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33课


2014/9/4    热度:562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33课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入菩萨行论》是阐释整个大乘菩提心的精华论典。

  平时我们说: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而发菩提心,实际上要在内心中真实地发起菩提心、生起菩提心,必须有一个殊胜的引导。如果没有引导,每天说发菩提心,结果还是无法真正了知菩提心的真实含义。在发菩提心的过程中,质量非常重要。上师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中曾经讲过,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发心不重要,生心最重要。平时我们在口头上说一下:我要发菩提心是很简单的,关键是在发心的同时,内心要生起一种真实利益众生的菩提心。所以观待二者来看,发心不重要,因为只是在口头上讲一讲;生心才重要——从内心中产生真实无伪的菩提心,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学习如何生起菩提心的殊胜方法。

  现在我们所学的内容,按照华智仁波切的科判,就是菩提心未生令生的窍诀。如果我们真正认真学习、实践了前三品的内容,即便是以前没有生起菩提心,但是通过学修前三品颂词所表达的意义,就可以生起菩提心。里面讲了菩提心殊胜的功德利益,怎样通过净障积资、发心利益众生等修行,逐渐让自己的心抛弃自私自利,然后一心一意地利他等等。这些都是帮助我们产生菩提心,生起菩提心的殊胜窍诀。

  现在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在受菩萨戒之前的一个前行。在这个前行之前,为了清净相续,也讲了很多加行法,现在是回向利益众生。虽然第十品也讲回向,前面也讲发愿,但此处主要是在正行受菩萨戒之前,为了修炼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专注于利他方面而作一些专门的回向。

  前面我们也学习了这个科判的一些内容,今天继续学习,平时我们要专注这种意义进行回向发愿。颂词中讲到:

  愿成如意牛,妙瓶如意宝,

  明咒及灵药,如意诸宝树。

  里面讲了六种能够利益众生的事物。有些东西可能还存在于世间,有些在当下的娑婆世界、南瞻部洲实际上已不存在了,但我们还是要如是发愿:愿自己修学的功德,变成如意牛、如意宝、妙宝瓶、明咒、灵药和如意树。

  如意牛在人寿十万岁时在人间出现过,那时人们的福报很大,所以世间有如意牛。现在天界中有如意牛,四大部洲的西牛货洲也盛产如意牛,西牛货洲的众生福报是很殊胜的。如意牛的乳汁、奶酪可以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从中可以显现一切众生的所需,是能让众生心意得到满足的一种宝物。我们要发愿愿自己成为如意牛,或者回向功德显现如意牛以利益众生。如果有了这种如意牛,可以得到资具生存下去,或者获得暂时的安乐。菩萨行的原则就是这样的,虽然资具不一定马上能够成为解脱之因,但是能够暂时利益众生,也是菩萨利他的一部分。

  前面我们再再提到,菩萨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不单是布施如意牛、其他单纯的一些财物——把这些东西给众生,满足了众生,而是因为菩萨相续中具足菩提心的缘故,只要和菩萨本人结缘,或者与他的愿力所化的事物结缘,都能够成为以后解脱的因。这与世间一般的布施,一般结缘的事物,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意义。一个想解脱、求解脱道的人,显现这些东西让众生享受到底有什么必要呢?实际上暂时可以满足众生的愿望;究竟来讲,因为与菩萨结缘的缘故,通过他菩提心的摄受,可以成为究竟解脱的正因。

  第二个是妙瓶。这种妙瓶在很多经论中提到过,现在的世间中很难出现。以前民间传说中有聚宝盆,妙瓶就相当于聚宝盆,聚宝盆中可以源源不断地出现宝物,妙瓶中也可以源源不断地出现很多的财富,随心所欲满足众生的愿望。菩萨发愿愿自己或者自己的功德能够成为这种如意妙瓶,以此方式满足众生的心愿,利益众生,与众生结下解脱的因缘。

  第三个是如意宝。如意宝在众生福报很大的时候会显现。以前很多商人到大海里去取如意宝。有些传记中记载,龙王的头上有如意宝。龙王的福报很大,拥有很多如意宝,商主到了海岛中的时候,通过各种方便,就从龙王那里取得很多如意宝,回去利益自己和家人。有时菩萨也显现商主的身份,到宝洲取如意宝,回来利益整个国家的人民。实际上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菩萨道的时候,多次化现为商主到宝洲取得如意宝,回来利益整个瞻部洲的人民,这种事迹在佛的传记中多次出现。

