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讲记 卷三十


2014/9/4    热度:1087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讲记 卷三十

 

  【199】菩萨果位的差别——通达位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六十六面,我们看丙三:通达位。那么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他从前面的资粮位——忏悔业障、积集资粮,透过他对于业果的信解,慢慢的、慢慢的进入到加行位。加行位这个时候,他的止观力量增长了,所以他对于空性的观照,已经能够慢慢的顺从,对空性的道理虽然没有证悟,已经能够顺从。那么经过暖、顶、忍、世第一的阶段以后,他最后就到达通达位了。这个通达,他的心正式的通达到空性的道理去了。我们来看它的名称的安立,请合掌:言“通达”者,“体会”义,谓此位菩萨,发“无漏真智”“体会真,如”,故名“通达”,亦名“见道”。

  那么通达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心中有一种很深刻的、全盘性的体会。这个体会是来自于什么呢?一种无漏的真智,去体会二空的真如,叫做“通达”,或者叫做“见道”。前面的智慧虽然无漏,但是不能讲真智,因为前面的加行位的菩萨是:“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那么这个加行位的菩萨,在观一切法空的时候,他要透过佛陀跟祖师的语言文字的引导,所以他带相观空了。既然带相就不真实,他只能够叫“随顺”于真如,不能讲“通达”真如。

  通达真如:你的心要进入真如,对不起,你第六意识只要夹带任何相状,你就进不去空性。进入空性只有一个密码:叫做“离一切相”,不管这个相是杂染相、不管这个相是清净相,都要放下,否则你第六意识就进不去。所以加行位的菩萨只能够叫“顺从”真如,因为他“现前立少物”。但是这个通达位的菩萨,是把最后的那些法义也放下了,所以叫“无漏的真智”。所以他是全盘的体会契入真如了,也叫“通达”,这跟前面的随顺真如,那这两个层次不一样了,他从前面的随顺而趋向于通达。

  那么他到底通达了什么道理呢?这有两块:一个真见道;一个相见道。我们先看看真见道:

  体离虚妄,亲能证理,实能断障,故名为“真”。谓“根本智”入无分别,诚证“真如”,能所冥契,诸相叵得,名“真见道”。

  那么通达真如以后,它第一个所通达的道叫“真见道”。为什么这个道叫“真”呢?当然这个真见道,指的是我空、法空的真理了,因为这种空性的真理,它是没有这种虚妄的生灭相,而且它不像天方夜谭,它是可以亲自证入的。那么证入以后什么好处呢?它有断障的功能,它断除烦恼障、所知障,所以叫做“真”。真实的东西,一定要合乎一个条件:不能变化。你得到以后,你永远就是一得永得,它永远不会失掉。为什么财富不真呢?因为你今生很有钱,来生变得贫穷,所以财富对你来说不真,因为你不能永远的拥有它,你只是借来的,你跟因缘借来的。但是空性的道理,你要么没有证得,你一旦证得,你未来的生命,它就永远不会失掉了,所以叫做“真”。就是根本无分别智它证得真如的时候,是能所双亡,诸相叵得,一切相不现前叫“真见道”。

  所以我们说过一个人能够进入真如,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要把所有的相状放下,把杂染相、把清净相、把佛法都要放下,那么这个时候叫“离一切相”,叫“真见道”。它这个“真”就是它离相清净,或者叫“从假入空”。

  我们再看另外一个相见道:“相”者“类似”义,谓从前“根本无分别智”,起“后得智”,分别诸法事理,模仿真见所有功能,以诸言说等善巧,化度有情,亦得悟入,名“相见道”。

