世间说设身处地替他人想一想,或者换位思考,里面都含有利他思想。如果我们习惯了换位思考,习惯了在小的地方去替他人考虑,其实就是一种修行方法。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在和别人交往的时侯带着这种理念,或者在生活和修行过程中带进了利他的思想,这也是菩萨的一种修行方法,这样利他的机会就非常多了。

  不要想“我是一个初学的菩萨,我现在根本做不到利他”,好像利他是很大、很远、很高的事情。实际上作为一个初学菩萨,很高的目标对我们而言不太现实,当然以后要达到。但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就像以前讲的一样,我们的目标可以很大,但是应该从微细的地方去着手,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情开始,在一个小的范围中慢慢去做,如果把身边的事情都处理好了,再扩大范围就可以了。

  实际上人就是这么几个类型,如果把这些人一心一意能考虑到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考虑对方的感受和利益,如果从这个方面去思维去下手的话,其实我们不管走到哪个环境当中,我们身边也就是这些人:要么是亲人,要么是素不相识的人,要么就是处处给自己造障碍的人或者怨敌。不管走到哪个国家,不管走到什么环境当中,也就是这几类人。如果我们把身边的这几类人处理好了,也就是把所有众生的事情处理好了。我们的利他心,或者利益众生的心才能够处理好。

  我们不要让别人产生邪见,要处处考虑别人的感受。乃至于寂天论师告诉我们,要把利他的思想落实到你的手臂挥摆的幅度、你出声的音量,或者适当的方法,落实到这么微小的细节上。关键是要深入分析这个颂词,它告诉我们一种怎样的利他的思想,怎样通过这些小的地方去修心。断除世间不信之行,一方面好像都是在考虑利益对方,的的确确我们是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应该以菩提心来考虑任何事情,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寂天菩萨也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去落实利他行,怎么样去落实菩提心菩萨行,不要让我们的行为成为世间人不生信心的因,这也是一种利他的行为。

  丑四、护持睡眠对境之理:

  除了日间的修行之外,我们平时在夜间怎样修行?一个修行有素的人,如果白天特别精进修持,夜间他也有一套修行的方式。如果是这样,座上座下、白天晚上、清醒时和睡眠时都连起来了,经常这样做,菩萨就能做到全天候修行。他不分上座下座,也不分白天晚上,他能在这么长的时间中去修行,一天这样修行,一个月这样修行,一年这样修行,他修行的机会非常多,修行的时间就非常长。

  关键问题在于,现在我们刚刚修行的时候,把上座和下座分得很清楚——这半个小时是我修行佛法的时间,我去打坐观菩提心,或者再加上半个小时做功课的时间,修行佛法就是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其他二三个小时好像全部交给世间法了。好像我们一天当中变成了两个人,一个人是修行佛法的修行者,另一个人就是纯粹的世间人,世间法和佛法分得很清楚。佛菩萨告诉我们,要把自己变成一个修行者,座上座下、白天晚上都是一个修行者,醒觉位和睡梦位当中也是一个修行者,如果能够做到这样,那么我们每天都在修行,能够在任何环境中修行。即便是处于世间,我们也正在修持出世间的佛法。出世间的佛法实际上也是在世间当中去修持,利用世间任何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或者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凡夫人的醒觉和睡眠,把这些都作为一种修行的方式。我们首先要了知它的理念、原理,不一定马上能做到,但是我们了知这种情况之后,知道有这种理想的修行方式,一个修行者居然可以这样修行,然后我们可以慢慢靠近这个目标。