  如意宝的能力是非常强大的,有些如意宝可以在方圆四十由旬、有时在方圆八千由旬、方圆几万由旬中随意地降下粮食、珍宝、衣服等等众生所需要的物品,可以随意地遣除众生的饥贫。众生的争斗都是因为财富引起的,为了争夺财富,没有心思修学善道。菩萨看到这种情况,为了满足众生的愿望,就专门去求如意宝降下很多资具财物,让众生得到满足、有了修善道的基础后,菩萨就给他们宣讲十善业道,让他们修持十善业道,最后转生天界等善趣,或者究竟来讲,和菩萨结下了一种殊胜的解脱正因,这种事迹在经典中多次出现。

  如意宝一方面可以除贫、放射光明遣除黑暗;一方面也可以消尽疾病,只要能够接触如意宝就可以遣除疾病。还有一种说法:如意宝就是佛陀的舍利,现在世间中的舍利,到了法要灭尽的时候,所有的舍利会汇集到大海当中变成如意宝,以如意宝的方式继续利益众生。如意宝是一个非常珍贵的宝物,一方面具有大福报的人才能拥有,还有当时的众生也需要一定的功德福报,否则如意宝也没办法显现。

  从有些公案看起来的时候,如意宝和一般的石珠子外表上没有什么差别,不认识如意宝的人,会认为是普通的石珠。实际上有福报的人通过如法的方式:比如斋戒、沐浴,把如意宝供在宝幢的顶端,然后对它开始焚香祈祷,这个时候,首先是起风,把不好的脏东西吹走,之后是下小雨滋润大地,然后如意宝再降下很多财物,是这样一种过程。如意宝是能够满足众生心愿的很殊胜的宝物。

  世间的如意宝能够满足众生世间的心愿,但是不能够满足众生出世间的心愿。如果在如意宝面前,祈求赐予自己证悟空性的力量,或出离整个三界轮回,世间如意宝是没有这个力量的。但是对出世间的如意宝(有些高僧大德或者佛,称为如意宝)做祈祷的话,则可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因为他们是专门发愿救度众生的,本来也具足救度众生的能力,如果自己有信心,一心一意地祈祷的话,那么自己想要获得持戒的功德、禅定的功德、种种智慧的功德或者证悟的功德,通过自己清净的信心,都可以获得。所以佛陀是如意宝、很多殊胜的高僧大德也是如意宝。关键就在于我们自己有没有这种清净的信心,如果有清净的信心,去祈祷具有如意宝一般功德的殊胜的高僧大德和上师的话,我们自己的相续也可以逐渐获得种种功德。所以说,我们也愿自己变成这样一种如意宝。不管是世间的如意宝,还是出世间的如意宝,都可以利益众生。

  下面讲明咒。明咒就是力量很大的一种咒语,可以成办一切所欲之事。自己心中想要成办某种所欲之事,念诵某种特定的明咒就可以成办。在这种修法中,有很多成办息、增、怀、诛业的咒语。瑜伽士为了成办所欲之事,在特定的时间、用特定的修行方式念诵咒语成办所欲之事。念诵咒语有一个最大的要求,就是不能有疑惑心,如果信心很清净,就很容易相应。如果念诵咒语时抱有一种怀疑心,则很难成就。虽说念诵明咒能成就所欲之事,但也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禅定的基础、其他的一种缘起之物,在所有的因缘都具足之后,念诵明咒也容易显现咒力。如果念诵的时候非常散乱,一边念诵一边胡思乱想,该做的供养也不做,该遮止的违品也不遮止,像这样随随便便是不可能成办明咒的。

  有时我们在修法时也会有这样的想法,比如在法王如意宝所造的《金刚萨埵如意宝珠》修法中提到:如果如理如法地念诵40万遍,可以成就无病、发财、长寿等等很多利益。可是很多人念了40万遍之后,没有出现任何一种验相,就开始怀疑法是不是不灵验。实际上,如理如法地念诵,一定会发挥它的咒力,一定会清净自己的罪障,出现各种的征兆。但是如果自己本身就没有认认真真地念,或者以很散乱的方式念,没有达到具足四对治力的要求,虽然在数量上完成了40万遍,但实际上可能离标准还差得非常远。所以不是咒语本身的问题,而是自己条件不具足导致的。既然明咒可以帮助众生成就所欲之事,那么现在也愿自己能够成为这样的明咒,让众生念诵之后,能够成办一切所欲,不管是祛病、还是成就财富、成就殊胜的怀业,让众生能够完全成办一切所欲,自己这样回向、发愿。