  通达位的菩萨,他第一刹那先进入空性,这个时候他心中是完全没有相状的,但他下一刹那,他出来以后,他会证得第二个叫“相见道”,这个“相”就是随顺、类似。就是说这个菩萨,他从自受用的角度,他依止根本无分别智证得空性以后,但是这个菩萨他曾经发过愿,他有什么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所以他从自受用,他一定会同时想到:无量的众生在轮回当中,都还在攀缘种种的相状,受着轮回的痛苦,所以他就要想要怎么去引导他,所以他依止愿力跟空性的结合,他就会产生有相的后得智。那么这个后得智它开始活动了,因为他第六意识进入无分别智的时候,他的活动是要停止的,他不停止活动,他进不去空性。但是他进入空性以后,他不像小乘的圣人就永远休息,他可能只是暂时的休息,因为他的大悲心会把他推出来,所以菩萨安住空性时间不会太久。

  那么他一旦进入空性的法海去过一次,他后来的智慧叫做“后得智”了,他有资格去分别诸法的事理,去模仿真见道所有的功能——“以诸言说等善巧,化度有情,亦得悟入,名相见道”。

  【200】真见道、相见道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解释一下,先解释真见道。

  举个例子:比方说弘忍大师,他要传法给弟子们,六祖大师跟神秀大师都提出个偈颂,六祖大师的偈颂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神秀大师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为什么六祖大师的偈颂,他能够传法,能够传给他?因为六祖大师的偈颂合乎真见道!神秀大师是一个很用功的人,但是他带相观空,他还带相,“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个镜子,我一搞脏我就把它擦干净、一搞脏就擦干净,这个顶多是加行位了——带相观空;但是六祖大师的意境是“本来无一物”,连镜子也不可得,那这个是离相清净了——诸相叵得。所以他们两个的档次是有差别的:一个可能是资粮位,也可能是加行位,你只要带相,如果相带的很严重那就资粮位,如果相带的不多——“现前立少物”,那就是加行位。那么六祖大师的“本来无一物”的意境,那已经是离相,那是真见道,见道位了。所以他得法是有原因的,因为他入了真见道了。

  那么相见道是怎么回事呢?

  也举一个例子:洞山良价禅师,他当时是一个大禅师了,他当时主持了一个三个月的结夏安居,但是他在禅堂跟大家坐了三个月,他一句话都没讲!那么三个月结束以后,当然大家东西南北来的都要回去了,要回到各自的道场,那么上座就领着大众跟和尚告假,上座就说:和尚,您三个月都没讲话,现在要走了,请您慈悲,讲一句吧。洞山良价就讲了,他说:“东去西去,不如到万里无寸草处去。”东去西去,当然也可能指的身体,也可能指的是内心,就是你要回去了,有些人往东跑,有些人往西跑,当然你身体往哪里跑,心就往哪里跑。那么这些所有的“去”,最好的是:不如到万里无寸草处去——相见道。

  诸位,这句话佛经有吗?没有,佛陀没有讲,但是他讲这句话,他是有一定的引导性的,他是什么?——模仿真见道的功能。就是说这句话不是“道”,但是你把这句话不断的思惟,它会引导你趋向“道”。也就是说我们一个资粮位的菩萨,我们要得到道是叫“文以载道”——从佛陀的文字去寻找“道”,但是这种曾经从“道”出来的人,他们从“道”里面,能够创造无量的文字来引导我们。但是诸位,你要知道:你没有经过真见道,你不要随便写偈颂。在莲池大师的云栖的规矩里面:“随便拈偈颂者——摈。”有人不服气了:说写写偈颂为什么就要摈呢?莲池大师说:因为你没有资格!你没有真实的见地,哦,我也写个偈颂出来,结果“一盲引众盲,相继入火坑。”你写的偈颂必须要随顺于真见道,这种一定要开悟的祖师。