  我们说了白天如何修行之后,我们看晚上应怎么样修行。此处说护持睡眠对境之理,即怎样睡觉。

  睡如佛涅槃,应朝欲方卧,

  正知并决志,觉已速起身。

  睡觉的时候,犹如佛涅槃一样的姿势,头朝着自己随意的方向。睡觉之前应该保持正知正念。“并决志”:发决心。“觉已速起身”:醒来之后马上就起身,不赖床,这样发愿。这方面也是我们修行的一部分。一般来讲,睡觉的时间基本上是一天当中的三分之一。怎么使用这三分之一的时间尽量不浪费?这也是诸佛菩萨早就考虑的问题,或者作为一个修行者也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一个真正好的修行者,如果白天他是一个专业的修行者,或者出家人,他会把全天候的时间用在修行方面。他可以把每天分成好几段,分成四座或者六座、八座。他修法的时间有这么长,然后上座下座之间连起来,而且他能善巧利用睡觉的时间,延续他的修行。的确可以这样修行,佛陀在经典当中做过开示,祖师大德在论典当中也做了光大和弘扬,衍生了很多睡眠方面的修行方法。

  首先颂词当中讲到,我们在睡觉的时候可以修行,这是完全可以的。就好像说我们在商场买东西的时候可以修行,我们在做饭的时候可以修行一样,此处告诉我们,睡觉的时候也可以修行。了知了睡觉的时候可以修行,下面我们就进入到这个环节,看一下睡觉怎样修行。

  第一就是姿势怎么样?“睡如佛涅槃”,这叫做涅槃卧或者吉祥卧。佛陀在人间度化的因缘圆满之后趋入涅槃,趋入涅槃的原因前面我们做过分析,其中之一的必要就是为了警醒一些懈怠的修行者,连佛都要入涅槃,何况我们是一般的凡夫人,一定是要死亡的,要抓紧时间修行的意思。那么佛陀在涅槃的时候,给后学弟子示现了一种吉祥卧的方式。当时佛陀涅槃的地方是印度的拘尸那迦,那里有个遗址,是可以朝拜的四大圣地之一。在娑罗双树之下,佛陀头朝北方,面朝西方,然后右侧而卧,右手放在头下,左手放在左足之上,左脚压右脚,通过这样的方式进入涅槃。涅槃的经典中讲过,佛陀是怎么样通过呼吸进入一禅二禅三禅四禅,然后进入到无色定,再进入灭尽定,从灭尽定起来而入涅槃。这一系列的过程经典中记载得很清楚。

  佛陀在经典中也讲了,吉祥卧还有很多利益和功德。吉祥卧也叫狮子卧,这样睡眠有四个必要性:第一如果通过吉祥卧的姿势躺下去,身体不会松散得很厉害;第二,如果身体不是很松,他就比较容易保持正念,比较容易忆念善法;第三,这样睡眠不会特别深,不容易酣睡态,在睡觉的过程当中比较容易忆念善法;第四个方面就是不容易做恶梦。

  佛陀示现吉祥卧的方式让弟子去随学,平时我们以这种方式去睡眠是比较好的。一般的情况下,仰卧容易引发贪欲心,俯卧容易引发憎恨心,左侧卧也容易引发欲染之心。右侧而卧是比较吉祥的,狮子卧比较吉祥,所以叫吉祥卧。佛陀讲,如果人或旁生在临死的时候,能够吉祥卧的话不堕恶趣。慈诚罗珠堪布在《慧灯集》中也讲到,并不是你做一次吉祥卧,或者你临死时做一次吉祥卧,你就永远不堕恶趣了,不是这个意思。通过这种吉祥卧,可以保证一两世当中不堕恶趣,它本来就有这种缘起和功德。所以吉祥卧很好,平时如果习惯吉祥卧,去世的时候就能够以吉祥卧的方式安然离世了。这个方面我们介绍了吉祥卧。

  第二,“应朝欲方卧”。佛陀涅槃时,是通过头朝北方,面朝西方的方式入涅槃的,其中有很多密意,我不讲。那么“欲方卧”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每个修行者的房间朝向不一定相同,假如一定要求头朝北面朝西,对所有修行者就不一定适合,所以“应朝欲方卧”就是随意朝向一方,朝西、朝南、朝东都可以。