  第五是灵药,灵药就是灵丹妙药。世间传说中有一种能够祛除一切疾病的灵丹妙药——不管什么样的重病,只要服用,马上可以祛除。在古代也有这种药,不管怎样的重病,服用之后马上就能发挥作用。

  因为古代的时候,四大的精华比较充足。在具足四大精华的山里长的药力量也大,然而现在到处破坏水土环境,四大的力量就削弱了,此时生长的药力量也不如以前。有些药是通过大规模人工栽培的,在很短的时间就长成,没有按照野生的规则去培育,所以现在的药力量远远不如以前。不管怎样,我们发愿变成真正的、马上能够祛除众生一切疾病的灵丹妙药,以这种灵药的方式来帮助生病的众生。如果有了灵丹妙药,生病的痛苦就可以很快遣除。菩萨是乐于见到众生无病、无苦、享受快乐的,菩萨的心的的确确是非常清净的一种利他心,完全不像世间人——只要自己无病、自己的家人、自己圈子里的人快乐就足够了,对其他人是不闻不问的。邻居家死一个人,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隔壁街失火了,烧掉多少财物和自己也没关系,只要不是与自己有关的人,他都不关心;甚至于对自己所痛恨的人,发生了疾病、发生了不如意的事情才高兴。但是菩萨的心不是这样,菩萨通过修炼,自心非常调柔,他把所有众生看成自己的亲人,所以他乐于见到一切众生没有疾病,处于快乐当中。只要能够利他,各种方法他都会使用。

  我们在回向的时候,不能从某个单一的方面回向利益众生,只要能够利益众生的方面都可发愿。有些净土不存在疾病,所以也不存在妙药,但在娑婆世界、南瞻部洲,乃至于众生存在期间,一直都会有疾病,对治疾病需要殊胜的妙药、灵药。菩萨观照到这种情况,特意专门发愿自己本身变成灵药。比如我们现在服用的有些药,我们看也就是一般的药,但实际上药本身也有可能是菩萨化现的。

  在释迦佛传记中,佛陀在因地修行的时候,有一世叫大药王子,不管别人看到他也好,接触到他也好,都可以治愈自己的疾病,这就是菩萨本人的发愿力。在藏传佛教中有一个高僧大德,曾发愿用自己的遗体利益众生,去世之后愿力成熟了,只要人们能够服用一点点他的遗体,就可以遣除很多的疾病。在佛学院的幻化网坛城中也装藏了一部分他的遗体,法王如意宝以前在修幻化网坛城的时候专门提到,因为此位大德曾经发愿治疗众生的疾病,在坛城里装藏一些他的遗体,就能让转绕坛城的人去除各种难以治愈的疾病,尤其对喉咙方面的疾病有专门的发愿。这位菩萨不单是在世的时候利益众生,去世之后也发愿加持自己的身体利益众生,这就是菩萨自己变成灵药的例子。

  还有就是通过发愿回向功德,只要是需要灵药的地方,就在这个地方能够显现出可以利益众生的灵药,也可以从这个方面理解。

  第六种是如意诸宝树。如意诸宝树实际上就是如意树,三十三天的天界中有如意树。我们经常看到公案里说,如意树的树根长在阿修罗的地盘中,但树却长在天界,阿修罗觉得树根既然在我们的国家,这个如意宝树应该是我们的,偏偏如意树开花结果都是在三十三天的天界中,天人可以享受它的果实,有什么欲求,如意树都可承办,显现众生的所需,所以阿修罗对此愤愤不平,他们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就与此有关,这是在经典中提过的事。

  此处讲到如意树能够满足众生的愿望,如意树在三十三天、极乐世界都有显现,在众生福报圆满的时候,人间也会出现。如果有了这种如意树,众生不必为了生存去奔波劳累、互相竞争,能够给众生带来很多的安乐,这方面就是如意树的一种功德。

  菩萨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专门发愿自己变成如意树,通过这个方式利益众生,和众生结下殊胜的菩提缘,有了这个菩提缘之后,菩萨才可以在后世中真正把众生的心引向于解脱道,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菩萨就是一心一意地利益众生,暂时要利益众生,究竟也要利益众生。一般人无法理解菩萨发愿的方式,也无法理解菩萨发愿度众生的时间。我们在世间中救度一个人,如果用了好几年时间没有任何效果,我们就会放弃。而菩萨在利益众生的时候,不是几年的时间,为了救度一个人,他会用好几世。释迦佛传记的精进品讲到,佛陀在因地时,为了让一个王子产生一念善心,曾经在七万年中不间断地去度化他,慢慢让他产生了善心而进入善道。菩萨为了度化众生,为了众生能产生一念善心,他可以用一般人根本想象不到的漫长时间,这样我们就知道,菩萨的心的的确确是一心一意利益众生的。

