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58课
2014/9/4   热度:553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58课 前面通过略说和广说,宣讲了烦恼引发之事及断除方法,让我们尽量断除非法之事。下面学习第三个科判: 寅三、摄义: 应观此染污,好行无义心, 知已当对治,坚持守此意。 这段颂词字面上的意思是说:我们应该观察自相续,了知自己正处在染污心和无义心的状态时,应当加以对治。对治之后,坚持地守护“此意”——菩提心或菩萨戒。 再进一步分析:染污心就是烦恼;无义心是对修道没有意义的、看似无记的想法和做法。所以,我们要观察自己的心什么时候处于染污的状态,什么时候处于无义的状态。无论好行染污,还是好行无义,都无法与菩萨道相应。经过观察、认知之后,应当对治无义心,如何对治呢?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的身语意应时时刻刻安住在这样的心念当中:为利益一切有情而忏悔罪业、积累善法、闻思修行等等;染污心与善心是不相应的,善心受到了染污,修法就停滞了,所以应该对治。 关于对治的方法,上师在注释中举了一些例子:比如说生起贪欲的时候,我们可以从有为法的角度来观察:观察生贪对境的不净、不完美、隐患及其无常的本性。究其根源,贪欲从何而生呢?根源是:我们认为对境具有本体而且又是悦意的。因此,要断除贪心,就要了知对境无有自性、本体,这是从根本上断除贪欲的方式。按较低层次讲,从相反的角度去思维,观察生贪对境的过患——隐藏在美好事物表面下的本体实相:自性是有漏的有为法。经过观察与思维对境的不净和无常,可以有效地泯灭我们的贪著。 对治嗔恨心,我们可以依靠思维它的反面——慈爱心及其功德利益等方式来断除。关于断除掉举、讽刺等其他恶心的方法,前面已有说明,此处不做赘述。 总之,我们务必要了知对治非理作意的种种方法,这也是我们学习佛法的目的。学法就是学习对治烦恼的方法,如果能够学以致用,那么我们相续中的染污心与好行无义的心就可以得到有效的对治,我们的心也会处于广大、平等、清净的状态中。当我们对修持实相、利他生起好乐之心,好行无义的心态就无法再生起。 普通的凡夫人在没有真正修持菩萨道的时候,对世间欲乐的欢喜要远远大于对修行正法的意乐。不学佛法的人根本没有接触过菩萨道,自不必言。初学佛法的人内心中还没有产生法喜,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觉得佛法没有给自己在健康与财富方面带来改善,好像没有得到什么实际利益,于是学习佛法的心就会越来越淡。世间妙欲给众生带来的快乐已经有过体会,而佛法带来的安乐还没有现前,在这个阶段,很多人就退失了。但是,如果我们坚持下去,度过了这个比较艰难的时期之后,修学佛法的效应就会逐渐显现出来,那时得到的快乐要深广得多,因为它是从心灵——最根本的地方产生的安乐,不但柔和,而且稳定。体会过这种微细的快乐之后,我们对于世间的欲妙就会逐渐失去兴趣。 在《大乘经庄严论》中,弥勒菩萨提到思维大乘法义与度化众生的快乐。我们可能会想:度化众生与修学佛法怎么会是快乐的呢?尤其有时我们觉得修学佛法很累、很辛苦,度化众生也非常艰难。这是由于并未真正深入法义而导致的,如果深入法义我们会发现,利益众生的快乐是极其强大、稳固又极其微妙的一种快乐,远比粗大的欲妙快乐要强烈得多。 暂且不提利益众生的菩提心层面,即便是世间人做了好人好事以后,心态也是清明、欢喜的,能够利益他人,内心就会很放松、充满喜悦。因此不难看出,真正利他的时候是快乐的。世间助人为乐尚且能够感受到愉悦,何况我们是真正发了究竟利益一切有情的心,真实地去做利益一切有情的行为?如果我们能够体会得到,那种快乐是非常深切而稳固的。 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无论我们修习菩提心还是修习空性,只要能够安住在那种境界当中,与正法稍微相应的时候,就不会对无义、染污的状态再有什么兴趣了。因为染污的状态很沉重、浑浊,是往下沉的一种状态;而利他是清明的、向上升的一种状态,二者之间差别很大。 