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天台六即佛(一)


2014/9/4    热度:949   

 

                       天台六即佛(一)
 
                            净界法师
 
    这个是我们一般在经典当中比较常用的,就是五十二个阶位的判教。但是另外我们再介绍一个,天台的判教,因为这个天台判教,这个判教是智者大师他创造出来,也非常有名。只要你看天台的经典,他的这个经论,他经常用六即佛,我们也解释一下。
 
  首先我们解释这个六,六是显因果事相的差别,因为它的确是由浅入深有六个阶位。为什么叫即呢,因为这六个阶位,都没有离开众生的一念心性,它有它的平等性,所以即而常六,是指无差成差,在一念心性当中,他有因为修德的不同而有差别。那么六而常即呢,虽然六个修的不同,他们同一一念心性,就这样子的一个差别。
 
  我们在六即佛当中,先看理即佛,我们把它念一遍:
 
  理即佛
 
  佛性理体,众生本具。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
 
  理即佛,就是他是这个凡夫众生,他只是具足佛性,但是看得出来,他没有开显自性的功德,怎么说呢,用四句偈来表达,这个理即佛的相貌,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动静就是他平常日常生活的身口意的造作,就是说从理体上他是清净本然,但是从他的行为的事相,他违背了他的真如的本性,他向外攀缘。
 
  所以他最后的结果叫做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在昏昧颠倒心中,他是心随境转,而找不到心中的家,这个理即佛。在《法华经》的意思,就是这个人是离家出走了,是在三界流浪的一个乞丐,身为乞丐,也不是说他没有快乐,不能这样讲。
 
  他偶尔也得到别人的施舍,就是他不得自在,快乐跟痛苦他没办法控制。如果别人施舍他东西,他就吃得到美好的餐,他如果没有人施舍,他就得不到好的饮食。那表示六道轮回众生,在三界的快乐跟痛苦,是完全跟你所接触的环境来决定,因为你的心完全住在环境。
 
  你遇到好的因缘,你就布施,你生长在一个恶因缘,你就跟你的家人造罪,跟你的朋友造罪,你没有一种主动造业的能力,因为你不能产生调伏的力量。所以我们在凡夫的这个阶段当中,造善、造恶真的完全靠运气,你遇到好的因缘你就造善,你生长在一个杀猪的家庭,你一定跟你爸爸造同样的罪业。
 
  所以这个在理即佛当中,他的生命只有一种情况,叫心随境转,这是第一种。
 
  第二个我们看看,名字即佛。
 
  名字即佛
 
  闻经达理,断疑生信。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方恨自蹉跎。
 
  名字即佛,就是这个一个流浪汉,他终于有一天遇到了佛法,他听闻经典,也通达了真如的本性。他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而且他能够深信不疑,一个人到了名字即佛,就是他心中出现了第一道光明,就是我们一般所谓的进入了十信位。
 
  他怎么做到的呢,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这个无生跟不死,就是他找到一个不生不灭的清净本性,而且他知道他原来当体就是具足,然后他自己认为自己方恨自蹉跎,真是冤枉,白白的在三界里轮回这么久,现在才知道。
 
  也就是说呢,一个凡夫,他本来的心都是心随境转,这个时候他开始有少许的时间,开始回光返照。当然这个时候,他的理观薄弱,虽然理观薄弱,至少他能够名字,这个名字什么意思呢,他的心不能直接接触真如,不可以,他要假借名字的引导,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他必须要靠文字搭起一个桥梁,叫做文字道,文以载道。
 
  他必须要透过文字的桥梁,他的心才能够一步一步的顺从真如,当你把这个文字拿掉的时候,他的心就没办法去缘真如。所以我们刚开始名字位,就套语言文字而随顺于真如,这叫名字即佛。
 
  我们看第三个,观行即佛。
 
  观行即佛
 
  依解起观,境智相应。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前面的名字即佛,他只是对三宝对真如的一种胜解。也就是说他大部分的时间,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他是偶尔做做功课,偶尔回光返照一下,就是理观薄弱。但是观行位就是到了十住了,依解起观,境智相应,怎么说叫境智相应呢,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
 
  你要注意这个念念跟心心,可以看得出来,他对于我空、法空的真如本性,他的时间是长,这加行位的菩萨,他念念相续无有间断,他能够调伏心中的爱取,能够观照到本性的清净。所以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他的生命慢慢从一种对立的思考,你对、他错,好、坏,这种假跟真的这种对立的思考,他慢慢脱落了,他慢慢慢慢进入到一种平等法界了,世间上没有好坏了,因为好坏都是我们的分别。 
 
佛法修学概要——266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从修行的角度看,忍辱指遇到情况不急于做出反应,不急于逃避不安、寻找安慰,而是放慢整个事情的节奏,给自己留一点空间去观察和感受,让自己可以看清事情的原貌,而不是被冲动牵着鼻子走。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