  我们在做一点利益众生的事情时,如果稍微遇到一些违缘,时间稍微长一点,我们也不要马上就退失利他之心,如果众生那么好度的话,世间当中早就没有众生了;或者众生这么好度的话,我们自己也应该很容易产生殊胜无退转的菩提心、产生证悟空性的功德了,看看自己都这么难度,那么我们要帮助众生的时候,也应该理解其他的众生,他们和自己一样,有各种根性、有各种违缘。

  颂词讲菩萨为了利益众生,该怎样发愿怎样回向,实际上给后学者提供了一个参照:标准的菩萨就应该这样,为了利益众生不带条件、一心一意地发愿,里面根本没有讲任何条件,都是一心一意去发愿利益众生,只要对众生有利的事情都会认认真真去做。

  下面继续发愿回向:

  如空及四大,愿我恒成为,

  无量众有情,资生大根本。

  “如空及四大”:此处讲到地、水、火、风四大种,加上空大是五大种,五大就是四大种加空。空就是没有阻碍,真正按因明的严格定义,虚空实际上只是一个名词,是个总相,并不存在所谓真实的空。但在世间名言中,大家都会认为虚空是存在的、虚空是无阻碍的,有了空的缘故,我们才可以自由自在地行动,或者庄稼才可以生长。所以空在名言中是存在的,有绝对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分清楚名言实相、名言现象的不同差别。

  我们要发愿如虚空一样,成为一切众生生存的根本。如果没有空,众生无法呼吸;没有空,众生也没办法活动,空是一切有情资生的根本,所以愿自己变成虚空来利益众生。

  四大是大种的意思,大种有根本、种子的意义。“大”就是周遍的意思,周遍一切物质中,当然心识不是四大的本体。只要是物质、只要是色法,都离不开四大种,一切都是都以四大种为因,以四大为种子才能够显现出来。

  严格意义上的四大种,是一种因的色法,是一种因色。平时我们能够接触到、看到的都是很粗大的果色。杯子、房子等等这些果色都是以四大种为元素的,平时讲四大元素或者平时讲四大皆空,实际上都是讲四大:地、水、火、风。一切有色身的有情都有地水火风,没有色身的有情(如无色界的众生)不一定有四大,但是色界天以下的欲界众生都是有肉身的,有肉身就会有四大。色界天人的宫殿、器具,欲界中我们看到的房子等这些东西,都是以四大为基础的,地狱众生感受痛苦的环境也是四大所成。所以四大周遍一切物质,成为一切有情生存的根本。

  从四大的法相来讲,地大是坚固;水大以潮湿为性;火大是热性;风大以动摇为性。四大的作用:地大的作用主要是摄持,可以摄持粗大的果色,粗大的果色都是以地大为因;水大的作用是可以让物体本身不散坏,水大能够让其稳固、不散坏,形成某种形状,这是水大的作用;火大是成熟,烧饭要让饭成熟,或者说一个人要成熟,或者一个产品要生产出来,都需要火大的力量,有了成熟的作用,这些物质才可以从无到有,这也是一种火大成熟的作用;风大有增上的作用。

  我们可以说物质都有地水火风,只不过地水火风显现的时候,有时某种物质重一点,某种物质轻一点。任何事物里面都会有四大种,不可能里面缺少哪一种,一个物质显现的时候,都是以四大种为因。既然这样,比如纯粹的一碗水当中有火吗?有地吗?都是有的。只不过水大成分比较重,地大、火大、水大、风大的成分比较少。我们说煤气火也好,柴火也好,里面有没有水大呢?也有水大,只不过火大的成分较多,水大的成分比较少。只要是物质,里面必定有四大种。四大种就是一切物质的基础,一切万法的种子,在这些法中都会存在。

  《俱舍论》中讲的四大种与平时我们一般人认为的地水火风的概念稍微不同,地水火风比较粗大,四大元素比较微细,摄持的作用是从微细的方面讲的。平时我们认为:黑色的大地是地;碧绿碧绿的是水;熊熊燃烧的是火;一阵风吹过来了,这些实际上都是果色不是因色,因为已经显现为粗大的法了。所以虽然我们讲地水火风,实际上与四大元素的地水火风还是不一样,四大元素的地水火风更微细。我们看到的黑黑的地虽有地的名称,但实际上并不是地大,不能算四大种,四大种有因、种子和周遍的意思,所有的物质都有四大种,这方面我们要理解。