我们暂且不讲修菩提心、修空性的人,即便是一些世间人,体会到了少欲知足的快乐之后,也愿意离群索居,走入深山老林去安住,因为他能够体会到远离财富拖累的快乐。还有些外道修习禅定的人,一旦得到了禅悦之后,对世间的庸俗东西就不会再有兴趣。因为通过禅定得到的愉悦很微细、特别,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轻安,而由其他的妙欲、物质、资具带来的快乐却是浑浊而粗大的,比较而言,一旦得到更细微的快乐,就不会再执著粗大的快乐。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修菩萨道是快乐的,因为菩萨道以利他为乐。当真正安住在一心一意的利他状态中时,发自内心的快乐就会显现出来,是从快乐的因到快乐的果这样一个过程。现在我们还在刚刚迈步的阶段,通过利他的修法让全身心充满愉悦的状态还没有达到,我们就会认为守戒、打坐很辛苦,发菩提心、利他很辛苦。其实我们行持世间法时也是如此,一件事情还没有得心应手之前,在付出与准备的学习阶段都会比较辛苦,只有当我们学到一定的程度,能够得心应手运用的时候,快乐才会显现出来。 因此,我们在学习菩萨道的过程中,当前的阶段是比较难熬、比较危险的,但是只要修持下去,就一定会度过这个难关。一旦进入了轨道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菩萨道是越修越快乐的。如弥勒等菩萨在经论中都曾经讲过:我们发心思维利益众生的快乐、寻找利益众生方法的快乐、得到了这些方法的快乐以及真正去利益众生的快乐,诸如此类的快乐是小乘修行者所体会不到的。这决不是为了引导我们学习佛法的善巧方便、权宜之说,而是大乘菩萨通过修法能够真实获得快乐。当真正生起了这样的信心,并且到达了某种境界之后,想让我们不修,我们都没有办法停止。因为已经体会到了它给我们带来的愉悦与轻安,所以我们会全身心地投入,时间再长也无所谓。因此,我们应该“坚持守此意”——稳固地守持这颗菩提心。 子二、行持应事: 深信极肯定,坚稳恭有礼, 知惭畏因果,寂静勤予乐。 前面讲到中止非法之事,此处所讲的是应当行持的如理如法之事。我们先把颂词所要表达的意思划分一下:第一、深信,是指甚深的信心;第二、极肯定,非常肯定的正见;第三、坚稳,稳固的人品;第四、恭有礼,对佛菩萨恭敬顶礼(恭和有礼有时候分开讲,在上师的讲记中是合讲);第五、知惭,知惭有愧;第六、畏因果;第七、寂静,身口意寂静;第八、勤予乐,精勤地给予众生安乐。下面我们来逐个分析这些关键词的意义。 第一,深信。对什么深信呢?作为一个修学佛法的人,必须要深信三世因果,深信佛菩萨的功德,深信通过修道能够获得圣果,深信四谛、因缘、缘起、实相,深信自己本身具足佛性。 凡夫人起初都是向外观察实相,然后才能逐渐将观察的重心由外转移到内,从观察自己的身体,到观察自己的心,观察无我、观察究竟如来藏的实相。我们生起信心也是如此——首先对四谛生信;对外在的三宝生信;然后对自己的本性实相生信;再对自己本来为佛生信;对自己通过修道能够成佛生信;对自己成佛能够真实圆满利益一切有情生信。 最初如果对三宝有信心,我们就会愿意皈依三宝;当对自性本具的实相功德产生信心时,我们就会愿意去开发这种本具的功德;如果相信自己本来是佛,就可以推知一切众生本来亦皆是佛,由此便可深信:我们绝对能够发起菩提心,这是非常可行的。既然一切众生本来是佛,那么现在的轮回与轮回中的痛苦只是一种暂时现象,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他们扫清障碍,是可以令众生觉悟的。 如果我们并不了知深层次的实相,不知道众生本来是佛,而是要将众生由凡夫改造成佛,那么发菩提心的时候就会觉得有困难。因为我们并不知道这个众生到底能否被改造,能否通过引入佛门让他们离苦得乐、获得觉悟。但是当我们通过逐步地学习,认知了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只不过由于暂时的因缘蒙蔽了实相而已,我们只需要做一些助缘,让他了知修行的方法,帮助他遣除障碍。这样,我们对于发菩提心就会产生更强的信心,也就不太容易退失。