  在入眠之前有很多观想方式。此处说入眠时应该有一种准备工作,第三句、第四句“正知并决志,觉已速起身”。如果引用《宝云经》的观点,就是我们在睡眠时,应该具足一种前加行,第一个就是具足正知,观察心的状态、身体的状态,比如观察自己的姿势、呼吸、心的状态,不要产生欲染烦恼。第二具足正念而卧,就是我们要忆念菩提心等善法。第三具足起床想,就是发愿醒了之后马上起,主要是说我们不要恋床,有些人醒了之后还想再睡几分钟,如果养成习惯就会浪费很多时间,所以这个方面必须要有一种很强烈的作意:我醒了之后一定要起床!上师经常给我们讲,如果我们在临睡之前,有一个很强的作意,比如说明天早上我要五点钟起床,很强地反复作意几次,那么到了早上这个时间,自然而然就会醒来,而且在睡觉之前做一种强烈作意,醒了之后就比较容易起床。第四是光明想,就是在睡觉的时候观想光明充满体内外,身体里面充满光明,身体外面房子里面也是充满光明。充满光明在有些窍诀当中讲就是白光,白色的光明。在这样的状态当中入眠比较容易忆念正法,不容易堕入黑暗当中,这是一种观想睡眠的方式。这样可以尽量利用睡觉的时间来忆念正法,是白天修法的一个延续。休息好之后,第二天又有精神来修行和做日常工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它不是单纯的放逸时间或休息时间,而是一种修法的延续了。

  还有一些其他方法,比如在睡眠的时候通过四座法,通过呼吸修行。在自己睡着之前,吸气的时候,观想一切众生的病苦、灾祸、罪业、业障通过吸气的方式吸到自己的相续中。呼气的时候,观想一切善根、安乐、解脱都让众生去享受。通过这样一呼一吸的观想,慢慢进入睡眠状态,所以在睡前不会胡思乱想,安住在菩提心这种四座法中去入眠。习惯之后,我们临死的时候也能很自然地通过四座法的方式进入死亡。在《修心七要》的注释中讲,如果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死亡,就是最好的一种往生法。这种方式是最好的往生法和最好的临死教言。这也是通过睡眠修善法的一种方式。这些当中提得比较多的是睡前的修法。

  一般而言,众生在醒觉位比较容易掌控自己的修行,睡着了之后就没办法掌控了,所以对睡后的善法没有很高的要求,但在有些密乘的修法当中,甚至于睡着之后也有修法,比如说在无垢光尊者的《虚幻休息》当中,就讲到了在睡着了之后,在做梦的时候怎样去掌控梦境,怎样通过特殊的修法让我们在做梦的时候都能够忆念正法,而且如果在做梦的时候都能够修正法、忆念正法的话,修行的力量比醒觉位还要大。

  假如能够做到这样,一天24小时就完全保持在正法的状态中了,想想看,如果一个修行者能够每天24小时,每一分钟每一秒钟乃至于在做梦时都能够保持修法的状态,他证悟、成就的速度就非常快了。但是现在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按照《入行论》当中讲到的白天的修法做,我起床的时候怎么做,白天的时候怎么做,怎么忏悔,怎么积累资粮,等等,或者尽量在睡前把这些问题解决好。睡着之后的观想方法,随着我们修学佛法的递进,有机会学习无垢光尊者造的《大圆满虚幻休息》的话,那里面有一整套殊胜修法,怎样在睡前作意,怎样通过做梦的方式去修持,还有很多具体的介绍。我们有信心也可以发愿以后值遇这样的教法。

  子二、主要宣说修心:

  菩萨诸行义,经说无有尽,

  然当尽已力,修持净心行。

  一切修法都是围绕修心为目标而进行的。菩萨的行为有无量无边的分类,经典当中说没有穷尽,虽然我们没办法一一实行,但也应该尽己所能地修持净化心地的行为。因为众生的根基无量无边,所以佛陀针对无量无边的根基也宣讲了无量无边的行为。经典其实是非常广博的,因为的确众生的根基很多,所以佛陀讲了这样对治的法。一般而言,八万四千法只是一个大概的数目而已,其实真正按照标准算起来,不止只有八万四千,实际上是无量无边的。