  为什么要这样讲呢?发愿变成四大对一个菩萨来讲有什么必要呢?平时我们认为:要利益众生,必须显现成一个高僧大德、一个菩萨的样子才行,但是此处讲“愿我恒成为,无量众有情,资生大根本”:愿我们变成地水火风空,恒时成为无量的众生资生的根本、赖以生存的因,通过各种形象利益众生,变成周遍一切的四大种,变成一切众生形成身体的根本因,发愿完全与众生融为一体。

  菩萨从这么细致的地方去发愿、回向、去利益有情,发愿成为一切众生显现身体的根本,完完全全和众生融为到一体中,乃至于成为众生身体的一部分,就是彻底和众生不分开了,通过这个方式利益众生。不像我们在很短的时间中去做一点慈善事业,给救助对象发一点钱,发一点物品,说几句安慰的话,觉得时间到了就撤退了,觉得利益众生的事情完成了,菩萨利益众生根本不是这样子的。

  有时我们说菩萨行是很难学的,的确如此。作为一个真正的菩萨的行为,并不是在某个时间段中做一点事情就已经圆满了,乃至于发愿成为一切众生赖以生存的因,乃至于如颂词中所提到的:变成四大种,变成显现众生身体的根本,以此方式长期和众生在一起,以此方式长期地利益众生。菩萨利益众生是完全走进众生的,走进众生的生活,通过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利益众生。

  在这个过程中,菩萨有时是直接利益众生,有时是间接利益众生。有人想:菩萨为利益众生发愿都到这个份上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众生不解脱呢?菩萨已经这样和众生结缘,为什么众生还不能解脱呢?那是因为结缘也分很多种,要成为一种得度的因缘,这个因缘是很特殊的,需要很重、很深厚的福报因缘。单是和众生结缘,只是成为以后能够得度的一个因、一个基础,需要很长时间,众生因缘慢慢成熟了,才会成为得度的因缘。

  成为一种见到菩萨的因缘和真正成为得度的因缘是不一样的。大家都知道这句话:佛不度无缘之人,也听说佛和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有情的父母。既然这样,佛在因地的时候,肯定成为过我们的父母,所以和我们肯定有缘,所以我们一定会被佛度化,其实这也不一定。要成为佛度的有缘之人,是什么样的呢?“度”,不是单单结上一个缘,能不能成为度化的因缘,就需要特殊的、不共的福德,才能成为得度的因缘。互相之间都曾经做过亲人,互相之间都成为过父母,这种因缘是有的,但单凭这点因缘就可以成为度化之因,还不好讲。

  此处也一样,菩萨发愿成为一切众生资生的大根本,应该说和所有众生都结缘了,但众生结缘的量怎样,能不能真正走向解脱道,还不一定。比如我们现在学佛之后,听了《入行论》很感动,真正愿意发愿成为菩萨,很愿意走这条路,也需要很深厚的因缘。不是看到一位菩萨,就可以发起菩提心、生起菩提心,并非如此。但是,如果没有以前菩萨再再发愿,从小小的方面发愿和众生结缘,有可能现在我们得度的因缘还无法真正成熟。我们思考问题过于简单了,实际上要很多生世,我们才能圆满利益众生的目标,想在一生或几生中承担是不现实的。我们现在要跟随佛菩萨去发愿,愿我也能够利益众生。

  实际上,我们发这个愿会担心:如果我真变成了四大会怎样?其实这是次要的,关键在于:能够从内心中发出这种心愿,就说明他特别在乎众生的利益,考虑众生利益已经到极致了,已经到愿自己变成地水火风空去利益众生的程度,其他粗大的地方没有哪个没考虑到。这方面主要说明:菩萨的心完全是一心一意利益众生的。

  反观我们自己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在利益众生方面,太过于粗大、粗糙了。仔细分析颂词,会体会到菩萨在发菩提心的时候,细致到什么程度,在方方面面发愿利益众生。自己也可以尽量以这种方式去思维,这样就可以把菩提心落实到更深细、更实在的地方,而不是大概地想一下,就觉得自己已经是菩萨,已经有菩提心了。

  实际上通过颂词观察自己:有时自己根本没有想到能这样发愿;有时自己根本不敢这样发愿;有时怀疑这样发愿到底有什么意义?如果我们没有理解颂词的意义,说明我们在思维利益众生方面还有所欠缺,仔细思维这些颂词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继续看颂词:

  迨至尽空际,有情种种界,

  殊途悉涅槃,愿成资生因。

  “迨至尽空际”:直到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种种不同的有情界,通过不同的方式——“殊途”获得涅槃之前,愿我能变成一切众生资生的根本。此处包含了暂时利益众生的发愿——“愿成资生因”,也包括了究竟利益众生——“有情种种界,殊途悉涅槃”。暂时、究竟都发愿来利益众生。

  “迨至尽空际”:一切有情犹如虚空一样,虚空不尽,有情界无尽。行、发菩提心为众生做事情,不能做两三个月或几年,就认为已经够了,如果我们有这种念头,就说明远远不够。

  佛经中为了说明菩萨应该发这样一种无穷无尽的广大之心,就说修菩萨道需要三个无数劫的时间。三个无数劫,实际上就是根本没有时间概念。三个无数劫到底是多少劫?用现在的时间算到底是多少年?算也算不清楚。

  阿僧祗就是无数的意思,无数有几层含义。有一层意义是:按照印度的算法,阿僧祗是一个单位,叫无数。在某种讲记上看到,相当于在1后面加59个0,有60位数字,这就是无数,无数的意义叫做大劫。这么长时间算是一个无数劫,三个无数劫需要三个这么长的时间。

  修菩萨道是不是一定需要无数劫呢?实际上,无数一方面说明了时间长,另一个意思是说,菩萨在发心度化众生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的概念,他的发心完全没有办法衡量。所以无数劫没有确切的数字,菩萨要在无数的时间中利益众生,在无边无际的众生没有完全获得涅槃之前,要成为他们资生的根本。

  “有情种种界”:“界”也有种性的意思。“界”就是一切众生的界性、种性、想法完全不一样。每个众生的喜好、界性都不一样。有些贪欲重,有些嗔恨重,有些愚痴重等等;有些喜欢吃这样,有些喜欢吃那样,也不一样,所以说“有情种种界”。菩萨的发愿并没有界定:这一类的众生我喜欢,我就发愿专门让他们快乐,让他们获得解脱;那个界性的众生,因为和我的想法不一致,所以我就不度化他,菩萨是不会有这种想法的。不管是任何一种界的众生,任何一种根性的众生,全部都是菩萨度化的对象。而且乃至于虚空界尽,菩萨一直发愿让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解脱,在他们获得解脱、涅槃之前,发愿成为他们得度的根本。这方面就是讲菩萨发了这个殊胜的愿。

  我们了知颂词之后,应尽量去深入思维意义,了知含义后再闭目沉思,反反复复思维。也许我们在听的时候有一种收获,但如果再去静思,在沉静的境界中又会产生一些新的感受。平时我们在修法、打坐的时候,有时觉得没什么可想、可修的。实际上,就是通过词句、文字作为一种引导,去思维里面非常深的含义。通过词句引发我们内心的共鸣,让我们知道作为一个菩萨,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利益众生,从内心产生真实的感受,产生感受之后,我们这样一种愿心、菩提心,才可能有所增长、有所转变。从相似利他的菩提心,转变成真实的利他心,由浅转深。只要产生了菩提心,就会真实一心一意利他,把利益众生放在首位。

  初学菩萨发菩提心都带有自利的成分。我们在学《入行论》的时候,都会关心学这部论典对我有什么帮助?有什么好处?如果法师说有这样那样的好处,就愿意学。如果说对你没什么好处,全是众生的利益,那你就不愿意学。发菩提心的时候:哦!菩提心的功德好大!就愿意去发。我们好好思考、观修颂词之后,内心会发生一种转变,真实觉得利益众生很重要,不是光看文字就会有这种认识。

  在学法的时候,我自己都有这种体会:多学几遍学到后面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发现:这个颂词表达的意义是这么的深刻啊!为什么以前没有发现呢?实际上,它表达的意思没有变过。上师讲的时候,也提到、点到了,但是当时我们的理解能力不够,或者忽略了、或者就是没有通过沉思,没有理解得那么深。所以虽然上师讲了,自己的感触却不深,虽然看到书上有这么一行字,但理解并不深刻。经过后面再再学习、观察之后,突然有一天才领悟了上师讲的这个话:哎呀!这么深啊!真的是个窍诀!或者恍然大悟:书上表达了这么深的含义!是不是这个含义以前没有,现在才突然从无到有呢?并不是的,意义永远如是,只不过,我们在学的时候没有深入,没有发现里面的殊胜意义。所以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要反复学习、认认真真地去思考,可以发现里面很深的意义。