如此的实相不是“人之初性本善”之类的道理所能概括的,一切众生本来是圆满的佛陀,本来完全具有成佛的潜质,如果付诸努力,无论时间长短,一定可以让众生获得殊胜的觉悟。 第二,极肯定。有些地方的解释是非常坚定地立誓行善,对于自己所要修持的善法心中非常肯定,也可以理解成一种殊胜的正见。我们学习佛法一方面要有信心,另一方面也要有定解,比如通过闻思修行,对一切万法的实相产生正见。 深信是从信的角度来讲的,极肯定是从正见的角度产生很深的肯定,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如果有很深的正见,就能够引发很深的信心。对我们而言,立下一个非常肯定的行善的誓言,或者生起一切万法无常、万法空性的定解,都是非常关键的要素。只有这些要素都具足了,我们的修行才会顺利。 第三,坚稳。坚稳的意思是指在我们行持善法时始终保持的一种很稳固的状态。比如,人格、人品非常稳固,立誓修学佛法不退失信心,为了利益有情,积累资粮,发誓往生极乐世界、行持菩萨道的心不会退失。如果修行的心很稳固,那么行持任何一种善法,不论是大乘法也好,或者跟随某个传承修持也好,都不会轻易变来变去,不会今天学佛法,明天学外道,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因此,具备稳固的心态,是成功地完成佛法修学的重要保障之一。 第四,恭有礼。恭有礼就是恭敬地顶礼,对谁恭敬顶礼呢?对佛菩萨。第一品中讲到,对一切应供之处都应该顶礼,通过顶礼可以有效地打击自己的傲慢心,可以与实相相应。 就表面层次来看,顶礼可以积累资粮,消除我慢。当我们愿意顶礼的时候,实际上就表明了我们承认自己的低劣,认可所顶礼对境的功德。从更深层的意义来讲,无论所顶礼的对境是皈依境或佛陀,均是自我实相的一种投射;我们究竟实相的本性和所顶礼对境的本性是完全一致的,所顶礼和能顶礼的实相完全无二无别。一旦从内心深处认同了这种实相,便打破了自身与皈依境之间的对立,于是,连最细微的我执和傲慢也放下了。 事实上,这个认同的过程即是相应的过程。为什么有时修加行会把顶礼放在上师瑜伽的修法中?上师瑜伽就是上师相应,怎样和上师相应呢?一方面是通过积累资粮、祈祷的方式来相应;而从最究竟来讲,则是对于我的自性和上师的自性、我的能顶礼和所顶礼,有一种深层次的认同。一旦通过观察完全消除了能取所取,消除了傲慢执著,这种顶礼便是安住实相的顶礼,和实相本身相应。因此“恭有礼”也是应该行持之事。 第五,知惭。“知惭”往往和“有愧”放在一起,合称惭愧心。惭愧心很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惭愧心,会引发很大的过失;反之,就会避免罪业的产生。即便是产生了罪业,由于有惭愧心的缘故,也能够让罪业的影响力下降,变得不是很重。 知惭有愧,前者是观待于自心,后者是观待于上师三宝、观待于他人为对境。比如说做了一个坏事,然后意识到作为一个修行人不应该这样做,开始反省自责,这即是惭。而对于所做之事,觉得对不起某人、会被别人看不起,或者为诸佛菩萨耻笑等等,这即是愧。 第六,畏因果,即是对于因果法则的认同。这里侧重从“恶因引发恶果”的角度来讲。“畏”除了畏惧的含义之外,也可以表现为对因果法则生起深深认同,产生一种畏敬心。为什么因果在整个佛法当中如此重要呢?这是因为整个佛法的内容,就是从因果规律方面来开显一切万法本然的状态。可以说,整个佛法就是因果法则。 世间人提到因果,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其实这只是整个因果法则中的一部分。一切万法,有因就会有果,所以因果法则也关系到众生如何流转还灭的问题。如四谛当中的苦谛和集谛,就是一对关于众生如何流转的因果关系。灭谛和道谛,则是众生如何还灭的因果关系。所以,我们整个修法是有因果关系的:如果你修的是小乘的因,就获得小乘果;你修的是大乘的因,就获得大乘的佛果;你发了利他心,将来就能利益众生……因正确,果就正确;因不正确,那就没有果;因的力度不够,果就延迟出现。这些全都是因果法则的体现。作为一个修行者,一定要深入地去思维因果不虚的道理,这样才能抓住修道的重点。 