  所以我们凡位菩萨呢,我们只能够说:欸,这句话是某某佛陀说过、这句话是祖师说过,我们才可以去宣扬,不能说:诶,我自己打妄想,想出一个偈颂写出来,大家回去背,不可以,你没有那个资格。你没有资格开一条道路来引导别人,我们现在只能够做一件事:就是老实的遵从佛菩萨的道路,就是“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等到你到了山顶以后,你自己可以开出一条道路出来,因为你有资格了,因为你上去了嘛,你可以讲出一句话:东去西去,不如到万里无寸草处去,可以!这句话经典里面完全没有,但是符合佛经,跟修多罗义是相符的,所以它也等同佛说,这个就是相见道。他能够开出一条方便门,他不用看经典的,他这种人不太需要看经典的,他讲的话就是经典,当然这个只是针对空性,如果是一切法的方便门,那他还得学习了。但是他引导大家进入空性这一块,他不需要学习,但是假观,他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所以从真见道以后才有资格叫相见道,就是说这个人有资格,开出一条不同于佛陀、不同于祖师的法出来,而最后的结果的目标跟佛陀是相同的,这叫“相见道”。

  【201】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好,我们来看这个偈颂:

  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那么这个菩萨,在这个四加行的暖、顶、忍、世第一,进入世第一的时候,他在那种坚固的这种禅定的当中,他修学我空观、法空观,突然间“啪”,一念之间,一念的相应,这个时候对于所缘境——“智都无所得”。他本来是“现前立少物”,他本来要依止文字相来观空,他突然间文字相放下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进入一念不生。这个时候——“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他正式的跟空性相应,这个时候是离言说相、离心缘相、离所有的相。

  所以真正的道法是不能形容、不能解释的,除非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你要引导众生。但是菩萨进入空性那个时候,自受用这个时候,是一句话都没有说的,没办法解释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以一个人入道的时候,是没有相状的,所以“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所有的相状全部停下来。那么也就是说他是要先成就空观,他才有资格讲到假观的这一块。

  当然这个见道位时间也不长,它比四加行还短,见道位在唯识的判教:就是初地菩萨的初心那一刹那。入、住、出,从初地菩萨的“住”,入、住、出,住位以后就入修习位了,所以他的见道位只有……可以说一刹那而已,就是初地的初心这一块。一旦入了住心,那么他就是后面还有很多路要走了,因为他后面开始怎么样?——从空出假,广设方便,然后真实的积集资粮了。这个时候资粮力,他这个资粮,跟前面的六度的资粮不一样。前面的资粮多分还是人天福报,因为这个资粮位菩萨还是在六道打滚嘛,这个证得空性的资粮啊,那不是一般的资粮——叫做“成熟众生,庄严净土”!他所有的资粮,是用来庄严他未来的佛身跟净土,是一种功德庄严。

  【202】菩萨果位的差别——修习位

  我们来看看一个证得空性的菩萨,他后面该怎么走呢?好,我们来看看修习位。先解释名称:

  菩萨从前“见道”起已,为断余障,证得“转依”,复数数修习“无分别智”,故名“修习位”。

  那么这个资粮位的菩萨,从散乱心的一种攀缘,到了加行位的摄心,到了通达位的证入空性以后,他“为断余障”,初地菩萨的障碍还有什么呢?在《八识规矩颂》说:“俱生犹自现缠眠”,他还有来自于第七意识微细的我、法二执,非常微细了,所以他必须要去断除这个俱生的我、法二执,来证得两种转依:转烦恼障成大涅槃;转所知障为大菩提,所以他继续的修习无分别智,故名修习位。这个《成唯识论》在讲修习这一块,其实没有讲完全,它只讲到自利这一块。其实这个菩萨,他继续的内观真如,往更深层的真如的空性去走,因为他还有微细的执取;但是他向外呢,那是不可思议了——十波罗蜜!他随缘的去度化众生,但这个菩萨不是一般的菩萨,他有种种的神通三昧了,因为他在加行位的时候,已经成就三昧了。好,所以他是内观真如、外顺众生,他由恒顺众生,来生起种种的善巧。我们看它的内容:

  菩萨于“见道”已,发“根本无分别智”,断分别起二障,证唯识理;后为断舍俱生起二障种子,证得“菩提”“涅槃”二转依果,复数修习“无、得”“不思议”“出世间”“无分别智”、、、、及“十波罗蜜”之胜行,经“十地位”,名“修习位”。