  当我们发现很深的意义之时,随之引导就能转变我们的心态。我们的心态要从虚伪的变为真实的,必须要有某种触动,这种触动来自于什么呢?就是来自于认真地思维,来自于通过禅修、打坐有一种很深的体悟。产生觉受之后,可以成为真实修行的一种基础,还谈不上证悟和其他。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再进一步去积累资粮、忏悔罪障,最后可以真实证悟万法的法性。

  以上讲完了真实受菩萨戒的前行——之前我们应该怎样发愿,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基础没有打牢、打好,你的心没有通过前行有所转变,即便特别着急到了正行受菩萨戒,念诵三遍正行的仪轨之后,也会发现自己的内心空荡荡的,什么感觉都没有。本来受了菩萨戒之后,应该非常欢喜啊!或者心里应该很充实啊!真实发起了一种迫切利益众生的心,通过守戒的方式来利益众生。有的人虽然受了菩萨戒,但内心没有感觉,这不是其他原因,就是自己忽略了前行。

  所以在修某个仪轨之前,要重视前行。有人特别轻视前行,重视正行:从正行开始修仪轨,把自己观成一个本尊,愤怒的也好,寂静的也好,就重视观这个。前面的皈依、发心,“哇哇……”三遍念完,就觉得已经修完了,就开始修正行:我一定要修成什么什么。实际上前行这个皈依,是要从内心对上师三宝产生一种非常强烈的皈依之心:除了您之外不再找其他的皈依之处!有一种宁舍生命也不舍上师三宝的决心。但这种决心,实际上自己并没有产生。在念发心仪轨的时候,念了三遍就觉得好了,我现在已经有菩提心了,那我下面修这个正行,应该成为大乘的修法。但是只是念三遍,不一定就有了菩提心,你下面修的这个所谓的正行,会不会成为大乘的因呢?不会的,就是这样。

  真正发起菩提心的时候,内心中修这个法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利益众生。如果不是为了利益众生,我绝对不修这个法。哪怕就是为了自己成佛,我也不修这个法。所以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利益众生,我才修这个法的。内心中有一种很强烈的意乐,要一心一意利益众生,然后通过修法开始利益众生。

  从皈依和发心本身来讲,需要很长时间的观修。虽然我们在修正行的时候,皈依和发心都只有一个颂词,念三遍就可以了。我们看到法本上写着念三遍,觉得念三遍就够了。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这里的重点是讲正行。当轮到我们修正行的时候,按理来说,前行应该修得非常好了,已经修得非常好了之后,你才有资格修行正行。

  我们受到快餐文化的影响,没有耐心。觉得现在一定要抓正行,正行才重要,就以主观的看法绕过了前行,认为前行可以忽略,在修皈依、发心的时候不下工夫。实际上,宗喀巴大师在《广论》中讲得很清楚,虽然在仪轨中叫前行,但是完全要把发心作为正行来修。我们学《入行论》就知道,真实地产生一心一意利益众生的心,的的确确很不容易,我们刻意地去观修都很难以产生,何况只念三遍就会有菩提心?这是非常不现实的。

  我们修仪轨的时候,只念几遍前行就觉得完成任务了,就可以修正行了,但修行的结果却很难与正法相应。因为皈依的心不稳固,所发的菩提心也不稳固,所以所修正行也不能成为真正的修法。

  为什么要讲这些呢?实际上,下面马上要讲发菩提心的正行。前面寂天菩萨用了很多的篇幅来交代前行:说明我们在真正发心、接受正行之前,我们的心应该调整到怎样的状态,你的心调整到怎样的状态,你才能够去接受这个真实的菩提心。前面我们讲了:要一心一意地忏罪,然后怎么样发愿,通过内心的发愿利益众生;为了利益众生,自己完全不计自利,完全一心利他。这些方面认认真真做了,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再去受菩提心的正行,的的确确能成为正行,成为我们真实获得菩提心、菩萨戒的因缘。否则如前所讲,以修仪轨为例,念三遍皈依、三遍发心,我们就觉得圆满了,可以修正行了。现在终于盼到了受菩萨戒的正行了,就觉得前行可以忽略了,自己很有成就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所以我们该做的前行还要老老实实地做。有些大德在很多修心法要中,甚至把菩提心作为一个很高很高的修法。如果我们没有看破今生,没有舍弃今生的执著,在这样的前提下,绝对不开许谈菩提心。必须要看破轮回,真正完全看破轮回,放下对轮回的执著,基础很牢固的时候,才能谈论怎么样去发菩提心,然后才是怎么修空性的问题。如果我们基础没打好,虽然接触了,虽然去修了,很难以产生那种真实觉受。前面讲完了前行。