发菩提心和成佛之间,是一种因果法则;犯了戒律就会影响修道,也是一个因果法则;行持十善业道就可以获得暂时的安乐;修菩提道就可以获得菩萨果或佛果,这些都是因果法则的起用。不管善法恶法、轮回还灭,都离不开因果的法则。 世间的某种道德规范,可以遵守,也可以不遵守,或者由于时间、环境的不同而可能发生改变,如东西方的道德规范便有所差异。但是,因果的规律并非一种道德规范的问题,它是一切万法的自然法则。因此,随顺因果的法则,就可以获得正确的因果。佛只是发现并宣说了一切万法的究竟法则,佛法就是完完全全、原原本本地宣讲世间实相的一种教法。 所以,对于因果法则一定要完全了知、通达,这样才能够在我们修法的过程当中产生一种畏敬的力量。随顺因果法则,就能够让众生安住在究竟的实相本体当中。 第七,寂静,身语意三门处于寂静的状态。通过修持佛法、禅定等等,让我们的心安住在寂静中,心寂静则自然身体寂静、语言寂静。或者我们调和身体使之寂静,然后次第令语言寂静、心寂静。 第八,勤予乐,精勤地给予众生快乐。当然,以佛的能力自然可以任运地利益有情,而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讲,则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利益有情的事情。比如在打坐的时候,观修施受法利益众生;或者在闻法的时候,发心为了利益众生而听法;乃至行持任何善法的时候,都如是发愿。通过内心的不断努力,不断巩固利益众生的心态。在现实生活当中,随自己的能力多少去做一些利益众生的行为,从而给予众生快乐。 愚稚意不合,心且莫生厌。 彼乃惑所生,思已应怀慈。 作为一般的凡夫愚者来讲,彼此之间意愿不合是很正常的。但是遇到意愿不合,尤其是伤害我们的行为时,不要生起厌烦心,而应该思维这是烦恼所生,他们也是不由自主的。如是思维之后,我们应该满怀慈悯之心去对待对方,对待众生。 “愚者意不合”可以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方面,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因对方伤害自己或者彼此意见不合而产生争执时,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厌烦心,很自然地想远离对方。无论是选择暂时性或究竟性的远离,总之不愿意和他再继续交往。 从修持菩萨道的角度来讲,在我们修持慈悲心、修持善法的时候,即使家人等其他人不愿意、不合作,此时心中也不要生怨。 另一种情况是,我们在利益有情的时候,想要发起向善的心,劝别人修学佛法,而对方根本不愿意听,这也是一个考验。寂天菩萨在此处告诉我们说,“心且莫生厌”,不要马上生起厌烦心,开始讨厌对方,不要马上抱怨“众生难度,菩萨道难修”,干脆就放弃利益众生了。我们还要继续生起慈爱心,为什么呢?“彼乃惑所生,思已应怀慈”,对方之所以不配合自己、不愿意趋入善法,甚至伤害、辱骂我们,是因为被烦恼牵引而产生了害心。他本身也是不由自主的,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烦恼,所以引发颠倒迷乱的行为。我们这样思维之后,就会越发觉得他可怜,并对其产生更加深重的悲悯之心。这就是我们在修菩萨道的过程中应该修持、应该具足的一种非常贤善、清净的良好心态。如果没有具备这种心态,则需要通过对颂词的串习及修持使之具足,倘若已经具备,则需要令其稳固。 作为菩萨而言,不应该稍遇挫折就打退堂鼓,马上就对对方产生厌烦心,不愿意利益对方,甚至都不愿意去理睬对方。菩萨应该有一种安忍的状态。想一想修安忍的对境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安忍对境吗?实际上是没有的。菩萨修苦行时安受苦忍或耐怨害忍,苦和怨害都应该是安忍的对境。为什么菩萨可以长时间地利益众生呢?为了调化一个众生,释迦牟尼佛甚至可以用几十万年的时间令其生起一念善心。菩萨之所以没有生厌烦心,是因为他一想到众生被烦恼所控制不由自主,就觉得应该打消其烦恼心,令其产生善心。有了这样的修法,菩萨就可以锲而不舍地度化众生。