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孺童: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一课 止恶行善


2014/9/4    热度:188   

王孺童: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一课 止恶行善

 

  白居易是中国唐朝的大诗人,他对佛法,有真诚的信仰。他在杭州当刺史时,有一天,到秦望山去,和鸟巢禅师讨论佛法。

  “佛法的大意是什么?”白居易问。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禅师简单的回答。

  “这两句话,三岁的小孩子也懂得呀!”白居易很失望。

  “尽管三岁的小孩子也懂得 ,可是八十岁的老翁,却不一定做得 !”禅师慈和而庄重地说道:“要知道,真理并不离开我们很远,其实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不要轻视这两句平凡的话 ,能够好好地在一切日常生活中,把它实行起来,才是真正懂得佛法的!”

  白居易听了,非常佩服禅师的高见。

  什么是善?我们做的事,对自己有利益,对他人也有利益;或者牺牲了自己的利益,能够利益他人;这就是善。

  什么是恶?如果我们做的事,是为自己的利益,而侵害到他人的利益;或者对自己和他人,都没有利益;这就是恶。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到各种行为,随时随地努力做好事,而避免一切过失。

  问答

  1。白居易对佛法怎样?

  2。鸟巢禅师如何回答白居易的问法?

  3。鸟巢禅师如何指正白居易的轻视 ?

  4。白居易听了禅师的话怎样?

  5。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6。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

更多王孺童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第一条就告诉我们,要亲近明师。所谓明师,就是我们常讲的“善知识”。“明”,不是说这个老师名气很大,现在讲的知名度很高,这个不见得有效果。佛家讲的“明”是明心见性,真正在修学上他有修、有学、有证。当然,最好的老师是证果的;纵然没有证果的,只要他有真修实学,这样的老师,我们亲近他决定得利益。可是善知识很难得到,自古以来,所谓是“可遇不可求”。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