  那么菩萨从前面的见道以后,他产生的一个粗分的根本无分别智,断除粗的分别起的烦恼障、所知障,证得粗的二空真如理。当然这个菩萨他在因地发愿:佛道无上誓愿成!他不会以此满足,所以他的内观还得要继续走下去。他为了断舍这种第七意识所相应的、俱生的二障的现行跟种子,证得菩提涅槃二转依果,他继续的修习无得、不思议、出世间、无分别智及十波罗蜜的胜行。

  我们解释一下,修习位的菩萨做两件事:第一个上求佛道。当然“佛道”那就是内观,但他的内观,他是无得、不思议——无所得,而且是不思议境。我们前面说过资粮位的菩萨的智慧,完全是思议境,因为资粮位的菩萨要生起智慧,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乖乖的随文入观,把祖师跟佛陀的法语背起来:“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他必须从文字去作意,才能够产生相应的智慧出来,所以他必须要心思口议,他必须要夹带名言,这个修习位的菩萨,他的智慧是不思议,他不需要名言,他就任运的能够契入二空的真如理。

  《华严经》举一个例子说:这个船要进入大海,最难的是前面那一段,因为它有地心引力,船要离开陆地的时候,他要用力地去划——要作意。我们凡夫刚开始修习智慧,一定要去背很多偈颂,从偈颂里面去思惟、观照,然后才产生那种少许的光明出来。就是刚开始离开大海的时候很辛苦的,因为地心引力要把你吸回来。当这个船进入大海以后,它就任运的可以行走了,它离开地心引力了,这是初地以上的菩萨。他不管白天、不管睡觉,他的生命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不断的进步!他没有退步这件事情,他没有退步。生命对他来说就是不断的增上,只是增上的多、增上的少而已了:他努力一点,就增上,就走得快一点;他不努力,就走得慢一点,但是他生命里面,没有“退转”这两个字了,没有这两个字,因为他内魔已除、外魔已消!生命中最可怕的烦恼的障碍——没了;外在的:这个菩萨不要说鬼神障,魔王都不敢动他。

  其实你到了加行位魔王就不敢动你,因为这到了禅定的人——初地,魔王他还是六欲天嘛,魔王只会欺负这个六道众生的资粮位的菩萨。所以初地菩萨,他内、外的障碍都没有了,所以这个人再思惟法义很顺畅,这个车开得很顺,因为他所有石头都没有了。所以他的进步叫做自然进步,就是这种进步叫不思议境,他不必刻意去学习什么,那么这种智慧是出世间的无漏的无分别智了,跟前面的资粮、加行,要经过一些学习、思考才能够成就智慧是不一样的,它任运现前!那么当然这个指的是他的自受用。

  那么他受用:他开始接触人群,修习广大的十波罗蜜去积集资粮,去成就他的未来的法身净土。经过了十地,这个十波罗蜜刚好配十地:初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经过十地,最后入等觉——成佛!我们来看看这种法身菩萨,这种不可思议的十波罗蜜。那么严格来说,资粮位的菩萨修六度,只能够叫做六种的“资粮”,没有资格叫“波罗蜜”,因为波罗蜜,它必须要达到车乘到彼岸,这个到彼岸,包括把自己载到彼岸,包括把别人达到彼岸。所以初地菩萨他只要一出手,他不出手则已了,在佛经上说:初地菩萨一旦现在你的前面,那他绝对不会让你空过——“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所以他这种十地菩萨,他的每一个波罗蜜,都包括了自度跟度他的殊胜功德。

  【203】十地菩萨有六种不共于资粮位的菩萨的六度那么这个十度——十波罗蜜,我们把它分成两块:第一个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一块是真见道所成就了,后面的方便善巧、愿、力、智,这个是相见道——后得智所摄。那么这个六度它有两块,当然它也包括一种善业的资粮了,有安乐道。所以十地菩萨他一旦来到人世间,他一定是做大福德:要么做国王的儿子,要么做大富长者的儿子,但是这个善业这一块我们就不谈了,我们谈谈他不共的地方——他波罗蜜的地方,就是十地菩萨他在修这种善业的时候,他有什么不共的地方呢?我们把前面的四十八页,把它拿出来复习一下,四十八页讲到这种圣人在行菩萨道的六种殊胜。来,我们把它念一遍:

  一、由所依最胜,谓菩提心为所依故;二、由事最胜,谓具足现行故;三、由处最胜,谓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事为依处故;四、由方便善巧最胜,谓无分别智所摄受故;五、由回向最胜,谓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故;六、由清净最胜,谓烦恼、所知二障无障所集起故。

  那么前面的资粮位的菩萨在修习六度,叫做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但是初地以上的菩萨修学六度,叫做“波罗蜜”,因为他已经有车乘的功能。我们来看,他有六种不共于资粮位的菩萨的六度。

  第一个:他依止是殊胜的,因为菩提心所依止故。资粮位的菩萨要发起菩提心,在唯识学上说:他要靠作意。比方说资粮位的菩萨要布施,他要先想一下才可以布施,他想说:哦,“诸未施财无常灭,由施反能有财库”。我这个钱财不布施,我死了以后就什么都没了,那么我把这个布施的时候,我把这个生灭的财,转成一种资粮,我可以把这个资粮,通过死亡带到来生受用。所以资粮位的菩萨的菩提心,要靠作意来带动;初地以上的菩提心不必,他任运的生起菩提心,他不必靠作意了,所以他的依止是菩提心。资粮位的菩萨,要依止作意,才有菩提心,他是任运的生起菩提心,所以这个依止是最殊胜的,他的菩提心是主动的菩提心,跟资粮位的被动的菩提心有所差别。

  第二个:由事最胜故,具足现行故。那么他在修习这些六度的时候,他每一个法门都具足其它的法门。比方说他布施,一定包括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所以他的这种事修是互含互摄的,也特别殊胜。

  第三个:处所最胜,谓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事为依处故。他的“处所”就是目标,他一旦出手,一定会对众生产生两个效果:第一个让他现世安乐;第二个让他来世解脱。所以他的那种善巧方便,他就有办法施设一套方法,让你这样子做了以后,今生离苦得乐、来世解脱,所以他的处所——他的目标是殊胜的。

  第四个:由方便最胜。那么他虽然度化一切众生,他心中根本就没有作度化众生的想法,他“而无一众生所度者”,因为他心中是无分别智,所以他心中,他去忙完一个因缘以后,他心中没有留下任何的相状而去执取。

  第五:由回向最胜。那么他会把所有的福德、智慧资粮,把它回向正等菩提,就是回向他的未来的法身净土——成熟众生,庄严净土。

  第六个:清净最胜。他在整个过程当中,不像资粮位的菩萨走的很辛苦,因为他有种种的烦恼障、所知障,来障碍他;他呢,他的身心世界,是一种无障碍的境界,他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204】初地以上菩萨他还有四种的善巧智慧

  好,那么这个是讲到修习位的菩萨,他不共于资粮位的菩萨。当然这个他除了空性的自我调伏以外,他还有善巧方便。我们把这个七、八、九、

  十,就是这个不共于前面六度的地方,把它念一遍:

  七、方便善巧:一回向方便善巧,二拔济方便善巧;八、愿:一求菩提愿,二利乐他愿;九、力:一思择力,二修习力;十、智:一受用法乐智,二成熟有情智。

  这个初地以上菩萨,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过程当中,除了我空、法空的无分别智以外,他还有四种的善巧智慧。

  第一个:方便善巧。他第一个能够回向,他会把这种有为的事相,回归到无为的真如——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自向他,这个是讲他的自利的功德;那么他第二个:拔济方便善巧。我们前面说过:初地以上的菩萨一旦出手,他一旦遇见你,他一旦出手,他一定有救拔你的功能,不像我们资粮位的菩萨,只是跟你结个缘,他一定有他实际的效果出来,他有拔济方便的善巧。