  某种佛教史中有一个说法:当年龙树菩萨应龙王之邀去龙宫讲法,《华严经》、《般若经》等经典都是他从龙宫取回来的,当时这些经典在人间已经失传。龙树菩萨从龙宫中把这些主要的大乘经典取回来,重新在人间弘扬。还有一种说法:当时龙树菩萨用一个月的时间去看龙宫中的经典,连目录都没看完,经典之多我们完全可以发挥想象,的确是浩如烟海,无法衡量。所以人间留下来的经典只是全部经典的一部分。现在翻译过来的汉文经典也好,藏文经典也好,或者所有翻译过来的经典,只是整个存于世间的经典的一部分,还有很多以前没有翻译的,现在已经流失的经典。总而言之,我们说经典很多,那么经典当中宣讲的菩萨的行为、菩萨的修行当然也就无有穷尽。即便是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大藏经中留下来的这些菩萨行仪,菩萨的行为,也是非常多的。我们通过有限的人生、有限的精力,可不可能一一去行持呢?实际上没办法一一去行持了,那怎么办呢?此处讲到了应当尽己所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修持调化自心的行为。因为佛陀所讲的一切学处、行为,就一个目的:调化内心。为什么只有一个目的调化内心呢?因为佛陀在了义的经典当中已经讲了,一切众生皆具如来藏。也就是说,一切众生的心性、心的实相就是佛性,只不过众生的心被烦恼和分别念染污了,没办法显现这种广大或者究竟清净的实相。

  所有的修行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去探究心的本性。我们要真地探究心的本性,第一步就是要让我们的心清净。这是在世俗层面上清净,而不是本来清净的那种清净。世俗层面的清净,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有很多染污,产生贪嗔痴的烦恼和种种分别念,通过佛法修持之道,清净我们具有贪心、嗔心的世俗心态,然后让我爱执净化,这样我们就是尽其所能地在世俗层面,让我们的心变得善良、柔软,让我们的心充满利他的精神。把这些前期工作做好之后,有一个比较清净的心地,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探究心的本性和实相,这时就容易得多了。

  前期工作主要是清除一些非常粗大的障碍,比如说贪著轮回,自私自利的心很强大,贪嗔痴很旺盛等等,我们前期的修行主要是通过修持无常、暇满难得,发起世俗的利他菩提心等等,这一切行为实际上都能够把这些粗大的障碍扫尽,扫尽之后,我们在这个高度和基础上,再去看心的本性,通过空性的方法去了知心的本性,这就容易得多了。否则,在障碍很多的情况下,要去观空性、观心的本性,说句老实话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当我们扫清了大部分障碍,粗大障碍扫尽之后,在相对安静、相对清净的心态之中,再去修空性、修密法、修实相的教义就容易得多。

  从世俗的层面来讲,我们要尽量修持让自己的心清净的行为,前面所讲的这些都是和修心有关的,还有一些专门的修心法门也和修心有关。究竟来讲,每个众生的心都是光明、空性的本体,再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彻底地净化我们的心,使二取分别念的执著消失于法界,这就究竟地让我们的心回归到了本来清净的状态。

  “主要宣说修心”这个科判的意思,可以有直接和间接、浅层次和深层次两个意义。就暂时的意义讲,就是通过利他心,通过调整自己的心的方式,调柔自己的心,这方面是一种层次;第二个层次是更深入地进入内心的实相。但颂词的表面意思,主要从浅层次、第一个层次来讲,就是通过前面所讲的修法净化我们的心地,清净我们的贪嗔痴烦恼等等。

  子三、净除成为心之障碍:

  我们要净除什么障碍呢?就是心上的一些罪障,这个方面我们要清净。如果这些罪障不清净,它们可以严重地干扰我们的修行,在我们修持利他、修持菩提心的道路上成为严重障碍。所以在修习佛法的过程当中,一方面正确的观修很重要,第二方面就是清净罪障、圆满资粮非常重要。