因此,我们在利益众生的时候,不能只看短期的效果,应该发长远的心,不要觉得已经试过几次对方都不听我的,然后干脆就放弃了。如果几次尝试之后还是没有结果,我们不妨暂时放一放,过段时间再去努力,不间断地努力。这辈子不行,下一世再努力。有了这种长远之心,应该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 菩萨在调化众生的时候,如果每个众生都很听话,度化起来也很方便,这样还显示不出菩萨的慈爱心有多广大。菩萨不共于一般众生之处,就在于对那些与自己尤其不合的、很难调化的人,有一种不同寻常的耐心,表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慈悲心。 我们真是很难想象:佛菩萨或上师为了调化我们,到底在轮回中追寻我们转了多少世。如果今生没有成功,我们投生到哪里,上师就会跟着我们去到哪里,到我们的身边给我们宣讲正法,通过各种各样的努力让我们生起善心;第二世如果再不成功,我们又开始流转,佛菩萨或上师善知识就又跟随我们去投生…… 我们现在终于能够有机缘学习《入行论》,对菩萨道生起了信心,真正准备开始修学菩提心、菩萨道了,这一点点善心都是佛菩萨在多生累世中一点点帮助我们生起的,我们才获得了对佛法的稳固信心。那么,我们对于其他众生也应该有这样的信心,只有这样做才能报答佛菩萨和上师对我们的恩德。修学菩萨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单单是我们自己修学佛法时要有长远之心,利益有情也应该有一个长远的心。在《中观四百论》中,圣天菩萨通过比喻来宣讲修学菩萨行之心态,其中有一段颂词是:“如母与病儿,特别觉痛爱,如是诸菩萨,特意悯恶者。”前两句是比喻:比如一个母亲有五个儿子,那么她最疼爱的是哪个儿子呢?她最疼爱的是这个生病的儿子。尽管其他几个儿子也都很可爱、很优秀,但是如果一个儿子生病了,那么母亲的注意力、慈爱心肯定是大部分放在病儿上面。如同母亲对待病儿的态度一样,菩萨的慈悲心特意悲悯造恶的人,尤其是那些与其不合、令人厌烦、非常顽固、无法调化的人。 菩萨对一切众生就像母亲对儿子一样都很慈爱,但是对于这个“病儿”——“恶者”,尤为疼爱。最慈悲的就是那些相续很恶劣、造大罪的人。比较而言,我们与菩萨就相差甚远,我们往往对听话的人很慈爱,而对一些恶者比如:破戒的人、调化不了的人、诽谤佛法的人是很痛恨的,这样就颠倒了。 圣天菩萨为什么要讲这个颂词呢?如果一个人很好调顺,上师讲什么都能照做,这样的话基本可以独自修行了,不是那么难度化。而对于那些无法度化、不能进佛门的人,则是菩萨最担心也最用心的。因此,菩萨会经常为他们发愿,经常赐予加持,经常用很多方便去引导,让他们慢慢地趋向于正法。所以说,“愚稚意不合,心且莫生厌”。后面的颂词还会讲:“一切有情心,佛亦难取悦。”连释迦牟尼佛都没有办法完全满足一切众生的想法,寂天菩萨说:何况像我呢?怎么能够满足众生的想法? 因此,让所有众生都和我的想法一致——我现在学佛,让亲友也学佛、让众生都学佛,想法非常好,但实际上每个众生的根基、意乐、福报都不一样,一下子让所有众生听你的话很困难。但即便是“意不合”,“心且莫生厌”。应该想到他是被烦恼牵引而不自主地产生和你对立的心态和行为。最关键就是这个“思已应怀慈”,思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对他不要产生厌烦心、抛弃的心,而应该对他更加慈爱,这是寂天菩萨告诉我们的。 刚才引用圣天菩萨的颂词阐述的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要多思考这方面的意义,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制止我们遇到挫折时对众生所生的厌烦心,我们的发心要依靠众生,修菩萨道要依靠众生,整个大乘道都要依靠众生。如果我们对众生生起了厌烦心,可想而知,这对我们修习大乘道是一种很大的障碍,是一种致命的打击。这也是寂天菩萨很担心的地方。为了不让我们对众生产生厌烦心,菩萨用了很多教言来引导我们。 为自及有情,利行不犯罪, 更以幻化观,恒常守此意。 