  第二个:愿。那么他心中有两个愿,第一个:当然求菩提愿;第二个:利乐有情愿。也就是说他对世间的果报,完全无所求了,不像资粮位的菩萨偶尔打打妄想,还会去追求人天的福报。

  第九:力。思择力跟修习力。思择力指的是他对于道理的观照:空观、假观的观照;修习力是指的他对六度的事修。他一方面理观,一方面事修,不断的去要求自己增上。

  第十:智。那么受用法乐智跟成熟有情智。那么受用法乐智是指他的自受用,他开始亲近十方诸佛,学习佛法的时候,他有殊胜的法乐,包括涅槃寂静乐、菩提觉法乐。我们凡夫的心,外表很多的妄想跟障碍,佛陀说我们的心就像汤匙,哈哈,汤匙去接触甜美的汤,没有感觉,所以你去读大乘经典,你没什么感觉很正常,因为我们是汤匙;那么圣人的心去听佛陀说法,就像舌头,他跟这个美味的汤接触的时候,他有这种法乐——受用法乐智。那么当然他在自受用过程当中,他也会去施设一个方便,去教化众生——成熟有情智,他会把他的心得跟大家分享。

  那么这整个十波罗蜜的关系:前前引生后后,后后持净前前。后面的东西,对前面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来,我们来看天亲菩萨的偈颂: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

  那么天亲菩萨赞叹初地以上的菩萨的智慧是: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那么这种无分别智有三种功德:第一个无所得。他度了这么多众生,他不觉得他有在度众生;不思议:那么他这种智慧是任运现前的,他不必经过如理作意,也不要带相观空,他自然的跟这个智慧相应,而这个智慧是什么智慧呢?是一种无漏的清净的智慧。无得、不思议、出世间,是赞叹这个智慧的殊胜。那么这个智慧有什么好处呢?——“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他能够地地舍掉烦恼障、所知障,成就大菩提跟大涅槃。也就是说他的六波罗蜜,从前面的资粮而转成功德庄严——菩提涅槃,二转依果。因为他已经不在三界六道得果报了,除非他乘愿再来,按照他自受用来说,他自己是安住在菩提涅槃,当然他的大悲心来到众生的世界,示现各式各样的相状,那另当别论了。

  【205】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掌握无分别智?

  好,我们讲到修习位。还有五分钟,大家可以提出来什么问题,讨论一下。

  学员:“师父慈悲开示,请开示第六意识的妄想分别,与无分别智的区别在哪里?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掌握无分别智?”

  师父:无分别智在凡夫的阶位,他要如理作意,也就是他是要思考的。因为你什么都不想,那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打妄想!因为你不是初地菩萨,初地菩萨是什么都不想,那是自然的流入法性大海,他是游于甚深法性三昧;那我们什么都不想,那就自然的打妄想。所以你是要有想,当然这个想,你不是按照自己的自我意识推动的,你是依止佛陀的言教:就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必须要安立一个法在你的心中,由法来带动你的心去想——就是皈依法。你不可能离开了法去修无分别智,不可能!你没有那种能力,离开了法你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打妄想,只有一种情况,因为你的障碍太大了。

  我们凡夫的心就像一条鱼在逆水中游,所以你很自然就打妄想,很自然!因为你的烦恼障、所知障会冲击你,你第六意识夹带了烦恼障、所知障嘛。所以你能够入无分别智只有一种情况:就是抓住这个法,逆流而上,所以凡夫的问题就是障碍太大。

  其实思惟法义不难,关键是你是在逆水中思惟——你来自于你内心的烦恼障、所知障太大了。所以如理思惟,是修无分别智的第一步,而且这个刚开始要在佛堂修,你不能够说你:我一开始就来到这个杂染的境界,我修无分别智——你马上失败!因为你本来烦恼就重,外境又刺激你,你这不是内忧外患,是吧?所以刚开始的修学,按照《小止观》的次第是先静中修,因为你的善根薄弱,你必须把你心中的观照力,慢慢培养起来的时候,你才能够踏出佛堂去历练。也就是说当你是一个幼苗的时候,它是需要保护的,你不能把一个幼苗丢到暴风雨当中,结果就退转了。