  昼夜当各三,诵读三聚经,

  依佛菩提心,悔除堕罪余。

  我们在白天、晚上当各三次诵读三聚经,然后依靠佛陀和菩提心的力量来忏除堕罪之外的罪业。什么是“三聚经”?三聚就是把忏悔罪业、随喜福德、回向善根,这三个善法聚集在一起,叫三聚经。三个善法就是忏悔罪业算一个,随喜福德算一个、善根的回向算一个,把这三个殊胜善法聚集在一起的经典叫做三聚经,里面有忏悔罪业、随喜和回向大菩提三方面。一般来讲,我们以为《三十五佛忏悔文》好像是着重忏悔,平时我们忏悔罪业也是念《三十五佛忏悔文》,实际上忏悔只是其中一部分,它里面也有随喜和善根回向,是这样一种修法的本体。那么《三十五佛忏悔文》三聚经是佛陀讲的一部经典,其他很多论典当中也有三聚经,比如在《学集论》当中寂天菩萨也讲到了三聚经的功德和必要,可以忏悔十不善业道,可以忏悔五无间罪,有些地方讲依靠女人犯的罪业或者按照现代的话来讲,依靠异性犯的罪业等等,这方面通过念诵三聚经可以得以清净,那么三聚经的功德利益非常大,很多高僧大德都是把三聚经作为日常的课诵之一。

  那么怎么去念诵呢?什么时间段念诵,念多少次呢?就讲“昼夜当各三”,字面上直接看就是白天念三遍,晚上念三遍;或者有些上师在讲记当中说,白天三次可以放在不同的时间段,比如说是早上、中午、黄昏,然后夜晚三次——初夜、中夜、后夜。或者我们规定时间,白天念三次,晚上再念三次。我们白天的时候有可能行为不检点,造下了一些罪业,违背了菩提心等等,我们经常忏悔就让罪业不过夜,让罪业能够得到及时的清净。虽然佛经当中讲了尽量不造罪,但是佛陀也讲了,如果造罪之后能够懂得精进地忏悔,还是智者,还是有解脱希望的,所以我们造了罪之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认清这个造罪然后去精进地忏悔。

  “依佛菩提心”:就是通过佛和菩提心来作为所依,或者皈依佛然后依止菩提心。皈依佛当然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皈依;依止菩提心,我们叫发起菩提心。然后依靠四种对治力的方式来忏悔,“悔除堕罪余”:“堕罪”是什么?此处的堕罪就是根本罪,“余”就是堕罪以外的其他的罪业,也就是属于支分罪。

  如果我们造了支分罪,就可以通过读诵三聚经的方式予以清净,有些自性罪通过三聚经可以清净,在佛制、菩萨戒当中,根本罪以外的这些剩余罪业,也是通过念诵三聚经的方式来得以清净。我们在这个世间当中,在修行过程当中,身语意造了很多的自性罪、佛制罪,我们平时养成一个忏悔的习惯,念三聚经也好,或者念百字明也好,每天都应该精进地忏悔。只有每天精进地忏悔,我们才可以让罪业不再再地增长,不添加新的罪业,力图用让我们的相续相对清净的方式,继续圆满菩萨道的修行,这个方面就是简单介绍一下通过三聚经忏悔罪业的修法。

  本堂课我们讲到这个地方。

----------------------------------------------------------------------------------------------------

更多生西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地狱里面的引业是什么?就是嫉妒嗔恨。这个很可怕,所以人在临终的时候,心里不高兴,发脾气,肯定堕地狱,这个业力引导他到地狱去投生。贪心堕饿鬼,活的时候对自己拥有的财物放不下,贪恋,临命终时有这个念头就到饿鬼道。如果临命终时糊里糊涂、迷惑颠倒,愚痴,邪正、是非、善恶都无知,都颠倒,搞错乱了,堕畜生道。临命终时还想到人伦道德,还想到仁义礼智信,这个引业引导你到人道来投生,你来生不失人身。入佛法界是平等心,平等心是佛道的引业。我们今天讲得圆满一点,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个心引导你到佛法界去。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