  己二、正行:

  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

  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

  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

  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

  课诵集有这个受菩萨戒的仪轨,受菩萨戒的仪轨就是以《入菩萨行论》第三品的这两个颂词作为正行的。首先祈祷十方诸佛、金刚上师垂念我,请他们作为证人。“垂念我”一方面有求加持的意思;一方面有成为发菩提心证人的意思,因为我们在发心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如果请一些德高望重的人作为证人的话,那么我们以后不敢随随便便违约。现在我们在发菩提心的时候,祈祷十方诸佛及十地菩萨、金刚上师垂念我们,作为我们的证人,当我们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之后,我们就不敢随随便便违约这个学处。

  然后开始皈依三宝,之后开始发菩提心、受菩萨戒,这个就是正行。按照自宗的传统,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大车疏》里是这样讲的,在文殊菩萨的传统中受戒也这样讲,上师也是这样传讲的,所以宁玛派的传统中,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戒律是同时受的,没有先受愿心戒,再受行心戒的差别。

  虽是同时受但两个颂词是次第念,首先把第一个颂词、第二个颂词念一遍,在念第一遍的时候自己发愿:得到了愿菩提心或者愿心戒;念第二遍的时候自己就观想:获得了行菩提心、行心戒;第三遍念完之后自己发愿:愿心和行心都得以稳固,这个就叫所谓的同时受。它没有先念三遍受愿心,再念三遍受行心的方式,自宗的传统就是这样,同时受愿心和行心戒律。

  “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就如以前的佛陀,他们为了利益众生怎样首先发起菩提心,发心之后又怎样循序地安住菩萨戒律,那么我也为了利益众生,开始发菩提心。为了让自己的誓愿得以圆满,“复于诸学处”:我对于菩萨的学处“次第勤修学”。意思就是:佛陀以前怎么样成办的——“如昔诸善逝”,现在佛陀已经成就佛果,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是已经成就了佛果的佛陀,他们是怎么成佛的?先发起利益一切众生的菩提心,发心之后“复此循序住”,循序地安住菩萨诸学处,对经论中所讲的六度次第修学、安住。修六度的时候,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前前的修法比较简单,六度中布施的修法最简单,持戒的修法比布施要难一点,安忍更难,精进比安忍难,禅定比精进难,最困难的修法是智慧度,是循序地去修学这些菩萨学处。修行佛法是从粗到细、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是循序安住、次第安住的,这样学处就可以逐渐圆满。

  以前佛陀从发菩提心和受菩萨戒开始修行,现在他已经成佛了,已经在利益众生了,既然一切诸佛都是通过这样的次第成就,现在我也要发愿追随一切诸佛的足迹,也通过次第的方式成就,所以说“如是为利生”:同样道理,我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也要发起菩提心。我随学一切诸佛,最初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之后“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对于一切菩萨的学处次第地精进修学,那么也会像诸佛一样成为能够利益一切众生的殊胜佛的自性。颂词并没有难以理解的地方,就说佛最初发心,中间守护诸学处,后来成为利益众生的殊胜的佛陀,那么现在我也是走这条路,也是发愿守诸学处,然后最终我也会成佛。

  三世一切诸佛的通学大道就是通过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方式而成就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捷径可言。如果不修持菩提心,内心不生起菩提心,非常难以成就殊胜的佛果。现在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来了知,然后修学这种菩提心,这就是它的正行。

  《喇荣课诵集》中有发心仪轨,平时我们每天念诵的话,相续中的菩提心会再再增上。菩萨戒和比丘戒、别解脱戒是不一样的,别解脱戒不能通过每天再再受的方式增长戒体,但是菩萨戒可以通过每天念诵,每天受愿心、行心的戒律。如果每天都能够念诵发心仪轨,就可以让自己的学处再再增上,让菩萨戒再再清净、再再增上,这个方面有它不共的作用。平时如果违犯一些小的学处,不是根本戒,可以通过念诵仪轨的方式得以清净。前面讲第二品的时候也提到过相关问题,上根者是守十八条戒、二十条戒,也有守四条戒的,乃至下根者只守一条戒——不舍愿菩提心就足够了,要通过次第去修学这种戒律。第五品还要讲到三聚戒:戒恶行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到时候再介绍。

  本课就到这里。

----------------------------------------------------------------------------------------------------

更多生西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智慧德相是自性本具的功德,一切众生统统具足,现在显现不出来,是被妄想、分别、执着障住了。佛教我们回归自性的方法就是“看破放下”,对一切法,不再分别、不再执着。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