  所以无分别智:第一个依止法义思惟;第二个要在佛堂修。在这个障碍没有现前的时候,就是这个烦恼障所知障,它刺激你最少的时候,你一天里面,一定有时候心哪,相对心平气和,对不对?没有太多敌人,这个时候是你最好的时候,赶快把这个善根栽培起来,你不能在兵荒马乱的时候,修无分别智,所以无分别智的修行,刚开始是:息诸缘务。

  【206】是哪个意识在提醒第六意识、教育第六意识?

  学员:“师父上课时曾经提到,可教育第六意识提升到正念思惟,请

  问这是哪个意识在提醒第六意识、教育第六意识?或是第六识的自我提醒、自我教育?”

  师父:第六意识它有很多的心所,我们这次没有谈到心所,因为我们只是个概要。其实第六意识的心王,它有五十一个心所,其中我有讲到叫“作意”——如理作意,对不对?“心所”就是它的功能,因为第六意识本身没有好坏,它只是一种想象、分别。它的好坏是它旁边的眷属,就它跟什么心所在一起,它就变成什么样。因为第六意识交了很多朋友,它本身没有好也没有坏。但是第六意识要能够产生一种所谓的思惟,它必须有作意,而这个作意,是经过学习以后的如理作意:它要经过前面的佛法的思想教育,到胜解、到念、定、慧,也就是说你必须要先经过佛法的教育,然后遇境逢缘再把这个作意带动起来。是谁让第六意识去思惟法义的?就是第六意识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叫做“作意”心所,就是靠它。你要经常保持警觉性,你警觉性不能太差。

  所以我们培养第二念的正念,就是你随时要知道,你烦恼活动的时候,你的作意就开始要提醒你:哦,你已经陷入到一种障碍境界了,这个时候你的如理作意就要提醒你了。所以你受戒对你有帮助,因为受戒这个“戒体”就是一种作意,它会提醒你:你的第六意识受到烦恼攻击了,它有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或者你发愿也可以。但是你如果说没有受戒,也没有发愿,那你就糟了,你第六意识要被烦恼攻击了,很久很久很久你才知道、你才会发觉,那就不是第二念的正念,那可能很多念了。所以你要么受戒,要么自己要发愿,你要有一个愿力。因为你有愿力,你才可能保持警觉性,你才可能保持,而这个时候作意才会出来。所以是谁在提醒第六意识呢?就是第六意识里面有一个功能,就是作意心所,是它帮助你了。好,最后一个问题。

  【207】对治自我意识,是指以众生、菩提心为出发点吗?

  学员:“请问什么是自我意识?是自以为是吗?对治自我意识,是指以众生、菩提心为出发点吗?”

  师父:好。自我意识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在断恶修善的时候,我们有一种想要主宰的概念出来——有所得。我们认为这一切都是真的,想要去得到一些什么东西,好像今生,我不得到一点东西啊,不太甘愿的感觉。就是说我们希望在今生的当中,拿一点东西,把它拿到来生去受用,有这种概念,你想要主宰它、想要去攀缘它,这个就自我意识了。

  就是第六意识它不安分——真如不守自性,本来你不要去攀缘,该你的,什么都跑不掉,但是我们就喜欢多事。就是说按照因果法则:你不要去追求,该是你的东西,它自已会显现的,你根本不要多事的,但是第七意识就喜欢多事——去攀缘,就把整个心给搞砸了,把因缘搞砸了。就是这因果法则,本来它是一个自然的轮动:你造善,你一定会得到安乐的果报,但是你去攀缘它的时候,就让这个果报变成卑劣——本来是功德庄严,变成人天有漏的福报了。所以我们想要去得到一个东西,有所求、有所得,这个就是有自我意识。所以对治自我意识只有一种情况:就是无分别!因为有所得心,它必须要靠很多的分别去带动它。所以你看天亲菩萨,怎么赞美这个初地菩萨:“无得不思议。”第一个无所得的智慧。