这段颂词字面上的意思是说:为了自己和一切有情,应该做利益的事情而不犯罪业,“利行”可以理解成修持善法,“不犯罪”可以理解成不造恶业,不单自己不造恶业,也应该想方设法地引导众生,给他讲道理或佛法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尽量制止自他不要去犯罪业。在这个基础上,更要以一切诸法如梦如幻的观想,了知一切万法皆是幻化来恒常守护菩提心或者菩萨戒。 上师在讲记中提到,佛陀在经典中讲:什么是佛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法”。在这段颂词当中:“诸恶莫作”即为不犯罪,为自己和一切有情都不犯罪;“众善奉行”就是利行,为一切自他有情做一切的善法;“自净其意”、“更以幻化观,恒常守此意”,这个“意”我们可以理解成菩提心,一种清净的心,通过菩提心的方式来清净我们自私自利的心,染污的心;“是诸佛法”:一切佛法都是通过这方面来体现的。 因此,我们在修持佛法的过程中,如果从小乘角度来讲,主要是自己一个人修行,修行的时候不能犯罪业。自己要修善法,通过无我空性来自净其意,这就是一切佛法的修法。那么,从大乘的角度来讲,“自及有情”指一切有情,不但自己要不犯罪、修善法,还要帮助众生不犯罪、修善法;不但自己要“恒常守此意”,也要帮助众生以幻化观来守此意。“以幻化观”,实际上是宣讲了了知一切万法的本性、实相和空性相对应的观想方法,是一种修法。如果真正能够了知一切万法如梦如幻,那么,就可以恒常地守护菩提心、利益众生的心而不失坏。 麦彭仁波切在《大乘经庄严论》的注释中曾经有一段针对菩萨的教言:在引导大乘佛弟子的时候,轮回痛苦不能讲得太多,当然也并非不让众生知道轮回的痛苦,如果讲得太多了,菩萨有可能厌恶轮回。他会想:轮回既然这么苦,就要赶快逃离。在想赶快逃离轮回的心态中,他有可能就无法兼顾众生了,有可能放弃利益众生的想法,既然这样怎么办呢? 麦彭仁波切说:要多讲如梦如幻。痛苦、轮回是如梦如幻的,一切众生也是如梦如幻的。如此,初学的菩萨便可以了知,一切都是幻化的,并不真实。轮回中所谓的痛苦与过患,实际上都是因缘的暂时显现,既然是因缘显现,就无有自性,对于幻化的轮回就有一种可以长住下去的观念基础。既然是幻化的,我们就可以长住,可以帮助众生。如果讲轮回是真实存在的,并一直强调轮回如何痛苦而不讲如梦如幻,大乘菩萨有可能就想很快地从轮回当中逃离而进入小乘道。 因此,祖师在传承中讲这些问题,的确是有甚深密意的。我们平时也要思维轮回的过患,这是让我们产生利益众生想法的来源。通过观修轮回过患,了知众生如何痛苦的状况,我们才会发心利益他们。而在这个基础上,更要知道这一切是幻化的,幻化的痛苦不存在实有的自性。了知这一点之后,菩萨的心量就越来越大,可以包容一切众生,发起利益一切有情的思想,也可以长时间地安住在轮回当中。 所以,以幻化观来守此意,的确是大乘的很重要的一个修法。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平时应该多了解一些如梦如幻的观点,尤其后面学到《入行论》第九品智慧品的时候,会讲万法的空性,讲一切万法如梦如幻的观点。了知一切万法都是幻化之后,我们的心就不会太执著。如果一个实有的众生,进入实有的轮回,去度化很难度化的实有众生,而且要在实有的轮回中一直呆下去,无法自我解脱的话,这样就会非常痛苦。如果了知一切都是因缘的暂时显现,就不会再有惧怕轮回的思想了。这时就可以帮助初学菩萨稳固菩提心,恒常守护菩提心的意乐,这方面相当重要。今天就讲到这里。
---------------------------------------------------------------------------------------------------- 更多生西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今生相逢便是缘分,何苦去怨恨,何苦去仇视。每个人所见的、所遇到的都早已有安排,一切都是缘。缘起缘灭,缘聚缘散,我们应当好好珍惜。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