  我们刚开始会建立一个善恶的概念,这个是很正常,但是你不能永远活在善恶,因为你这个善恶还是有所得。你要从善恶的概念,要进入到无所得:就是说你该造善还是造善,你该断恶还是断恶,但是你不要有一种想要去得到什么东西的思想,因为该是你的,就一定是你的,你不必多事,因果法则是绝对不会错乱的。不是说:哦,你求,它才会有,就是你求,结果把因缘搞砸了,佛法是这个意思。你不求,你得到的是更多、更庄严,那你要去求,那对不起,你启动了第七意识。第七意识的可怕,它扰乱了因果,第一个:因地,它扰乱第六意识,让你的所有的资粮变成卑劣;更可怕的是第七意识,它向内跟第八识结合,把你所有的业力变成生死轮回。所以这个第七意识的可怕,内、外都干扰:向外干扰第六,让你所造的善业是有漏;向内它干扰第八,把你的业力串成生死轮回。所以它的可怕是不得了的,它的影响是不得了的——内、外干扰。第六意识跟第八识都是依他起性,本来都是无辜的,就是第七意识——自我意识在那边作祟。所以你看,整个唯识学第一个下手:就是除了一开始断恶修善——资粮位的菩萨,一到加行位,就开始面对你的根本问题了——就自我意识了,一到加行位以后,所以这块是很关键。

  当然净土宗也很关键,因为你自我意识太强的人,你要离开娑婆世界很难的。因为你这个一切法的执取太重,你很难放下娑婆世界。我们在娑婆世界已经打滚太久太久太久,你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一个一个对治:哦,这个是无常,把这个放下,A 是无常的、B 是无常的、C 是无常的、D 是无常的……不可能!你不可能把你过去所有的执著都放下,你只有一种情况:从根本上把这个自我放下,所有都脱落了。因为它都跟自我意识有关系,所以你要是够聪明:擒贼要擒王,你不对治自我意识,那你就很忙了:“时时勤拂拭”,哦,这个镜子那么大,你慢慢去擦吧,真的,那你很辛苦,就是“修道多辛苦。”所以你没有般若方便,你花的时间多,效果又差,你这个镜子脏了很简单:把镜子拿掉就好了——“本来无一物”,它本来就没有嘛!这一句话只有伟大的佛陀跟历代的祖师说得出来,观一切法空——就是最简单的方式,你的心全部停下来。

  所以临终的正念就是这样,你不可能一一的去:哦,这个是无常的、那个也是无常的……来不及了,临终的时候来不及了!你观察:这个都是无所得的,人生本来如梦如幻,你只要把那个自我拿掉,你来人生,你不是想要得到什么,那只是一个因缘的流动而已,它只是业力的显现,缘生缘灭的假相而已。在因果当中没有一个自我可得,这个就是缘起性空。所以你不断的串习,临终的时候,你就很容易。当你这个生命结束的时候,你就很快的从过去跳脱出来,去面对未来。如果你有所得心很重,你很难放弃过去,那你就没有所谓的欣求极乐,因为你连娑婆世界都放不下,你前脚都踏不出来,那就没有未来可言——一个人活在过去,你只好失掉未来。所以当你离开娑婆世界的时候,你是不是能够很轻松的走出那个有所得那一关,也就是说你必须要从娑婆世界走出来,你才可能进入弥陀的光明。你不可能两个都要:哦,娑婆世界我也想要,阿弥陀佛光明也要,没有这种人,因为这两个是不两立的。

  好,我们今天先上到这里,我们下一堂课会把它整个上完。那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们会安排一个研讨,会把整个唯识的课程做一个研讨。

  好,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自己过失,或者别人过失,都不能挂在心上,为什么?真性里头没有善恶,没有是非,没有邪正,没有生灭,没有来去,没有先后,“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尘埃是比喻丝毫不净、不善,没有。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